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程机械复习资料(终极版)

工程机械复习资料(终极版)

工程机械复习资料(终极版)
工程机械复习资料(终极版)

内燃机基本原理与构造(3分)

两大机构和五大系统:1.两大机构:曲轴连杆机构、配气机构。

2.五大系统:冷却系、润滑系、燃料供给系、点火系、起动系

曲轴连杆机构由活塞、活塞环、连杆组、曲轴、飞轮等组成

飞轮的作用就是:(1)储存作功冲程时的动能,克服活塞上行时的压缩负功,维持工作循环周而复始,并使曲轴转速均匀;(2) 通过飞轮上的齿圈起起动和输出机械能的作用。

曲轴连杆机构功用:曲轴连杆机构是内燃机实现工作循环,完成能量转换的传动机构,用来传递力和改变运动方式。工作中,曲轴连杆机构在作功冲程中把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成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输出动力,而在其他三个冲程中,即进气、压缩、排气冲程中又把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变成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总的来说曲轴连杆机构是发动机借以产生并传递动力的机构,通过它把燃料燃烧后发出的热能转变为机械能。

底盘概论(10分)

工程机械底盘组成:传动系、行驶系、制动系、转向系

传动系总体功能:1) 变速、变扭 2) 实现工程车辆倒驶3) 必要时中断动力传动4) 差速

传动系类型:机械式、液力机械式、机械—液压式、全液压式、电动式

自行工程机械的组成:底盘、动力装置、工作装置

什么是离合器?离合器在哪?有什么用?

分离、接合的零部件总成;

位于发动机与变速器之间;

切断、传递发动机传向传动系的动力。

离合器的功用

1) 使发动机与传动系逐渐接合,保证汽车平稳起步;

2) 暂时切断发动机的动力传动,保证变速器换档平顺;

3) 限制所传递的转矩,防止传动系过载。

4) 短时间停车

离合器的分类:摩擦离合器、液力偶合器、电磁离合器

变速器的功用:(1)改变传动比(2)实现倒档(3)实现空档

变速器的工作原理:(1) 变速、变扭(2) 变换档位(3)变换行驶方向

十字轴式万向节传动的等速条件

(1)采用双万向节传动;

(2)第一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与第二万向节两轴间的夹角相等;(3)第一万向节的从动叉与第二万向节的主动叉在同一平面内。

差速器分类:普通齿轮差速器、防滑差速器(普通锥齿轮差速器“差速不差扭”)

用流程图分别表达液力机械式传动系和履带式底盘传动系的动力传动路线

轮式液力机械式传动系:发动机→液力变矩器→动力换挡变速箱→传动轴→驱动桥→差速器→轮边减速器→驱动轮

履带式底盘传动系:发动机→主离合器→联轴节→变速箱→主传动器→转向离合器→终传动

器→驱动链轮

根据转向原理不同,转向系可分为轮式和履带式两大类

按作用原理不同,转向系又可分为机械式和液压式两种

什么是转向梯形?它的作用是什么?其理想关系式如何?

由前梁、左转向节臂、转向横拉杆、右转向节臂组成的一个梯形机构;作用:转向时,可使左右ya两侧偏转车轮的偏转角度不同,以获得统一的转向中心而减轻轮胎的磨损。

转向器的要求:(1)转向传动比应适宜(2)应具有一定的可逆性转向器一般使用极限可逆式。

行驶系(轮式)组成:车架、悬架、车桥、车轮

行驶系前轮定位的四个参数:

履带车辆行驶系:由机架、履带、悬架装置、“四轮一装置”组成四轮一装置:驱动链轮、引导轮、支重轮、托带轮及张紧缓冲装置试用普通锥齿轮式差速器的运动特性方程来分析采用此种差速器的工程机械行驶中出现的下列现象:

1)当用中央制动器制动时(中央制动器装在传动轴上),出现的机械跑偏现象。

2)—侧驱动轮附着于好路面上不动,另—侧驱动轮悬空或陷到泥坑而飞速旋转的现象。

推土机(9分)

通常中小型推土机的运距为30m-100m;大型推土机的运距一般不超过150m;推土机的经济运距为50m-80m。

按行走方式,推土机可分为那几类?分析其优缺点。

履带式推土机:优点——附着性能好,牵引力打,接地比压小,爬坡能力强,能适应恶劣的工作环境;缺点——行使速度慢,机动性差,制造成本高,行走时易损害路面,转移场地需拖运。

轮胎式推土机:优点——行使速度快,机动性好,作业循环时间短,转移场地方便迅速且不损害路面,制造成本低,维修方便;缺点——附着性能差,接地比压大,爬坡能力较小,稳定性差。

按铲刀的装置形式可分为那几类?并简述之。

固定式铲刀:铲刀与主机纵向轴线为直角

回转式铲刀:铲刀在水平面内可回转一定的角度

按铲刀操纵方式可分为:钢索操纵式、液压操纵式

推土机根据其功率的大小分为:大型(250KW以上)、中型(37一250KW)、小型(小于37KW) 按底盘传动方式分为:机械传动、液力机械传动、液压传动、电传动

按用途分为:工业用、农业用、军事用(普通型、专用型)

推土工作装置由铲刀和推架两大部分组成

推土板横向结构外形可分为:直线形、U形

推土板主要由什么组成?推土板断面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那三种?并简述之。

推土板主要由曲面板和可卸刀片组成;推土板断面的结构形式主要有:开式、半开式、闭式

开式推土板结构简单主要用于小型推土机,半开式主要用于中型推土机,闭式强度、刚度高主要用于工作环境恶劣的大型推土机。

为什么现代推土板多采用圆弧曲面?

为了减少积土阻力,有利于物料滚动前翻,以防物料在铲刀前散胀堆积,或越过铲刀顶面向后溢漏,通常采用抛物线或渐开线曲面作为推土板的积土面。此类积土表面物料贯入性好,可提高物料的积聚能力和铲刀的容量,降低能量的损耗。因抛物线曲面与圆弧曲面的形状及其积土特性十分相近,且圆弧曲面的制造工艺性好,容易加工,故现代推土板多采用圆弧曲面。

推土板为曲面钢板:

宽:自行开辟道路;高:避免向后泄漏;宽*高:受制于整机功率;曲率半径:作业阻力和土屑前翻

推土机松土器的结构可分为哪四种基本形式?各形式的切削角是否可变?

铰链式、

平行四边形式、

可调整平行四边形式

径向可调式

松土器按齿数可分为哪两类?并简述其作用。

单齿松土器:开挖力大,既能松散硬土、冻土层,又可开挖软石、风化岩石和有裂隙的岩层,还可拔除树根,为推土作业扫除障碍。多齿松土器:预松薄层硬土和冻土层,用以提高推土机和铲运机的作业效率

作业方式:直铲作业——用于推送土壤、石碴和平整场地作业;斜铲作业——用于傍山铲土,单侧弃土;侧铲作业——用于斜坡上铲削硬土或挖边沟

提高生产率的措施:沟槽推土法、并列推土法、分段送土法、推刀加挡板法、下坡推土法、硬土预松法

铲运机(8分)经济效益最高

简述铲运机的用途及适用范围。

答:功用:它能综合地完成铲土、装土、运土和卸铺4个工序,并有控制填土铺层厚度,进行平土作业和对卸下的土进行局部碾压等作用。

范围: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港口及大规模的建筑施工等工程中的作业。

如何解决自行式铲运机在作业时要求底盘为刚性悬架,高速行驶时要求底盘为弹性悬架这一矛盾?

答:弹性悬挂解决这一矛盾。弹性悬挂有两种结构形式(1)油气弹性悬挂(2)弹性转向枢架

油气悬架可形成:(1)刚性悬挂(2)弹性悬挂(3)调节机架

铲运机转向枢架和牵引车的连接有那几种?比较其优缺点。

答:(1)纵向单铰连接。优点:允许牵引机相对转向枢架及铲运机作横向摆动;缺点:横向稳定性差。

(2)四杆机构连接。优点:与(1)相比横向稳定性提高;缺点:结构复杂,成本较之要高。

按行走方式分类: 拖式、自行式

自行式铲运机:按行走装置可分为(履带式)和(轮胎式)两种,其本身具有行走能力。履带式自行铲运机又称(铲运推土机)机,它的铲斗直接装在两条履带的(中间),适用于运距(不长),场地(狭窄)和松软潮湿地带工作。

按工作机构的操纵方式分类:液压操纵式、电液操纵式、机械操纵式

按卸土方式分类:(1)自落卸土式(2)半强制卸土式(3)强制卸土式

按装载的方式分类:(1)开斗铲装式(2)链板升运式(3)螺旋装载式

提高铲运机生产率的措施?

答:(1)起伏式铲土法(2)跨铲法(3)下坡铲土法(4)快速铲土法(5)助铲法(6)硬土预松

装载机(4分)

装载机的用途: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矿山、建筑、水电、港口等工程的土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来铲、装、卸、运散装物料,也可对岩石、硬土进行轻度铲掘作业,短距离转运工作。按行走装置分:轮胎式(整体式与铰接式车架装载机)、履带式两种。

按装载方式分:前卸式、回转式、后卸式、侧卸式

按铲斗的额定载重量分:小型<0.5t;中型0.6—2t;大型4.1—10t;特大型>l0t

三合一机构(利用超越离合器):(1)托启动(2)熄火转向(3)排气制动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中的转斗机构广泛采用:正转八连杆机构、反转六连杆机构;我国ZL系列轮式装载机的工作装置多采用反转Z型六连杆机构。

履带式装载机工作装置多采用:正转八连杆机构、正转六连杆机构连杆机构性能特点:

1 六杆机构结构简单,但连杆传动比小些,在大型装载机上要保证连杆传动效率,将使连杆机构尺寸很大;八杆机构结构较复杂,但连杆传动比较大,较适合大中型装载机。

2正转装载机构在工作时杆件运动干涉少,动臂可做成直线型,加工简单;反转装载机构,为了避免运动中杆件的干涉,动臂常做成“Z”形,并且,只能采用一个转斗油缸布置在框架中间。

3 正转六杆机构在动臂提升过程中,铲斗收斗角(后倾角)变化很大,易洒料,而反转六杆机构和正转八杆机构铲斗后倾角随动臂升降变化较小,工作时不易洒料。

Z型反转六连杆机构的四点特点:

1)装载机铲掘转斗时,转斗油缸大腔进油,掘起力大,其掘起力将随斗齿(或铲斗刀刃)离开地面向上转动而逐渐增大,有利于提高装载机的铲掘能力。

2)当动臂升举至卸料高度时,转斗油缸小腔开始进油为动力,铲斗向前翻转卸料,因铲斗转动角速度较小,由Z型杆机构的运动特性保证了铲斗卸料角速度可得到有效控制,故铲斗卸载惯性小,减轻了机构的卸载冲击。

3)通过Z型反转杆机构铰点的优化设计,可实现装载机在动臂升举和运载过程中,铲斗保持接近平移运动,物料不易撒落,提高装载机装卸的作业质量。同时也可实现在任意高度位置上卸载,并使卸载角大于45°以保证卸净。

4)Z型反转连杆易于实现铲斗自动放平,可以提高装载机铲装和平地作业效率。

铲装、转运、卸料和返回四个过程构成一个工作循环

铲斗的机构形式:直型斗刃铲斗、V型刃铲斗、直型带齿铲斗、V型带齿铲斗

作业方式:直线型作业、V型作业、L型作业、T型作业

平地机(7分)

工作特点及作用:平地机是一种以刮刀为主,并配置有其他多种可更换的作业装置,以完成土地平整和整形作业的公路施工机械。

按操纵方式分,平地机可分为: 1)机械操纵式的平地机; 2)液压操纵式的平地机。

按机架结构形式分,平地机可分为: 1)整体机架式平地机; 2)铰接机架式平地机。

目前生产的平地机大都采用铰接式机架,它的优点是:(1)转弯半径小 (2)采用铰接式机架可以扩大作业范围(3)在斜坡上作业时,提高了机械的稳定性,使作业比较安全。

平地机(推土机)主要由:发动机、传动系统、机架、行走装置、工作装置和操纵系统组成。

平地机传动系统一般由主离合器或液力变矩器、变速箱、后桥传动、平衡箱串联传动装置等组成。

前桥的特点:偏转、倾斜

后桥平衡箱作用:1)平衡箱串联传动就是将后桥半轴传出的动力,经串联传动分别传给中、后车轮;2)由于平衡箱结构有较好的摆动性,因而保证了每个中、后轮同时着地,有效地保证了平地机的附着牵引性能;3)平衡箱可大大提高平地机利刀作业平整性。

平地机工作装置分为主要工作装置和附加工作装置;前者为刮刀(包括刀身、切削刃),后者有耙土器、松土器和推土铲等

刮刀如下六种动作:(1)刮刀左侧提升与下降(2)刮刀右侧提升与下降(3)刮刀回转(4)刮刀侧移(5)刮刀随回转圈一起侧移(6)刮刀切削刃的改变

牵引架在结构形式上可分为:A型、T型

基本作业方式:1、刮土直移 2、刮土侧移 3、机外倾斜刮土 4、刮刀刀角铲土侧移 5、机外刮土

挖掘机械(5分)

挖掘机是用来进行土方开挖的一种施工机械;广泛用于各类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中。

按作业特点挖掘机分为周期性作业式和连续性作业式两种,前者为单斗挖掘机,后者为多斗

挖掘机。

单斗挖掘机的分类:

1)按动力装置分:有电驱动式、内燃机驱动式、复合驱动式等;2)按传动装置分:有机械传动式、机械-液压传动式、全液压传动式;

3)按行走机构分:有履带式、轮胎式、汽车式、步履式;

4)按工作装置在水平面可回转的范围分:有全回转式(360°)和非全回转式(<270°);

5)按工作装置分:有铰接式和伸缩臂式。

6)按工作方式分:正铲挖掘机、反铲挖掘机

液压挖掘机的回转装置包括:回转支承装置(起支承作用)和回转驱动装置(驱动转台回转)

1、反铲工作装置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挖掘停机面以下的土壤。

主要作业尺寸:最大挖掘深度、最大挖掘半径。

2、正铲工作装置

应用范围:主要用于挖掘停机面以上的土壤。

主要作业尺寸:最大挖掘高度、最大挖掘半径。

轮胎式单斗液压挖掘机的行走速度不高,故后桥常采用刚性固定,使结构简单;前桥是悬挂摆动的。

履带式行走装置与轮胎式行走装置比较

履带式行走装置牵引力大,接地比压小,因而越野性能好,爬坡能力大,机动灵活。目前履

带式行走装置零部件已标准化,普遍采用工业拖拉机型的结构形式,有利于批量生产,降低

成本,其缺点是,运行速度低,运行和转弯时消耗功率大,零件磨损快,履带板容易损坏路

面,长距离运输时需要大型拖车。

轮胎式行走装置运行速度高,机动性好,运行时不损坏路面,因而在城市建设中很受欢迎。

缺点是接地比压大,爬坡能力较小,挖掘作业时需用专门的支腿支撑使机身稳定。目前只有

在斗容量为1m3以下的挖掘机中采用。

抓斗工作装置:1、梅花抓斗 2、双颚抓斗

压实机械(16分)

压实机械的功用:利用机器自身重力或辅以机械激振力克服使被压实材料内部颗粒间的摩擦

力和粘着力,排除空气或水分、使颗粒相互嵌紧而降低孔隙率,增强被压实材料的稳定性、

强度和抗透水性

压实作业对象:土壤,稳定土,沥青混凝土,干硬性水泥混凝土

土壤对压实的影响参数包括:材料性质(砂性土、粘性土),含水量混合料对压实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粘度,骨料大小

通过换向机构使前进倒档的速度一致。

按其压实原理可分为:静力式、振动式和冲击式

静压式压路机的压实机理都是以施加静压载荷来克服被压实材料颗粒间粘性阻力和内磨擦

力来消除颗粒间的空隙而达到压实的目的

静力光轮压路机依靠机重对被压材料进行压实

根据滚轮及轮轴数目分为:二轮二轴式、三轮二轴式和三轮三轴式三种,目前国产压路机中,只生产有二轮二轴式和三轮二轴式两种。根据整机质量不同,静力光面滚压路机又可分为:轻型(5-8t)、中型(8-10t)、重型(12

-15t、18-21t)三种

碾压轮前后都安装有刮泥板,其作用是保证前进、后退时都有自洁功能。

洒水系统是为了调节土壤的含水量。

如何在不增加压路机结构质量的前提下增大其作业重力?

往碾压轮中加砂或水、油等物质

轮胎压路机为利用充气轮胎的特性来进行压实的机械。它利用静压+ “揉搓作用” 产生极

好的压实效果。适于粘土、碎石、稳定土、沥青混凝土压实,但不能用于铺层的终压,因为

存在轮迹。

轮胎的变形能力大,则不易压碎骨料,可采用较大压实线载荷,对碾压沥青混凝土非常有利;但对于SMA混合料,由于其油石比高,轮胎的揉搓作用会使得路面泛油,故禁用。

轮胎压路机可防止过桥现象。

按轮胎在轴上安装的方式可分为:各轮胎单轴安装、通轴安装和复合式安装三种

按转向方式可以分为:偏转车轮转向、转向轮轴转向和铰接转向三种按轮胎负载情况可分为:多个轮胎整体受载、单个轮胎独立受载和复合受载三种

按轮胎在轴上的布置可以分为:轮胎交错布置、行列布置和复合布置三种

振动压路机依靠机械自身质量及其激振装置产生的激振力共同作用,降低被压材料颗粒间的

内摩擦力,将土粒楔紧,达到压实土壤的目的

振动轮激振原理:当激振轴高速旋转时,偏心质量产生很大的离心力并带动碾压轮振动

振动压实机理不同提法:内摩擦减小理论、共振理论,反复加载理论

按行驶方式分为:自行式、拖式和手扶式。

按结构质量可分为:轻型、小型、中型、重型和超重型。

按振动轮数量可分为:单轮振动、双轮振动和多轮振动。

按驱动轮数量可分为:单轮驱动、双轮驱动和全轮振动。

按传动系传动方式可分为:机械传动、液力机械传动、液压-机械传动和全液压传动。

按振动轮外部结构可分为:光轮、凸块(羊脚碾)和橡胶滚轮。

按振动轮内部结构可分为:振动、振荡和垂直振动。其中振动又可分为:单频单幅、单频双

幅、单频多幅、多频多幅和无级调频调幅。

振动压路机参数对压实作用的影响:振幅大,作用深度大,振幅太大,跳离地面,能耗高,

平整度降低,甚至振松薄铺层;轮宽大,同样轴荷下作用深度小;轮径小,同样轴荷下作用

深度大;激振力过大(振幅过大)击碎骨料;激振频率要接近被压材料的固有频率

振动压路机压实作用特点

A.作用深度大;压实效率高;适应多种材料压实

B、对含骨料的铺层,振动压实效果特别显著,有些场合只能用振动压

路机作业

C、双振动轮压路机停振就相当于光轮压路机

D、振动对周围建筑有害,有些场合下限制使用;要求机械有良好的隔

振措施,否则对驾驶

员人体和机械本身都有害;振动参数选择不合理更易压碎骨料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调幅机构:(1)正反转调幅机构(2)套轴调幅机构(3)水银调幅机构

4.硅油调幅机构(5)?

5.

特殊结构的振动压路机:1.摆振式 2.定向振动式 3.振荡式压路机

振荡式压路机压实材料受到碾压轮三种作用,一是扭转力矩作用下产生的交变剪切应力而发

生剪切破坏,二是重力的挤压作用;三是扭转振动激励下产生共振,颗粒重新定位而相互楔

紧减少空穴,从而达到压实的目的。

激振力过大(振幅过大)击碎骨料

激振频率要接近被压材料的固有频率

粘土低频,土层厚大振幅,骨料小振幅

凸块(羊脚碾)压路机,压实深度大,特别适合碾压高粘性土壤。

沥青混凝土搅拌设备(8分)

沥青混凝土就是将各种规格的骨料(砂、石)、粘结剂(沥青或渣油)和填料(矿粉)按一定比例

混合形成沥青混合料,经成型后所形成的混凝土板块。

搅拌设备完成的基本工作

(1)将冷矿料初步配料、加热烘干、重新筛分与计量;

(2)将液态沥青沥加热、保温、输送与计量;

(3)将填料进行输送与计量;

(4)将按照一定的配合比计量好的热矿料、矿粉与热沥青均匀地拌和成所需要的成品混合

料。

两种配比方法的优缺点:?

按生产工艺划分为间歇式(循环式)和连续式(骨料烘干和搅拌在同一个滚筒中进行)

间歇式工艺流程:1.冷骨料→粗级配→集料并输送入干燥滚筒→逆流烘干加热→热骨料提升机→拌和楼顶→振动筛→分级→热骨料储仓→称量系统→搅拌器。

2.石粉仓中的石粉→螺旋输送器→称量系统→搅拌器。

3.沥青罐中

的热沥青(一般用300度的导热油进行保温)→

沥青泵压入管路→称量系统→搅拌器。

4.骨料经累加称量后入搅拌器;沥青经重量称量或容积称量后喷入

搅拌器;石粉经称量后入搅拌器→搅拌25至50秒后成为成品混合料。

5.成品混合料直接卸入自卸车;或由运料小车提升至储仓顶部后,

开启放料闸门卸入成品料仓内待用。

6.由干燥滚筒及振动筛排出的烟尘→进入除尘装置除尘→所

得粉料可以当作石粉再利用。

连续式工艺流程:(1)料仓中的冷骨料→精级配→变速皮带机→干燥搅拌筒;

(2)石粉仓中的石粉→输送装置→称量系统→变速皮带机→干燥搅拌筒;(3)沥青罐中的沥青→输送装置→沥青喷枪(由控制制装置监控油石比)→干燥搅拌筒;

(4)搅拌筒前半段将骨料烘干、加热,后半段实现混合料的拌和及卸出;

(5)提升机将成品料送入料仓中待用。

按设备的额定生产率划分为:

小型设备:额定生产率小于60t/h;

中型设备:额定生产率在70~140t/h;

大型设备:额定生产率大于150t/h。

按设备的安装方式不同可划分为固定式、半固定式和移动式三种。

冷矿料料储仓与配料装置组成:由配料斗、给料机、集料皮带输送机和机架等组成。

各种类型的给料器:往复滑板式给料器、电磁振动给料器、带式给料器、板式给料器

干燥滚筒内腔分为三个结构分区:第一区段为进料区;第二区段为烘干区;第三区段为卸料区。

干燥滚筒的类型:逆流式干燥滚筒、干燥搅拌筒、再生干燥搅拌筒、内外套装式干燥滚筒

干燥滚筒的驱动方式:1、齿轮驱动 2、链条驱动 3、摩擦轮驱动(都有利用胀缩件)

加热装置:用来将骨料烘干并加热到工作温度

加热装置由燃油箱、油泵管道、燃烧器、鼓风机和火箱等组成

搅拌轴上的叶片安装有两种安装方式,相应矿料在搅拌缸中的运动也有两种形式:即所谓逆流式和顺流式间歇式搅拌器卸料闸门有三种型式-可抽动的闸板式、可转动的板式或扇形门式、抓斗式或开闭片瓣式。闸门的启闭装置有电动、气动或液压等不同的操作方式。

矿粉供给装置采用振动器,压缩空气喷吹破拱。

矿粉供给装置给料器:叶轮给料器、螺旋送料器

沥青供给系统的加热装置:火管加热式、导热油加热式沥青脱桶装置

除尘装置:旋风式除尘器、二级集尘装置(包括湿式(文丘里式)除尘器与袋式除尘器)

沥青混合料摊铺机(8分)

按传动系传动形式的不同分为机械传动、液压—机械传动和液压传动

按熨平板的加宽形式不同分液压无级伸缩式沥青混合料摊铺机和机械有级加宽式沥青混合料摊铺机;

按熨平板的型式不同可分熨平板式和振动熨平板式;

按振捣装置的不同分为单振捣梁式和双振捣梁式。

为了提高摊铺平整度,并减少沥青混合料的热离析,现代沥青路面的铺筑大多采用转运机与摊铺机配合工作。

螺旋布料器:为左右两个,安装在摊铺室内,左螺旋布料器为左旋,右螺旋布料器为右旋。

作用:将刮板输送机送来的混合料均匀横向摊开。

为了使用不同的摊铺宽度要求,螺旋布料器采用基本件和加长件进行加长。

螺旋布料器的流程:

振捣装置(振捣梁)由偏心轴和铰接在偏心轴上的振捣梁组成。与螺旋布料器一样,机上有两套并排布置结构相同的振捣装置。

振捣梁的作用是将横向铺开的料带进行初步捣实,将大骨料压入铺层内部。

熨平装置:将振捣梁击实后的沥青混合料铺层按一定的拱度和厚度整平,同时,熨平装置对铺层的作用力也具有预压实作用。宽度改变方式:1)人工加宽式2)液压伸缩式

浮动熨平板的自找平原理

摊铺机越过起伏变化的路基时,若熨平板两侧臂铰点随机架上升了H 距离,整个熨平装置以后边缘为支点转动一个角度。熨平板前缘抬起高度h=(b/a)H;

摊铺第二层熨平板前缘抬起量h′=(b/a)2H;摊铺第三层熨平板前缘抬起量h″=(b/a)3H;

浮动熨平板的自动找平原理

由于牵引臂长度a远大于熨平板长度b(b/a为1/5.5左右),第一铺层厚度变化比原路基高低不平的变化衰减了许多。对于下一铺层,这种不平度将进一步衰减,对原有路基不平度起到一种“滤波”作用。浮动熨平板的这种特性,称为自找平特性。

1.挂线式找平

2.机械式浮动梁找平

3.声纳非接触平衡梁(SAS系统)找平

4.RSS非接触式激光扫描自动找平

5.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机械(11分)

1、按照工作周期不同,可分为分批搅拌式(或循环式)和连续搅拌式

两类。

2.按照搅拌工作原理不同,搅拌机可分为自落搅拌式和强制

搅拌式两种。

混凝土搅拌机一般由以下几个主要部分组成:

1)搅拌机构 2)上料机构 3)卸料机构 4)传动机构 5)配水系统双锥反转出料混凝土搅拌机

该机的搅拌筒呈双锥型,筒正转搅拌,反转出料。

按工艺布置形式分为单阶式和双阶式。单阶式搅拌楼的砂、石、水泥等材料可以一次就提升到搅拌楼的最高层,然后按工艺流程进行。

此类型式具有生产率高、动力消耗少、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高、布置紧凑和占地面积小等特点,但其设备较复杂,基建投资大。故适用于大型永久性搅拌站。

双阶式搅拌楼的砂、石、水泥等材料则分两次提升,第一次将材料提升至贮料斗,经配料后,再将材料提升并卸入搅拌机。其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少、建成快等优点;但其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较低、占地面积大、动力消耗多。故适用中小型搅拌站。

水泥混凝土搅拌站主要结构

集料供储系统水泥供储系统配料系统搅拌系统控制系统

水泥混凝土搅拌输送车

功用:将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运输到施工现场,并防止混凝土离析或板结。

组成:传动系统、搅拌筒、供水系统、汽车底盘及进料和卸料装置混凝土输送泵车的优缺点(五点):?

混凝土S型分配阀

水泥混凝土摊铺机(8分)

滚模式和滑模式

滑膜式摊铺机工艺流程:各部分作用

螺旋布料器—虚方控制板—振动棒—捣实板—

成型模板—拉杆插入器—超级抹平器—拖布

拖布:装在浮动模板后面,主要作用是消除气泡及形成路表面的粗糙度。

马原复习资料

马原复习资料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马原复习资料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1.定义,马克思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所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二,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 1.物质决定意识 2.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1.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作用) 3.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物质的存在形式 1.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2.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3.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对立统一的关系 三,世界统一于物质 1.世界的物质统一性首先体现在:意识统一与物质,其次人类社会也统一于物质 2.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主要表现在(1.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2.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

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3.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物质的永恒发展) 四.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统一的实质: ①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 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唯物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 ③对立统一规律规定矛盾分析方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④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根本分歧的焦点. 五,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1.矛盾简单的表述: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2.矛盾的特殊性:(1.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2,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过程和发展阶段有不同特点 3.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个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3.矛盾的普遍性(共性,无条件,绝对的)和特殊性(个性,有条件,相对的)是辩证统一关系,即客观事物固有的辩证法,也是科学的认识方法矛盾分析法是根本的认识方法 六.实践: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2017高二化学会考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总结

2017高二化学会考复习资料整理知识点总结 篇一: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汇总2017 高二化学会考知识点汇总(必记)1. 氯气(Cl2)的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液化,密度比空气大。泄露时人往高处跑,吸收多余的氯气用NaOH溶液吸收。Cl2 +2OH氯气(Cl2)的用途:自来水消毒,制取漂白液[ Cl2 +2OH 分是————4.焰色反应:含有钠元素的物质火焰显黄色,含K 元素物质火焰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颜色反应:蛋白质遇到浓硝酸显黄色显色反应:Fe3+遇到KSCN溶液显示红色5. 6.共价键、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形成离子键只要含有离子键(不管是否含共价键),该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只含共价键的化合物是共价化合物。7.电子式的书写原则:非金属原子(H除外)周围都有4对“:”(8个“·”);H原子周围有1对“:”(2个“·”)离子化合物:有正负号和中括号阳离子的电子式只写离子符号即可,如钠离子的电子式:Na+, 阴离子的电子式有[ ],中括号外面要标上负电荷数,且非金属周围还要有4对“:”(即8个“·”)如氯离子的电子式:8.钝化现象:常温下,铝或者铁遇到浓硫酸或者浓硝酸会发生钝化现象(即不再发生反应)9.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标志:①正反应速率=逆反应速率≠0 ②各组分物质的量浓度都不变10.依

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记忆金属冶炼方法:K、Ca、Na、Mg、Al—电解法Zn、Fe、Sn、Pb、Cu—热还原法Hg、Ag—热分解法Pt、Au—自然界以单质形式存在11.原电池:两个电极中较活泼的金属做负极,负氧正还,失电子(负、氧、失),电子从负极(锌)流向正极(铜),负极是锌发生反应,正极是氢离子发生反应。12.非污染气体:干燥清洁空气中的原有成分(氮气N2、氧气O2、二氧化碳CO2、稀有气体)13.能水解的物质:二糖(蔗糖、麦芽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二糖(蔗糖、麦芽糖)→水解生成单糖多糖(淀粉、纤维素)→水解生成葡萄糖油脂→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可以制肥皂,有的还可以发生氢化= Cl ————+ClO ———— +H2O = Cl+ClO+H2O]有效成NaClO ],制取漂白粉[ 2Cl2 +2Ca(OH )2= CaCl2+Ca(ClO)2+2H2O,有效成分是Ca(ClO)2 ] 氨气(NH3)的性质: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如果泄露人往低处跑,易液化,液氨可以做制冷剂。氨气极易溶于水可以做喷泉实验,其水溶液呈碱性。氨气(NH3)的实验室制法:Ca(OH)2+2NH4Cl CaCl2+2 NH3↑+2H2O NO: 无色气体,难溶于水,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原因:NO极易和空气中的O2反应生成NO2。2NO+ O2=2NO2)。NO2:红棕色气体,造成光化学烟雾、酸雨。SO2:漂白性(可以使品红溶液褪色)但漂白不彻底,把褪色的品

马原复习资料整理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复习资料整理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恩格斯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什么? 答: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学说,是关于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解放和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学说。 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直接理论来源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布。 3、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革命性、实践性、人民性和发展性。 4、物质的概念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5、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理论意义? 意义:(1)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6、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是什么?为什么? 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原因:(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7、矛盾的基本属性是什么?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怎样的? 基本属性:对立和统一。 普特关系:(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前者是无条件的、绝对的,后者相反。(2)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密

马原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甘肃政法学院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A 卷)答题卡 (注意:请将1-3题的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复查人核分人 2. 实践: 3. 经济基础: 4. 人民群众: 5.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四、简述(共20分) 1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8分) 2 ?简述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关系。(4分) 3 ?价值规律的内容和形式是什么? (4分) 三、名词解释(共20分)

4 ?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4分) 五、论述(20分) 1、用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统一的原理,说明对待马克思主义应持的正确态度 2、试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以及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10分) 甘肃政法学院2007―― 2008学年第二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 A 卷) 15 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分数 、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30分) 1.哲学是()。 A 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B 整个世界的总的根本的看法 2 ?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对立的焦点在于 () A 世界发展动力问题 B 世界本原问题 4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关于人的本质冋题 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冋题 5 ?就意识的能动性而言,“人的意识不仅反映客观世界,而且创造客观世界 丨) A 琴匸.『豈L 绡学聲’ B- :. C 是对意识能动作用的一种正确的揭示 D 'I : . 6?“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两 句诗句含的哲学道理是( ) A 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B 事物是本质和现象的统一 C 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量的统一 D 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总趋势 7?《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幡动,一僧曰风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 动。”这段话表明慧能关于运动观的基本观点是: ( ) A 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 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C 精神运动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 运动和物质是不可分割的 8?“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瓠叢廳悬 < A 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 B 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 C D 一 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 A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相结合的观点 B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观点 C 矛盾的对立面既统一又斗争的观点 D 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 10?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这说明( A 量变是质变的准备 B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C 量变和质变相互包含 D 量变和质变相互渗透 11 ?认识的初级阶段是()。 A 直接认识B 全面认识 C 理性认识 D 感性认识 12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13?真理的绝对性是指它的() A 永恒性 B 客观性 C 不变性 D 终极性 14?社会制度性质的决定性因素是该社会的( ) A 生产方式 B 政治制度 C 上层建筑 D 精神文明的状况 15. 马克思主义哲学大厦的基石是()。 A 世界统一于物质的原理 B 世界统一于存在的原理 C 世界是联系和发展的原理 D 世界统一于精神的原理 复查人 核分人 C 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态度 D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不同观点 ■得意 识 本 质问题 3.列宁 j 的物质定 A 运动B 物质可以认识C 物质能为感官感知 ) D 客观实在性 A 客观实在性的观点 C 反映的观点 B 主体性的观 点 D 实践本质问题 义揭示物质的唯一特性是

完整沪教版六年级科学复习资料已标注重点.docx

科学复习资料 能与能源 【生活实例】汽车靠动能在公路上奔驰;电风扇靠电能运转;轻轨火车靠动能前进;我们之所以要进食,是因为我们要把食物内储有的化学能转换为内能,为我们补充能量。 能以不同形式存在,如光、热、声音等。 光能:电灯、手电筒、电视机等都会放出光能。太阳就是一个巨大的发光体,它向外释 放出大量的光能。 热能:电炉、电热器、燃气灶等器具工作时会放出热能。热能可使受热物体温度升高。 电能:电能从发电站通过电缆输送到用户。工厂里的机器、办公室中的设备及家庭中的器具大多数使用电能。我们的生活已经越来越离不开电能了。 声能:被敲击的钟或鼓会放出声能。声音越大,放出的声能越多。 动能:飞驰中的快艇、跑动中的动物等都具有动能。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具有的动能越大。 势能:打桩机的汽锤升得越高,具有的势能越大。此外,物体受压或被拉长时(例如弹簧),也储存着势能。 化学能:树木、煤、石油等物质都储存着大量的化学能。当它们燃烧时,化学能就会转化 成其他形式的能,例如光能和热能。 能的存在有各种不同的形式,其中包括光能、热能、电能、声能、动能、势能和化学能 等。 能可以由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如:储存在酒精内的化学能→光能+热能;快速搓动双手,动能→热能 +声能;动能(摇动罐子)→声能;势能(钩码升高)→动能(钩码运动)→势能;化学能(酒精)→光能+热能(火焰释放)→动能;动能(上紧发条)→势能(储在发条内)→动能等。 利用某些装置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这些装置称为能的转化器。 利用能的转化器可以把能从一种形式转化成另一种形式。 不同形式的能可以相互转化,而同一形式的能可以发生转移,比如热能。 热可以从高温的地方传到低温的地方。 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 当气体中的粒子受热时,它们的运动速度加快,同时粒子间的距离会增大。气体受热膨胀后,它的密度相对地比四周气体的密度小。 密度较小的热空气向上移动,而密度较大的冷空气向下移动,于是便形成对流。 当水受热时,粒子间的距离增大,热水因而膨胀,同时密度变得比冷水小。密度较小的热水向上升,而密度较小的冷水向下流回补充,形成对流。 在液体中,热是以对流的方式传递的。 固体中的粒子是有秩序地紧密排列在一起的,它们只能在固定的位置附近振动。 热在固体中能从高温的一端传递到低温的一端,这种热传递的方式称为传导。 固体受热时,固体粒子会振动得更剧烈,它们通过碰撞,影响相邻的粒子,使它们振动加剧,受影响的范围逐渐扩大,热也逐渐传至低温的地方。 热的传导和对流都需要在介质中进行。 没有实物粒子存在的环境称为真空。 热的传导是通过粒子的振动而传递的;热的对流是通过粒子的自由移动而传递的。 在空气中热能也可以通过辐射传递,例如当我们围着篝火取暖时,篝火放出的热主要就是通过辐射传给我们的身体。 不同物质的导热性能不同。

2017最新马原期末考试题及其答案选择题(part2)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一、单项选择题 1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转化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 .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广义上说是()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3 .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 它的发展 B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 .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4 .人类进人21 世纪,英国广播公司(BBs )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千年思想家” 网评,名列榜首的是() A .马克思 B .爱因斯坦 C .达尔文 D .牛顿 5 .在19 世纪三大工人运动中,集中反映工人政治要求的是() A .法国里昂工人起义 B .英国宪章运动 C .芝加哥工人起义 D .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6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根源是() A .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C .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 D .阶级斗争 7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和实践基础() A .资本主义的剥削和压迫 B .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C .工人罢工和起义 D .工人运动得到了“农民的合唱” 8 .提出价值规律是“一只看不见的手”是() A .马克思 B .亚当?斯密 C .大卫?李嘉图 D .威廉?配第 9 .马克思恩格斯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英国古典经济学理论是() A .辩证法 B .历史观 C .劳动价值论 D .剩余价值论 10 .马克思把黑格尔的辩证法称为() A .合理内核 B .基本内核 C .精髓 D .核心 11.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讽刺家”的是() A .费尔巴哈 B .傅立叶 C .欧文 D .圣西门 12 .在一战中成为东西方矛盾焦点和帝国主义政治体系最薄弱环节的国家是() A .德国 B .奥地利 C .中国 D .俄国 13 .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 武器”,这个论断的含义是()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大全

1、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及意义。 2、为什么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3、意识的本质。 意识的本质是指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4、意识的能动作用及表现。 意识的能动作用是指人的意识所特有的积极反映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 主要表现在: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活动具有 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 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为什么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是宇宙的根本规律:①对立统一规 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 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它们的钥匙③矛盾分析法 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焦点和根本分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 6、为什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7、如何理解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相互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①矛盾的普遍性即矛盾的共性,矛盾的特殊性即矛盾的个性。矛盾的共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个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②任何现实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统一。具体表现在共性寓于个性之中,没有离开个性的共性,也没有离开共性的个性。 8、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及其关系? ①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因为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另一方面,没有同一性也没有斗争性。 ②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又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主要表现在:在事物的矛盾中,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矛盾的同一性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既要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又要在同一中把握对立。也就是要做到“异中有同,同中有异” 9、如何把握量变、质变的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 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另一方面质变过程中也有量的收缩或扩张。 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既要有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又要有脚踏实地和埋头苦干的精神。 10、简述辩证否定观及意义。 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是:第一,辩证的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第二,辩证的 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辩证的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第四,辩证的否定的实质是“扬弃”。 掌握辩证的否定观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观察问题, 处理问题,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和方法。第二,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待 历史文化遗产应该采取批判继承的态度。第三,辩证的否定观告诉我们,对待一切外国的东西,也要采取科学分析的态度

马原试题与答案图文稿

马原试题与答案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期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卷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表格内相应的位置) 1、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A) (P3) A、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 B、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学说体系 C、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D、列宁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 2、马克思主义理论最根本的本质属性是(A)(P14) A、科学性 B、革命性 C、实践性 D、开放性 3、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C) (P25) A、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4、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唯心主义哲学、旧唯物主义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D)(P26) A、坚持人的主体地位 B、坚持用辩证发展的观点去认识世界 C、坚持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 D、坚持从客观的物质实践活动去理解现实世界 5. 人类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在于(C)(P51) A.人类能征服和改造自然界 B.人类必须依赖自然界,因为自然环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C.人类是否能正确认识和利用自然规律 D.人类能够保持生态平衡 6、主观辩证法与客观辩证法的关系是(A)(P42) A、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B、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关系 C、抽象与具体的关系

热力发电厂复习知识点

1、热力发电厂的分类(主要瞧按能源利用情况、原动机类型、承担负荷) a、按能源利用情况:化石燃料发电厂、原子能发电厂(核能)、新能源发电厂(地热、太阳能) b、按原动机类型:汽轮机发电厂、燃气轮机发电厂、内燃机发电厂、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厂 c、按承担负荷:基本负荷、中间负荷、调峰发电厂 2、热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及主要内容 a、热量法: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以热效率或热损失率的大小来衡量电厂或热力设备的热经济性 b.熵方法(做功能力法):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着重研究各种动力过程中做工能力的变化,实际的动力过程都就是不可逆的,必然引起系统的熵增,引起做功能力损失,熵方法就就是通过熵产的计算来确定做功能力损失,并以此作为评价电厂热力设备的热经济性指标 3、锅炉设备的热损失、做功能力损失 锅炉设备的热损失:排烟损失(最大占40%-50%)、散热损失、未完全燃烧热损失、排热污损失 做功能力热损失:散热引起的做功能力损失、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引起的、工质温差传热引起的 3、设备的热效率定义及目前实际效率(公式自己写) 锅炉效率:锅炉设备输出热负荷与燃料输入热量之比 管道效率:汽轮机热耗量与锅炉输出热负荷之比 机械效率:发电机轴端功率与汽轮机内功率之比 汽轮机绝对内效率:汽轮机实际内功率与汽轮机热好之比 发电机效率:发电机输出功率与轴端功率之比 实际效率:各项设备效率之积 4、典型不可逆损失 温差换热、工质节流、工质膨胀 5、凝汽式发电厂的主要热经济性指标 能耗量(汽耗量、热耗量、煤耗量),能耗率(汽耗率、热耗率、煤耗率)各项解释 6、给水回热加热的意义、回热分配方法及其含义 意义:a。回热使汽轮机进入凝汽器的凝汽量减少了,汽轮机冷源损失降低了、b。回热提高了锅炉给水温度,使工质在锅炉的平均吸热温度提高,使锅炉传热温差降低。 分配方法:焓降分配法:将每一级加热器的焓升取做等于前一级至本级的蒸汽在及群里中的焓降 平均分配法:没一级加热器内水的焓升相等 等焓降分配法:将每一级加热器的焓升取做等于汽轮机各级组的焓降 几何级数分配法:加热器的绝对温度按几何级数进行分配 7、提高初参数(初温、初压)对汽轮机相对内效率的影响 A.初温提高,汽轮机的排汽湿度减小,湿气损失降低;同时,初温的提高使进入汽轮机的容积流量增加,

马原复习重点终极版

马克思主义原理 第一章 1. 哲学的基本问题 恩格斯说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思维与存在谁是第一性的,是思维产生 存在还是存在产生思维。 二是思维与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 即思维能否正确反映存在。 根据 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 哲学被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 根据对第二方面的不同 回答,认识论可划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两种基本观点。 2. 唯物主义(存在是世界的本原)和唯心主义(思维是世界的本原) 3.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的定义及其意义 定义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 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义 :第一,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与二元论划清界线。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与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缺陷。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 论基础。 4.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物质的根本属性是运动。 运动是标志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及其过程的哲学范畴。 物质和 运动是个不可分割的, 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 离开物质的运动和离开运 动的物质都是不可想象的。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 5.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一)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物质对意识的 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 (二)意识对物质的反作用 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这种反作用也就是意识的能动作用, 即人特有 的积极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活动。主要表现在 : 第 一, 第 二, 第 三, 第四, 6、世界的统一性原理 第一 意识统一于物质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 机能,意识的发挥必须以尊重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第二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这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 活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意识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新能源材料复习资料-13材化

新能源材料复习资料-13材化

新能源材料(华东理工出版社) 第一部分前言、概述和锂离子电池 相对于传统能源,新能源普遍具有污染少、储量大的特点,对于解决当今世界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和资源枯竭(特别是化石能源)具有重要意义。 新能源材料是指支撑新能源发展,具有能量储存和转换功能的功能材料或结构的功能一体化材料。 能源按其形成方式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一次能源包括以下三大类: 1)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主要是太阳能; 2)地球本身蕴藏的能量、海洋和陆地内储存的燃 料、地球的热能等; 3)地球与天体相互作用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能源按照其循环方式分为不可再生能源(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生物质能、氢能、化学能源);按照使用性质可分为含能体能能源(煤炭、石油等)和过程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按环境保护要求可分为清洁能源(太阳能、氢能、风能、潮汐能等)和非清洁能源;按现阶段的成熟程度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主要的八种新能源:太阳能、氢能、核能、生物质能、化学能源、风能、地热能、海洋能。 对应的八种新能源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氢能利用技术;核电技术;化学电能技术;生物质能应用技术;风能,海洋能与地热能应用技术;潮流能利用技术;地热能技术。 新能源材料作用: 1)新材料把原来习用已久的能源变成新能源; 2)新材料可提高储能和能量转化效果; 3)新材料决定了新能源的性能和安全性能;

4)材料的组成、结构、制作和加工工艺决定着新 能源的投资和运行成本。 新能源材料的任务和面临的课题: 1)研究新材料、新结构、新效应从提高能量的利 用效率; 2)资源的合理应用; 3)安全与环境保护; 4)材料规模生产的制作与加工工艺;(要求大量 生产,大成品率,高劳动生产率,材料及部件的质量参数异质、可靠性、环保及劳动保护,低成本。) 5)延长材料使用寿命;

马原复习资料精简版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4)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2,马克思一生两大发现 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 5、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基本原理)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共产主义。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 第一节 、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 第一、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何者为第二性问题。或者说思维和存在何者为世界的本原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义的唯一标准。

科技哲学复习资料

科技哲学复习资料 一、定义和概念 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反映客观事物和规律的知识和知识体系;是探索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活动;是一种社会建制;是一种只是形态的生产力。 DNA的定义:生命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 高技术的定义:1.基本原理主要建立在最新科学成就基础上的技术。2.“尖端”的、“前沿”的、“先进”的技术。3.从经济角度对一类产品企业或产业的评价术语,凡是技术所占比重超过一定标准或比例时就可以称为高技术产品、企业或产业。 温室效应的定义: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甲烷、氮氧化合物、氟氯烃等气体含量不断增加,这些气体对长波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导致地球表面和底成大气温度升高,这就造成了“温室效应”。 酸雨现象的定义:酸雨是指ph值小于5.6的酸性降水,包括雨、雾、露、霜等,是由大气中的硫酸、硝酸和云层的水蒸气发生反应形成的。 基因的定义: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其基本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通过复制,在生物反演过程中传递遗传信息;另一方面,在生物的个体发育中遗传信息得以表达,从而使子代表现出与亲代相近的性状。 技术的自然和社会属性的定义:技术的自然属性是指人们在创造技术、运用技术来变革和控制自然的过程,必须遵从自然规律;技术的社会属性是指技术发展方向、速度和水平要收到各种社会因素和社会规律的影响和制约。 地球系统科学的概念:将地球的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作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系统,研究期间的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过程,并和人类生活、生产联系起来,认识现状和过去,预见未来。 生态学的概念: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机理、规律的科学。生命系统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环境系统则主要包括光、温、水、营养物等理化因素。 新能源技术的概念:主要指对各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二、内容和意义 哥白尼日心说的内容和意义:1.地球是球形的。2.地球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3. 太阳是不动的,而且在太阳系中心,地球以及其他行星都一起围绕太阳做圆周运动,只有月亮环绕地球运行。虽然今天看来哥白尼的日心说还有很多错误的地方,但其发表仍旧是近代科学史上的一件划时代的大事,它使得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有了牢靠的基础,成为近代天文学诞生的标志,激发了物理学理论和实践的革命,推动了力学的发展,从而成为近代科学诞生的标志;更重要的是,日心说动摇了神学的宇宙观,从而成为了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的宣言书。 能量守恒定律和热力学的发展的意义:被认为是子牛顿力学之后的第二次科学大综合。能量守恒定律的确立,不仅是物理学中的大事件,而且也是整个科学史上的重大事件,能量守

马原复习终极版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马克思主义原理期末复习总结 陈宣明老师 一. 辩证唯物论。包括: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世界统一于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 识对物质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辩证统一;一切从实际出发。 1.实践是人类世界的基础P27 实践是人类社会的基础,是理解和解释一切社会现象的钥匙。马克思主义确认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以浓缩的形式包含着全部社会关系,成为社会关系 的发源地。 2)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即社会的物质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领域。 3)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造社会的实践推动着社会历史的变迁与进步。 2.世界统一于物质 马克思主义认为,多样化的世界是有统一的本原的,即物质。自然界、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1)意识统一于物质。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 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因此,世界的本质上是物质的,意识统一于物质。 2)人类社会统一于物质。具体表现在: a)人类社会依赖与自然界,是整个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 b)人们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作指导,但仍然是以物质力量改造物 质力量的活动,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c)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与唯心论、宗教神学、二元论根本对立,是与科学的实践观相统一的,对于认识和改造世界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 3.物质决定意识 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表现在意识的起源、本质和作用上。从意识起源来看,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同时也是社会历史的产物,社会实践特别是劳动在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自然: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一切物质具有的反应特性,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高等动物的感觉和心理,人的意识;社会历史:社会实践特别

马原期末选择题汇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 考试时间50分钟,50道题。每题2分。1-40单项选择,40-50判断正误。(注:去除多项选择)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客体是(D) A.观念本身 B.人的意志的产物 C.自然界的存在物 D.认识和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2.1963年,伽利略因宣传日心说被教廷判处终生监禁,1979年教皇为伽利略公开平凡,这说明(D) A.谬论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真理 B.真理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谬误 C.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真理终将战胜谬误. 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根本途径是(D ) A.学习书本知识 B.进行社会调查 C.研究历史资料 D.参加社会实践。 4.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是(D) A.寄生的资本主义 B.腐朽的资本主义 C.不断发展的资本主义 D.过渡的资本主义 5.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千年思想家,名列榜首的是(A) A.马克思 B.爱恩斯坦 C.达尔文 D.牛顿 6.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D) A.自然界 B.人口因素 C.地理环境 D.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总和。 7.下列各项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的有(C) A.理性为万物的本原 B.数为万物的始基 C.水是万物的本原 D.精神是世界万物之源。 8.资本积累的实质是(B) A.资本家节余 B.资本家用无偿占有的剩余价值来榨取更多剩余价值 C.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财富 D.用暴力剥夺小生产者和他国劳动人民。 9.经济全球化的微观基础是(C) A.国际金融的迅速发展 B.国际贸易的高速发展 C.跨国公司的发展 D.新科技革命和生产的社会化 10.现阶段先进生产力集中体现在(B) A.劳动对象 B.科学技术 C.劳动者 D.管理方式 11.《坛经》中记载:“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这段记载中关于运动的基本观点是(D) A.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B.运动与物质不可分割 C.精神劳是物质运动的一种形式 D.精神是运动的主体。 12.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本质特征是(B) A.劳动过程 B.价值增殖过程 C.生产关系的再生产过程 D.商品价值的形成过程 13.马克思主义的精髓是(A) 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B.阶级斗争理论 C.社会发展理论 D.人民群众历史作用理论 14.G—W…P…W’—G’是(A) A.货币资本循环公式 B.生产资本循环 C.商品资本循环公式 D.流通资本循环公式 15.我国制定2020年远景规划的依据是(D) A.现实的可能性 B.抽象的可能性 C.好的可能性 D.现实性 1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是(A) A.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B.矛盾的同一性与斗争性的关系 C.形式与内容的关系 D.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17.“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这句诗包含的哲学道理是(D.) A.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B.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C.新事物代替旧事物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 D.事物是本质与现象的统一 18.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暴露了(D) A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抗B.资本主义生产无政府状态C.社会生产和社会需求的矛盾D.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过渡性

《马原》期末复习资料考点完整

《马原》复习资料 1.马克思主义的含义、理论来源、经典著作、鲜明特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 答:含义: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承者所发展的,以反对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 经典著作:两人《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新莱茵报》 马《资本论》《法兰西内战》《哥达纲领批判》 恩《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整理出版《资本论》二三卷 鲜明特征: (1)科学性,它是对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本质和规律的正确反应。(表现在坚持世界的物质性和真理的客观性) (2)革命性,它是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理论,按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它具有鲜明的无产阶级政治立场(表现在坚持唯物辩证法)。 (3)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统一的,以社会主义运动的实践为基础,致力于实现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含义 (1)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2)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3)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派别的划分及各派别的基本思想和代表人物(唯物主义VS唯心主义;可知论VS不可知论;唯物史观VS唯心史观;辩证法VS形而上学) 答:哲学的基本问题:存在和思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问题

马原期末复习题及答案

西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 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之一,其代表人物是() A. 培根、洛克 B. 斯密、嘉图 C. 黑格尔、费尔巴哈 D. 圣西门、傅立叶 2. 马克思主义从狭义上说是() A. 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的学说体系 B. 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C. 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D. 关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3.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是指() A. 广义的马克思主义 B. 狭义的马克思主义 C. 思想 D. 理论 4. 作为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的19世纪三大工人起义不包括() A. 1871年巴黎公社运动 B. 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两次起义 C. 1838年在英国爆发的延续十余年的宪章运动 D. 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 5. 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之母。”这说明() A.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对自然科学的研究有指导意义 C.哲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D.哲学是对自然科学的概括 6. 下列各项不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容的是() A.思维与存在何者为第一性B.思维能否产生理论 C.思维与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维能否正确地反映存在 7. 凡是承认世界具有统一性的哲学都属于() A.唯物论 B.唯心论 C.二元论 D.一元论

8.二元论的根本错误是() A.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B.认为世界统一于原子 C.否认世界的统一性D.否认世界的可知性 9.一切唯心主义的共同观点是() A. 都认为世界是主观精神的产物 B. 都认为世界是客观精神的产物 C. 都认为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 都认为世界是静止不变的 10. 广大农民在致富奔小康的过程中深切体会到:“要富口袋,先富脑袋”。这一说法在哲学 上的含义是() A.精神是第一性的,物质是第二性的B.精神的力量可以变成物质的力量 C.精神的力量可以代替物质的力量D.先有精神后有物质 11. 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这段 话表明意识具有() A.客观性B.能动性 C.对象性D.任意性 12. 下列观点属于错误理解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是() A.客观世界制约和决定主观世界 B.主观世界能动地反映和改造客观世界 C.主观世界派生客观世界 D.实践是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辩证统一的基础 13. 下列各项属于主观臆想联系的是() A. 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造成空气严重污染 B. 过度毁林开荒导致严重水土流失 C. 人的生辰八字决定其一生命运 D. 人的社会环境影响其一生命运 14.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属于() A.本质和现象的关系 B.容和形式的关系 C.量变和质变的关系 D.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马原大题总结(完整版)

材料分析题(30分) 【材料1】英国著名历史学家,英国学术院院士霍布斯鲍姆指出,给确定某一具体思想方式或者观点是能否被看作马克思主义的标准作依据的,“是在19世纪末大致定型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美国著名学者海尔布隆纳在标准问题上有着与霍布斯鲍姆相近的看法。他认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有一个可以得到“公认的共同点”,这个共同点来源于“同一套前提”,它是规定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前提。 “凡是包含有这类前提的分析,都可以正当地将其分类为‘马克思主义’的分析,即使作者本人并不如此认定”。这“同一套前提”是:对待认识本身的辩证态度,唯物主义历史观,依据马克思的社会分析而得出的关于资本主义的总看法,以某种形式规定的对社会主义的信奉。 【材料2】1934年,当德国共产党的理论家卡尔?科尔施还没有彻底脱离马克思主义的时候,他写了一篇题为《我为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者》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科尔施力图通过他对马克思主义的所谓的特殊看法来表明他是一个“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这些看法的要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全部原理,包括那些表面上具有普遍性的原理,都带有特殊性,马克思主义不是实证的,而是批判的; 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是现在处于肯定状态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显得日益分崩离析的正在衰亡的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目的不是观赏现存的世界,而是对它进行积极的改造。 【材料3】匈牙利思想家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书中认为:“我们姑且假定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即使这点得到证明,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的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须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 所以,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结果。它不是对这个或者那个论点的‘信仰’,也不是对某本‘圣’书的注解。恰恰相反,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 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阐述如何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700字以上) 【答案要点】 1.从不同的角度,我们可以对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作出不同的回答。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8分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这一概念早在马克思在世的时候就已经使用。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