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0流通概论形考任务答案14

2020流通概论形考任务答案14

2020流通概论形考任务答案14
2020流通概论形考任务答案14

流通概论形考作业1

题目1答案:消费者合作社

题目2答案:流程改造

题目3答案:物流

题目4答案:消费者

题目5答案:配送中心

题目6答案:全选

题目7答案:生产资料流通产业,消费品流通产业,工业品流通产业,服装流通业

题目8答案:全选

题目9答案:标准化管理,专业化分工,集中化进货,简单化作业

题目10答案:全选

题目11答案:错

题目12答案:错

题目13答案:对

题目14答案:对

题目15答案:对

流通概论形考作业2

题目1答案:三级渠道

题目2答案:契约式

题目3答案:农业合作社

题目4答案:零售主导化

题目5答案:流通辅助机构

题目6答案:全选

题目7答案:全选

题目8答案:实体店铺与虚拟店铺融合,零售业态多元融合,新兴业态空间融合

题目9答案:经济全球化,技术创新,消费升级,交易成本题目10答案:全选

题目11答案:错

题目12答案:对

题目13答案:对

题目14答案:错

题目15答案:对

流通概论形考作业3 题目1答案:近邻型

题目2答案:经销

题目3答案:区域型

题目4答案:专卖店

题目5答案:媒介功能

题目6答案:全选

题目7答案:全选

题目8答案:方便购买原则,方便运送原则,有利竞争原则,有利网点扩充原则

题目9答案:全选

题目10答案:组织化,信息化,物流化,线上化

题日11谷案:销

题目12答案:对

题目13答案:对

题目14答案:对

题目15答案:对

流通概论形考作业4

题目1答案:物流作业管理

题目2答案:并购

题目3答案:B2B模式

题目4答案:供给弹性大的商品

题目5答案:020模式

题目6答案:跨国独资并购,跨国合资,战略联盟

题目7答案:全选

题目8答案:本国落后的经济条件,本国不利的人文环境,本国严格的管制政策,饱与的本国市场空间

题目9答案:全选

题目10答案:并购,跨国联盟

题目11答案:对

题目12答案:错

题目13答案:对

题目14答案:对

题目15答案:错

1、所有权归消费者自己所有,主要从事食品领域业务的组织就是()。

对情感很农高B、批发商·温就是道合作社题目22、下列哪一顶不属于流通功能?()A、风险分担

3、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

选择一项:

B、信点流

C、物流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与()共同承担。

A、消费者

B、零售商D、批发商”

张为那一种形式不题于无店销等些()。

选择一项:

A、电视购物C、目录销售兰驾词选择题(共5题,每题10分)题目61、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A、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5·出县搭高思一品选时

D、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

E、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2、在下列选项中,接经营对象划分的流通产业就是()。

需生HB、生产资料流通产业·批品流进产业E、消费品流通产业3、零售流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选择一项或多项;含:合点报来的产受民用C、组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EW太控”

混子列造项中,连锁商店的基本待征包括()籍下选项电,连锁高店任A、简单化作业C、集中化进货D、标准化管理5一般未说,个人消费者的特征包括()。

A、非专家型购买

B、人数众多并县地理位适分散D、需求的多样性三、断正保题《共5题,每题分)题目11商流与物流一直就是并行的。()题目122、长期交易就是双方基于相互了解或信任的关系而进行的多次交易。()3、产业分工与技术进步不仅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变革,也引发了流通方式的变革。()目)上m4批发与零售分高之后,两者舍自的内部分工不断深化,从而使流通方式沿着批发与零售两个方向继续变革。()题目153当今的零售商已不可能也没必要经营所有的业态,而只需经营一种或少数几种业态。()O国开网上一篇:国开网房屋建筑混凝士结构设计形考任务答案下一篇:国开网流通概论形考作业2

流通概论形考习题1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1.所有权归消费者自己所有,主要从事食品领域业务的组织是()。选择一项: A. 零售商 B. 批发商 C. 物流服务商 D. 消费者合作社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合作社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通功能?() 选择一项: A. 流程改造 B. 信息传递 C. 风险分担 D. 物流功能 正确答案是:流程改造 3.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选择一项: A. 资金流 B. 商流 C. 物流 D. 信息流 正确答案是:物流 4.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和()共同承担。 选择一项: A. 批发商 B. 消费者 C. 物流服务商 D. 零售商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 5.下列哪一种形式不属于无店铺零售()。 选择一项: A. 电视购物 B. 目录销售 C. 电话购物

正确答案是:配送中心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10分) 1.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 B.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C.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 D.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 E.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 2.在下列选项中,按经营对象划分的流通产业是()。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 B. 批发业 C. 消费品流通产业 D. 工业品流通产业 E. 服装流通业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 消费品流通产业, 工业品流通产业, 服装流通业 3.零售流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业态多样化 B.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C. 组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D. 自有品牌的开发 E. 零售商经营规模的扩大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零售商经营规模的扩大, 组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业态多样化, 自有品牌的开发,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4.在下列选项中,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简单化作业 B. 标准化管理 C. 专业化分工

2014流通概论网考答案

单选 1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C)。C.商业和农业 2商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用来衡量的指标有(A)A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国内 3.商人资本是最早出现的(D)D资本 4.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最重要因素是()B店铺选址 5.以下属于无店铺零售商业的是(C)C邮寄商店 6.POS系统也叫销售时点系统,其最大作用是有利于零售商进行()A单品管理 7(C)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盟主C.特许连锁 8目前,我国的连锁商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C地区分割 9对零售业进行分类时,业态分类是根据()A销售 10作为一种商业积聚形态,购物中心和()有很多相似之处。B商业街 11百货商店的目标市场是()A高中档 12我国政府统计对零售商业的业种分类有16大类()。C食品 13核心商圈的基本顾客来源是()C居住 14“零售引力法则”是由()提出的。A威廉 15在店铺选址应避免的区域中,不正确的是()。B同类 16一般来说,商品陈列高度的有效范围在离地面的0.6—1.8米之间,其中黄金段的高度一般在()之间。 B.0.85—1.2米 17考虑卖场灯光照明度时,()部分配置的光度最强。A.卖场最里面 18采购批量和保管费用的关系是()A成正比 19商流费用不包括()。D保管 20()是在市场上…中介行为。C经纪 21有一商品的条码为6914973304024,其中“691”的含义是()A商品 22在以下物流自动化构成内容中,属于基础性工作的是:()。B商品分类 23将物流划分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终端物流等,是按()分类。C.阶段 24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B.跨企业 25政府在商品流通的运行和发展过程中的作为不是直接从事商业或商品流通,而是对商业和商品流通的干预,这种干预是通过()来实现的。D流通 2.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D交换 3.商业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商业划分为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就是按()进行分类。B业种 7()的经济意义是商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也使国民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 B商业产出弹性系数 8零售商业的第三次革命()的产生。A超级市场 7业态是零售商业的()C经营形态 10零售商业的金融功能主要体现为()A分期付款 11零售商业的首项功能是:()C.分类 18特许连锁是一种以()为基础的零售企业经营方式。A契约 22超级市场的目标市场是()B.普通 23超级市场的主通道可保持在()之间C. 2.1—3.5米 24连锁店能够成为世界上一种流行的零售组织形式,并在零售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和其独有的、一系列的优势分不开的,除因商店的市场范围大外,第二项优势是(B.商店知名度高) 34超级市场商品陈列中,最常用和使用范围最广,且比较适合周转快的商品的陈列形式是()C. 集中35核心商圈是指最接近店铺的区域,其顾客大约占(A)A.55-70% 57采购批量和采购费用的关系是()B成反比 43主力商品的数量和销售额,一般要占商品总量和全部销售额的()C.70—80% 5制造商和零售商的“两极化”是指()并存现象. A.大型化和小型化 12下列不属于批发市场的特征的是()D.交易规则比较简单 18商品交易所进行的是()C合约交易

2017年电大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全答案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以自由编辑!! 精 品 文 档 下 载 【本页是封面,下载后可以删除!】

《流通概论》作业答案 作业1 第1至3章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同时,商品交换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P6 2.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P5 3.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几乎同时产生,并具有同样的悠久历史。P5 4.从总体上看,影响零售商业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等等。P37 5.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顾客服务、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和选址。P40 6.在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百货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超级市场的出现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P20 7.零售业态优劣的判定标准是:竞争优势性、连锁适应性、运营“两便性”。P83 8.就商业而言,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批发商业的发展,又取决于零售商业的发展。P19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P4 2.业种与业态——业种指的是商业的经营对象,即商品的种类,是按商品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业态指的是商业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即经营形态,是按经营或销售方式的区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P9 3.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P39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流通概论》形考作业1-4参考答案 形考任务1 一、单项选择题 1.所有权归消费者自己所有,主要从事食品领域业务的组织是()。 A. 消费者合作社 B. 批发商 C. 物流服务商 D. 零售商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通功能?() A. 流程改造 B. 物流功能 C. 信息传递 D. 风险分担 3.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 A. 信息流 B. 物流 C. 资金流 D. 商流 4.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和()共同承担。 A. 批发商 B. 零售商 C. 消费者 D. 物流服务商 5.下列哪一种形式不属于无店铺零售()。 A. 电视购物 B. 配送中心 C. 电话购物 D. 目录销售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 A. 由现货贸易到期货贸易 B.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 C.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D. 由现实空间交易到虚拟空间交易 E.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 2.在下列选项中,按经营对象划分的流通产业是()。 A. 工业品流通产业 B. 服装流通业 C. 批发业 D. 生产资料流通产业 E. 消费品流通产业 3.零售流通的变革主要体现在()。 A. 自有品牌的开发 B. 零售商经营规模的扩大 C. 业态多样化 D.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 E. 组织化程度的日益提高 4.在下列选项中,连锁商店的基本特征包括()。 A. 专业化分工 B. 标准化管理 C. 经验管理 D. 集中化进货 E. 简单化作业 5.一般来说,个人消费者的特征包括()。 A. 购买批量小 B. 人数众多并且地理位置分散 C. 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差异较大

流通概论试题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8—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 流通概论试题 2009年1月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序号填在括号内。每小题1 分,共25分) 1.商人资本是最早出现的( )。 A.资本形态 B.货币形态 C. 商品形态 D.交换形态 2.商业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商业划分为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就是按( )进行分类。 A.流通范围 B.业种 C.流通阶段 D.业态 3.零售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是一种( )。 A.异业竞争 B,垂直竞争 C. 垄断竞争 D.水平竞争 4.主要用于容易零散的商品,如袋装商品及小五金等商品陈列的形式是( )。 A.包装陈列 B.花车陈列 C. 挂钩陈列 D. 推车陈列 5. 零售商业的首项功能是( )。 A.服务 B.休闲娱乐 C. 分类、组合、备货 D.信息传递 6.仓储式商店的目标顾客为( )。 A. 家庭主妇 B.中小商人和团体 C. 普通大众 D.高中档顾客 7.国际连锁店协会对正规连锁的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 )以上的零售业或 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A.10个 B.11个 C. 12个 D.13个

8.商流费用不包括( )。 A.搜寻费用 B.谈判费用 C. 签约履约费用 D.保管费用 9.考虑卖场灯光照明度时,( )部分配置的光度最强。 A.卖场最里面 B.卖场前面 C.卖场侧面 D.卖场中部 10.通道的宽度因客流量及卖场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但最低应保持在( )之间。 A.0.5—0.6米 B.0.6—0.7米 C.0.7—0.8米 D.0.8—0.9米 11.以零售业务为主的网上交易形式是( )。 A.网上商店 B.网上拍卖市场 C. 网上贸易市场 D.网上采购市场 12.下列哪类商品不能进入商品交易所交易?( ) A.大量需求与大量供给的商品 B.耐久性商品 C. 具有垄断性质的商品 D. 替代性商品 13.以下坚持了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是( )。 A.服务化物流 B.第四方物流 C. 社会化物流 D.绿色物流 14.顾客在购买过程中,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观察、询问、比较选择的商品属于( )。 A.日用品 B.选购品 C.应急晶 D.特殊品 15.专卖店是指专门经营或授权经营( )的品牌商品,适应消费者对品牌选择需求的 零售业态。 A.零售商 B.批发商 C. 制造商 D.个体户 16.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 )。

电大流通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

电大流通概论形考作业1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题目1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所有权归消费者自己所有,主要从事食品领域业务的组织是()。选择一项: A. 物流服务商 B. 批发商 C. 零售商 D. 消费者合作社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合作社 题目2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2.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流通功能?() 选择一项: A. 风险分担 B. 物流功能 C. 流程改造 D. 信息传递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流程改造 题目3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3.商品实体从生产者向消费者转移的过程,一般称为商品的()过程。选择一项: A. 资金流 B. 信息流 C. 物流 D. 商流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物流 题目4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4.在直接流通的情况下,流通风险由生产者和()共同承担。选择一项: A. 零售商 B. 批发商 C. 物流服务商 D. 消费者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消费者 题目5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5.下列哪一种形式不属于无店铺零售()。

选择一项: A. 配送中心 B. 电视购物 C. 目录销售 D. 电话购物 反馈 你的回答正确 正确答案是:配送中心 标记题目 信息文本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10分) 题目6 正确 获得10.00分中的10.00分 标记题目 题干 1.在下列选项中,流通方式的变革包括()。选择一项或多项: A. 由复合流通到批零分离式流通 B. 由直接流通到间接流通 C. 由自营物流到专业化物流

2020年电大考试《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

一、单项选择题(共45 道试题,共45 分。) 1. 商流费用不包括()。 A. 搜寻费用 B. 谈判费用 C. 签约履约费用 D. 保管费用 满分:1 分 2. 不依附于生产部门,独立从事批发交易活动并对所经营的商品拥有所有权的批发商叫()。 A. 制造批发商 B. 商人批发商 C. 代理商 D. 共同批发商 满分:1 分 3. 既不取得商品所有权,也不实际取得商品,而只在买卖双方之间从事介绍、撮合,促进双方成交的商人称作()。 A. 销售代理商 B. 采购代理商 C. 经纪人 D. 拍卖商 满分:1 分 4. 三次批发商又称作()。 A. 集散地批发商 B. 中转地批发商

C. 销地批发商 D. 产地批发商 满分:1 分 5. 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两极化”是指()并存现象。 A. 大型化与小型化 B. 小型化与分散化 C. 大型化与垄断化 D. 垄断化与分散化 满分:1 分 6. ()一般设在交通枢纽或商品集散地。 A. 一次批发商 B. 二次批发商 C. 三次批发商 D. 销地批发商 满分:1 分 7. 批发商用户需求()。 A. 富有弹性 B. 弹性无穷大 C. 缺乏弹性 D. 弹性为零 满分:1 分 8. 针对哪类批发用户购买类型(),批发商应力图多接触那些对购买决策起关键作用的人物,并为他们提供有用的信息和帮助,以促进用户的购买。

A. 直接重购 B. 修正重购 C. 都不对 D. 全新重购 满分:1 分 9. 众多中小批发商将各自接受的高频度、小批量的供货任务集中委托给在物流、仓储、信息等方面具有优势与实力的大型批发商的物流中心,并由这个物流中心集中且有计划地向指定的供货单位供货,这种批发形式称()。 A. 超市批发 B. 共同批发 C. 窗口批发 D. 代理批发 满分:1 分 10. 根据用户的实际订货而不是生产者的需求预测进行的生产称()。 A. 延期生产 B. 投机生产 C. 变动生产 D. 固定生产 满分:1 分 11. 运输业主要调节商品供求的()矛盾。 A. 时间矛盾 B. 空间矛盾 C. 价格矛盾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流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20年1月中央电大本科《流通概论》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说明:试卷号:1054 课程代码:01031 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工商管理;本科 考试:形考(纸考、比例50%;终考:纸考、比例50%) 一、单项选择题 1.世界商业史上第一个实行新型销售方法的现代大量销售组织是(B)。 A.连锁超市B.百货商店 C.超级市场 D.无店铺零售 2.产品从生产者直接流向最终消费者的渠道是(D)。 A.一级渠道 B.二级渠道 C.三级渠道D.零级渠道 3.商圈人口在3万-10万人、商店密度为70-90%的商业街类型是(B)。 A.近邻型B.地域型 C.广域型 D.超广域型 4.位于城市边缘或郊区、主力店面积占比为50-70%的购物中心类型是(D)。 A.邻里型 B.社区型 C.区域型D.超级区域型 5.经营某一大类的商品,导购员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并提供适当的售后服务,这种零售业态是(A)。 A.专业店 B.专卖店 C.折扣店 D.便利店 6.活动具有隐蔽性、流动性和非连续性的批发业态是(C)。 A.代理 B.经销 C.经纪 D.拍卖 7.在垂直渠道系统的典型形态中,零售商合作组织属于(C)。 A.产权式 B.公司式 C.契约式 D.管理式 8.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店铺同属一个所有者,且经销同类商品,这种组织形式的零售商是(A)。A.公司连锁零售商 B.自由连锁零售商 C.特许连锁零售商 D.零售商合作社 9.商品结构为日常生活必需品、经营面积一般在2000-6000平方米的超级市场是(C)。

A.便利超市 B.社区超市 C.综合超市 D.大型超市 10.在流通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中,为流通企业在东道国确立市场份额提供最快途径的是(C)。 A.许可 B.特许 C.并购 D.合资 二、多项选择题 11.在下列选项中,批发市场的功能包括(ABCDE)。 A.媒介功能 B.信息服务功能 C.管理功能 D.经济辐射功能 E.物流服务功能 12.超级市场的革命性变化包括(ABCD)。 A.改进了售货方式 B.节省了购物时间 C.改善了购物环境 D.丰富了商品包装 E.简化了作业流程 13.在下列选项中,狭义的流通产业包括(ABD)。 A.批发业 B.零售业 C.住宿和餐饮业D.物流业 E.租赁和商业服务业 14.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专业流通者的是(AB)。 A.批发商 B.零售商 C.物流服务机构 D.市场调研机构 E.广告代理机构 15.流通渠道结构的影响因素包括(ABCDE)。 A.市场因素 B.商品因素 C.生产者因素 D.流通者因素 E.消费者因素 16.在下列选项中,渠道权力的来源包括(ABCD)。 A.奖赏 B.强制 C.专业知识 D.合法性 E.并购

电大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可打印)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流通概论作业答案仅供参考 流通概论作业1 第1章—第3章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商品交换 2.劳动生产率,相互依赖 3.产权制度。商品交换 4.宏观经济 5.售后服务,选地 6.百货店,超级市场的市场 7.竞争优异性,运营主义行 8.批发商业,零售商业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业种与业态:业种是指零售业的行业种类,通常按经营商品的大类将零售商业划分为若干业主:业态是指零售商业的经营形态,通常按销售方式不同将不同零售商业区分若干的业态。 3.零售要素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活动的概念。 4.正规连锁: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机构或企业,也该所有权连锁。与其他相比。是由单一资本构成,所有权属于同一公司或同一资本所有。 5.超级市场:是规模相当大的成本低,毛利低,销量大的自助服务经营机构,其目的为了满足顾客对食品的零售店。 三、单项选择: 1.C 2.C 3.B 4.A 5.D 6.A 7.C 8.A 9.D 10.B 四、判断正误: 1.(X)第三次2.(√)3.(√)4.(X)第三位5.(X)教材P16 6.(X)70年代,教材P22 7.(X)教材P45 8.(X)自由连锁9.(X)美国,7点10.(X)三个方面 五、简答题: 1.答:商业的一切基本保证就是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因此商业是一个充分就业有特别贡献的产业,中国商业的就业贡献达到6.7 %,这是1999年的静态状态来看,而日本,韩国在1993年就到了3.22%左右。 2.答:(1)第一次革命的标志是现代意义的百货店的诞生; (2)第二次革命是连锁商店的产业;(3)第三次革命是超级市场的诞生。 3.答:(1)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批量小;(2)对店铺选址店铺设计有较高的依赖度; (3)经营场所分散,经营受商圈的限制。 4.答:(1)进货成本较低;(2)由于低价销售,对消费者有较大的吸引力; (3)采用自选服务,可以节省人工费用;(4)商品衣架陈列,方便消费者的选购。 六、论述题:略。 流通概论作业2 第4章—第6章

流通概论形考习题4

一、单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6分) 1.在物流管理的基本内容中,运输与配送管理属于()。 选择一项: A. 物流战略管理 B. 物流服务管理 C. 物流成本管理 D. 物流作业管理 正确答案是:物流作业管理 2.在流通企业的海外市场进入模式中,为流通企业在东道国确立市场份额提供最快途径的是()。 选择一项: A. 特许 B. 合资 C. 并购 D. 许可 正确答案是:并购 题目3 正确 获得6.00分中的6.00分 题干 3.在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中,()主要帮助中小企业拓展国际贸易的出口营销推广服务。选择一项: A. O2O模式 B. B2B模式 C. B2C模式 D. M2C模式 正确答案是:B2B模式 4.在特殊商品的流通政策中,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特殊商品()。 选择一项: A. 供给弹性大的商品 B. 需求弹性大,财政贡献也大的商品 C. 需求弹性小或无弹性的商品 D. 对人身及社会安全有直接威胁的商品 正确答案是:供给弹性大的商品 5.在跨境电商的运营模式中,()主要聚焦全球碎片化的中小订单市场。

选择一项: A. B2C模式 B. B2B模式 C. M2C模式 D. O2O模式 正确答案是:O2O模式 二、多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10分) 1.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的方式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许可 B. 战略联盟 C. 跨国合资 D. 特许 E. 跨国独资并购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跨国独资并购, 跨国合资, 战略联盟 2.供应链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有效顾客回应系统 B. 精益生产 C. 准时制生产 D. 快速反应系统 E. 全面质量管理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快速反应系统, 有效顾客回应系统, 准时制生产, 全面质量管理, 精益生产 3.流通国际化动因中的推动因素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本国不利的人文环境 B. 本国落后的经济条件 C. 国外市场的发展机会 D. 饱和的本国市场空间 E. 本国严格的管制政策 The correct answers are: 本国落后的经济条件, 本国不利的人文环境, 本国严格的管制政策, 饱和的本国市场空间 4.我国流通领域的现行规制包括()。 选择一项或多项: A. 消费者权益保护规制

2017年电大《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习题及答案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同时,商品交换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 2.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 3.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几乎同时产生,并具有同样的悠久历史。 4.从总体上看,影响零售商业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等等。 5.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顾客服务、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和选址。 6.在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百货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超级市场的出现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 7.零售业态优劣的判定标准是:竞争优势性、连锁适应性、运营“两便性”。 8.就商业而言,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批发商业的发展,又取决于零售商业的发展。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2.业种与业态——业种指的是商业的经营对象,即商品的种类,是按商品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业态指的是商业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即经营形态,是按经营或销售方式的区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 3.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亦称为联号商店、公司连锁、直营连锁。国际连锁店协会的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 5.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 三、单项选择题 1.据商业史学家的研究,我国在(C)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 A.商代 B.西周 C.夏代 D.东周 2.商业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商业划分为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就是按(C)进行分类。 A.业态 B.流通阶段 C.业种 D.流通范围 3.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B)。 A.赠与与乞讨 B.交换 C.自行生产 D.诈骗或掠夺 4.零售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首要功能是(A)。 A.分类、组合、备货 B.服务 C.娱乐休闲 D.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 5.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D)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 A.顾客服务 B.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 C.价格 D.选址 6.真空地带理论是由(A)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主要表现为对零售商提供的场所、商品组合、价格和服务的偏好。 A.尼尔森 B.迈克纳尔 C.吉思特 D.斯卡尔 7.(C)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盟主,各成员店在财产与法律上是独立的,加盟店在经营管理上失去自主权,一切要在盟主规定的条件下经营。 A.正规连锁 B.自由连锁 C.特许连锁 D.购物中心 8.百货店发展到现阶段,其主要形式有:(D) A.独立的百货店 B.小型百货店 C.百货商业集团 D.大型百货公司和独立的或单体的百货店 9.购物中心的主要功能是购物、休闲与娱乐。购物中心的首要功能是(D)。 A.提供服务 B.休息与娱乐 C.金融支持 D.提供齐备的商品 10.自由连锁是指一批所有权独立的商店自愿归属于一个采购联营组织和一个管理中心领导。管理中心负责(BCD)。 A.统一管理 B.提供货源 C.推销计划 D.账目处理 四、判断正误(若有错误,请更正) 1.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 更正: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或: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商业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的分离。) 2.没有社会分工就不会产生产品供给单一化与产品需要多样化的矛盾,从而也就不会有商品交换。(√) 3.商人资本是历史最早出现的资本形态。商人的出现,进一步扩大了商品交换的规模和空间范围,节约了生产者用于交换的时间和费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4.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农业,居第二位。与制造业相比,商业经营的资本与技术约束低,因此,商业的进入与退出障碍低。(×)

流通概论网考参考资料-答案

流通概论网考参考资料答案 一、单选 客观题1部分 1.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A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 2.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D交换)。 3.第三次社会大分工与前两次社会大分工的根本差别是产生了(D商业)。 4.商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用来衡量的指标有(A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5.商人资本是最早出现的(A资本形态)。 6.零售商业的服务对象是(B个人消费者)。 7.业态是零售商业的(C经营形态)。 8.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最重要因素是(A店铺选址)。 9.以下属于无店铺零售商业的是(C邮寄商店)。 10.零售商业的金融功能主要体现为(A分期付款)。 11.无论是近期还是中远期,将成为我国零售商业的主流业态的是(B超级市场)。 12.POS系统也叫销售时点系统,其最大作用是有利于零售商进行(A单品管理)。 13.开发、制造PB商品的主体是(C零售商)。 14.零售商与零售商之间的竞争是一种(D水平竞争)。 15.零售商业的事业主体是(C法人零售商(企业))。 16.对零售业进行分类时,业种的分类是根据(A经营商品的大类)。 17.对零售业进行分类时,业态分类是根据(A销售方式)。 18.特许连锁是一种以(A契约)为基础的零售企业经营方式。 19.仓储商店一般采取(B会员制)形式。 20.作为一种商业积聚形态,购物中心与(B商业街)有很多相似之处。 21.百货商店的目标市场是(A高中档顾客)。 22.超级市场的目标市场是(B普通大众)。 23.核心商圈的基本顾客来源是(C居住人口)。 24.一般来说,次级商圈的顾客大约占(B15—25%)。 25.“零售引力法则”是由(A威廉·雷利)提出的。 26.在店铺选址应避免的地域中,不正确的是(B同类商店集聚地)。 27.一般来说,一个店铺的卖场面积应占店铺使用面积的(A60—70%)。 28.通道的宽度因客流量及卖场面积的大小而不同,但最低应保持在(D0.8—0.9米)之间。 29.超级市场的主通道可保持在(C2.1—3.5米)之间。 30.一般来说,商品陈列高度的有效范围在离地面的0.6—1.8米之间,其中黄金段的高度一般在(B0.85—1.2米)之间。 31.考虑卖场灯光照明度时,(A卖场最里面)部分配置的光度最强。 32.在橱窗陈列设计时,对于新产品、特色产品应采用(C特写式陈列)。 33.在货柜选择上,工业消费品一般以(A玻璃货柜)为主。 34.超级市场商品陈列中,最常用和使用范围最广,且比较适合周转快的商品的陈列形式是(C集中陈列)。 35.顾客在购买过程中,愿意花费较多的时间观察、询问、比较选择的商品属于(B选购品)。 36.表示商品发展性的指标是(B市场占有率)。 37.对于大批量期货交易可采取(B合同定购)的采购方式。

电大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电大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作业1 第1至3章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前提,没有社会分工就没有商品交换;同时,商品交换也促进了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P6 2.社会分工的发展产生了两个效果:一方面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增进了每个部门、每个行业的规模经济和规模效益;另一方面也加深了不同部门、不同行业之间的相互依赖,促进了商品经济的产生。P5 3.要进行商品交换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社会分工,二是明晰的产权制度。社会分工与商品交换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几乎同时产生,并具有同样的悠久历史。P5 4.从总体上看,影响零售商业发展、变化的环境因素主要有:政治法律、宏观经济、消费者需求和竞争状况等等。P37 5.零售要素组合的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顾客服务、广告与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和选址。P40 6.在零售业态发展过程中产生了三次革命性的变革:百货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一次革命;连锁店的产生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二次革命;超级市场的出现被称作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P20 7.零售业态优劣的判定标准是:竞争优势性、连锁适应性、运营“两便性”。P83 8.就商业而言,一个城市的发展既取决于批发商业的发展,又取决于零售商业的发展。P19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分工——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社会分工的不断深化,既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结果,又对社会经济结构和人类交往、商品交换体系的深化产生着深刻的影响。P4

2.业种与业态——业种指的是商业的经营对象,即商品的种类,是按商品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业态指的是商业的经营方式或商品销售方式,即经营形态,是按经营或销售方式的区别对商业进行分类的一种方法。P9 3.零售要素组合——也叫零售营销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P39 4.正规连锁——亦称为联号商店、公司连锁、直营连锁。国际连锁店协会的定义是:“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P68 5.超级市场——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生鲜食品、副食品和生活用品为主,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业态。P71 三、单项选择题 1.据商业史学家的研究,我国在(C)就已经出现了一些专门从事商品交换的人。 A.商代 B.西周 C.夏代 D.东周 P8 2.商业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商业划分为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就是按(C)进行分类。 A.业态 B.流通阶段 C.业种 D.流通范围 P9 3.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B)。 A.赠与与乞讨 B.交换 C.自行生产 D.诈骗或掠夺 P5 4.零售商业在商品流通中的首要功能是(A)。 A.分类、组合、备货 B.服务 C.娱乐休闲 D.商品储存与风险负担 P33 5.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D)是非常重要的。这是其他竞争者不易模仿的竞争优势。 A.顾客服务 B.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 C.价格 D.选址 P41 6.真空地带理论是由(A)提出的。该理论认为,零售业态的变迁取决于消费者的偏好,而消费者的偏好主要表现为对零售商提供的场所、商品组合、价格和服务的偏好。 A.尼尔森 B.迈克纳尔 C.吉思特 D.斯卡尔 P46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答案(全)

作业1—3章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商品交换 2、劳动生产率、相互依赖 3、产权制度、商品交换 4、宏观经济因素 5、服务、选址 6、百货店、超级市场 7、竞争优势性、运营“两便性” 8、批发商业、零售商业 二、名词解释 1、社会分工:就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业种与业态:是两种对商业进行分类的方法。按业种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对象——商品的种类(或大类)对商业进行分类,也叫商品别分类,业种强调的是“卖什么”;按业态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的分类,也叫经营或销售方式别分类,业态强调的是“怎样卖”。 3、零售要素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其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正规连锁与其它形态的连锁店相比,是由单一资本构成,所有权属于同一公司或同一资本所有。只有一个决策机构决定各家连锁店的经营品种,集中进行商品采购,并分销给各家连锁店,统一指定商品价格,采取一致的促销手段和店堂布置,便于统一投资,统一财务管理核算。 5、超级市场:在我国,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为主,生鲜品占一定比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店。 三、单项选择题 1、C 2、C 3、B 4、A 5、D 6、A 7、C 8、D 9、D 10、B 四、判断正误 1、×。应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2、√ 3、√ 4、×。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制造业,居第二位。 5、×。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增长贡献率、商业增长贡献额和商业产出弹性系数等指标来衡量。 6、×。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7、×。适者生存理论是美国学者吉恩特和迪斯曼提出的。 8、×。应将“正规连锁”改成“自由连锁” 9、×。应将“日本”改成“美国”,将“6点”改成“7点”。 10、×。商业与这五个方面不完全具有直接的相关性。 五、简答题 1、联系所在地区的实际,说明商业对充分就业的贡献。 答:我们知道,商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对劳动力有较强的吸纳能力。正因为这

流通概论网考答案教学文案

2014流通概论网考答 案

单选 1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C)。C.商业与农业 2商业对国内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用来衡量的指标有(A)A商业所实现的产值占国内 3.商人资本是最早出现的(D)D资本 4.对有店铺零售商业来说,形成差别化甚至垄断经营的最重要因素是()B店铺选址 5.以下属于无店铺零售商业的是(C)C邮寄商店 6.POS系统也叫销售时点系统,其最大作用是有利于零售商进行()A单品管理 7(C)的最大特点是:有一个盟主 C.特许连锁 8目前,我国的连锁商业存在的首要问题是()C地区分割 9对零售业进行分类时,业态分类是根据()A销售 10作为一种商业积聚形态,购物中心与()有很多相似之处。B商业街 11百货商店的目标市场是()A高中档 12我国政府统计对零售商业的业种分类有16大类()。C食品 13核心商圈的基本顾客来源是()C居住 14“零售引力法则”是由()提出的。A威廉 15在店铺选址应避免的区域中,不正确的是()。B同类 16一般来说,商品陈列高度的有效范围在离地面的0.6—1.8米之间,其中黄金段的高度一般在()之间。B.0.85—1.2米 17考虑卖场灯光照明度时,()部分配置的光度最强。A.卖场最里面 18采购批量与保管费用的关系是()A成正比 19商流费用不包括()。D保管 20()是在市场上…中介行为。C经纪 21有一商品的条码为6914973304024,其中“691”的含义是()A商品

22在以下物流自动化构成内容中,属于基础性工作的是:()。B商品分类 23将物流划分为采购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终端物流等,是按()分类。C.阶段 24供应链管理的本质是()B.跨企业 25政府在商品流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的作为不是直接从事商业或商品流通,而是对商业与商品流通的干预,这种干预是通过()来实现的。D流通 2.解决供需矛盾的最公平、最稳定、最经常、最有效的途径是()。D交换 3.商业的分类方法很多,将商业划分为生产资料商业和消费品商业,就是按()进行分类。B业种 7()的经济意义是商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也使国民经济增长一个百分点。 B商业产出弹性系数 8零售商业的第三次革命()的产生。A超级市场 7业态是零售商业的()C经营形态 10零售商业的金融功能主要体现为()A分期付款 11零售商业的首项功能是:()C.分类 18特许连锁是一种以()为基础的零售企业经营方式。A契约 22超级市场的目标市场是()B.普通 23超级市场的主通道可保持在()之间C. 2.1—3.5米 24连锁店能够成为世界上一种流行的零售组织形式,并在零售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与其独有的、一系列的优势分不开的,除因商店的市场范围大外,第二项优势是(B.商店知名度高) 34超级市场商品陈列中,最常用和使用范围最广,且比较适合周转快的商品的陈列形式是()C. 集中35核心商圈是指最接近店铺的区域,其顾客大约占(A)A.55-70% 57采购批量与采购费用的关系是()B成反比 43主力商品的数量和销售额,一般要占商品总量和全部销售额的()C.70—80% 5制造商与零售商的“两极化”是指()并存现象. A.大型化与小型化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包括案例分析)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包括案例分析) 作业1 I l—L-*—* *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商品交换 2、劳动生产率、相互依赖 3、产权制度、商品交换 5 g# J* l; T2 p0 m7 e) G4 k 4 x 4、宏观经济因素 1 x0 M! V. p U1 r7 S( r # c0 K 5、服务、选址- R2 y- E4 j. D3 ]" 6、百货店、超级市场F: a 6 D$ R, P 7、竞争优势性、运营“两便性”/ U. A" H. }6 Q$ R. n/ n( 8、批发商业、零售商业 二、名词解释# g8 [) q0 U+ m8 y 1、社会分工:就是指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 2、业种与业态:是两种对商业进行分类的方法。按业种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对象——商品的种类(或大类)对商业进行分类,也叫商品别分类,业种强调的是“卖什么”;按业态进行分类就是按商业的经营方式进行的分类,也叫经营或销售方式别分类,业态强调的是“怎样卖”。 3、零售要素组合:是指零售商用以满足顾客需求并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各种营销要素的组合。其各种要素包括商品、价格、服务、广告及促销、店铺设计与商品陈列、销售、选址等。 4、正规连锁:以单一资本直接经营11 个以上的零售业或饮食业,也称所有权连锁。正规连锁与其它形态的连锁店相比,是由单一资本构成,所有权属于同一公司或同一资本所有。只有一个决策机构决定各家连锁店的经营品种,集中进行商品采购,并分销给各家连锁店,统一指定商品价格,采取一致的促销手段和店堂布置,便于统一投资,统一财务管理核算。 5、超级市场:在我国,是指采取自选方式,以销售食品为主,生鲜品占一定比重,满足人们日常生活需要的零售店。 三、单项选择题 1 C 2、C 3、B 4、 A 5 、D; E. F. t0 E( \+ j 6 A 7、C 8、D 9、D 10、 四、判断正误…一 1、x。应为: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手工业与农业、畜牧业的分离。… 2、2—i 3」 4、X。我国商业的就业比重仅次于制造业,居第二位。 5、X。商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可通过商业增长贡献率、商业增长贡献额和商业产出弹性系数等指标来衡量。 6X。批发商业和零售商业的最终分离大约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产业革命时期。 7、X。适者生存理论是美国学者吉恩特和迪斯曼提出的。……… 8、X。应将“正规连锁”改成“自由连锁” 9、X。应将“日本”改成“美国”,将“6 点”改成“7点”。 10、X。商业与这五个方面不完全具有直接的相关性。…「五、简答题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3答案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 3答案

流通概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填空题 1、自发形成到自觉建设 2、不以盈利为目的、以盈利为目的 3、中央批发市场、自由批发市场 4、会员制度、委托代理原则 5、交易所形式 6、会员组织形式、交易所理事会 7、商品销售自动化、商品选配自动化 8、降低商店的营运成本 9、政府与民间 10、委托保证金 二、名词解释 1、批发市场:是指集中进行现货批量交易的场所。这里所说的批发市场是具体的商品交易场所,且是进行现货批量交易所,是一种有形市场。 2、商品交易所:是指根据《商品交易所法》而开设的以进行一种或数种商品的期货交易为目的的市场。 3、网上贸易:是利用互联网或专用网络,向客户批量销售商品的贸易活动。是一种“一对一”的交易形式,以网络为媒介,供需双方建立联系,完成购销活动。 4、网络营销:是电子商务下一种新型销售方式,是通过互联网渠道为销售商品而进行的各种市场营销活动。 5、POS系统:是销售时点管理系统的简称。它是利用第三类收款机(即POS收款机)进行销售数据的实时输入,系统实时处理销售业务,并进行经营业务分析的管理信息系统。 三、单项选择题. 1、C 2、B 3、C 4、D 5、A 6、B 7、C 8、D 9、A 10、B 四、判断正误 1、×。只有批发市场才必须是常设的交易市场。 2、√ 3、√ 4、√ 5、×。应将“交易者很多”改成“交易者不多,但交易量却很大。” 6、√ 7、√ 8、×。商业自动化是指商业经营设施的机械化、自动化,经营管理的科学化、合理化。 9、√ 10、√ 五、简答题 1、商品交易所对上市商品有哪些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