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散打目前的尴尬局面与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
- 格式:docx
- 大小:14.98 KB
- 文档页数:2
武术散打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浅谈教学现状:1. 教学内容单一化目前,许多武术散打的教学内容都比较单一,多数的课程都是以搏击技术为主,忽视了武术散打综合技能的培养。
散打应该是一门全面的格斗技艺,它不仅包括了拳、脚、肘、膝等各种擒拿技巧,还包括了应对敌人的技巧及布局、躲避、投掷等技术。
但是现在教学中往往只着重于搏击技术的训练,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综合技能培养。
2. 教学方法陈旧在武术散打的教学中,许多老师还在使用陈旧的传统教学方法,比如只是简单地示范动作、让学生模仿。
这种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也难以让学生真正地掌握武术散打的技巧和精髓。
3. 教学设施简陋在许多地方,武术散打的教学设施比较简陋,没有专业的场地和器材,这严重限制了武术散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
因为武术散打需要大量的实践,包括对器械的使用,没有良好的教学设施,很难做到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改进策略:1. 多元化教学内容针对教学内容单一的问题,可以通过多元化教学内容来解决。
比如在教学中多加入擒拿技巧、应对技巧以及布局、躲避、投掷等综合技术的训练。
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格斗意识和应变能力,让学生能够在实战中运用所学的技巧。
2. 更新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比如结合图像、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兴趣。
还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实战演练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3. 完善教学设施为了提高武术散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应该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包括搭建专业的训练场地、购置专业的器材等。
这样才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训练环境,促进其素质的全面提高。
8《拳击与格斗》(下半月)2021年03月运动员职业化是中国散打的发展方向。
为了更好地提升散打运动员的职业化水平,增强散打项目的影响力,推动散打项目早日进入奥运会,我国体育主管部门根据散打特点进行了一系列科学改革与尝试,例如举办散打商业赛事、改进散打规则、创新散打技术等,从而使散打项目得到快速发展,运动员职业化水平也由此相应提高。
但与自由搏击、泰拳等国际主流格斗项目相比,依然存在诸多限制散打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的问题。
因此,为了更好地分析新时期我国散打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促进散打项目职业化发展,故而对散打运动员职业化发展进行相关研究。
1散打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的现状目前,散打运动员培养以学校、职业队、俱乐部三方面培养为主。
学校培养是指以教授散打项目的教育机构,其不仅是散打运动后备力量的输出地,也是散打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开始。
职业队培养是指由国家统筹管理的各级散打职业队组成的培养模式。
职业队培养有利于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能够促进我国散打项目在国际上的推广与普及,并且在资金、人员、设施等方面也有充足的保障。
俱乐部培养可以视为职业队培养的有力补充。
因为管理体制的原因,一些散打运动员参加商业赛事的通道并不十分畅通,这加大了与国外赛事上的差距,而俱乐部恰恰可以对这种差距进行弥补,从而完善散打运动员的职业化发展体系。
2散打运动员职业化发展的困境2.1人才稀缺问题人才资源是拉动体育竞技市场的重要无形资源,散打运动要想走向职业化道路就必须要有专业人才作为支撑。
无论是散打赛事运作还是产业发展,都需要一批专业化人才为运动员职业生涯的各方面提供服务,帮助运动员职业化发展更加顺利。
目前虽然有许多企业与俱乐部开始对运动员培养进行投资,但整体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并且该方面的投资人才也相对缺乏,企业或俱乐部无法得到应有的回报,这种持续性不强的投资必然会削弱大众对散打运动的关注度,由此阻碍了散打运动员的职业化发展。
2.2学校培养问题长期以来,学校培养是我国散打运动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但目前也面临着经费紧张、学训矛盾、就业困难等问题。
武术散打发展现状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的探析武术散打是一项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武术,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一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竞技体育项目。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武术散打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摆在武术散打面前的重要课题。
目前,武术散打在中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中国武术散打队在国际比赛中屡获佳绩,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武术散打也在国内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参与这项运动。
然而,武术散打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武术散打的普及程度还不够高,很多人对武术散打的认知还停留在传统的武术形式上,缺乏对武术散打的深入了解。
其次,武术散打的竞技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此外,武术散打的赛事和比赛规则也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以适应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
为了实现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对策。
首先,要加强武术散打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武术散打,提高武术散打的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
其次,要加强武术散打的人才培养,提高武术散打的竞技水平和技术水平,培养更多的优秀选手和教练员。
同时,要不断完善武术散打的赛事和比赛规则,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
除此之外,还可以通过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推动武术散打在国际上的发展和普及。
可以邀请国际知名的武术散打选手和教练员来中国进行交流和访问,同时也可以派遣中国的武术散打选手和教练员到国外进行交流和比赛,以提高中国武术散打的国际影响力和竞技水平。
总之,武术散打作为一项传统的中国武术,具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积淀。
在现代社会中,武术散打也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人们的喜好。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和创新,才能实现武术散打的可持续发展,为中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内武术搏击市场现状及对策研究近年来,国内武术搏击市场在经历了快速发展的也暴露出不少问题。
本文将就国内武术搏击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国内武术搏击市场现状1. 快速增长:随着人们对健身和自我保护意识的提高,武术搏击市场迎来了快速增长期。
不仅是传统的武术馆、格斗俱乐部,还有各种武术搏击比赛、节目在国内举办。
2. 多元化发展:武术搏击市场的发展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不仅有传统的散打、拳击、跆拳道等项目,还有近年来兴起的MMA、泰拳、巴西柔术等搏击项目,丰富了市场格局。
3. 技术普及:随着网络的普及和视频平台的发展,很多武术搏击技术得到了广泛传播,人们可以通过视频学习技术,培养自己的搏击兴趣和技能。
4. 产业链短板:武术搏击市场在发展过程中也暴露了一些问题,比如产业链不够完善,很多武术搏击俱乐部的经营不善,项目单一,盈利难度大。
5. 低龄化趋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武术搏击市场,从小培养搏击兴趣和技能,这也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1.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许多武术搏击俱乐部在管理水平上存在着不足,需要提升俱乐部的经营管理水平,加强会员服务,提高管理效率和盈利能力。
2. 多元化发展项目:武术搏击市场需要注重多元化发展,推出更多新颖的项目,吸引更多不同层次的群体参与,培养不同搏击项目的爱好者,丰富市场需求。
3. 促进产业协同发展:武术搏击产业链需要进一步完善,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强合作,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形成完善的产业生态。
4. 加强人才培养:武术搏击市场需要加强对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培养优秀的搏击选手,还要培养专业的教练、裁判和管理人员,提高整个市场的专业化水平。
5. 稳健推动低龄化:武术搏击市场需要谨慎推动低龄化趋势,在培养搏击兴趣和技能的也要重视年轻人的身心健康,注重搏击教育的安全性和科学性。
结语:国内武术搏击市场虽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但也尚有很多机遇和挑战。
只要政府、企业和相关机构共同努力,确信武术搏击市场一定能够迎来更加辉煌的未来。
我国散打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作者:王昆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4年第09期摘要:目前我国武术散打存在着竟技散打和大众散打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本文对该问题进了简要分析,并学习和借鉴别国的发展特点和经验,了解到武术散打要按照全方位发展来要求,从而总结了一些武术散打未来的发展对策及想法,希望对我国武术散打项目的快速、稳定、持续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散打;发展现状;发展对策中图分类号:G8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27-0287-01武术散打是一项非常有吸引力的体育项目,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人的欢迎和青睐,在世界体育领域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然而,大众散打与竞技散打相比,其发展速度和程度都远远落后于竞技散打,进而影响了武术散打的全方位发展。
要想不断扩展和完善武术散打项目,就要用全方位发展的思想来看待,使竞技散打和大众散打能够一同快速稳定发展,逐渐成为人们终身关注,热爱并参与的运动。
这些需要所有体育工作者以及武术散打爱好者共同努力。
一、武术散打发展的两大主体与发展现状1.竞技散打与大众散打的区别。
竞技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运用武术中的踢、打、摔、拿、格、挡、抱等攻防技法进行徒手对抗的现代体育项目,是中国武术徒手搏击形式中一项非常重要的部分。
竞技散打最大的特点就是竞技性强,非常重视运动成绩的好坏,在规则要求的范围内,运动员要通过使用技术及战术的相关技巧,击打对方身体的得分部位,从而获取得分争取好的竞技成绩,从始至终都需要运动员在智力和体力的双重努力下参与竞技。
大众散打与竞技散打不同,最大的不同点就在于不像竞技散打那样注重竞技性,而是对健身、娱乐、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更为注重。
2.简述武术散打的发展现状。
武术散打是从中国传统武术中的散手项目发展起来的体育运动,继承了武术散手的特点,主要包括踢、打、摔、拿等技术动作。
选手除了用手和脚进行防守和攻击之外,也可以使用一些摔跤技术攻击对方。
青少年散打运动现状分析及其发展策略作者:李腾飞来源:《新课程·小学》2017年第10期摘要:武术作为一种传统体育项目,技击性是武术运动的精髓。
散打是技击性的主要载体,近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好,越来越受青少年的喜爱。
通过各种研究方法对我国散打运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解武术散打对青少年身体发育方面的影响,并制定一些发展策略,确定其发展方向。
关键词:散打;现状分析;发展策略一、散打运动的现状散打是中华武术的表现形式之一,一种将斗智、较技相融合的对抗性竞赛项目,由踢、打、摔等主要动作组成,辅以其他动作完成。
自从20世纪80年代,体委将散打运动列为实验性项目以来,散打运动员也从中产生。
现在,亚运会、奥运会等中散打已经成为一类正式的比赛项目。
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成为散打运动的爱好者和练习者。
但是比赛规则仍不完善,在经过多次修改以后,散打规则逐渐定型。
中国武术管理中心和中国武术协会及相关部门为了散打运动的国际化,举办多场赛事大大地提高了散打运动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武术散打只有发挥它的内在价值,满足青少年的精神需求,最终战胜对手,才能使散打这项运动更好地发扬。
二、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一)研究对象以武术散打的运动员、教练员及散打爱好者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1.调查问卷以对散打现状的了解、发展趋势及个人建议设计调查问卷,发放给教练员、运动员、散打爱好者进行定量调查,当面回收,之后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分析。
2.文献资料法以研究的内容为根据,查阅散打方面的资料。
例如,《散打》《体育科研与方法》等专著以及《我国散打后备人才》等多篇论文。
也可在网上检索关于散打的文献及相关资料,之后对所得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
3.专家访谈法与散打方面的专家通过面对面交流或电话访谈,听取专家对散打现状的看法,分析散打运动之后的发展趋势,征询专家对制定发展策略的建议。
还可采用逻辑分析法、实地考察法等来完成研究调查。
三、散打对青少年身体发育的影响(一)散打对青少年骨骼生长发育的影响在青少年的成长阶段,青少年骨骼的软骨组织偏多,骨骼的韧性、弹性比较大。
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及发展趋势研究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及发展趋势研究引言:散打作为一项综合格斗运动项目,是以全力相互对抗的方式进行的搏击运动。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女子散打运动在国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参与者数量也逐渐增多。
本文将研究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技战术运用,并探讨其发展趋势。
一、技术特点:1.1 站立技术: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能够运用各种站立技术,如踢腿、拳击、膝撞等。
不仅技术动作熟练,力量掌握恰当,而且具备较强的灵活性和反应能力。
1.2 地面技术: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在地面技术方面也有较高的水平,能够灵活运用卸技、倒地技术、关节锁等。
在比赛中,运动员可以通过地面技术控制对手,以取得优势。
1.3 应变能力: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面对各种不同的对手和局势,能够迅速变换战术,应对不同的情况。
她们具备良好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能够在比赛中灵活调整策略,寻找对手的弱点。
二、战术运用:2.1 高效打击: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在比赛中注重高效打击,即迅速找到对手的弱点,通过精准的打击技术取得攻击优势。
在比赛中,她们能够利用踢腿、拳击等技术精准地打击对手的头部、身体和腿部等部位。
2.2 强攻控制: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注重通过强攻控制比赛局势,以获得更多的得分机会。
如通过牵制对手、打击对手等手段,使对手无法有效还击和进行反攻,从而在比赛中占据主动。
2.3 地面制胜: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在地面技术方面也有较高的运用水平,注重通过地面制胜来赢得比赛。
她们能够迅速将对手制服,并运用卸技、关节锁等技术迫使对手认输。
三、发展趋势:3.1 技术日益多样化:随着我国女子中级别散打运动员的素质提高,技术运用方面也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运动员们将更多地学习掌握各种不同的攻击技术和防守技巧,以应对各式各样的对手。
3.2 提高身体素质:在竞技运动中,良好的身体素质是成功的关键。
现代散打发展与繁荣推荐文章关于散打的含义解释热度:主动制敌的技巧方法热度:巧制持刀歹徒方法热度:散推手中摔法类常用技法的概述热度:正确的搜身方法与押解热度:长期缺乏对抗实战的传统武术,现今与其根本(技击)渐行渐远甚至到了被挖掘抢救的边缘。
当然人们也为之做了大量的努力,但始终没能取得实质性、根本性的改变。
在传统武术理论和实践方面总是在创新与继承二者之间徘徊,而未能找到二者的契合点。
下面是店铺为专门您整理好的:现代散打的发展与繁荣。
现代散打发展与繁荣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武术擂台赛事停止近百年,导致传统武术的精髓——技击越来越处于低迷状态。
长时期的低迷处境,让国人对武术在现代散打中的作用、地位逐渐失去了信心,人们从开始那种狂热的追捧,走向了反向的极端,将武术的实战价值贬低得一无是处,我们从网上的许多武术吧,不难看到现代年轻人对武术的看法,虽然我们在中泰之战、中美之战、中日之战的搏击赛事中取得了不俗的战绩,但武术迷们不断地发出另一种疑问:“既然中国武术的对抗竞技水平在国际上高踞上风,为什么在诸如UFG、PIRDE、F—1等真打实战的国际顶级的搏击赛事上,很难见到中国选手的风采?”显然这个尴尬的问题让人难以面对!人们对武术在当今的对抗实战能力产生了怀疑,而这种怀疑之心不仅体现在武术迷之中,就连武术工作者也不例外。
我们从目前武术散打的去中(中国传统武术)化和单一化,就能看到教练、运动员对传统武术(自然包括传统技击)的不自信甚至全面否定。
那么,有着千年传承的中华武术传统技击究竟能否适应现代搏击擂台呢?这个问题一直是武术工作者和广大武术迷最为关心,也是不断研究的一大课题。
遗憾的是从上世纪80年代初至今还没有能够解决好这个课题,究其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重要的一条是擅武者往往欠缺文史,而鸿儒硕学则不精于技击,难得见有具备合力者从理论与实践双向去推动武术的发展。
客观地讲,自改革开放后,传统武术整体上得到了迅猛发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然而在传统武术的技击术、传统技击运用到现代散打这个重要领域却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距离武术发展的需要、距离武术迷们的期望值尚有较大距离。
武术散打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浅谈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中国,武术散打的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发展,许多武术学校和散打俱乐部都开设了相关课程,吸引了大批学生和爱好者参加。
在教学实践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比如教学水平参差不齐、课程设置不够完善等。
为了提升武术散打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有必要对目前的教学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
希望通过本次研究,能够为武术散打教学的改进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和指导,促进武术散打事业的持续发展和壮大。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武术散打的教学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建议,以期为武术散打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对武术散打教学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策略,希望能够引起教育界和相关领域的重视,推动武术散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完善课程设置等方面提出具体建议,以期为武术散打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向,促进武术散打事业的蓬勃发展。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提升武术散打教学质量与水平做出贡献,为广大学生和武术爱好者提供更好的学习与发展平台。
2. 正文2.1 武术散打教学现状分析一些教练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训练内容零散,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感到迷茫和困惑,难以持续地保持对武术散打的兴趣和热情。
更严重的是,一些教学机构偏离了武术散打的本质,过分追求商业化和娱乐化,使教学内容偏离了原本的目的,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果。
武术散打教学现状存在着一些问题,包括教学内容不够系统科学,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教学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等。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改进和提升。
【接下来内容请参照大纲中的其他部分进行补充】。
2.2 存在的问题武术散打教学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内容单一化:许多武术散打教学班以繁琐的套路练习为主,缺乏实战性和创新性,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不能有效提高技能水平。
2. 师资队伍不稳定:部分武术散打教练水平参差不齐,存在技术不够过硬、教学经验不足等问题,影响了教学质量。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Journal of Wuha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第55卷第3期2021年3月Vol.55 No.3Mar.2021体育产业振兴背景下武术散打赛事的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李春木」,段斌2,王宏1(1.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2.惠州学院体育学院,广东惠州516007)摘要:采用文献资料、历史分析、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分析武术散打赛事发展现状与困境,寻求武术 产业化背景下散打赛事现实发展策略。
搏击赛事市场项目同质化竞争激烈,散打项目比较优势不足;赛 事运营体系不健全,缺乏持久性赛事品牌;市场培育不足,群众社会基础薄弱;运动员职业化程度不髙,上升渠道不通畅;传统文化表现力不足,项目特色不明显。
提出以下对策:以武术散打项目+产品的双向思维引领散打赛事的发展;引入赛事运营人才,打造赛事竞争品牌;建立散打职业化发展体系,引导优 秀运动员转型;发挥中国武术协会的作用,整合项目发展资源;推广武术散打段位制,提高项目普及水平;挖掘传统武术文化;重视新媒体运用。
关键词:体育产业;民族传统体育;武术;散打;赛事运营;改革开放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0X (2021)03-0063-07Status Quo,Difficulti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Sanda under Backgroundof Sports Industry RevitalizationLI Chunmu 1 ,DUAN Bin 2 , WANG Hong 1(1 .Martial Arts College, Wuhan Sports Univ. .Wuhan 4 30079 , China ;2.College of P.E. .Huizhou Univ.. Huizhou 5 1 6007 ,China)Abstract :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historical analysis and expert interview ,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difficulties facing Sanda competition in order to find out countermeasur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Wushu industrialization.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mpetitions of fighting market were fierce, and the advantages of Sanda were not fully displayed. The competition operation system was not perfect , and the brands could not last long. The market cultivationwasinsu f icient ,andthegrassrootfoundationofSandawasweak.Theprofessionalizationoftheathleteswasnothigh ,andit was difficult for them get better opportunitics. The traditional Sanda culture development was insufficient » and Sanda characteristics were not obvious. To develop Sanda?competition operation talents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create brand,toestablish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system so as to guide the transformation of elite athletes. The roles of the Chinese Wushu Association should be played to integrate resources into the Duan system of Sanda, to popularize the event, topromotethetradiionalWushucultureandto makefu l useofthenew media.Key words : sports industry ; traditional sports ; Wushu ; Sanda ; operation ; reform and opening-up收稿日期:2020-12-23;修回日期:202-0203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6BTY070);湖北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20154 103);湖北休闲体育发展研究中心2020年度开放基金课题(2020Y027);武汉体育学院社科项目(20S04).第一作者简介:李春木( 1 975-),男,安徽阜阳人,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通讯作者简介:王宏( 1973-),河南罗山人,博士,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在“大健康”“大体育”新发展格局下,体育产业化是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激发经济活力的 重要抓手。
浅谈武术散打技术发展趋势摘要:武术散打是在传统武术的基础上,对各个武术门派的实用招法进行的提炼整合。
针对散打发展的趋势一直存在不同的观点和争议。
面对现状,武术散打技术只有向更高一级的技术方向迈进,才能使我国散打技术的优势长存。
关键词: 武术散打;发展方向;技术创新一、散打运动技术概论武术散打技术,是双方在格斗时,为合理有效的击中、摔倒对方而充分发挥身体能力的动作方法。
散打技术的合理性则表现在动作符合人体运动生物力学原理,符合运动学特征,符合武术相生相克等技击法则,符合竞赛规则要求。
散打技术的有效性表现在运动员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动作的功能和人体潜在的运动能力,以最小的消耗达到战胜对手、保护自己、取得最佳成绩的目的。
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获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涉及到智力、技能、体能、心理素质等。
而每位运动员各方面具备的能力是不平衡的,在诸多因素中,存在着“互为补偿”的客观现实。
但是,这些并不能否认技术的优劣对于提高运动水平所起的重要作用。
二、散打运动技术的分类及特点1.技术的分类根据攻防矛盾可将散打技术分为进攻技术和防守技术。
根据技术表现特点(身体运用部位的不同)可将进攻技术分为打法、踢法和摔法三种;防守技术分为接触式防守和非接触式防守。
根据动作数量的不同。
散打技术又可分为单一技术(基础技术)和组合技术。
进攻技术可分为单一进攻技术和组合进攻技术,单一进攻技术可分为单一打法、单一踢法、单一摔法,组合进攻技术根据运用技术种类不同可分为同类组合技术和非同类组合技术;防守技术可分为单一防守技术和组合防守技术。
2.技术的特点开放性。
现代散打的技术结构是开放性的,是在武术实用技术的基础上融合兼并国内外各种搏击技法.经过选择、加工、改造、整理、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的技击技术。
简单实用性。
现代散打追求的是技术的简捷明快。
技术的简单实用。
不仅有利于训练的开展,而且能在比赛中充分发挥运动员在速度、力量、耐力、柔韧、灵敏等方面的潜力,使得对抗的搏击竞赛更加激烈精彩,更具对抗性和观赏性。
我国竞技武术散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武术是我国的国术,包括武术套路和武术散打两个竞技项目,散打作为中国武术的一个具体项目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并已经走向世界。
目前,国际武术联合会已拥有120个会员协会,遍布世界五大洲,武术已进入中南亚运动会等大型国际、洲际综合动会、亚运会、东南亚运动会、南亚运动会等大型国际、洲际综合体育赛事,成为世界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正在通过举办世界杯赛事,促进散打运动在世界的进一步推广和普及。
在机遇和挑战面前,了解我国散打运动发展现状,并进一步采取对策来提高散打运动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武术;散打;现状;对策引言武术散打是我国传统武术的一种技击项目,武术散打是两人按照一定的规则,使用踢、打、快摔等方法制胜对方的竞技项目。
是实实在在区别于拳击、泰拳、跆拳道等国外对抗运动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对抗性运动项目,已经从国内逐步走向世界,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的喜爱。
如今,竞技武术散打正积极的向奥运会迈进,时至今日武术散打已跻身世界竞技体育的大舞台,逐步与国际竞技体育接轨。
各种相关赛事层出不穷,尤其是在东欧对抗赛、中美对抗赛等以中国运动员的大胜而告终,这就使国人产生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在此形势下,有必要给现代散打重新定位,从现代科学视角,用发展的眼光,把武术散打的发展放到中西文化交融的大视野中去观察与思考。
1武术散打运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的散打运动历经几十年的总结、改革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已为世人所瞩目。
今天,武术散打运动无论是在竞赛规则、教学、训练方面已形成了较为系统的体系,而且还在教练员岗位的培训、技术理论专著的出版、音像制品的推广等方面都已形成规模。
然而在这种蓬勃发展的背后,也潜藏着种种危机。
尤其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体育产业化的兴起,散打运动各种问题层出不穷。
1.1运动机制不健全虽然说近年来不管是武术管理中心,还是各地方武协都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改革。
浅析高校散打运动普及的现实困境
散打运动在培养和选拔优秀运动员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
散打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需要具备较高的身体素质和格斗技巧。
由于历史原因和体制限制,中国的体育系统在培养格斗运动员方面相对滞后。
目前,中国的散打运动还缺乏专业的选拔体系和训练基地,导致优秀的散打选手较为稀缺,这也限制了散打运动在高校和社会中的普及进程。
面对这些困境,我们也可以从一些途径去推动高校散打运动的普及。
我们可以通过改进散打运动的规则和装备,以提高运动的安全性,从而减少人们对散打运动的安全顾虑。
我们还可以通过加强散打运动的宣传和教育,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散打运动,减少对其的误解和抵触。
我们还应该加强散打选手的选拔和培养,建立起专业的选拔体系和训练基地,提高散打选手的竞技水平,提高散打运动在高校和社会中的影响力。
高校散打运动的普及在现实中面临着一些困境。
只要我们采取相应的措施,改进散打运动的规则和装备,加强宣传和教育,加强选手的选拔和培养,相信高校散打运动在未来会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中国散打目前的尴尬局面与未来发展的三个方向
转载自新华山BBS
曾几何时,当别人问起自己的专业时,我会多么自豪的告诉对方,我的专业是散打.那个时候,是散打发展的黄金年代,散打王的热播,让一夜之间大街小巷都认识了武术散打这个项目!而我,作为体育大学,未来的散打教练,又是多么的自豪于荣耀......
然后,三年过去了,当年辉煌无比的散打王赛事早以停办,而自己也在大学里研究了三年后,终于心痛的发现,武术散打,前途非常的迷茫..........在前几天与一位散打爱好者聊天的时候,我说散打前途很渺茫,他声嘶力竭的对我说你作为一名专业散打人,怎么可以如此来侮辱散打?我当时并没有说什么,因为我很理解他的心情,从前,当有人对散打提出疑义的时候,我也会声嘶力竭的去跟对方反驳,如今,我想我不是散打的叛徒,我只是把问题看得更透彻,更清晰些.
武术散打,是从七十年代从我国起步逐渐发展起来的,到今天,已经走过了三十年的风雨历程.我不否认,也不疑义武术散打诞生的意义.在七十年代,武术散打形式的出现,是中国武术拜托旧架子的一次变革,也可以说是一次进步!然后三十年过去了,三十年,能使一个风华正貌的小伙子变成步履蹒跚的老人,同样,也能使一个项目变得落后.当初,国家在设立武术散打这一项目的初衷就是要把武术格斗明确化,就是为了格斗和竞技发展的需要,其根源和背景,还是要依托在武术身上的.毕竟,这个项目它叫武术散打.然后,就是这个武术的同胞小兄弟_武术散打,却遭到了传统武术人士坚决的抵制,他们视武术散打为怪胎和另类,拒不承认这个项目的合法性.就是在武术散打已经发展得如此普及的今天,绝大部分传统习练者,特别是民间一些拳师,仍视散打为异己,始终不肯承认它与武术的关系.而国家体育总局与武术协会,出于比赛需要,虽然表面上承认和支持武术散打,但态度却一直冷淡.于是,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的散打运动员还是在每次于外国武术的交流中充当先锋,与来挑战的外国武术浴血奋战,虽然几乎每次都赢得比赛,但仍然不时遭到传统武林人士的白眼,而在仅有的几次失败中,更是受到了传统武林人士的冷嘲热讽.我想,散打将士们身体上的疼痛远远比不上来自同胞给予心灵上创伤的痛苦,鲁迅先生曾说过"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被同胞射来的子弹打倒"
散打,如同一个被抛弃的孩子一样,在发展了三十年后的道路上,迷茫了........"外人"的欺负,"家庭"没有温暖,散打,你究竟应该怎么办?当跆拳道\空手道依仗着强大的文化背景,滚滚袭来,散打,却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只力,因为,在没有背景,没有文化做依托的情况下,散打,又能做些什么呢?
而我们,作为未来的散打教练,是散打的传播者和继承人,散打的发展,是靠我们这些职业散打人来延续的,而我们,又能做些什么?跆拳道,打着礼仪的旗号,穿着雪白漂亮的道服,踢着花哨的花拳锈腿抢走了我们大量的学员,空手道又以严格的晋级制度和雄厚的文化内涵练着僵尸般硬邦邦的武道也开始了跟散打学员的争夺战,而泰拳,也从泰国那个穷得掉低的地方说着几里瓦拉的语言,跳着跳大神一样的拜师舞,叫嚷着腿比钢管硬的口号在中国开起了泰拳馆.......面对这些?我们能怎么办?想想,我们也真的没有什么内涵教给学生的,我初了教学生把鞭腿踢得更帅,更快,更有力量,再也想不出别的了!
今年,国家一反常态的神经病般的突然要搞什么传统武林擂台争霸赛,美其名曰_武林大会.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专业人士,我一眼便看出这些所谓"传统大师"们的别有用心.他们,是想借此机会,大力提升和锻炼传统武术练习者的对抗能力,一旦时机成熟,变准备废弃散打.然后,事情远远没有他们想象那么简单,单单的一个比赛,根本改变也拯救不了传统武术几十年花架子的弊病,在电视机前,中国的亿万观众看到的是擂台上熊瞎子打架般笨拙的拳脚,时而抓住对方衣服泼妇般的撕扯不放,时而腿如慢镜回放
搬的拳腿动作,还有那费了吃奶力气把对方绊倒的所谓传统武术中"拿"的动作......
作为一名未来的散打教练,我实在不想背叛自己的专业,毕竟,放弃我的专业,就意味着我将失去在社会的立足之本,也以为着我大学的四年努力将付之东流.而面对这样的形式?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想,唯一的办法,就是改革,这也是散打唯一的出路.只有把散打功能与作用详细化,才能使散打,这个项目延续下去.散打,现在最主要的就是作用模糊,说它是竞技项目吧,观赏性和竞技性都不如出,说它是健身项目吧,对抗性又太强,没有安全保障,在大众中很难推广,而做为军旅武术这种武术最原始的手段,散打由于规则的限制,显然杀伤力又不够,于是,在这样模糊的概念下,散打始终处于尴尬的境地.要摆脱这样尴尬的局面,就要把散打根据不同人群的需要进行详细划分,
一:如向群众推广,做大众健身方面,就需要制定出严格的段位晋升制度和安全易于推广的规则,比如增强散打的护具厚度和对一些摔法动作进行限制,在这一点上,跆拳道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跆拳道在竞技化方面,舍弃了原来传统中的肘、膝、反关节等杀伤性较大的技术,在拳法上也做出了只准用直拳攻击胸部的限制。
在腿法上,为了提高观赏性,更是限制了不准使用摔法和腿法不准踢击腰部以下的规定。
而在护具上,更是重视安全性,把护具发展得无处不护,使得竞技跆拳道成为妇孺均可练习的大众健身项目。
二:在竞技比赛上,散打可以模仿拳击的模式,既职业与业余,职业散打比赛,不穿戴护具,改拳击手套为分指拳套,把规则放开,润许使用膝法,肘法等技术,(肘法使用要戴厚的肘套,防止脸部被肘尖刮伤),先前有人说在散打试点时候做过实验,使用分指拳套后运动员脸上会出现抓伤,但现在看来,纯属是笑话,UFC举办这么长时间了,也没看见哪个上场净挠人脸的。
分指拳套的使用,有利于运动员对于摔法技术的发挥,也真正能体现到散打踢、打、摔的技术体系,能更多的施展中国式摔交的一些手法。
其次,限制摔法得分分数,把2分降低为1分,把双方同时摔倒降低为1分,这样,在规则的变化下,消耗体力又得不到分的摔法技术自然会被大家所不轻易使用,这样,既不用破坏散打踢、打、摔的技术体系,又能有效限制运动员过于缠抱!
而对于业余比赛,可以采用拳击手套模式,并加穿护具,禁止使用膝、肘等动作。
三:在军队中,推广实用而有杀伤力的散打,把拳、腿、摔、膝、肘都容入进去,并加以反关节技术,并加入地面技术,实行全方位的实用格斗体系,在这点上,跆拳道做的很好,它既有一门大众竞技的跆拳道,又有一门军队中练习的用于格斗的传统跆拳道!
我相信,只要我们去改革,去努力尝试,散打,就会在世界上众多武技中打出一片自己的天地,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对于以上,只是本人的一些想法,如有不正确之处,还望各位武林同道指正!
贫嘴小帅2007年6月16日写于沈阳体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