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闻事业史
- 格式:ppt
- 大小:439.50 KB
- 文档页数:33
明治维新前后的日本新闻业一场改革之前,舆论的作用非常大,而报纸则是舆论的主要阵地。
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的新闻舆论就发挥了很大的传播作用,而在明治维新之后,日本 *** 也有意识地加大舆论方面的宣传。
>明治维新前夜的舆论传播分为两种,其中,“瓦版”开创了民间信息传播的格局:“藩书调所”的设定,开创了官方信息的传播。
随着天皇重新回到国家的权力中心,在“佐幕派”的压力下,明治*** 越来越意识到掌握舆论的重要性。
在这一时期,*** 采取许可报纸发行和严格把控舆论的手段强化新闻传播管理,并出台了《报纸印行条例》,开创了报业活跃的平台。
>随着明治维新的深入,明治 *** 采取了开办学校,鼓励报业发展,对邮电、交通、造纸等工业加大投入等手段,使得日本国土上的舆论传播得到前所未有的繁荣,同时也开动了日本驶向近代化的进程。
>一、维新前夜的舆论传播>一般认为新闻舆论传播的主要渠道有两种,第一种是民间流传,第二种是官方传播,在明治维新前夜的舆论传播也不例外。
>其中在民间流传的方式主要依靠瓦版进行传播。
瓦版,出现于德川幕府主导的日本最后一个*** 时代,这种新闻印刷品由粘土制成,并雕以文图,最后经烧制定型。
“瓦版”来源民间,内容一般为自然灾害、怪诞之事等。
“瓦版”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对于信息传播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通常被认为是日本的新闻传播的萌芽状态。
>官方传播开始于德川幕府设定了“藩书调所”,其主要职能是对荷兰报纸的翻译。
其中,《官版巴达维亚新闻》是日本最早的官方译报,一般认为它是日本近代报业的先驱。
>然而德川幕府时代并未久长,危机就在这个时候悄然来临了。
1853年7月8日,就在美国刚刚成为世界列强之时,将东印度舰队司令佩里派出并率领四艘带着全副武装的黑色大船横冲直撞驶入横须贺港,而这时候的日本,正是经历了两百多年闭关锁国的时光,面对实在是实力相差悬殊的势力,幕府被迫签订了在日本历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日美亲善条约》,并且被迫开放了门户,而“黑船来访”和“不平等条约”以“瓦版”为传播媒介传遍全国,造成了人尽皆知的状态,幕府统治一时间岌岌可危。
日本报业的经营发展及启示日本的报业在其历史上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今的日本报业也是世界上最先进和最先进的之一。
从传统的纸质报纸到新兴的在线媒体,日本报业不断更新技术和业务,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读者需求和市场竞争。
本文将探讨日本报业的经营发展及其对其他国家报业的启示。
一、日本报业的历史及现状日本的报业可以追溯到1860年代,当时它们是由西方国家引进的。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报业几乎完全受到战争和美国占领的影响,但在战后经济复苏的推动下,它们迅速恢复了生机并发展壮大。
今天,日本的报业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媒体之一,旨在提供最新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新闻报道。
日本的报业具有以下特点:1.高品质的报道:日本报纸在新闻报道方面非常重视客观性和准确性。
他们的报导是经过深入分析和反思的,他们在采访收集到的信息上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2.强大的新闻门户网站:日本的报业不仅有传统的纸质报纸,还有强大的在线门户网站。
这些网站为读者提供了更为实时的新闻报道和更广泛的社区互动。
3.适应性强:日本报业在技术和业务上始终保持前沿,他们在不断探索新技术和新的业务模式,以适应读者和市场的快速变化。
日本报业的成功可以为其他国家的报业提供许多有益的启示:1.注重品质:品质是新闻产业的核心,重视品质是保持读者信任和市场竞争力的关键。
因此,其他国家的报业应该始终注重品质,打造高质量的新闻产品。
2.抓住互联网机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报纸不再是唯一的新闻来源。
各国报业应该抓住这个机遇,建设和发展自己的门户网站,并为读者提供更快速,更有用的新闻报道和更加便利的媒体体验。
3.探索新的业务模式:读者需求和市场竞争在不断变化,各国报业需要不断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以适应这些变化。
报业需要不断创新、进步,以满足读者和市场的需求。
4.实现多元化:报业应该提供多元化的新闻来源,包括各种形式的新闻报道,例如文字、图片、视频等等。
这样,读者可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新闻阅读方式,吸引更多人接受新闻报道。
考研:外国新闻传播史(七)日本新闻传播史一、早期报业读卖瓦版•德川幕府时期出现的简单的新闻传播形式•是一种通过烧制瓦版的单页新闻纸,内容大多是各种突发事件,除文字外还配有图画,印好后拿到市集叫卖。
二、明治维新后报业1、《报纸印行条例》1869•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有关新闻的成文法规。
2、《横滨每日新闻》•1870年4月创办日本第一家日报。
•标志着日本真正意义上的近代报纸的诞生。
3、“民办官助”报刊时期•读报会、报纸阅览所、报纸茶屋。
4、《读卖新闻》•1874年创办于东京。
•是世界上发行量最大的报纸。
5、《朝日新闻》•1879年创办于大阪。
•1888年收购东京《觉醒报》,创办了《东京朝日新闻》,从而形成了日本第一个跨城市经营的报系。
三、“白虹贯日”事件•背景:军国主义扩张,饥民暴动•事件:1918年8月25日,日本全国84家报社的记者在大阪召开“关西记者大会”。
《朝日新闻》的报道中使用了成语“白虹贯日”,政府当局对报社和记者进行了严重迫害。
•性质:日本新闻史上最大的言论贾祸事件。
四、通讯社——共同社•成立于1945年11月1日。
•日本最大的通讯社。
•非营利合作通讯社。
五、日本广播协会NHK(了解即可)•创建于1926年,战后重新改组。
•具有半官方性质的公营广播电视机构,又是实行自主经营的“特殊法人”。
•它不以营利为目的,不播放广告。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
论战时(1931-1945)日本的新闻事业【摘要】:1931年满洲事变后,日本政府为了使”国策”与”国论”一体化,为其侵略战争服务,首先策划把舆论界的大亨新闻业纳入战时轨道,对新闻业进行了严格控制。
文章试图从日本统制新闻机构的演进和完善、日本新闻界的冲击--反应及日本新闻的特点三方面来阐述战时日本的新闻事业。
【关键词】:战时日本;新闻事业;控制;统制一、日本新闻统制机构的演进及完善(一)情报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日本新闻统制机构的初步形成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在国际和国内舆论中都处于不利地位,为了形成”国策”与”国论”相一致,更好的推行日本的侵略政策,对新闻内容进行判断、指导,使其不违反国家利益成了当务之急。
为此日本于1932年9月在外务省的筹划下成立了情报委员会。
情报委员会对新闻报纸的检阅做了严格规定,对其中不符合国家统治言论、思想的新闻坚决取缔,它有权发行或停止新闻刊登。
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情报委员会独立出来成为一个新的联络机构。
情报委员会的宗旨和任务进一部明确和细化。
其宗旨,主要是政府为实现关于内政外交的控制,特别是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情况下,统一宣传机构,从而为国家的法西斯统治服务。
具体任务如下:”一,作为推行国策基础有关情报的联络、调整。
二,有关内外报道的联络、调整。
三,有关启发宣传的联络、调整。
”①此时仅仅是对新闻的初步统制。
(二)内阁情报部的成立是日本政府新闻统制机构的发展时期1937年6月近卫文摩登台组阁不久,受军部指使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后,日本政府援引在1909年5月公布的《新闻纸法》中有关新闻刊载的规定,限制新闻报道。
比如,日本陆军、海军、外务大臣有权禁止报刊登载有关本省事务的稿件。
同时为集中力量对外宣传和强化其国内对新闻的统制,于1937年9月把情报委员会扩充为情报部,以陆海军及外务省为中心,指挥全国新闻事业,把宣传的机构编入战时体制。
1939年9月在扩充内阁情报部机构的第一次议会上,大致作出了四项决定。
读卖新闻发展历程
读卖新闻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874年,当时《东京日日新闻》创办。
这份最初的报纸很快成为了一份受欢迎的新闻来源,并在日本的新闻业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1902年,《东京日
日新闻》更名为《东京日日新闻》(现在的读卖新闻)。
在20世纪初期,读卖新闻增加了股份报酬制度,使之成为日
本首家上市的报纸公司。
随着时间的推移,读卖新闻公司扩大了其业务范围,成为多媒体企业。
1949年,读卖新闻在日本
证券交易所上市。
20世纪50年代,读卖新闻公司开始关注广播和电视媒体。
它
成立了读卖电视台,并在东京成立了读卖新闻电视公司。
这个新的业务部门迅速发展,并在日本的广播电视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读卖新闻公司继续扩大其媒体版图。
它成立
了录音磁带公司,进一步将其业务领域扩展至音乐和娱乐产业。
它还设立了读卖书店和读卖出版社,进入了出版业。
2006年,为适应媒体行业的快速变化,读卖新闻公司进行了
重组。
它将其电视部门整合成为新的公司,即读卖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这一举措使广播和电视业务更加独立和专业化。
此外,读卖新闻公司还将日本业余棒球职业联盟的部门整合到了自己的组织中,进一步拓宽了其业务领域。
如今,读卖新闻公司已成为日本最大的报纸和媒体公司之一。
它拥有广泛的读者和观众群体,并继续通过不断创新来保持其竞争力。
无论是在纸质媒体还是数字媒体领域,读卖新闻都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报道和媒体服务。
简析日本新闻业迅速沦为军国主义宣传工具的原因20世纪20年代,日本法西斯势力开始产生并发展,日本国内政治陷于动荡。
尽管如此日本媒体却在大正民主运动思潮的影响下,对当时军部鼓吹的对外侵略主张以及政府的专制主义统治进行了批判。
“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尽管在政府和军部内围绕满蒙问题的争论已经开始,但是当时全国性大报并未随声附和,而是对政府的内政、外交政策提出了批评,表示了对军部的反抗。
因此,满蒙问题强硬论并未形成气候,这与媒体的舆论导向是分不开的。
然而,随着“九一八”事变的爆发,日本媒体却发生了整体的“转向”。
“九一八”事变成为了日本媒体转向法西斯化的质变开端。
事变爆发后,日本各报迅速展开报道。
9 月19日,《东京朝日新闻》作了如下报道:“暴戾之支那兵炸毁北大营西北之满铁线,并攻击我守备队,我守备队被迫应战,以大炮轰击北大营之支那兵,并占领北大营。
”与此同时,日本各报还为日本的侵略行为辩护。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媒体开始纳入军国主义体系,到“五一五”事件时,有90% 的报纸已停止抵抗,而到“二二六”事件时则100% 放弃抵抗,日本新闻事业彻底沦为了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
日本是世界新闻事业发达的国家之一。
在日本新闻发展的漫漫历史长河中,日本新闻业(尤其是日本报业)经历了一个特殊的阶段,那就是在二战前期及二战中受日本政府的军国主义势力控制的军国主义统治时期,在这个时期内,新闻媒体与日本政府的合作关系日益密切,传媒不再代表公众监督政府,转而为政府推行法西斯军国主义呐喊助威。
多重的因素相互交织,导致了日本新闻事业在经历短暂辉煌之后迅速沦为军国主义的宣传工具。
一日本新闻业与日本政府的关系日本报业自诞生之初便与政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的发展始终处于官方控制之下。
日本真正意义上的报纸诞生于明治维新时期,报纸强大的宣传、引导功能逐渐为为政者所重视,当时的政府在资金、政策方面都给予了许多倾斜与支持。
日本政府对报纸总是实行积极利用和消极控制的两手政策,报纸则努力在政府的控制和利用的夹缝中求得生存。
日本明治时代报业的发展研究1. 引言1.1 明治时代日本报纸的兴起在明治时代,日本报业经历了一段快速发展的时期。
这一时期可以追溯到1862年,当时日本政府首次颁布了关于新闻业的法令。
这一举措标志着日本传统社会中的新闻传播方式逐渐向现代化转变。
随着政府对新闻业的监管力度逐渐放松,许多个人和团体开始涉足这一领域,推动了日本报业的兴起。
在明治时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变革,报业逐渐成为了广泛传播信息和意见的主要渠道。
许多报纸开始涌现,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吸引了大量读者。
这些报纸不仅在城市中流传,也通过驿站和邮船等传播工具传达到更远的地方,成为了连接各地人们的重要纽带。
明治时代日本报业的兴起,不仅推动了新闻业的发展,也对日本整个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为日本现代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支持,促进了社会各个领域的进步。
报纸也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表达意见和监督政府的重要工具,对促进社会民主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2. 正文2.1 政府对报业的影响在明治时代,日本政府对报业的影响极为重要。
政府在报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监管者和推动者的角色,对报纸的出版、内容和宣传活动进行严格的控制和干预。
政府对报纸的审查和管理是不可忽视的。
明治维新后,政府实行了对报业的审查制度,对一些政治敏感的言论进行审查、删改或者封禁。
政府还颁布了一系列法令和规定,规定了新闻记者的资格和行为准则,对报社经营进行了严格的监管。
政府还通过提供资金和政治支持来推动报纸业的发展。
一些报纸得到政府的赞助和支持,成为政府的宣传工具,传播政府的政策和主张。
政府还通过购买广告、订阅报纸等方式来支持民营报纸的发展。
政府的影响使得明治时代的日本报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政府的控制和操纵。
政府的干预不仅影响了报业的内容和传播方式,也影响了报纸业的商业化发展和对日本现代化进程的推动。
政府对报业的影响是明治时代日本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2.2 西方新闻传播技术的引入在明治时代,西方新闻传播技术的引入对日本报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日本明治时代报业的发展研究日本明治时代(1868年-1912年)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发生了许多重大的变革与进步。
在这个时期,日本报业也经历了巨大的发展和变革。
明治时代初期,日本的报业还处于起步阶段。
1869年,日本政府颁布了《新聞記事律》,该法规定了日本的报纸出版行为。
根据这个法律,只有经过政府的审核和批准的报纸才能够出版。
起初日本的报业主要是政府官方的报纸,比如《政府公报》。
这些报纸主要是为了宣传政府的政策和宣传。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日本的报业逐渐朝着自主独立的方向发展。
1881年,《东京邮报》成立,这是日本第一家私人报纸。
《东京邮报》的创立标志着日本报业的起步,也开创了日本私人报业的先河。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私人报纸出现,形成了日本的报业市场。
在明治时代末期,日本的报业经历了快速发展。
新闻报道的内容也开始多样化。
除了政治新闻,更多的关注社会新闻、文化新闻等。
日本的报业也发展出了不同的类型。
除了日报和周报,还出现了专业性的报纸,比如专门报道经济和商业新闻的报纸、专门报道体育新闻的报纸等。
这个时期的日本报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发展,离不开一些重要的因素。
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报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本和市场。
明治时代是日本现代工业化的起点,经济腾飞为报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报纸在明治时代被广泛运用于宣播政府政策和教育国民的工具,政府对报业的支持和引导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报业出版技术的发展也为报纸的发行和传播提供了便利。
印刷技术的进步使得报纸的印刷速度和质量都得到了大幅提升,报纸的阅读范围也得到了扩大。
日本明治时代的报业发展经过了从政府主导到私人独立的发展过程。
在这个时期,日本的报业从最初的政府官方报纸发展到了私人报纸,不仅内容更加多样化,类型也更加丰富。
报纸成为了宣传政策、传递信息的重要工具,对于当时日本社会的变革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日本报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经济的发展、政府的支持和技术的进步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