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母猪、妊娠期母猪、哺乳期母猪饲料概况

母猪、妊娠期母猪、哺乳期母猪饲料概况

母猪、妊娠期母猪、哺乳期母猪饲料概况
母猪、妊娠期母猪、哺乳期母猪饲料概况

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什么饲料最好?

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什么饲料最好?卖全价料说全价料最好,卖预混料的说预混料最省钱。究竟哪种最好?我养了9年猪,这里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讲全价料。全价料最大的好处是省事,如果是能直接跟厂家合作,卖散装饲料,价格不高,省掉包装、运费,比预混料价格高一点,也可以接受,关键是不要高的离谱。全价料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来回运输带来的成本和销售员的销售费用带来的成本。这是最大的两个成本。全价料另外一个缺点是加药不方便,如果是粉料会好一些,但粉料的保质期短。

另外一个是浓缩料。浓缩料是个过渡产品,很多地方的用量在大大的降低。浓缩料为啥曾经在中国盛行一段时间?那时候饲料的配方用鱼粉多,养殖户买不到好的鱼粉和豆粕,所以,买浓缩料直接加玉米就可以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鱼粉用量很少了,主要是玉米豆粕型,小的榨油厂都倒闭的差不多了,现在都是大厂,豆粕质量普遍不错,所以,浓缩料的销量就大大的下降了,要么是用预混料,要么是全价料,两极分化。

在一个就是预混料。预混料这个东西好不好?看你想要什么?我觉得用预混料的唯一原因就是省钱,所以,如果不能省钱就不要用。按道理来说,预混料是应该省钱的,我们自己买豆粕和玉米,省了来回运输的费用,省了销售员的费用。但事实上不一定省,因为很多预混料公司卖的价格太贵,饲料厂加1000多,经销商再加1000多,本来的优势就没有了。这些预混料为主的公司,如果不把价格降下来,肯定是没有未来的。如果预混料公司赚的少一些,当地有玉米、豆粕,预混料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预混料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尤其是中大猪料,只要有品牌理念、坚持质量第一的公司,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教槽、保育料建议用全价料

当然,我觉得在教槽、保育这些阶段全价料还是有很多的优势,因为主要是原料的预处理方面,小设备和大设备比有很大的差别,对工艺、设备、管理的要求比较大。而中大猪料和母猪料,预混料就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是母猪料用预混料,玉米的品质就很重要,像东北三省、甘肃、山西、内蒙这些地方的玉米不错。而河南、河北、安徽的玉米差一些,就要注意,至少要添加比较好的脱霉剂。所以,无论是全价料、浓缩料、还是预混料,还是要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还有猪价。比如现在,每头猪亏300-400块钱,省钱才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有条件的猪场,使用预混料就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选择。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

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 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

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二)蛋白质需要

首先估计回肠真消化赖氨酸(Lys)的需要量,然后按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推算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1.0%~12.0%。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推荐量分别为:0.35%~0.36%;0.19%;0.28%;0.31%

(三)矿物质的需要

1、钙和磷:比例在1~1.5:1时,繁殖效果较好

2、钠和氯:NRC(1998)推荐妊娠母猪氯化钠需要量为0.32%。

3、锰:10~20mg/kg

4、碘:0.14mg/kg

5、锌:42~45mg/kg

6、硒:0.13~0.15mg/kg

7、铜:5mg/kg

表1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

配种体重BW at mating,120~150150~180≥180

预期窝产仔数

101111 Litter size

采食量ADFI,ks/d 2.10 2.10 2.00

饲粮消化能含量DE,MJ/kg12.7512.3512.15

饲粮代谢能含量ME,MJ/kg12.2511.8511.65

粗蛋白质CP,%13.012.012.0

氨基酸,%

赖氨酸Lys0.530.490.46

蛋氨酸Met0.140.130.12

蛋氨酸+胱氨酸Met+Cys0.340.320.31

矿物元素,%或mg/kg

总磷Total P,%0.54

非植酸磷

0.32

N0nphytate P,%

钠Na,%0.14

氯Cl,%0.11

镁Mg,%0.04

钾K,%0.18

铜Cu,mg/kg 5.00

碘I,mg/kg0.14

铁Fe,mg/kg75.0

锰Mn,mg/kg18.0

硒Se,mg/kg0.14

锌Zn.mg/kg45.0

以配种体重为150kg~180kg的妊娠母猪为例

表2:饲料原料营养成分和价格表

DE (MJ/kg)CP(%)Lys(%)Met(%)CA(%)P(%)

价格(元

/kg)

14.278.70.230.150.020.27 2.8

豆粕

14.2644 2.660.620.330.62 3.38

10.5938.6 1.30.60.65 1.02 2.1

麦麸

9.3314.30.530.120.10.93 2.28

酸二

氢钙

2016.53

酸钙

380.28复

合预

混料

3.35

1.25

总计

13.3696

7

16.418

2

0.8209

6

0.2594

6

0.5477

1

0.4790

6

2.82737

4

表3:初拟配方养分含量

配比(%)

ME

(MJ/kg)

CP(%)Ca(%)P(%)

Lys

(%)

Met(%)

玉米65

14.27

9.2758.7

5.655

0.02

0.013

0.27

0.175

0.23

0.15

0.15

0.0975

大豆粕15

14.26

2.13944

6.6

0.33

0.0495

0.62

0.093

2.66

0.399

0.62

0.093

菜粕10

10.59

1.05938.6

3.86

0.65

0.065

1.02

0.102

1.3

0.13

0.6

0.06

大麦麸5

9.33

0.4714.3

0.72

0.1

0.005

0.93

0.047

0.53

0.027

0.12

0.006

磷酸二氢钙0.8

20

0.16

16.5

0.132

碳酸钙1

38

0.38

复合预

混料

2.7

食盐0.5

总量10012.94315.8350.67250.5940.7060.256标准12.35120.610.490.350.19与标准

0.615 3.8350.06250.1040.3560.066

结论:1、饲料配方为:

玉米:65% 大豆粕:15% 菜粕:10% 大麦麸:5% 磷酸二氢钙:

0.8%

碳酸钙:1% 复合预混料:1.7% 食盐:0.5%

2、此配方每千克饲料的营养价值为:DE:13.07MJ/kg CP:

12.943 Ca:0.6725

P:0.594 Lys:0.706 Met:0.256

3、此配方每千克的价格为:2.777元/kg。

二、断奶仔猪正确的饲喂方式

一、饲料的选择

1、使用的饲料可口(包括质地、风味和气味)这样会有很好的诱食效果,但不能让仔猪吃得太饱,新鲜的饲料适口性更好。

2、加入一些必要的酶(最好是天然的),用于预消化蛋白,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以及帮助仔猪处理抗营养因子。

3、把饲料中的粗纤维进行进行热处理,可帮助仔猪更好的消化吸收。

4、酸度适中的水口,可以使饲料口感更好,进入胃部后还可起到杀菌消毒的作用。

5、使用好的过渡料虽然成本上升,但最终利润也会也大幅提高。

二、饲喂的方式

一般认为,断奶仔猪日龄越小,体重越轻就越需要更好的过渡料。但这也不一定,更重要的是饲喂方式。

1、找到一种优质的过渡料并坚持使用下去。

2、关注原料和成品的库存周期,尤其是夏天天气炎热的时候,最好每询问一次。

3、猪场的内过渡料不要存放超过14天以上,要经常的小批量订货,存储在干燥阴凉的地方。

4、充足干净的水并且让仔猪容易喝到,对仔猪充足采食过渡料很重要,仔猪采食饲料后会觉得口渴,如果饮水管理得当还会提高采食量,且没有消化不良反应。刚断奶仔猪饮水量较少,体内水分问题会变得比较糟糕,这使得仔猪采食量逐渐下降,消化性能减弱。掌握电解质溶液的使用技巧,在饲料和饮水中添加效果会也会非常不错。

5、如果猪场仓储条件比较好或者经常订购饲料,让饲料厂多加5%赖氨酸,在饲喂时就不用再额外添加。如果仓储条件比较差或者不经常订购饲料,可以建议饲料厂多加10%并且在饲喂时候再加5%的赖氨酸。

6、低蛋白保育料(蛋白质含量降低20%),从环境角度来看,低蛋白日粮可使氮排泄量降低30%~50%。一般来说日粮蛋白质水平降低1%,氮排泄量降低大约8%(如果日粮的氨基酸维持在表格中的水平),降低保育料的蛋白质水平是可行的。

7、不要过度使用乳糖,日粮乳糖水平在仔猪断奶后的前2周迅速下降,对体重12kg以上的仔猪来说,喂食过量乳糖只是浪费成本。

三、育肥猪饲料参考配方及饲养管理

前期:玉米25、次面粉10、麦麸30、菜饼15、棉饼13、蚕蛹5。

中期:玉米25、高粱10、麦麸20、糠饼10、统糠11、胡豆2、菜饼18、蚕蛹2。

后期:玉米50、次面粉10、麦麸6.5、糠饼10、胡豆3、菜饼12、血粉2、蚕蛹5。微量元素配方土霉素5克、硫酸铜25克、硫酸亚铁15克、硫酸锌10克、干酵母35克、钙片15片、硫酸钴30毫克、亚硒酸钠5毫克、食盐500克。

将上述药物用开水化开,混入饲料内。干湿度以捏成团不滴水为宜,然后堆积发酵。15℃以下堆24小时,20℃以上12小时,30℃以上现拌现喂。每天喂4―5次。以上药量为上限,再不可盲目加大药量。注意,硫酸铜性热,夏天应有足够的饮水。

激素的应用

①三十烷醇:水剂每日喂猪3―5毫升。如系粉剂,按出厂说明使用。

②九二○:每次3.1克,三天一次。出栏前40天停用。

前期:玉米20、麦麸2.25、大麦15、鱼粉4.5、棉饼3.5、青糖4、青菜50、石粉0.5、食盐0.25。可使猪日增重483克;

中期:玉米17.5、麦麸5.25、大麦12.5、鱼粉2、棉饼3、青糖9、青菜干50、石粉0.5、食盐0.25。可使猪日增重727克;麸4、大麦10、鱼粉1、棉饼1.75、青糖17.5、青菜干50、石粉0.5、食盐0.25。可使猪日增重838克。

育肥管理

保温防暑:猪育肥的最佳温度为15℃-23℃。冬春季节要在塑料暖舍或封闭

式猪舍内育肥。冬季防寒保暖要厚铺垫草,卧满圈。挤着睡。夏季天气炎热,可向猪舍地面喷洒凉水、喷雾或淋浴降温。外搭凉棚,封闭猪舍要打开门窗通风,供给充足清凉饮水。

防潮透风:在猪舍顶部要设置可开闭的排气口,养10头猪可设置25厘米 X 25厘米的排气口 l- 2个。通风换气要在每天中午进行,每次换气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卫生防疫:每天上、下午各清除粪便一次。平时要搞好猪舍的环境卫生,并注意观察猪群采食、粪便和精神状态,发现疫病及时隔离治病。

耐心调教:猪进圈后及时调教,使猪尽量减少外来刺激,防止惊恐。

棚舍管理:扣棚和揭棚时间应根据各地的气候条件而定,一般以10月份扣棚,次年3月份揭棚为宜。扣单层塑料棚的猪舍夜间要在塑料棚上覆盖草帘保温,白天卷起固定在棚顶。要及时擦掉塑料上的灰尘、水滴。雪后要及时清除棚上积雪,以免压塌猪舍。春季天暖要逐渐增加揭棚面积,不要将塑料布一次性全部揭掉,以免猪患感冒。

适时出栏出栏体重过小,屠宰率低,肉质欠佳。出栏体重过大,饲料消耗多,饲养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一般小型早熟品种出栏体重在75公斤左右;晚熟或大型瘦肉型杂种猪体重在90一110公斤出栏为宜。

四、浅谈母猪泌乳期的营养供给

母猪泌乳期间负担很重,如供给的营养物质不足,就会导致母猪的失重超过正常的范围。

1泌乳母猪的营养需要

母猪在哺乳期间,要分泌大量乳汁,一般在60d内能分泌200-300kg,优良母猪能达450kg左右。因此,母猪在哺乳期间,尤其是在泌乳旺期(哺乳期前30d)其物质代谢比空怀母猪要高得多,所需要的饲料量,也就显著增加,由

于猪乳乳脂率较高,每千克乳含热能约5.225MJ/kg消化能,猪利用消化能转化为产乳净能的利用率为60%左右,所以猪乳需消化能2.083MJ。也可按空怀母猪的基础日粮,每增加一头仔猪,提供1.19MJ/kg消化能。这相当于含有12.98MJ/kg 消化能的饲粮0.4kg。据实验,使用每千克含有12.9831兆焦消化能的饲粮,对哺育5头仔猪的母猪,可饲喂4kg饲粮,一窝仔猪超过5头时,每多一头仔猪,需多喂0.4kg饲粮,带10头仔猪,每天应喂给6kg的饲粮。

根据猪乳成分可计算其含能量,每千克乳含热量可通过公式计算:乳的热能值(MJ/kg)二乳脂(kg)×38.5856+乳蛋白(kg)×24.361+乳糖(kg)×16.5194泌乳母猪每天需要消化粗蛋白质约为594g,维持需要按能朊比为40:1计算,若一头哺乳母猪体重为140kg,产仔10头,每天维持需要消化粗蛋白质为(90×140)/40=92g;另外,每头仔猪需可消化粗蛋白质为47g,产仔10头则共需470g,所以该哺乳母猪共需562g消化粗蛋白质。

猪乳含蛋白质约6%,而饲料中消化粗蛋白质的利用率为70%左右。故每千克猪乳需可消化粗蛋白质86g,乳中蛋白质含赖氨酸7.59%、色氨酸1.30%、蛋氨酸1.36%。因此,要保证必需氨基酸的需要,在日粮不限量的情况下,粗蛋白质水平达14%,并不降低育成数、泌乳量、乳蛋白质也不影响仔猪的发育。

2前期

母猪产后体质较弱,消化力不强,一般产后5d才能恢复正常饮食。所以给产后母猪投料时要少给勤添,逐渐增加饲料供给。一般日喂3-4次,到第7

天的投料量要达到或略高于妊娠后期的投料标准。如果投料过少,仔猪生长缓慢;投料过高,母猪乳汁分泌过浓,易引起仔猪消化不良和造成母猪顶食,影响中期投料。

对于个别带仔少的母猪可将投料标准降低到一般水平以下。如果说初产母猪的膘情差,但食欲正常,可适当增加投料量,每日多喂料0.4kg。总的饲养原则是该期的投料量必须比妊娠后期多0.5kg左右。

母猪产后8-13d,可按哺乳期日粮标准配制饲料。如果发现仔猪生长缓慢或者下痢,可适量补喂些高蛋白饲料,如鱼粉、豆饼等。

饲喂时一定要定时、定量,而且饲料要多样化,以满足哺乳母猪的营养要求,每天除了供给清洁饮水外,还要加喂一些优质多汁青饲料。

3中期

此时饲养母猪要掌握“吃饱、吃好、吃光的”原则,母猪产后15d,每天后半夜增喂一次料,以避免母猪因白天采食过量而发生顶食。如果母猪食欲旺盛、膘情差,可提前几天加料,相反要酌情推迟加料。仔猪开食前,要尽量促使母猪多泌乳,让仔猪吃到较多奶水。这样,使仔猪胃肠能正常发育,为开食、旺食创造条件。

仔猪长到20日龄后,活动量逐渐加大,对营养的需要量也增多,而母猪的产奶量满足不了仔猪的要求。所以此时及时给仔猪补料是非常重要的。

4后期

母猪产后30d,要停止加料,一直到断奶。该期是母猪生产程序中最后的一个环节,既关系到母猪1年产仔潜力的发挥,也关系到仔猪的生长发育。母猪产后1个月后要注意保膘。这样,既保证母猪有一定的膘情,防止母猪产后瘫痪,又保证母猪按时发情,利于以后再生产。

5产后奶少或无奶的应对措施

最常见的情况有:母猪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善,特别是妊娠后期饲养水平太低,母猪消瘦,乳腺发育不良;母猪年老体弱,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营养不足;母猪妊娠期间喂给大量碳水化合物饲料,而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供给不足;母猪过胖,内分泌失调;母猪体质差,产圈未消毒,分娩时容易发生产道和子宫感染。为克服以上情况,必须搞好母猪的饲养管理,及时淘汰老龄母猪,做好产圈消毒和接产护理。对消瘦和乳房干瘪的母猪,可喂给催乳饲料,如豆浆、麸皮汤、小米粥、小鱼汤等;亦可用中药催乳(药方:木通30g,茴香30g,加水煎煮,拌少量稀粥,分2次喂给)。

6小结

营养水平和饲料品质是影响泌乳量的主要因素,特别是在妊娠期间给予较高的营养水平,反而会降低哺乳母猪的泌乳量;若给予较低的营养水平,母猪的失重较多,但对断乳仔猪头数和窝重影响并不大。在哺乳期内如不能满足母猪的营养需要,亦不能充分发挥母猪的泌乳潜力。哺乳期母猪饲料的营养水平、饲喂量、环境条件和管理措施均可影响母猪泌乳量。

管理工作的好坏,对泌乳也有较大的影响,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母猪的泌乳。故夜间的泌乳量高于白天,粗暴地对待母猪,轻易变动工作日程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等均会影响泌乳量。

饲料配方设计示例

饲料配方设计示例 1.用玉米、麸皮、豆饼、棉籽饼、菜籽饼、石粉、磷酸氢钙、食盐、微量元素及维生素预混料,配合20~30kg生长肥育猪的日粮。(试差法) 第一步:查饲养标准,查得20~35kg生长肥育猪的饲养标准见下表: 表1 20~35kg生长猪的饲养标准 ME(MJ/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15 第二步:据饲料成分表查出所用各种饲料原料的营养成分见下表: 表2 所用各种原料的营养成分 ME(MJ/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 玉米 麸皮 豆饼44 棉籽 饼 菜籽 饼 38 石粉--38--- 磷酸 --2618-- 第三步:按能量和蛋白质的需求量初拟配方,根据饲料配方实践经验和营养原理,初步拟出日粮中各种饲料的比例: 生长猪配合饲料中各种饲料的比例一般为:能量饲料65~75%,蛋白质饲料15~25%,矿物质饲料和预混料一般为3%,其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预混料一般为1%。 据此,先初步拟定蛋白质饲料的用量,按占饲料的17%估计,棉籽饼和菜籽饼的适口性差并含有有毒物质,占日粮一般不超过8%,暂定为棉籽饼3%,菜籽饼4%,则豆饼可拟为10%,矿物质饲料和预混料拟按3%,则能量饲料为80%,拟麸皮为10%,则玉米为70%,见下表:

表3 初步拟定的配方(%) 原料配比 玉米70 麸皮10 豆饼10 棉籽饼3 菜籽饼4 石粉 磷酸氢钙 食盐 预混料1 配方中的比例乘以相应的营养成分含量得总营养成分含量,计算过程如下所示: 配比(%) ME(MJ /kg) CP (%) Ca (%) TP(% ) Lys( %) Met+Cys (%) 玉米70 麸皮10 豆饼10 44棉籽 饼 3 菜籽饼4 38 石粉--38 --- 磷酸氢钙-- 2618 -- 食盐 预混 料 1 总量100 标准15

妊娠母猪的价料及成分分比配方表

妊娠母猪价料配方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母猪怀孕前后到底该怎么打疫苗

母猪怀孕前后到底该怎么打疫苗 母猪怀孕前后到底该怎么打疫苗?有些疫苗到底该什么时间打合适?最近很多养猪朋友对这些还不是很明白,今天就给大家普及一下这方面的小知识! 一、后备母猪 最好在发情配种前1到3个月内完成免疫,不要在接近发情期免疫,因为疫苗反应有可能影响发情,比如推迟发情期。 注:整个妊娠期间不要做任何免疫,因为疫苗是否会对胎儿产生影响很多时候说不清楚、如果有不得不做的疫苗,最好先试验几头,无不良反应再大群应用。 二、母猪 01、母猪哺乳期20天左右,哺乳高峰已过,这是免疫疫苗较好的时间,如果错过这个时间,可在断奶后免疫。 02、关于母猪所做疫苗根据当地情况定,一般都要免疫细小病毒疫苗。 03、每隔4-6个月口蹄疫灭活疫苗。 04、初产母猪:配种前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猪细小病毒灭活疫苗;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 05、经产母猪:配种前猪瘟弱毒疫苗;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灭活疫苗;产前4-6周猪伪狂犬基因缺失弱毒疫苗;猪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二联苗。 注:乙型脑炎流行或受威胁地区,每年3-5月份(蚊虫出现前1-2月),使用乙型脑炎疫苗间隔一个月免疫两次;猪瘟弱毒疫苗建议使用脾淋疫苗、根据本地疫病情况可选择进行免疫。 三、怀孕母猪免疫程序流程

怀孕母猪的免疫应根据动物的免疫状态和传染病的流行季节,结合当地疫情和各种疫苗的免疫特性,合理的安排预防接种次数和间隔时间,制定免疫程序。 01、猪乙型脑炎 注射时间为每年3-4月份,蚊子尚未活动时进行,南方最迟不超过5月上旬,北方最迟不超过5月下旬。一般接种一次即可,在怀孕早期可以补接种,但必须用2头份剂量注射。 02、猪细小病毒病 注射时间为配种前一个月或者与乙型脑炎活疫苗同时分点注射、注意本疫苗必须于配种前注射、配种后注射无效。 03、猪瘟 哺乳母猪断奶后肌注猪瘟细胞活疫苗或猪瘟、丹毒活疫苗4头份,这是注射活疫苗最适时期。 注:现已不采用春秋二季免疫接种法,因为怀孕期注射猪瘟后,弱毒猪瘟病毒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可导致胎儿带毒。发生新生仔猪猪瘟或向外界排毒,污染环境。 04、猪丹毒 每年接种两次,临床上常与猪瘟同时接种,可用丹毒活疫苗免疫接种。 05、仔猪黄、白痢 用猪大肠杆菌苗给分娩前21天左右的怀孕母猪肌注,如发病严重的猪场,可在分娩前21天和14天各注射1头份,能有效地防止新生仔猪黄痢的发生。 06、仔猪红痢病(又称C型魏氏梭菌病) 初产母猪注射两次,第一次在分娩前45天,第二次在分娩前15天。 注:经产母猪如在前l和2胎已两次注射过紅痢菌苗,那只要在分娩前15天注射一次即可有效地控制本病的发生。 07、猪链球菌病 应用猪链球菌活疫苗母猪产前一个月,注射后7天产生免疫力,可持续9个月,能有效地预防哺乳仔猪发病,也可防止母猪链球菌病。 08、猪伪狂犬病 配种前或怀孕早期肌注、可防止怀孕母猪由感染伪狂犬病毒引起的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的发生。(如为了防止哺乳仔猪发病,可在产前一个月时再肌注一次,仔猪可由乳汁中得到抗伪狂犬病免疫抗体,持续3-4周)。 09、猪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肠炎 母猪产前一个月猪后海穴注射、(后海穴位于肛门与尾巴之间的凹陷处),猪病毒性腹泻传染性胃炎油佐剂活苗、注射时间为每年12月份至次年3月份气候寒冷季节,可有效地防止母猪和哺乳仔猪发病(乳汁中有免疫抗体)。

哺乳期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哺乳期母猪饲养管理作业指导书 3.1 母猪投料管理 3.1.1 投料管理重点:重点是母猪分娩前3天和分娩后7天的投料管理。使母猪分娩当天或分娩后第1天就开始采食饲料1-2kg/天,第7天采食6kg/天以上。分娩后母猪排便、体温正常是采食量达标的前提。 3.1.2 母猪分娩前或分娩当天(产出第1头仔猪之前),只要母猪有食欲或采食行为,就尽量让其采食。不要过度限料或空料。 3.1.3 投料方法:严格按照《投料管理表》投料,要做到2点。一是从母猪分娩后第7天开始,每天投料5次,每次按需求量不限量投料;二是始终保持母猪料槽中的饲料新鲜。 3.1.4 投料注意事项:每次投料前对料槽全面清理,将剩余未污染、未变质的饲料投喂给食欲好的母猪;投料完半小时后,将多余的饲料分给食欲好的母猪,确保一定的空槽时间,确保饲料不浪费、不变质。夏季气温高时,通过增加饲喂次数、将母猪赶动(起)、增加饮水和采食时间、调整投料时间(早晚投料)、拌湿料饲喂等措施提高哺乳母猪的采食量。 3.1.5. 投料标准:见表5--分娩舍母猪投料管理表。 3.2 仔猪管理

3.2.1 仔猪吃初乳:仔猪出生后需在1小时以内吃初乳,吃初乳前将母猪每个乳头的前几滴乳汁挤掉,并用沾有消毒药的毛巾将乳房抹干净,对弱仔人工辅助让其吃上初乳,确保每头仔猪都能吃到10ml以上的初乳。 3.2.2 仔猪寄养 3.2.2.1 仔猪寄养原则:寄强不寄弱,寄后不寄前(日龄相差3天内),夜寄昼不寄;窝分娩仔猪少时可交叉弱弱并窝和强强并窝寄养;有疾病的仔猪不能寄养到健康的仔猪中。 3.2.2.2 寄养时间和方法:出生后12小时内,吃到初乳10-12次后再寄养。要尽量使寄入仔猪群和寄出仔猪群气味相同(在每头仔猪鼻吻处涂少许碘酊或身上涂抹爽身粉、干粉消毒剂等)。原种猪在打好耳号以后才能寄养。 3.2.2.3 仔猪寄养母猪选择:母性好、采食量高、奶水充足。 3.2.3 仔猪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去势:在仔猪断脐、断尾、剪牙、打耳号、去势全过程中,对器具断面和刀伤面都要进行有效消毒。 3.2.4 仔猪补铁:仔猪出生后3日龄注射铁剂1ml,10日龄再次注射2ml。注射后用大拇指按压注射部位3-4秒,以免铁剂溢出,注射用9#针头,长度为15mm。 3.2.5 仔猪教槽补料管理:仔猪3日龄起诱食,5日龄起强制补食;强制补料每天不少于3次/5g,直到仔猪自己学会采食;补料时,确保教槽料新鲜,少量勤添,白天不少于5次,夜间不少于2次。 3.2.6 仔猪保温:仔猪保温一般采取调节保温灯的功率、数量和悬挂高度等措施。以仔猪群居平侧卧但不扎堆为宜。具体见下表。 3.2.7 仔猪断奶:仔猪21-28日龄断奶。仔猪断奶要遵循全进全出的原则,

母猪、妊娠期母猪、哺乳期母猪饲料

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什么饲料最好? 最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预混料、浓缩料、全价料,什么饲料最好?卖全价料说全价料最好,卖预混料的说预混料最省钱。究竟哪种最好?我养了9年猪,这里谈谈自己的想法。 首先讲全价料。全价料最大的好处是省事,如果是能直接跟厂家合作,卖散装饲料,价格不高,省掉包装、运费,比预混料价格高一点,也可以接受,关键是不要高的离谱。全价料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来回运输带来的成本和销售员的销售费用带来的成本。这是最大的两个成本。全价料另外一个缺点是加药不方便,如果是粉料会好一些,但粉料的保质期短。 另外一个是浓缩料。浓缩料是个过渡产品,很多地方的用量在大大的降低。浓缩料为啥曾经在中国盛行一段时间?那时候饲料的配方用鱼粉多,养殖户买不到好的鱼粉和豆粕,所以,买浓缩料直接加玉米就可以了。但现在不一样了,现在鱼粉用量很少了,主要是玉米豆粕型,小的榨油厂都倒闭的差不多了,现在都是大厂,豆粕质量普遍不错,所以,浓缩料的销量就大大的下降了,要么是用预混料,要么是全价料,两极分化。 在一个就是预混料。预混料这个东西好不好?看你想要什么?我觉得用预混料的唯一原因就是省钱,所以,如果不能省钱就不要用。按道理来说,预混料是应该省钱的,我们自己买豆粕和玉米,省了来回运输的费用,省了销售员的费用。但事实上不一定省,因为很多预混料公司卖的价格太贵,饲料厂加1000多,经销商再加1000多,本来的优势就没有了。这些预混料为主的公司,如果不把价格降下来,肯定是没有未来的。如果预混料公司赚的少一些,当地有玉米、豆粕,预混料还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现在预混料产品的差异性越来越小,尤其是中大猪料,只要有品牌理念、坚持质量第一的公司,仍然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教槽、保育料建议用全价料 当然,我觉得在教槽、保育这些阶段全价料还是有很多的优势,因为主要是原料的预处理方面,小设备和大设备比有很大的差别,对工艺、设备、管理的要求比较大。而中大猪料和母猪料,预混料就有很大的优势。 不过,有一点要注意:如果是母猪料用预混料,玉米的品质就很重要,像东北三省、甘肃、山西、内蒙这些地方的玉米不错。而河南、河北、安徽的玉米差一些,就要注意,至少要添加比较好的脱霉剂。所以,无论是全价料、浓缩料、还是预混料,还是要根据自己当地的情况,还有猪价。比如现在,每头猪亏300-400块钱,省钱才是第一位的,这个时候,有条件的猪场,使用预混料就是一个降低成本的好选择。

怀孕后期母猪水肿怎么办

怀孕后期母猪水肿怎么办? 母猪怀孕后期转入产房后, 往往会出现几头腹部及后躯水肿严重 的母猪(图1、2) ,这类母猪在产仔时由于下腹部和后躯严重水肿,导致产道狭小,容易发生难产;同时还会导致产后乳房泌乳功能严重下降,影响仔猪的成活率; 也容易诱发乳房炎,给猪场生产成绩的提升带来不利。笔者一直从事产房工作,现将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1、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机理 从生理知识方面了解到,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机理有: 1)体内钠、水潴留。 2)毛细血管滤过压升高。 3)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 4)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5)淋巴液回流受阻。 2、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原因分析 2.1 下肢血液回流受阻

母猪怀孕后期子宫增大,压迫腹部大血管,导致下肢血液回流受阻,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大量的水从血管内进入到周围组织,从而导致水肿出现。同时,对下肢淋巴液的回流也会受到一定影响(图3) 。 2.2 内分泌的变化 怀孕后期内分泌功能发生变化,胎盘分泌的激素及肾上腺分泌的醛固酮增多,造成体内钠和水分滞留,可引起水肿。 2.3 血液被稀释 在即将分娩前,乳房血容量增加。红细胞增加的幅度不如血浆增加的幅度大,血浆蛋白则没有变化,所以血液相对稀释,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移向组织间隙引发水肿。 2.4 营养摄入不足 在怀孕后期,胎儿生长迅速,为了保证胎儿的正常生长,母猪每天所需摄入的营养要比怀孕前期高几倍,此时如果饲料中摄入的蛋白质不够,造成血浆蛋白缺乏,那么血管内渗透压降低,血管通透性增加,水分大量进入周围组织,从而造成水肿。根据以上对母猪怀孕后期发生水肿的原因解析中可以得出,母猪怀孕后期轻微的水肿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如果水肿过分严重,将导致难产和产后乳汁的分泌功能下降,从而影响猪场生产成绩,所以预防母猪怀孕后期过分水肿非常重要。 3、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防治措施 根据导致母猪怀孕后期水肿的原因,笔者总结出一套综合处理方案,仅供参考。

哺乳母猪全价料配方

哺乳母猪全价料配方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1、维持需要;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式:NRC(1998)MEm(kJ/d)=443;DMm(kJ/d)=460BW0.75;2、增重需要;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 胃单动物全价饲料(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添加剂+载体或稀释剂)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 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 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 养好妊娠母猪的目的是保证胎儿的正常发育,防止流产和死胎。确保生产出头数多产、初生重大,均匀一致和健康的仔猪。并使母猪保持中上等体况,为哺育仔猪做准备。 1.母猪妊娠期间的变化和胎儿发育规律 (1)怎样确定母猪妊娠。为了便于加强饲养管理,越早确定妊娠对生产越有利。母猪妊娠后性情温驯。喜安静贪睡、食量增加、容易上膘,皮毛光亮和阴户收缩。一般来说母猪配种后,过一个发情周期没有发情表现说明已妊娠,到第二个发情期仍不发情就能确定是妊娠了。 (2)妊娠期的生理特点。母猪妊娠后新陈代谢旺盛,饲料利用率提高,蛋白质的合成增强,青年母猪自身的生长加快。试验报道,给妊娠母猪和空怀母猪吃相同数量的同一种饲料,妊娠母猪产仔后比空怀母猪多增重1.5千克左右。妊娠前期胎儿发育缓慢,母猪增重较快。妊娠后期胎儿发育快营养需要多,而母猪消化系统受到挤压,采食量增加不多,母猪增重减慢。妊娠期母猪营养不良胎儿发育不好。营养过剩,腹腔沉积脂肪过多,容易发生死胎或产出弱仔。 (3)胎儿发育规律。卵子在输卵管受精后,受精卵沿着输卵管向两侧子宫角移动,附植在子宫粘膜上,在它周围逐渐形成胎盘,母体通过胎盘问胎儿供应营养。胎儿在妊娠前期生长缓慢,各器官形成。妊娠后期胎儿生长很快。猪的妊娠期114天(108~120天),妊娠1~90天胎儿重550克,而后24 天增重很快,体重可达1300~1500克。从表6-1看出,妊娠最后1个月胎儿增重占出生重的60%。不同胎龄胚胎的化学组成不同,随胎龄的增加,胚胎的水分降低,干物质增加,粗蛋白质和矿物质也相应增加。 2.妊娠母猪的饲养和营养需要 (l)妊娠母猪的饲养。根据胎儿的发育变化,常将114天妊娠期分为两个阶段,妊娠前84天(12周)为妊娠前期,85天~出生为妊娠后期。断奶后的母猪体质瘦弱,在配种后20天内应对母猪加强营养,使母猪迅速恢复体况。这个时期也正是胎盘形成时期,胚胎需要的营养虽不多,但各种营养素要平衡,最好供给全价配合饲料。自配饲料的猪场除给母猪适当混合精料外,应注意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供给。妊娠20天后母猪体况已经恢复,而且食欲增加,代谢旺盛,在日粮中可适当增加一些青饲料,优质粗饲料和精渣类饲料。妊娠后期胎儿发育很快,为了保证胎儿迅速生长的需要,产生出生体重、大,生活力强的仔猪,就需要供给母猪较多的营养,增加精料量,减少青饲料或糟渣饲料。妊娠母猪应限饲,饲喂量应控制在 2.0 ~2.5千克/天。要改变传统养猪观念,利用母猪在妊娠期食欲好,代谢旺盛,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给妊娠母猪多吃饲料贮存营养,母猪过肥到产后泌乳时,再将体内营养转为奶供给仔猪,就是饲料- 体脂-奶模式。从饲料到母奶要经过二次转换,饲料利用率低。从研究结果看:妊娠期母猪的营养只要满足维持需要+ 母猪生长需要(青年母猪)+ 胎儿需要就够了。采食量不能过多,妊娠期采食量过多,泌乳期的采食量下降,母猪失重增加。据报道,妊娠期多采食1兆卡DE,泌乳期少采食0.5兆卡 DE。妊娠期营养过剩,母猪过肥,腹腔内特别是子宫周围沉积脂肪过多,影响胎儿生长发育,产生死胎或弱仔猪。也不能给母猪喂量过少造成营养不良,身体消瘦,对胚胎发育和产后泌乳都有不良影响。 (2)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①能量。妊娠期能量需要包括维持和增长两部分,增长又分母体增长和繁殖增长。很多报道认为妊娠增长为45千克,其中母体增长25千克,繁殖增长(胎儿、胎衣、胎水、子宫和乳房组织)20千克。中等体重(140千克)妊娠母猪维持需要5.0兆卡DE/日,母体增长25千克,平均日增219克,据估算每千克增重需5.0兆卡DE,219克需1.095兆卡DE。繁殖增长日增175克,约需0.274兆卡DE。以此推算;妊娠前期根据不同体重,每日需要4.5~5.5兆卡DE,妊娠后期每日需要6.0~7.0兆卡DE。②粗蛋白质。蛋白质对胚胎发育和母猪增重都十分重要。妊娠前期母猪粗蛋白质 176~220克/天,妊娠后期需要 260~300克/天。饲料中粗蛋白质水平为 12%。蛋白质的利用率决定于必需氨

妊娠母猪怀孕检查

母猪没进入生产的原因有:精液差;配种不成功;配种时感染或产道疾病导致受孕不成功;怀孕前期胚胎全部死亡被吸收;各种原因引起的流产。如果配种后出现上述原因导致的母猪怀孕失败,就会出现母猪空怀,此时就应该及时发现并再次配种。 母猪妊娠检查方法 母猪的发情周期一般17-25天,平均为21天,所以在配种后18-24天、38-44天的母猪需要注意查情(公猪诱情)和观察,如两个情期均未发情,可初步判断怀孕。最好到配种60天左右能明显看出妊娠为止。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整个妊娠期都可能发生流产,流出5─10?天后会出现发情或保持发情状态;受精卵数量低于三个,母猪不会出现妊娠反应;怀孕前期胎儿全部死亡被吸收,会长时间不返情。所以配种30天后,最好每月作1次妊娠检查。平时饲喂母猪时也应该注意观察母猪疾病、流产等异常情况。 妊娠检查还有外部观察法、阴道检查法、孕酮、激素反应法、子宫颈-阴道粘液法、尿液雌激素法。 外部检查法:怀孕表现为疲倦贪睡不想动,性情温顺动作稳;食量增加长膘快,皮毛光亮紧贴身;尾巴下垂很自然,阴户缩成一条线。怀孕两个月后:腹围增加,乳腺发育,乳头变得粗长,向外伸展,3个月后,有胎动。 阴道检查法:配种10天后,如阴道颜色苍白,并附有浓稠黏液,触之涩而不润,说明已经妊娠。 孕酮含量检查:配种后17~20天,母猪血浆孕酮含量>5 ng/ml为妊娠,<5 ng/ml为末孕;配种后40-45天,则以11ng/ml 为界限(酶联免疫或放射免疫)。粘液中的孕酮含量检测则是在配种后26-30天,每100ml尿液中的孕酮含量5ug,则怀孕(孕酮与硫酸反应出现豆绿色荧光化合物)。 激素反应法(妊娠诊断剂,一种雌激素):配种后18天肌注1ml,5天不发情即为受胎。原理:母猪妊娠后体内占主导地位的激素是孕酮,它可对抗适量的外源性雌激素使之不发生反应。母猪妊娠时注射雌激素不表现发情症状,没有妊娠时则可促进母猪发情。 子宫颈—阴道粘液检测法:取子宫颈阴道粘液一小块(绿豆粒大),经10%硝酸银处理,并用姬姆萨染色液进行染色后在显微镜下检查,如果视野中出现短而细的毛发状纹路,并呈紫红色或淡红色为妊娠的表现;取子宫颈附近粘液0.5ml加蒸馏水5ml放入试管中加热1分钟,若粘液溶解于透明液中则未孕,若悬浮于透明液中并呈现红色絮状则为怀孕,若粘液结成块并浑浊则有炎症。 尿液激素法:取被检母猪滤过尿液10mL于试管中,加入10%硫酸锌及20%的氢氧化钠各1.25mL,以除去尿中的色素,用玻棒搅拌均匀。然后过滤于另一试管中,给滤液加浓盐酸2mL,将试管在水浴锅中煮沸10分钟,而把雌激素与葡萄糖醛酸分开,冷却15℃以后,过滤到另一试管中,加苯12mL,振荡5分种,以浸出雌激素,然后在上层透明苯层取出5mL,放入另一试管中并加浓硫酸1mL,将试管置于水浴锅中加热至60-70℃维持5分种,取出试管令其冷却,待30分种再观察。如下层硫酸层呈荧绿色为阳性,即妊娠,如呈棕褐色为阴性,未妊娠。

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培训课件

第三讲母猪的饲料、营养及饲养 赵克斌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北京 一.母猪饲养的指导原则 1.经济效益最大化原则 母猪的饲养是一个猪场的基础。母猪饲养环节一旦出现大的问题,整个猪场的生产无法正常进行。所以,每一个规模化猪场必须重视母猪的饲养和营养。 每头能繁母猪每年消耗配合饲料1吨以上,加上饲料以外的费用(猪舍,人工,水电,疫苗,药费等),每年的饲养成本在2000元以上。也就是说,饲养一头母猪,不论一年能断奶多少头仔猪,都要耗费2000多元。因此,降低母猪饲养成本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提高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如果每头母猪没能断每年奶20头以上仔猪,每头断奶仔猪分摊的母猪成本就只有100元,如果每头母猪每年仅仅断奶仔猪15头,每头断奶仔猪就得分摊母猪成本133元。所以,要降低母猪饲养的成本,增加母猪的利润,最关键是增加每头母猪的年断奶仔猪数! 增加母猪年断奶仔猪数需要科学的技术和管理。包括合理的饲料和营养水平,科学的饲养技术,保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科学合理的管理。任何环节的重大失误均可造成:产仔数降低,断奶前成活率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增加。这3个指标基本决定了母猪年断奶仔猪数。增加产仔数需要科学合理的营养、保证母猪高健康水平,科学、合理、认真的发情检查和配种技术;提高仔猪断奶前的成活率,要求母猪的营养科学合理,保证母猪高的健康水平,提供仔猪适宜的环境和营养,科学合理的产房管理等;第3个非常重要的指标是非生产天数。降低母猪的非生产天数能大幅提高母猪的年断奶仔猪头数。非生产天数是指:母猪既没有怀孕,又没有哺乳的天数。假设仔猪平均30天断奶,非生产天数与每头母猪年产窝数关系如下: 非生产天数:34 48 63 77 91 106 母猪年产窝数:2.3 2.2 2.1 2.0 1.9 1.8 中国的母猪实际非生产天数相当高,超过70天的猪场很多。要降低非生产天数,非得在饲养管理上下功夫。非生产天数的增加无非是以下几个原因造成:断奶后再发情间隔天数延长;情期受胎率降低(返情,屡配不孕),分娩率降低(流产,返情后没有及时发现,怀孕期母猪死亡、淘汰)。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非生产天数对降低母猪成本,提高养猪效益非常重要。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及要点

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及要点 怀孕母猪一定要限制饲料量。饲喂方法要求每天2次,以湿料饲喂。怀孕母猪的饲料要求蛋白质含量较低,但要求较高的维生素、 矿物质和纤维素。同时千万不要饲喂怀孕母猪发霉、变质的饲料。 在有条件的地方,每天饲喂1斤~2斤青饲料对怀孕母猪非常有利。 1.妊娠母猪怀孕后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提高,幅度可增加约10%,喂相同的饲料,妊娠和非妊娠母猪相比,经过一个妊娠期以后,前 者比后者要多增加体重约20公斤。英国有的猪场在淘汰8胎以上的 老母猪时,先让其怀孕1-1.5个月,然后宰杀。 3.根据膘情决定饲料喂量 妊娠母猪的饲养应因猪制宜,不能简单地每头母天2.2公斤。有的猪场把过瘦或过肥的怀孕母猪做上不同颜色的记号加以区别,从 而调整其喂料量。 4.妊娠初期的低水平饲养 从配种后的第二天起应降低饲料喂量,每天可喂1.8公斤左右,这样维持10天左右时间,然后根据母猪体况调整到2.2或2.5公斤 /天的水平。试验证明妊娠初期高水平饲养→肝血流量增加→孕酮代 谢清除率增加→血中孕酮水平下降→子宫特异蛋白分泌下降→胚胎 的发育和附值受阻。但如果持续一个月的低水平饲养,则会导致受 胎率的下降(64%左右) 5.尽量避免各类应激的发生。 要给母猪提供营养平衡的饲料,特别要注意这一阶段钙、磷的平衡以及充足的维生素的供给。否则产后瘫痪的发生率会增加。严禁 给母猪喂发霉的玉米。另外,要防止母猪滑倒。任何鞭打、惊吓、 追赶过急等都容易造成母猪流产。

母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21天,所以配种后21天若不再发情,可初步认为受胎了。但有时也有假发情的母猪,配种后21天阴部发红,出现像发情一样的征状,此时嫌避公猪,发情时间也短。极个别的 不受胎母猪,配种后后21天不表现发情,而到第二个情期出现发情。有的母猪已确定妊娠,而于非预定日期发情,这往往是流产后造成 的结果。母猪妊娠初期流产有时根本发现不出。如果注意观察,流 产母猪外阴部稍带红色,似受污染,但几乎见不到任何其他异常。 母猪妊娠中、后期流产,则食欲剧减,不振,外阴部发红并流出黏液,有胎膜排出,在群养情况下,有的胎膜被母猪自己吃掉。欢迎 访问猪场动力网文章中心。

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

妊娠母猪全价料配方 一、妊娠母猪的营养需要 (一)能量需要:母猪维持需要、母体增重需要、妊娠产物需要 1、维持需要 计算母猪的维持能量需要的公 式:NRC(1998) MEm(kJ/d)=443.5BW0.75 DMm(kJ/d)=460BW0.75 2、增重需要 根据母体增重可计算出母体蛋白质组织和脂肪组织增重。NRC(1998)的计算成本公式如下: 母体脂肪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kg)×0.638-9.08 母体瘦肉组织增重(kg)=母体增重-母体脂肪组织增重 脂肪组织含脂肪90%,瘦肉组织含蛋白质23%,每沉积1g脂肪和蛋白质分别需52.3kJ 和44.4kJME,则: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脂肪组织增重×90%×52.3 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的ME=母体瘦肉组织增重×23%×44.4 故妊娠期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脂肪合成所需ME+母体瘦肉组织合成所需ME =母体增重×90%×52.3+母体瘦肉组织增重量×23%×44.4 =(母体增重×0.638-9.08)×90%×52.3+[母体增重-(母体增重×0.638-9.08)]×23%×44.4 =母体增重×33.727-334.67

妊娠期按115D计,则平均每天母体增重的ME(MJ)需要量为: ME=(母体增重×33.727-334.67)/115 3、妊娠产物需要:妊娠产物包括胎儿、母猪子宫及其内液、乳腺组织等几部分。比较屠宰实验表明,母猪在不同营养水平下每胎妊娠产物的总增重比较稳定,为22.8Kg。其中,蛋白质2.46 Kg,脂肪0.46 Kg,沉积能量约83.68MJNE,及每天沉积 727.7KJNE(836.8/115)。母猪将ME转化为妊娠产物NE的利用率为48.6%,故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1497.3KJ。假定窝产子数为10头,则每天妊娠产物的增重为每头胎儿2.28Kg,每天妊娠产物的ME需要量为每头胎儿149.7KJ。 总需要:妊娠母猪每日ME的总需要量为上述三项之和。在计算维系需要时,母猪体重应为配种体重与1/2妊娠增重之和(母体增重和妊娠产物增重之和)。根据上述方法可计算出母猪在任何配种体重,达到预期增重和预期产子数的能量需要量。 (二)蛋白质需要 首先估计回肠真消化赖氨酸(Lys)的需要量,然后按维持和蛋白质沉积的理想氨基酸模式推算其他氨基酸需要量。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1.0%~12.0%。饲粮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和异亮氨酸推荐量分别为:0.35%~0.36%;0.19%;0.28%;0.31% (三)矿物质的需要 1、钙和磷:比例在1~1.5:1时,繁殖效果较好 2、钠和氯:NRC(1998)推荐妊娠母猪氯化钠需要量为0.32%。 3、锰:10~20mg/kg 4、碘:0.14mg/kg 5、锌:42~45mg/kg 6、硒:0.13~0.15mg/kg 7、铜:5mg/kg 表1 妊娠母猪每千克饲粮养分含量

怀孕母猪期的喂料量方式与方法

怀孕母猪的喂料量原则采用“前低后高”的方式。它是根据怀孕母猪的生理特点和胚胎生长发育的规律而确定的。怀孕母猪的新陈代谢机能非常旺盛,对饲料的利用率很高,蛋白质的合成也强,用等量同样的全价混合料分别喂饲怀孕母猪与空怀母猪,前者的总增重大大超过后者,将怀孕母猪的胎猪及其附着物的重量减去后,其增重仍然大大超过空怀母猪。 胎猪的生长发育前慢后快,临产前一个月里胎猪的增重约占全期增重的2/3。因此,母猪在怀孕头一个月,应避免高能量饲料饲喂,增加低能粗饲料比例,以免造成胚胎死亡。 就瘦肉型猪而言,用全价怀孕母猪料饲喂时,怀孕后头30天,喂量应控制在1.8千克以下,以后至怀孕80~85天,每天喂2千克,产前的一个月里,每天喂量增至2.2~2.5千克,产前一周可改喂哺乳母猪料,日喂量3~4千克(产前一两天减半),保证有足够营养物质供给胎猪生长发育之所需。怀孕母猪的具体饲料喂量,更重要是根据母猪的体况和全价混合料的营养浓度来决定喂量。 母猪在怀孕期间,特别是怀孕后期,不可过肥,也不可过瘦,要有适中的体况,过肥的母猪,不但浪费饲料,增加饲养成本,常因腹腔内脂肪组织积累过多而压迫子宫,影响胎猪的发育,产出弱小仔猪,也容易造难产,产后也容易出现食欲不振、泌乳不足、便秘和喂乳期掉膘过快等不良后果,因过肥行动迟缓而易压死仔猪,过量采食而过肥的母猪不利于乳房的生长发育。 过瘦的母猪因营养不足,影响胎猪的生长发育而产弱小仔猪,同时,因怀孕期间母猪体增重少,体内没有足够的营养储备,造成泌乳不足,影响哺乳小猪的生长发育,母猪则因过度消耗体储而严重消瘦,影响离乳后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另外,任何时候要保证饲料质量,不得喂饲发霉、变质、腐败、有毒和有强烈刺激性的饲料,否则,容易引起流产和死胎。 总之,怀孕母猪的喂料量一是根据不同品种,参照有关饲养标准而确定;二是根据体况调整饲料喂量。采用单位限位栏饲养怀孕母猪,是控制母猪采食量和体况的有效措施。如果母猪猪群养,宜采用地面撒喂方法减少母猪间打斗抢食,让每头母猪都能吃到应得到的饲料份额。所谓地面措施喂法是先将猪栏地面清洗干净,再将饲料分散撒在地面饲喂。 (内容来自网络整理)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方法 哺乳母猪除维持本身消耗外,每天还要产出5公斤~8公斤乳汁。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量、仔猪成活率、仔猪断乳体重,以及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因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 一、营养需要 日采食量:体重180公斤~200公斤的母猪,在无青饲料时,泌乳盛期每日每头应喂给全价配合饲料不低于5.5公斤~6公斤。饲粮中消化能不宜低于12.55MJ。 粗蛋白质:日粮粗蛋白质不宜低于15%,且最好包括少量的动物性饲料,如鱼粉等。 矿物质和维生素:母猪每日随乳汁排出钙12克~16克,磷9克~10克,加之母猪本身正常新陈代谢需要的钙、磷,所以,哺乳母猪的饲料中,每公斤应有0.9%~1%的钙、0.7%~0.8%的磷。含维生素饲料对促进母猪泌乳和仔猪发育是十分有利的。仔猪生长发育所需的各种维生素几乎都是从母乳中摄取。母猪如果缺少维生素A,就会造成泌乳量和乳质下降。缺乏维生素D,则引起母猪产后瘫痪。并保证充足的饮水。 二、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及影响因素 泌乳量:母猪60天泌乳量:地方小猪种为300公斤~400公斤,大猪种和国外引进的瘦肉型品种如大约克夏、长白等为600公斤左右。 放乳次数和间隔:母猪放乳时间较短,间隔时间较长,前期好于后期,白天好于夜间。分娩当天放乳时间最长,达46.75秒,第3天为22秒,以后逐渐变短,到断奶(60天)前1天仅有11.1秒。放乳间隔时间随泌乳期延长也逐渐延长,40天以前大体间隔45分钟~60分钟,40天~60天阶段为60分钟~80分钟。 影响因素:泌乳量与猪体重的关系较大,大型母猪泌乳量高,小型母猪或产仔数少的脂用型猪种的泌乳量低。杂种母猪在泌乳量上能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调整母猪产后的待仔数,使其占满全部的有效乳头,可以充分发掘母猪的泌乳潜力,增加泌乳量。患乳房炎的母猪产奶量明显下降,甚至无乳。产生乳房炎的原因:一是产前减料不及时,尤其是青绿多汁饲料,以及产后加料过急,尤其是高蛋白质、多水分饲料。二是产仔过多,未剪牙,争抢乳头时咬伤乳头,使母猪疼痛,不让仔猪哺乳,进而造成乳房炎症。三是环境和疾病。 三、饲养管理要点 掌握投料量:母猪产后不宜立即投料过多,经3天~5天逐渐增加投料量,至产后1周,母猪采食和消化正常,可放开饲喂。在35天断奶的条件下,产后10天~20天的日喂量应在4.5公斤~5公斤,20天~30天母猪泌乳盛期应在5.5公斤~6公斤,30天~35天应逐渐下降到5公斤左右,断奶后应根据膘情酌情减料。若50天断奶,则应在产后40天之前重点投料,40天以后减少投料量。

怀孕母猪的饲养管理

一、怀孕母猪的饲料质量 大宗饲料原料在卫生质量有保障的前提下,不要追求原料最高的营养质量,有机营养物质平均消化率在60%以上的饲料都可以利用,而且原料种类越多越好,同时配合饲料粗纤维含量最好能达到8-10%。但制定母猪的日饲喂量时必须根据饲料养分浓度进行调整,以保证母猪的养分摄入。预混料质量要高,必须充分保证母猪妊娠所需要的所有矿物元素、维生素需要,保证母猪妊娠过程抵抗应激环境的需要,增强自身健康保护能力的需要。 饲料卫生质量,要求要高。尽量避免使用发霉、变质的饲料,或贮存时间较长的饲料,添加了防霉剂和抗氧化剂的配合饲料贮存时间最好不要超过6周。一般情况下,市面上销售的预混料没有添加防霉剂。 二、饲养目标 不能让母猪长得太胖,也不能长得太瘦。妊娠期母猪总增重控制在30-50千克左右,其中妊娠增重(即胎儿、胎盘、子宫、羊水等)20千克,体增重10-30千克。 产仔三胎以上的经产母猪,妊娠期总增重控制在30千克左右。体增重一般控制在10千克左右,相当于泌乳期失去的体重。当母猪的妊娠总增重超过40千克以上时,母猪可能过肥或太胖。 初产母猪因离生理成熟的时间尚早,还处于生长阶段,为使机体得到充分的发育,妊娠期母猪日增重最好控制在250-300克的范围

内,体增重不超过35千克。妊娠期总增重控制在55千克左右。 第二、三胎次的母猪,除了需要恢复泌乳期失重外,还应该让母猪有适当的额外增重(即生长)。第二胎次的母猪体增重控制在不超过25公斤的范围,妊娠期总增重控制在45千克以内。第三胎次的母猪体增重应控制在不超过15公斤的范围。妊娠期总增重控制在35千克以内。 三、怀孕前期(配种后一个月) 1、配种后管理和护理:尤其要避免母猪发生打斗及伤害,造成配种成功率降低,产仔数减少,甚至发生流产。注意观察母表现,配种后21天左右,如有发情现象,表明未受孕而返情,应重新再交配。 2、配种后的饲养:不管是初产或经产母猪,配种后必须立即减料,换成饲喂怀孕母猪饲料。根据怀孕母猪得营养需求严格控制喂料量,有利于提高胚胎成活率,提高产仔猪。如果给料过多,母猪采食过量,容易引起胚胎着床困难、胚胎死亡或发育不良,引起死胎,减少产仔数,或最终造成弱仔增多,母猪繁殖性能降低。用闽农或优饲怀孕母猪预混料,根据推荐配方生产得配合饲料,一般每头母猪每天饲喂量约1、9—2、1千克。 四、怀孕中期(怀孕后一个月至第84天) 饲养原则:这一阶段得饲养,原则上仍然是限量饲喂,若饲喂过量,母猪过肥将导致母猪泌乳期奶量下降,奶水不足,母猪得采饲量偏低,从而影响哺乳仔猪得生长。实际生产过程中要求饲养人员在饲喂过程中不断摸索饲喂经验,确定饲喂量时应该根据每头母猪的膘

怀孕母猪管理

怀孕母猪饲养是要达到三个指标,一是生产出体大、健壮、数量多的活仔猪,二是产后母猪乳腺发育正常,产奶多,三是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低初生仔猪生产成本。所以怀孕母猪饲养是既简单又复杂的一项工作。 1、怀孕期间的几个关键时期 (1)配后3天:这是受精卵细胞开始高速分化时期,高能量饲料的供应将增加受精卵的死亡数。 (2)附植前后(12-21天):这一时期如出现高营养或高温天气,也会增加受精卵死亡。 (3)配后70-90天:乳腺细胞大量增生时期,该阶段高能饲料会影响乳腺细胞发育。 (4)配后100天以上:100天以前,胎儿因营养不足造成的死亡很少,但在100天以后,如营养供应不足,则会造成胎儿生长不良,母猪产仔无力,出现大批死胎,这阶段必须供给高能高蛋白饲料,以促成仔猪的尽快发育,对一些瘦弱母猪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 2、怀孕母猪饲养方案 在正常体况下,150kg体重母猪可采用以下饲养方案: 配后——28天:妊娠母猪料2-2.2kg 29——84天:妊娠母猪料2.2-2.5kg 85-99天:哺乳母猪料2.5-3kg 100-112天:哺乳母猪料 113-分娩:2-3kg 注:妊娠母猪料营养:DE:13.97 CP:12% 赖氨酸:0.43% 哺乳母猪料营养:DE:14 CP:16% 赖氨酸:0.7% 3、妊娠母猪饲养方式及改进 现在妊娠母猪饲养方式有两种:一是定位栏饲养,二是小群圈养,两种饲养方式各有优缺点。 (1)定位栏饲养 优点:能根据猪体况、阶段合理供给日粮,能有效地保证胎儿生长发育,又能尽可能地节省饲料,降供成本。 缺点:由于缺乏运动,会出现死胎比例大,难产率高,使用年限缩短,职工工作量大等。 (2)小群圈养 优点:由于便于活动,死胎比例降低,难产率低,使用年限长。 缺点:无法控制每头猪的采食量,从而出现肥瘦不均,为保证瘦弱猪有足够的采食量,以不影响正常妊娠,只好加大群体喂料量,造成饲料浪费,增加饲料成本。由于拥挤、争食及返情猪爬跨等,易出现后期猪流产率增高。 (3)改进方式 A、后期定位栏饲养,前中期小群圈养。在后期根据体况调整营养,仍难避免前中期采食不均的问题。 B、同A,只是后期定位栏只是对体况过肥或过瘦的猪采用,其它仍按小群圈养方式,可节省部分定位栏的建造费用。但仍存在上述问题。 C、妊娠全期采用隔天饲喂方式,将两天的饲料一次性添加给母猪,让其自由采食,直到吃完为止,这一方法经试验验证是可行的,生产效果与定位栏相近。(养猪生产155页)。采用这一方案应保证每一头猪都有足够的饲槽位置,防止加料时互相拥挤引起流产。 D、增加饲料中非营养物质如粗纤维含量。这一方法不足之处是,增加饲养成本的同时,并不能彻底解决母猪肥胖,因部分猪的采食量会逐渐增加。 以上各饲养方案可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4、后备猪怀孕期特点

提升哺乳母猪采食量综合解决方案

Mytech Biotech Co.,Ltd. 提升哺乳母猪采食量综合解决方案 成都美溢德营养技术部猪产品线 1、猪场哺乳母猪采食量的现状 目前,在优良品种猪的养殖中,母猪采食量是母猪生产过程中的第一核心指标,直接关系着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因此,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是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大部分猪场哺乳母猪采食量实际平均在6kg以下,平均窝产活仔数低于11头,尤其在每年6-8月份高温条件下,母猪采食量将面临更大问题,为了保证窝产活仔数在11-13头,采食量至少需要达到平均7kg以上。因此,分析采食量低下带来的危害和影响因素就尤为关键,为提高哺乳母猪采食量提供解决措施,实现母猪繁殖性能和养猪经济效益提高。 2、哺乳母猪采食量低的危害分析 (1)降低断奶成活率 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会导致泌乳量不足,从而影响仔猪的生长和断奶前的存活率。据报道,断奶前仔猪的死亡,大约50%归因于哺乳母猪采食量低下。我们的测定结果也表明,哺乳期死亡的仔猪约45%是由于体弱,而体弱与哺乳期母乳的摄入不足相关。(2)增加背膘损失,减少窝产仔数 为了满足产奶的营养需求,哺乳母猪在采食量低的情况下,会动用分解体组织,从而使母猪哺乳期损失体重和背膘。一般情况下,哺乳母猪日采量如果达不到8kg,将可能损失背膘。由于实际生产中,哺乳母猪的日采食量一般不超过 5.5kg,因此母猪哺乳期失重一般是较严重的,体况因而显著下降,导致断奶至再发情间隔延长,排卵数减少,受胎率下降,胚胎存活率降低,窝产仔数减少,母猪不发情,甚至有可能缩短母猪的种用期。 (3)易返情和母猪体弱 对母猪群被淘汰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因配种后返情(断奶后配不上种)和体况较差而被淘汰的母猪占被淘汰母猪的比例接近50%,而返情和体弱在很大程度上是哺乳期母猪采食量不足造成的。 (4)引起繁殖障碍,延长发情间隔 哺乳期采食量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是通过激素的作用来实现的。哺乳期能量的负平衡不利于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水平升高,因此哺乳期采食量低下会引起繁殖障碍;另外,血中黄体生成素可促进发情和排卵,哺乳期采食量低下可显著降低哺乳期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