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文献学期末考试参考

(完整word版)文献学期末考试参考

(完整word版)文献学期末考试参考
(完整word版)文献学期末考试参考

(一)名词解释

1、文献:所谓的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古人最初把文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后发生变化,专指典籍和文字资料。(《辞海》定义文献为: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后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辞源》则定义: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熟悉掌故的人。……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2、文献学: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或者说“文献”的学问化、学科化就形成了“文献学”郑鹤声、郑鹤春先生最早提出“文献学”概念:“续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赵国璋、潘树广主编的〈文献学辞典〉解释文献学为:“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即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含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和辑佚等)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一指现代文献学。)

3、总集:总集是汇集了两个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和多个朝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来说,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如《文选》便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后面的简答题作进一步介绍)

4、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一般分他人编集和作者自编两种。其体例主要是分类、分体、编年三种。分类即按作品的内容来分类编排,如《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分体即按作品的体裁或文体来编排,如《李太白文集》;编年即按作品写作年代顺序来编排,如《稼轩词编年笺注》。

5、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某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作单行本。

6、丛书: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名称,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丛书又名“丛刊”、“丛编”、“丛刻”、“类编”、“汇抄”等。按内容来分,丛书主要分为综合性丛书和专科性丛书两大类。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如《四库全书》;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

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类书采辑古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又分为若干子目,以供读者读书或写作时查阅、征引。在古代,类书还有帮助人们应付科举考试的功用。如《皇览》《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广记》等。

8、方志:又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地自然和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的地方文献。它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查找地方文献的工具书性质。它可以说是“地方史与地理的结合”。其种类很多,有府志、州志和县志等。如《元和郡县图志》《大清一统志》《浙江通志》。

9、目录:目、录两词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也称书录或序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将目与录二者结合在一起,即把一部书的篇名或一批书的书名与叙录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换言之,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它分为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前者如《诗》《书》之序,《周易》之《序卦传》;后者如《别录》和《七略》。

10、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与发展,探讨目录工作一般规律的专门学术,它是目录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它也是编次群书目录,介绍图书主旨,说明学术源流,指导求书治学的专门学术。

11、叙录:又称解题、提要,列于书后,是用以提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如《别录》《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等。

12、六分法:“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它创始于《七略》。据〈汉书〉载,刘向等进行大规模校书工作时,其分工在一开始就按学术性质分为六类,即经传类、诸子类、诗赋类、兵书类、数术类和方技类。这六类分别对应于〈七略〉中的六艺略、诸子类、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

13、四分法: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成熟于东晋时的李充。曹魏时期,秘书郎郑默制成国家内部藏书目录〈中经〉,西晋秘书监荀勖因郑默〈中经〉,更著〈中经新簿〉,分为甲、乙、丙、丁四部,总括群书,对应于后世所称的经、子、史、集。这便是四部分类法的创始与开端。东晋初,李充因荀勖四部之法,换其乙、丙之书,使甲、乙、丙、丁四部,成为五经、史记、诸子、诗赋的顺序。后世目录,以经史子集分部者,实本于此。至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发展荀勖、李充以甲、乙、丙、丁为序的四部分类,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四部类目名称,概括各部类

书籍的性质内容。国家图书目录如〈崇文总目〉〈四库全书总目〉私家目录如〈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遂初堂书目〉等,都采用是四分法。

14、版本:“版”是指用来写字的木板,“本”原意为树根,引为书籍文献的原本。版本,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刻版例子书出现后为区别刻本和写本而使用的名称。因最初的例子版是以木板为原料雕刻而成,故“版本”又称为“板本”。随着社会的发展,版本概念的内涵便不断扩展,逐渐包括了以雕版印本为主体,同时包括雕版印本之前的写本和之后的抄本、活字本、手稿本、批校本、影印本等各种书本,也包括新式印刷的各种书本,甚至包括录音带,光盘等电子产品。所以广义的版本又可以指一切形式的书本。(简答题中的“版本”义亦可)

15、写本:写本又称为手写本,指成书时以手写形式流传的本子,是印刷术发明以前书籍的主要版本形式,康以前的纸书都是手写本。即使在印刷术发明以后,还有很多写本流行,如〈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写本按性质和作用可分为以下三种:

一是手稿本。即作者亲笔所写,多增删修改,一般有署名和序跋,最能体现作品原貌,可据以深入了解作者的创作过程。

二是稿本。非作者亲笔所写,但经过作者校改,一般有作者印鉴。这种稿本又称为清稿本,也能体现作品原貌。

三是抄本。未经作者过目,更无作者笔迹。有的可能是从稿本过录,价值仅次于稿本。有的仅为转抄,其价值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可分为唐抄本,宋抄本,元抄本,明抄本,清抄本等。时代不明的统称为旧抄本。

16、善本:指珍贵难得的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的特殊价值。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的版本可称善本,太凡经过名家精校过的版本都可视为善本。一般来说,元以及元以前刻印、抄写的图书,明代刻印、抄写的图书,清代乾隆以前流传较少的刻本、抄本,辛亥革命前在学术研究上有独到见解,或有学派特点,或集众说较有系统的稿本,以及流传很少的刻本、抄本等都可称为善本。

17、文献四类错误:讹,将原有文字写错了;脱,将原有的文字弄丢了;衍,增加了原来没有的文字;倒,将原有的文字变换了位置。

18、伪书:伪书就指作者不真、年代不实及内容假造的古典文献。所谓“作者不真”,即在书名项、作者项、序跋等文献形态上明确标明的作者姓我是不真实的;所谓“年代不实”,即在文献形态上明确体现出的文献产生的年代是不真实的。所谓“内容假造”即在具有特定作者、年代的图书文献中加入某些非故有或应有的内容,或借助某些故有图书文献的名称面编造新的内容。(伪书:所谓伪书,是指某种文献现存的署名作者及其所属时代并非真实的,存在着作假情况。“作假”情况分为两种,或者本无原书,后人托人前人而作,如《神农本草经》托名上古神农作;或者原书亡佚,后人假托原书书名而伪造同名之作,如《古文尚书》、《列子》等。)

(注:熹平石经,汲冢竹书校勘四法在简答题内。书籍装帧形式名解在简答题内:卷轴装,旋风装,梵夹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及线装。)

(二)简答题

1、举例说明总集的种类

总集是汇集两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和多个朝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说来,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按照编集的进段和体裁来划分,总集可分为以下七类:一是通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的作品的总集。如梁萧统编《文选》、清姚鼐编《古文辞类纂》等。

二是断代的有选择的编集多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宋姚铉编〈唐文粹〉、宋吕祖谦编〈宋文鉴〉等。

三是通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严可均编〈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四是断代的不加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全部作品的总集。如清董诰等编的〈全唐文〉。

五是通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作品的总集。梁徐陵编的〈玉台新咏〉。

六是断代的有选择的专门编集一种体裁作品的总集。如清吴之振等编集的〈宋诗抄〉。

七是按作者地域或宗派关系编集的作品总集。如北宋杨亿编的〈西昆酬唱集〉

2、简述别集的价值。

别集在古典文献学中有很重要的价值,是因为别集在古典文献中所占比例数量很大。

别集包括了一个作家现存的部分或全部作品,是人们研究某一作家的生平、背景、思想、成就的主要依据。

别集有助于了解或研究作者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情况。

别集是一些总集、丛书的编纂基础。

3、简述单行文献的种类。

单行文献,是指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某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单行本。其种类有三:

一、单行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如〈文心雕龙〉〈诗品〉〈沧浪诗话〉等。

二、诗歌、散文、小说、戏曲等文体的单行作品。如〈秦妇吟〉〈战国策〉〈水浒传〉〈桃花扇〉等。

三、从一种或多种著作中选出一篇或多篇作品单独印行的书,如从〈楚辞〉中选印的〈离骚〉,从〈文选〉中选印的〈古诗十九首〉。

4、简要阐述书籍的装帧形式及其优缺点(有则写,无则空)。

卷轴装:卷轴装就是把抄了书的纸粘连起来,形成长卷,在其尾端装上一根用木或竹做成的轴,收藏时用轴由尾端向前卷成一束,称为一卷。因此,卷轴装的纸本又称卷子。一个完整的卷子包括轴、卷、缥和带四个部分。

旋风装:旋风装就是将裁成一定大小的纸两面书写,或将两页纸裱成一页两面书写,然后将写好的书页的一端依次粘贴在一张卷纸上,装上卷轴,就成为一本旋风装的书籍。因旋风装的书打开后似一片片独立地粘在卷纸上的叶子,故又称“叶子”、又因其将书叶鳞次相错地粘裱于卷底上,看似龙鳞,故又称“龙鳞装”。如吴彩鸾《唐韵》,李邰〈彩选〉之类。(优缺点:优点是相对于卷子装,长度更短但容量更大,便于翻检。缺点是难克服舒卷之难,长期使用后书叶很难平复展开,反而增加了阅读的难度。)

梵夹装:梵夹装本指古印度用梵文将经文写在贝多叶上的装帧,而后依次将贝叶经顺好,每叶穿一圆孔,用两块长条开竹板或木板上下相夹,然后用绳穿过板上圆孔,再逐叶穿过每叶圆孔,最后穿过另一板圆孔。绳头打起比圆孔大的疙瘩,以防脱出。阅读时从首逐叶翻阅,穿绳总要擦磨叶孔,故叶孔常有磨痕。收藏时,勒紧一头,再绕过上下两板捆紧。这种装帧由于是两板相夹,又是梵文书写,故中国人把它称为梵夹装。

经折装:经折装就是把卷轴式改成折叠式,书纸仍然是由多张纸粘连起来的长幅,但不用卷轴,而是按照一定的宽度一正一反折叠成一个长方开的折页,前后用两块与的页一样大小的硬板把折页夹下场来,类似于梵夹装。(优缺点:克服了卷子装的舒卷之难,易于翻检,但折口容易断裂,造成书地的散乱与丢失。)

蝴蝶装:蝴蝶装是以版心中线为准,版面向里对折,然后再一叶一叶重叠在一起,在折线处对齐,用浆糊粘在一起,另外三边切齐,再用硬纸连背裹住作封面,看上去很像现在的精装书。不同的是没有锁线,每页纸只有一面有字。打开书,可以看到一整页,以版心为中轴,两边各半页,颇似展翅蝴蝶,故称蝴蝶装。(缺点:翻阅时会碰到两叶空白,于阅读颇有不便)

包背装:包背装是指把印好的书叶在版心中线处背面对折,让版心向外,单口向内,然后将单口粘连到裹背纸上,外面再加上护叶和封面,这样就产生了包背装,有点类似于今天的无线装订。它是对蝴蝶装的一种改进。(缺点:一是单口与包背纸的粘连比较费事,且粘连不牢则容易脱离散乱;二是为了粘边牢固使用过多浆糊则容易生虫生霉,不利于书籍保存。用纸捻则容易脱落。)

线装:所谓线装,其实是对包背装的一种改进,其基本方法和包背装一样,所不同的是,包背装用整纸裹背,而线装只在前后名加一张扩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它是明代中叶以后主流的书籍的装帧形式。

5、版本鉴别及其方法

所谓版本鉴别是对特定版本的出版时间、出版地点、出版人、版次,以及内容是否完整,是束有其他版本,该版本在同书的各版本中处于什么地位等进行鉴别,从而确定其版本价值。

刻本的鉴别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版本的形式,包括牌记、刻工、字体、版式、纸墨、讳字、装帧等,这些都会或多或少地透露出该版本刻印年代的相关信息;

二是书籍的内容,包括序跋、人名、地名、官名、年代、事件等,这些内容不可避免地会打上时代的烙印,有的甚至能够提供该版本的重要信息,可以帮助我们地该版本进行鉴别;

三是前人的研究成果,包括该书的题记、藏印、各种图书目录对该版本的著录,以及有关该版本的研究的著作和论文。

由于版本鉴别的复杂性,因此,进行版本鉴别必须谨慎小心,尽可能多地掌握相关信息,全方位地搜集线索,系统综合地加以考察,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

6、简要介绍校勘四法。

一、对校。对校就是将某一文献的不同版本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并改正书面材料错误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先选择一种版本作为底本,再用其他版本逐字逐句地比较,把各本的异同记录下来。此法简便稳当,校异同,不校是非,不参己见,机械性强。如阮元的〈十三经注疏校勘记〉即且此法。

二、本校。本校是将某种文献的上下文进行对比,找出其内容上与文字上的异同,从而确定与改正其错误的方法,称为本校。本校又可分为四:据相同词句校勘、据相同句式校勘、据对文校勘、据文义校勘。如吴缜之〈新唐书纠缪〉即用此法。

三、他校。他校是用其他文献中的引文及相关文字来校勘某一文献的方法。使用此法首先要对用于他校的资料的

可靠度作出判断。如陈垣用此法校出〈元典章〉中“纳尖尖”应为“纳失失”。

四、理校。理校推理的校勘,是校勘工作的补充方法。当我们发现了书面材料中的确存在错误,可是又没有足够的资料可供比勘时,就不得不采用推理的方法来加以改正。理校通常要从语言、体例、史实等方面寻找作为推理的依据。如王念孙据体例校勘出〈墨子·非攻中〉“诗曰:‘鱼水不务,陆将何及乎?’”中的“乎”字为后人所加,而非原文所有。

7、简述伪书产生的原因

伪书是一定社会历史环境的产物,其产生的原因比较复杂。它的产生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尚古观念而产生的伪书。如〈易卦〉托名伏羲,〈本草〉托名黄帝,〈周礼〉托名周公。

2、文献亡佚而产生的伪书。如西汉张霸伪造〈尚书〉102篇,明代范钦刊印〈竹书纪年〉。

3、政治相争而产生的伪书。如唐李德裕门人韦用牛僧孺的姓名伪撰〈周秦行纪〉以陷害牛僧孺。

4、学术相争而产生的伪书;如曹魏时王肃伪造〈孔子家语〉。

5、伪署作者而产生的伪书;如张师正撰〈志怪集〉〈括异志〉等诬蔑前人。

6、好事妄为而产生的伪书;如张湛伪造〈列子〉。

8、简述伪书的价值。

伪书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一、保存古代的佚书

二、保存古代的神话

三、保存古代的制度

四、保存古代的思想

五、保存古代的科技

六、保存古代的语言。

(三)论述题

1、古典文献学的主要范围和功用

古典文献学主要包括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等。

目录、目录学及功用。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编排的一批书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新闻记者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

目录学则是研究目录的开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目录学是为了适应文献的不断增长以及人们对文献的特定需求而产生的一门学问。目录学是我们读书治学的门径和指南。按照中国的学术传统,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

版本、版本学及功用。所谓版本,是指同一咱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开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就是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的专门学部。学习版本学的知识,首先有助于读书,使我们读书重视版本,选择善本。其次,有助于引书和校书。再次,版本学对于研究思想文化史和政治经济史也能提供独特视角。

校勘、校勘学及功用。所谓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校勘学则是研究和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掌握校勘学知识,有助于我们避免、发现、改正书中的错误,使我们的理解或解释尽可能地接近原稿。

辨伪、辨伪学及功用。辨伪是随着伪书的出现而出现的一门学问。所谓伪书,是指某种文献现存的团名作者及其所属时代并非真实的,存在着作假情况。古典文献中伪书的数量很多,辨伪学是文献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辑佚、辑佚学及功用。所谓辑佚是指把佚文献从诸书中逐一辑出,重新搜集整理,它既是古典文献成书的一种菱形式,又是古典文献的一种整理的研究方式。辑佚学是研究辑佚活动的基本规律,总结辑佚活动整体过程、原则、方法及相关问题的一门学问。它与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一样,构成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另一分支学科。

2、论述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

一、有助于掌握历代文献的基本情况,了解学术的盛衰。

目录学通过目录的特有形式,著录名类学术典籍,为人们了解、检阅图书提供便利。中国古典目录,一般来说,都是经过历代目录工作者搜检群书,并经过校勘、考订、撰录、编次分类等一毓程序编制而成的。如果是官修目录,更是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各朝官藏文献典籍的状况。通过这些书目,人们可以大致了解各时代学术文献的基本情况,略知一代学术的盛衰。如〈汉书·艺文志·诸子略〉记示战国时期儒、道、阴阳、法、名、墨、纵横、杂、农、小说等

“九流十家”的著作,凡189家,4324篇。从中我们能想见战国时代百家争鸣、诸子散文发达的文化学术繁荣盛况。

二、有助于粗知学术源流,了解学术的演变。

自刘向、刘歆、班固以来,人们注重利用图书叙录及类序等形式介绍学术源流和演变,于是所谓“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便成为古代目录学的重要特色和优良传统,目录学也被人称之为“流略之学”。如《汉书·艺文志·诗赋略》的序文,以三百字的篇幅,历叙赋的名义、春秋时赋诗言志的风尚,此后楚汉贤人失志之赋的兴起、汉赋的得失,及至汉武帝立乐府采歌谣的史实等,并对不同时期的诗赋以简要评述。读者研读此文,显然有助于粗知楚汉诗赋的发展轨迹。

有些目录对文献的类型如别集、总集、诗文评等的产生、发展也有简述,有些书目的叙录在介绍作者时往往又介绍他的学术思想与学术渊源,有些书目的总序还介绍历代文化学术以及图书目录事业的概貌和发燕尾服,这些内容对我们认识学术的源流演变都很有价值。

此外,从古代目录的分类及其图书著录情况方面,也往往能得到学术发展演变的信息。

三、有助于文化学术的研究和古典文献的整理。

古典目录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特点,具有重要的学术性,有助于学术研究与古籍整理。

研究者在研究之前,必须了解这一课题的研究历史,现状和趋势,参考书籍等而这必须借助目录学知识,查阅有关的目录、索引、文摘等。不仅如此,古代目录学保存的许多资料,如各书叙录对作者事迹、学术渊源、学术价值等的介绍,有些书目收录的原书序、跋或历代评论等,都对学术研究有直接的参考或引证作用。

文献古籍的整理,也必须借助目录。古代目录保存了许多宝贵的古典文献方面的原始资料。许多亡佚的文献古籍,正是凭借有关书目的记载,今天才能窥其一斑。因此,我们要整理某一部古籍,要考订某一位作家的创作或事迹,就要充分利用著述目录、版本目录、专题研究目录等,以使文献整理工作顺利完成。

3、论述辨伪及其意义、途径。(老师未明确说会考,意义和途径不作具体论述)

辨伪:古典文献有伪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把古典文献中那些有伪的图书文献或某部图书文献中有伪的内容、篇章揭示出来,就是辨伪。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辨伪是对某些有真伪问题的事、物进行考察鉴别,以定其真。文献学所讲的辨伪是狭义的辨伪,主要是辨识古典文献的真伪,其任务是认定图书文献的真实作者,年代,体现其原本的文献归属,而考证认定图书文献形成的真实年代则是文献辨伪的核心内容。

意义:辨伪是一切传统文化研究的基础。其意义概括起来大致有四:

一是不辨古籍之真伪无法确定文献的价值。

二是不辨真伪无益于古籍的整理。

三是不辨真伪无法编纂史书。

四是不辨真伪无法认识学术源流。

途径:

一、从目录文献入手,考察古籍文献的流传以辨真伪;

二、从历史事件等入手,考察其发生的时间与作者在世的时间以辨其真伪;

三、从作者生平入手,考察作者生平事迹和著述等以辨其真伪;

四、从文风语体入手,考察其出现的特定文风、语词、文体等以辨其真伪;

五、从征引文献入手,考察其与传本的异同、时代的前后等以辨其真伪;

六、从思想内容入手,考察其体现的学术观点、语词文风等以辨其真伪。

4、论述版本学的功用

版本学就是产生于文献典籍整理工作的文献考鉴之学,它是在文献典籍整理工作中形成的文献学的一个分支领域,是文献整理工作的一种手段,它与校勘、目录、辑佚、辨伪、文献编纂和注释等学科一起,组成文献学的科学体系。版本学的研究对象是一切需要整理和利用的文献资料。其功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版本学帮助人们区别真本伪本,舍伪而取真。

二、版本学帮助人们区别某书何本为全,何本为缺,舍缺而取全。

三、版本学帮助人们区别某书何本为精,何本为劣,舍劣而取精。

四、版本学帮助人们了解某书的版本源流,溯流而探源。

总之,版本学的功用归结起来就是让人们了解和掌握书籍的版本源流、审定真伪、辨别全缺精劣,刊误纠谬,以利读书治学和文物鉴别。

(四)运用题

指出下列字的四角号码(略)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文献检索》试题1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成为情报必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 A.选择、综合、分析 B.综合、筛选、重新组合 C.知识、传递、效益 D.筛选、组合、系统化 2.下面对查全率和查准率描述错误的是( A )。 A.若某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查准率也会相对较高 B.查准率为检出的相关文献量占检出文献总量的百分比 C.查全率和查准率是反映文献标引深度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 D.查准率和查全率存在互逆关系 3.下面对叙词语言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叙词语言是后组式语言 B.叙词语言是非规范性语言 C.叙词语言是字面组配 D.叙词直接取自文献中有实际意义的词 4.下面哪项不是代查代检的服务项目?( D ) A.专题文献检索服务 B.论文发表快速通道检索证明 C.论文收录与引用情况报告 D.电子阅览服务 5.个性化导读服务的原则是( C )。 A.预测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B.选择性原则与针对性原则 C.主动性原则与双向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与及时性原则 6.读秀电子图书的专用全文阅读器是( C )。 A. DjVu B.Acrobat Reader C. ApabiReader D.SSReader 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能检索出含有“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文献的检索式是( B )。 A.肝炎?疫苗 B.肝炎%疫苗 C.肝炎*疫苗 D.肝炎$疫苗 8.EMBASE com数据库中检索韩冬季(Han Dongji)的文章,检索式输入错误的是( C )。 A.Han D.J B.Han D J C.Han DJ D.Han D. 9.支持视觉搜索的数据库是( D )。 A.PubMed B.SinoMed C.EMBASE.com D.CINAHL 10.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师生发表的文献,可用的检索式是( B )。 A. Peking Univ AND hosp B.Peking Univ SAME hosp C. Peking Univ WITH hosp D.Peking Univ NEAR hosp 11.以下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是( B )。 A.专利文献 B.期刊论文 C.学位论文 D.会议论文 12.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的有效期分别为( C )。 A. 20年、15年、10年 B.10年、20年、10年 C.20年、10年、10年 D.15年、10年、10年 13.下面错误描述Google的是( B )。 A.Google属于综合性搜索引擎 B.Google属于元搜索引擎 C.Google属于通用型搜索引擎 D.Google不属于专题搜索引擎 14.下面为开放获取期刊网站的是( D )。 A.NSDL B.维基百科 C.读书公园 D.DOAJ 15.关于参考文献的著录格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 A.我国国家标准规定著者6人以内全部著录,6人以上加“等”字

文献学期末考试参考

(一)名词解释 1、文献:所谓的文献,是指任何具有一定历史或科学价值的含有知识信息的物质载体。古人最初把文献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指书面材料,即文章或典籍,另一部分指口头材料,即贤人所讲述的材料。后发生变化,专指典籍和文字资料。(《辞海》定义文献为:文献,原指典籍与贤者。……后专指具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资料。如历史文献。后指与某一学科有关的重要图书资料。如医学文献。今为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频、视频等手段以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辞源》则定义:文,指有关典章制度的文字资料;献,指熟悉掌故的人。……后指有历史价值的图书文物。) 2、文献学:文献学在一定程度上是“文献”概念的自然延伸,或者说“文献”的学问化、学科化就形成了“文献学”郑鹤声、郑鹤春先生最早提出“文献学”概念:“续集、翻译、编纂诸端,谓之文,审订、讲习、印刻诸端谓之献。叙而述之,故曰文献学。(赵国璋、潘树广主编的〈文献学辞典〉解释文献学为:“即研究文献的产生、发展、整理和利用的专门学科。在我国通常有两个含义,一指传统意义上的文献学(或称古典文献学),即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的源流、特点、处理原则和方法(含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和辑佚等)及其利用的一门学科;一指现代文献学。) 3、总集:总集是汇集了两个人以上的作品的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和多个朝代的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和多种体裁的作品。一般来说,古代的总集多为诗、文的合集。如《文选》便是现存最早的文学总集。(后面的简答题作进一步介绍) 4、别集:别集是相对总集而言的,它是指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的个人作品集。一般分他人编集和作者自编两种。其体例主要是分类、分体、编年三种。分类即按作品的内容来分类编排,如《门类增广十注杜工部诗》;分体即按作品的体裁或文体来编排,如《李太白文集》;编年即按作品写作年代顺序来编排,如《稼轩词编年笺注》。 5、单行文献:指单独印行的某一位或某几位作者的某一种作品或著作,又称作单行本。 6、丛书:指搜集两种以上的文献,按照一定的念和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的名称,用统一的版式和装帧印行的文献类型。丛书又名“丛刊”、“丛编”、“丛刻”、“类编”、“汇抄”等。按内容来分,丛书主要分为综合性丛书和专科性丛书两大类。综合性丛书是指包罗各种各类著作的丛书,如《四库全书》;专科性丛书是指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的丛书。 7、类书:是我国古代分类式的资料汇编性的工具书。类书采辑古典文献中有关典故史实、名物制度、诗文词语等方面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编排,每一门类又分为若干子目,以供读者读书或写作时查阅、征引。在古代,类书还有帮助人们应付科举考试的功用。如《皇览》《北堂书钞》《初学记》《太平广记》等。 8、方志:又称地方志,是记载一地自然和人文方面历史与现状的综合性的地方文献。它在某种意义上具有查找地方文献的工具书性质。它可以说是“地方史与地理的结合”。其种类很多,有府志、州志和县志等。如《元和郡县图志》《大清一统志》《浙江通志》。 9、目录:目、录两词在目录学中,目是指书的篇目或书名;录即叙录(也称书录或序录),后世称为解题、提要等,是对书的内容,著者事迹及写作、出版等情况的概要说明。将目与录二者结合在一起,即把一部书的篇名或一批书的书名与叙录编次在一起就是目录。换言之,目录是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及其叙录,它是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的工具。它分为一书目录和群书目录,前者如《诗》《书》之序,《周易》之《序卦传》;后者如《别录》和《七略》。 10、目录学:目录学是研究目录的形成与发展,探讨目录工作一般规律的专门学术,它是目录实践活动的理论概括和总结。它也是编次群书目录,介绍图书主旨,说明学术源流,指导求书治学的专门学术。 11、叙录:又称解题、提要,列于书后,是用以提示图书的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的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的结构成分,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和指示读书治学作用的具体表现之一。如《别录》《直斋书录解题》《郡斋读书志》等。 12、六分法:“六分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目录分类法,它创始于《七略》。据〈汉书〉载,刘向等进行大规模校书工作时,其分工在一开始就按学术性质分为六类,即经传类、诸子类、诗赋类、兵书类、数术类和方技类。这六类分别对应于〈七略〉中的六艺略、诸子类、诗赋略、兵书略、数术略和方技略。 13、四分法: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成熟于东晋时的李充。曹魏时期,秘书郎郑默制成国家内部藏书目录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文献检索》试题 1 一、单项选择题 1.信息成为情报必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 A.选择、综合、分析 B.综合、筛选、重新组合 C.知识、传递、效益 D. 筛选、组合、系统化 2.下面对查全率和查准率描述错误的是( A )。 A.若某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查准率也会相对较高 B.查准率为检出的相关文献量占检出文献总量的百分比 C.查全率和查准率是反映文献标引深度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 D.查准率和查全率存在互逆关系 3.下面对叙词语言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叙词语言是后组式语言 B.叙词语言是非规范性语言 C.叙词语言是字面组配 D.叙词直接取自文献中有实际意义的词 4.下面哪项不是代查代检的服务项目( D ) A.专题文献检索服务 B.论文发表快速通道检索证明 C.论文收录与引用情况报告 D.电子阅览服务 5.个性化导读服务的原则是( C )。 A.预测性原则与科学性原则 B.选择性原则与针对性原则 C.主动性原则与双向性原则 D.综合性原则与及时性原则 6.读秀电子图书的专用全文阅读器是( C )。 A. DjVu Reader C. ApabiReader

7.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能检索出含有“肝炎疫苗”、“肝炎病毒基因疫苗”、“肝炎减毒活疫苗”、“肝炎灭活疫苗”等文献的检索式是( B )。 A.肝炎疫苗 B.肝炎%疫苗 C.肝炎*疫苗 D.肝炎$疫苗8.EMBASE com数据库中检索韩冬季(Han Dongji)的文章,检索式输入错误的是( C )。 A.Han B.Han D J C.Han DJ D.Han D. 9.支持视觉搜索的数据库是( D )。 A.PubMed B.SinoMed C.EMBASE.com D.CINAHL 10.通过Web of Science数据库检索北京大学附属医院师生发表的文献,可用的检索式是( B )。 A. Peking Univ AND hosp Univ SAME hosp C. Peking Univ WITH hosp Univ NEAR hosp 11.以下不属于特种文献的是( B )。 A.专利文献 B.期刊论文 C.学位论文 D.会议论文 12.我国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三种类型专利的有效期分别为( C )。 A. 20年、15年、10年 B.10年、20年、10年 C.20年、10年、10年 D.15年、10年、10年 13.下面错误描述Google的是( B )。 A.Google属于综合性搜索引擎 B.Google属于元搜索引擎 C.Google属于通用型搜索引擎 D.Google不属于专题搜索引擎14.下面为开放获取期刊网站的是( D )。

如何 在word文档中加进参考文献的标注

如何在word文档中加进参考文献的标注? 光标放在引用参考文献的地点,在菜单栏上选【插入|脚注和尾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尾注”,点击【选项】按钮修改编号格式为阿拉伯数字,位置为“文档结尾”,确定后Word就在光标的地点插入了参考文献的编号,并自动跳到文档尾部相应编号处请你键入参考文献的说明,在这里按参考文献著录表的格式添加相应文献。参考文献标注要求用中括号把编号括起来,至今我也没找到让Word自动加中括号的要领,须要手动添加中括号。 在文档中须要多次引用同一文献时,在第一次引用此文献时须要打造尾注,再次引用此文献时点【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选“尾注”,引用内容为“尾注编号(带格式)”,然后选择相应的文献,插入即可。 不要以为已经完成了,我们离成功还差一步。论文格式要求参考文献在正文之后,参考文献后还有发表论文情况说明、附录和致谢,而Word的尾注要么在文档的结尾,要么在“节”的结尾,这两种都不符合我们的要求。 处理的要领似乎有点笨拙。首先删除尾注文本中所有的编号(我们不须要它,因为它的格式不对),然后选中所有尾注文本(参考文献说明文本),点【插入|书签】,命名为“参考文献文本”,添加到书签中。这样就把所有的参考文献文本做成了书签。在正文后新建一页,标题为“参考文献”,并配置好格式。光标移到标题下,选【插入|交叉引用】,【引用类型】为“书签”,点“参考文献文本”后插入,这样就把参考文献文本复制了一份。选中刚刚插入的文本,按格式要求修改字体字号等,并用项目编号执行自动编号。 到这里,我们离完美还差一点点。打印文档时,尾注页同样会打印出来,而这几页是我们不须要的。当然,可以通过配置打印页码范围的要领不打印最后几页。这里有另外一种要领,如果你想多学一点东西,请接着往下看。 选中所有的尾注文本,点【格式|字体】,改为“潜藏文字”,切换到普通视图,选择【视图|脚注】,此时所有的尾注出现在窗口的下端,在【尾注】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尾注分割符”,将默认的横线删除。同样的要领删除“尾注延续分割符”和“尾注延续标记”。删除页眉和页脚(包括分隔线),选择【视图|页眉和页脚】,首先删除文字,然后点击页眉页脚工具栏的【页面配置】”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上点【边框】,在【页面边框】选项卡,边框配置为“无”,运用范围为“本节”;【边框】选项卡的边框配置为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卷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B)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

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A)a and b and c (B)a and b or c (C)a or b or c (D)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 (A)零次文献(B)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B ) (A)使用“逻辑与”(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D )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古典文献学期末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文献:先秦及汉代多把文献理解为书面材料与口头材料,例如孔子与司马迁。后来专指书面材料,到现代,文献定义为,记录有知识与信息得一切载体。 文献学:一定程度上就是“文献”概念得自然延伸延伸,就是研究文献得产生、发展、整理与利用得专门学科。 古典文献学:传统文献学(即古典文献学)正就是在综合校雠、目录、版本诸学得基础上发展起来得,就是指研究我国古典文献得源流、特点、处理原则与方法(如分类、目录、版本、辨伪、校勘、注释、编纂等)及其利用得一门学科。 总集:总集就是汇集两人或两人以上得作品得合集,它可以包括一个朝代(断代)与多个朝代(通代)得作品,也可以包括一种体裁与多种体裁得作品。一般来说,古代得总集多为诗、文得合集。 别集:就是相对于总集而言得,它就是指商搜集一个作家部分或全部作品得个人作品集。例如《李太白全集》《王维集校注》等 类书:就是我国古代分类式资料汇编性得工具书,最早得类书就是曹丕得《皇览》,著名类书还有《太平广记》《太平御览》等 丛书:就是指搜集两种以上得文献,按照一定得理念与体例编校,冠以一个总得书名,用统一得版式与装帧印行得文献类型。又称“丛刊”“丛刻”等,例如《儒学警悟》。注意综合性丛书(包括各类著作,《四库全书》)与专科性丛书(专收某一学科、某一文体、某一类别等,明代何文涣《历代诗话》) 政书:专门记载各种典章制度得工具书,又称典志体史书,例如唐代刘轶《政典》。杜佑在《政典》基础上扩充为《通典》。宋人郑樵编《通志》,元代马端临编《文献通考》,杜、郑、马三书被称为“三通”。 叙录:或称书录解题,题要等,列于书名之后,就是用以揭示图书得内容主旨,价值得失,介绍作者生平事迹、学术源流以及该书得版本,校勘流传情况等,叙录就是古代目录书中最重要得结构成分,就是古代目录学具有学术性与指示读书治学作用得具体表现之一。 别录,西汉刘向把所校各书得叙录汇集成编,称为《别录》,就是一部汇集诸书叙录得提要目录学著作。也就是后世叙录体目录得创始与典范。 刻本就是指在板木上刻字印刷而成得图书,按照书籍刻印得时代,可以分为唐刻本,五代刻本,宋刻本,辽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民国刻本,例如唐代刻本金刚经。按照刻印得地域划分,可分为浙本蜀本等。按照书籍刻印得主体可以分为官刻本,与家刻本等,按照书籍刻印得先后,可以分为初刻本,原刻本,重刻本等,按照版式与字体,可以分为大字本,小字本等,还可以按照印刷得墨色,流通得情况。 善本,善本就是指珍贵难得得古籍刻本写本,其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艺术代表性、或某一方面得特殊价值,不仅原本或接近原本得版本可称善本,但凡经过名家精校过得版本都可视为善本。善本之义有三,一、足本,二、精本,三、旧本。 行款即行文得款式,包括行格与字数,通常以半页计算。 牌记又称碑牌、木记、墨围,俗称书牌子,就是刻书得一种版本记录,相当于今天得版权页,一般认为牌记兴起于宋。牌记最初环以墨围就是为了区别正文,引起读者注意。

文献学专题试卷

-日-- - - - -月- - - - - - - - -年-- - - - - - - -:- -间- - -时- -试-- -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业- -专-- 线 - - - - - - - - - - - - - - - -)-- 点--学-- 教封 -(- - -院-- - - - - - - - - - - - - - - 密名- -姓--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号-- -学- - - 山东师范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试题 (时间: 110 分钟共100分) 年级:2014 级专业:汉语言文学(专升本)考试科目:《文献学专题》 试题类别: A (A/B/C)考试形式__闭卷_(开、闭卷) 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阅卷人复核人 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清代私刻丛书,各具特色。如其中()的《士礼居丛书》、孙兴衍的《岱南阁丛 书》,就专以仿宋、元旧本文献为主。 A .张海鹏 B.卢文弨 C.鲍廷博 D.黄丕烈 2.魏明帝正始年间,用()三种字体,刻写了《尚书》《春秋》两经,故称“三体 石经”。 A.古文、篆书、楷书 B.篆书、楷书、草书 C.古文、篆书、隶书 D. 楷书、草书、隶书 3.“卷子”是古代纸质文献的装潢形制之一,由以下哪四部分构成?() A .轴、卷、褾、带 B.轴、牙签、褾、带 C.卷、牙签、帙、邺架 D.轴、卷、帙、邺架 4.隋朝牛弘提出书有“五厄” ,明代()又接其说法,补论“十厄” 。 A .冯梦龙 B.袁宏道 C.胡应麟 D.李开先 5. 抄本的分类,从纸格的颜色来看不包括()。 A .红格抄本 B.蓝格抄本 C.青格抄本 D.黑格抄本 6.浙刻本用的字体是()。 A .颜体 B. 欧体 C.柳体 D. 赵体 7.版本从狭义上来说专指()? A .抄本 B. 雕版印本 C.批校本 D.手稿本 8.在版本的整书结构中,附于书皮内的空白纸页叫做()。 A.扉页 B.封面 C.书口 D.书脑 9.著名藏书家多半会有自己的藏书处,清代黄丕烈有()。 A.述古堂 B.汲古阁 C.知不足斋 D.士礼居 10.以下哪一部书是我国古代最巨大的官修图书目录,被张之洞称为“良师”,也是 先秦至清初学术史的系统总结?() A. 《郡斋读书志》 B.《四库全书总目》 C.《直斋书录解题》 二、填空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唐代类书,多已亡佚,今存者仅四大类书:虞世南撰写的 等编写的(《艺文类聚》)、徐坚等编写的(《初学记》) 帖事类集》)。 2.石刻文字极为丰富,主要分碣、、碑。 3.古代典籍屡遭厄运,隋朝提出书有“五厄”, 又补论“十厄”。 4.著名藏书家多半有自己的藏书处,比如:明代祁承有淡生堂、 清代钱曾有述古堂、赵昱有小山堂、鲍廷博有。 5.在版本内容结构中,是出版者的专用标记,刻印 堂号等。 6.“衍”是古书中常见的错误,即比原文多出字句,凡是原稿中 误增的文字,称为衍字、衍文,也叫。 7.“目录”一词,在现存文献中,最早出现于。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册府元龟》 2.经折装 3.“十三经” 4.书耳 5.书根 第

word中插入参考文献方法及标准参考文献格式

参考文献应用方法 利用word插入参考文献 写论文要有参考文献,但是每次写论文,遇到的第一个头疼的问题就是参考文献的插入。虽然以前知道word有很强大的插入参考文献的功能,也转载过别人写的经验总结,但是没有实际用过,现在用到了,把暂时遇到的一些问题的解决方法小结一下,没遇到的就等以后再小结吧!希望能给大家节省一些时间。 1..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将光标定位于word文档中将要插入参考文献的位置,按“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出现一菜单,选择“尾注”,“文档结尾”,编号格式为“1,2,3”。按“插入”按钮。以后也按照这个方法,不管是在该参考文学的前面还是后面插入,word都会自动更新编号,你就不用再自己一个一个改编号了。 2.给插入的参考文献加中括号。 用word自动插入的参考文献是没有中括号的,参考文献全部写好后要是一个一个加中括号太麻烦。用什么方法呢?按“编辑/查找",在查找栏中输入"^e",再替换为:"[^&]"。(交叉引用时插入的第N(N>2)次上标并不能被替换,此时查找栏中应输入"^#"(代表“特殊格式”中的“任意数字”),另外,“格式”选项还应选择“字体-上标”)(上述查找方法只能查找到由“交叉引用”产生的上标,第一次插入的上标还是得用"^e"才能查找)这时不管是文章中还是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都加上了中括号。我用过了!很好用。 3.给尾注中的参考文献编号去除上标标志 你会发现正文和尾注中参考文献都是上标的形式,正文的上标是你想要的,但是尾注中不是你想要的。修改方式和谱图word一样,选中编号,按快捷键"ctrl+shift+=”即可。也可以选中,右击,字体,效果中上标项的勾去掉。(新建“字符”样式即可)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2003版: 参考文献有几页,你会发现每页的参考文献前面都有一条横线,且无法删除。它叫“尾注分隔符”。怎么删除?进入普通视图。按“视图/脚注”,此时编辑界面分为两个部分下面的编辑框是尾注编辑框选择尾注编辑框中的“尾注”下拉框,选择“尾注分隔符”,出现一条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再选择“尾注延续分隔符”,也会出现一条横线(这是尾注分页时会出现的很长的横线),选择该横线,删除它。关闭后,再按“视图/页面”切换回来。 2007版: 1. 先“视图”? “普通视图”; 2. 进入“引用”?“脚注”?“显示备注”; 3. 窗口下面出现了“尾注”,点击下拉菜单“所有尾注”那里; 4. 选“尾注分隔符”,删掉那个横线;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DOC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二次文献信息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2.学科化服务 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 3.网络电子图书 以电子图书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4.专利文献 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5.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著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6.书目数据库 是指存储某些或某一个领域的二次文献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7.个性化导读服务 又称阅读指导服务,是图书馆针对各类型读者,采取各种措施主动诱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8.双词频控制检索 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9.专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权利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权人的权 利和义务的法 10.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11.参考数据库 指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的数据库,它可以指引用户获取原始信息。参考数据库包括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卷

信息检索与利用》试题(本科) 一、单项选择题 (每题 1.5 分,共 30 分) 1. 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是( A ) (A)物质、能源、信息(B)物质、人力、资本 (C)物质、能源、管理(D)信息、管理、人力 2. 就信息与物质、能量的关系而言( D) (A)信息是一种物质(B)信息是一种物质,同时具有一定的能量 (C)信息是一种能量(D)信息既非物质,也非能量 3. 信息论的创始人是( D) (A)美国数学家哈特莱(B)美国数学家维纳 (C)中国数学家华罗庚(D)美国数学家香农 4.信息资源的本质特征是( B) (A)依附性与可传递性(E)知识性与共享性 (C)共享性与价值不定性(D)可传递性与共享性 5. 如果分别以检索词a、b、C在某数据库的关键词字段进行检索都能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结果不为 0,下面哪个检索式表示检索结果数最少( A) (A) a and b and C (B) a and b or C (C) a or b or C (D) a or b and C 6. 根据加工深度来划分文献,学位论文属于( B)

(A)零次文献(B) 一次文献 (C)二次文献(D)三次文献 7. CNKI 是以下哪一种称谓的简称( C) (A)清华同方(B)重庆维普 (C)中国知识基础设施(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8. 扩大检索范围的方式是( B) (A)使用“逻辑与” (B)使用“逻辑或” (C)使用“逻辑非” (D)使用优先运算符 9. 下列能够检索图书信息的数据库是( D) (A)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B)万方数据资源系统 (C)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D)超星数字图书馆 10. 下列属于一次文献的正确答案是( C) (A)专刊说明书、索引、文摘刊物(B)期刊论文、私人笔记、百科全书 (C)会议论文、科技报告、期刊论文(D)字典、手册、年鉴 11.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D ) (A)标题词语言(B)兀词语言 (C)叙词语言(D)关键词语言 12. 下述各项中,影响数据库质量的是( D) (A)检索式是否正确(B)检索者是否正确分析检索课题 (C)检索词的选择质量(D)数据库的信息量 13.以下哪个不是纸质文献的记录手段( D) (A)手写(B)油印(C)胶印(D)雕刻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附答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试题(十套) 试题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文献一词最初具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___典籍________,二是指______贤才_____。 2,据载,孔子在整理“五经”(即____《诗》;《书》;《礼》;《易》;《春秋》方面贡献很大,也为后世文献整理树立了典范。 3,西汉__刘向_____和_____刘歆_____父子在文献学方面的突出贡献是遍校群书,编纂目录学著作《别录》和《七略》。 4,西晋之时,汲郡有著名的文献发掘事件,出土了战国时期的竹简若干,其所得竹简文献一般称__汲冢周书_________。 5,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文献为唐咸通九年(868)刻印之___《金刚经》________。 6,文献学上所谓“三通”是指杜佑的__通典__________、郑樵的__通志________和_____马端临______的《文献通考》。 7,清代考史三大家为钱大昕、王鸣盛和赵翼,分别著有__廿二史考异__、《十七史商榷》、__廿二史札记_________等考史名著。 8,金石的“金”指_青铜器__________;金文则指商周___________时期刻于其上的文字。 9,______总集_____指搜集两种以上文献,按一定理念和体例编校并冠以一个总名的著作。 10,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始自___1899_____年,绵延整个20世纪,为中国现代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 二、名词解释(每个4分,计20分) 1,汗青;2,辑佚;3,四分法;4,线装;5,索引 1竹简剖开成片后,为防蛀和便于书写,需用火烤干其水分,谓之“杀青”,亦称“汗青” 2文献学之辑佚,是指将散见于现存图书文献中的散佚、亡佚文献的残篇散句等各种佚存之文字逐一摘录,按一定的方法原则加工后编辑成册(篇),使之集中复现流传的文献整理活动,或以此为手段的研究方法。 3四分法指关于典籍文献的四部分类法。起源于魏晋之际,初步成熟于东晋时期。唐初修《隋书?经籍志》,继承前代,正式确立经、史、子、集名称,概括各类书籍性质内容。 4线装书为纸书的一种装式,在前后各加一张护页,连同正文用线装订在一起,不包书背。线装克服了以前各种装帧的缺点,因而最终成为古代图书装帧的主流。线装书约出现于宋代,至明代中叶以后成为主流。 5索引,古今又称玉键、针线、韵检、通检、备检、引得等。最先出现于明代。“索引”一词,原从日语引进,一度依据英文index译为“引得”。现通行和规范术语为“索引”。 五、简述题(每题10分,计20分) 1,试简述伪书产生的主要原因。 2,试举例说明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间的关系。 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计20分) 1,1983年颁布的中国国家标准《文献著录总则》规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_知识______的一切载体”。《中国大百科全书》则界定“文献”为“记录有____知识_______和_信息__________的一切载体”。 2,秦始皇三十四年的_焚书__________事件对先秦文献的流传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3,东汉晚期,经学大家_____郑玄______遍注群经,对文献整理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目录 如何用Word编辑参考文献 (3) 以尾注的方式插入第一个参考文献。 (3) 按要求的格式输入参考文献内容。 (3) 说明:序号周围有似隐似现的框 (4) 去除“尾注分隔符” (4) 交叉引用 (4) 无尾注的参考文献的排序 (5) word 编辑文献 (6) 两栏文档的页码插入 (6) 另有妙用的Ctrl+Z (7) 将样式传给其他文档 (8) 巧用Alt键实现图片的精确定位 (9) 去除Word页眉下横线 (9) 设置上下标注 (9) 选择合适的粘贴格式 (9) 斜线表头的处理 (9) 自动标注汉字拼音 (9) 如何自动生成英文目录 (9) 巧用自动更正 (11) 给图表加上自动排序的题注 (12) 介绍设置文档不连续页码的技巧。 (14) 用Word编辑论文的几个建议 (16) 一定要使用样式 (18) 一定不要自己敲编号,一定要使用交叉引用。 (18) 一定不要自己敲空格来达到对齐的目的。 (19) 绘图 (19) 1

编辑数学公式 (20) 参考文献的编辑和管理。 (20) 使用节 (21) 使用子文档。 (22) 及时保存,设置自动保存,还有一有空就ctrl+s。 (22) 多做备份 (22) 插入的图片、和公式最好单独保存到文件里另做备份 (23) 使用大纲视图写文章的提纲,调整章节顺序比较方便 (23) 使用文档结构图让你方便的定位章节 (23) 使用文档保护,方便文章的审阅和修改 (23) word表格的排序、公式和转换的功能也是很值得学习的 (23) Word中快速操作的10个技巧 (24) 快速定位到上次编辑位置 (24) 快速插入当前日期或时间 (24) 快速多次使用格式刷 (25) 快速打印多页表格标题 (25) 快速将文本提升为标题 (25) Word的字号 (26) 快速设置上下标注 (26) 快速取消自动编号 (27) 快速选择字体 (27) 快速去除Word页眉下横线 (28) 论文格式要求: (28) 论文名称、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名、单位所在城市名、摘要、关键词、中图分类号 (28) 正文 (29) 参考文献 (30) 作者简介、基金项目 (32) 2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 题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文献检索期末考试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二次文献信息 二次文献也称二级文献,它是将大量分散、零乱、无序的一次文献进行整理、浓缩、提炼,并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科学体系加以编排存储,使之系统化,以便于检索利用。 2.学科化服务 指图书馆设专人与某一学科专业作为对口单位建立联系,在院系、学科专业与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相互沟通,为用户主动地,有针对性的收集和提供文献信息的服务。 3.网络电子图书 以电子图书形式发行,以互联网为流通渠道,以数字内容为流通介质,以网上交易为主要支付手段的图书。 4.专利文献 是实行专利制度的国家、地区及国际性专利组织在审批专利过程中产生的官方文件及其出版物的总称。 5.引文分析法 引文分析法,就是利用各种数学及统计学的方法进行比较、归纳、抽象、概括等的逻辑方法,对科学期刊、论文、着者等分析对象的引用和被引用现象进行分析,以揭示其数量特征和内在规律的一种信息计量研究方法。 6.书目数据库

是指存储某些或某一个领域的二次文献书目数据的一类数据库。 7.个性化导读服务 又称阅读指导服务,是图书馆针对各类型读者,采取各种措施主动诱导读者的阅读行为,提高其阅读意识,阅读能力和阅读效益的一种教育活动。 8.双词频控制检索 指对一个检索项中的两检索词分别实行词频控制,也就是一个检索项使用了两次词频控制。是针对单项双词组合检索而设置的。 9.专利法专利法是确认发明人(或其继受人)对其发明享有专有权,规定专利 权人的权利和的法 10.网络信息资源 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具体的说是指所有以电子数据形式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的信息存储在光、磁等非纸介质的载体中,并通过网络通信、计算机或终端等方式再现出来的资源。 11.参考数据库 指为用户提供信息线索的数据库,它可以指引用户获取原始信息。 参考数据库包括书目数据库(Bibliographic Database)和指南数据库(Referral Database)。 12.情报调研 指图书馆根据某一特定任务的要求,广泛收集文献,必要时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收集来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对比、推断、归纳整理,掌握其内部变化的规律与周围事物的联系,了解它的过去、现状并预测未

(完整版)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bb

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中医文献学概论期末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根据现存考古实物来看,商周时期的文献载体主要为()。 A简牍和兽骨B甲骨和金石C金石和简牍D缣帛和甲骨 2.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方书是()。 A《合阴阳》B《天下至道谈》C《五十二病方》D《阴阳十一脉灸经》 3.最早使用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的目录著作是()。 A《晋中经簿》B《晋元帝四部书目》C《隋书·经籍志》D《汉书·艺文志》4.古籍书页中行与行之间的界限,称为() A栏框B栏线C行格D行款 5.原著内容完整,没有残缺或删减的古籍版本,称为()。 A精刻本B足本C精校本D原刻本 6.下列不属于校勘方式的有() A存真式B求真式C校异式D他校式 7.对发音方法简单描写的注音方式称为()。 A譬况B读若C直音D反切 - 1 - 装订线 8.校正医书局是()代的官方医籍整理机构。 A汉B唐C宋D明 9.在四部分类法中,医学类书籍应当归属于()。 A经部B史部C子部D集部 10.具有范围最广,用力最劳特点的校勘方法是()。 A对校法B本校法C他校法D理校法 得分 阅卷人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1.文献是记录有的一切。 2.一部完整的书目,是由、、和等部分组成。 3.行款是指古籍书页中正文的和字数。 4.历代避讳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和缺笔。 5.与中医药学有关的古代卷子,主要有和两大类。 得分 阅卷人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 题,每题5分,共20分) 1.因形求义 2.目录 3.版本学 4.校勘学 得分 阅卷人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题,共30分) 1.注释的方法主要包括哪些?(7分) 2.注释的内容都有哪些?(7分)

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期末试卷

《文献检索及论文写作》期末试卷学号:姓名: 一、简答题( 共30分) 1、什么是科技文献?按文献载体的形式可划分为哪几种形式?各举一例说明。(13分) 答:1)科技文献是记录有科学技术知识或信息的一切载体。通俗地说,科技文献就是除了社会科学文献以外的一切文献; 2)划分形式:刻写型(金文、手稿)、印刷型(书本、文件)、微缩型(照片、图片)、声像型(唱片、电影片)、机读型(磁带、光盘) 2、根据本学期所学的内容,简要说说有几种途径(至少四种)能够查到你所需要的中文期刊文献。(12分) 答:中国国家图书馆、?CSSCI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发帖求助 1)根据文章出处,去一些较大图书馆查找原文。 2)如果学校或单位有CNKI,维普,万方的话,中文文献就比较好办。 3)对于自然科学英文文献来讲,可在ACS、RSC、Wiley、Elsevier、Springe等检索。这些数据库里面文献很多,可以为我们提供很多的文献资源。 “每组几个”等字样,然后进入后,分别点击,里面的其中一个就有可能会下到全文。 5)如果上面的方法找不到全文,就把文章作者的名字或者文章的title在Google 里搜索(不是Google 学术搜索),用作者的名字来搜索,是因为很多国外作者都喜欢把文章的全文(PDF)直接挂在网上,一般情况下他们会把自己的文章挂在自己的个人主页(home page)上,这样可能也是为了让别的研究者更加了解自己的学术领域,这样你就有可能下到你想要的文献的全文了。第一作者查不到个人主页,就接上面的方法查第二作者 3、中国化学会是我国化学领域的一个权威学术团体,结合课程的学习,请你列出五种该学会主办的期刊名称。(5分) 答:分析化学、化学学报、物理化学学报、有机化学、高分子学报、无机化学学报、分子催化 二、应用题( 共45分) 1、用下划线标注说明下列各题中每一字段的含义。(20分) (1)期刊出版物的文摘标头: 129:248995z①Calculation of the Hydrodynamic Contribution to Peak

最新文献检索期末试卷(学生)

《文献检索》期末试卷 姓名学号专业 本试题一共5道大题,共5页,满分100分。 阅卷人题号一二三四五合计 核分人题分30 30 20 10 10 100 总分得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每题1.5分,共30分) 1. 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载体 B 纸张 C 光盘 D 磁盘 2.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一次文献( ) A 期刊论文 B 百科全书 C 综述 D 文摘 3.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二次文献( ) A 专利文献 B 学位论文 C 会议文献 D 目录 4. 下列哪种文献属于三次文献( ) A 标准文献 B 学位论文 C 综述 D 文摘 5. 下列选项中属于连续出版物类型的选项有() A 图书 B 学位论文 C 科技期刊 D 会议文献 6. 下列选项中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A 报纸 B 图书 C 科技期刊 D 标准文献 7. 纸质信息源的载体是() A 光盘 B 缩微平片 C 感光材料 D 纸张 8. 以刊载新闻和评论为主的文献是() A 图书 B 报纸 C 期刊 D 会议文献 9. 使用分类语言对信息进行描述和标引,主要是可以把()的信息集中在一起。 A 同一作者 B 同一学科 C 同一主题 D A+B+C 10.《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中图法》)将图书分成( ) A 5大部分22个大类 B 5大部分26个大类 C 6大部分22个大类 D 6大部分26个大类 11.《中国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是我国常用的分类法,要检索农业方面的图书,需要在()

类目下查找。 A S类目 B Q类目 C T 类目 D R类目 12. 利用文献末尾所附参考文献进行检索的方法是() A 倒查法 B 顺查法 C 引文追溯法 D 抽查法 13. 至少由一种文档组成,并能满足某一特定目的或某一特定数据处理系统需要的一种数据集合,称为() A 数据库 B 记录 C 字段 D 文档 14. 广义的信息检索包含两个过程() A 检索与利用 B 存储与检索 C 存储与利用 D 检索与报道 15. 狭义的专利文献是指() A 专利公报 B 专利目录 C 专利说明书 D 专利索引 16. 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 A G B B CB C ZG D CG 17. 我校图书馆所购买的下列数据库中可以检索期刊论文的是() A 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 B 超星数字图书馆 C 书生之家数字图书馆 D 方正Apabi数字图书馆 18. 期刊论文记录中的“文献出处”字段是指:() A 论文的作者 B 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 C 刊载论文的期刊名称及年卷期、起止页码 D 收录论文的数据库 19. 以下四种信息检索语言中,不受《词表》控制的是() A 标题词语言 B 元词语言 C 叙词语言 D 关键词语言 20. 以下检索出文献最少的检索式是() A a and b B a and b or c C a and b and c D (a or b) and c

WORD中如何使用尾注插入参考文献

写论文时,参考文献的引用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每个杂志要求的文献格式是不一样的,包括在文章中插入的方法和在文章后面排列的格式和顺序等都不同。根据排列顺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按插入顺序排序,二是按作者的姓名排序。 如果是按作者姓名排序,文章内容如果要改动(包括移动、插入或删除),对参考文献在最后的排序影响不大,编号也好改。 但如果是按插入顺序排序(国内的绝大部分杂志和国外的许多杂志都是这样的),则文章如有改动,参考文献的增删和重新排序的工作就会变得很烦琐,而且容易出错。有的编辑对这方面的要求很严格,把参考文献的格式作为笔者是否认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所以,参考文献是我们写论文时不容忽视的一个环节。 有一个很出名的软件Reference manager是专门用来管理参考文献的,它功能很强大,能对文献进行二次检索、管理,与Word结合还可完成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插入,相信很多高手都用它解决了参考文献的插入问题。但这个软件不是免费的(D版的不算),而且对于一些不是很高手的人来说,把 RM的功能都开发出来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我对RM就掌握得不是很好, 但我发现其实只要简单地用Word中的插入尾注的功能就能很好地解决按插入顺序排序的论文中参考文献的排序问题。方法如下(以Word2003为例): 1.光标移到要插入参考文献的地方,菜单中“插入”—“引用”—“脚注和尾注”。 2.对话框中选择“尾注”,所在位置和编号方式等根据需要选择,一般是文档结尾和连续。 3.“编号格式”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阿拉伯数字。 4.确定后在该处就插入了一个上标“1”,而光标自动跳到文章最后,前面就是一个上标“1”,这就是输入第一个参考文献的地方。 5.将文章最后的上标“1”的格式改成正常(记住是改格式,而不是将它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