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报告题目
- 格式:doc
- 大小:57.00 KB
- 文档页数:3
病理生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实验性缺氧实验目的:①复制低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的动物模型,观察不同类型缺氧过程中实验动物一般状况、呼吸、唇尾颜色及死亡时间等机体功能变化。
②加深对缺氧分类和缺氧机制以及不同类型缺氧特点的理解。
③了解常见类型缺氧的解救办法。
实验步骤:一、低张性缺氧成年小白鼠3只,新生鼠一只分别标号1~4,做以下处理:1号鼠腹腔注射一定量0.1ml/10g乌拉坦。
2号鼠腹腔注射等量0.05ml/10g/可拉明。
3、4号不做任何处理。
2、上述处理之后将1~4号老鼠同时放入等容积的广口瓶中,并盖好瓶塞,同时用导管把四个广口瓶连通。
3、观察计时,并五分钟观察记录一次。
直至成年鼠全部死亡。
4、解剖死亡小鼠尸体,并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二、等张性缺氧1、一氧化碳中毒性缺氧①将装有小白鼠的广口瓶与一氧化碳发生装置连接。
②用吸管吸取适量甲酸加入试管中,再吸取适量的浓硫酸加入试管中,塞紧瓶塞,并加热。
仔细观察小鼠的变化并记录。
③待小鼠死亡后,取出小鼠,并解剖小鼠尸体,观察记录其肝脏颜色。
1、亚硝酸钠中毒性缺氧①取成年健康小白鼠一只,观察其正常表现后,向腹腔注射适量0.3ml/20g亚硝酸钠。
②观察并记录小鼠的表现,待其死亡后,解剖小鼠尸体,观察并记录其肝脏颜色。
实验结果:一、低张性缺氧(2) 成年空白鼠实验过程中呼吸频率的变化:成年鼠呼吸频率变化98120141204210153159135114963600501001502002500510152025303540455055时间(min)呼吸频率(次/m i n ) ① 一号鼠注射乌拉坦之后行为状态比较活泼,放入广口瓶后较安静。
之后呼吸频率加大, 并渐渐闭上眼睛,之后出现躁动不安现象。
最后趴下安静不动,急促呼吸,死亡。
解剖尸体,肝脏颜色鲜红。
② 二号鼠注射可拉明之后非常活泼,放入广口瓶之后也比较活泼,之后出现呼吸明显加快的现象,并开始上串下跳,最后急促呼吸,慢慢呼吸变缓,死亡。
实验报告示例实验题目:1.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家兔硫酸镁法)2.钙镁拮抗作用[目的]观察不同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观察钙、镁的拮抗作用。
[实验材料]动物:家兔药物:20%硫酸镁溶液、5%氯化钙溶液、液体石蜡设备:注射器、兔子开口器、导尿管[方法和步骤]1.取体家兔2只,称重后,编号,观察其正常情况(呼吸、肌张力、活动、粪便)。
家兔灌胃20%硫酸镁溶液5ml/2;将20%硫酸镁溶液5ml/kg注入家兔B两侧肌肉,观察给药后两只家兔的反应(呼吸、肌肉张力、活动和粪便的变化)。
3.待家兔出现明显呼吸减慢、肌张力下降、不能站立时(出现明显硫酸镁中毒时),立即耳缘静脉注射5%氯化钙溶液约8~10ml,至家兔能站立为止。
【结果】表1硫酸镁不同给药途径对家兔的影响甲兔(i.g)乙兔(i.m)观察指标给药前给药后给药前给药后呼吸减慢,正常变浅,肌肉张力正常减少,活动正常减少,躺下,粪便干燥而坚硬观察指标呼吸肌张力活动表2钙和镁的拮抗作用正常。
当给予硫酸镁时,其速度会减慢并变浅。
当给予硫酸镁时,它会正常还原并下降给氯化钙后逐步恢复正常,提高站立能力略增[讨论]从表1可以看出:硫酸镁灌胃给药的家兔在给药前后无明显变化。
此结果提示硫酸镁在消化道中是难以吸收的。
硫酸镁作为盐类泻药,在理论上,口服后因其在肠内难吸收,故其可提高肠腔的晶体渗透压,阻止肠对水的吸收,从而增加肠内容量,加之肠内容的增加又可刺激肠蠕动,故可产生泻下作用?1?。
但本次实验中灌胃给药的家兔并未出现泻下,其可能的原因是:①家兔对泻药灵敏度低;② 观察时间短(少于1小时),而硫酸镁的通便作用一般发生在用药后3~4小时。
肌肉注射硫酸镁的家兔,在给药后约10分钟出现了表1所示的现象。
此现象表明:①硫酸镁注射给药易被吸收,其吸收后的镁离子可使血镁浓度升高。
由于钙、镁性质相似,故镁离子可竞争性占据钙离子的结合部位,从而削弱钙离子的作用,使神经递质释放减少,出现中枢抑制现象?2?,故引起家兔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现象。
研究向日葵的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向日葵的生长特性与光线方向的关系研究
实验目的:探究向日葵的生长特性与光线方向之间的关系,为种植和护理向日葵提供实验数据和参考建议。
实验方法:
1. 实验材料
(1)向日葵种子
(2)花盆和土壤
(3)筷子或显示器屏幕
(4)标准的LED光源
2. 实验过程
(1)将一定数目的向日葵种子分别种植在不同方向的花盆中,每个方向分别选取5个样本。
(2)使用标准的LED光源照射。
(3)持续浇水,并保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湿度。
(4)记录向日葵的生长情况,包括叶片大小、花蕾数量和高度等,并进行数据分析。
结果分析: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检验到,在光线向上的情况下,向日葵的花蕾数量较多、高度较高,而在光线向下的情况下,花蕾数量与高度均呈下降趋势;在其他方向的情况下,向日葵的花蕾数量和高度与光线方向并无明显关联。
因此,应及时调整光线方向,以提高向日葵的生长质量和产量。
结论:
根据本次实验的实验结果,得出以下结论:
1. 光线方向对向日葵的生长性能产生影响,特别是在向上照射的情况下,可以提高向日葵的花蕾数量和生长高度。
2. 向下或其他方向的光线照射,会影响向日葵的花蕾数量和生长高度,因此在种植和护理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调整光线方向。
3. 这些实验结果可以用于向日葵的种植和护理,有助于提高产量和质量。
复杂模型机实验实验报告(共9篇)_复杂模型机实验报告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报告实验题目:一台模型计算机的总体设计之复杂模型机设计实验目的:(1)在掌握部件单元电路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将其组成系统,构造一台复杂模型计算机,建立一台基本完整的整机。
(2)为其定义至少五条机器指令,并编写相应的微程序,通过联机调试,观察计算机执行指令:从取指令、指令译码、执行指令等过程中数据通路内数据的流动情况,进一步掌握整机概念。
实验设备TDN-CM+教学实验系统一套、微型计算机一台、排线若干。
实验原理:(1)数据格式及指令系统:①数据格式模型机规定数据采用定点整数补码表示,字长为8位,其格式如下:其中,第7位为符号位,数值表示范围是-27 ≤X≤27-1 ②指令格式模型机设计4大类指令共16条,其中包括算术逻辑指令、I/O 指令、访问及转移指令和停机指令。
A.算术逻辑指令设计九条算术逻辑指令并用单字节表示,寻址方式采用寄存器直接寻址,其格式如下: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S为源寄存器,RD为目标寄存器,并规定:九条算术逻辑指令的助记符、功能和具体格式见表5.2-1。
B.访问及转移指令:模型机设计两条访问指令,即存数(STA)、取数(LDA),两条转移指令,即无条件转移(JMP)、结果为零或有进位转移(BZC),指令格式如下:其中,OP-CODE为操作码,RD为目的寄存器地址(LDA、STA 指令使用)。
D为位移量(正负均可),M为寻址模式,其定义如下:本模型机规定变址寄存器RI指定为寄存器R2。
C.I/O指令:输入(IN)和输出(OUT)指令采用单字节指令,其格式如下:其中,addr=01时,选中“INPUT DEVICE”中的开关组作为输入设备,addr=10时,选中“OUTPUT DEVICE”中的数码块作为输出设备。
D.停机指令:停机指令格式如下:HALT指令,用于实现停机操作。
③指令系统:本模型机共有16条基本指令,其中算术逻辑指令七条,移位指令两条,访问内存指令和程序控制指令四条,输入/输出指令两条,其它指令一条。
数学实验报告题目第一次实验题目一、实验目的1MATLAB 的矩阵初等运算;.熟悉2 .掌握求矩阵的秩、逆、化最简阶梯形的命令;3MABLAB 求解线性方程组.会用二、问题求解和程序设计流程344?221????????MATLABA1 B、,已知命令窗口中建立.,在320B???50??3A????????112?153????矩阵并对其进行以下操作:(1) A 的行列式的值计算矩阵?)?Adet((2) 分别计算下列各式:、和、、、、B?A.T112??B?BA?2A ABABAA:解(1)编写程序如下:A=[4 -2 2;-3 0 5;1 5 3];B=[1 3 4;-2 0 -3;2 -1 1];a=det(A)运行结果:a =-158(2)编写程序如下:C=2*A-BD=A*BE=A.*BF=A/BG=A\BH=A*AK=A'运行结果:C =7 -7 0-4 0 13线性代数实验报告0 11 5D =12 10 247 -14 -7-3 0 -8E =4 -6 86 0 -152 -5 3F =0 0 2.0000-2.7143 -8.0000 -8.14292.42863.0000 2.2857G =0.4873 0.4114 1.00000.3671 -0.4304 0-0.1076 0.2468 0H =24 2 4-7 31 9-8 13 36K =4 -3 1-2 0 52 5 32 MATLABrankinv 求下列矩阵的秩:中分别利用矩阵的初等变换及函数.在、函数线性代数实验报告3501??2631?????0012????(1) Rank(A)=? 2求) 求(054A?3??B1??B?????0201??4??1112????2102??解:1 编写程如下:()format rat A=[1 -6 3 2;3 -5 4 0;-1 -11 2 4];rref(A)运行结果:ans =1 0 0 -8/50 1 0 00 0 1 6/5AA3 。
实验题目: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研究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研究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通过对图像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现对图像的自动识别和分类。
通过实验,加深对深度学习算法的理解,提高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实际应用能力。
二、实验背景随着计算机视觉技术的不断发展,图像识别技术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深度学习作为一种新兴的机器学习技术,在图像识别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本实验选取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深度学习算法,通过搭建CNN模型,对图像进行识别和分类。
三、实验内容1. 数据集准备本次实验选用CIFAR-10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10个类别,每个类别有6000张32×32的彩色图像,共计60000张图像。
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其中训练集包含50000张图像,测试集包含10000张图像。
2. 模型构建(1)网络结构设计本实验采用卷积神经网络(CNN)作为图像识别模型,网络结构如下:- 输入层:接收32×32的彩色图像;- 卷积层1:使用32个3×3的卷积核,步长为1,激活函数为ReLU;- 池化层1:使用2×2的最大池化;- 卷积层2:使用64个3×3的卷积核,步长为1,激活函数为ReLU;- 池化层2:使用2×2的最大池化;- 全连接层1:使用128个神经元,激活函数为ReLU;- 全连接层2:使用10个神经元,对应10个类别,激活函数为softmax。
(2)损失函数与优化器损失函数采用交叉熵损失函数(Cross-Entropy Loss),优化器选择Adam。
3. 模型训练与测试(1)训练过程使用训练集对模型进行训练,设置学习率为0.001,迭代次数为10000次。
在训练过程中,每100次迭代输出一次训练集和验证集的准确率。
(2)测试过程使用测试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测试,计算模型在测试集上的准确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训练过程经过10000次迭代后,模型在训练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9.75%,在验证集上的准确率达到99.68%。
题目: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一、实验目的1.了解真核生物基因组DNA提取的一般原理;2.掌握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和步骤。
二、实验原理1.在液氮中对植物组织进行研磨,破碎细胞;2.SDS等离子型表面活性剂能溶解膜蛋白而破坏细胞膜,使核蛋白解聚,从而使DNA游离出来;3.苯酚和氯仿等有机溶剂能使蛋白质变性,并使抽提液分相,因核酸水溶性很强,经离心后即可从抽提液中除去细胞碎片和大部分蛋白质;4.上清液中加入异丙醇使DNA沉淀,沉淀DNA溶于TE缓冲液中,即得植物基因组DNA 溶;5.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带电荷的物质,在电场中的趋向运动称为电泳。
DNA的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分离长度为200bp至近50kb的DNA分子。
DNA的迁移率(U)的对数与凝胶浓度(T)之间存在反平行线性关系。
因此,要有效地分离不同大小的DNA片段,选用适当的琼脂糖凝胶浓度是非常重要的。
三、实验材料1.设备移液器,台式高速离心机,水浴锅,陶瓷研钵,1.5ml离心管2.材料植物幼嫩叶片3.试剂(1)细胞提取液:100mmol/L Tris-HCl, pH8.0, 5mmol/L EDTA, 500mmol/L NaCl, 1.25% SDS,1%β-巯基乙醇(去除酚类)(2)氯仿:异戊醇(24:1)(3)其它试剂:液氮、无水乙醇、 TE缓冲液、异丙醇、洗涤缓冲液四、方法和步骤1、取500μL细胞提取液于650C水浴(金属浴)中加热备用;2、研钵用液氮预冷,新鲜植物叶片(自来水清洗,蒸馏水冲洗干),去除叶脉,剪成细条状,置于研钵中研磨成粉末状(越细越好);3、取0.1g粉末(大约两勺半)转移至500μL预热的细胞提取液中,迅速摇匀,650C 水浴(金属浴)中保温30min,10min左右温和颠倒混匀一次;第 1 页题目: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检测4、从水浴(金属浴)中取出离心管,加等体积(约500μL)氯仿/异戊醇(24:1),室温下10000rpm×10min;5.将上清液转移到另一1.5mL离心管中(使用的枪头用剪刀剪成大口),加等2/3体积的异丙醇,轻轻混匀,静置1min,使核酸沉淀下来,12000r/min× 5min,倒掉上清液;6、加入1ml洗涤缓冲液,轻轻转动离心管使核酸沉淀悬浮起来,静置5min,12000r/min × 2min,去除上清液,再加入1ml洗涤缓冲液,轻轻转动离心管使核酸沉淀悬浮起来,放置5min;7、12000r/min× 10min后,倒去上清液,用小滤纸条将管壁上多余的水分吸掉,室温静置干燥;8、干燥后,加入20μLTE缓冲液,溶解DNA,做好标记;9、取5μL溶液,0.7%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大小和质量。
“同步卫星运动模拟实验”报告单我的假设:我所用的材料:我用_________来模拟卫星,用__________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模拟实验结论是:“同步卫星运动模拟实验”报告单我的假设:我所用的材料:我用_________来模拟卫星,用__________来模拟地球。
实验过程:实验现象:模拟实验结论是:“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实验报告单1、我要研究的问题:2、我用的实验材料:3、我的实验方法:4、我的实验结论:“模拟人造卫星的飞行”实验报告单1、我要研究的问题:2、我用的实验材料:3、我的实验方法:4、我的实验结论:“观察细胞”实验报告单1、实验材料:2、实验步骤3、看到的细胞形状:“观察细胞”实验报告单1、实验材料:2、实验步骤3、看到的细胞形状:“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实验报告单问题:假设:方法:记录:解释:“探究影响心跳快慢的因素”实验报告单问题:假设:方法:记录:解释:“呼吸过程模拟实验”报告单我所用的材料:制作方法:气球相当于_________,橡胶皮膜相当于__________瓶子相当于__________。
这样模拟呼吸过程:“呼吸过程模拟实验”报告单我所用的材料:制作方法:气球相当于_________,橡胶皮膜相当于__________瓶子相当于__________。
这样模拟呼吸过程:“测量肺活量”实验报告单1、用到的材料:2、我的实验方法:3、发现了什么?“测量肺活量”实验报告单1、用到的材料:2、我的实验方法:3、发现了什么?“生态瓶研究方案”实验报告单1、研究题目:2、目的:3、材料与工具:4、实验方法与步骤:5、生态瓶实验告诉我们:“生态瓶研究方案”实验报告单1、研究题目:2、目的:3、材料与工具:4、实验方法与步骤:5、生态瓶实验告诉我们:“制作望远镜”实验报告单1、材料与工具:2、实验方法与步骤:“制作望远镜”实验报告单1、材料与工具:2、实验方法与步骤:“火箭研究方案”实验报告单1、研究的问题:2、材料与工具:3、制作火箭步骤:4、实验方法:5、结论:“火箭研究方案”实验报告单1、研究的问题:2、材料与工具:3、制作火箭步骤:4、实验方法:5、结论:“食物发霉研究方案”实验报告单1、我的猜想: 食物在__________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广东工业大学实验报告学院:自动化专业:电力系统自动化11级4班姓名:XXX 学号:XXXXXXXXX 实验日期:2013年5月14日实验地点:实二212实验题目:用可编程逻辑器件实现组合逻辑电路一、实验目的1.熟悉译码器MUX等中规模数字集成电路的逻辑功能和使用方法;2.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3.了解数字可编程逻辑器件的应用设计;4.掌握Quartus Ⅱ软件的基本使用。
二、实验器材软件:Quartus Ⅱ硬件:DE-Ⅱ实验板三、实验原理1.3-8译码器原理:输入3位二进制代码表示的信息转换为8条数据线来表示的一种形式,用该信息表示的独立性和唯一性对功能电路作出恰当的选择,对应一条输出线上的高、低电平信号。
2.八选一MUX原理:通过地址输入端对数据输入端的组合形式(最小项)进行选择,选出一个数据到达数据输出端。
四、实验内容1.题目4.21 设计用3个开关控制一个电灯的逻辑电路,要求改变任何一个开关的状态都能控制电灯由亮变灭或者由灭变亮。
要求用3-8译码器来实现。
2.题目4.24 用8选五、设计及实验结果题目4.211.组合电路的设计:以A、B、C表示三个双位开关,并用0和1分别表示开关的两个状态。
以Y表示灯的状态,用1表示亮,用0表示灭。
设ABC=000时Y=0,从这个状态开始,单从真值表写出逻辑式:Y=A’B’C+A’BC’+AB’C’+ABC=(1,2,4,7)2.电路图:3.功能仿真:4.时序仿真:题目4.241.组合电路的设计:由功能表写出逻辑式Y=S1’S0’AB+S1’S0(A+B)+S1S0’(AB’+A’B)+S1S0A’将要求产生的函数式化为与数据选择器输出函数式完全对应的形式,得到74HC151的输入为A2=S1,A1=S0,A0=A,D0=D7=0 ,D1=D2=D4=B,D3=D6=1,D5=B’2.电路图:3.功能仿真:4.时序仿真:。
电子束的偏转实验报告篇一:电子束的偏转实验报告实验题目:电子束线的偏转实验目的1. 研究带电粒子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规律;2. 理解电子束管的构造和原理。
仪器和用具实验原理1.电子束在电场中的偏转假定由阴极发射出的电子其平均初速近似为零,在阳极电压作用下,沿z方向作加速运动,那么其最后速度vz可依照功能原理求出来,即eUA?移项后得到vz?212mvz 22eUA(C.11.1)me式中UA为加速阳极相关于阴极的电势,为电子的电荷与质量之比(简称比荷,又称荷m质比).假如在垂直于z轴的y方向上设置一个匀强电场,那么以vz速度飞行的电子将在y方向上发生偏转,如图C.11.l所示.假设偏转电场由一个平行板电容器构成,板间间隔为d,极间电势差为U,那么电子在电容器中所遭到的偏转力为Fy?eE?eU(C.11.2)d??依照牛顿定律Fy?m?y??因而?yeUdeU(C.11.3)md即电子在电容器的y方向上作匀加速运动,而在z方向上作匀速运动,电子横越电容器的时间为t?l(C.11.4)vz当电子飞出电容器后,由于遭到的合外力近似为零,因而电子几乎作匀速直线运动,不断打到荧光屏上,如图C.11.l里的F点.整理以上各式可得到电子偏离z轴的间隔N?KEU(C.11.5)UALl?l?1??? 2d?2L?式中KE?是一个与偏转系统的几何尺寸有关的常量.因而电场偏转的特点是:电子束线偏离z轴(即荧光屏中心)的间隔与偏转板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加速极的加速电压成反比.2.电子束在磁场中的偏转假如在垂直于z轴的x方向上设置一个由亥姆霍兹线圈所产生的恒定均匀磁场,那么以速度vz飞越的电子在y方向上也将发生偏转,如图C.11.2所示.假定使电子偏转的磁场在l范围内均匀分布,那么电子遭到的洛伦兹力大小不变,方向与速度垂直,因而电子作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确实是向心力,因而电子旋转的半径R?mvz(C.11.6)eB当电子飞到A点时将沿着切线方向飞出,直射荧光屏,由于磁场由亥姆霍兹线圈产生,因而磁场强度B?kI (C.11.7)式中k是与线圈半径等有关的常量,I为通过线圈的电流值.将(C.11.1)、(C.11.7)式代人(C.11.6)式,再依照图C.11.2的几何关系加以整理和化简,可得到电于偏离z轴的间隔N?KMI(C.11.8)ALlk?l?e1? ??2?2L?m式中KM?也是一个与偏转系统几何尺寸有关的常量.因而磁场偏转的特点是:电子束的偏转间隔与加速电压的平方根成反比,与偏转电流成正比.1 2 3 22电子管内部线路图实验内容1、研究和验证示波管中电场偏转的规律。
单片机综合实验报告题目: 模拟真实交通灯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时间:一、实验内容:用8255芯片的PA、PB口低四位做输出口,控制十二个发光二极管燃灭,模拟十字路口交通灯管理,并利用数码显示器进行倒计时显示(采用单片机内部定时器定时)。
通过外部中断能使交通灯暂停运行,并点亮4个红灯。
通过16*16点阵中的图形模拟控制行人过马路的人形“走”、“停”指示灯,可参考下图所示。
选做增加项目:在交通灯开始之前可通过开关对红绿灯亮灭时间的初始值进行增、减设定或者交通灯暂停时加上乐曲报警。
二、实验电路及功能说明电路:74LS138译码器电路8255与发光二极管连线图数码LED显示器电路(不需接线)16×16LED点阵显示电要求:交通灯亮灭过程同“8255控制交通灯实验”,倒计时显示只需两位数(0~99),用定时器定时进行倒计时,每秒钟减1。
在16*16点阵中显示的人形“走”、“停”标志可自定义,由专门软件可转换为相应显示代码,不需自己推理。
三、实验程序流程图:主程序:子程序:详细程序请参考程序清单。
四、实验结果分析对程序进行仿真可以观察到:点阵中交替显示如图(a)、(b)所示图像,且交替显示时间为30秒。
当显示图像为(a)时,表示可以容行人通过,限时30秒;当显示图像为(b)时,表示不容行人通过,也限时30秒。
如此,在十字路口各置一对点阵即可模拟实景。
五、心得体会通过此次实验,对单片机的I/O口的使用的条件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单片机的各个管脚功能的理解也加深了,以及在常用编程设计思路技巧的掌握方面也向前迈了一大步。
这次的课程设计让我把单片机的理论知识应用在实践中,实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从中更懂得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实践有助于检验理论的正确性的道理,对我以后参加工作或者继续学习深造将产生巨大的帮助和影响。
六、程序清单#include <reg51.h>#include <absacc.h>#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define uint unsigned int#define ROW1 XBYTE[0XFFE3]#define ROW2 XBYTE[0XFFE0]#define COL1 XBYTE[0XFFE2]#define COL2 XBYTE[0XFFE1]#define PA XBYTE[0xffd8]#define PB XBYTE[0xffd9]#define CTL XBYTE[0xffdb]#define SEG XBYTE[0xffdc]#define BIT XBYTE[0xffdd]#define allredend 10#define ewredend 2*ewstarter+allredend#define snyellowend ewredend+10#define snredend snyellowend+2*snstarter#define ewyellowend snredend+10sbit KEY1=P1^0;sbit KEY2=P1^1;sbit KEY3=P1^2;sbit P32=P3^2;uchar tongBu;uchar code ewTable[]={0xb6,0x75,0xf3,0xf7,0xae,0x9e,0xbe};uchar code nsTable[]={0xd,0xd,0xc,0xd,0xb,0x7,0xf};//uchar tempa,tempb;int time=1,cnt,change,intflag,inttime=1,ewstarter=10,snstarter=15;int tempseg;uchar key1=0;uchar buffer[]={0,0,0,0,0,0};uchar table[]={0xC0,0xF9,0xA4,0xB0,0x99,0x92,0x82,0xF8,0x80,0x90,0xff};/*-- 行走--*//*-- 宽度x高度=16x16 --*/uchar code led1[]={0x01,0x80,0x02,0x40,0x02,0x40,0x01,0x80,0x03,0xC0,0x06,0x60,0x0A,0x50,0x0A,0x5 0,0x0B,0xD0,0x12,0x48,0x02,0x40,0x02,0x60,0x04,0x20,0x04,0x20,0x08,0x20,0x18,0x60};/*-- 停止--*//*-- 宽度x高度=16x16 --*/uchar code led2[]={0x01,0x80,0x02,0x40,0x02,0x40,0x01,0x80,0x07,0xE0,0x7E,0x7E,0x02,0x40,0x02,0x40 ,0x03,0xC0,0x01,0x80,0x01,0x80,0x01,0x80,0x01,0x80,0x01,0x80,0x01,0x80,0x03,0xC0};/*-- 文字: 高--*//*-- Fixedsys12; 此字体下对应的点阵为:宽x高=16x16 --uchar code led2[]={0x02,0x00,0x01,0x00,0xFF,0xFE,0x00,0x00,0x0F,0xE0,0x08,0x20,0x0F,0xE0,0x00,0x0 0,0x7F,0xFC,0x40,0x04,0x4F,0xE4,0x48,0x24,0x48,0x24,0x4F,0xE4,0x40,0x14,0x40,0x08};*/ void delayshort(){char n;for(n=50;n>0;n--);}uchar changeleft(uchar led){uchar temp;temp=0;temp|=(led<<7)&0x80;temp|=(led<<5)&0x40;temp|=(led<<3)&0x20;temp|=(led<<1)&0x10;temp|=(led>>1)&0x08;temp|=(led>>3)&0x04;temp|=(led>>5)&0x02;temp|=(led>>7)&0x01;return(temp);}void led16_16display(uchar *table,uchar length){uchar i=length/2,scan1=0x1,scan2=0x1;for(i=0;i<16;i++){if(i<8){ROW1=0;ROW2=0;COL1=scan1;COL2=0;ROW1=changeleft(table[2*i]);ROW2=table[2*i+1];COL1=scan1;COL2=0;delayshort();scan1<<=1;}else{ROW1=0;ROW2=0;COL1=0;COL2=scan2;ROW1=changeleft(table[2*i]);ROW2=table[2*i+1];COL1=0;COL2=scan2;delayshort();scan2<<=1;}}}void changeseg(){if(key1==0){buffer[3]=10;buffer[0]=10;buffer[5]=tempseg%10;buffer[4]=tempseg/10;buffer[2]=tempseg%10;buffer[1]=tempseg/10;}else if(key1==1){buffer[3]=10;buffer[0]=10;buffer[5]=ewstarter%10;buffer[4]=ewstarter/10;buffer[2]=ewstarter%10;buffer[1]=ewstarter/10;}else{buffer[3]=10;buffer[0]=10;buffer[5]=snstarter%10;buffer[4]=snstarter/10;buffer[2]=snstarter%10;buffer[1]=snstarter/10;}}void timer1()interrupt 3{static uchar temp=0x20,cnt1;TH1=(65536-1000)/256;TL1=(65536-1000)%256;changeseg();SEG=0xff;SEG=table[buffer[cnt1]];cnt1++;if(cnt1==6)cnt1=0;BIT=temp;temp>>=1;if(temp==0)temp=0x20;}void int_0()interrupt 0{delayshort();if(P32==0){PA=0xB6;PB=0xd;PT0=1;PT1=1;intflag=1;while(inttime<=20)led16_16display(led2,32);inttime=1;intflag=0;PT0=0;PT1=0;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void timer0()interrupt 1{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cnt++;if(cnt==5){cnt=0;if(intflag==1){inttime++;tempseg=10-inttime/2;}else{time++;if(time<=allredend){tongBu=0;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tempseg=allredend/2-(time+1)/2;}else if((time>allredend)&&(time<=ewredend)){tongBu=1;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tempseg=ewstarter+allredend/2-(time+1)/2;}else if((time>ewredend)&&(time<=snyellowend)){if(change==0){tongBu=2;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change=1;}else{tongBu=3;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change=0;}tempseg=ewstarter+allredend/2+5-(time+1)/2;}else if((time>snyellowend)&&(time<=snredend)){tongBu=4;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tempseg=ewstarter+allredend/2+5+snstarter-(time+1)/2;}else if((time>snredend)&&(time<=ewyellowend)){if(change==0){tongBu=5;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change=1;}else{tongBu=6;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change=0;}tempseg=ewstarter+10+allredend/2+snstarter-(time+1)/2;}else{tongBu=1;time=allredend+1;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tempseg=ewstarter+allredend/2-(time+1)/2;}}}}void key(){uchar keynum;keynum=~(P1|0XF8);switch(keynum){case 0x1:while(KEY1==0)led16_16display(led2,32);key1++;TR0=0;if(key1==3){key1=0;TR0=1;}break;case 0x2:while(KEY2==0)led16_16display(led2,32);if(key1==1){ewstarter++;if(ewstarter==100)ewstarter=0;}if(key1==2){snstarter++;if(snstarter==100)snstarter=0;}break;case 0x4:while(KEY3==0)led16_16display(led2,32);if(key1==1){ewstarter--;if(ewstarter==-1)ewstarter=99;}if(key1==2){snstarter--;if(snstarter==-1)snstarter=99;}break;default:break;}}void main(){IE=0x8b;IT0=1;TMOD=0x11;TH0=(65536-50000)/256;TL0=(65536-50000)%256;TH1=(65536-1000)/256;TL1=(65536-1000)%256;CTL=0x80;tongBu=0;TR1=1;PA=ewTable[tongBu];PB=nsTable[tongBu];tempseg=allredend/2-(time+1)/2;TR0=1;while(1){key();if(intflag==0){if(key1==0){if(time<=allredend)led16_16display(led2,32);else if(time>allredend&&time<=snyellowend)led16_16display(led1,32);else if(time>snyellowend&&time<=ewyellowend)led16_16display(led2,32);}elseled16_16display(led2,32);}}}。
实验题目:药物得镇痛作用班级:12级临七3班姓名:廖梦宇学号:2012021320一、实验原理:扭体反应就是药物镇痛作用实验得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指给小白鼠某些药物所引起得一种刺激腹膜得持久性疼痛、且间歇发作得运动反应,表现为腹部收内凹、腹前壁紧贴笼底、臀部歪扭与后肢伸张,呈一种特殊姿势.本实验中采用醋酸溶液腹腔注射刺激腹膜引起疼痛,从而通过扭体反应观察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
二、实验目得:1.比较分析杜冷丁、安痛定得镇痛效果及特点;2.掌握扭体反应。
三、实验步骤:1.分组:取6只小鼠,分为3组.分别称重并标记编号。
观察一般活动。
2.给药:1#,2# 小鼠给杜冷丁,0、1ml/10g3#,4# 小鼠给安痛定, 0、1ml/10g5#,6# 小鼠给生理盐水,0、1ml/10g给药途径:皮下注射15分钟后,腹腔注射醋酸溶液,0、1ml/10g3.观察:20分钟内扭体反应得次数,每次持续得时间4.动物最后全部处死。
四、实验结果:编号23456 给药杜冷丁安痛定安痛定生理盐水生理盐水扭体反应出现次数010 0 17 13 每次持续时间(秒)0203 2五、讨论:根据实验结果,生理盐水没有明显得药理作用,小鼠因腹痛而产生扭体反应;杜冷丁有显著得镇痛作用,为人工合成得阿片受体激动剂,就是一种临床应用得合成镇痛药,对人体得作用与机理与吗啡相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安痛定就是用于治疗紧急发热时得退热、发热时得头痛、关节痛、神经痛、风湿痛与痛经等病症得片剂、注射液药物,给药后产生即时解热镇痛作用。
本实验中,由于操作失误,3号小鼠安痛定给药不足,所以也出现了几次扭体反应。
理论上,杜冷丁与安痛定都有较好得镇痛作用,但杜冷丁得镇痛作用更强大。
篇二:药理学实验镇痛药得镇痛作用篇三:热板法镇痛实验热板法镇痛实验[摘要]目得掌握镇痛药得实验法.观察麻醉性镇痛药度冷丁(dolantin)与非麻醉性镇痛药罗通定(rotundine)得镇痛效应。
2甲基2丁醇的制备实验报告篇一:2-甲基-2-丁醇的制备习题1、本实验有哪些要求?为什么?为此,你采取了什么措施?答:(1)所用仪器、药品必须干燥,若有水分存在,反应很难进行,并且使生成的格氏试剂分解。
为此,溴乙烷需经无水氯化钙干燥,蒸馏纯化。
丙酮用无水碳酸钾干燥,亦经蒸馏纯化,乙醚需经金属钠干燥。
(2)滴加溴乙烷的速度不能太快,否则会有正丁烷生成。
2、制得的粗产物为什么不能用氯化钙?答:因为氯化钙能与醇类物质形成络合物而造成产物损失3、萃取水层为什么不用无水乙醚?答:萃取水层就是用乙醚,无水乙醚萃取时也会混入水,而乙醚比无水乙醚制作方便,而效果相同,故选用乙醚即可。
4、如反应为开始之前,加入大量正溴乙烷有什么不好?答:反应为剧烈放热反应,加入大量溴乙烷,会放出大量的热,很难控温,易发生副反应篇二:2-甲基-2-丁醇的制备预习实验报告及思考题2-甲基-2-丁醇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学习格氏试剂的制备和应用。
2.初步掌握低沸点易燃液体的处理方法。
3.继续熟练掌握蒸馏、回流及液态有机物的洗涤、干燥、分离技术。
二.实验原理2-甲基-2-丁醇是一种常见的叔醇,常温下为无色液体,有类似樟脑气味。
微溶于水,与乙醇、乙醚、苯、氯仿、甘油互溶。
易燃,易发生消除反应。
实验室中常用Grignard试剂合成。
用作溶剂和有机原料,生产药物、香料、增塑剂、浮选剂等。
卤代烷在无水乙醚中与金属镁发生插入反应生成烷基卤化镁,生成的烷基卤化镁与酮发生加成—水解反应,得到叔醇。
反应必须在无水和无氧条件下进行。
因为Grignard 试剂遇水分解,遇氧会继续发生插入反应。
所以,本实验中用无水乙醚作溶剂,由于无水乙醚的挥发性大,可以借乙醚蒸汽赶走容器中的空气,因此可以获得无水、无氧的条件。
Grignard 试剂生成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因此应控制溴乙烷的滴加速度,不宜太快,保持反应液微沸即可。
Grignard 试剂与酮的加成物酸性水解时也是放热反应,所以要在冷却条件下进行。
华南农业大学木材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木材宏观构造实验实验日期: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教师:成绩:评语:实验一:针叶材微观构造实验一实验目的1识别木材的三个切面,生长轮、早材和晚材、木射线、树脂道、环孔材和散孔材及其在三个切面上的形态,了解针叶树材与阔叶树材宏观构造上的差别,以增加理论知识和掌握木材的宏观识别方法。
2观察管孔的排列,了解轴向薄壁组织的类别,识别侵填体和髓斑。
二实验内容1 按照讲授的方法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木材特征,观察樟子松、云杉、铁杉、柞木、柚木、核桃楸、水曲柳、奥克榄、槭木、冰片香、龙脑香、刺猬紫檀等木材的宏观特征,并重点观察表格(1)中的结构特征。
观察要点为:1)生长轮;2)早材和晚材;3)木射线;4)树脂道或树胶道;5)管孔;6)轴向薄壁组织;7)侵填体;8)髓斑2 观察樟子松、云杉、铁杉、柞木、柚木、核桃楸、水曲柳、奥克榄、槭木、冰片香、龙脑香、刺猬紫檀等木材,注意各构造特征的形态差异,完成宏观构造图标注。
三实验材料樟子松、云杉、铁杉、柞木、柚木、核桃楸、水曲柳、奥克榄、槭木、冰片香、龙脑香、刺猬紫檀等木材,放大镜(10×),刀片。
四实验方法和步骤1 按照木材学实验指导书要求熟悉放大镜的使用;2 对实验材料中的木材按照实验指导书要求进行观察五实验结果与思考1 标注木材宏观构造图结构名称2 简述木材微观构造特征1 云杉2 樟子松3 铁杉5水曲柳6 槭木8 红栎9白栎11柚木12非洲楝13龙脑香14奥克榄15 非洲紫檀16掌叶葳17 香脂木豆18 重黄娑罗双19乳桑木20铁樟木21印茄22白蜡木23水青冈24番龙眼25黑核桃26樱桃木27古夷苏木28刺猬紫檀。
管理学实验报告管理学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实验目的: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提高管理学专业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实验设备:讲台、PPT、白板、笔、纸实验过程:1. 理论讲解:首先,我们通过PPT对团队合作的概念和重要性进行了讲解。
团队合作是指多个人齐心协力、共同合作实现共同目标的一种工作方式。
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促进创新和解决问题。
管理学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管理工作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2. 分组演练: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我们将学生分成小组。
每个小组有5个人,每个小组需要在30分钟内完成一个小组任务。
小组任务是解决一个实际的管理问题,例如如何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或者如何改进产品质量。
每个小组需要共同讨论并提出解决方案,然后通过PPT展示并进行讨论。
在任务完成后,我们会对每个小组的解决方案进行点评,并给出一些建议。
实验结果分析:1. 学生参与度提高:通过团队合作的方式,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
在小组讨论中,学生都积极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和讨论。
他们能够团结一致,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2. 团队合作能力增强:通过小组任务的实施,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他们能够相互配合,分工合作,并且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任务。
在任务过程中,学生互相帮助、互相支持,形成了良好的团队合作氛围。
3. 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通过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高。
在小组讨论和解决问题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的管理知识,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判断。
这个过程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管理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总结:通过这次实验,我们发现团队合作对于管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团队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团队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小组任务的实施,学生的参与度提高,并且团队合作能力明显增强。
密立根油滴实验报告实验题目:密立根油滴实验——电子电荷的测量『实验目的』1、通过对带电油滴在重力场和静电场中运动的测量,验证电荷的不连续性,并测定电子电荷的电荷值e。
2、通过实验过程中,对仪器的调整、油滴的选择、耐心地跟踪和测量以及数据的处理等,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和一丝不苟的科学实验方法和态度。
3、学习和理解密立根利用宏观量测量微观量的巧妙设想和构思。
『实验原理』用油滴法测量电子的电荷,可以用静态(平衡)测量法或动态(非平衡)测量法,也可以通过改变油滴的带电量,用静态法或动态法测量油滴带电量的改变量。
以下是几组实验数据:第1粒油滴数据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误差第1次测量数据235 9.98 1.13e-18 7 1.61e-19 0.92%第1粒油滴结果 1.13e-18 7 1.61e-19 0.92%第2粒油滴数据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误差第1次测量数据203 10.53 1.20e-18 8 1.50e-19 5.93%第2粒油滴结果 1.20e-18 8 1.50e-19 5.93%第3粒油滴数据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误差第1次测量数据233 8.26 1.52e-18 10 1.52e-19 4.50%第3粒油滴结果 1.52e-18 10 1.52e-19 4.50%第4粒油滴数据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误差第1次测量数据224 8.49 1.52e-18 10 1.52e-19 4.79%第4粒油滴结果 1.52e-18 10 1.52e-19 4.79%第5粒油滴数据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误差第1次测量数204 10.01 1.29e-18 8 1.62e-19 1.25%第5粒油滴结果 1.29e-18 8 1.62e-19 1.25%第6粒油滴数据电压(v) 下落时间(s) 电荷q 电子数n e值误差第1次测量数据206 9.91 1.30e-18 8 1.63e-19 1.84%第6粒油滴结果 1.30e-18 8 1.63e-19 1.84%本次实验最终结果: e=1.57e-19 误差=1.86% 首先油滴选择产生误差,选择合适的油滴很重要,油滴的选择太大,大的油滴虽然易观察,但是质量大,必然带必须很多的电荷才能取得平衡,而且下落的时间短,速度快,不易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题目: 惠斯通电桥测电阻实验目的:1.了解电桥测电阻的原理和特点.2.学会用自组电桥和箱式电桥测电阻的方法。
3.测出若干个未知电阻的阻值。
实验仪器实验原理:1.桥式电路的基本结构.电桥的构成包括四个桥臂(比例臂R 2和R 3,比较臂R 4,待测臂R x ),“桥”—-平衡指示器(检流计)G 和工作电源E 。
在自组电桥线路中还联接有电桥灵敏度调节器R G (滑线变阻器).2.电桥平衡的条件。
惠斯通电桥(如图1所示)由四个“桥臂”电阻(R 2、R 3、R 4、和R x )、一个“桥”(b 、d 间所接的灵敏电流计)和一个电源E 组成。
b 、d 间接有灵敏电流计G .当b 、d 两点电位相等时,灵敏电流计G 中无电流流过,指针不偏转,此时电桥平衡。
所以,电桥平衡的条件是:b、d 两点电位相等.此时有U ab =U ad ,U bc =U dc ,由于平衡时0=g I ,所以b 、d 间相当于断路,故有I 4=I 3 I x =I 2所以 44R I R I x x = 2233R I R I =可得x R R R R 324= 或 432R R R R x =一般把K R R =32称为“倍率”或“比率”,于是 R x =KR 4要使电桥平衡,一般固定比率K ,调节R 4使电桥达到平衡。
3.自组电桥不等臂误差的消除。
实验中自组电桥的比例臂(R 2和R 3)电阻并非标准电阻,存在较大误差.当取K=1时,实际上R 2与R 3不完全相等,存在较大的不等臂误差,为消除该系统误差,实验可采用交换测量法进行。
先按原线路进行测量得到一个R 4值,然后将R 2与R 3的位置互相交换(也可将R x 与R 4的位置交换),按同样方法再测一次得到一个R '4值,两次测量,电桥平衡后分别有:R 2R x B C432R R R R x ⋅='423R R R R x ⋅= 联立两式得: '44R R R x ⋅=由上式可知:交换测量后得到的测量值与比例臂阻值无关。
实验报告题目
实验一 顺序结构的程序设计
1.输入x的值,根据下面的多项表达式求y的值:
y=34x5+12 x4-7、3x3-83x2+2x-4
(1) 编程,注意要有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 x取下列值时,分别运行此程序
2.任意输入一个三位整数,然后逆序输出。如输入为123,则输出为321。
(1) 编程,注意要有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 用八进制的形式输出各位数字的ASCII码。
(3) 输入取下列值时,分别运行此程序
实验二 选择结构的程序设计
1.编程计算下面的分段函数。
4x-8 -1≤x<0
y= 3x2+10x-1 0≤x<1
8x3-3x2+2x-1 1≤x<2
(1)事先编好程序与流程图。要求用if语句结构实现,注意数据类型与输入提示语句。
(2)将程序运行六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1,-0、5,0,0、5,1,1、5这六个数,记录下运行
结果并核对结果的正确性。
(3)再将程序运行二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3、5与2二个数,记录下运行结果并核对结果
的正确性。
键盘输入(x=) 分析结果 运行结果 程序的错误之处
1 1
2 23
3 789
4 0、1*10-2
5 123、456
键盘的输入 分析结果 运行结果 程序的错误之处
1 123
2 4567
3
键盘的输
入
分析结果 运行结果 调试说明
键盘输入-1
键盘输入-0、5
键盘输入0
键盘输入0、5
键盘输入1
键盘输入1、5
实验报告题目
④修改程序,使之能正确处理任何数据。当输入数据大于等于2或小于-1时,通知用户
“Data Error”,程序结束。
4.水果店有苹果,一级5、50元/kg,二级4、20元/kg,三级3、00元 /kg,四级2、50/kg,
输入苹果的等级、数量以及顾客的付款数,显示出苹果的等级、数量、应付款数以及找给顾
客的钱数。
(1)事先编好程序,分别用if语句与用switch语句结构实现,要求程序能正确处理任何
数据。当输入苹果的等级、数量以及顾客的付款数不合要求时,通知用户“Data Error”,
程序结束。
注意苹果等级、数量以及顾客付款数数据的类型与输入数据的提示语句。
(2)将程序运行六遍,分别从键盘上输入六组数,记录运行步骤、过程与结果,并核对结果
的正确性。
实验三 循环结构的程序设计
1.编程序计算1!+2!+3!+4!+5!
(1) 分别用单层循环与双层循环编写此程序,作出流程图。
(2) 分析两种编程的差别。
(3) 若计算!101ii,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结果就是否正确,若有错误如何修改。
(4) 若计算!201ii,运行程序观察程序结果就是否正确,若有错误如何修改。
2.编写程序并上机调试
电视大奖赛有20名评委给选手评分。评分规则就是:去掉1个最高分,去掉1个最低分,
其余18名评委的平均分选手的得分。设计评分程序。
实验四 数组与指针应用的程序设计
1.定义一个有10个元素的一维数组count,从键盘上输入8个整数,将其按从大到小的顺
序排列,并将排序后的数组输出。
(1)作出流程图。
键盘的输入 观察到的运行结果
程序的错误之处与调试
说明
键盘输入-3、5
键盘输入 2
键盘的输入 运行结果
程序的错误之处与调试
说明
键盘输入-1、5
键盘输入-1
键盘输入0
键盘输入1
键盘输入2
键盘输入2、5
实验报告题目
(2)用数组的方法编写程序(排序算法可自己选择)
(3)用指针的方法编写程序(排序算法可自己选择)
2.输入2个字符串,将这两个字符串连接起来并输出,再将连接后的字符串反向。
(1)分别输出连接后的字符串与反向后的字符串,并求连接后的字符串长度。
(2)用字符数组的方法编写程序
(3)用指针的方法编写程序
实验五 函数应用的程序设计
编写一函数,统计字符串中字母、数字、空格与其她字符的个数,在主函数中输入字符串
并输出统计结果。
(1)作出流程图
(2)用值传送的方式实现函数调用,分别从键盘上输入三个不同字符串,并记录下运行的
过程与结果。
(3)用字符数组传送的方式实现函数调用,分别从键盘上输入三个不同字符串,并记录下
运行的过程与结果。
(4)用指针变量传送的方式实现函数调用,分别从键盘上输入三个不同字符串,并记录下
运行的过程与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