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强化改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719.40 KB
- 文档页数:5
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途径及其性能研究共3篇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途径及其性能研究1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碎成一定大小的骨料再次利用,并通过现代化工艺进行回收利用的建筑材料,其具有环保、经济、资源可持续利用的优点。
然而,由于再生骨料混凝土中的骨料已经经历了一次使用,其性能与新鲜混凝土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弹性模量、强度和耐久性等方面的差异。
因此,如何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性能,综合考虑建筑的安全、性能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再生骨料混凝土高强高性能化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点:1. 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水灰比是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是提高强度的关键。
一般来说,适当降低水灰比,能够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同时,在降低水灰比的同时,应适当增加混凝土中的粉煤灰、矿渣粉等掺合料的用量,以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并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2. 优化骨料配合比再生骨料混凝土中骨料的比例对混凝土强度也有着很大的影响。
研究表明,再生骨料与新鲜混凝土的混合配合比要适宜,不能过多添加再生骨料,过多添加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稳定性,同时也会对混凝土的耐久性产生负面影响。
在确定适宜的骨料配合比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骨料的种类、大小等因素,还要考虑混凝土的流动性等因素。
3. 使用化学掺和剂使用化学掺和剂是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的有效途径之一。
常见的化学掺和剂有高效减水剂、膨胀剂、凝结剂、抗裂剂等。
这些化学掺和剂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同时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4. 采用陶瓷颗粒代替粗集料由于再生骨料中的粗骨料具有较弱的力学性能,研究人员开始采用陶瓷颗粒代替再生骨料中的粗集料,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与再生骨料相比,陶瓷颗粒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高强度和耐久性,因此采用陶瓷颗粒代替再生骨料中的粗集料是一种有效的途径,可以提高再生骨料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简介建筑废弃物在环境保护和资源再利用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其中再生粗骨料是建筑废弃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再生粗骨料的运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同时也可以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建筑废弃物中的再生粗骨料通常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需要经过改性处理才能满足工程应用的要求。
对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的改性方法进行研究和探讨,对于促进建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再生粗骨料主要来源于建筑废弃物的破碎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破碎混凝土和砂浆等材料。
这些再生粗骨料具有颗粒形状复杂、粘结物含量较高、表面吸水性强、容易吸附有机杂质等特点。
再生粗骨料在应用中往往需要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力学性能、改善其工程性能,并满足具体工程的要求。
再生粗骨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矿物掺合改性三种方式。
物理改性主要通过改变再生粗骨料的形貌和结构来改善其性能,如表面处理、磨砂等;化学改性主要通过添加化学物质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性能,如表面活性剂、增塑剂等;矿物掺合改性主要通过加入石灰石粉、矿渣粉等矿物掺合材料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性能。
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改性方法的主要内容。
一、物理改性物理改性是指通过改变再生粗骨料的形貌和结构来改善其力学性能和工程性能的方法。
物理改性主要包括表面处理和磨砂等方式。
1. 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是通过对再生粗骨料表面进行一定的涂覆或处理,以改善其表面性质和界面性能。
表面处理方法包括有机表面活性剂处理、硅烷偶联剂处理等。
有机表面活性剂处理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表面吸水性,降低其表面粘结物的含量,提高其界面粘结性能。
硅烷偶联剂处理可以提高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之间的相容性,增强再生粗骨料与水泥基材料的界面粘结力。
2. 磨砂磨砂是指通过机械研磨再生粗骨料的表面,去除表面粘结物和杂质,改善再生粗骨料的颗粒形貌和表面质量。
磨砂可以有效地降低再生粗骨料的表面吸水性,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简介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是指通过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加工处理,制得具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的粗骨料。
再生粗骨料的利用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减少土地资源的占用,同时也能节约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
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两类。
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破碎和筛分的方式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处理,以获取符合要求的再生粗骨料。
而化学方法主要是通过添加一定的化学药剂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改性,以提高其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物理方法中的机械破碎主要是将建筑废弃物进行碎石机的破碎过程,将建筑废弃物碎石机处理成一定的粒径,以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
还可采用回转筛、振动筛等筛分设备对碎石机处理后的建筑废弃物进行进一步筛分,去除其中的杂质,得到更纯净的再生粗骨料。
化学方法中的改性主要是通过添加化学药剂对再生粗骨料进行调整。
常见的化学药剂有活性粉煤灰、硅酸盐及添加剂等。
活性粉煤灰可以提高再生粗骨料的活性,增强其胶凝性能,提高其力学性能;硅酸盐可以通过反应生成钙硅酸盐胶凝材料,提高再生粗骨料的强度和稳定性;添加剂则可根据需要进行添加,以达到所需性能要求。
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的选择可以根据再生粗骨料的具体用途和要求来确定。
在实际应用中,应考虑再生粗骨料的力学性能、稳定性、耐久性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改性方法和相应的改性药剂,以提高其质量和可靠性。
再生粗骨料性能改善方法试验研究苏文洋,洪丽,李他单,张鹏(合肥工业大学土木与水利工程学院,安徽合肥230009)摘要:再生粗骨料因其低强度、易开裂等缺陷导致其应用受到限制。
为改善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能,研究采用机械搅拌法和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浸泡法对粒径为475〜19.5mm的再生粗骨料进行了处理,并通过测定再生粗骨料的吸水率、压碎值、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五项指标,来反映每种处理方法对再生粗骨料各项性能的改善效果。
试验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经机械搅拌5min后,其压碎值、吸水率和空隙率分别降低了15.4%、22.1%和7.4%,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的变化可忽略不计;对于在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中浸泡后的再生粗骨料,其压碎值、吸水率和堆积密度分别降低了32.7%、13.4%和7.1%,表观密度和空隙率的变化幅度较小。
试验结果表明,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浸泡法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能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关键词:再生粗骨料;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机械搅拌;吸水率;压碎值中图分类号:TU52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5781(2020)06-1197-040引言在我国,随着新时期城镇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老旧建筑被逐步拆除,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废弃物(主要成分为废弃混凝土)。
另一方面,由于大力发展的基础建设消耗了大量的建筑资源,目前多地的建材价格大幅度上涨,资源枯竭问题日益严峻。
当前我国的建筑废弃物的处理方式主要为填埋,这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
因此,研究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意义重大*目前,这些废弃混凝土较为有效的处理方式是经破碎、筛分后,制作成再生粗骨料(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RA),并配制成再生粗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RAC)%&*但是相较于天然骨料而言,再生粗骨料具有密度小、孔隙率高及吸水率高等缺陷2,导致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受到限制*文献%〜5]指出再生粗骨料的劣质性能是由表面附着的多孔残余砂浆引起的,且该砂浆具有许多微裂缝*Wang等%&认为高吸水率是再生粗骨料的主要缺点*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自身性能,推广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进一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性能具有实际意义*通过对现有文献%〜19]进行总结发现,常用的再生粗骨料的改善方法主要有物理方法%〜9、外裹胶凝材料法%0〜14、化学试剂浸泡法%5&、纳米材料浸泡法%6&和生物诱导矿物沉淀法%7〜9等*物理方法主要是通过机械搅拌或者微波照射的方式除去再生粗骨料外表附着的旧砂浆,该类方法优点是能耗低、操作简单易于控制,缺点是可能会在再生粗骨料内部产生新的微裂纹*外裹胶凝材料法主要是指将再生粗骨料浸泡在水泥浆(外掺活性材料)中,水泥浆硬化后包裹再生粗骨料,改变再生粗骨料表面性能,该类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价格低廉,缺点是再生粗骨料表面引入新的界面,形成新的薄弱环节*化学试剂浸泡法是指采用化学试剂浸泡再生粗骨料'该类方法的优点是操作简单,但化学试剂会对再生粗骨料产生腐蚀*纳米材料浸泡法是指将再生粗骨料浸泡在纳米材料(主要为纳米二氧化硅)溶液中,使纳米材料填充再生粗骨料表面微裂纹,该类方法的优点是纳米材料具有活性'在配制再生粗骨料混凝土时继续参加反应;缺点是纳米材料价格昂贵,很难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生物诱导矿物沉淀法是指将再生粗骨料浸泡在微生物的培养液中,并利用微生物分解矿物沉淀,填充再生粗骨料表面裂纹,该类方法优点是技术新颖,应用前景广阔;缺点是技术复杂且微生物的数量及其分解产物的数量难以精确计算*但是上述文献中对再生粗骨料的性能改善通常与再生混凝土的制备过程同时进行,对再生粗骨料自身性能的改善效果知之甚少*本文采用机械搅拌法和苯乙烯/丙烯酸酯类聚合物胶乳浸泡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处理后'通过测试其自身各项性能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上述方法对再生粗骨料改善效果*1试验过程11试验材料111再生粗骨料本次试验中所采用的再生粗骨料由安徽省某桥梁桥面板拆除后,去除其中钢筋并经破碎后,筛分出粒径为4-75〜19.5mm的再生粗骨料。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简介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建筑废弃物也逐渐成为一个严重的环境问题。
由于资源的日益紧缺,再生资源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的利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建筑混凝土中使用再生粗骨料,不仅能够减少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还能够节约自然资源,降低混凝土的成本。
由于再生粗骨料具有一定的弱点,需要经过改性处理才能够应用到混凝土中。
因此本文将就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常用的改性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1. 碎石粘结剂改性法碎石粘结剂改性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
通过添加粘结剂,如水泥、粉煤灰等,将碎石颗粒黏结在一起,形成坚固的颗粒。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再生粗骨料的强度和稳定性,使其更适合在混凝土中使用。
该方法存在着粘结剂消耗较多、对碎石颗粒外观的影响较大等缺点。
2. 物理力学改性法物理力学改性法主要是通过表面改性或力学处理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性能。
常见的表面改性方法包括喷涂、浸渍等,能够有效地改善再生粗骨料的表面性能,减少表面吸水率,提高与水泥浆体的结合能力。
而力学处理主要是通过机械破碎、研磨等手段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颗粒形态和表面结构,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能。
物理力学改性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但是其改性效果较为有限,不适用于对粗骨料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中。
3. 化学改性法化学改性法是一种较为高效的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
通过添加化学物质,如改性剂、增塑剂等,改善再生粗骨料的性能,提高其适用性。
常见的化学改性方法包括表面改性、水热处理、化学溶解等。
表面改性是通过在表面涂覆一层改性剂,提高再生粗骨料的表面性能;水热处理是通过将再生粗骨料在高温高压的条件下进行处理,改善其颗粒结构和表面性能;化学溶解是通过将再生粗骨料置于化学药液中进行溶解处理,使其颗粒表面更加光滑、结实。
化学改性法能够有效地提高再生粗骨料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是目前最为广泛应用的一种改性方法。
4. 复合改性法复合改性法是将多种改性方法进行结合使用,以达到更好的改性效果。
再生混凝土骨料性能及增强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建筑产业的不断发展,建筑垃圾的数量逐年增加,大量的建筑垃圾直接被填埋或者堆放在野外,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再生混凝土的开发和应用,可以有效减少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环保和资源利用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再生混凝土是指利用建筑垃圾、废旧混凝土等再生骨料进行再生制备的混凝土,具有环保、经济、实用等优点。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再生混凝土的骨料性能和加强技术成为制约其应用的重要因素。
因此,本文将深入分析再生混凝土的骨料性能及增强技术,并探索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文将重点围绕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性能和增强技术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分析再生混凝土中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比较其与传统混凝土的异同;2.探究再生混凝土骨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研究增强再生混凝土骨料性能的方法和技术,包括物理、化学、热力学等方面;4.比较不同增强技术的优缺点,寻找适合再生混凝土的增强技术;5.最终形成一套可行的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增强技术方案,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和经济效益。
三、研究方法本文将采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究再生混凝土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以及增强技术。
具体方法包括:1.对再生混凝土中骨料进行采集和筛析,对骨料进行物理和力学性能测试;2.对不同增强技术进行实验,对比不同技术的性能和优缺点;3.通过数值模拟等方法,对增强技术的作用机制和影响进行理论分析;4.结合实验和理论分析,最终形成可行的再生混凝土骨料增强技术方案。
四、预期成果本文旨在研究再生混凝土骨料的性能和增强技术,并形成可行的方案,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和经济效益。
预期成果包括:1.对再生混凝土中骨料的物理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比较其与传统混凝土的异同;2.探究再生混凝土骨料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3.对增强再生混凝土骨料性能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研究;4.比较不同增强技术的优缺点,寻找适合再生混凝土的增强技术;5.形成一套可行的再生混凝土骨料的增强技术方案,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工程性能和经济效益。
不同强化条件下的再生骨料强化研究(的改性研究)摘要:本文通过纯水泥浆、水泥外掺硅粉浆液、水泥外掺粉煤灰浆液、10%水玻璃溶液和4‰PVA溶液5种不同化学浆液对再生骨料进行强化处理,再生骨料的物理特性均有所改善,但在制成混凝土试块后,抗压和抗折强度变化不一,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经10%水玻璃溶液处理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而经水泥外掺粉煤灰浆液处理过的再生骨料混凝土抗压强度反而降低。
关键词:再生骨料;强化;力学性能recycled aggregate strengthen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为了基础建设和城市建设的发展,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水泥用于制备混凝土。
据统计,2008年全年我国消耗水泥达14亿吨[1]。
与此同时,由于风化、空气腐蚀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混凝土使用寿命受到一定的限制,从而形成大量的建筑垃圾,如何利用建筑垃圾研制再生骨料混凝土成为现在的热点问题。
再生骨料混凝土(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简称RAC)是指将废弃的混凝土经裂解、破碎、清理、筛分后制成混凝土骨料,来全部或部分代替天然骨料配制而成的新混凝土。
相对于再生骨料混凝土,用来生产再生骨料(Recycled Concrete Aggregate,RCA)的混凝土称为原生混凝土或基体混凝土(Original Concrete)。
原生混凝上经过破碎、分级,再按一定比例相互配合后,得到的骨料称为再生骨料。
由于再生骨料表面粗糙,棱角比较多,并且表面都附着部分砂浆,在破碎过程中,部分骨料内部因受力会产生微细裂纹,形成了多孔隙结构特征,同时再生骨料中含砖头、灰碴、人造石及玻璃等因素,使得再生骨料混凝土存在难于克服的缺陷,如抗拉、抗折强度较低,脆性大,韧性低,凝结硬化较缓慢,干缩量大,抗化学腐蚀能力差等[2]。
为了克服这些诸多缺点,可以采用强化的措施来改善再生骨料的微观结构和力学特性,其中常用的几种强化材料包括:纯水泥浆液、高活性超细矿物[3]、Kim粉[4]、水玻璃溶液[5]、聚合物乳液[2]等。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简介建筑废弃物是指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包括废旧混凝土、建筑砖块、石膏板、废弃木材等,在建筑行业中产生的废料。
这些废弃物料如果得不到有效的处理利用,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
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在建筑废弃物中,废弃混凝土是数量最大、来源最广泛的一种废弃物料。
废弃混凝土中含有大量的混凝土颗粒和水泥砂浆等颗粒材料,可以通过加工处理成再生粗骨料进行再利用,用于新的建筑工程中。
因为再生粗骨料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可能不尽如人意,需要进行改性处理,以提高其工程性能,确保再利用后的建筑材料符合相应的标准要求。
下面将简要介绍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的改性方法,以期为建筑废弃物的再生利用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1.化学表面处理通过化学方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表面处理,可以改善其表面性质,提高其与水泥的粘结性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
常用的化学表面处理方法包括硅烷偶联剂、磷酸盐化合物和氧化铝等。
这些表面处理方法可以有效地改善再生粗骨料与水泥的粘结性能,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2.物理热处理对再生粗骨料进行物理热处理,可以改善其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
常用的物理热处理方法包括热处理和退火处理。
热处理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颗粒形状和表面质量,提高其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退火处理可以消除再生粗骨料中的内部应力,改善材料的内部结构,提高其抗压强度和耐久性。
3.添加外加剂向再生粗骨料中添加外加剂,可以改善其工程性能和抗压强度。
常用的外加剂包括纤维增强剂、粘结剂和填充剂等。
这些外加剂可以有效地改善再生粗骨料的力学性能和抗压强度,提高混凝土的整体性能和耐久性。
4.综合改性综合改性是指通过多种改性方法的组合应用,对再生粗骨料进行综合改良,以提高其工程性能和抗压强度。
综合改性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改性方法的优势,达到最佳的改性效果。
综合改性方法需要结合再生粗骨料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综合考虑各种改性方法的适用性和效果,以期达到最佳的改性效果。
N E W B U I L D I N G M A T E R I A L S摘要:在水泥裹骨料工艺的基础上,研究了一种全新的再生骨料强化技术,即通过在再生骨料表面喷洒聚乙烯醇溶液形成聚乙烯醇粘结层,然后在聚乙烯醇粘结层表面再包裹1层水泥形成水泥外壳,从而增加了再生骨料对水泥的粘附力,达到了提高再生混凝土强度的目的。
同时,通过试验对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法和纯水泥浆、水泥浆外掺矿粉、水泥浆外掺硅藻土、水泥浆外掺硅粉等4种不同化学浆液强化法强化的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相关物理力学性能的对比分析。
结果表明,骨料表面喷洒聚乙烯醇溶液外裹水泥的方法可以提高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约22%。
关键词:再生骨料强化;再生混凝土;再生粗骨料中图分类号:TU528.041,X799.1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702X (2011)03-0045-03Research on intensifying technique of recycled aggregateYANG Ning 1,WANG Chongge 1,ZHAO Meixia 2(1.Shandong Provincial Key Laboratory of Civil Engineering Disaster Prevention and Mitigation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Shandong ,China ;2.College of Chemical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510,Shandong ,China)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ggregate wrapping around cement ,a new recycled aggregate intensifying technique which sprayed the PVA solution on recycled aggregate surface to form PVA bond course wrapped around cement was studied.It could improve strength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Meanwhile ,relative analysis on physical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and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ere carried through intensified test which included PVA solution wrapping around cement ,neat cement grout ,grout mixed powdered ore ,grout mixed diatomite ,and grout mixed ganister sand.The results show that PVA solution wrapping around cement can raise cube compressive strength of recycled concrete about 22%.Key words :recycled aggregate intensifying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 近年来,建筑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建筑材料被大量的消耗,骨料的不可再生性与建筑对骨料大规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简介近年来,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建筑废弃物中的混凝土、砖块等材料可以进行再生利用,其中又以混凝土再生粗骨料最为常见。
然而,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以及稳定性都相对较差,限制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
为了提高再生粗骨料的性能,需要对其进行改性处理。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改性方法。
1.化学改性法化学改性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再生粗骨料进行改性处理。
常见的改性剂有聚合物、硅酸盐等。
通过改变化学反应条件和剂量,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物理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
此外,化学改性法还可以使再生粗骨料具有一定的自修复能力,有助于提高其服务寿命。
2.热处理法热处理法是通过高温处理再生粗骨料,改变它的结构和性能。
常见的热处理方法有热水处理、微波处理、爆炸法等。
热处理可以增强再生粗骨料的机械性能和表面性质,提高其与水泥胶凝体的结合力和稳定性。
3.物理力学法物理力学法是在再生粗骨料中添加纤维、微球等物质,通过物理结构的调整来提高其性能。
常见的方法有加入玻璃纤维、聚丙烯纤维等增强材料,增加再生粗骨料的韧性和强度;加入微球或泡沫混凝土颗粒等材料,改变再生粗骨料的孔隙结构,减小其体积重量。
4.复合改性法复合改性法是将多种改性方法结合起来,综合提高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的性能。
例如,可以先进行化学改性,再进行热处理;或者先添加增强材料,再进行热水处理等。
复合改性法可以克服单一方法改善的局限性,提高再生粗骨料的性能。
总之,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改性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改性后的再生粗骨料可以在降低环境污染的同时,减少资源浪费,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地震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物理力学性能试验研究2012-05-19论文导读: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很有必要进行科学试验研究。
通过对都江堰地震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的宏观性能试验研究和微观结构形貌分析,得到了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各宏观特性及相互关系,以及微观结构缺陷对宏观性能的影响。
...再生混凝土粗骨料性能对再生混凝土的物理和力学性能影响很大,很有必要进行科学试验研究。
通过对都江堰地震废弃混凝土再生粗骨料的宏观性能试验研究和微观结构形貌分析,得到了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各宏观特性及相互关系,以及微观结构缺陷对宏观性能的影响。
分析得出了砂浆含量高和不可忽略微裂纹多是再生混凝土粗骨料区别普通粗骨料的本质特征,从而为灾区再生混凝土粗骨料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和试验依据。
汶川地震中,房屋倒塌及后期拆除产生大量的建筑废物,对建筑废物的堆积和处理是一项巨大的工程,需要占用很大的土地资源和消耗相当数量的人力物力。
在灾区重建过程中,除地基填土会消耗部分建筑废物外,大部分还是堆积待处理。
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四川地震总共建筑废物量为3.8×108t,如果能够利用这部分资源制成满足工程要求的再生混凝土粗骨料(Recycled Aggregate,RA),这不仅解决了灾区重建中建筑材料紧缺的问题,而且美化了灾区的建筑环境。
因此,对灾区建筑废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其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卵石和碎石等建筑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其总量是有限的,而且大量开采卵石和碎石对环境的破坏性大,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
再生骨料的利用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推进了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我国近年对再生混凝土已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在试验研究阶段,还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和工程试点来实现全面运用。
目前,在都江堰灾区已成功利用再生砌块砌体建立了2栋示范房屋。
本文以都江堰震后建筑废物再生混凝土粗骨料作为研究对象,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对再生混凝土粗骨料进行试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总结了再生粗骨料的一些基本规律。
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改性方法简介建筑废弃物是指在建筑施工、装修、拆除、改造等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料。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废弃物的数量也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和资源浪费问题。
对建筑废弃物进行再生利用是当前重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合理利用的课题之一。
在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是一种重要的资源,其再生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占用,还可以降低环境污染和改善生态环境。
建筑废弃物中的再生粗骨料通常存在颗粒表面形状不规则、含泥、含水、粉砂等不利于混凝土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因此需要进行改性处理。
目前,建筑废弃物中再生粗骨料的改性方法主要包括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和矿物掺合改性三种类型。
以下将对这三种改性方法进行简要介绍。
一、物理改性物理改性是指通过物理手段,对再生粗骨料进行表面处理,改善其形状、减少粉尘、泥土等杂质,提高其力学性能和使用性能。
常用的物理改性方法包括洗涤、筛分、干燥等。
1. 洗涤洗涤是将再生粗骨料放入水中浸泡,通过搅拌、冲洗等方式去除表面的泥土、粉砂、有机物等杂质,同时可以改善颗粒表面的光滑度,减少表面粉尘含量。
洗涤后的再生粗骨料具有较好的清洁度和颗粒形状,适用于混凝土的应用。
2. 筛分筛分是利用筛分机对再生粗骨料进行颗粒分离,去除表面过大或过小的颗粒,提高再生粗骨料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筛分后的再生粗骨料可以减少混凝土内空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抗压强度。
3. 干燥二、化学改性1. 界面活性剂处理界面活性剂是一类可降低固体颗粒表面张力的化学剂,可以在再生粗骨料的表面形成一层保护膜,改善其湿润性和粘结性,提高再生粗骨料与水泥浆体的相容性和亲和性。
界面活性剂处理后的再生粗骨料可以降低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2. 矿物掺合剂添加矿物掺合剂是一类通过化学方法对再生粗骨料进行表面改性的化学剂,可以改善再生粗骨料的粒径分布和力学性能,提高再生粗骨料的使用性能和耐久性。
常用的矿物掺合剂包括硅灰、粉煤灰、矿渣粉等,这些矿物掺合剂可以填充再生粗骨料中的空隙和裂缝,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164 建筑与装饰2023年7月下 再生骨料性能强化研究进展江浩衢州市公路港航与运输管理中心 浙江 衢州 324000摘 要 混凝土材料作为基础建设的大宗材料,其用量相当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环保、节能、资源循环再利用等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因此,需全面提高建筑材料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本文结合国内外再生骨料的质量等级划分、基本性能、强化方式等研究现状,综述了再生骨料目前的质量等级划分标准、再生骨料基本性能指标评价及其性能的物理强化、化学强化和微生物强化方法,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需要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再生骨料;物理强化;化学强化;微生物强化Research Progress 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of Recycled AggregatesJiang HaoQuzhou Highway, Port and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Center, Quzhou 324000, Zhejia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As a bulk material for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concrete materials are used in considerable quantiti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energy saving, resource recycling have attracted great attention.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comprehensively improve the recycling utiliz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 resources. Based on the research status of quality grade classification, basic performance and enhancement methods of recycled aggregates at home and abroad,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rrent quality grade classification standards, the evaluation of basic performance indicators of recycled aggregates and the physical enhancement, chemical enhancement and microbial enhancement methods of recycled aggregates, and analyz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further research directions.Key words recycled aggregate; physical enhancement; chemical enhancement; microbial enhancement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土木工程行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新建建筑物如雨后春笋,但同时也带来了建筑废弃物越来越多及自然资源短缺等问题。
再生粗骨料物理性能强化改性研究
作者:陈美祝, 钟进军, 吴少鹏, 朱继青, 王冬明
作者单位:陈美祝,钟进军,朱继青,王冬明(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市 430070), 吴少鹏(武汉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市 430070;武汉理工大学硅酸盐材料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武汉市430070)
刊名:
公路
英文刊名:Highway
年,卷(期):2011(7)
1.程海丽;王彩彦水玻璃对混凝土再生骨科的强化试验研究[期刊论文]-新型建筑材料 2004(12)
2.肖建庄再生混凝土 2008
3.杜婷;李慧强强化再生集料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研究[期刊论文]-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2003(02)
4.孙增昌;王汝恒;古松再生骨料混凝土增强技术研究现状分析[期刊论文]-混凝土 2010(02)
5.李秋义;王志伟;李云霞加热研磨法制备高品质再生骨料的研究 2005
6.水中和;玄东兴;曹蓓蓓热-机械力分离制备高品质再生骨料的研究[期刊论文]-混凝土 2006(12)
7.JTG E42-2005.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2005
8.崔素萍;王亚丽;涂玉波;刘红再生骨料改性及机理研究 2009
9.李坤再生骨料及再生混凝土基本性能研究[学位论文] 2005
本文链接:/Periodical_gl201107046.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