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疗机构急救系统需数字化智能化及信息化

医疗机构急救系统需数字化智能化及信息化

医疗机构急救系统需数字化智能化及信息化
医疗机构急救系统需数字化智能化及信息化

医疗机构急救系统需数字化智能化及信息化

导读:在多年的急救工作中,每当救援告一段落,我们也要常常反思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忙着抢救病人,但现场第一时间的情况如转移病人的数量、分别送往哪些医院都没有记录下来。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实现健康管理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实现数字化健康管理。

一、院前医疗急救面临多重挑战

在多年的急救工作中,每当救援告一段落,我们也要常常反思急救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例如救护车到达现场后忙着抢救病人,但现场第一时间的情况如转移病人的数量、分别送往哪些医院都没有记录下来。同时,现场对急救病人采取的急救手段和措施是否有效也无从知晓,因为院前救治和医院诊疗是两个孤立的系统。此外,院前医疗急救系统作为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作为政府职能的具体体现部分,还面临其他多重挑战,例如近些年市民对院前急救服务需求快速上升。同时,城市快速扩张造成公共安全压力增加、居民老龄化和人口流动带来疾病谱的变化以及灾害事故多发等状况都挑战着我们的应急救援能力。

应该说,救护车上的车载信息系统相对于其他车辆先进。我们救护车装备的现状怎样?将来我们救护车系统应该是什么样的?这些问题引起了我们的思考。

二、急救系统需数字化智能化

未来围绕日常急救、应急救援这两大急救的中心任务,我们对急救车装备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通过急救车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和

信息化,来提升院前急救系统的效率和质量,这代表着营救更多的生命。我们希望随着现有热门技术的不断成熟,搭建出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急救系统。

数字化急救系统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读取,把现场救助病人的情况实时记录下来发送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把病人情况再发送给医院的急诊科室,从而使医院在远程指导急救车工作的同时,提前准备治疗方案。

智能化的急救车装备就是通过对传感器、车辆总线等的技术改进,对胎压、油量、车速等数据进行采集、统计分析和故障监测,达到节约维护保养成本、监督管理、减少故障的目的。同时,对车载的医疗设备进行自动检测和故障提示,确保工作人员能够及时处理,保障安全。

急救车装备的信息化可通过增加视频监控系统,把车辆外、驾驶室内或急救舱中的实时视频传送给指挥中心,指挥中心不仅可以监测各类情况变化,为事故纠纷提供处理的依据,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进行后方联动,寻求支持。同时,信息化的救护系统还包括单兵视频监控装备。

总体来说,对一个完整的数字化、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救护系统来说,一是必须有一个智能化的处理系统,把所有的信息汇集到救护车上,通过救护车的传输系统再传输到后台;二是救护车上的每位救援人员都要有一个智能化的终端,能够把所有个人的信息汇聚到终端,提供给医院。

此外,现在还有一个“急救进社区”的理念,对于社区医生配备怎样的终端、他们在现场诊断和治疗方案如何汇集和传输也是今后我们要研究的一个方向。

三、物联网促进应急健康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

(一)物联网是什么?

“物联网”对大多数人都是个新概念,大家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解释,说法不一。我们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基于感知技术,融合了各类应用的服务型网络系统,可以利用现有各类网,通过自组网能力,无缝连接融合形成物联网,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识别与感知,发挥智能作用。

在医疗卫生领域,物联网技术能够帮助医院实现对人的智能化医疗和对物的智能化管理工作,支持医院内部医疗信息、设备信息、药品信息、人员信息、管理信息的数字化采集、处理、存储、传输、共享等,实现物资管理可视化、医疗信息数字化、医疗过程数字化、医疗流程科学化、服务沟通人性化,能够满足医疗健康信息、医疗设备与用品、公共卫生安全的智能化管理与监控等方面的需求。

物联网的运用使得个体与医院可以直接对话,实现疾病的及早治疗和健康维护。建立完备的、标准化的个人电子健康档案之后,通过区域医疗信息系统,患者可以迅捷地找到以最短距离、最低成本针对自己病情进行有效治疗的社区医疗机构,甚至可以在家接受社区医疗机构的上门服务;患者还可以方便地进行远程预约门诊、日常医疗咨询。

(二)促进应急健康管理信息化与智能化

物联网及其相关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实现健康管理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实现数字化健康管理。

数字化的健康管理可以为居民提供实时的健康管理服务,为医护人员提供在线的医疗服务平台,为卫生管理者提供健康档案实时的动态数据,并将三方有机结合在一起。它是一个闭合的循环系统,由三部分组成:自我健康管理(健康教育、健康记录等)、健康监测(包括健康指标监测,如血压、血糖、血氧、心电等,智能健康预警,查看居民健康档案,查看健康常识与健康指导等)、远程医疗协助(包括用药指导、膳食指导、运动指导、慢病病例等),它们相互作用,环环相扣,保证了对个体健康的全程监控。

而全程监控的实现在数字化健康管理理念及原则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一是细粒度。就是针对不同人群提供个性化的健康解决方案。二是新概念。它使专业医疗走进家庭,干预潜在的健康危机,由被动治疗转变为主动健康管理。三是全方位。通过体检、评估、预防、干预、咨询等多种方式对民众的健康进行全面管理。四是多途径。通过网站、电话、邮件、语音、视频、现场等多种形式实现与医疗专家的无缝沟通。五是全周期。即贯穿终身的健康档案及各项健康管理服务。六是高科技。利用远程家庭健康设备和领先的IT技术,使您足不出户享受专业医疗健康服务。七是高品质。

(三)RFID技术在卫生领域有何作用

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物联网感知层核心技术之一,它利用

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无接触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识别目的,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目前,电子证照CA认证与信息安全管理;动植物电子标识、食品/药品供应链及军用物资的安全监管;独生子女、病人、老人及贵重物品和宠物的跟踪管理;智能交通、现代物流、电子口岸、大型会议、文档图书、工农业生产过程以及城乡信息化建设等领域都已先后启动了RFID应用试点,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是离智能化仍然有很长一段距离,RFID在医疗卫生领域的智能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医疗设备管理。将医疗设备的RFID存入生产商和供应商的信息、设备的维修保养信息(包括耗材)、医疗设备不良记录跟踪信息等,通过应用医疗设备RFID简化了设备巡检、维护。设备维护巡检后的信息在现场可以录入手持机,同时存储于设备上的芯片,回到科室后将手持机内的信息上传到中央处理器内,进行相应的数据存储及处理。

二是病房和药房管理。每位住院的患者都将佩戴一个RFID腕带,存储了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药物过敏史、每天用药和打针情况),更详细的信息还可以通过RFID上的EPC编码对应到数据库中,可帮助医生或护士对交流困难的病人进行身份的确认。RFID腕带能够防止被调换或除下,确保标识对象的唯一性及准确性。腕带允许医院管理员对部分数据进行加密,即使腕带丢失,也不会被其他人员破解。

有色金属矿山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建设情况

附件2:有色金属矿山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建设 情况 一、矿山基本情况 主要包括矿山资源储量、生产规模、产量、服务年限、生产效益、采选生产工艺、矿山三率、矿山生产面临的问题(生产、安全、环保等)等情况。 二、矿山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建设情况 1.矿山生产管理数字化情况 矿区地表工业场地、地下生产设施、地质资源、选矿车间等的三维数字化建模管理,采矿及排产三维数字化设计等情况。 2.矿山网络基础设施情况 矿区办公网络,露天采场、地下采场及厂区工业网络设施情况等。 3.矿山生产自动化情况 凿岩、爆破、铲装、运输、提升、通风、排水、充填、称重计量、供配电、选矿等自动化控制情况。 4.矿山安全生产管理情况 采场边坡(露天矿山)、井下采区(地下矿山)、排土场、尾矿库等的安全在线监测系统,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地下矿山)及集成化在线安全监测系统等建设情况。

5.矿山生产管理软件应用情况 企业ERP系统、MES系统、财务业务一体化系统、生产报表管理系统、生产管控一体化平台、运营决策系统、虚拟现实和培训系统及企业管理云平台等应用情况。 6.矿山生产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情况 采矿、选矿、综合调度指挥中心建设情况。 7.矿山其他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建设情况 需要说明的其他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建设情况。 8.矿山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运维情况 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运维组织机构、管理标准、技术支持及备品备件等情况。 三、存在问题及下一步措施 矿山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下一步的改进措施及规划情况。 四、矿山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建议 关于矿山数字化、自动化及智能化发展的意见建议。

急诊信息化进展

急诊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进展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触觉也开始在医院科室管理和业务流程当中得到应用,其中信息化技术也正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逐渐推广应用,并且和急诊护理相关的业务结合更为紧密,从而提升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本文基于对急诊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文献展开梳理,重点结合文献将这方面的研究分为输液信息化建设、电子病历/病案建设、急诊分诊信息化建设、一体化建设四个重要的板块,分别对各个主题下的文献展开分析,归纳其进展,从而进行综述。 【关键词】急诊,护理,信息化,综述

目录 1、急诊护理信息化概念 (2) 2.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3) 3.急诊护理领域信息化研究的相关成果 (3) 3.1移动输液管理 (3) 3.2 电子病历/病案建设 (5) 3.3急诊分诊信息化建设 (6) 3.4 急诊信息一体化建设 (7) 4.不足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11)

急诊护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进展 1、急诊护理信息化概念 随着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的触觉也开始在医院科室管理和业务流程当中得到应用,其中信息化技术也正在急诊护理工作中逐渐推广应用,并且和急诊护理相关的业务结合更为紧密,从而提升急诊护理工作的效率和准确度[1]。由于我国长期以来的医疗环境,急诊病人往往流动性强、病情和人员结构都相对较复杂,但是同时,对急诊护理人员的要求却是极高的,需要医护人员在最短时间、最佳技能、最少数据来拯救患者或者减轻患者的苦痛。此外,急诊就诊本身就具有随机性,因而在工作效率和工作强度以及技能水平方面也北要求更高。 那么在传统的急诊护理过程当中,由于信息化建设的不完善,使得对患者信息搜集收集、保存、分析、统计缺乏自动化手段和方法,传统人工操作的方式难以满足急诊护理的高水平需求。无疑,通过建立医院业务软件、数字医疗设备、计算机网络平台三位一体的综合信息系统,从而紧密地把医院资源整合起来,优化其流程,简化其手续,降低人工操作的运营成本,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急诊当中,更能有效提升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

享受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成果

享受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成果 ——2014第15届立嘉国际机械展览会成功举行 四月的山城,春意盎然,喜迎盛会。2014第15届立嘉国际机械展览会(以下简称立嘉展)于4月23-26日在重庆国际博览中心N1-N7馆成功举行。 本届展会共使用7个展馆,展示面积 达85000平方米,折合标准展位3300个以 上。展会以“共享智能化数字化自动化成 果”为主题,吸引了来自德国、美国、瑞 士、瑞典、日本、韩国、意大利、挪威、 印度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280家知名 装备制造企业参展,展出各类金属加工机 床、钣金机械、锻压设备、压铸机等1800 台套,有超过8万余件的工/刀/夹/量具、模具、机器人、3D打印机、数控系统、铸造、精品铸件等同台竞技。展会期间还举办10多场涵盖激光加工、工业机器人、数字化工厂、模具制造、材料等高端技术的交流会。 一、主办、协办单位阵容庞大,行业知名媒体汇聚 展会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信息中心、重庆市经信委、市商委、立嘉会议展览有限公司主办,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协会、重庆市兵工学会、重庆市铸造行业协会、成都市机械制造业商会、武汉〃中国光谷激光行

业协会等行业协(学)会联合主办展会,重庆塑料行业协会、中国兵工物 资西南公司等120 余家重庆、贵州、 四川、湖北等中西 部省市中间商协办 展会。重庆市兵工 学会是首次加入展会的联合主办行列,在展会召开前学会专门召开各个专委会的工作会议,布置观众邀请、行业会议组织等工作,学会及下属专委会在展会期间举办了包括数字化工厂、镁合金等会议,并邀请重庆、四川的国防军工企业高管以及采购、设备、技术等部门负责人参观。 随着立嘉展的发展,得到了众多行业和综合媒体的关注和支持。在行业媒体方面,展会共与180多家行业杂志、网站,达成合作,基本囊括了业界知名度高、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媒体,包括:《制造技术与机床》、《工具商情》、《模具工业》、《数控机床市场》、《国际机械工业商情》、《金属加工》等行业杂志,以及中国机床商务网、国际金属加工网、365机床采购网、第一压铸网、高博特军工网、中国机器人网、铸造网、中国精密机床网等网络媒体;《中国工业报》也多次报道立嘉展的筹备情况。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社等央媒,重庆本地的日报、晨报、晚报、商报、时报、电台等也多次报道展会的相关信息。重庆电视台黄金时间的《新闻联播》以及相关新闻栏目,在展会开幕当天多次报道展会的举办新闻。 二、展会规模逆势增长,国际展商参与度高

数字化 智能化 网络化的停车场管理系统

前言: 随着中国汽车产业迅速发展和国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城市汽车的拥有量不断增加。但当人们享受汽车带来的快捷方便的同时,却又不得不面对一个新的问题——停车难。 停车难主要原因体现在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因为停车场数量和容量严重不足,致使有车无处停;第二层面的原因是现有停车场设施陈旧,科技含量低,管理混乱,停车不方便,停车泊位利用效率低。本文将针对第二层面的原因,结合对停车场系统进行简单介绍,向大家推荐一种数字化的、智能化的、网络化的全新停车场泊位管理系统。 一. 系统概述 停车场系统泊位管理系统是车辆出入管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系统通过检测各个停车泊位车辆停泊情况,精确地实时显示停车场各个分区的空余车位数量及空余车位编号,进而导引待泊车辆进入指定区域,并指导其选择最佳泊位停靠;若车库内已无车位使用,则车位显示屏显示"车库满位"字样,入口出票机也显示"车库满位"字样,不再受理车辆进库。该系统不仅可免去待泊车主为寻找停泊车位之烦或进库后无泊位可停的尴尬,而且可使停车场车位管理井井有条,使停车车位的利用率得到提高。该系统与车库出入管理系统、防盗系统、监视系统、影像对比系统、收费系统等有机结合,就构成了功能强大的智能停车场管理系统,可广泛应用于地面停车场、地下停车场、多层停车场和与之相类似的其他停车场管理。 三、系统的基本构成 停车场系统泊位管理系统主要由车库分区显示系统、泊位引导显示系统、泊位信号采集系统、监控服务器及工作站、系统管理软件等部分构成。 四、车库分区显示引导系统 车库分区显示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子系统,在大型车库特别是多层停车库中,为了管理的方便、高效,要求将车库划分成若干个停车区域,各区域可分别用大写A、B、C等英文字母表示,通过显示屏可以显示本区域所剩余的车位数,从而反映出本区的车位占用情况。 4.1基本组成 地感探测器:检测是否有车通行,并通过地感探测器输出信号。 方向判别器:方向判别器能正确感知车辆是进入方向还是出去方向。 车位数据处理器:区域车辆数据处理器能把接收到的输入信息输出到区域引导显示屏。 区域显示屏:能正确显示该区域的可停车位号。 4.2工作流程 地感探测器监测是否有车通行并输出信号,由方向判别器确定车辆是驶入还是驶出。通过计数器对本区域内的车位数量进行加减运算,通过逻辑判断和计算显示各停车区域的车位剩余状况,最后由区位引导显示屏显示出此区域的剩余车位数。 4.3主要功能特性 能对进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自动引导; 能对整个停车场区域使用情况进行监控和管理; 能随时查询和修改某停车区域的使用状态; 具有完善的数据库管理、报表输出和日常维护功能; 至少设有两级系统操作权限,保证系统所采集数据的安全性。 五.泊位引导显示系统和泊位信号采集系统 该系统对进出停车场的停泊车辆进行自动引导和管理。保证待泊车辆顺利快捷地进入指定区域的最佳泊位,保证合理利用车库泊位,并将泊位使用情况实时上报监控中心。

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初步解决方案提纲

自动化、智能化改造初步解决方案提纲 一、确定改造内容 (一)“机器换人”改造(生产环节及工序改造、整条生产线改造)。 (二)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 (三)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 二、制定初步技术方案 (一)建设内容初步方案 1.“机器换人”改造建设内容初步方案应包括:工程设计、设备研制(集成)、零部件采购及应用;以及设备自身状态和环境的自感知功能、故障诊断功能、信息通信及数据传送功能、自适应功能、运行数据采集分析功能的实现等相关内容。 2.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内容初步方案,其中: (1)流程型应包括:车间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基于三维模型的产品设计与仿真,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关键制造工艺的数值模拟以及加工、装配的可视化仿真;传感、控制、检测、装配、物流及智能化工艺装备与生产管理软件集成;现场数据采集与分析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PLM)、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协同与集成等相关内容。

(2)离散型应包括: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生产流程可视化、生产工艺可预测优化;传感及仪器仪表、网络化控制与分析、在线检测、远程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在生产管控中实现集成;实时数据采集与工艺数据库平台、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等相关内容。 3.智能制造新模式建设内容初步方案,还必须提出平台框架、与相关系统集成等方案,具体参照《宁波市“3511”产业投资导向目录和智能制造评判标准》中明确的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等三种模式要求。 (二)工业软件应用初步方案,内容应包括:设计软件、工艺仿真软件、工业控制软件、业务管理软件、数据管理软件、人工智能软件等开发应用。 (三)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还需制定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初步方案。 三、提出改造的投资预算、项目建设期、设备及软件清单等。 四、提出改造后预计经济效益,包括:生产效率提高、企业运营成本降低、产品生产周期缩短、产品不良品率降低、单位产值能耗降低等。 五、提出如何提升内部精益化管理的初步报告。 附表:实施自动化、智能化改造需购置(研制开发)的设备、

融入智慧城市的全流程急救信息系统

融入智慧城市的全流程急救信息系统 摘要: 传统急救运转由医、驾、调所组成,对应着急救流程中调度、车行、救治三大核心要素。随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国内各急救中心已开始着手在以上要各素中开发各类信息化工具以提升急救运转效率,如基于GIS的优先调度,基于无线技术的生命体征传输、实时视频监控等。但目前急救系统的发展仍难以达到HIS、PACS、LIS等医院信息系统的普及度及效率化,因在急救体系内部,考虑到成本投入、技术架构设计等要素影响,很难有一套急救产品或一个急救中心的信息化设计与实施可充分考虑到急救流程的各个要素。而在急救体系外部,影响着急救响应的诸如病患病情预判是否准确、道路车行是否畅顺等,其数据属于其他社会属性资源,传统急救流程即无法准确获知,又不能融入其中,造成的则是孤岛效应。南京市急救中心于2013年初开始进行信息化建设,此次建设立足于急救运转与急救管理的顶层架构设计,紧跟南京智慧城市建设脚步,充分考虑到调度、车行、救治三大核心环节,在各个节点中穿插部署信息化工具。调度方面,通过GIS的改造,缩短了派单时间,通过融合集群与传统语音通信,提升了内外勤人员的沟通效率。车行方面,引入了智慧城市交通领域建设成果,通过交通视频监控、交通流量监测、交通导航诱导等信息工具加快车行。救治方面,在急救体系内开发的电子病历体系、监护传输体系可实现入院的绿色通道,在急救体系外部,对接了市级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病人急救前的伤情预判以提升急救现场及入院救治的效率。南京市急救中心信息化建设成果促成了在急救三大核心环节中节约出大量黄金时间,可确保快速送达的同时又兼顾了高效救治。此外,本次建设还新建了急救资源数据库及管理系统,促成了三大核心环节中的核心数据又在这里汇聚并按需生成各类统计与分析报表,使急救管理所需一目了然,而长时间累计的数据又可提供未来的挖掘基础,二次统计的结论数据亦是提升急救效率的核心参考标准。 正文: 融入智慧城市的全流程急救信息系统 一、基于云架构的全流程架构 本次急救系统新建部分部署于南京市政务数据中心,结合vmware虚拟化解决方案,于市政府机房服务器大型机部署了6套虚拟化服务器,相应服务主备于两台可网络互通的不同服务器大机,确保应用双备。急救中心则通过市政务专网以客户端及云桌面方式访问应用,专网也通过双路由方式,确保数据网络热备。 图1 南京急救系统基础架构

国内智能化社区的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

国内智能化社区的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txt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伤的姿势。一半在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国内智能化社区的现状以及今后发展趋势 一、国内智能化社区的发展状况 智能小区在我国还属于方兴未艾的新事物,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各沿海城市、直辖市和各省级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的慢一到二个节拍,有的社区的智能化刚开始不久,有的还处于炒作阶段。总的来说,社区的智能化犹如雨后的春笋方兴未艾,开遍在祖国的神州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3111工程的推进,创建平安城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入,无疑对智能社区的发展起到催化的做用。据相关资料统计,未来5年中国的智能化小区将以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中城市中的60%住宅要实现智能化。 1、智能化小区产品控制技术之竞争 智能社区在我国虽有10多年的历史,但还属于方兴未艾的时期,还没有统一的技术标准,相关的规范和标准还在制定之中,整个系统的集成度还不高,还未能向智能大厦那样将所有系統集成IBMS平台上。目前行业内的主要技术和产品缺乏开放性、兼容性、互联性,各自为阵、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目前行业内技术产品主要分为两大阵营:“网络派”和“总线派”。网络派主张整个社区以计算机网络集成技术为平台,实行多网合一。所有的产品都以计算机网络为应用的基础,因此它对智能化社区产品技术和成本要求较高,但它是目前国际技术的主流和发展趋势。随着我国的IPv6(10G/S的传输速率)实施为这一派(包括慑力等企业)奠定了基础。 另一派主要是以国外诸多知名公司如:HONEYWELL、西门子、江森等公司,在我国的楼宇控制中占据较大市场比重的“现场控制总线”派,采用的总线技术有LONWORKS、CAN 、BACNET mod bus、C bus 等。此类产品的成本较高,在智能大厦中的占有率较高。由于价格等问题,在社区的市场中还未普通被人们接受。 一、国内智能化社区的发展状况 智能小区在我国还属于方兴未艾的新事物,经过10多年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发展还很不平衡。深圳、上海、广州、北京等各沿海城市、直辖市和各省级中心城市发展较快,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相比有的慢一到二个节拍,有的社区的智能化刚开始不久,有的还处于炒作阶段。总的来说,社区的智能化犹如雨后的春笋方兴未艾,开遍在祖国的神州大地,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随着我国3111工程的推进,创建平安城市和建设和谐社会的深入,无疑对智能社区的发展起到催化的做用。据相关资料统计,未来5年中国的智能化小区将以30%的速度增长,预计到2010年我国大中城市中的60%住宅要实现智能化。

_院前急救管理规定

2011年改善医疗服务具体措施 一、改善门诊服务 1、规范窗口服务。落实《江苏省医疗机构主要窗口服务规范》,三级和县级综合医院以及门诊量较大的专科医院实行挂号、检验、“一站式”服务台等窗口工作人员提前30分钟以上挂牌上岗。挂号、取药等候时间一般不超过15分钟。改善服务态度,杜绝生、冷、硬、顶、推现象。 2、改革服务流程。实行首问、首接负责制。优化门诊“一站式”服务和导医服务。开设简易门诊。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排班、分层分科分区挂号、收费、候诊。三级医院和县级综合医院要全面实行电子排队、叫号。注意运用信息化、网络化手段,实时传输门诊和入院患者相关信息,提前做好服务,缩短患者门诊检查、缴费、取药和办理住院手续时间。鼓励开展门诊适宜手术、开设日间病房,减轻群众医药费用负担,提高工作效率。 3、推进预约诊疗。建设省、市级区域预约诊疗服务信息平台。各医院积极推进窗口、诊间、出院、电话、短信、网络、社区等多种预约方式,方便患者预约。2011年,二、三级医院专家门诊预约率分别达20%、50%以上。其他医院也要积极开展预约诊疗服务。加强预约诊疗管理,确保预约成功率。 4、方便患者检查。合理安排检验检查设备和人力资源,进一步减少预约检查,力争做到随到随查。对需要空腹检查等特殊项目,在人员和时间上要尽可能从患者角度考虑,努力节省患者等候时间。全面推行检验检查报告及时发放制度,能即时出结果的,即时发放;能当天出结果的,当天发放。继续完善检验检查结果查询方式,在确保患者隐私的前提下,通过自助打印、手机短信、电话或网络查询等多种形式方便患者。

5、实行专家门诊“全日制”。方便农村和外地患者就医,合理安排专家门诊,积极推行专家门诊“全日制”和专家门诊“中心制”。专家门诊要确保诊疗时间,确保诊疗质量,对疑难杂症要以专家诊疗中心为平台,及时组织相关专科的专家会诊,让患者得到便捷、优质的医疗服务。进一步加强紧缺专家门诊号的管理,想方设法杜绝“炒号”牟利行为。 6、安排好节假日服务。认真执行我厅下发的《省卫生厅办公室关于全省公立医疗机构节假日正常开诊的通知》(苏卫办医…2008?11号)和《省卫生厅关于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取消“黄金周”休假方式的通知》(…2007?14号),合理调配人力、物力资源,安排好节假日门急诊和住院医疗服务,满足患者需求,确保医疗安全。 7、改善服务设施和环境。坚持一切从方便患者出发,完善医院标识和就诊流程引导系统。门诊实行分科候诊,并保证各医疗区域有足够的候诊空间,保持安静、舒适。有条件的医院要开设自动取款机、小卖部、休闲区等服务设施。加强医院安全保卫工作,为患者创造安静、有序、安全的诊疗环境。 8、强化患者身份识别。运用信息手段,加强对患者的身份识别。对首次就诊患者,建立规范的电子档案。对重复就诊的患者,及时查阅相关门诊或住院病历资料,及时识别患者,以便于及时、详细了解病史和治疗情况,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查。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探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医院之间建立患者就诊信息交流机制,提升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医疗费用。 二、改善急救医疗服务 9、强化院前急救服务。完善院前急救医疗服务体系,加强调度指挥,接到呼救信息后,无特殊情况下,农村30分钟内、城市(含县城区)10—15分钟内救护车赶到现场规范开展救治、转运。加强院前、院内急救医疗服务的协调配合,确保急救医疗服务的

专业普及:智能工厂的四化:模块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专业普及:智能工厂的四化:模块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 导读:未来无论是工厂还是物流,都将在自动化基础上向智能化发展。而如何建设一个面向4.0的智能工厂和智能物流系统,以及从工业4.0到中国制造2025,我们能说什么、看什么和做什么…… 1面向工业4.0的智能工厂 智能工厂是构成工业4.0的核心元素。在智能工厂内不仅要求单体设备是智能的,而且要求工厂内的所有设施、设备与资源(机器、物流器具、原材料、产品等)实现互通互联,以满足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的要求。通过互联网等通信网络,使工厂内外的万物互联,形成全新的业务模式。 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业4.0是用CPS系统对生产设备进行智能升级,使其可以智能地根据实时信息进行分析、判断、自我调整、自动驱动生产,构成一个具有自律分散型系统(ADS)的智能工厂,最终实现制造业的大规模、低成本定制化生产。 在建设智能工厂时,要重点关注模块化、数字化、自动化和智能化四大技术课题。模块化是实现智能工厂规模化生产和客户需求个性化定制的前提条件,这需要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向模块供应商转型,全程参与产品设计、供应模式选择以及单元化物流的规划。 数字化,纵向看是实现工厂内各个层面,乃至每台设备数字化建模与互联互通;横向看,是打造从客户需求,到产品设计、供应商集成、制造以及物流服务的全流程供应链集成体系。 智能化,制造企业应搭建一个虚实融合系统,根据客户个性化定制需求,实现虚拟的设计、制造与装配,再通过智能工厂完成生产制造过程,有效解决定制产品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由此,在智能工厂里企业可与客户实现零距离对话,客户也可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产品“智造”全过程中来。

现代家庭启示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

现代家庭启示录——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 随着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一个崭新的家庭理念逐步进入现代人的思想中去。一个带领人们走向未来生活方式的居家构想已经不再是幻想。全新现代居家理念——数字化、智能化、自动化正在逐渐形成。尼葛洛庞帝所著的《数字化生存》所描绘的,有些已经演化成今天的生活方式与时尚。 数字化 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基础,各种家用数字化设备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智能化的网络家庭。这些家用数字化设备包括电话、电脑、信息家电等。数字化家庭包括四大功能:信息、通信、娱乐和生活。 利用家用电脑、宽带调制解调器和路由器这三种数字化设备将所有的家用电器连接在一起,并通过它们对数字电视、数字音响、数码摄像机、智能游戏机、数字化碟机等家用娱乐产品,和电视、电话机、数字传真机、打印机、对讲机、3G手机等家庭通信产品,以及数字电冰箱、智能电磁灶、微波炉、数控洗衣机、空调机、吸尘器等家用电器进行统一协调的操作和控制,这就构成了一个数字化家庭。 而广义数字化家庭则在上述基础上,再融入自动监控、环境测控、自动安全报警、综合信息处理及提示等智能化技术,通过对家庭所有数字化设备的操控、对各种信息资源的综合处理、对主人各种服务功能的优化组合,为人们提供一个安全、高效、便捷、优雅、舒适的生活环境。 智能化 智能家居,或称智能住宅,在英文中常用Smart Home。它是以住宅为平台,兼备建筑、

网络通信、信息家电、设备自动化,集系统、结构、服务、管理为一体的高效、舒适、安全、便利、环保的居住环境。 智能家居可以定义为一个过程或者一个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种子系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统筹管理,让家居生活更加舒适、安全、有效。与普通家居相比,智能家居不仅具有传统的居住功能,提供舒适安全、高品位且宜人的家庭生活空间,还由原来的被动静止结构转变为具有能动智慧的工具,提供全方位的信息交换功能,帮助家庭与外部保持信息交流畅通,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帮助人们有效安排时间,增强家居生活的安全性,甚至为各种能源费用节约资金。 智能家居是通过统一的网络总线和控制平台将家庭的电器设备、灯光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能源管理系统等连成一体的。目前智能家居的发展趋势是由集中控制到分布控制,与集中式控制相比,分布式控制不仅能减少布线,而且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当某一个节点出现故障时,只需将该节点从网络中拿走,而其他节点不受影响。 分布式智能家居系统主要由以下6个模块构成: 1.电话交换模块:两条和四条分机线路(提供3进线8分机的小总机功能); 2.电脑数据模块:电脑网络口为一进七出或二进六出(提供10M8口HUB的局域联网功能);3.有线电视模块:提供一分四的标准功率分配功能; 4.家庭影音模块:提供四组视音频插头自由组合连接,可四个房间共享一台VCD或卫星电视;背景音乐模块,可提供七组音频插头自由组合连接; 5.安防监控模块:提供各种用途的智能家电连接控制; 6.电源模块:提供以上模块的电源。 其中,安防监控模块还包含一个子系统。这个子系统主要是在住宅内适当的位置配置一些传感器。包括双鉴移动探测器、玻璃破碎探测器、声音探测器、门磁开关等。可以设定当这些

关于院前急救信息化发展的观察

关于院前急救信息化发展的观察 发表时间:2018-04-12T15:30:37.143Z 来源:《知识-力量》2018年1月上作者:李晓 [导读] 应急急救体系是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急救事业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事业。 温州市急救中心温州市 325000 摘要:院前急救发展现状及信息化建设需求,阐述其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分析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后的效果,包括提升院前急救能力、统筹指挥调度能力、急救反应能力等方面。 关键词:院前急救;信息化; 一规划背景 急救机构是我市公共卫生机构的重要组成机构,应急急救体系是我市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急急救事业是人民群众生命健康的重要事业。 (一)发展现状 1. 基础设施基本建成 目前,市级急救机构已完成专有机房建设,置备服务器、交换机、防火墙等多类专用设备,支持系统应用和数据存储,保障各类系统运行安全。同时,市级急救中心持续完善安全防护机制,完成硬件设备和网站系统的登记保护定级备案,保障网络运行安全。 2. 应急网络体系初步建立 市级急救机构初步建成市级卫生应急指挥调度系统,已覆盖全市范围各级急救机构,并完成与市卫计委应急系统的对接,初步建立网络化急救管理体系,统一受理报警信息,统一处置突发状况,实现出诊车辆、接诊医院、调度指挥中心三方机构的实时对接。 3. 信息化应用逐渐开展 市级急救机构初步建成院前急救管理信息系统,完成与应急指挥调度系统的对接,可实现车辆位置的定位追踪、车内急救场景的在线查看以及医疗设备急救数据的实时传送。 (二)面临问题 目前,我市应急急救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信息化应用水平不断提升。随着应急急救事业的不断发展,信息化建设面临重大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亟需解决。 1. 部分系统亟待建设,应用功能尚需完善 目前,部分应急急救业务仍沿用传统方式开展工作,尚无相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多类设备数据和救治信息,采用传统方式记录与传输,尚未实现实时的信息传送与数据流通,反馈流程复杂,时效性较低。 2. 系统数据尚未流通,互联进程尚待加速 由于各级急救机构的指挥调度系统独立建设、各自运营,尚未形成市域范围内统一管理的指挥调度系统,数据分散于各个机构内部,未能实现实时动态管理。各级急救机构之间、急救机构与疾控、妇幼保健等其它公共卫生机构之间,缺乏的信息化交流机制,尚未实现公共卫生机构之间信息和数据的共享交互。 3. 应急联动程度较低,机制建设仍需完善 应急急救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除了各级急救机构应急处置外,还涉及医疗机构院内诊疗、公安机关秩序维持、民政部门物资调配等多方面,需要统一的指挥与调度以及各机构的紧密协作。 (三)发展形势 1. 业务管理信息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已融入医疗卫生的各个领域,并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各级急救机构建成的指挥调度管理系统,对于优化工作流程、提升管理效率,产生了积极的促进效用。 2. 系统运作交互化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各级卫生应急急救机构与医疗机构的联系将趋于频繁紧密,车载设备数据实时联网、院前急救情况在线传送、院内诊疗准备即时启动、个人信息完备查询、人员信息反馈通报等环节,需要相关系统的实时支持,信息与数据的流通势在必行,业务流程将呈现出纵向一体化联动趋势 3. 公众服务智慧化 随着公众教育程度的提高以及市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公众对于急救服务质量的关注日益提升,对于应急知识教育和操作技能的需求日益增加,对各级卫生应急机构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主要任务 (一)建设业务信息系统,完善系统功能模块 1. 建设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 加快变革急救出诊病案记录方式,建设院前急救电子病历系统,实现院前急救病历记录的规范化、智能化、数字化,提升院前急救的质量与效率。 开发基本信息、病案史、体格检查、辅助诊断等功能模块,对接市级应急调度指挥系统、市级诊疗共享一级平台、公共卫生主题数据库等,统一数据标准,实现院前急救电子病历与接诊医院HIS系统的信息共享与数据流通。 2. 推进“可视健康”工程(应急和院前急救部分)建设 开展“可视健康”工程建设,实现应急指挥调度、院前急救管理与远程指挥。 (1)建设移动单兵信息传输系统。加强一线处置人员的信息装备配置,建设移动单兵信息传输系统,对接应急指挥中心,实现险情和事件的实时上报,实现图文与音视频的实时采集与双向传输、现场人员及场景的GPS定位等功能。 (2)建设全过程急救记录平台,基于车载设备配置状况,对接相关系统,拓展信息系统的开发与建设,完善应用功能,汇集、管理

2020年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0年工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计划 2020年4月

目录 一、2019年公司经营情况回顾 (5) 1、主要经营工作 (5) (1)通用自动化业务 (5) (2)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 (6) (3)新能源汽车业务 (7) (4)工业机器人业务 (8) (5)轨道交通业务 (9) (6)内部管理 (9) 2、主要业绩驱动因素 (12) (1)行业需求 (12) ①工业自动化领域 (12) ②电梯领域 (12) ③新能源汽车领域 (12) (2)公司自身的竞争优势 (13) 二、行业格局和趋势 (14) 1、工业自动化领域 (14) 2、电梯领域 (15) 3、新能源汽车领域 (17) 4、轨道交通领域 (19) 三、公司核心竞争力 (20) 1、掌握电机驱动与控制、行业应用等核心技术,具备行业领先水平 (20) 2、行业领先的品牌优势 (21) 3、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优势 (21)

4、成本优势 (22) 5、管理优势 (22) 四、公司发展战略 (23) 五、2020年经营计划 (24) 1、主要经营目标 (24) 2、主要经营计划 (24) (1)深入推进变革,推动公司高效运营 (24) (2)各事业部及主要职能部门工作计划 (25) ①通用自动化业务 (25) ②电梯电气大配套业务 (26) ③新能源汽车业务 (26) ④工业机器人业务 (27) ⑤轨道交通业务 (28) ⑥其他管理方面 (28) 六、可能面对的风险 (29) 1、XGYQ带来的经济下滑与交付风险 (29) 2、贸易战带来的风险 (29) 3、房地产市场下滑导致电梯行业需求下滑的风险 (30) 4、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调整及竞争加剧,导致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盈利水平进一步下降的风险 (30) 5、核心技术和人才不足导致公司竞争优势下降的风险 (30) 6、竞争加剧及业务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下降的风险 (31) 7、应收账款不断增加,有形成坏账的风险 (32) 8、公司规模扩大带来的管理风险 (32)

120急救中心移动信息化方案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数据业务中心 作者 贾慧颖 (jiahuiying@https://www.doczj.com/doc/f617464216.html, ) 120急救中心移动息化解决方案 本文档版权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公司所有。未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公司书面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摘抄、复制本文档的部分或全部,并以任何形式传播。

目录 1文档信息 (3) 1.1核实文档版本 (3) 1.2修改记录 (3) 1.3文档审核 (3) 1.4文档批准 (3) 1.5分发 (3) 2项目介绍 (4) 2.1120急救中心简介 (4) 2.2项目概况 (4) 3中国移动对于项目的理解 (5) 4120急救中心指挥调度平台移动信息化解决方案 (5) 4.1手机报警定位子系统 (5) 1.功能描述 (5) 2.系统体系结构 (6) 4.2TD无线视频监控子系统 (8) 1.功能描述 (8) 2.系统体系结构 (9) 3.系统各部分功能介绍 (11) 1)移动视频采集设备. (11) 2)固定视频采集设备 (12) 3)移动统一平台 (12) 4)存储子系统 (12) 5附录 (13) 5.1中国移动简介 (13) 5.2中国移动公司移动信息化整体工作介绍 (14)

1 文档信息 1.1 核实文档版本 使用本文档前,文档使用者有责任核实当前版本的有效性 1.2 修改记录 对本文档所有修改都应按修改时间顺序记录在此。 1.3 文档审核 审核签字 1.4 文档批准 您本人或您本人指定的代表的签字表明您批准了本文档内容。它也表明您已经仔细地阅读、审查和考虑到了本文档对您的部门有怎样的影响以及它是否符合公司的指导方向。 批准签字 1.5 分发 ● ● 注:本文档递送的对象,如行业客户、北京移动相关部门/人员

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作者:————————————————————————————————日期:

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旅游管理 旅游景区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谢双 (辽宁理工学院,辽宁锦州121000) 摘要:本文旅游景区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这三个阶段的内涵和特征,形式和内容进行了分析,期望能为人们理解景区的信息化发展道路有所帮助。 关键词:旅游景区;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 中图分类号:F59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05-0037-01 收稿日期:2015-02-09 作者简介:谢双(1993-),女,辽宁昌图人,辽宁理工学院,本科生。研究方向:旅游管理。 从发展历史来看,国内旅游景区的发展大多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级的资源探寻和开发阶段,资源评价调研阶段,旅游产品设计阶段,与之相匹配的旅游形态则分别为:观光旅游,专题旅游,休闲生态旅游。在从信息化的发展角度看,景区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个层次,即信息化,数字化和智能化。从这个三个阶段的时间来看,大致从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出现开始,到21世纪前,这十年为信息化发展阶段,21世纪的前十年,景区进入了数字化建设时期,而到2010年之后,各个景区相继进入了智能化的发展阶段。从层次上来看,这三个阶段呈现递进关系,每个阶段都有各自不同的特征,并对景区的发展发挥了不同的作用。 一、旅游景区的信息化

1.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内涵 旅游景区信息化是运用信息技术的初级阶段,指的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技术、网络通信技术,以及地理信息系统等,设计出能够面向游客和景区工作人员的业务数据管理系统。由于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这一阶段的景区信息化建设并没有系统性的规划和框架,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为游客数据处理、景区财务管理、票务管理等。这些功能的实现,也标志着计算机系统开始在旅游业中得以应用和推广。 2.旅游景区信息化的形式和内容 旅游景区信息化阶段的建设重点主要为:一是景区宣传资料的信息化转化,如制作景区宣传光盘等。二是在景区内发展多媒体技术,如声光电等视觉特效等。三是发展互联网技术,如开设景区网站,上传景区图片和影音资料等。 这个阶段的景区信息化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景区旅游信息发布建设。这方面主要进行是通过互联网或多媒体来向旅游目标消费人群进行宣传和介绍;其二,旅游景区管理建设,主要是旅游景区的各项管理,包括景区软硬件设施管理、工作人员和游客管理等等内容;其三,景区商务活动平台建设。主要包括商务信息和旅游景区信息的发布、交易、邀约能内容。 二、旅游景区的数字化 1.旅游景区数字化的内涵 景区数字化即是我们常说的数字化景区,指的是景区借助计算机软硬件,综合运用信息技术,如网络宽带技术,3G通信技术,3S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数据库技术、无线网络技术、互联网数据处理技术等等,来对景区的基础设施、旅游环境、旅游景点的各项资源、游客活动行

院前院内急救信息通道建设方案

院前院内急救信息通道建设方案 1.建设背景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健委(原国家卫计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国卫医发〔2017〕73号)和省卫健委(原省卫计委)、省中医药局《关于印发江苏省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的通知》(苏卫医政〔2018〕9号)要求,推动我市医疗服务高质量发展,持续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市特制定《市深入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8—2020年)》。文件提出“创新急诊急救服务。落实《市“十三五”院前急救事业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0)》,推进院前急救与院内急诊衔接,年内完成院前院内一体化信息交互平台建设,为患者提供院前院内无缝衔接的医疗救治绿色通道和一体化综合救治服务,提升重大急性病医疗救治质量和效率。进一步加强胸痛、卒中、创伤中心建设,年内市人民医院通过省区域级三大救治中心验收,市胸痛、卒中、创伤救治中心建设单位年内通过终期评估,获得救治中心资格。按照相关指南和指导原则,进一步加强省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市级和县级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规范性建设。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可以探索建立陆地、空中立体救援模式。” 市委、市政府还研究出台了《市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三年(2018-2020年)行动计划》,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相关要求,破解前期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使我市智慧城市建设水平始终保持全

国领先地位,使广大市民切实感受到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带来的成效。文件提出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优政、惠民、兴业”为宗旨,以进一步提升广大市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落脚点,推动以物联网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激发创新活力,增强发展动力,全面提升城市智慧化水平,打造具有物联网特色的“智慧名城”,为建设“强富美高”新、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效支撑。要求坚持数据思维,实现智慧城市建设由技术要素驱动向数据要素驱动转变;坚持服务思维,实现工作重心由满足行政管理需求为主向以服务公众需求为主转变;坚持系统思维,实现建设模式由分散建设向共建共享转变;坚持创新思维,实现主导方式由行政主导向市场主导转变。到2020年,使市新型智慧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部分领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市卫生健康委以国家、省卫生健康委胸痛中心建设原则、指南、要求等为依据,以“胸痛救治中心”建设为突破口,发布《关于印发市胸痛救治中心暨“胸痛中心全市模式”建设方案的通知》(锡卫医〔2018〕25 号)文,力求构建覆盖全市的急性胸痛分级诊疗体系,造福广大市民。该文件结合我市实际,强调整合院前急救、二三级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卫生资源,协调推进“院前急救与医院急诊科协同、医院内各相关科室协同、上下级医疗机构协同”,建设分工明确、协同有力、转运通畅、信息共享的“胸痛救治中心”,构建“全域覆盖、全民参与、全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 一、依靠技术创新,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历史性跨越 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 我们国家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要实现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最根本的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主要有两个大的趋势。一方面,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世界主要发达国家重新重视实体经济,纷纷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2009年制定《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通过了《制造业促进法案》;2011年启动“先进制造业伙伴计划”,发布振兴制造业五年出口倍增计划;2012年2月,又制定了《美国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提出要重新认识先进制造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的地位,保持在先进制造业领域的国际领先和主导地位。德国、英国、日本等国家都推出一系列重振制造业的重大举措。另一方面,新一轮工业革命正在深化,西方发达国家振兴制造业走的是一条新路子,他们依靠科技创新,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增强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谋求未来发展的主动权。例如,苹果公司通过产品模式的创新、各种最新技术的集成创新,成功引领了IT 产品的发展方向。再如,美国页岩气开发技术的突破,引起了一场“页岩气革命”,对世界的能源格局乃至政治、经济发展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近期,美国学者们发表了一批文章,一是强调新的工业革命即将到来,其核心技术是“制造业数字化”;二是认为美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应该通过大力发展和广泛应用以数字化和智能化为核心的先进制造技术,实现制造业的革命性变化;三是尖锐地指出,新技术的出现,很可能导致中国制造业在未来20年中出现美国在过去20年所经历的困境,中国正在失去全球制造业的竞争优势和先进地位,很快就该轮到中国去担忧了。我们应该感谢这些美国的先生们,感谢他们的提醒,感谢他们的警告,我们确实应该有强烈的忧患意识。 经过新中国60 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奋斗,中国制造业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制造业生产总值已成为世界第一,我们国家已经成为“制造大国”。但是,我们还不是“制造强国”,主要的差距在于两个方面:产品质量和自主创新能力,特别是技术上一直处在跟踪和追赶状态,许多关键核心技术还远远没有掌握,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还很弱。正如

浅谈院前急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下一步设想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617464216.html, 浅谈院前急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下一步设想作者:张彭 来源:《数码设计》2017年第15期 摘要:随着计算机及通讯信息技术在医学中的广泛应用,医疗卫生事业也进入了崭新的信息化时代,而院前急救信息化建设起步晚,各地发展不均衡。本文通过对盐城市急救医疗中心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从队伍建设、基础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对院前急救信息化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院前急救;信息化发展;院前院内无缝衔接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17)15-0053-01 Abstract:Wit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medicin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have entered a new information age, and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started late, uneven development in various place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 in Yanche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this paper analyzes and discusses the development of pre-hospital emergency information from the aspects of team constructio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and project construction. Key words:pre hospital first aid; information development; pre hospital and in hospital seamless connection 1 建立机构,加强信息化队伍建设 中心领导高度重视120信息化建设,2006年起成立了通讯调度科,配备了专业的调度 员。2010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名计算机技术专业人员,负责中心系统维护及信息化相关 工作。成立了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制订信息化发展规划,为信息化工作指明了方向,铺平了道路。 2 加大资金投入,夯实信息化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化建设的中枢,目前,我中心机房配备了UPS备用电源、硬件防火墙、三层交换机、路由器、程控交换机、服务器等各类硬件基础设备,支撑着中心各项业务的安全、稳定运行。网络是信息化建设的基础,随着中心各项业务的发展,中心内部网络系统也在逐步扩展,由原来仅仅覆盖中心业务的局域网,发展到目前对上连接省指挥中心,对下覆盖各县(市、区)急救站的网络系统,为全市120信息系统的互联互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 强化应用,推进信息化项目建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