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养老相关政策汇总

中国养老相关政策汇总

中国养老相关政策汇总
中国养老相关政策汇总

资料来源:中商产业研究院整理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研究报告读书笔记精编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研究报告读书 笔记精编 Document number:WTT-LKK-GBB-08921-EIGG-22986

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基金研究报告 ——读书笔记 一、编写背景和目的 背景: 1.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我国正快速进入“未富先老”的困境,而我国现存养老保障体系尚不完善,养老问题严峻。 2.个人账户基金具有个人产权和完全积累的属性,在现阶段面临着难以做实、做实部分也难以实现保值增值的挑战,是改革的重点也是难点。 3.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投资对象仅限于银行存款和国债,投资回报率较低带来很大的基金贬值风险,对制度财务的可持续性构成巨大的挑战。 4.中国现行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运营模式和投资管理体制的落后,以及市场化投资的国际趋势。 目的: 希望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为切入点,通过对个人账户投资管理领域进行探索研究,为养老保障制度改革提供一个样例和思考视角。 二、简介

本书由嘉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组织编写,主编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郑秉文教授和曾担任嘉实基金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张峰,编者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成员和嘉实基金成员组成。(本书共有七章,27节。附录A、B、C+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第一章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建立发展与改革过程(简介) 首先是对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定义、特征和属性的基本阐述,以及结合理论和实际探讨引入个人账户的意义。其次,简单阐述了基本养老个人账户制度的发展历程,以新加坡模式(中央公积金模式)、智利模式(完全积累制模式)和瑞典模式(部分积累制模式)三个经典模式为例介绍了个人账户制的三种不同模式;从参保人数以及各地区所占比例、基金数额以及部分国家占地区全部基金总额等方面介绍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引入积累制个人账户制度的现实情况;分析了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优劣势以及其发展趋势,并做出判断,部分积累制更为可取。最后,介绍了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实施背景,以及个人账户的建立和实施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制度的发展前景。同时,从收入分配、资源配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 养老保险已经实行多年,而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整理的关于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及发展,仅供参考! 计划经济时代,中国的养老金制度采用的是“现收现付”的模式。就是用养老基金收上 来的钱付给现在的退休人员。1997年,政府开始进行养老金制度改革,其中一项重要内 容是实行双轨制,在继续推行“现收现付”的同时,建立起个人退休账户。 自养老制度改革伊始,虽起步就明确养老金由国家、企业、个人共同负担,由统筹资金主要是财政补贴、企业年金及个人缴费资金三块构成。但由于综合配套改革迟迟未能启动和到位,同期财政分灶吃饭后客观上加剧了地方与中央之间、地方各级之间的利益博弈,以及受制于片面追求政绩为取向的发展观,导致统筹资金———三大资金板块中最主要的一块资金长期“缺斤少两”,经日积月累,加上“上梁不正下梁歪”———直接和间接造成企 业少缴、赖缴、欠缴风行,致使养老金缺口创下2.5万亿元的天文数字。 对于个人账户这个概念,仅仅是作为一个计发方法,实际上,就只是一个名义账户,无论是在财务上还是在金融体系上,个人账户并不存在。由于个人账户仅仅是一个虚拟账户,所以在对养老基金财务的管理上,实行的是混账管理的办法,即允许统筹基金、个人账户基金相互调剂使用。这种调剂完全是单行道:个人退休账户里的钱被挪用,填补“现 收现付”制度的窟窿。 养老金巨额缺口原本首先缘于政府没有“身体力行”,而已纳入保障体系内的养老金又 必须月月发放,这又迫使地方政府“刮肉补疮”,挪用个人账户资金用以消解养老金拖欠问题———日积月累,个人账户从此成为“空账”,以每年1000多亿元的规模增加,到2005年末将达到8000多亿元。 照这样下去,政府的养老保险制度未来可能出现严重的支付危机,上亿人缴纳了养老保险费,退休以后却领不到养老金。为此,政府于2000年开始在东北进行社保改革的试点,明年开始将向全国推广,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做实个人账户。

中国人寿递增型养老保险条款

国寿递增型终身养老保险 投保条件 第一条凡年龄在四周岁至五十九周岁者,均可作为本保险的被保险人。 第二条对于未满18周岁的被保险人,应由其父母作为投保人,向保险人投保本保险。 对于18周岁以上(含18周岁)的被保险人,可由其本人或经本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后,由其亲属、朋友作为投保人,为其向中保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上海市分公司(下称保险人)投保递增型终身养老保险(下称本保险)。 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可以作为投保人,为其职工向保险人投保本保险。但须经被保险人书面同意并认可保险金额。 保险期限 第三条本保险自保险单签发并缴付首期保险费的次日零时起生效,至保险责任履行完毕时止。 缴费期和领取期 第四条本保险的缴费期分十年、二十年两种。投保人在投保时任选一种,但以缴费期满时被保险人年龄不超过七十周岁为限。 第五条约定开始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有50、55、60、65、70周岁,由投保人在投保时选定。领取 期自保险单上约定开始领取养老金年龄的保险生效日的对应日起至被保险人身故时止。 保险责任

第六条在保险单有效期间,保险人对被保险人负有下列责任: 1、被保险人生存至保险单上约定养老金领取年龄的保险生效日的对应日,可开始领取养老金,养老金每年领取一次,直至被保险人身故时止。 2、被保险人的养老金领取数额从第二年开始,每年按保险单所列明的第一年养老金领取额的5%递增。 3、被保险人因遭遇意外伤害事故或自保险单生效之日起180天之后因疾病死亡,保险人给付相当于保险单所列明的第一年养老金领取额10倍的身故保险金予受益人,保险单效力即行终止。 4、在缴费期内,被保险人因遭遇意外伤害事故导致本保险所定义的“身体高度残疾“,保险人自豁免保险费后,保险人仍发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次月起对被保险人豁免以后剩余缴费期的全部保险费, 负责上述1至3款责任。 5、在缴费期内,被保险人未满18周岁者,其父母均因意外伤害事故身亡或自保险单生效之日起四周年后均因疾病身亡,保险人自发生死亡事故的次月起对被保险人豁免以后剩余缴费期的全部保险费。如果被保险人父母之一发生上述身故事件,保险人自发生死亡事故的次月起对被保险人豁免以后剩余缴费期的一半保险费。 豁免保险费后,保险人仍负责上述1至3款责任。 除外责任 第七条对下列情事之一所致被保险人的死亡或身体高度残疾,保险人不负第六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

浅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及发展趋势 2010-3-31 13:36 任舸【大中小】【打印】【我要纠错】 摘要:文章简要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所取得成绩,指出了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全面推进多层次养老制度体系建设、扩大非缴费型和基本养老覆盖范围、重新界定政府在养老保险体制中的职能和建立城乡有别的养老保障模式等方面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趋势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真正发展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经过近30年的发展和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深入,制度设计不断完善,管理服务不断细化,对保障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改革深化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就业压力逐年增加和收入分配差距拉大等深层次问题逐步显现出来;伴随市场化、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养老保障的任务越来越重,社会化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政府管理的压力越来越大,进一步完善养老保障制度面临着诸多问题和严峻挑战。 一、目前中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存在问题分析 (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层次缺失 我国养老金制度模式从1993年提出实施多层次养老保险模式。但作为养老保险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年金养老制度推进缓慢,覆盖率小,大部分城镇职工依然仅有基本养老保险。而且,我国政策规定企业只有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障之后,才允许按政策规定设立企业年金。所以,只有少部分经济效益较好的能源、金融和通讯的企业设立企业年金,而经济效益差的企业一般只有基本养老金保障,形成企业年金缺位。 (二)基本养老金制度覆盖率低 2006年我国就业人口为76990万人,其中城市就业人数为28310万人,城市就业人口比例为36.77%.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养老保险理论覆盖率从2001年的38.8%增长到2006年的42.8%,覆盖率仍不足50%.显示我国社会养老保障的有效覆盖面较狭窄。 (三)养老保险基金“所有者缺位” 当前,我国个人帐户中的养老基金实质上是缴费人的资本或劳动收入的一部分,所以,从经济学上产权明晰这一原则出发,理应成立一个代表缴费人利益的组织来对这部分基金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的情况却是由政府代管,政府成为养老基金的托管人。所以,我国目前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实际上就处于“所有者缺位”继而“所有权悬空”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发生融资困难和基金被挪用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四)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亟待健全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城乡之间在经济发展水平、收入水平、经济结构等诸多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在使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形成了不同养老保障制度。与城镇相比,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少,社会救助仍是农村社会保障的主体内容,作为现代社会保障核心

中国人寿:养老养生社区呼之欲出

中国人寿:养老养生社区呼之欲出 发布时间:2013-11-26 12:43:15 作者:李画刘书勇/摄来源:中国保险报·中保网 中国人寿养老养生社区项目模拟图。

在城市,大多数老年人能靠退休金颐养天年,但养老生活品质不能保证。 中国人寿养老养生社区项目模拟全景图。 编者按: 保险公司参与养老社区建设,中国人寿不是最早布局者,也不是最早建成者,但其提出的“养老养生+健康管理”模式却令人耳目一新。在苏州阳澄湖半岛低调摘牌拿地之后,中国人寿的养老养生社区即将破土动工。 近日,《中国保险报》记者独家访问公司高层,试图撩开中国人寿阳澄湖半岛项目的神秘面纱,项目诸多细节系首次对外披露。这项中国寿险龙头企业的大手笔投资,将为保险业参与养老产业探索出一种独具特色的商业运作模式。

2013年8月8日下午,中国人寿成功竞得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阳澄湖半岛旅游度假区的“苏地2013-G-58”号地块。在此242亩范围之内,将建成中国人寿国内首个养老养生社区。 何为“养老养生” 在成功竞得土地后,中国人寿目前专门成立国寿(苏州)养老养生投资公司,养老养生社区将于2014年正式动工,如果工程顺利,2016年首批居民可入住社区。 和其他养老社区不同,中国人寿首次提出了“养老养生+健康管理”概念。对此,分管中国人寿养老养生投资的国寿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杨华良在接受《中国保险报》专访时说,养老养生更多是一种全过程连续服务的概念。 “保险业投资发展养老养生产业,一定要结合保险资产负债特征,特别要用足保险这一独特的金融功能来进行系统性安排。我们并不认为养老只是针对失能或短期卧床老人的医疗康复护理等最后一个阶段的任务,保险公司通过推出其保险关联产品,完全可以将养老服务前置二十年。”杨华良说。 据卫生部对十个城市的上班族调查结果显示,全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员工占比高达48%,其中北京达到75.3%,上海达到73.5%,广东达到73.4%。杨华良说,中国人寿希望结合保险产品将养老的服务节点前移。因此,在中国人寿的养老发展思路中,贯穿人的生命周期的养生和健康管理将被纳入服务范畴,直接惠及所有有需要的保单持有人。 所谓养老养生产业,是指为满足客户的生理和心理不同层次和不同性质的各类需求而提供商品、设施及服务的综合性产业集群,涉及到医疗护理、健康管理、文化娱乐、休闲

国寿补充养老保险产品计划书

团体年金(万能型)计划书

第一部分如何建立企业补充养老计划 1.1.1 依法合规原则 企业补充养老计划的建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采用经有关监管部门核准的产品作为计划载体,养老保险计划的计划模式、资金来源、出资方式、资金运用方式和渠道、权益归属规则、领取方式等必须依法合规,保证养老保险计划的平稳、合法运营。1.1.2 公平合理原则 企业补充养老计划必须科学合理,对不同类别员工采用与之相对应的福利标准,在科学、合理的平均水平基础上,充分考虑人员的岗位、职位、贡献度等因素给予标准的浮动。 1.1.3 有效激励原则来 企业补充养老必须体现激励性的人力资源管理,对大多数员工应给予具备市场竞争力且替代率充足的补充养老保险标准,整体水平略高于本地区、本行业大多数企业的水平,对特殊贡献人员给予特别标准和补偿,从而提高员工的离职机会成本,增强骨干员工对公司的忠诚度,保持队伍的相对稳定性。

1.1.4 平稳过渡原则 建立以补充养老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员工养老保险计划,必须充分考虑贵公司原有各种形式养老保险计划的情况,妥善处理新老员工福利平衡问题,对公司中的新、中、老员工用不同方式纳入养老保险计划,实现新老办法的有机衔接和过渡。 1.1.5 统一管理原则(适用于统括业务) 企业补充养老计划的管理要符合贵公司整体经营管理的特点,采用集中统一管理的模式,实现总部对各下属单位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和调节,从制度上服从和推进公司一体化管理。 ?为每一位员工建立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 ?个人账户可分设为“单位交费”部分和“个人交费”部分,用以记录企业和员工个人向补充养老保险计划交纳的相应资金额度。 ?个人账户资金的职能是通过储蓄实现生命周期内的平滑消费,筹资方式是基金积累式。个人账户模式可有效避免“以新养老”模式下的再分配职能对储蓄职能的挤压,避免造成资金积累不足,有利于资金通过有效的投资实现增值,从而保证员工退休后的补充养老保险收入的持续和稳定。

2017年中国养老政策蓝皮书简介

2 1 7 中 国 养 老 政 策 蓝 皮 书 -------书目介绍

《2017年中国养老政策蓝皮书》介绍 1、创作背景 据联合国权威机构预测,预计到2020年,我国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其中8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067万人;2025年,六十岁以上人口将达到3亿,成为超老年型国家。预计到204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达到顶峰,我国60岁以上人口将达到4.87亿,老龄化水平达到36.5%。这意味着我国将快速的进入深度老年化社会阶段。作为全球第一大老龄化国家,人类的历史上从来没有经历过。因此如何应对并有效解决老龄化问题,是当下全民不可回避的重大社会课题。 十三五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养老健康产业,从多层面出台行业相关政策,指导行业快速有序的科学发展。养老作为一个朝阳产业,行业在发展,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组织及个人如何及时、正确、全面理解这些国家政策,如何针对性的选择方向去突破,这都需要对相关政策有充分的了解方能有的放矢。但市场化的养老行业还很年轻,相关研究还非常薄弱,行业急需要业内专业人士对政策做梳理、汇编及解读,从而帮助组织及个人充分认识掌握最新行业政策,从痛点入手去指导经营开发,因此及时汇编解读行业政策,就显得尤为重要。 2、内容概要 本书遵从汇编及专业解读之宗旨,收集了2017年对养老行业产生重要影响的热点国家政策及重点地方政策,通过年度精准政策汇编,业内专业人士政策解读,来帮助行业更好的发展。全书共计约20万

字,共收集2017年国家养老行业相关政策11篇,各省地方养老政策12篇,以及各个代表性政策的行业相关专业解读。开篇以国务院《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这一宏观政策开始,内容逐一涉及到养老市场开放、养老服务标准化建设、老年人服务内容确定、商业养老保险、智慧健康产业发展、人工智能的行业应用、信息消费升级、养老机构中医疗机构的设置、医养结合的问题、公建民营的改革探索等各热点板块。内容精准,详实有效。 甘期兵 2018.1.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1)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创期(1950~1957) 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是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此条例对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待遇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各种具体的规定。 (2)养老保险制度的扩充、发展期(1958~1966) ①国务院在1958年2月9日和3月7日分别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至此,养老保险从劳动保险条例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统一的企业、机关的养老保险制度。 ②为了解决城镇集体经济中从业人员及他们的退休养老问题,1966年4月20日发布了《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和《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职暂行办法》,建立了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退休统筹制度。 ③在1958年、1959年,国务院还颁布了有关军人的退休管理的规定,在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养老保险体系。 (3)养老保险制度的停滞、倒退期(1967~1977) ①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养老保险的组织管理机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有的退休、退休制度也近似于瘫痪,造成了实际上的干部、职工的终身制。 ②1969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使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失去了社会统筹的功能,职工的退休养老成了其所在单位内部的事务,使社会保险退化为企业保险、社会保障倒退为企业保障。 (4)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期(1978~1986) 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这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从此进入了制度恢复期,但同时也将1958年统一起来的企业和机关退休、退职制度重新分化为两个分离的制度。 (5)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期(1986~) ①从体制上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革命的标志是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②1991年6月26日,为扩大传统养老保险的缴费基础,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意味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将从此得以确立。 ③1993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问题的批复》,确立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④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确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⑤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根据两年来各地方的实践,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了“七统一”。 ⑥1998年3月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的社会保险体制进行统一的管理。

养老产业地产解读

养老产业地产解读 每栋大楼都有不同颜色,老人可以根据颜色辨别自己家在哪个门栋,每位老年人佩戴着紧急呼叫的胸卡,无障碍设计遍布居屋和小区。十多栋大楼都用连廊连接,做到风雨无阻,每栋楼还配有多名管家,遇到紧急 情况,可以随时向管家求助。 这是一个新兴老年社区,与其独特功能相应的是,由于这类产品的前景之大,引发了保险公司、民营资本敏锐的投资目光。 保险公司谋建“养老网络” 泰康人寿在四川先后援建了4个养老院,这是泰康人寿试水养老地产的一步而已。而记者从相关人士处了解到,泰康人寿将整合国内的一些疗养院和寻觅新的地产项目,来逐步建立自己的养老网络。 在北京昌平的一家非常高规格的疗养中心就有泰康人寿的进入。其中的颐养中心采用了会员制的方式,有20万-60万不等的会员资格,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成为会员后,可以在这个风景如画的疗养院享有居住权。泰康资产管理公司有关人士也表示:目前养老公寓是泰康人寿进行直投的一个重点业务,养老院作为建立养老体系过程的一个渠道,其可以和补充养老、保险等完全结合起来,是一种固定资产,可以作为行业的一种延伸。而且该人士认为,就其他国家的经验来看,养老业在中国将是

一个朝阳行业,因此也是目前泰康人寿的一个战略方向。泰康人寿今后将成立一个专业的管理养老院的运营公司来运作。 除此之外,事实上,他们已经自开炉灶,泰康人寿旗下的泰康置地是泰康人寿进入地产领域的另一平台。其一直将养老地产作为投资写字楼之外的一个重要业务模块。泰康置地在北京、上海开发养老社区,同时还在一些核心城市寻找土地资源。这家公司成立于2006年,其公司成立的战略目标就是成为中国最大的以养老社区业务为核心的专业地产开发运营公司。但这家公司从成立至今,都一直对媒体保持缄默。除却2006年完成北京金融街及CBD两栋甲级写字楼的投资交易之外,鲜有 媒体关注这家公司。 但我们了解的情况,泰康人寿在北京投资的老年公寓项目属于泰康人寿 直投的项目,并没交给泰康置地。 泰康人寿进入养老地产的野心从来就没有掩饰,其董事长陈东升就曾表示,进入养老产业,投资设立养老院已成为泰康人寿三大发展战略之一。另据透露,保监会有关方面也在做保险资金投资养老实体的相关规划设 计。 想投身于养老地产不仅是泰康人寿一家保险公司,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总裁杨超就提交了《《关于大力支持 养老社区建设的提案》。 民间资本觊觎“养老”蛋糕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松鹤养老保险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国寿松鹤养老保险 [承保年龄]6个月至64周岁的城乡居民均可作为被保险人。被保险人本人或对其具有保险利益的人可以作为投保人。 [缴费方式] 保险费交付方式分为一次性交年交2种,分期交费的期间分为5年、10年、15年或20年和自保险生效之日起至约定养老金开始领取日5种,由投保人在投保时选择。 [保险利益]1、在合同约定的养老金开始领取日前被保险人身故,保险人按所交的保险费(不计利息)与现今价值数额较高的给付身故保险金。2、在合同约定的养老金开始领取日后被保险人身故,保险人按所交的保险费(不计利息)给付身故保险金。3、在合同约定的养老金开始领取日及以后被保险人生存,保险人依约定于每年的年生效对应日按保险单载明保险金额的10%给付养老金,直至被保险人身故。4、自合同约定的养老金开始领取日起,被保险人生存每届满10年,保险人另给付敬老祝寿保险金,首次给付标准为保险单载明保险金额的50%,以后每次的给付标准在前次给付金额的基础上按保险单载明金额的50% 增加。 [投保示例]30岁投保10000元保额,分十五年缴清

保险费,每年交2487元,55岁开始领取养老金……假设被保险人生存至95岁,共可领回127305元:1、55周岁后每年领取养老金1000元,至95岁共领取40000元;2、每届满十年领取一次敬老祝寿保险金,即65岁领取5000元、75岁10000元、85岁15000元、95岁20000元。3、95岁后公司给付身故保险金2487元*15年=37305元。4、假设被保险人在55岁前不幸身故,公司无息返还所交保险费或更多。 [产品特色]1、缴费方式灵活,领取年龄自定。2、养老金开始领取日前,保障步步高升,身价只涨不跌。3、养老金领取无限期,每十年另给付一次祝寿金。4、祝寿金每十年递增“保额的50%”。5、一人持单两代受益,保费返还,用“利息”换取“养老金”。6、借款权益解决客户燃眉之急。 以上简介仅供参考,一切权益以保险条款为准。

2013年以来我国最新十大养老政策

我国最新十大养老政策 对于养老事业、养老行业、养老产业、养老企业来说,2013年被称为“养老元年”。国家、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及相关的配套政策支持。中国养老咨询团队在2013年年末为大家奉上养老政策的饕餮盛宴,汇编整理了关注度最高的十个文件,为大家学习研究养老政策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NO.1《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版 文件号:主席令第七十二号时间:2013.7.1 主要内容:新法的内容由原来的50条扩展到了85条,变化主要表现在明确了应对老龄化的战略定位,将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设立为老年节,对家庭养老做重新定位,重视老年人的精神需求,逐步建立多层次的养老和医疗保险体系,更加注重对老年人的日常服务,逐步提高对老年人的优待水平,推进宜居环境建设,保障老年人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 上榜理由:从法律高度对养老行业产生影响。 发布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NO.2《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 文件号:民政部令第48号时间:2013.7.1 主要内容:《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为开办养老机构设立了门槛,包括床位数在10张以上,有与开展服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服务人员,有符合养老机构相关规范和技术标准,符合国家环境保护、消防安全、卫生防疫等要求的基本生活用房、设施设备和活动场地等。 上榜理由:明确了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 发布单位:民政部 NO.3《养老机构管理办法》 文件号:民政部令第49号时间:2013.7.1 主要内容:《养老机构管理办法》对养老机构的服务内容、内部检查、监督管理做了规定。按照管理办法,养老机构应为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定期体检,做好疾病预防工作。养老机构应当实行24小时值班,做好老年人安全保障工作。 养老机构中从事医疗、康复、社会工作等服务的专业技术人员,应当持有关部门颁发的专业技术等级证书上岗。养老机构应当在醒目位置公示各类服务项目收费标准和收费依据,并遵守国家和地方政府价格管理有关规定。 上榜理由:明确了养老机构的管理要求和监管部门。 发布单位:民政部 NO.4《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

国家养老政策口号变化

国家养老政策口号变化 篇一:养老宣传标语 宣传标语:(原图片标语可以保留,可重复) 享爱心之美,居养生之园。 知己养生庄园,长者幸福之家。 (此标语可重复多次) 以下只可重复一次敬长者,促和谐,助长者,传文明。 人间美德忠和孝,世间之交信和诚。 树敬长之风,促社会文明。 倡孝扬善,构建和谐。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长者安泰,国家昌盛。 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济宁。 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敬老美德. 篇二:2021年“敬老月”宣传标语 2021年“敬老月”宣传标语 2021年“敬老月”宣传标语 “敬老月”活动开展时间是在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所在的月份,活动总的主题是“关爱老人构建和谐”,每年结合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活动分主题。 2021年的活动主题是“敬老助老从我做起” 2021年的活动主题是“敬老爱老、共建共享” 2021年的活动主题是“贯彻老年法造福老年人” 2021年的活动主题是“传承中华美德弘扬敬老文化”

2021年的活动主题是“培育敬老家风建设和睦家庭” 2021年“敬老月”及宣传贯彻新《老年法》宣传标语口号: 1、认真实施《老年法》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2、关爱老人构建和谐 3、贯彻老年法造福老年人 4、全面贯彻落实《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用法律和爱心托起老年人幸福的晚年 5、贯彻落实新《老年法》提升老年人幸福指数 6、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7、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 8、每年农历九月九日为老年节 9、敬老传统代代相传代际和谐老少共融 10、关心帮助老年人是全社会的责任 11、密切代际关系促进家庭和谐 12、落实老年优待政策保障老人合法权益 13、关爱今天的老人就是关爱明天的自己 14、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15、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 16、完善养老服务功能优化老人生活环境 17、只有孝敬自己的父母才能得到子女的孝敬 18、关心老年人生活发挥老年人作用 19、尊老敬老养老爱老助老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回顾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是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养老保险计划。由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构成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层次或第一支柱,政府倡导但由企业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原来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构成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或第二支柱,团体或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性人寿保险则构成第三层次或第三支柱。 我国的养老改革大体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的经济运行模式我国过实行计划经济,我国在城镇地区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中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前身为国家劳动保险。建国伊始,政务院就于1951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劳动保险的实施范围、基金的征集与保管、待遇水平都作了详细规定。 1953年,政务院又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意见的决定》。该决定统一了劳动保险待遇的开支渠道,规定企业要按工资总额的3%提留劳动保险基金,劳动保险基金由企业的工会管理,其中70%留给基层工会用于支付各种劳动保险待遇,30%上缴全国总工会,由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负担,并由人事部门进行管理。 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该规定放宽了退休条件,男性和女性退休养老的工龄要求分别从25年和20年降低为20年和15年,同时将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纳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 至此,几乎所有的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从筹资方式看,这种制度属于现收现付制①。由于当时人口年龄结构轻,国家承诺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比较高。这为以后我国改革现收现付制增加了难度。 这种退休费用全国统筹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之前。 在1966—1977年“文革”期间,工会组织被撤销,社会保险工作陷入一片混乱无序之中,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处于停滞、倒退的状态。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财政部于1969年2月下发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

中国人寿养老养生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doc

中国人寿养老养生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汇报 XXXX年至今,始于美国次贷危机在全球愈演愈烈,最终演变成全球性金融危机,此次金融危机给全球经济造成了巨大损失,世界经济面临着严重衰退风险。根据世界银行年月日发布预测,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仅停留在,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将分别出现、和负增长。在这样严峻外部发展环境下,我国长期依赖于出口和投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越来越严重挑战。当前,出口已经呈现出负增长态势,投资也因为产能过剩而萎靡不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则因投资和需求不足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客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型,第三产业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主力军。对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有很大增长空间。因此,如何顺应经济发展转型要求,投资养老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将为公司带来重要战略投资机遇。(三)政策背景党和政府历来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XXXX年月日发布预测,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仅停留在,其中美国、欧洲和日本经济将分别出现、和负增长。在这样严峻外部发展环境下,我国长期依赖于出口和投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经济增长模式受到了越来越严重挑战。当前,出口已经呈现出负增长态势,投资也因为产能过剩而萎靡不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发展则因投资和需求不足呈现出缓慢增长态势,客观要求我国经济发展必须转型,第三产业发展将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主力军。对比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方式,我国第三产业发展仍然有很大增长空间。因此,如何顺应经济发

展转型要求,投资养老产业,推动第三产业发展,将为公司带来重要战略投资机遇。(三)政策背景党和政府历来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服务业,胡锦涛总书记在年元旦前夕到天津市养老院看望老年人时说:“尊重老年人、关爱老年人、照顾老年人、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也是一个国家进步文明标志。我们要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状况较好,其主要需求表现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和体育运动。、支持性需求:主要是能正常行动但需要一定帮助老人,其主要需求表现为支持性服务和非专业生活协助。、长期看护需求:主要是行动不便老人,其主要需求表现为洗澡、穿衣、饮食、如厕和室内移动等基本活动。、精细护理需求:主要是患病较为严重老人,主要需求表现为专业性医疗护理以及小时生活看护。图:美国岁以上老人养老需求类型资料:GreystoneCommunitiesContinumofCareChart(三)题比较严重国家。根据全国老龄工委数据显示,年底中国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到亿人,占总人口,超过国际社会公认老年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即为老龄化社会标准,事实上我国已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当前,我国老龄人口呈现出不断加速扩大趋势,据估计到年老年人口将达到亿左右,约占到全国总人口以上。规模庞大并且不断加速扩大老龄人口,加上我国计划生育政策形成独特四二一家庭结构(即一对夫妻赡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使中国社会面临越来越严重养老压力,超过了世界上其他国家。当前我国传统家庭养老观念正在发生变化,据全国老龄委抽样调查,有老年人表示愿意到养老机构安度晚年,显示我国养老需求日益社会化。但当前我国养老服务业还处于起步阶段,供给严重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概述及规划

一.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概述 公司简介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具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企业年金基金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资格,从事企业年金管理的专业化养老保险公司。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将认真履行受托人和账户管理人的职责,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的原则,依托公司优势,发挥专业特长,整合企业年金服务资源,努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企业年金管理服务。为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强大的股东实力 中国人寿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由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总部设在北京,注册资本25亿元人民币。 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公司是国内最大的保险公司,截至2009年底总资产达到1.55万亿,占全行业境内总资产的37%。已经连续八年入选《财富》全球500强,2010年位居第118位,同时入选“品牌价值”全球500强,是中国唯一入选的保险品牌。 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是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全球市值最大的寿险公司,拥有15000多家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80多万名各类销售人员,年保费收入近3000亿元。 中国人寿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是国内资本市场最大的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产总额超过1.4万亿元。2005年8月首批获得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批准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管理人资格。 借助中国人寿卓著的品牌实力和强大的资源优势,公司一定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做大做强做优。 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 公司建立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形成了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制衡,相互促进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机制。 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公司总部设有15个部门。现有员工全部为大学以上学历。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66%。绝大多数员工从事过寿险和年金业务,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公司在全国各省区市和计划单列市设置了35家营业机构。可以为企业提供及时快捷的企业年金咨询与管理服务。 先进的企业年金管理系统 公司“以客户为中心”,借鉴国际先进的业务处理模式,汲取社会保障和金融领域业务管理精华,吸收中国人寿在寿险、养老保险和投资管理领域长期积累的应用系统建设经验,建立了基于多层应用体系架构、以“管理集中,服务延伸”为特色的企业年金管理系统。该系统功能齐全、扩展性强、适应性好、安全稳定,具备操作方便快捷、管理科学严谨、风险控制出色等优势,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柜面、传真、短信、邮件、95519呼叫中心、网上信息披露和查询等多渠道、个性化服务,可以确保企业年金计划持久、安全、高效运作。 出色的受托管理能力 公司具有丰富的精算经验和领先的精算能力,自主研发了国内首个专业养老金精算咨询系统,能够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的精算咨询服务,为企业量身定制企业年金计划,满足企业的个性化、多样化、差异化需求。公司以专业的受托管理能力为核心,以完善的受托管理系统为平台,以科学的监管机制为基础,以严密的风险控制为保障,从受托年金资产的安全、高效管理出发,制定符合市场、贴近企业的资产

演变的中国养老政策

12 CHINA-TODAY FORUM 演变的中国养老政策 李双利 电子科技大学 成都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摘 要】信息时代是经济社会的延续,也给法律带来了一些值得深讨的新问题。这首先表现在养老理念由道德观念向法制观念的强制化转变;以及社会媒体的单一舆论向多元化媒体舆论的转变;最后养老政策从利益衡量论向关联性理论发展。 【关键词】养老政策 演变 体制 养老政策是调整养老的社会综合化的政策,由私人养老向社会养老的多元化养老发展。不过,从近代到现代,养老政策也存在着一定时期一定特色的不同变化。 一、“私人或家庭”养老方式的退出 中国养老政策体制的演变,基本可以分成三个阶段:1984年10月以前的私人或家庭养老阶段;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的单位或社会多元保障阶段;1995年3月以后的“私人加单位与社会统筹相结合”阶段。在中国的养老政策的发展中,私人或者家庭毫无质疑的成为了养老绝对的主要力量。在还不是信息时代的岁月中,由于我国的社会构造结构主要有家庭为单位构成,因此家庭或者私人便是养老的主力军,它们以传统所说的养儿防老,这便是一种传统的私人养老观念。 在1950年以后,城市化与工业化大大的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养老政策的各种变化,社会体制的逐渐改变也影响着养老观念的变化。当然,经济现代化的出线,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私人或者家庭养老向着单位养老和集体、社会多元化养老发展。比如中国的新时代伊始变出现了家庭保姆、劳工这种交易方式的多元化养老方式。这种“单位、私人加上社会的”的养老的方式,从1950年一直到1980年大体而言是相对有效的。1980年的中期开始,中国的养老效果有所下降,并导致了养老政策或者是社会养老方式的进一步演变。其中导致养老政策的演变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这些方面中,包括了年老的人数的增加,家庭的人数规模有所下降;而更加关系经济的一方面则是,国民经济的大力发展,使国家的经济在促进养老政策方面反而相应的有所降低,对养老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没有跟上国民经济的发展。 这些经济发展、企业变化。也大大促使了养老政策迫在眉睫的变化情形。国家先后在不同地方各种试点开展了“以支定收,略有节余”。1991年6月,经过了以上的各种试点运行养老新政策,中央制定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于是便开始了新一轮的重点集中于市级和县级两个层次的广泛养老改革工作,相应的这一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为这一政策是立足于国情,并随国情的变化而变化的,建立在相应的中国经济之上的。从资金的筹集方面,体现了私人、家庭、以及单位和社会的全方面结合。使之成为多方位的力量支持养老政策的新的演变。这次养老政策的演变是积极主动的,敢于在原有的基础上突破创新,并结合了中国的国情,因此使这次养老政策的演变取得了相得益彰的好成绩和好效果。 二、“单位或社会多元保障”养老模式的渐变 我国在1995年开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改革的试点。在1995年3月,我国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改革方向是实行私人、单位与社会统筹养老多种方式多层养老渠道的有机结合,还提出了实行私人、单位与社会统筹养老方法两个具体实施办法,并淳于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性合理试点。因为不同部门对养老政策有不同的见解,我国于1995年3月的变革同时给出了两套不同的具体操作方法,并准许了地方可以自由选择甚至适当修改。 在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农村的养老政策的建设要以农村家庭假设加上社区的支持和国家最大的宏观调控支持相结合,成为名符其实的全方位、多元化的农村养老政策体系。这也缩短了城乡养老的差距。我国在2005年12月,《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正式颁布。从1993年到2005年间一系列变革措施下,中国养老保障体系已经初步建成,制度改革已经初见成效。 三、“私人加单位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的完善 社会统筹养老政策性保险制度的三大层次是企业支持养老保险,私人商业养老保险,社会基本养老保险。在2005年前后,中国社会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已从城镇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职工,扩展到了其他所有制企业职工,惠及中国12%的人口;并且在2000年作为养老储备的全国社保基金也得到了相应的扩大,在2005年10月底,总资产约有1921亿元人民币,而在机关事业单位退休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养老保险改革方面也以试点的形式铺开。在我国,由企业等社会力量支持养老政策,支持养老保险从无到有,从大到小,经过了一系列的改革演变,中国的养老政策、养老体系得到了根本性的变革,并且取得了突飞猛进的演变。但总的国情要求养老政策需要更多的得到推进。 无论如何,在现今的世界里,鲜有像中国这样能用短短30年的时间使养老政策得到了一次又一次的飞跃。使中国的养老政策在异常艰难的岁月里,演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有利推动社会的进步。这些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结语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在养老政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加强信息管理,有助于养老政策得到更好地完善,提高养老的水平和质量,使养老政策在信息时代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和壮大。 参考文献: [1]尚晓援.从国家福利到多元福利:南京市和兰州市社会福利服务的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2001(4). [2]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81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82.107,427. [3]王东进.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1:294.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 当前,我国养老保险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了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为补充、以个人储蓄寿险为更高需求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总的来看,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大体经过了两个大的阶段:传统养老保险阶段(1950—1986)和养老保险调整与改革阶段(1986至今)。 一、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及其评析 (一)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及其发展 1、传统养老保险的初步建立阶段 (1950—1957)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配合恢复国家经济、稳定国家秩序的目标,国家开始改革原有的职工保障制度,建立新的社会保险体系。1951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是新中国首个内容较为完整的社会保险法规,对养老、医疗、工伤、生育等内容都作了规范。这也成为中国城镇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的发端。而且,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也在这一阶段初步建立。1955年,国家发布《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处理暂行办法》、《关于处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职、退休时计算工作年限的暂行规定》,这些制度规定构建起了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退休制度。当然,这些制度是显著区别于企业职工劳动保险的,具有相对独立性。 截至1956年,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保险基本全部确立,全国被劳动保险制度覆盖的职工达1600万人,签订集体劳动合同的职工有700多人,实际上有2300万人参与了劳动保险制度中的退休养老保险,这一数据占全国国营、公私合营、私营企业职工总数的94%。1[1] 2、传统养老保险的发展阶段(1958—1966) 这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城镇养老保险制度日益规范、待遇标准不断提高、覆盖范围不断扩大。1958年,国家发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