再生骨料
- 格式:doc
- 大小:418.00 KB
- 文档页数:9
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标准一、引言再生骨料混凝土作为一种环保型建筑材料,已经逐渐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由于其具有可再生、资源利用效率高、降低土地资源占用等优点,再生骨料混凝土已经成为建筑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材料来源和性质的不同,其质量标准也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
本文将从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材料来源、性质及应用等方面出发,制定一套全面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质量标准。
二、材料来源1. 建筑废弃物建筑废弃物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主要来源之一,其包括废弃混凝土、砖块、石材等。
这些废弃物通常是由建筑拆除、改造、翻新等产生的,在再生骨料混凝土生产中具有成本低、资源丰富等优点。
2. 工业废弃物工业废弃物也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重要来源之一,其包括钢渣、矿渣、煤渣等。
这些废弃物通常是由钢铁、矿山、煤矿等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其再生利用可以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等。
3. 其他来源除了建筑废弃物和工业废弃物之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材料来源还包括废旧轮胎、废旧塑料等。
这些材料通常是通过回收再利用的方式进行再生利用,其再生利用可以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环境污染等。
三、材料性质1. 物理性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吸水率、饱和系数等。
其中,密度是指单位体积的质量,通常用于计算混凝土的体积、重量等;吸水率是指混凝土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吸收的水的重量与混凝土干重的比值,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耐久性;饱和系数是指混凝土中空隙的体积与总体积的比值,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质量等级。
2. 化学性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化学性质包括水化产物、PH值、含水率等。
其中,水化产物是指混凝土中水化反应后形成的各种物质,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PH值是指混凝土中的酸碱度,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化学稳定性;含水率是指混凝土中所含的水分比例,通常用于评估混凝土的干燥收缩性等。
3. 力学性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压缩强度、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
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与实际应用标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与实际应用导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利用废弃的混凝土作为骨料进行再生利用的建筑材料。
它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还能有效地解决废弃混凝土的处理难题。
本文将深入探讨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并分享对该技术的观点与理解。
一、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骨料质量标准:再生骨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如颗粒级配、含泥量、质量指标等。
其中,重金属和有害物质的含量是评估再生骨料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
2.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根据再生骨料的性质和粒度分布等特点,合理确定混凝土的配合比,确保再生骨料与水泥胶体的粘结性能和力学性能满足要求。
3. 施工工艺标准:再生骨料的应用需要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如混凝土拌合、浇筑、养护等环节的操作规范。
此外,对于特殊工程要求,如高强度混凝土、耐久性等,需要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实际应用再生骨料混凝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优势和缺点,如下所示:1. 优势:- 节约资源:再生骨料混凝土能够充分利用废弃混凝土,减少对天然骨料的需求,减少矿山开采和能源消耗,有助于节约资源。
- 环保减排:采用再生骨料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对环境的污染程度,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 经济效益:再生骨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混凝土制品的成本,并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 技术适应性:再生骨料混凝土可以应用于各类普通建筑和道路工程中,满足不同工程要求。
2. 缺点:- 技术标准较为复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需要严格遵守技术标准,否则可能会影响其性能和品质。
- 力学性能下降:相较于传统混凝土,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可能会有所下降,需要对其力学性能进行评估和控制。
- 质量不稳定:再生骨料的质量可能会受原混凝土品质、处理工艺等因素影响,导致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不稳定。
41. 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有哪些?41、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有哪些?在当今社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保护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建筑行业作为资源消耗的大户,也在不断探索和应用再生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不仅有助于减少对原生资源的依赖,还能降低建筑成本,同时对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再生资源在建筑材料中的各种应用。
一、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混凝土是建筑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而再生骨料的使用为混凝土的生产带来了新的选择。
再生骨料是由废弃混凝土、砖石等经过破碎、筛分和清洗等处理工艺得到的。
使用再生骨料可以替代部分天然骨料,从而减少对天然砂石的开采。
再生骨料的性能虽然略逊于天然骨料,但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和添加剂的使用,可以生产出性能满足要求的混凝土。
例如,在强度要求不高的非结构性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效果良好。
此外,再生骨料还能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由于其表面较为粗糙,与水泥浆的粘结力更强,能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和抗冻性。
二、废旧木材在建筑中的应用废旧木材经过处理后,在建筑材料领域也有多种用途。
一方面,可以将其加工成木纤维板或刨花板,用于室内装修中的墙板、天花板等。
这些板材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隔音性能,能够满足室内装饰的要求。
另一方面,废旧木材还可以用于制作结构构件。
通过先进的连接技术和加固措施,能够将废旧木材重新组合成梁柱等结构部件,应用于轻型木结构建筑中。
此外,废旧木材还可以作为建筑保温材料。
其良好的隔热性能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能源效率。
三、废弃塑料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废弃塑料的回收利用也是一个重要的领域。
在建筑中,废弃塑料可以制成塑料管材。
这些管材具有耐腐蚀、重量轻、安装方便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给排水系统中。
同时,塑料还可以与其他材料复合,制成塑料改性沥青。
这种改性沥青用于道路铺设时,能够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另外,废弃塑料经过加工还能制成建筑模板。
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是指为了推动再生骨料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要求。
随着人们对可持续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再生骨料作为一种有效利用废弃物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材料,其应用在建筑、道路及基础设施等工程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进行探讨,具体如下:第一部分是引言,介绍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概述和目的,并简要介绍文章结构。
第二部分是正文,主要包括再生骨料的概念和来源、再生骨料的分类及特点以及再生骨料应用技术的发展历程。
第三部分是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要点,涵盖了原材料收集和筛选工艺要点、骨料性能评价标准和测试方法要点以及再生骨料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要点。
第四部分是解释说明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优势与挑战,具体包括优势的解释说明和挑战的解释说明。
第五部分是结论,总结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全面介绍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相关内容,对其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发展历程进行详细探讨。
同时,通过解释说明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优势与挑战,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并推动这一规程的实施。
最后,在总结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程的重要性的基础上,展望其未来可能面临的发展方向,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再生骨料的概念和来源再生骨料是指通过对废弃混凝土或砖石等建筑材料进行回收、粉碎和筛分等处理后获得的可再利用的颗粒状物质。
再生骨料的主要来源包括建筑废弃物、拆除工程产生的废弃材料以及混凝土搅拌站产生的废旧混凝土。
2.2 再生骨料的分类及特点根据材料来源和性质,再生骨料可以分为粗骨料和细骨料两类。
粗骨料一般由废弃混凝土破碎而来,具有较大的颗粒尺寸;而细骨料则是通过对细碎或筛分后的废弃材料获得,颗粒尺寸较小。
再生骨料相比于天然石子具有许多优点,包括资源可持续利用、降低了环境污染、成本较低等。
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利用废弃混凝土制成的新型建材,在环保、节能、资源利用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制定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以保证其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
二、材料要求1. 再生骨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含泥块、纸板、木料、塑料、玻璃、金属等杂质的再生骨料不得使用。
2. 水泥: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过期或受潮变质的水泥。
3. 砂、石: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含泥块、土块等杂质的砂、石。
4. 水:应符合国家标准,不得使用污水或含有化学物质的水。
三、配合比要求1. 骨料用量:再生骨料占总骨料的比例不得低于30%。
2. 水灰比:水灰比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但最大不得超过0.55。
3. 砂率:砂率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但最大不得超过50%。
4. 石子粒径:石子粒径应根据混凝土强度等级确定,但最大不得超过20mm。
四、施工要求1. 搅拌:搅拌时间不应短于120秒,搅拌均匀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2. 浇筑:混凝土应一次性浇筑完成,且不得分段浇筑。
3. 养护:混凝土浇筑后应及时覆盖保湿,养护时间不应短于14天。
五、试验方法1. 抗压强度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100mm,试验结果应符合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2. 抗折强度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试块尺寸为100mm×100mm×400mm,试验结果应符合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3. 压缩弹性模量试验:按照国家标准执行,试验结果应符合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
六、质量要求1. 抗压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90%。
2. 抗折强度: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90%。
3. 压缩弹性模量:不得低于设计强度的85%。
4. 生产厂家应提供三方检测报告。
七、结论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节能、资源利用的新型建材,但其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需要严格控制。
本文制定了再生骨料混凝土相关技术标准,以保证其施工质量和使用效果,同时也对该新型建材的推广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再生细骨料适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
再生细骨料通常是由废弃的混凝土或建筑材料经过破碎、筛分和处理而得到的细料。
这些再生细骨料可以用于制备混凝土,但其适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可能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
一般而言,再生细骨料可用于制备中低强度的混凝土,例如普通混凝土(C15至C30等级)。
具体的适用等级可能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再生细骨料的质量:
•再生细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质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
如果再生细骨料的质量稳定,符合相关标准,那么它们更适合
用于高强度混凝土。
2.混凝土配比的调整:
•使用再生细骨料时,可能需要对混凝土的配比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
这可能包括水灰比、胶凝
材料含量、骨料比例等的调整。
3.使用环境和要求:
•在一些特殊的工程项目或具体的使用环境中,可能对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有更高的要求。
在这种情况下,需要仔细评
估再生细骨料是否满足相应的技术规范。
4.法规和标准要求:
•不同地区和国家可能有不同的法规和标准,规定了再生材料在混凝土中的使用要求。
在选择再生细骨料时,必须遵
循当地的法规和标准。
总体而言,再生细骨料可以在一定范围内用于制备混凝土,但具体的适用强度等级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当地法规来评估。
在使用再生细骨料时,建议进行实验室测试,以确保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能够满足项目要求。
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分析一、前言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对于混凝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混凝土采用的矿物骨料在采矿、加工、运输、使用过程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并且资源消耗大。
为此,再生骨料(Recycled Aggregate)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逐渐被广泛应用于混凝土中。
本文将从再生骨料的定义、性能特点、应用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
二、再生骨料的定义再生骨料,指的是从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废渣等再生材料中经过加工处理后得到的骨料。
再生骨料的来源较为广泛,包括建筑废弃物、拆迁废弃物、公路养护废弃物、钢筋混凝土废弃物等。
再生骨料的处理方式一般包括筛分、洗涤、破碎等步骤,以消除其中的杂质,提高其质量。
三、再生骨料的性能特点1. 物理性能: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能主要表现在颗粒形状、颗粒大小、密度等方面。
再生骨料的颗粒形状不规则,颗粒大小不均匀,比表面积较大,孔隙率较高。
由于再生骨料的来源不同,其密度也会有所不同。
2. 化学性能:再生骨料的化学性能主要取决于其原材料的来源。
由于再生骨料来源于建筑废弃物、混凝土废渣等,其化学成分也会受到原材料的影响。
再生骨料中含有的硫酸盐、氯离子等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会有一定的影响。
3. 力学性能:再生骨料的力学性能是衡量其在混凝土中应用的重要指标。
根据实验结果表明,再生骨料的抗压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与传统骨料相比略有下降,但不会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产生显著的影响。
四、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1. 用于普通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替代传统的矿物骨料,在普通混凝土中应用。
经过实验表明,再生骨料与传统骨料相比,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效果不会有明显的区别,同时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
2. 用于高强度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替代部分的传统骨料,在高强度混凝土中应用。
由于再生骨料的力学性能略有下降,因此需要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保证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3. 用于自密实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在自密实混凝土中应用。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简介近年来,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建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砖块等材料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其中又以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最为常见。
然而,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稳定性都相对较差,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改性方法。
1.化学改性法化学改性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改性处理。
常见的改性剂有聚合物、硅酸盐等。
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和剂量,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此外,化学改性法还可以使再生粗骨料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服务寿命。
2.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通过高温处理再生粗骨料,改变它的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热水处理、微波处理、爆炸法等。
热处理可以增强再生粗骨料的机械性能和表面性质,提高其与水泥胶凝体的结合力和稳定性。
3.物理力学法物理力学法是在再生粗骨料中添加纤维、微球等物质,通过物理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其性能。
常见的方法有加入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增强材料,增加再生粗骨料的韧性和强度;加入微球或泡沫混凝土颗粒等材料,改变再生粗骨料的孔隙结构,减小其体积重量。
4.复合改性法复合改性法是将多种改性方法结合起来,综合提高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的性能。
例如,可以先进行化学改性,再进行热处理;或者先添加增强材料,再进行热水处理等。
复合改性法可以克服单一方法改善的局限性,提高再生粗骨料的性能。
总之,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改性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改性后的再生粗骨料可以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建筑垃圾制成再生骨料的工艺流程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建筑垃圾制成再生骨料的工艺流程1. 简介建筑行业的发展不仅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也带来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混凝土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范
混凝土再生骨料是指将废弃混凝土经过处理后,再次用于生产新的混
凝土中。
这种技术在环保和资源利用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为了保证
混凝土再生骨料的质量,应制定相应的应用技术规范。
一、原料选择
1.混凝土再生骨料应选择质量稳定的废弃混凝土作为原料。
原料的来源应可靠,不得使用含有危险废物的废弃混凝土。
2.原料的性质应符合相关标准。
应检测原料的强度、水泥含量、吸水率、硬度等指标,确保其符合混凝土再生骨料的要求。
3.不同类型的混凝土再生骨料应根据其特性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
如要生产高强度混凝土,应选择强度较高的原材料。
二、处理工艺
1.原料应进行预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有害物质。
处理方式包括筛分、洗涤、磁选等。
2.原料应进行破碎、磨制等加工处理,使其符合混凝土再生骨料的规定。
3.再生骨料的质量应进行检测,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使用要求。
三、应用要求
1.混凝土再生骨料应与新鲜混凝土充分混合使用,不得独立使用。
2.混凝土再生骨料的使用量应根据其性质和使用要求进行合理配比。
使用量过多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3.混凝土再生骨料应与水泥充分反应,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硬度。
4.混凝土再生骨料应进行保护,避免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持其干燥和清洁。
以上是混凝土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在实际应用中,应
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过制定规范,可以保证混凝土再生
骨料的质量和稳定性,促进环保和资源利用。
混凝土中再生骨料的应用及质量控制技术研究一、引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最常用的建筑材料之一,由于其性能良好、使用寿命长、抗压强度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建筑工程中。
然而,随着建筑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混凝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大量的混凝土生产不仅消耗大量的天然资源,而且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给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回收利用建筑垃圾中的混凝土骨料成为了当前建筑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再生骨料的定义及特点再生骨料是指经过筛分、清洗、破碎等处理后,从建筑垃圾中回收出来的混凝土碎石和砖石等物质。
再生骨料具有以下特点:1.再生骨料是一种可再生资源,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的数量,有利于环境保护。
2.再生骨料可以替代天然骨料,减少对天然资源的需求,降低生产成本。
3.再生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渗性等性能,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
三、再生骨料的应用随着再生骨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再生骨料主要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路面工程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制作路面基层和路面面层,可以有效地降低路面工程的成本,提高路面的使用寿命。
2.水泥混凝土制品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制作水泥混凝土制品,如管道、排水沟、路沿石等。
使用再生骨料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质量。
3.混凝土结构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制作混凝土结构,如桥梁、隧道、大型水利工程等。
使用再生骨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等性能。
4.园林绿化再生骨料可以用于园林绿化工程中,如园路、广场、花坛等。
使用再生骨料可以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景观效果。
四、再生骨料的质量控制技术再生骨料的质量是影响其应用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再生骨料的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至关重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见的再生骨料质量控制技术。
1.筛分技术筛分技术是对再生骨料进行分类的一种常用技术。
通过筛分,可以将再生骨料分为不同粒径的级配,以满足不同应用要求。
2.破碎技术破碎技术是将再生骨料进行破碎的一种技术。
再生砂石骨料的用途和功能再生砂石骨料,也称为回收骨料,是指从混凝土废弃物或建筑垃圾中经过破碎、筛分等工艺处理后,重新制成适用于工程建筑的砂石颗粒。
再生砂石骨料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环保材料,具有许多重要的用途和功能。
首先,再生砂石骨料能够广泛用于道路建设。
由于再生砂石骨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可以被用作道路基层、路面和填方材料等。
再生砂石骨料能够降低建筑成本,减少对天然砂石资源的需求,同时能够提高道路的抗压能力和使用寿命。
其次,再生砂石骨料在混凝土制品制造中有重要应用。
将再生砂石骨料与水泥、粉煤灰等原料混合,可以制成再生砂石砖、再生砂石砌块等建筑材料。
再生砂石骨料与传统材料相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冻融性,可用于制造护坡砖、护栏板、排水沟等。
这些再生砂石制品不仅具有良好的强度和耐久性,也能有效减少建筑垃圾的处理量。
此外,再生砂石骨料也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中。
通过对再生砂石骨料的破碎和筛分处理,可以制成粒径较小的再生砂石颗粒,用于草坪、花坛和植被栽培等。
再生砂石骨料具有较好的透水性能和自然风化特性,可以提供较好的生长环境和根系通气性,有利于植物生长和生态环境保护。
此外,再生砂石骨料还可以用于水利建设。
在河道治理和堤坝加固工程中,再生砂石骨料可用于填充、护坡和加固材料。
再生砂石骨料具有良好的抗冲刷和抗剪切性能,能够有效减少水流对河道和堤坝的冲击力,提高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再生砂石骨料还可以应用于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如地铁、高铁和桥梁等。
再生砂石骨料能够替代部分传统骨料,在满足工程强度和稳定性要求的同时,减少对天然砂石资源的开采和消耗,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再生砂石骨料具有广泛的用途和重要的功能。
通过再生砂石骨料的应用,可以减少土地占用、节约资源、降低碳排放、保护环境,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再生砂石骨料将在建筑行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再生骨料混凝土环保建材应用技术标准一、前言再生骨料混凝土是一种环保建材,其生产过程中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再利用,同时其应用范围广泛,能够用于各种建筑结构中。
本文将介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应用技术标准,包括其生产与应用的技术要求、质量控制要求以及检验方法等方面的内容。
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生产与应用技术要求1.再生骨料的选用与加工在生产再生骨料混凝土前,需要对再生骨料进行选用与加工。
具体来说,应选用品质优良、没有油污、泥土、石头等杂质的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并通过粉碎、筛分等加工工艺处理,使其能够满足混凝土生产的技术要求。
2.混凝土配合比的确定再生骨料混凝土的配合比应根据各种原材料的特性和要求进行确定。
具体来说,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3.混凝土施工工艺的控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施工工艺也需要进行控制。
具体来说,应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振捣、养护等环节,以确保混凝土的质量满足要求。
三、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质量控制要求1.强度要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应符合国家标准中的相关要求,并在混凝土的配合比、生产工艺等方面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强度表现。
2.流动性要求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流动性应符合施工要求,同时也应满足混凝土强度的要求。
3.耐久性要求再生骨料混凝土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够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受显著的损伤。
四、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检验方法1.强度检验方法强度检验方法包括压缩强度试验、抗弯强度试验等。
具体来说,在进行强度检验时,应根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标准环境下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2.流动性检验方法流动性检验方法包括塌落度试验、扩展度试验等。
具体来说,在进行流动性检验时,应根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标准环境下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3.耐久性检验方法耐久性检验方法主要包括冻融试验、酸碱侵蚀试验等。
在进行耐久性检验时,应根据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在标准环境下进行试验,并记录试验结果。
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再生细骨料是指将废旧的混凝土、砖石等建筑材料进行破碎、筛分等处理,制成的可以继续用于建筑工程中的骨料。
再生细骨料的压碎指标是指在再生过程中对废旧建筑材料的破碎效果的要求和评价指标。
下面将详细介绍再生细骨料压碎指标。
首先,再生细骨料的压碎指标包括破碎比、细度模数、压碎值等。
破碎比是指再生细骨料中通过筛网的颗粒与原始建筑材料中通过相同筛网的颗粒数量的比值。
破碎比越高,说明再生细骨料的质量越好,适用于更多的建筑工程需求。
破碎比可以通过对再生细骨料进行筛选试验来确定。
细度模数是指再生细骨料颗粒的尺寸分布,它是通过将再生细骨料按照一定粒径范围的比例分级,然后计算得出的。
细度模数越小,说明再生细骨料的颗粒分布越均匀,适用于要求较高的建筑工程。
细度模数可以通过颗粒分级试验来测定。
压碎值是指再生细骨料在特定力量下经受压碎的能力,也是评价再生细骨料抗压强度的指标。
压碎值越大,说明再生细骨料的抗压强度越高,适用于承受更大荷载的建筑工程。
压碎值可以通过压碎试验来测定。
其次,在实际生产中,为了保证再生细骨料的压碎指标达到要求,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和改进。
首先是原料的选择和处理。
废旧建筑材料作为再生细骨料的原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再生细骨料的压碎指标。
因此,在选择原料时,应选择质量较好的建筑材料,并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清理、去除杂质等,以保证再生细骨料的质量。
其次是破碎设备的选择和管理。
破碎设备在再生细骨料的制备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选择适合的破碎设备可以提高破碎效率和破碎比,从而得到质量较好的再生细骨料。
同时,要定期对破碎设备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设备损坏对再生细骨料质量造成不良影响。
再次是筛选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筛选设备主要用于对再生细骨料进行细度和颗粒分布的控制。
选择适当的筛选设备可以得到满足要求的再生细骨料。
在使用筛选设备时,要注意其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以确保筛选效果。
最后是再生工艺的优化和改进。
建筑设计中的骨料再生利用方案在建筑设计过程中,骨料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材料之一。
然而,传统的建筑骨料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筑业开始积极探索并应用骨料再生利用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骨料再生利用方案,并分析其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前景。
一、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混凝土是建筑设计中最重要的材料之一,而骨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传统上,骨料主要来自天然矿石,如河砂和石子。
然而,这种方式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并且对自然资源的消耗极大。
骨料再生利用方案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回收和处理建筑废弃物,可以将其作为再生骨料加入混凝土中使用。
再生骨料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对天然资源的需求,还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此外,再生骨料在混凝土中的应用还可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其强度和耐久性。
二、再生骨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路面工程是建筑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骨料在路面工程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
传统上,路面工程中使用的骨料主要来自天然石子,如玄武岩和花岗岩。
然而,这种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大,并且产生的废弃物也很难处理。
通过骨料再生利用方案,可以将废弃的混凝土和沥青回收再生为骨料,用于路面工程中。
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降低路面工程的成本,同时减少对天然石子的需求。
此外,再生骨料还可以提高路面的抗压性能和耐久性,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三、再生骨料在砖瓦制造中的应用砖瓦是建筑设计中常用的建筑材料,而骨料是砖瓦制造中的主要成分之一。
传统上,砖瓦制造中使用的骨料主要来自天然石灰石和泥土。
然而,这种方式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非常大,并且产生大量的废弃物。
通过骨料再生利用方案,可以将建筑废弃物,如混凝土和砖瓦废料,回收再生为骨料,用于砖瓦制造中。
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降低砖瓦制造的成本。
此外,再生骨料在砖瓦制造中的应用还可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强度。
结论建筑设计中的骨料再生利用方案具有重要的意义。
混凝土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范一、引言混凝土再生骨料是指从拆除或废弃混凝土中取出并经过筛分、清洗、粉碎等工艺处理后,满足一定要求的再生砂石料。
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应用可以降低混凝土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消耗,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可以降低混凝土制品的成本,提高混凝土制品的机械性能和耐久性能。
因此,混凝土再生骨料应用技术规范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广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混凝土再生骨料的物理性质要求1.粒径分布:混凝土再生骨料的粒径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25mm的再生骨料应符合GB/T 14685-2011《混凝土用再生骨料》规定。
2.密度: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密度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小于2.4g/cm³。
3.吸水率: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吸水率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5%。
4.坚固性: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坚固性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再生骨料经过24h水浸后,其强度损失不应超过25%。
三、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化学性质要求1.硫酸盐含量:混凝土再生骨料的硫酸盐含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1.0%。
2.氯离子含量: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氯离子含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0.05%。
3.碱活性:混凝土再生骨料的碱活性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大于1.0%。
四、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应用技术规范1.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应用范围:混凝土再生骨料适用于各类混凝土制品的生产,如路面、桥梁、隧道、建筑、水利等。
2.混凝土再生骨料的使用方法:混凝土再生骨料可以与天然骨料混合使用,按照一定比例进行配合。
一般来说,混凝土再生骨料的掺入量不应超过天然骨料的50%。
3.混凝土再生骨料的应用注意事项:(1)混凝土再生骨料应当经过筛分、清洗等处理,去除其中的杂质和颗粒破碎度不足的部分;(2)混凝土再生骨料应当与混凝土拌合均匀,确保混凝土各部分强度均匀;(3)混凝土再生骨料应当避免与有害物质接触,如废油、废胶等;(4)混凝土再生骨料应当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符合要求。
再生骨料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分为全再生骨料、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全骨料不易控制质量,故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将其筛分成粗、细骨料后再使用。
全骨料是指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不经筛分而直接使用的骨料。
粗骨料和细骨料分别为全骨料经4.75mm方孔筛筛分后的筛余和筛下。
(1)全骨料的筛分析全骨料的典型筛分析见表1、表2,筛分析曲线图见图1。
表1 全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6.52224.4419.04068.11316.01533.1169.5060912.2284.7587017.4452.3672014.460筛底201640.3100表2 全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6.500019.0273 5.5616.0254 5.1119.50125925.2364.75126025.2612.3671514.375筛底123624.7100图1 全骨料的筛分析从以上数据和图形分析,同一批产品两次筛分的级配的曲线偏差较大,这是由于运输过程中骨料间的堆积和离析所造成的。
(2)粗骨料的材性①组成与表面特征再生粗骨料和天然粗骨料相比,其表面特征有很大差异:再生粗骨料表面包裹着一定量的砂浆和水泥素浆(水泥石),其黏附的多少和程度取决于骨料破碎的工艺、设备和原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破碎出来的再生粗骨料颗粒表面凸凹不平,非常粗糙、多孔隙、多棱角。
与天然粗骨料相比,再生粗骨料中的成分也比较复杂,除原生的天然骨料外,还含有少量的砖骨料、砂浆骨料、水泥石骨料(见图2)。
图2 再生粗骨料的粒形和表面特征②级配再生粗骨料的筛分析结果及曲线图见表3、表4、图3。
表3 再生粗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6.5154 3.1319.071114.21716.055211.0289.50174434.9634.75162332.5962.361803.699筛底360.7100表4 再生粗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分计筛余量(g)分计筛余(%)累计筛余(%)26.5350.7119.096619.32016.0133126.6479.50173234.6814.7588117.6992.36340.7100筛底200.4100图3 再生粗骨料筛分析曲线图(NO.1和NO.2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筛分析)从结果分析,再生粗骨料两个样品虽因离析组成有所区别,但基本在级配标准允许的范围内,属5~25mm的连续级配。
③含泥量再生粗骨料的含泥量实际为粘附在骨料上的细粉(旧水泥粉、砂石粉)量,不是粘土或淤泥。
见表5。
表5 再生粗骨料含泥量次数试样原质量(g)洗净烘干质量(g)含泥量(%)平均值(%) 1600059540.770.82600059500.83④泥块含量再生粗骨料泥块含量实际为分化后软弱的水泥和砂浆块量。
见表6。
表6 再生粗骨料泥块含量次数5mm筛上试样质量(g) 2.5 mm筛上试样质量(g)泥块含量(%)平均值(%)1600059980.030.02 2600059990.02⑤压碎指标与天然骨料不同,配制低等级混凝土的再生骨料也必须对压碎指标进行检验,而且要作为一项重要指标。
因为通过压碎指标的检验,可以判断再次破碎对再生骨料强度的影响和检验再生骨料上包裹或独立的水泥石强度是否满足再生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再生粗骨料的压碎指标值见表7。
表7 再生粗骨料的压碎指标次数试样质量(g)压碎试验后筛余试样量(g)压碎指标(%)平均值(%)1300027618.08.12300027538.23300027568.1⑥针片状含量针片状含量实际表征的是粗骨料的粒型好坏,再生粗骨料的粒型要好于天然石的粒型,这是由于再生骨料在二次破碎时,其粒型受破碎设备的影响大,少有天然构造(如层理)的影响。
选择好的设备,就有好的粒形,水泥石的存在正好弥补了天然石的缺陷。
再生粗骨料针片状含量见表8。
表8 再生粗骨料针片状含量试样质量(g)针状颗粒质量(g)片状颗粒质量针片状总质量针片状颗粒含量2000302555 2.8⑦再生粗骨料的堆积密度、表观密度及空隙率见表9。
表9 再生粗骨料密度及空隙率空隙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41% 1500 kg/m32550 kg/m3⑧分析与结论根据GB/T 14685-2001的技术要求指标,再生粗骨料的颗粒级配基本符合5~25mm 连续级配;压碎指标、针片状含量、含泥量和泥块含量达到I类标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也满足标准规定。
再生粗骨料的基本材性满足配制混凝土的要求。
(3)细骨料的材性①组成与表面特征再生细骨料和天然细骨料相比,微细颗粒含量高,这些微细颗粒主要是水化、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和砂浆粉末及矿物掺合料颗粒等。
微细颗粒含量的高低与原生混凝土强度有关,原生混凝土强度越高、微细颗粒含量越低,反之则越高。
再生细骨料粒形较好,大多为多面立方体、三角体、多棱体、正方体或球体,针片状含量很低。
骨料表面粗糙、凹凸不平,见图4。
图4 再生细骨料的粒形和表面特征②级配再生细骨料筛分析结果与曲线图见表10、表11和图5。
表10 再生细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 4.75 2.36 1.180.6000.3000.150筛底细度模数第一次分计筛余质量(g)2103836782571062.55分计筛余百分率0.420.616.613.416.411.421.2累计筛余百分率02138516779100第二次分计筛余质量(g)1103906680571032.59分计筛余百分率0.220.61813.21611.420.6累计筛余百分率02139526879100平均累计筛余百分率02138526879100 2.6表11 细骨料筛分析筛孔尺寸(mm) 4.75 2.36 1.180.6000.3000.150筛底细度模数第一次分计筛余质量(g)112684689161712.83分计筛余百分率0.225.216.813.618.212.214.2累计筛余百分率0.22542567486100第二次分计筛余质量(g)213384668658722.87分计筛余百分率0.416.616.813.217.211.614.4累计筛余百分率0.42744577486100平均累计筛余百分率0.32643577486100 2.8图5 再生细骨料筛分析曲线图(NO.1和NO.2表示第一次和第二次筛分析)从筛分析结果来看,两个样品的级配曲线基本一致,说明细骨料的离析较小。
与级配II区相比,按人工砂的标准判定,两次试验结果均符合II区的级配要求,适于混凝土的配制。
③细粉含量和亚甲蓝MB值再生细骨料的细粉含量及亚甲蓝MB值检测结果见表12、表13。
表12 再生细骨料的细粉含量次数试样原质量(g)洗净烘干质量(g)细粉含量(%)平均值(%)1500461.37.747.72500461.77.66表13 再生细骨料亚甲蓝MB值试样重量(g)加水量(ml)加入亚甲蓝溶液(ml)溶液浓度(%)MB值200.0500.025.01 1.25从表12和表13中可以看出,再生细骨料中的细粉含量为7.7%,大于GB/T 14684-2001中III类指标的限值(≤7.0%)。
但亚甲蓝MB值为1.25,根据JGJ 52-2006,当亚甲蓝MB值<1.4时,则判定再生细骨料的细粉以石粉为主。
④泥块含量再生细骨料的泥块含量中实际上大部分为低强度的混凝土碎屑、砂浆粉末或矿物掺合料颗粒,并不一定是粘土块或泥块。
见表14。
表14 再生细骨料泥块含量试样原质量洗净烘干质量含泥量平均值次数1200198.90.550.62200199.00.50⑤再生细骨料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见表15。
表15 再生细骨料密度及空隙率堆积密度表观密度空隙率1500 kg/m32440 kg/m339%⑥分析与结论:根据GB/T 14684-2001中的技术指标,再生细骨料的颗粒级配并不完全满足级配II区的要求;细粉含量高于规范中的III类限值,但根据分析大部分为石粉,故仍满足建筑用砂细粉含量的要求;泥块含量满足II类标准;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均能满足标准规定。
(4)放射性再生粗、细骨料的放射性检测值都满足建筑材料放射性技术要求,具体结果见表16。
表16 再生骨料放射性指标检测结果项目检测值标准规定评价内照射指数0.274≤1.0合格外照射指数0.206≤1.0合格(5)小结从上面的材性分析来看,无论是再生粗骨料还是再生细骨料,都满足现行混凝土骨料相关标准的要求。
但全级配再生骨料的性能离散性较大,使得同批次再生骨料砂率变化很大,不利于再生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既难以控制用水量也不易达到理想的工作性能。
从本工程的应用经验来看,不提倡使用全级配再生骨料来配制再生混凝土,而是应该将其筛分后以再生粗、细骨料的形式配制混凝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