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谈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谈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谈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谈谈教师的核心素养

我认为教师的核心素养是指教师的教育情怀和教育能力。

什么事教育情怀?往大一点说是爱的情怀,所谓“爱满天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往具体一点说是爱恋的情怀,我不说痴迷的情怀,因为痴迷的人毕竟太少了。除了爱恋,还有执着的情怀。执着,就是认定一个目标,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当代名家、名师,他们哪一位没有这样的情怀?陶行知说:“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斯霞老师说:“我为自己一辈子是小学教师而自豪。”李吉林老师说:“我是长大了的儿童。”

什么是教育能力?可以分成几个方面:

第一为文化底蕴,或学科底蕴,通俗地说就是你做教师的功底。语文教师的功底是什么?我认为核心功底是解读文本的能力。“千重要,万重要,读懂文本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掌握文本就没有法。”这是真理,就这么简单!

那么怎样提高自己的底蕴,夯实自己的功底呢?我看唯有读书这是一条正道,除此没有他途。我建议青年教师多读一些文学名著,多读一些优秀刊物,揣摸别人是如何欣赏解读优秀文本的。教学文本读到什么程度就算过关了呢?杨九俊先生说:“要把文本玩得通透。”所谓“通透”就是要通达透彻,如数家珍,如从己出,仿佛就像自己家的宝贝,仿佛文本就是从自己的心中流淌出来一般。

第二为教学艺术。有了文化底蕴、扎实功底是否就能成为好教师呢?不一定。不是所有作家都能成为好老师,不是所有文艺评论家都成为好老师。为什么?因为他们不一定不是懂得教学的艺术。教学的艺术是什么?我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循循善诱”。“诱”,教导,引导,劝导也。“善诱”,是善于教导、引导,善于启发、点拨,善于指点迷津,让人豁达开朗。这“善诱”当中大有文章可以做了。

善于倾听,是善诱之前提。你能听出学生的发言中,哪儿是正确的,哪儿是错误的,哪儿是似是而非的,哪儿是答非所问的。

善于捕捉,是善诱之关键。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闪光的金子,并把它放大光芒,照亮课堂。善于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问题,并把它置于放大镜下,看到问题的成因,让全体学生引以为鉴,这是为师者的本领。

善于点拨,是善诱之核心。善诱者能四两拨千斤,善诱者能借力来打力,善诱者能让学生柳暗花明,善诱者能让学生拨云见日,善诱者能让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霖,享受思想启蒙的大餐。

除了“善诱”外,还要“循循善诱”呢。“循循”就是有顺序,有次序,有步骤,有规律的样子。这里的顺序就是学生认知的规律,儿童心理的规律,学科建构的规律。如果背离了规律,就背离了“循循善诱”,就不是真正的教育艺术。

当然,教育情怀也好,教育能力也好,都离不开创新思维,因为,唯有创新才是教育永不褪色的灵魂。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

教师核心素养心得 教师素养学习心得体会 作为教师,从书本中获取知识显得尤其重要。人类创造的知识财富,如同浩瀚的海洋,博大精深。作为我们教师需要加强各方面的修养来提高自己。所以我们理应多读书,用书来净化心灵,用书中的知识充实自己。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承担着传播人类思想文化的重任,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桥梁和纽带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成为研究者、专家和名师。 通过学习,我感觉到高素质的教师首先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即“师德”。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 教师素养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教育教学的质量,更影响到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也影响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能力培养。教师的素养越高,对学生的素养教育越有成效;对学生的人文素养教育越深入,教师的人文素养越能得利有效的发展。两者相辅相成,因

此,教师素养的修炼成为当代教师必须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和任务。时代在发展,知识在更新,一个人不能停留在已经拥有的知识水平上。因此教师要有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和崭新的知识观,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和其他各方面的知识,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只有用全新的知识、全新的理念来教育富有新时代精神的学生,从而为学生树立“学而不厌”的榜样,才会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做到在教育的实践中游刃有余。 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 其次,高素质的教师还应是“专家型”的人才。具体而言,教师应该是某一学科或某一领域的教学专家,他们有真才实学,有丰硕成果,受到学生们的尊重, 对教育教学有发言权。教师还应该是“大教育专家”,他们不局限于自己所教学科,而是思想开阔,视野宽广。教师还应该是“教育

教师个人素养有哪些方面

教师个人素养有哪些方面 目前,国内高校中的教师素养还存在着各种问题。许多教师基本上没有经过教学法的培训,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其现 状如下: 第一,理论研究薄弱。如高校中从事教学理论研究的队伍薄弱,有些教师的科研意识普遍比较淡薄,科研能力不强。 第二,教师教学道德存在着“责任心不强,缺乏奉献意识”、“课堂上流露消极心态”、“使用不正确的课堂语言”、“教学内 容陈旧,脱离社会实际、教学思想陈旧,课堂缺乏生活意义和生命 价值”等问题。 第三,教师科研道德存在着“学术抄袭”,“炒作学问”、“粗制滥造”、“学术作弊”、“学把作风和学术团体宗派化”等问题。 第四,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的不合理导致学生学习态度不积极,学习不得法,教学形式和方法缺乏创新,不能学以致用等等。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灵魂。人才培养首先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较高的素养。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在于提高教育者的整体素养。教师素养 的内涵包括:教师的道德素养、基本技能、业务素养、科研能力、 身心素养、工作量、科学文化素养、社会交往素养等八个方面。在 这些素养中教师的道德素养尤为重要,这是其他素养的前提。 教书育人是教师素养的核心价值体系 首先,教师育人是教师的基本道德责任和核心价值。《高等学校教师职业思想道德修养》中认为:“教书育人是教师根据社会发展 的需要和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在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把教育和教 学结合起来,尽职尽责,既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第一,目标性的学习和在学生现有知识的认知基础上的信息输入是课堂有效进行的前提。充分了解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教学目的,了解学习对象的现状和要求;上课之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是上好课的关键。第二,认真实施教学工作的每一环节,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师 和学生的相处时间大部分是在课堂上,除了要规范言行举止之外, 合理的课堂设计和知识的有效输入更加重要。课堂是指挥棒,是导向,教师在课堂中不能局限于书本知识的传授,而应注重学生综合 应用能力的提高,培养学生的自律性学习习惯和良好的学习方法也 是教师课堂设计中的重要一环。第三,高校是学生的精神故乡。梅 贻琦在上世纪40年代曾说道:“学校犹水也,师生犹鱼也,其行动 犹游泳也,大鱼前导,小鱼尾随,是从游也,从游既久,其濡染观 摩之效,自不求而至,不为而为。”英国诗人JohnMasefield说:“世间再无堪与大学相媲美的事物……只要有大学存在,人的自由 思想、全面公正探索的冲动仍能将智慧注入人们的行动之中。” 笔者认为,构建高校教师的良好素养,教师应注意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师要钻研业务,掌握精深广博的专业知识,这是“学高为师”的要求。全球化多媒体时代的今天,更要求高校教师具备 “高”“精”“深”的专业知识和与时俱进的学习意识,在教学中 不断提升和成长。第二,高尚的师德风范是教师的素养。光有渊博 的学识未必就是一名好的教师,但以高尚的师德风范来要求自己的 教师就一定能成为一名好教师。“师表”是司马迁第一次使用的, 他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提出了“国有贤相良将,民之师表也”。教师应以身作则,起榜样示范作用,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做正直诚实的人;坚持“身教重于言教”。尊重每一个学生,对学生 的成长满怀期望,理解和宽容学生,用真诚和爱心来帮助和关爱学生,以人格魅力来感染和带动学生。第三,爱岗敬业,对教学生涯 有很好的规划。要热爱自己的职业,教师的职业是崇高和神圣的。 这是人们常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 这是因为爱心和奉献是教师的职业中必要的素养。没有“宁静致远,淡泊名利”的气节和修养是不适合做高校教师的。宋代朱熹认为:“人性皆善,而其类有善恶之殊者,习气之染也。故君子有教,则 人皆可以复于善,而不当复论其类之恶矣!”

教师的十八项核心素养

教师的十八项核心素养 在新的世纪,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当老师,有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有魅力的老师,这似乎是一个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的话题。但人人能谈,未必人人能谈出门道来;能谈出 门道来,未必能切近实际。 ------题记从教九年,一直以为自己对如何成为有魅力的老 师有一定的理解。可是自从读了李明高老师的《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再加上暑期为评选教坛新秀做准备而看了其他的一些教育理论,才发觉以前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老师尤 其是有魅力的老师知之甚少。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现代教师的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师生之间的多向交际,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我们需要好的老师、有魅力的老师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 才去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有魅力的好老师?从《教师最关 键的18项修炼》一书中,我感觉到新的世纪要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学校放心的有魅力的老师必须具备以下的一些要素,正如要想成为武学名家必须具备18般兵器,样样精通。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心理的过程,她追求着生命价值的升华、人生理想的卓越。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一个理想的事业,教师在这个事业的组成中,应有一种对理想的不懈的追求。在我们每一个人选择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就应该为自己设计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 有设置了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变 化的,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才会对教育始终保持着一份灵性、悟性,才会真正理解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教育植根于爱。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 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 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 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 感情也会消融。“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这样才能与学生沟通,才能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 “德高为范”,一位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才会用健康、正确的思想去教育学生,才会 以高尚的灵魂和言行去感染、影响学生;才会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才会尊重 学生,才会让学生有亲近感,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懂得呵护学生的自信自尊,才会懂得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学生,才会洞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亮点;才会用宽容的心态、坦诚的胸怀接纳学生、亲近学生、理解学生;才会从学生的缺点中看到长处,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潜力,从学生的行为中窥视到内心,从学生的举止中透视到品质;才会留心于学生点滴的发展,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故事一直为 人们津津乐道,传为美谈。陶先生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优点,运用表扬的艺术,唤醒学生 内心深处向善的一面,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表现出教育者的大智慧,以他崇高的师德修养 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这方面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像陶行知先生学习。 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思想的老师,树有底气的新人,这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愿景的实现必须仰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仰赖育教师的成长自觉。“学高为师”,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具有迥异于前辈的特点和优势。

教师核心素养是什么

教师核心素养是什么 教师是培养学生的人,没有高素质的教师,难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学生。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时候,有一件事情同等重要,那就是研究教师的核心素养。 教师核心素养,不妨来点“五味杂陈” □柯中明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的核心素养直接决定着学生的核心素养。要成为一个符合国家和时代需要,能被家长和社会接纳且深受学生爱戴与尊敬的教师,他们必须在道德情操、理想信念、扎实学识和仁爱之心方面下功夫。教师的核心素养培养,不妨来点“五味杂陈”,即“甜味”“酸味”“辣味”“苦味”“鲜味”。 “甜味”,教师应该具有一颗慈悲为怀的大爱之心。教育需要爱,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归根结底是根据儿童的个性,把他们培养成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应该具备一颗慈悲为怀的大爱之心。这颗大爱之心,首先是建立在尊重儿童个性的理性之爱、科学之爱基础之上;是建立在读懂儿童内心世界的智慧之爱、和善之爱的基础之上;其次是建立在一种平等、和谐、安全、愉悦的师生关系

之中;其三就是建立在对教育事业的挚爱之中。所谓慈悲,就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给儿童带来成长、进步、学习的快乐,同时还能减除他们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和痛苦。对于儿童的各种问题,尤其是他们遇到的各种困难与困惑,不是无视,更不是漠视,而是设身处地走进儿童的内心世界,与他们一起对话、交往、探索,努力解决他们的问题,用儿童的视角来观察儿童的世界,而不是居高临下地颐指气使。这样的大爱之心对儿童而言,这种滋味是甜的;对于教师自身的职业幸福感而言,这种滋味也是甜的。 “酸味”,教师应该具有淡泊明志的职业坚守。优秀教师成长是一个漫长的修炼过程,成为一位优秀教师需要外部提供良好的环境,同时需要教师自身具有淡泊明志的职业坚守。这种职业坚守对于教师个体而言,可以说是略带酸楚的。教师职业岗位平凡,但意义重大。当下,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职业要求越来越高。在这样的情形下,教师既要抗拒外在社会的诱惑,又要扛起自身专业成长的压力。由此,教师要守住清贫、清净,用宁静的心去面对生活;教师要守住平凡、平淡的工作境遇,用对教育炽热的爱去面对工作;教师要守住对教育真理的坚守,能坦然面对学生成长中的各种问题。在成为优秀教师的路上,我们应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坚守;在外在浮躁和功利的氛围中,能有坚定的教育理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工作生活中的酸楚味转化为抗压的正

教师素养知识竞赛试题2018.7

教师素养知识竞赛试题2018.7(附答案) 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C】。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D、互补的 2、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B】 A、交往能力 B、研究能力 C、管理能力 D、学习能力 【答案解析】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外,还要求具有一定的研究能力。 3、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D】予以保障。 A、国家 B、社会 C、学校 D、人民政府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对未完成义务教育的未成年犯和被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未成年人应当进行义务教育,所需经费由人民政府予以保障。 4、关心教好每一堂课,关心班级大小、时间、压力等问题,说明教师成长进入了【A】 A、关注情境阶段 B、关注自我阶段

C、关注他人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答案解析】根据教师的需要和不同时期所关注的焦点问题,把教师的成长划分为关注生存、关注情境和关注学生等三个阶段。在关注情境阶段教师关心的是如何教好每一堂课的内容,一般总是关心诸如班级的大小,时间的压力和备课材料是否充分等与教学情境有关的问题。 5、我国现行从法律上对教师职业的规定认为,教师职业是一种【C】 A、私人职业 B、从属职业 C、专门职业 D、附加职业 【答案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一章第三条对教师的概念作了全面、科学的界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由此可见教师职业是一种专门的职业。 6、义务教育法总则第一条规定,为了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保证义务教育的实施,提高全民族素质,根据【A】,制定本法。 A、宪法和教育法 B、宪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C、宪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 7、世界上最早颁布义务教育法的国家是【D】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及途径(课题申请书)

一、课题名称 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及途径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于2014 年3 月30 日正式印发,这份文件中有个词引人关注:核 心素养体系。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 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突出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 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发展、合作参与、创新实践。然而一个更现实的问题不得不进入大家的视野,学生的发展离不开教师的教育,所以,教师核心 素养的培养同样越来越成为当今社会关切的问题。 教师核心素养是提高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 是培养学生价值观的关键,是教育部提出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再产生。二十一世纪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 新、更高的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如何提升个人素养,跟上时代前进的步 伐,一个越来越显著的问题就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如何结合时代的需要;如何以更有效、更积极、更主动的方式来培养;如何以教师核 心素养的发展来催化学生核心素养的生成,从而为教育的发展,学生的成长, 社会的进步寻找有效的合理途径。本课题试图通过对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的方法 及途径进行有效的探讨、调查和分析,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关对 策。 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如何进行适合教师核心素养发展的培训,如何引领 教师核心素养的快速提升,以思想理念提升教师自我内涵发展,以科学精神培

育教师追求个性卓越的文化自觉——系统变革教育文化生态建设的推进,一个 越来越核心的问题凸显出来,那就是如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与教师核心 素养的培养融合互动,让教师核心素养的提升渗透到每一位教师的教育教学当 中。“教师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项涉及教育观念、内容、方法和体制的系统变 革。推进基础教育特色发展,核心就是要以科学的精神,培育一种持之以恒追 求卓越的文化自觉。”兰州市第27 中学校长如是说。为促进教育创新, 焦宪庆 加快“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研究成果的转化,扎实有效地推进兰州市科研兴教 工程,特向上级申请此课题。 三、该课题研究的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本课题组成员通过资料查询、社会调研、在校观察、实践反思,发现对这方面的研究相对较少,虽然有一定的经验可以借鉴,但大多只是理论上的探讨,缺乏实际的操作性和针对性,对于教师核心素养的再发展并没有太多的深 化研究及探讨。这对于本课题组成员而言,我们可以更广泛的进行探讨及思 考,调查与研究、反思与汲取、而且我们调查范围也很广,近些年人们也发现 了这方面的问题,我们也可以相互借鉴的去做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方向 教师是一个特殊的职业,所谓“德高为师,学高为范”即是对教师提出的严格的思想道德和职业素养要求。当今中国,科技发展是先导,教育是基础,教师则是发展教育事业的关键,教师队伍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教育的质量。 要为祖国培养现代化高素质人才,就必须有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如何成为 一位符合现代要求的教师,我们认为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教师要拥有的五大核心素养

教师要拥有的五大核心素养 教师的核心素养可以有多种不同的表述,而内涵都指向突破自我、互动生长、启智益智、完善自我。而获得核心素养的路径是学习和践行,做到知行合一、自主生长。 自去年“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发布以来,教师的核心素养也成为关注点。我认为其核心素养有五个:爱、谐、能、学、强。 01“爱”指向教师的精神世界 教师是“爱”的代言人,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了爱才会有温暖的成长环境。爱包括对教育事业的挚爱、对教师职业的热爱、对全体学生的关爱、对教育同仁的友爱。 教师的爱常常体现在耐心上,要耐得住细碎的事,耐得住学生的不成熟,耐得住学生的不懂事,耐得住工作日复一日的单调,也要耐得住生活的清贫。 不管琐事多少教师都能面对,不讨厌、不逃避,将生活好好地进行下去,做到思想乐观、处世泰然、独立自在,将一间教室当成自己的殿堂,对教育始终充满激情。 教师应珍爱学生,与学生共享生命,用一切力量、自己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去学会爱。爱学生,是工作的意义,也是教师的必备素养。 02“谐”指向教师与环境的关系 如果说学习是一个人努力能做好的事,那么教育就必须是两个以上的人共同努力才能做好的事。 教师在传道授业解惑中,用自己的人格魅力、高雅志趣、高尚情操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价值观念、敬业精神、处事态度影响同伴,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人的家国情怀影响社会。 教师的教育内容应与时代和谐,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教给学生适应时代需要的知识与能力,培养时代需要的核心素养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

真实情景和非常规的复杂思维、高阶智商的认知和开发、跨学科学习,是21世纪人才的三大核心技能,而这些都需要教师拥有与信息时代、朋友、学生甚至包括与自己内心的和谐关系,做到良性互动,不断吸纳,自主生长,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完成育人目标。 03“能”指向完成任务的技能 教师应当有丰富而广博的专业知识,有对学科的深刻理解,更要有娴熟的专业能力。 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递者,而且是解决问题的咨询师、学习活动的帮助者。不同的教育需要不同的技能,拥有不同的技能又会演绎出不同的教育。 我们的教师总希望在课堂教学中把学生教到没有问题,孩子回家后,中国家长最常问的是:“今天上课你认真听讲了吗老师提的问题你回答出来没有” 而美国家长最关注的是学习者对学习进程的掌控,以及在自我掌控的学习过程中发现和解决问题的意愿与能力,所以美国家长最常问的是:“今天上课老师讲了什么你给老师提问题了吗老师回答出来没有” 前者需要教师的技能传授,后者需要教师的启迪能力,从而学生也接受着两种不同的教育。教师风格各异、个人特点不同,但培养好奇心、兴趣爱好、探究性思维等需要的技能却是共同的,也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士的前提条件。 04“学”指向教师的自主生长 只有自己是学习者才能带动其他人有效学习,教育者首先应该是拥有自动自发的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能力的自我成长者,其次才是其他学习者的帮助者、指导者。 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的要求。一位资深的中学物理教师在给学生讲能量守恒定律时,有学生提出:空调制冷时肯定也会产生热量,对于这部分热量应该如何利用教师回答不了,买来书学习后才回答了学生的问题。

(完整word版)新时代的教师核心素养

新时代的教师核心素养 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应该有这样的使命感,具备以下思维:它是这样一种信念: 我们是评价者、变革者、适应性学习专家,是有关影响的反馈追寻者;我们参与对话、应对挑战,发展与所有人的互相信任;我们在错误中看到机遇,并热衷于传达这样的信息。 1及时从学生那寻找反馈 反馈或形成性评价是最有效的干预。它们为教师提供以下信息:学生要去哪里,学生如何到达那里,以及下一步去哪里。对教师来说,关键是拥有这样的心智框架,即寻求他们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反馈,从而改变、提升或继续他们的教学方法。就我们所知,这样的心智框架——追寻三个反馈问题的证据 (“我要去哪里?”“如何到达那里?”“下一步去哪里?”)——是对学生成就影响最大的因素之一。我们作为教育者的所作所为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所作所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一个关键: 这意味着要评价我们正在做的和学生正在做的,从学生的视角看待学习,以及评价我们的行为对学生行为产生的效应,评价学生行为对我们后续行为产生的效应——所有这些加在一起就是杰出教学的精髓。这里有一个操作性概念是“评价”。教师需要提升他们评价自身对学生产生的效应的技能。只有如此,教师才足以了解下一步该做什么以促进学生的进步。

2教师需要培养一些积极的信念 许多教师认为学生学习的成功和失败,取决于他们作为教师做了什么和没做什么,然而我们需要更培养一些积极的信念,包括: 1、所有的学生都能应对挑战。 2、依据所有学生的起点,提出对他们的高期望,这是至关重要的。 3、鼓励寻求帮助的行为是关键。 4、向所有学生教授多元学习策略是关键。 5、养同伴互动对改进学习有重要作用。 6、评判、犯错和反馈是改进学习的重要机遇。 7、发展学生德自我调节和培养“学生成为教师”是改进学习的强大机制。 8、不要责备儿童。 9、社会阶层和家庭资源的阻碍是可以克服的。 10、不给缺陷思维以容身之处,即既不要给学生贴标签,也不要对学生抱有低期望。 教师需要将自己视为变革者,而不是促进者、发展者或者建构者。 他们的作用是使学生从他们目前的样子转变到我们希望他们成为的样子,我们希望他们获知和理解什么——当然,这里强调的是教育的道德目的。这要求教师相信成就是可变且可提高的,而非固定不变的;相信教师是促成者,而不是阻碍者;相信学习是挑战,而非打碎内容将其变为相对简单的一块碎片;相信教师能看到他们自己和学生理解学习目的和成功标准的价值。

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1教师的职业素养具体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教师职业素养主要应包括三个方面: 首先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具体有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其次是教师的智能结构,具体而言,就是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以及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教育机智。 再次是良好的心理素养,主要包括良好的意志品质、稳定的情绪、良好的性格特征和清晰的自我表现意识。 2教师的职业道德的基本能容是什么? 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以身作则。 3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必须有坚定的事业心和较强的荣誉感,发扬蜡烛精神,甘为人梯,做辛勤的园丁,服从党喝人民的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4热爱学生对教师有什么要求 热爱学生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热爱学生要求教师必须做到:了解学生,这是教师教育学生的前提和基础,尊重和严格要求学生,要公平地对待学生。 5团结协作在教育工作中有何重要性? 教师的劳动是一种群体和个体相结合的劳动,学生的成长主要是教师集体劳动的结果。只有团结一致的教师集体,才能保证教育的一致性和完整性,才能使教育工作有效的运行,才能使教师集体给学生集体的良好的道德影响。 6教师要为人师表,必须要做到哪些要求? 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使用文明语言,仪表端庄,朴素大方。 7对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要求是什么? 语言表达要通俗易懂,要有较强的逻辑性。应以口头为主,口头语言应与体态语言配合使用,还应具有监听自己语言的能力。 8教师合理的智能结构是什么 知识结构是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娴熟的教育科学知识,就能力结构来言,组织管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处理偶发事件的教育机智。 9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特点是什么 当代中学生的社会文化心理主要是文化的撞击所造成的价值观念冲突,偶像崇拜所致的追星心理,信念多元化所导致的怀疑心理,心理上的闭锁性所导致的不易被理解与渴望理解的矛盾心理,迅速发展的社会生活所导致的心理活动内容的社会性增多。 10社会对当代中学生有哪些特殊要求? 社会对当代中学生的特殊要求有,要有艰苦、勤奋的吃苦精神,要具有竞争的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做四有新人要学会关心。 11我国新型的师生关系的特点是什么 我国以培养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为根本目标的,这是一种不同于以往任何时代、任何国家的新型师生关系,其明显的特征是:教育民主、尊师爱生、教学相长。 12怎样理解师生关系之间的工作关系,心理关系,个人关系,道德关系 工作关系是教师和学生为完成一定的教育任务而产生的关系,这种关系具有工具性的目的,即它是以教育活动为纽带,服务于一定的教学任务,是不以教师和学生的主观态度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师生之间的良好的工作关系主要表现为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的教学目标的协调的一致性。 心理关系是师生通过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实际交往而形成和建立的人际情感关系。这种关系使师生摆脱了既定的教师和学生角色的束缚,把师生双方联结在一定的情感氛围和体验中,实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师教学方式

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教师教学方式 无论是传递知识、开拓思维、组织活动还是互动交流,教师在设计和组织教学时要将传统的“以知识点为核心”的教学观念,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教学。详尽而言,需要体现以下三个着力点。 第一,由“抽象知识”转向“详尽情境”,注重营造学习情境的真实性。核心素养着力解决的是提高学生面对繁复情境下的问题解决能力,使之能够适应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和繁复多变的未来社会。传统教学以学科知识点为核心,传授的知识往往过于抽象,难以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实世界中的问题情境往往更加繁复多元,教师教学中需要注意把抽象问题与真实情境相结合,为学生创设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机会。 第二,由“知识中心”转向“能力(素养)中心”,培养学生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学科知识在学生学习和成长当中扮演着严重角色。通过学习学科知识,学生的智能、品德、价值观都打上了学科的烙印,这个过程就是学科素养形成的过程。然而,目前过于强调学科知识的教学,弱化了由知识转化为学科素养和能力的过程。要扭转知识本位的思想,就一定要在把知识转化、内化和升华为能力与素养上下足功夫。“每个学科对学生的发展价值,除了一个领域的知识以外,应该能够提供一种唯有在这个学科的学习中才可能获得的经历和体验;提供独到的学科美的发现、欣赏和表达能力。”所以,教师需要确立“通过知识获得教育”而不是“为了知识的教育”的教育思想。学科学习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形成高于学科知识的学科素养。 第三,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是要把教学中心由“教”转向“学”。教师的严重作用体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之上,从而达到教育的最终目标——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开展“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让学生独立自主地进行探究,更严重的是要求教师以学生学习为主线,关注学生问题生成、实践、操作、思维转化、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指导并促进他们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学习探索,进而形成独立思考、实践和学习能力,而不仅仅是放手让学生自学。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一、师德修养 德为师之本,高尚的师德是教师敬业乐教的动力,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保证。师德高尚,教师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神圣形象。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用高度的责任心和工作热情,去真诚地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在工作中倾注全部精力,真正做到干一行、专一行、精一行。 1、热爱教育事业。我国教师所从事的是人民的教育事业,它是为国家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他关系到国家的振兴、民族素质的提高。教育事业是一个伟大的事业。教育事业是造就人、培养人的事业,它使人摆脱愚昧,走向文明,教人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学习。这是一个崇高的事业。每一个投身于这一事业的人,都应该感到无尚光荣,都应该为之倾注毕生精力,都应象孔子那样做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象陶行知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对教育事业要有较高的责任感,提倡终身从教的乐业精神,严谨执教的敬业精神,不甘落后的进取精神,不计得失的奉献精神。要正确认识教育事业对祖国人类未来的巨大作用。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是教师做好教育工作的强大动力和精神支柱。 2、热爱学生。热爱学生是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前提。爱生不仅是一种教育手段,更是教师高尚道德品质的表现。教师热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师爱能使学生愉快的心理体验和幸福感,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师爱也是学生人格健康发展的条件。师爱会影响到学生对世间情态、人情冷暖的感受与体验,他们会把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迁移到对他人的信任、尊敬和热爱上。相反,厌恶学生,使学生受到不公正的待遇,甚至遭到教师的漫骂、讽刺和打击,就会使他们过早地体验人生的残酷,人情的淡薄,就会滋长学生冷漠甚至畸形的心态,产生不健康的心理。而且师爱还可以换来学生的爱,小学生往往因为喜欢教师而对教师所教的课程感兴趣,并努力学好它。所以师爱可以产生“爱屋及乌”的效果。因此,教师应以高尚的教育伦理,宽阔的胸怀,去热爱学生,去塑造学生的人生。热爱学生应将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还要将爱与尊重、信任学生相结合,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只有全面关心学生的学习及身心健康发展,才能成为学生人生道路上的引路人,培养出健康成长,和谐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3、为人师表。孔子曾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是学生直观的、活生生的榜样。高尚的品格情操会给人以很大的影响,尤其是小学生,他们善于模仿,教育者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的思想品德、治学态度、行为习惯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因此,教师必须严于律己,言行一致,举止文明,为人师表,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各项要求。教师要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自己的言行举止和气质性格,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到身教重于言教。教师还应具有宽广坦荡的胸怀,良好的品格,严谨的作风,只有这样才能正人、正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高度自觉,进行严格的自我监控,保持情绪积极、稳定,以自己积极的情绪营造良好的教学心理氛围,不能把自己的消极情绪带给学生。 二、知识修养 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是一个“知识激增”的时代,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新知识不断涌现,教育改革日益深入,课程、教材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都促使教师要勤于学习,孜孜以求,广泛涉猎,兼收并蓄,严谨治学,精益求精,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一个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基础。

教师的十八项核心素养word版本

教师的十八项核心素 养

精品文档 教师的十八项核心素养 在新的世纪,我们究竟应该如何当老师,有如何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有魅力的老师,这似乎是一个每个人都能说上几句的话题。但人人能谈,未必人人能谈出门道来;能谈出门道来,未必能切近实际。 ------题记从教九年,一直以为自己对如何成为有魅力的老师有一定的理解。可是自从读了李明高老师的《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再加上暑期为评选教坛新秀做准备而看了其他的一些教育理论,才发觉以前对如何才能成为一名老师尤其是有魅力的老师知之甚少。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教师已不是教学的主体,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指导者、组织者、帮助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现代教师的教学就是通过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景和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展师生之间的多向交际,帮助学生自主地学、自觉地学,更多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授之以渔”,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基础。我们需要好的老师、有魅力的老师来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去适应未来激烈的竞争。那么什么样的教师才是真正的有魅力的好老师?从《教师最关键的18项修炼》一书中,我感觉到新的世纪要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学校放心的有魅力的老师必须具备以下的一些要素,正如要想成为武学名家必须具备18般兵器,样样精通。教育是一种文化的、心理的过程,她追求着生命价值的升华、人生理想的卓越。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一个理想的事业,教师在这个事业的组成中,应有一种对理想的不懈的追求。在我们每一个人选择走上教育岗位的第一天,就应该为自己设计一个一生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有设置了这样一个目标,才能把自己的所作所为锁定在这个目标,才能不断增强自我意识和使命感,才能不断地进行自我挑战。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是不断变化的,只有具有强烈的冲动、愿望、使命感,才会对教育始终保持着一份灵性、悟性,才会真正理解教育的意义。教育是充满感情、充满爱的事业,没有感情的教育是苍白无力的教育,教育植根于爱。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不仅是一名教师人品、学识、情感与亲和力的展现,实际上更多的是倾注了我们教师对祖国、对人类、对未来的热爱。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耐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有关心;因为有爱,我们才会和学生贴心;爱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微小的闪光点,实际上是我们教师最大的乐趣。”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达到心灵的深处。”这样才能与学生沟通,才能理解学生,才能走进学生的世界。 “德高为范”,一位具备高尚师德的教师,才会用健康、正确的思想去教育学生,才会 以高尚的灵魂和言行去感染、影响学生;才会以真教人、以真待人、以真做人;才会尊重学生,才会让学生有亲近感,才会走进学生的心灵;才会懂得呵护学生的自信自尊,才会懂得用不同的尺子衡量学生,才会洞察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亮点;才会用宽容的心态、坦诚的胸怀接纳学生、亲近学生、理解学生;才会从学生的缺点中看到长处,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潜力,从学生的行为中窥视到内心,从学生的举止中透视到品质;才会留心于学生点滴的发展,着眼于学生一生的成长。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用四块糖教育犯了错误的学生的故事一直为人们津津乐道,传为美谈。陶先生从学生的不足中看到优点,运用表扬的艺术,唤醒学生内心深处向善的一面,激励学生自我教育,表现出教育者的大智慧,以他崇高的师德修养为我们树立了典范。在这方面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像陶行知先生学习。 办有灵魂的教育,育有思想的老师,树有底气的新人,这已经成为学校发展的共同愿景,而愿景的实现必须仰赖于教师的专业素养,仰赖育教师的成长自觉。“学高为师”,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有一桶水”。处于“知识爆炸”时代的青少年学生,无论在知识的来源渠道、知识的种类范围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都具有迥异于前辈的特点和优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谈谈对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认识 摘要: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师都应该关注和切实落实的重要任务。应用意识作为小学数学学科最核心的素养之一,却在平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经常被老师忽略。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素养的关键阶段,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应当与时俱进,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关键词: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应用意识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最终要落在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上.所谓学科核心素养,就是指学科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包括知识的掌握、思维方法和经验积累.为此,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与解决问题等,从而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加上有些教育行政部门只以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教师教学能力的评价依据,导致很多教师还一味追求学生的考试成绩,把学生打造成一台台“考试机器”,认为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自然而然会把知识应用到生活、学习当中。殊不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不是一时半刻的事,而应该贯穿到我们的每一节课,把关注学生的应用意识作为我们课堂的常态。面且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是发展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小学是培养公民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时期,作为小学数学教师我们切记不要忽略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 一、转变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模式 每一次课改,都会引起轩然大波。究其原因,我认为是很多教师

故步自封,不想改变现状。我们想从传统的教学模式转变过来,能够更充分地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首先我们必须先转变我们自己的教学观念。虽然近几年一直在强调素质教育的实施,我们的课堂变化较大,纯数学问题基本消失了。但应试教育的阴影仍在,我们难免还只会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是否掌握。很多教师只在教学公开课或示范课上做做样子,在平时的课堂上基本上都弱化了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甚至直接忽略了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因此,作为新时期的教师,我们务必改变我们的教学观念,在每节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都应该考虑对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把该理念作为课堂常态。习惯成自然,若教师长期坚持下去,学生就会像呼吸一样自然,把课堂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和学习当中。让他们真正理解“数学有用、要用数学”。我们在转变我们自己教学观念的同时,也可以适当改变我们现有的教学模式。我们可以走出教室,打破传统的数学教学基本上是在教室里完成的模式,让原本枯燥的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我结合教学内容带领学生到操场上去上课,先集体辨认方向,再分小组体验校园实景中的东西南北。回到教室后我再鼓励学生用多种表达方式描述校园内各建筑物之间的关系,学校与周围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学生有了亲身体验之后,不仅更容易理解知识点,也掌握了该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一举两得。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良好的情境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但很多教师迫于成绩压力,都会以枯燥的复习导入。认为复习导入有助于学生巩固已

【教师应具备哪些个人素养】 教师应具备的七大素养

【教师应具备哪些个人素养】教师应具备的七大素养 作为教师不光需要扎实的知识还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水平及其他能力素养。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教师应具备的个人素养文章内容。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教师应具备的个人素养 一、具有良好的师德 作为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奉献精神,对于音乐教师来说,不仅仅是传授音乐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感受到民主,平等,尊重,理解,友爱等情感体验,从而喜欢上音乐。因此,教师首先要树立音乐教育观,发展观,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与学生和谐相处,把自己真诚完整的人格形象展示在学生面前,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染学生。教师高尚的师德是音乐教师在工作中自觉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和品质,教师在教学时要充分体现音乐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在音乐的世界里不断得到人生的启迪。 二、具有系统的音乐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 1.具备系统的音乐专业知识 音乐教师必须掌握所教的音乐专业知识,对所教的音乐学科有着比较深入的理解,这里包括音乐领域相关的最新动态和发展方向,这是音乐教师的基本功,也是其必备的个人素养。除此之外,还要具有对学生表演点拨评价的能力,具有一定的表演,伴奏,指挥水平,总之,音乐教师不仅仅是教育者,还要具备一定的表演能力,音乐教师深厚的专业艺术素养,是音乐教师开展教育工作,组织各种艺术活动的基础。 2.具有一定的教育教学技能 对于音乐教学来说,我们首先要明白:学生是学习音乐的对象,音乐是教育的主要内容,培养人才是教育目的。一名合格的音乐教师,不仅仅是他歌唱的多么动听,钢琴弹得多么有节奏、有韵味,还要具备一定的从教技能。音乐教师可以是歌唱家,可以是演奏家,但是,他首先必须是一位音乐教育者,他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掌握教育方法,明白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只有掌握一定教育教学技能,了解学生心理,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音乐教学效果。 三、具有优雅的教学仪态 作为音乐教师来说要衣着干净整齐,得体漂亮,给学生一种美好的形象;另外行为举止要礼貌,给学生起到表率作用,待人接物要充满热情,把自己最灿烂的一面展示在学生面前;最后,对待学生要和蔼可亲,能与学生真诚沟通交流;因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牵引学生的视线,尤其是音乐教师不可古板,要能够走在时代的前沿,把自己最新,最美、最优雅的一面展示在大众面前,给大家一种美的视觉感受。 四、具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艺术氛围 音乐由于其学科的性质决定了音乐课堂是轻松的,活泼的,充满艺术和时代气息的,因此,注定了音乐课堂有着其特殊的艺术氛围,作为音乐教师,在课堂上要着力营造这种不同的艺术氛围,使学生敢说,敢唱,乐于表演,育音乐教育于快乐之中,音乐教学它不像语文数学学科那么枯燥,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教师就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塑造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培养学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带来的乐趣。 五、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在音乐领域,多媒体的介入给音乐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各种音响,录音,投影技术可以使音乐教学不再枯燥,音乐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因此,音乐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音乐教师要把多媒体技术作为解决自己教育工作难题的一种有效工具,扎实掌握教学中多媒体的常用技术,使我们的音乐课堂不再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架钢琴,展示在学生眼前的应该是视野极其广阔,资源非常丰富的音乐教育环境,在这样的课堂教学环境下,加深了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可以潜移默化地使学生受

关于教师核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关于教师核心素养培训心得体会 日本企业家、哲学家稻盛和夫的人生方程式是“人生结果=能力×热情×思维方式”。他认为能力是先天的,每个人相差不大,起决定作用的是热情与思维方式。在他看来,热情就是工作的干劲和努力程度。最重要的是思维方式,思维方式回答了“人生目的”,即“我为谁”。思维方式是道德的、人性的、利他的,它是正数;思维方式是不道德的、非人性的、单一利己的,它是负数。这才是决定人生结果的关键。若思维方式是负数,越热情、越努力、越有能力,人生的结果将越可怕。换言之,即是:道德的、人性的的思维方式是“核心素质”的首席,第二则是“热情”,它包含了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其中积极的态度更为重要,它包含责任、进取心及抗挫力。 研究者认为,人的发展取决于20%的智商和80%的情商、逆商。心里学常识告诉我们,智商在于先天遗传,后天培养并不会有太大影响;情商、逆商则在于后天的历练和培养。 道德、人性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态度,持久的兴趣,还有探究的学习素养,这就是人的四大“核心素养”,它们是“人的教育”的钢筋混凝土。 什么是学习素养的核心呢.我们认为是“探究”。学习应该是“学会”,而不是“教会”,判断“学会”还是“教会”

的试金石,是学生会不会探究学习。 知识、分数、作业和试题,并不能给人生好的路径依赖;恰恰相反,它们提供是一条扭曲的依赖路径。 学生的学习必须通过学科课程进行。学科教学,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色调,也是教师教学生活的主色调。尊崇“素养为重”的育人价值取向,出路只有一条:学科教学必须“素养取向”。 任何学科的学习,学习者只要有积极的态度、浓厚的兴趣以及不屑的钻研精神,知识和能力的获得不仅没有太大问题,还会有独特的发现。换句话说,对于基础教育而言,积极的学习态度、进取心、抗挫力,应该比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更重要。一个人的知识可以不丰富,一个人的能力可以不突出,只要他的进取心在,抗挫力强,这个人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美好。 学科教学必须要让教学环境充满人性与道德的关怀,学科能力才会成为积极情感、态度、价值的能力,即人的素养。今天看来,一个只知道教知识、练能力的教师,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合格教师,只有懂得将“人性”和“道德”弥散在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日常行为中的教师,培养优秀学习品格的教师,才是一名真正的师者。 学科能力的“点”很多,“关键能力”不多。研究和把握“学科关键能力”,教师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