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Opengl实验报告及源代码实验五 几何变换(word文档良心出品)

Opengl实验报告及源代码实验五 几何变换(word文档良心出品)

Opengl实验报告及源代码实验五  几何变换(word文档良心出品)
Opengl实验报告及源代码实验五  几何变换(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8.11 实验成绩:

一、实验名称

实验五几何变换

二、实验内容

1.编写程序绘制若干三维物体,将其放置在场景的不同位置,并让物体绕自身的某条

轴做旋转运动;

2.编写一个可在三维场景中自由移动和改变观察方向的摄像机,利用键盘和鼠标控制

摄像机实现三维场景的动态漫游。

三、实验目的

1.了解缩放、平移和旋转等模型变换的实现原理,掌握模型变换矩阵的使用方法,能

够利用模型变换建立三维场景;

2.了解视点变换的实现原理,掌握视点变换与摄像机功能的具体关系和利用视点变换

矩阵构造摄像机的具体方法。

3.了解投影变换和视口变换的实现原理,掌握投影变换与视口变换在场景缩放和显示

中的作用。

四、实验步骤

1.建立立方体几何模型。定义立方体顶点的位置坐标和纹理坐标,设置不同立方体在

世界坐标系中的位置。

// Set up vertex data and attribute pointers

GLfloat vertices[] = {

-0.5f, -0.5f, -0.5f, 0.0f, 0.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1.0f, 1.0f,

0.5f, 0.5f, -0.5f, 1.0f, 1.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0.0f, 0.0f,

-0.5f, -0.5f, 0.5f, 0.0f, 0.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1.0f, 1.0f,

0.5f, 0.5f, 0.5f, 1.0f, 1.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0.0f, 0.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1.0f, 1.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0.0f, 0.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1.0f, 1.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0.0f, 0.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1.0f, 1.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0.0f, 0.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0.0f, 1.0f,

0.5f, 0.5f, -0.5f, 1.0f, 1.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1.0f, 0.0f,

-0.5f, 0.5f, 0.5f, 0.0f, 0.0f,

-0.5f, 0.5f, -0.5f, 0.0f, 1.0f };

// World space positions of our cubes glm::vec3 cubePositions[] = {

glm::vec3(0.0f, 0.0f, 0.0f),

glm::vec3(2.0f, 5.0f, -15.0f),

glm::vec3(-1.5f, -2.2f, -2.5f),

glm::vec3(-3.8f, -2.0f, -12.3f),

glm::vec3(2.4f, -0.4f, -3.5f),

glm::vec3(-1.7f, 3.0f, -7.5f),

glm::vec3(1.3f, -2.0f, -2.5f),

glm::vec3(1.5f, 2.0f, -2.5f),

glm::vec3(1.5f, 0.2f, -1.5f),

glm::vec3(-1.3f, 1.0f, -1.5f)

};

2.加载立方体模型的顶点数据。建立VAO、VBO 对象变量,编写顶点数据加载函数,

组织并加装几何模型的数据。

GLuint VBO, VAO;

glGenVertexArrays(1, &VAO);

glGenBuffers(1, &VBO);

glBindVertexArray(VAO);

glBindBuffer(GL_ARRAY_BUFFER, VBO);

glBufferData(GL_ARRAY_BUFFER, sizeof(vertices), vertices, GL_STATIC_DRAW);

// Position attribute

glVertexAttribPointer(0, 3, GL_FLOAT, GL_FALSE, 5 * sizeof(GLfloat), (GLvoid*)0);

glEnableVertexAttribArray(0);

// TexCoord attribute

glVertexAttribPointer(2, 2, GL_FLOAT, GL_FALSE, 5 * sizeof(GLfloat), (GLvoid*)(3 * sizeof(GLfloat)));

glEnableVertexAttribArray(2);

glBindVertexArray(0); // Unbind VAO

3.加载纹理图像并生成纹理对象。编写纹理加装函数,创建纹理对象、设置纹理属性、

加装纹理图像生成2D纹理。

// Load and create a texture

GLuint texture1;

GLuint texture2;

// ====================

// Texture 1

// ====================

glGenTextures(1, &texture1);

glBindTexture(GL_TEXTURE_2D, texture1);

// All upcoming GL_TEXTURE_2D operations now have effect on our texture object

// Set our texture parameters

glTexParameteri(GL_TEXTURE_2D, GL_TEXTURE_WRAP_S, GL_REPEAT);

// Set texture wrapping to GL_REPEAT

glTexParameteri(GL_TEXTURE_2D, GL_TEXTURE_WRAP_T, GL_REPEAT);

// Set texture filtering

glTexParameteri(GL_TEXTURE_2D, GL_TEXTURE_MIN_FILTER, GL_LINEAR);

glTexParameteri(GL_TEXTURE_2D, GL_TEXTURE_MAG_FILTER, GL_LINEAR);

// Load, create texture and generate mipmaps

int width, height;

unsigned char* image = SOIL_load_image("wall.jpg", &width, &height, 0, SOIL_LOAD_RGB);

glTexImage2D(GL_TEXTURE_2D, 0, GL_RGB, width, height, 0, GL_RGB, GL_UNSIGNED_BYTE, image);

glGenerateMipmap(GL_TEXTURE_2D);

SOIL_free_image_data(image);

glBindTexture(GL_TEXTURE_2D, 0); // Unbind texture when done, so we won't accidentily mess up our texture.

// ===================

// Texture 2

// ===================

glGenTextures(1, &texture2);

glBindTexture(GL_TEXTURE_2D, texture2);

// Set our texture parameters

glTexParameteri(GL_TEXTURE_2D, GL_TEXTURE_WRAP_S, GL_REPEAT);

glTexParameteri(GL_TEXTURE_2D, GL_TEXTURE_WRAP_T, GL_REPEAT);

// Set texture filtering

glTexParameteri(GL_TEXTURE_2D, GL_TEXTURE_MIN_FILTER, GL_LINEAR);

glTexParameteri(GL_TEXTURE_2D, GL_TEXTURE_MAG_FILTER, GL_LINEAR);

// Load, create texture and generate mipmaps

image = SOIL_load_image("test_rect.png", &width, &height, 0, SOIL_LOAD_RGB);

glTexImage2D(GL_TEXTURE_2D, 0, GL_RGB, width, height, 0, GL_RGB, GL_UNSIGNED_BYTE, image);

glGenerateMipmap(GL_TEXTURE_2D);

SOIL_free_image_data(image);

glBindTexture(GL_TEXTURE_2D, 0);

4.编写顶点着色器,在顶点着色器中处理顶点数据,执行模型、视点和投影变换。编

写片段着色器,在片段着色器中进行纹理采样和多重纹理贴图。

#version 330 core

layout (location = 0) in vec3 position;

layout (location = 2) in vec2 texCoord;

out vec2 TexCoord;

uniform mat4 model;

uniform mat4 view;

uniform mat4 projection;

void main()

{

gl_Position = projection * view * model * vec4(position, 1.0f);

TexCoord = vec2(texCoord.x, 1.0 - texCoord.y);

}

#version 330 core

in vec2 TexCoord;

out vec4 color;

uniform sampler2D ourTexture1;

uniform sampler2D ourTexture2;

void main()

{

color = mix(texture(ourTexture1, TexCoord), texture(ourTexture2, TexCoord), 0.2);

}

5.编写场景渲染函数,在其中绑定 VAO、启用着色器、激活纹理对象,并将纹理数据

传送到片段着色器中指定的纹理采样器变量,再调用绘制函数进行场景绘制。

// Bind Textures using texture units

glActiveTexture(GL_TEXTURE0);

glBindTexture(GL_TEXTURE_2D, texture1);

glUniform1i(glGetUniformLocation(ourShader.Program, "ourTexture1"), 0);

glActiveTexture(GL_TEXTURE1);

glBindTexture(GL_TEXTURE_2D, texture2);

glUniform1i(glGetUniformLocation(ourShader.Program, "ourTexture2"), 1);

// Activate shader

https://www.doczj.com/doc/f68357762.html,e();

6.编写摄像机类,定以摄像机的位置、朝向、视点空间坐标系等属性变量,和构造函

数、视点空间坐标系构造函数。

// Create transformations

glm::mat4 view;

glm::mat4 projection;

view = glm::translate(view, glm::vec3(0.0f, 0.0f, -3.0f));

projection = glm::perspective(45.0f, (GLfloat)WIDTH / (GLfloat)HEIGHT, 0.1f, 100.0f);

// Get their uniform location

GLint modelLoc = glGetUniformLocation(ourShader.Program, "model");

GLint viewLoc = glGetUniformLocation(ourShader.Program, "view");

GLint projLoc = glGetUniformLocation(ourShader.Program, "projection");

// Pass the matrices to the shader

glUniformMatrix4fv(viewLoc, 1, GL_FALSE, glm::value_ptr(view));

// Note: currently we set the projection matrix each frame, but since the projection matrix rarely changes it's often best practice to set it outside the main loop only once.

glUniformMatrix4fv(projLoc, 1, GL_FALSE, glm::value_ptr(projection));

glBindVertexArray(VAO);

for (GLuint i = 0; i < 10; i++)

{

// Calculate the model matrix for each object and pass it to shader before drawing

glm::mat4 model;

model = glm::translate(model, cubePositions[i]);

GLfloat angle = 20.0f * i;

model = glm::rotate(model, angle, glm::vec3(1.0f, 0.3f, 0.5f));

glUniformMatrix4fv(modelLoc, 1, GL_FALSE, glm::value_ptr(model));

glDrawArrays(GL_TRIANGLES, 0, 36);

}

glBindVertexArray(0);

// Swap the screen buffers

glfwSwapBuffers(window);

}

7.实现摄像机类的成员函数以及涉嫌机漫游的键盘控制函数。

Camera::Camera(glm::vec3 position, glm::vec3 up, GLfloat yaw, GLfloat pitch)

: front(glm::vec3(0.0f, 0.0f, -1.0f)), movementSpeed(SPEED),

mouseSensitivity(SENSITIVTY),

zoom(ZOOM)

{

this->position = position;

this->worldUp = up;

this->yaw = yaw;

this->pitch = pitch;

this->updateCameraVectors();

}

Camera::Camera(GLfloat posX, GLfloat posY, GLfloat posZ,

GLfloat upX, GLfloat upY, GLfloat upZ,

GLfloat yaw, GLfloat pitch)

: front(glm::vec3(0.0f, 0.0f, -1.0f)), movementSpeed(SPEED),

mouseSensitivity(SENSITIVTY),

zoom(ZOOM)

{

this->position = glm::vec3(posX, posY, posZ);

this->worldUp = glm::vec3(upX, upY, upZ);

this->yaw = yaw;

this->pitch = pitch;

this->updateCameraVectors();

}

void Camera::processKeyboard(Camera_Movement direction, float deltaTime)

{

float velocity = movementSpeed * deltaTime;

if (direction == FORWARD)

position += front * velocity;

if (direction == BACKWARD)

position -= front * velocity;

if (direction == LEFT)

position -= right * velocity;

if (direction == RIGHT)

position += right * velocity;

}

void Camera::processMouseMovement(float xoffset, float yoffset, GLboolean constrainPitch)

{

xoffset *= mouseSensitivity;

yoffset *= mouseSensitivity;

yaw += xoffset;

pitch += yoffset;

if (constrainPitch) {

if (pitch > 89.0f)

pitch = 89.0f;

if (pitch < -89.0f)

pitch = -89.0f;

}

updateCameraVectors();

}

void Camera::processMouseScroll(float yoffset)

{

if (zoom >= 1.0f && zoom <= 45.0f)

zoom -= yoffset;

if (zoom <= 1.0f)

zoom = 1.0f;

if (zoom >= 45.0f)

zoom = 45.0f;

}

glm::mat4 Camera::getViewMatrix()

{

return glm::lookAt(position, position + front, up);

}

void Camera::updateCameraVectors()

{

front.x = cos(glm::radians(yaw)) * cos(glm::radians(pitch));

front.y = sin(glm::radians(pitch));

front.z = sin(glm::radians(yaw)) * cos(glm::radians(pitch)); front = glm::normalize(front);

right = glm::normalize(glm::cross(front, worldUp));

up = glm::normalize(glm::cross(right, front));

}

五、实验结果

六、实验体会

这次实验是做几何变换,在实验中是把课堂是上学到的图像几何变换的矩阵表示应用到模型的变换上。另外还掌握了模型变换矩阵的使用方法和视点变换与摄像机功能的具体关系以及利用视点变换矩阵构造摄像机的具体方法。

在实验过程中,对摄像机、视点这些概念有了更加具体的理解。现在对OpenGL编程的具体步骤已经比较熟悉,所以在实验过程中没有遇见太大问题,是一次比较顺利的实验。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训项目二Word综合应用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示例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 实训满分20 分。 以日常应用为基础,设计一个综合运用Word 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档。文 档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基本操作和元素: 标题、正文、页眉/页脚/页码、首行缩进、分栏、边框和底纹、图片水印、表格及内容 (含表头斜线)、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SmartArt 图形、自定义页面等。 实训项目提交内容:(1)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2)实训项目结果文档。 标题:打开Word,在文档内输入想要的标题内容,点击上方“开始”,右侧可以设置 预设的标题格式。 正文:右键点击正文,选择修改,设置正文字体,然后就是修改段落格式,点格式-段落,常见的段落设置有缩进设置,一般是首行缩进 2 字符,然后就是行距设置,设置完正文 格式的文字就统一修改完成。 页眉/页脚/页码:打开Word 文档,页眉与页脚的添加。单击插入——页眉/页脚,在内嵌的格式选择一个并输入文字。页眉页脚的修改。双击工作区域,选中页眉/页脚内容就可以修改。单击设计——在右边选择关闭页眉页脚,就可以关闭页眉页脚了。页眉页脚的删除。单击插入——选择页眉/页脚——在最底部选择删除页眉/页脚,就可以把页眉页脚删除。设 置完成单击保存就可以了。 首行缩进:首先把要设置首行缩进的段落选中。单击“开始”菜单选项卡,在工具栏 中的单击“段落对话框”按钮,将会弹出段落对话框。在弹出的段落对话框中,在”缩进和 间距“选项卡中的”缩进“组中有一个”特殊格式“参数,默认情况下此参数的值为”无“,单击下拉列表,从下拉列表中选择”首行缩进“。选择了”首行缩进“后,在“磅值”处设 置缩进的字符数,把缩进字符数设置为” 2 字符“。单击确定按钮,则选中的段落中首行均 向内缩进了 2 个字符的效果。 分栏:选中需要分栏的内容-> 点击word 菜单中的【页面布局】-> 点击页面设置选项卡中的【分栏】-> 在弹出的窗口中点击【两栏】即可. 边框和底纹:打开需要添加边框和底纹的Word 文档。选中准备添加边框和底纹的内 容,在“开始”选项卡中找到边框命令。在下拉菜单中选中相应的框线,被选中的框线就会 被添加到选中内容。如果预设框线不满意的话,点选下拉菜单下的“边框和底纹”。在“边 框和底纹”对话框中选择满意的线条样式、颜色、宽度等,点击确定,设置好的线条就会被 添加到正文中。在对话框中选中底纹,设置好要添加的颜色。点击确定后,被选中的颜色就会添加到正文中. 图片水印:切换到“设计”选项卡下,在页面背景组中,单击“水印”按钮,这个时 候会弹出一个下拉列表,在弹出的下拉列表中选择“自定义水印”选项。弹出“水印”对话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示例

WORD实验报告

word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 3.掌握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 4.熟悉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word的基本操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2.word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3.word的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4. 通过word进行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1.word的基本操作:①启动word软件 (1) 启动“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word程序 (2) 双击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的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winword.exe程序 (3) 双击word 文档文件(*.doc) (4) 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 (5)开始-运行-输入“winword”②认识word2003窗口(1)标题栏位于屏幕最顶端的是标题栏,由控制菜单图标、文件名、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组成。(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使用菜单栏可以执行word的许多命令。菜单栏共有九个菜单: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当鼠标指针移到菜单标题上时,菜单标题就会凸起,单击后弹出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移动鼠标指针时,被选中的菜单项就会高亮显示,再单击,就会执行该菜单所代表的命令。如“文件”—“打开”,就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3)工具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工具栏,使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word会显示【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 “常用”工具栏:新建、打开、复制、粘贴、打印、撤消、恢复等“格式”工具栏:字体、字号、下划线、边框、对齐方式等 如果想了解工具栏上按钮的简单功能,只需将鼠标指针移到该按钮上,过一会儿旁边会出现一个小框,显示出按钮的名称或功能。 word窗口中可以有许多工具栏,可以根据需要在“视图”—“工具栏”中增加或减少工具栏。每一个工 具栏都可以用鼠标拖动到屏幕的任意位置,所以又称为浮动工具栏。工具栏内图标按钮体现了“菜单栏”中的一些主要功能。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按钮进行相应操作。如我要打开一个文件,除了可以使用菜单栏外,还可以使用工具栏上的按钮。 (4)编辑窗口 再往下的空白区域就是word的编辑窗口,输入的文字就显示在这里。文档中闪烁的竖线称为光标,代表文字的当前输入位置。(5)标尺 在编辑窗口的上面和左面有一个标尺,分别为水平标尺和垂直标尺,用来查看正文的高度和宽度,以及图片、文本框、表格的宽度,还可以用来排版正文。( 6)滚动条在编辑窗口的右面和下面有滚动条,分别为垂直滚动条和水平滚动条,用来滚动文档,显示在屏幕中看不到的内容。可以单击滚动条中的按钮或者拖动滚动框来浏览文档。(7)显示方式按钮

实训项目2 Word 综合应用

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 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 以日常应用为基础,设计一个综合运用Word 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档。文档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基本操作和元素: 标题、正文、页眉/页脚/页码、首行缩进、分栏、边框和底纹、图片水印、表格及内容(含表头斜线)、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SmartArt 图形、自定义页面等。 实训项目提交内容:(1)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2)实训项目结果文档。 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 1、标题:打开新建WOED文件,创建新文档,键入主标题内容:“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文档左上角点击“开始”选定“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在“样式”栏选择“标题1”,并居中。 2、正文:本任务说明则为正文内容。 3、页眉/页脚/页码: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眉,再点击空白,并输入页 眉内容:“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完成设置;点击页脚: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脚,再点击空白,并输入页脚内容:“实训项目二Word 综合应用”完成设置;页码: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码,再点击页面底端,普通数字2,完成设置; 4、首行缩进:1)首先在文档中选中需要进行首行缩进的段落;2)然后在选中的 情况下单击鼠标右键,此时会出现一个对话框,点击此对话框中的“段落”按钮; 3)点击“段落”按钮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找到“特殊格式”并点击“特殊格式”下的展开按钮;4)点击展开按钮后,选择“首行缩进”即可。 5、分栏:1)打开需要编辑分栏的Word文档;2)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再点 击页面设置【分栏】;3)选择你需要的栏数,这里以“一栏”为例。 6、边框和底纹:1)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再点击【页面背景】;2)点击【页 1

完整word版标准实验报告模板.docx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 课程名称 ___电子技术基础实验 院系部:专业班级:学生姓名:学号 :同组人:实验台号 :指导教师:成绩:实验日期 : 华北电力大学

实验报告要求: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二、仪器用具 仪器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备注 实验箱1 示波器1 数字万用表1 交流毫伏表1 信号放生器1 三、实验原理 四、实验步骤(包括原理图、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五、讨论与结论(对实验现象、实验故障及处理方法、实验中 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和讨论,对实验的进一步想法或改进意见。) 六、实验原始数据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分析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和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的测试方法。 3.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仪器用具:略 三、实验原理 图 1.2.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 图 1.2.1共射极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 在图 1.2.1电路中,当流过偏置电阻R B1和 R B2的电流远大于晶体管VT 的基极电流I B时(一般 5~ 10 倍),则它的静态工作点可用下式估算: R B1U CC I E U U I C CE=U CC-I C(R C+R F1+ R E) U B R B2B U BE R B1R E R F1 电压放大倍数: A Vβ R C //R L 其中 r be= 200+26 (1+β)/I E r be(1)R F 1 输入电阻: R i= R B1 // R B2 // [r be+(1+β)R F1 ] 输出电阻: R O≈ R C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调试静态工作点 接通+ 12V 电源、调节R W,使 U E= 2.0V ,测量 U B、 U E、U C、 R B2值。记入表 1.2.1 。 表 1.2.1U= 2.0V E 测量值计算值U B( V)U E( V)U C( V)R B2(KΩ) U BE( V) U CE( V) I C( mA) 2.665 2.07.8530.865 5.2 2.0 根据表格测量数据,计算得到: U=U -U E =0.665V,U = U - U E =5.8V,I ≈ I = U /R =2/(1.1)=1.82mA BE B CE C CE EE 实验数据显示,Q点的值满足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要求,BJT 处于放大区。 2.测量不同负载下的电压放大倍数

word实验报告

word实验报告 课程实验报告 计算机应用基课程名称班级日期 2011.6.2 础教程 姓名学号实验成绩 计算机Word文档的创建与排版实验名称 实验目的:掌握创建文档的方法,全面认识排版的功能,熟练掌握修饰文字和实验的段落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掌握插入剪切画和外部图片的方法并在文档中实现图 文混排的效果,掌握页面设置与设置页眉页脚的方法,学会使用打印预览来调目的和整文档。 要求 中文版Windows XP 实中文版Word 验 环 境 任务一:创建 Word新文档及常规任务二:插入外部编辑对象 任务三:修饰文字实 验 内 容 步骤1:操规

算法作新建Word文档的方法:?双击桌面;?通过开始菜单程序启动Office中的Word;?点击鼠标右键也可以新建Word文档。描述步骤2:文本输入练习:?在输入文本时,字符总是位于光标所在的位置,随着字符的输入光标不断右移。?Enter 键可以开始一个新的段落。?及实 Backspace键删除插入前面的字符;Delete删除后面的一个字符。?可以用“替换与查找”调整已经输入过的文本。验步步骤3:学会用快捷键或工具栏进行“复制”“剪切”与“粘贴” 步骤4:文档保存:执行“文件|保存”命令,打开“另存为”对话框,设置骤 文件保存信息,再单击“保存”完成新文档的保存操作。 任务二:插入外部编辑对象 步骤1:插入外部文档:?将光标定位在文档起始处。?执行“插入|文件”的命令,打开插入文件的对话框。?再“查找范围”中选定素材存放的位置,然后单击“插入”按钮。 步骤2:插入剪切画:?将光标停放在合适位置。?执行“插入|图片|剪切画”命令,打开“剪切画”任务窗格找到所需的剪切画?单击图片右侧的小三角按钮,打开一个快捷菜单,单击“插入”,然后再关闭即完成剪切画的插入。 步骤3:插入外部图片:?光标停在要插入图片的位置。?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命令,打开“插入图片”对话框,插入自己所要的图片。 步骤4:保存文件:输入文件名和选择正确的文件类型,保存到合适的位置 任务三:修饰文字 步骤1字符格式化:可以通过工具栏或文字设置选项设置文字的字体、字号、大小写、粗体、斜体、上标、下标、字体颜色等。 步骤2:字符位置与间距调整:?利用“字体”对话框中的“字符间距”选项来调整字符间的间距和字符的垂直位置。?使用“字体”对话框中的“文字效果”选项

WORD实验报告模板

广东商学院华商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项目名称Word综合练习 班级 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专业 任课教师黄晓兰 学号: 姓名: 实验日期:年月日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运用Word 2003的整个章节中各知识,综合对文档进行编辑排版。 二、实验原理 (实验教程P41,使用那些功能) 三、实验设备和软件 (1)硬件要求: P4微型计算机,内部组成局域网。 (2)软件要求: 操作系统:中文Windows XP、中文Office Word2003。 四、实验步骤 (自己根据你的完成过程,列出步骤,参照实验教程P42四) 五、实验结果 (另附一页) 六、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实验你学到什么)

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可参照如下内容格式写作: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设备、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 ●题材自定,但要求内容健康向上。要求内容要有一定主题,体现一定 风格。可参考实验结果内容。

专访:访美国华人金融协会理事、芝加哥机构资本副高海 华网芝加哥3月29日电 (记者 朱诸 张保平) 国华人金融协会理事、芝加哥机构资本副总裁高海29日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次日本大地震对日本经济更多的是一种短期的干扰,不会对日本经济的长期走势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由于日本对目前世界经济增量的贡献有限,因此也不会对全球经济的发展产生太大影响。 高海说,由于地震会造成当地厂房的破坏,因此可能会使得日本某些制造行业——如汽车和汽车零配件、半 导体及芯片等——短期压力加剧。 但历史经验表明,这些行业通常会在地震发生之后的两至三个季度内出现下滑,之后又会迎来一轮强劲反弹,因为日本制造业的需求主体主要分布在世界其他国家,这些需求并没有太大变化,因此在厂房检修或者重建之后,那些被滞后的需求还会回来,所以短期之内会呈现明显的“V”型反弹。 高海说,具体来看,在这些受到影响的行业中,日本核电行业受到的冲击最大,因为这次核危机给日本以及 全球发展核电的国家敲响了警钟。目前日本电力供应有约30%依赖于核电,此外,作为一个以出口为主的经济,日本的制造业对电能的依赖也比较大,如果三分之一的供电受到影响,那么短期内对这些制造业的冲击也是很严重的。 另外,对于一些替换性较高的行业,如重型机械制造业,如果调整的周期过长,导致客户需求转移,也会对这些行业造成冲击。“比如日立和小松,如果耽误的时间太长,而国外的客户又急需使用,因此只能转向其他国家的生产商购买,而且这些产品均伴随相关配套产品和服务,如维修保养,一旦转移,就很难改变,”高海说。 “长远来看,”长期投资亚洲金融市场的高海说,“对日本经济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人口增长,一个是生产力,而这两方面现在都在朝着不利于经济的方向发展。首先是日本的人口数量一直在下降,同时日本的生产力也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之后开始走下坡路,而且正在被其他国家赶超。”高海说,改变不了的,因此,日本经济长期来看还会维持向下走的趋势。 另外,这次地震也对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行业造成了一定影响。据报道,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已经关闭了路易斯安那的一家卡车制造工厂,者削减产量。 对此,高海说方面出现问题,可能会影响到美国今年的汽车生产和销售。” “但是这种供应方面的短缺都不会是大问题,只要需求方面保持稳定,高海说。 全球GDP 增量里,日本占的比重并不是很高,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同时,高海还说,由于日本外债比例不高,大部分债券被本国企业和居民持有,所以即使地震重建需要从国外借债,也不会对日本的主权信用产生实质性的影响,所以不会引发类似欧洲的债务危机。 美

word20XX的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word20XX的实验报告 篇一:word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项目名称word综合练习班级与班级代码12级新闻1班实验室名称(或课室)ss1-201专业新闻学任课教师刘松学号:12251204102姓名:蔡晓童实验日期:20XX-04-11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 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一、实验目的 1、2、 掌握常用的word编辑方法 综合运用word桌面排版功能(字符排版、段落排版、

页面排版、图文混排、艺术字等)进行实际文档的处理。 二、实验设备 1、2、 计算机word20XX软件 三、实验步骤 1、新建一个word文档,输入文章。 2、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在对话框中设置字体、字号。 3、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所要插入的图片,在合适的位置插入相应的图片,并对图片的格式进行定义。 4、选中要分栏的段落,选择“格式”→“分栏”命令,显示“分栏”对话框,在预设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单击“确定”按钮。 5、将第一段的“潮”字首字下沉,点击【格式】→【首字下沉】→【下沉】,单击“确定”。 6、选择“编辑”→“查找”,输入要查找的内容,然后选择“你”,再进行字体变换。 7、进行字符格式设置,如改变字型,大小,颜色等。8、进行页眉(学号和姓名)和页脚(页码)格式设置。 四、实验结果 如下页所示

五、实验分析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word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 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和图文混排等技术的使用,今后可以更好的运用word在生活中工作中制作文档。而且通过这次试验,我觉得自己动手排版非常有趣。因为我对word文档的 操作的不熟悉,所以,我的速度一直很慢,而且,还不可以更具自己想要的效果自由的进行操作,但是在经过一边查书,一边操作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我的文档。我越来越熟悉它的操作,并且能够运用其中大部分的工具,来完善自己的文档。而且我也明白了,word文档的操作是很基础的计算机运用,也是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程序。因此,学习这一门课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广□播站潮州市高级中学云里之音○ 作为校园文化的传媒机构,以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传播校园资讯为目的,以"努只为把声音传得更远"为口号,力,陪伴高级 走过了许多风风雨雨。在高级中学团中学 学生会的管理下,委会、广播站一如既往地坚持发扬广播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努力唱响青春,唱响热情。 mondaysunshineAfternoon:品味生活点滴享受午后阳光;为你带来新鲜的生活资讯,介绍生活小常识。Tuesdaywindow:ListeningListeningwindow,

Word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实验项目名称Word综合练习 班级与班级代码12级新闻1班实验室名称(或课室) SS1-201 专业新闻学 任课教师刘松 学号:12251204102 姓名:蔡晓童 实验日期:2013-04-11 广东商学院教务处制

姓名实验报告成绩 评语: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说明:指导教师评分后,实验报告交院(系)办公室保存。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常用的word编辑方法 2、综合运用Word桌面排版功能(字符排版、段落排版、页面排版、图文 混排、艺术字等)进行实际文档的处理。 二、实验设备 1、计算机 2、Word2003软件 三、实验步骤 1、新建一个Word文档,输入文章。 2、选择“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在对话框中设置字体、字号。 3、选择“插入”→“图片”→“来自文件”,选择所要插入的图片,在合适的位置插入相应的图片,并对图片的格式进行定义。 4、选中要分栏的段落,选择“格式”→“分栏”命令,显示“分栏”对话框,在预设类型中选择一种类型,单击“确定”按钮。 5、将第一段的“潮”字首字下沉,点击【格式】→【首字下沉】→【下沉】,单击“确定”。 6、选择“编辑”→“查找”,输入要查找的内容,然后选择“你”,再进行字体变换。 7、进行字符格式设置,如改变字型,大小,颜色等。 8、进行页眉(学号和姓名)和页脚(页码)格式设置。

四、实验结果 如下页所示 五、实验分析与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word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和图文混排等技术的使用,今后可以更好的运用word在生活中工作中制作文档。而且通过这次试验,我觉得自己动手排版非常有趣。因为我对word文档的操作的不熟悉,所以,我的速度一直很慢,而且,还不可以更具自己想要的效果自由的进行操作,但是在经过一边查书,一边操作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完成了我的文档。我越来越熟悉它的操作,并且能够运用其中大部分的工具,来完善自己的文档。而且我也明白了,word文档的操作是很基础的计算机运用,也是使用范围非常广泛的程序。因此,学习这一门课程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Word2003基本操作实验报告(全)

一、实验目的: 1.熟悉Word2003的工作窗口。 2.了解菜单项和各个按钮的功能。 3.掌握Word2003的启动和退出方法。 4.学会在Word2003环境下创建、编辑、存储、打开文档。 5.学会在Word2003环境下选取、复制和删除文本的方法;学会恢复和撤销命令的使用。 6.掌握Word2003的字符格式的设置。 7.掌握Word2003的段落格式的设置。 8.掌握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 二、实验步骤: 1.打开IE浏览器,右击复制任意网页的文字内容。 右击-新建Microusoft Word文档,输入专业班级学号 双击打开新建的文档,单击菜单栏编辑-选择性粘贴-无格式文本-确定 光标定位到正文开始,按Enter键使空出一行,在空出的一行中输入专业班级姓名作为标题。 菜单栏文件-另存为,在打开的对话框中选择D盘自己的文件夹,单击保存。 2.(1)选定标题。单击菜单栏格式-字体,打开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二;在文字效果选项卡中选择动态效果。单击工具栏居中按钮实现标题居中。 (2)选定第一段正文。打开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中文字体为宋体字号三号字形加粗。 (3)选定第二段正文。打开字体对话框,在字体选项卡中设置字形倾斜字体颜色红色选择任意下划线类型下划线颜色蓝色。 (4)选定第三段正文。单击菜单栏格式-边框和底纹,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分别添加边框和底纹。打开字体对话框,在字符间距选项卡中间距选择加宽,磅值选择1.5磅。

(5)选定全部正文。单击菜单栏格式-段落,打开段落对话框。在缩进与间距选项卡中设置特殊格式为首行缩进,度量值为2个字符。 选定第一段正文。打开段落对话框,在缩进与间距选项卡中选择行距为单倍行距。 选定第二段正文。设置行距为1.5倍行距。 选定第三段正文。设置行距为多倍行距,设置值1.25 选定第四段正文。设置行距为固定值,设置值为22磅。 (6)选定第一段正文。单击工具栏格式刷图标,待光标成为刷子样式时选定第五段,完成格式刷操作。 选定第一段正文。单击菜单栏格式-首字下沉,打开首字下沉对话框,选择下沉。 (7)选定第三段正文。单击工具栏格式-分栏,打开分栏对话框,栏数填三,自行设置栏宽和间距,勾选分隔线选项。 (8)光标分别定位到第二段正文的开头和结尾处按Enter使第二段上下各空出一行。单击菜单栏格式-项目表号和符号,打开项目编号和符号对话框,在项目编号选项卡中选择菱形,单击自定义,打开项目符号列表对话框,设置符号文字位置缩进5厘米,单击字体设置字号五号字体颜色红色。 3.单击工具栏保存按钮。 4.单击编辑-查找或替换。 三,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2003的基本操作,熟悉了Word2003的工作窗口,了解了菜单栏和各个按钮的功能以及字符段落格式的设置、项目符号和编号的使用等基本内容,试验途中因不熟悉菜单栏和各个按钮的功能而产生了一些问题,都通过网络搜索找到了答案。Word中条条大路通罗马,一个任务的完成都可以用多种方法来完成。

(完整word版)计算机图形学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掌握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的思想。 2掌握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的基本设计思想。 3掌握透视投影变换的数学原理和三维坐标系中几何图形到二维图形的观察流程。 4掌握三维形体在计算机中的构造及表示方法 二、实验环境 Windows系统, VC6.0。 三、实验步骤 1、给定两个点的坐标P0(x0,y0),P1(x1,y1),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画出连接两点的直线。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使用中点Bresenham直线扫描转换算法实现自己的画线函数,函数原型可表示如下: void DrawLine(CDC *pDC, int p0x, int p0y, int p1x, int p1y); 在函数中,可通过调用CDC成员函数SetPixel来画出扫描转换过程中的每个点。 COLORREF SetPixel(int x, int y, COLORREF crColor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DrawLine 函数画出不同斜率情况的直线,如下图:

最后、调试程序直至正确画出直线。 2、给定多边形的顶点的坐标P0(x0,y0),P1(x1,y1),P2(x2,y2),P3(x3,y3),P4(x4,y4)…使用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进行多边形填充。 实验基本步骤 首先、使用MFC AppWizard(exe)向导生成一个单文档视图程序框架。 其次、实现边标志算法或有效边表算法函数,如下: void FillPolygon(CDC *pDC, int px[], int py[], int ptnumb); px: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x坐标 py :该数组用来表示每个顶点的y坐标 ptnumb:表示顶点个数 注意实现函数FillPolygon可以直接通过窗口的DC(设备描述符)来进行多边形填充,不需要使用帧缓冲存储。(边标志算法)首先用画线函数勾画出多边形,再针对每条扫描线,从左至右依次判断当前像素的颜色是否勾画的边界色,是就开始填充后面的像素直至再碰到边界像素。注意对顶点要做特殊处理。 通过调用GDI画点函数SetPixel来画出填充过程中的每个点。需要画线可以使用CDC的画线函数MoveTo和LineTo进行绘制,也可以使用实验一实现的画直线函数。 CPoint MoveTo(int x, int y ); BOOL LineTo(int x, int y ); 实现边标志算法算法需要获取某个点的当前颜色值,可以使用CDC的成员函数 COLORREF GetPixel(int x, int y ); 再次、找到文档视图程序框架视图类的OnDraw成员函数,调用FillPolygon 函数画出填充的多边形,如下: void CTestView::OnDraw(CDC* pDC) { CTestcoodtrans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ALID(pDoc);

word应用实验报告

XX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 项目名称文字信息处理 学院 专业无 指导教师王志强 报告人学号 实验时间 提交时间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掌握Word的基本操作; 2.掌握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 3.掌握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 4.熟悉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 5.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并得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Word的基本操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2.Word的字符格式,段落格式和页面格式等排版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3.Word的图文混排、表格处理和邮件合并技术,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4. 通过Word进行个人名片或毕业论文的设计与制作,通过上机摸索,并查阅书籍网络了解。 三、实验步骤与过程 1.word的基本操作: ①启动word软件 (1) 启动“开始”菜单中的Microsoft Word程序 (2) 双击资源管理器或“我的电脑”中的C:\Program Files\Microsoft Office\Office11\winword.exe程序 (3) 双击Word 文档文件(*.doc) (4) 双击桌面上的Word图标 (5)开始-运行-输入“winword” ②认识Word2003窗口 (1)标题栏 位于屏幕最顶端的是标题栏,由控制菜单图标、文件名、最小化按钮、最大化(还原)按钮、关闭按钮组成。 (2)菜单栏 菜单栏位于标题栏下面。使用菜单栏可以执行Word的许多命令。菜单栏共有九个菜单:文件、编辑、视图、插入、格式、工具、表格、窗口、帮助。 当鼠标指针移到菜单标题上时,菜单标题就会凸起,单击后弹出下拉菜单。在下拉菜单中移动鼠标指针时,被选中的菜单项就会高亮显示,再单击,就会执行该菜单所代表的命令。如“文件”—“打开”,就会弹出“打开”文件对话框。 (3)工具栏 标题栏下面的是工具栏,使用它们可以很方便地进行工作。通常情况下,Word会显示【常用】和【格式】两个工具栏。 “常用”工具栏:新建、打开、复制、粘贴、打印、撤消、恢复等 “格式”工具栏:字体、字号、下划线、边框、对齐方式等

数值实验报告Word版

北京XX大学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数值计算方法》课程实验 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XX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计算机科学与技术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XXXX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XXXXXX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XXXXX_____________ 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地点:__________XXXXXXX____________ 实验时间:____2017____年___6___月___6___日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要求 1、实验目的 实验1: 探究非线性方程的解法,比较不同解法的优劣性,针对具体问题对解法进行实践,并迭代达到指定的精确度。 实验2: 探究一般化曲线拟合的方法,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含有多项式,指数和对数多种形式的函数进行拟合,确定拟合结果中的系数。 实验3: 探究多种积分的数值解法,根据给定的精度,选择恰当的数值积分方法,确定迭代步数与步长,分析积分数值解法的优劣性。 2、实验要求 实验1: 采用两种算法求解非线性方程,比较两种算法的性能。 实验2: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由不超过三阶多项式和指数、对数函数线性组合成的符合函数,确定各个项的系数 实验3: 自选一种数值积分方法求解积分值,根据要求的精度给出最终的迭代步数和步长,分析优缺点。 二、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实验1,3采用C语言编写,编译环境为DEV C++。 实验2涉及矩阵操作,故采用MATLAB编写。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1、实验1 (1)实验内容 ·采用至少两种不同的算法求解ex+3*x3-x2-2=0在[0,1]范围内的一个根,要求

word实验报告格式

word实验报告格式 篇一:实验报告模板——word格式 实验2 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一、实验内容: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模型研究我国经济水平对消费的影响 1、实验目的:掌握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和基本的经济检验和统计检验 2、实验要求: (1)对原始指标变量数据作价格因子的剔除处理;(2)对回归模型做出经济上的解释;(3)独立完成实验建模和实验报告。 二、实验报告 ----中国1978-XX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1、问题的提出 居民的消费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合理适度的消费可以有利的促进经济的平稳健康的增长。要充分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关键问题是如何保证居民的消费水平。根据宏观经济学理论,一国的GDP扣除掉折旧和税收就是居民的可支配的收入了,而居民的收入主要用于两个方面:一是储蓄,二是消费。如果人均GDP增加,那么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也会增加,这样居民用于消费的应该也会增加。本次实验通过运用中国1978-XX年人均消费与经济水平(用

人均GDP这个指标来表示)数据,建立模型研究人均消费和经济水平之间的关系。 西方消费经济学者们认为,收入是影响消费者消费的主要因素,消费是需求的函数。消费经济学有关收入与消费的关系即消费函数理论有:(1)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主要取决于消费者的净收入,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并且进一步假定,人们的现期消费,取决于他们现期收入的绝对量。(2)杜森贝利的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该理论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的决定的。这些理论都强调了收入对消费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一些因素也会对消费行为产生影响。(1)利率。一般情况下,提高利率会刺激储蓄,从而减少消费。但在现实中利率对储蓄的影响要视其对储蓄的替代效应和 收入效应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2)价格指数。价格的变动可以使得实际收入发生变化,从而改变消费。(3)生活环境,生活理念。有些人受传统消费观念的影响,对现在流行的超前消费很不赞同,习惯于把钱存入银行,这样势必会影响一个地区的消费水平。(4)人口结构。不同年龄段的人的消费率不同,青少年和老年人的消费率一般较高。一

Word-综合应用

实训项目二 Word 综合应用 以日常应用为基础,设计一个综合运用 Word 基本操作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文档。文档内容要求包括以下基本操作和元素: 标题、正文、页眉/页脚/页码、首行缩进、分栏、边框和底纹、图片水印、表格及内容(含表头斜线)、自选图形、艺术字、文本框、SmartArt 图形、自定义页面等。 实训项目提交内容:(1)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2)实训项目结果文档。 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 1、标题:打开新建WOED文件,创建新文档,键入主标题内容:“实训项 目二 Word 综合应用”,文档左上角点击“开始”选定“实训项目二 Word 综合应用”在“样式”栏选择“标题1”,并居中。 2、正文:本任务说明则为正文内容。 3、页眉/页脚/页码: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眉,再点击空白, 并输入页眉内容:“实训项目详细任务说明”完成设置;点击页脚: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脚,再点击空白,并输入页脚内容:“实训项目二 Word 综合应用”完成设置;页码:点击文档左上角“插入”,点击页码,再点击页面底端,普通数字2,完成设置; 4、首行缩进:1)首先在文档中选中需要进行首行缩进的段落;2)然后 在选中的情况下单击鼠标右键,此时会出现一个对话框,点击此对话框中的“段落”按钮;3)点击“段落”按钮后,在出现的对话框中找到“特殊格式”并点击“特殊格式”下的展开按钮;4)点击展开按钮后,选择“首行缩进”即可。 5、分栏:1)打开需要编辑分栏的Word文档;2)点击【页面布局】选项, 再点击页面设置【分栏】;3)选择你需要的栏数,这里以“一栏”为例。 6、边框和底纹:1)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再点击【页面背景】;2) 点击【页面边框】选择“方框”并确认即可;底纹则是选择好所需底纹的文字后点击【页面边框】选择“底纹”,点击“填充”颜色选择,点击“样式”选择,最终确定即可。 7、图片水印:1)点击【页面布局】选项,再点击【页面背景】;2)点 击“水印”并选择自定义菜单后,点击“图片水印”并选择图片即可。

浙大Word操作实验报告

实验指导书第四章word操作 P74 五、实验报告 第1,2题 1.写出操作题的步骤,并附上课程表 ①题目一 Ⅰ新建Word文档 Ⅱ在文本编辑区输入“Word实验基本操作1” Ⅲ文件→另存为“Word练习-1” ②题目2 Ⅰ文本编辑区输入文字 Ⅱ“复制”“粘贴”移动文字 Ⅲ在行首回车。空白行输入“大熊猫” Ⅳ开始→替换→查找内容“小熊猫”→“替换为”“大熊猫”→“全部替换” ③题目3 Ⅰ选择标题,选择字体、字号、字体颜色,并单击“居中”按钮 Ⅱ单击框线按钮的下箭头,选择“边框与底纹”。选项卡中图案中样式选20,颜色选红色。 Ⅲ选择正文,选择字号为四号 Ⅳ“段落”→“缩进与间距”→首行缩进、2字符、行距为固定值20磅 Ⅴ“纸张”→“纸张大小”“32开”→“页边距”左右边距2cm、上下边距1.2cm Ⅵ页面布局中“页面设置”→“分栏”“两栏” Ⅶ打印“文件”→打印 ④题目4 Ⅰ“插入”→“表格”→建立2*4的表格 Ⅱ输入文字,将文字设为五号 Ⅲ将鼠标指针移动至分隔线上,拖动鼠标调整列宽 Ⅳ表格→“设计”→“表格样式”→“底纹” Ⅴ选择表格→“表格”“布局”→“对齐方式”→“中部两端对齐” ⑤题目5 Ⅰ插入→图片→选择图片插入 Ⅱ右键图片→“大小和位置”→“布局”→“文字环绕”“紧密型” Ⅲ选择图片,拖动缩放块改变图片大小与位置 Ⅳ插入→文本“艺术字”→在框中输入文字→设置字体与字号、首行缩进 选择艺术字→“绘图工具”→“格式”→“形状样式”→“形状效果”→“预设4” ⑥题目6 Ⅰ插入→分页插入一个空白页 Ⅱ选择首行,样式→“清除格式” 首页行首输入文字,设置字体字号、“水平居中”。“页面设置”→“版式”→“居中” Ⅲ文档最后,按enter新建一页 Ⅳ插入艺术字,设置“四周型环绕”“三维旋转”,拖动到页面中央 Ⅴ插入→“页眉与页脚”“页眉”→“空白”输入文字 Ⅵ“页眉与页脚工具”→“设计”“选项”“首页不同”→“位置”顶端与底端设为 0.5cm

实验报告:Word排版

实验报告:Word排版 内容:写一篇关于信息管理、信息技术或电子商务方面某方向的论文,内容尽量具体,针对某一问题撰写,可以总结若干篇自己查阅的文章,也可以自己根据手头资料自行书写,文中尽量包含图表、图片甚至公式,所使用排版功能越多越好。 格式: 1.论文题目:加粗小二号宋体字,居中。 2.作者姓名:在论文题目后另起一行,居中注明作者姓名。五号宋体字。 3.作者班级:在姓名下一行,加括号居中,五号宋体字。 4.论文摘要:字数在100字左右。概括反映论文的主要内容,力求语言精炼准确,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见解。摘要内容用四字宋体字(顶格排)。 5.关键词:三到五个,用四字加粗宋体字,用空格隔开。 6.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引言:是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要求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 ②各具体部分 论文标题的层次可根据字数、内容确定。层次不宜过多。章节标题层次及同级标题序码应段落分明,前后统一。如:第一章, 1.1,1.1.1,1.1.2,1.1.2.1……。 ③结论:是学位论文最终和总体的结论,是整篇论文的归宿。应精炼、准确、完整。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应严格区分研究生成果与导师科研工作的界限。 引言、各部分标题和结论几个字均为小四号加粗宋体字,其它正文部分为小四宋体字。 论文每部分之间设置段前段后间距为0.5行。正文用小四号宋体字,标准字间距,1.25倍行间距。 7.参考文献 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处,均应按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用五号宋体字。引用文献号采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上标格式用中括号标注。例如:......[1],...... [2], (3) 1 刘少奇. 论共产党员的修养. 修订2版. 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76页 2 Morton L T, ed. Use of medical literature.2nd ed.London:Butterworths,https://www.doczj.com/doc/f68357762.html,rmationsources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SBN0-408-70916-2 3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学位论文] 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4 华罗庚,王元. 论一致分布与近似分析:数论方法(Ⅰ).中国科学,1973(4):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程实验七word综合应用实验报告

实验七WOR综合应用 实验目的 综合应用Word中文版软件强大的桌面排版功能(字符排版、段落排版、页面排版、多栏编排、图文混排、艺术字等)进行实际文档的处理。 实验设备和软件(实验条件) 实验内容 1、硬件设备:Pentium IV以上微型计算机。 2、软件设备:Windows XP、Word 2003 或以上版本。 3、实验用到的图片资源(实验七图片资源) 报版设计。 要求对Word的字符排版、段落排版、页面排版、多栏编排、图文混排、艺术字等功能,能够熟练而灵活地加以应用,掌握综合排版技术,并掌握版面的美观效果设计。 任务1:设计完成任务1效果图所示的排版编辑 任务2:设计完成任务2效果图所示的内容排版 四、实验方案和步骤任务1:设计完成任务1效果图所示的排版编辑任务要点:本任务主要使用艺术字编辑和文本框插入。 “玫瑰与谎言”使用“填充效果”从下往上由“黄”渐变至“白” “儿童文学”使用“填充效果”从下往上由“天蓝”渐变至“黄” “文学园地”使用“填充效果”从下往上由“粉红”渐变至“白” “少年之友”填充颜色“鲜绿”,“作家摇篮”填充颜色“黄色”。 “写作助手”使用“填充效果”从下往上由“蓝色”渐变至“白” 左边“五角星”填充“酸澄色”,右边“五角星”填充“浅青绿” “蓝星公司简报”使用“填充效果”从下往上由“海绿”渐变至“白 “底纹样式”都采用水平,文本中的文字大小和字体由作者自行选择。 任务2:设计完成任务2效果图所示的内容排版(所涉及的图片等元素,由教师提供) 任务要点:该任务需要掌握的排版方法是图片插入、艺术字编辑、分栏处理、表格编辑和设置、版面安排,图片背景设置。 五、实验过程与结果 A、实验过程: 任务一: ①建立Word文档,输入文字。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WORD文档的基本操作实验报告 一、实训目的 1.文档的建立、保存与打开。 2.文档的基本编辑操作。 二、实训所涉及的知识点 1、文档的建立及保存,文档的基本操作。 三、实训课时 2课时 四、实训内容 步骤1 打开实验素材文档 方法一:定位到文件所在位置,即打开“我的电脑”D盘,双击“羊蹄甲.doc”文档图标,如图2.3所示。即可启动word 2003应用程序,并打开素材文档。 方法二:从“开始”菜单→“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Microsoft office word2003”启动word程序,选择“文件”菜单→“打开”,弹出如图2.4所示对话框。单击如图中标示1处“查找范围”列表框按钮,选择文件存放的位置,单击选中要打开的文件的图标(图2.4中标示2处,选中后的文件图标呈反选状态) ,单击“打开”按钮(图2.4中标示3处) 即可。 选择“视图”菜单→“页面”,将视图方式切换为页面视图。 图2.3文档图标 图2.4打开对话框 步骤2 根据需要添加或调整文档文字内容 对比图2.1及2.2,可以发现,原始文档的文字需要做一些相应调整。 (1) 输入缺失的文字部分。将鼠标指针移动到文档的最后一段文字的句号后,单击鼠标左键,将闪烁的光标定位于文档末尾。然后按下“enter”键,建立一个新的段落,此时闪烁的光标处于文档的最后一行的开始处。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的语言指示器。从弹出菜单中选择自己惯用的输入法。或者,也可以使用组合键“ctrl+shift”在各种输入法之间切换。输入如下文字: 说明:

使输入的文字成为一个独立的段落。 (2) 将第一段和第二段互换位置。首先,将鼠标指针移动到第一段第一个文字的 最左边,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动鼠标至第一段的最末尾处(包括回车标记“”在内) 。 此时第一段文字被选中呈反选状态;然后,选择“编辑”菜单→“剪切”,此时第一 段文字暂时“消失”(实际上该段文字存于系统剪贴板中) ;最后,将闪烁的输入光标 定位于原第三段文字的最左边(即文字“我们师专…”前) ,选择“编辑”菜单→“粘 贴”,此时,刚刚剪切的第一段文字即被置于第二段之后了。 步骤3 文档字符格式化 (1) 选中除标题文字和最后一段文字以外的所有内容,选择“格式”菜单→“字 体”,弹出如图2.5所示对话框。在对话框中标示1处单击下拉按钮“”选择中文 字体:楷体_GB2312;在对话框中标示2处列表框中选择字号(即字符大小) :小四号; 在对话框中标示3处单击下拉按钮选择字体颜色:蓝色。 (2) 选中最后一段文字,用前述方法调出“字体”对话框,设置字符字体为“隶 书”,字号为“四号”,字体颜色为“粉红色”。在图2.5中标示4处单击下拉按钮为该 段字符设置下划线线型:“单波浪线”,选择了下划线线型后图2.5中标示5处会由不 可选的灰色框变成可选的黑色框,单击下拉按钮,选择下划线颜色:粉红色。 图2.5设置字体图2.6设置字符间距 (3) 选中标题文字中的“席慕容”,用前述方法调出“字体”对话框,设置字体成 黑体、二号字体、红色,在图2.5标示6处,选中“下标”前的复选框,将“席慕容” 三个字设置成下标效果。 (4) 选中最后一段中的“忽然觉得,人生也许真的就这样了,”,选择“格式”菜单→ “字体”弹出字体对话框,如图2.6所示,单击图中标示1处选择“字符间距”选项 卡。在图中标示2处设置文字位置:单击“位置”旁边的下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 择“提升”项,设置“磅值”为3磅。在图中标示3处设置字符间距:单击“间距” 旁的下拉按钮,在下拉列表中选择“加宽”项,并设置“磅值”为2磅。 五、拓展练习: 1.自己获得更多的实验效果 六、实训(实验)心得、体会、收获(由学生填写): 七、实训评分标准 A.能完成所有操作。 B.能完成至少一半以上的操作。 C.未能完成一半以上的操作。 八、作业 1、请写出实验步骤? 九、实训(实验)成绩及教师评语: 如果需要输入特殊字符可以从“插入”菜单→“特殊符号”中插入。或者,单击输入法工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