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3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有效抢救与护理方法。
方法通过吸氧、监护、体位,以及准确使用抢救药物和用药护理,密切观察病情,给予患者各种心理支持。
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能降低急性左心衰竭的死亡率。
结论急性左心衰竭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危重,医护人员必须争分夺秒抢救患者。
抢救时,操作熟练、敏捷,准确执行医嘱,密切观察病情以及用药护理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抢救过程中,给予患者情感支持和心理安慰也非常重要。
标签:急性左心衰竭;护理急性左心衰竭时心血管内科的常见急诊,因其病情危重,病程进展快,应争分夺秒地进行抢救。
这就要求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全面的护理,以保证抢救的成功。
本文回顾性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7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男性45例,女性27例,年龄最大为89岁,最小为26岁。
高血压性心脏病32例,冠心病26例,心肌病6例,风湿性心脏病6例,严重心律失常所致2例。
主要表现为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大汗淋漓,频繁咳嗽,咳出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皮肤湿冷,口唇及指端紫绀,患者因有窒息感而极度烦躁不安、恐惧,呼吸频率达30~40次/min,可闻及两肺广泛湿啰音或伴哮鸣音,吸气时锁骨上窝和肋间隙内陷,心率增快,可闻及舒张期奔马律,严重时出现心源性休克和意识障碍。
2治疗和护理2.1体位帮助患者端坐休息,双下肢下垂,必要时进行四肢轮扎,以减少静脉回流。
专人护理,床栏两侧给予保护性措施,以保证安全。
2.2吸氧给予鼻导管或面罩吸氧,氧流量6~8 L/min,必要时氧气湿化瓶内装30%~50%的乙醇湿化液,以降低肺泡泡沫的张力。
如病情特别严重者可给予面罩呼吸机持续家养给氧,以加强气体交换及防止组织液向肺泡内继续渗出。
吸氧过程中,要保证吸氧管道的通常,保持呼吸道通常。
2.3病情观察给予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呼吸的频率和节律。
重视急性左心衰竭的院前急救李宝寅(开封市第一人民医院,河南开封475000)【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救治的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对8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迅速给予取坐位、纠正缺氧、镇静、平喘、强心、利尿、扩管等院前急救措施。
结果院前急救87例急性左心衰竭,80例(占92%)经上述处理后病情好转安全转运达院内,4例( 4.6%)经抢救后未缓解,转送医院途中病情加重,3例( 3.4%)抢救过程中死亡。
结论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诊断明确后,及时实施确定性救治方案,能够有效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左心衰竭是各级医院急诊科和院前急救中经常遇到的急危重症,其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高。
如能及早发现,迅速而有效地进行院前急救和护理可降低其病死率。
2005年1月-2007年10月我科院前急救8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现将急救结果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87例中男40例,女47例,年龄42岁~岁,平均年龄65岁。
原发病为冠心病例,原发性高血压和高血压心脏病33例,风湿性心脏病3例,其他疾病导致左酶、血常规,术后7d 复查肝功能,并观察腹痛、退黄、体温等变化。
随访3个月~14个月,将术后7d 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同术前比较,下降程度>1/2视为显效,<1/2视为改善,变化微小或高于术前视为无效。
2结果72例患者中61例使用COOK 公司生产的穿刺套装,11例使用EV 穿刺针,均置入COOK 公司生产8.5F 引流管,59例接受了胆管内、外引流术,11例接受了胆管外引流术,2例患者先接受胆管外引流术,3d 后接受了胆管内、外引流术。
技术成功率100%。
11例胆管外引流术的引流管置于右肝管9例,置于胆总管2例。
61例接受胆管内、外引流术患者中59例经右肝管穿刺进入十二指肠,2例经左肝管穿刺进入十二指肠。
引流管置入前平均血清总胆红素(292.6±99.4)μmol/L,术后7d 平均血清总胆红素(130.73±99.23)μmol/L,下降率55.32%,其中显效49例,改善22例,1例无效,总有效率98.61%。
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09-07-31T09:46:36.81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20期供稿作者:王敏(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中医院黑龙江大兴安岭 1[导读] 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而危急,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9)20-0111-02急性左心衰竭病情严重而危急,是心血管内科常见急症之一。
因此,护理人员应了解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病情,协助医生积极治疗抢救,以提高病人生存和生活质量。
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救治36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
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男16例,女20例。
年龄最大为80岁,最小为32岁。
高心病18例;冠心病10例;风心病5例;心肌病1例;严重心律失常所致2例。
主要诱因有:急进性高血压、心肌梗死、上呼吸道及肺部感染、过度劳累、亲人过世过度悲伤,精神刺激、轮流过快等。
2 护理措施2.1病情观察急性左心衰竭常发病急骤,患者表现为突然气喘、被迫坐起、大汗淋漓、唇指紫绀、烦躁不安、恐惧和濒死感觉、可咯出或自鼻、口腔涌出大量白色或粉红色泡沫样痰、甚至咯血、早期双肺底可闻及少量湿音、晚期双肺对称性地布满干、湿音或哮鸣音、心率》120次分。
护士应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生机理及临床表现。
严密观察各项生命体征。
2.2心理护理由于急性左心衰竭发病急骤,病情危重,尤其是反复多次发生急性左心衰竭的患者,往往出现悲观、恐惧心理及濒死感,再加上面对陌生的环境和医务人员紧张的抢救场面,更加重了患者的紧张心理,使心肌耗氧量增加,导致机体缺氧状况加重。
因此,加强心理护理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这就需要我们实施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给予鼓励、疏导、帮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2.3一般护理2.3.1体位护士一旦发现患者发生急性左心衰竭应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腿下垂于床下,以减少静脉回流。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摘要】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脏疾病,抢救护理对病人生命至关重要。
本文介绍了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的重要性、临床表现和基本原则。
在抢救过程中,需要进行心电监护、监测血压和心率、提供氧气支持和呼吸机辅助通气,避免过多液体和利尿剂的使用,并应用正性肌力药物和血管活性药物。
抢救护理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存与康复,因此护理人员需要严格遵循护理原则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未来的发展方向将更加重视个体化护理和新技术的应用,以提高抢救护理的效果和病人的生存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心电监护、血压监测、氧气支持、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剂、血管活性药物、护理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挑战。
1. 引言1.1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的重要性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常见的急性心脏疾病,病情发展迅速,病情危重,常常危及患者的生命。
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护理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地稳定患者病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急性左心衰竭的病情变化快,病情严重,需要及时、准确地进行急救和抢救措施。
如果抢救护理不及时或不得当,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肺水肿等并发症,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护理至关重要,可以帮助患者度过危险期,争取更多的治疗机会。
抢救护理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挽救患者的生命,更在于减轻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帮助患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急性左心衰竭的急诊抢救护理,医护人员应该高度重视,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应对措施,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1.2 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性左心衰竭的临床表现通常包括呼吸困难、胸痛、咳嗽和疲乏等症状。
患者可能出现心前区或心后区疼痛,严重时伴有冠心病发作的表现。
在体检时可发现双肺部啰音、心浊音区扩大和心率加快。
患者的颈静脉可能怒张,肝脏可出现肿胀和压痛。
患者可能出现水肿的表现,包括浮肿、肺水肿和腹水等。
急性左心衰竭在院前急救中的讨论[摘要]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增加,发病率较以前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由于老年人的反应性差,症状不典型,诊断较困难。
该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如能及时有效地抢救治疗,病情可迅速缓解。
抢救是否及时、合理与预后密切相关。
在院前急救的整个过程中,涉及到治疗、搬运、衔接、沟通等多方面内容。
本文将重点讨论该病的院前急救及搬运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左心衰竭;院前急救1资料与分析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8月~2011年3月在仙居县人民医院就诊,笔者遇到急性左心衰病人55例。
其中男性29例(52.7%),女性26例(47.3%)。
平均年龄为71.5岁。
病人发病时间为10分钟—90分钟不等。
1.2诊断标准:根据病因、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体征,基本可明确诊断。
1.3急救处理方法:扩血管药物、利尿剂、洋地黄是治疗心衰的常用方法[1]。
保持患者头高脚低位;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病情严重者用面罩正压给氧;必要时吸痰;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用药:强心:西地兰0.2mg-0.4mg静注;利尿:速尿20mg-40mg静注;扩血管:硝酸甘油1-2片舌下含化;消心痛10mg-30mg静滴;平喘解痉:氨茶碱0.25-0.5静注等;所有患者均在现场急救后就近送往医院。
2结果55例病人中2例在搬运途中出现呼吸、心跳骤停而死亡(3.6%);4例在搬运途中出现呼吸抑制给予紧急气管插管(7.2%);25例在搬运上车后不同程度出现呼吸困难、紫绀等症状加重,经处理好转后安全送到医院(45.4%);24例在整个搬运途中未出现症状加重而被安全送院(39%)。
3讨论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由于心脏病变引起左心室排血量显著和急骤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淤血的综合征。
临床上以急性肺水肿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发生心源性休克[2]。
在快速到达现场、明确诊断、及时治疗后,急性左心衰病人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各不相同,预后也不尽相同。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临床护理体会心衰是因心脏排血功能减退,心脏排血量不足以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现象,又称心功能不全[1]。
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肺瘀血所致,主要表现为急性肺水肿,患者常伴休克,典型者常突然发作,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咳嗽、咳白色痰或粉红色泡沫样痰、面色灰白、口唇及肢端发绀、大汗、烦躁不安、乏力等[2]。
急性左心衰病例若处理不好,常常会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且预后不良,众多心血管医护人员认为,精心及合理的护理措施成为治疗该种患者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67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了一些护理体会,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12月ICU收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67例,其中男35例,女32例,年龄41-83岁,平均53岁。
主要表现为突发性的呼吸困难、紫绀、端坐呼吸、气促、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脉搏细速、大汗、尿少、烦躁、咳嗽、两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及哮鸣音、血压增高等。
按基础疾病及诱因可归类为:冠心病36 例,高血压11 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7例,风湿性心脏病8例,扩张性心脏病3 例,急性心肌炎1例,输液过多过快1例。
1.2 抢救措施患者取端坐或半卧位,吸氧、镇静、强心、利尿,使用血管扩张剂,静脉注射氨茶碱,控制诱因等[3]。
本院采取的抢救措施有:对需抢救的患者采取端坐位,两腿下垂,予高流量(6-8 L)浓度吸氧,20%-30%酒精湿化氧气;吗啡3-5mg 静脉推注,3min之内推完,按医嘱必要时重复使用。
吗啡的镇静作用可减轻患者的烦躁不安,扩张静脉和小动脉血管;速尿20-40mg静注,2 min内推完,快速利尿可减少循环血量,降低静脉回心血量;予0.9%生理盐水(NS)50mg加硝普钠50mg予微量注射泵以3 ml/h 泵入,减轻心脏负荷,根据血压情况随时调整药液输注速度;予强心药,5%葡萄糖20 ml加西地兰0.4 mg缓慢注入;0.9% NS 20 ml加0.125 g 氨茶碱缓慢静脉推注,氨茶碱具有扩张支气管的作用,也有扩张外周静脉和利尿的作用。
急性左心衰的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
宋倩
【期刊名称】《健康大视野》
【年(卷),期】2010()1
【摘要】目的通过急性左心衰院前急救和护理减少转运过程中的危险,降低了死亡率。
方法呼救后,争取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
给予患者以最有效的救护措施,如氧疗。
快速有效的评估患者,针对病因、病情用药救护,减轻心脏负荷,增加心搏量,使呼吸困难得到缓解,控制病情发展,严密监护病情变化。
结果在不停止救护的情况下,安全迅速的将患者转运到相关医院,继续救治。
结论使病情得到初步控制,拯救生命,预防致命并发症,安全转运。
【总页数】2页(P62-62)
【作者】宋倩
【作者单位】内蒙古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急诊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73.2
【相关文献】
1.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及护理体会 [J], 金丛兰
2.急性左心衰47例院前急救和护理体会 [J], 陈仙芽
3.急性左心衰竭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J], 王玉俊;刘纯
4.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入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J], 李金萍;赵洁
5.急性左心衰竭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J], 王玉俊;刘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急性左心衰的护理体会作者:刘立荣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12期急性左心衰是心内科常见的急症,因其病情危重,病程进展快,一经确诊,应争分夺秒进行救治,这就要求护士积极配合医生,做好全面的护理,以保证抢救的成功。
1 急性左心衰的特点急性左心衰竭是由于肺淤血所致。
患者常有心脏病史,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唇青紫,大汗淋漓,频繁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样痰,四肢湿冷,两肺布满湿啰音。
2 发作期的护理2.1 发现患者出现左心衰竭症状后,应立即给予高流量吸氧,每分钟吸氧6~8 L,必要时可给予面罩加压给氧,在湿化瓶中加入30%~40%的酒精,每次吸氧20~30 min,可间歇给氧,以改善呼吸功能,增加血氧含量。
2.2 帮助患者采取坐位或半卧位,两脚下垂,必要时可扎止血带于四肢,轮流扎三个肢体,每5 min换一肢体,以减少静脉回流。
2.3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及输液量,成人每日补液量以750~1 000 ml,输液速度控制在每分钟不超过30滴为宜,以免诱发肺水肿。
2.4 处置过程中即要速度快,又不能慌忙,否则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使患者更加恐惧不安。
2.5 应用洋地黄制剂时,要密切观察脉搏、心率、心律、血压变化及不良反应;应用利尿剂及血管扩张剂等药物后,要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及用药后的病情变化,准确记录出入量,并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
2.6 急性左心衰发作时患者多有烦躁,精神紧张,对病情恐惧等,因此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关心、体贴患者,给患者以精神上的安慰,使患者消除顾虑,稳定情绪,配合医生进行治疗。
3 缓解期的护理对患者进行有关心脏病方面知识的宣传,使患者了解心衰的诱因,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避免,注意休息,避免过劳,避免增加心脏负担的活动,即要认识到病情的严重性,又要有乐观的精神,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生存质量。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摘要】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抢救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在急诊抢救中,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评估与监测,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
接着进行氧疗和呼吸支持,确保患者有足够的氧气供应。
循环支持治疗和药物治疗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维持患者心血管功能和稳定血压的及时给予有效药物治疗。
容量管理也是急救护理的重要一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液体管理。
在整个抢救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的关键措施就在于全面评估、及时干预,确保患者得到最佳治疗,降低病死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抢救护理、病情评估、监测、氧疗、呼吸支持、循环支持治疗、药物治疗、容量管理、关键措施。
1. 引言1.1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的重要性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脏疾病,如果不及时进行抢救和治疗,患者可能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及时的抢救和有效的护理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痛苦,缩短病程,提高治疗效果。
及时的急救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如呼吸困难、胸痛等,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生活质量。
针对急性左心衰竭的抢救护理可以有效避免病情恶化,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还可以帮助医务人员及时评估病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指导患者进行后续治疗和康复工作。
急性左心衰竭急诊抢救护理是救治患者的关键一环,对于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恢复至关重要。
只有及时抢救和科学护理,才能更好地帮助患者度过难关,重返健康的生活轨道。
2. 正文2.1 病情评估与监测急性左心衰竭是一种常见而严重的疾病,及时的病情评估和监测对于抢救治疗至关重要。
在患者到达急诊室时,医护人员应立即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查看患者的面色、呼吸率、心率、血压、颈静脉压、肺部啰音等情况。
要及时做好心电监护和动态心电图监测,以了解心脏的电生理状态。
急性左心衰竭的急救护理体会作者:梁艳梅来源:《医学信息》2014年第18期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
方法分析我科2008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进行的各项护理措施。
结果本组患者急性左心衰迅速纠正,用药至症状缓解时间30min~6h,用药至症状消失时间1.5~22h。
结论急性左心衰起病急,进展快,护理人员采取准确迅速的护理措施能提高抢救的成功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竭;急救;护理体会急性左心衰竭是指由于急性心脏病变引起左心室排血量显著急剧减少,导致组织、器官灌注不足和急性肺淤血综合征[1-3]。
发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较高,如不及时抢救常危及生命。
而在抢救过程中,护士与医生积极配合,采取紧急护理措施,可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现将救治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27例中,男19例,女8例,年龄41岁~82岁,其中12例有明显的诱发因素:情绪激动或肺部感染。
症状:突然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剧烈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口唇青紫,有濒死感。
2护理2.1体位指导患者端坐位,双腿下垂,尽量减少回心血量,减少心脏负担。
注意安全,防止坠床。
2.2保持呼吸道通畅迅速清理呼吸道,给予高流量氧气经50%酒精湿化后吸入,流量6~8L/min,病情严重者用面罩正压给氧。
2.3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采用静脉留置针,患者大汗加上躁动不安,容易使留置针拖出,因此妥善固定尤为重要。
2.4用药护理①遵医嘱予吗啡3~10㎎静推,可使患者镇静,减少躁动,同时能舒张小血管而减轻心脏负荷。
②西地兰0.2~0.4㎎静推,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减慢心室率,利于改善症状。
注射时速度宜慢。
③速尿20~40㎎静推,具有利尿的作用,利于肺水肿缓解。
护士要准确记录患者尿量。
④使用微量泵输注硝普钠,硝普纳见光易分解,泵入时应避光,且配好的溶液不超过8h,给药后监测血压,根据血压调整用量及输液速度,控制总液量,准确记录出入量。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1.确认急性左心衰的症状:急性左心衰的主要症状包括呼吸困难、胸闷、咳嗽、水肿、疲劳、心悸等。
患者往往表现为呼吸急促和浮肿,可能伴有喘息、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以及血氧饱和度下降等。
2.立即呼叫急救车:急救人员具备专业的急救技能和设备,可以及时识别症状并为患者提供正确的护理。
3.给予氧气:对于呼吸困难的患者,应立即给予氧气,以帮助改善氧气供应不足的情况。
4.维持患者舒适:在接受急救期间,应保持患者身体平卧,头部略高于胸部的姿势,以减轻呼吸困难。
5.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体温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的监测。
这些指标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判断病情严重程度和疾病的进展。
6.快速输液:在急诊情况下,快速输液能够帮助改善患者的循环系统状态,并提供足够的血液供应。
7.使用正性肌力药物:正性肌力药物能够增强心肌的收缩力,提高心功能,减少心脏负荷。
但使用时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和心率。
8.心电监护:通过心电监护可以实时观察患者的心脏节律和心电图变化,以及继发的心律失常。
9.迅速降低液体负荷:对于急性左心衰患者,患者一般伴有液体滞留,应在医护人员监护下通过药物、洗胃等方式快速降低液体负荷。
10.寻找基础病因: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应寻找导致心功能突然减退的原因,如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并针对性地进行治疗。
11.合理用药:根据患者的症状和病情,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等。
12.病情观察: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应密切观察其病情的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尿量和水肿等指标的监测。
以上是对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的一些建议,但是需要提醒的是,对于急性左心衰的患者来说,最重要的是尽快就医和接受专业的治疗。
只有在医院得到适当的药物和治疗的支持下,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病情的恶化,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浅谈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抢救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了急性左心衰的临床急救措施及综合护理体会。
方法对我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收治的4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的急救措施及综合护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 48例急性左心衰患者由于抢救措施到位,护理精细规范,患者症状缓解,无出现死亡病例。
结论对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及时的抢救和精心的护理可以明显减轻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治愈率。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抢救;护理;措施急性左心衰是由于急性广泛性心肌梗塞、急性瓣膜返流、高血压危象、缓慢性或快速性心律失常、输血输液过多过快等因素作用下导致心排血量急骤而显著地降低和肺静脉压升高所致。
急性左心衰竭是院前急救中常见的急危重症,起病急、病情凶险、发展迅速、死亡率高,如能及时发现,并有效地进行院前急救可降低其病死率。
因此,护理人员应掌握急性左心衰竭发病的症状、体征、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准确及时的药物治疗,必须及时、准确的实施有效的抢救和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保证[1],现将2015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按急性左心功能不全标准入选2015年1月~2017年6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左心衰竭患者48例,其中男28例,女20例,年龄43-77岁,平均(54±3.2)岁。
其中风湿性心脏病4例,突发急性左心衰竭11例,冠心病10例, 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加重12例,原发性高血压病8例, 肺心病 3例,发病时间10~30min。
临床特点:突发严重呼吸困难,常达30~40次/min,呈端坐呼吸、大汗淋漓,同时频繁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
有窒息感并极度烦躁不安、恐惧,面色青灰、口唇发绀、大汗淋漓、皮肤湿冷,严重者出现意识障碍。
发病开始可有血压升高,如病情不缓解血压可持续下降至休克。
听诊两肺布满哮鸣音和湿性啰音,心尖部第一心音减弱,频率快,常>120次/min。
2.抢救治疗措施:总结为 9个字:坐起来、吸上氧、打五针(镇静、利尿、扩血管、强心、解痉。
例急性左心衰病人的护理
体会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25例急性左心衰病人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护理
1.临床资料:本组成部分5例急性左心衰患者,其中男15例,女子10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
2.护理体会
2.1吸氧,合理给氧,流量(6-8升每分钟)间断给氧,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的情况,及时调整氧流量,保持吸氧管道通畅,必要时给予面罩给氧。
2.2规范输液速度,输液速度不能过快,一般控制在20滴每分钟左右输液量不宜过多。
2.3严格遵医嘱用药
2.3.1用强心药5%GS+西地兰静脉推注的速度要慢,使用前,及使用过程中严密观察心率变化,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推注,及时报告医生。
2.3.2 用镇静剂肌内注射吗啡3-5mg,缓解患者紧张情绪,密切观察疗效和
不良反应。
2.3.3利尿剂,速尿20-40mg静推,减轻心脏负担,经常复查电解质,防止
低钾血症
2.3.4血管扩张剂,用NS50ml+硝酸甘油5mg-10mg泵入,5ml/小时。
严密观
察血压的变化,血压过低,应立即停止泵入。
泵硝普钠时应注意避光,防止见光分解。
饮食护理进低盐低脂饮食,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少食多餐,多食含钾高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
2.5心理护理,护理要根据患者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多接触患者,密切观察患者的心理状态,耐心解释,消除患者悲观失望恐惧心理。
412020年4月第27卷第7期·急诊与急救·甲泼尼龙联合呋塞米治疗急性左心衰竭25例院前急救体会余建锋急性左心衰竭指由于某种原因在短时间内使心肌收缩力明显降低和(或)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心排血量急剧下降、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而引起的临床综合征。本病临床表现为急性肺水肿、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可迅速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导致死亡。笔者将甲泼尼龙联合呋塞米用于院前急救急性左心衰竭,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笔者接诊急性左心衰竭患者25例,男18例,女7例;年龄67~86岁,平均78岁。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8例(32.0%),慢性支气管炎5例(20.0%)。出车时间均在3分钟内,到达现场时间平均12分钟,现场处理平均20分钟。1.2 临床表现 20例(80.0%)表现为气急,活动后气急啰加重,端坐位,双肺可闻及少许哮鸣音和湿音,血压均升高,呼吸26~30次/min,心率100~120次/min。5例(20.0%)表现为气急、咳嗽、咳痰,不能活动,伴口唇啰发绀、大汗淋漓、烦躁,双肺布满哮鸣音及湿音,血压均升高,呼吸30~40次/min,心率120~140次/min。1.3 处理 急救医生到达现场快速问病史,结合症状和体征确诊为急性左心衰竭,监测生命体征,保持端坐位,予以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心电监护、快速开通静脉通路,立即静脉推注呋塞米20mg,再静脉推注甲泼尼龙40mg。2 结果25例经院前紧急处理后,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安全送达医院。气急症状明显缓解18例(72.0%),有所缓解7例(28.0%),心率均减慢,血压降低,血氧饱和度明显上升。3 讨论3.1 急性左心衰竭特点 本病病理生理基础为心脏收缩力突然严重减弱,心排血量急剧减少或左心室瓣膜性急性反流,舒张末压迅速升高,肺静脉回流不畅,因肺静脉压快速升高,肺毛细血管楔压随之升高,使血管内液体渗透
急性左心衰的急救护理现如今,人口数量的增多导致我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所以许多老年疾病也在逐年增加。
首当其冲的就属急性左心衰,所以掌握好急救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接下来就让我带大家了解一下与急性左心衰急救护理相关的内容。
1.什么是急性左心衰急性左心衰指的是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左心收缩或者舒张的功能出现障碍,从而使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致使左心室舒张末期的压力增高,导致心脏排血量下降,从而致使肺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疾病。
1.急性左心衰的病因(1)和冠心病相关的心梗,尤其是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腱索和乳头肌断裂,室间隔破裂穿孔等。
(2)由于感染了心内膜炎而引起了膜瓣穿孔,腱索断裂而致使瓣膜性急性反流。
(3)还有可能是其他一些原因引起,如高血压患者不明原因导致的血压急剧升高;心脏病患者在原有心脏病基础上再次出现快速心律失常或者出现严重的缓慢性心律失常;患者输血、输液过多的现象。
1.急性左心衰的临床表现(1)患者突然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呼吸的时候频率为30-40次/分,同时还伴有咳嗽、咳大量的粉红色泡沫痰、血压降低、乏力及尿少等。
(2)患者本人会有严重的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口唇青紫、大汗淋漓,此时患者只能被迫采取坐位,双腿呈下垂状,用双臂支撑来协助其进行呼吸。
(3)若此时患者做查体可见脉搏与心率增快,双肺布满喘鸣音与湿啰音。
1.治疗原则(1)体位:将患者的双腿采取下垂坐位或者半卧位,使患者尽可能的减少静脉回流情况。
(2)吸氧:将患者的吸氧量换成高流量(6-8L/min),并且在氧气中加入20%-30%的乙醇进行湿化,使肺泡与气管内的表面张力降低让肺泡破裂,达到改善肺通气的效果。
(3)镇静:静脉注射3-5ml吗啡,是急性肺水肿的极有效的措施。
(4)血管扩张剂:首选硝普钠(此药物为急性左心衰的首选药),同时扩展动静脉,使前后负荷降低。
(5)氨茶碱:多数时候都是静滴0.25g,用来帮助缓解支气管痉挛。
1.如何护理(1)睡眠:要让患者保证充足的睡眠与休息,休息的时候使患者处于半卧位或者是坐位的体位进行休息,这样可以帮助患者降低心率,从而使心肌耗氧量减少。
急性左心衰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目的交流急性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护理体会。
方法对2008年~2011年院前救治的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分析。
结果经院前急救人员及时指导,有效用药,科学护理,合理转运,总缓解率达85.71%。
结论急性左心衰竭经过院前急救人员的及时有效救治,可显著缓解症状并安全送入院。
标签:左心衰竭;院前急救;护理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范围造成死亡的最主要原因,我国心血管病发病因素持续增长,心血管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
几乎所有类型的心血管疾病均可引起心力衰竭,因此急性左心衰已经成为院前急救工作中常见危重症之一。
由于该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死亡率高,故如何在现场进行及时有效地救治,使患者病情得到缓解并平安入院,也成为院前急救工作中的难点之一。
现将笔者在2008年~2011年对42例急性左心衰竭患者进行救治的体会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按急性左心衰竭标准入选患者42例,男32例,女10例,年龄61~84岁,平均65.8岁,其中突发急性左心衰15例,慢性心衰急性加重27例。
病因:冠心病22例,高血压心脏病15例,风湿性心瓣膜病3例,糖尿病肾病尿毒症1例,扩张性心肌病1例。
诱因:肺部感染21例,快速型房颤10例,过度劳累6例,情绪激动4例,无明显诱因1例。
主要临床表现:突发呼吸困难、端坐呼吸,烦躁不安,大汗淋漓,四肢厥冷,窒息感、咳嗽,咯白色或粉红色泡沫痰,可从口鼻涌出。
1.2方法到达现场将患者取端坐体位,双腿下垂,背靠被褥或床沿,防止坠床。
给予鼻导管吸氧,硝酸甘油0.5~1.0mg含服,根据情况选择速尿、吗啡、西地兰静脉推注,硝酸甘油静脉滴注。
待患者症状相对缓解后,保持端坐体位,使用楼道椅,安全带固定牢固,把患者抬上救护车,继续严密监护并快速送入院。
2 护理
2.1体位立即协助患者取坐位,双腿下垂,以减少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荷。
患者常烦躁不安,需注意安全,谨防跌倒受伤。
2.2氧疗立即给予高流量鼻导管吸氧6~8L/min,转运至急救车内给予乙醇湿化给氧(湿化瓶中加入20%~30%乙醇),使肺泡内泡沫的表面张力降低而破裂,以利于改善肺泡通气。
病情特别严重者应采用面罩车载呼吸机持续加压给氧[1]。
2.3保持气道通畅有活动假牙应立即取出;严重的急性左心衰常伴有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应及时用干净毛巾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2.4迅速开放静脉通道全部采用外周静脉Y型留置针建立给药途径,3M透明敷料贴妥善固定,确保反复加药安全、方便,同时确保转运途中不刺伤血管,无液体外渗。
2.5正确给药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镇静、止痛、扩血管药物。
医生下达口头遗嘱,急救护士应口头核对:药名、剂量、用法,用药后保留安瓿,经2人核对无误后方可弃去。
2.6病情监测安全搬抬至急救车内,连接多功能监护仪,以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呼吸频率和节律,同时还应观察患者的神志情况。
2.7心理护理紧张、恐惧可导致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高,使呼吸困难加重,因此急救护士在急救时必须保持冷静,熟练操作,忙而不乱,让患者产生信任感[2]。
稳定患者情绪,减轻思想负担,降低紧张、恐惧带来的不适,积极配合治疗。
2.8转运中的护理我中心救护车配备有楼道椅,方便不能平卧的患者。
在转运途中,患者可以取舒适的端坐位,两腿下垂,扣紧安全带。
搬运时注意动作轻柔、迅速,防止发生意外。
急救护士应始终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注意保持各管道通畅,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3~5]。
3讨论
心力衰竭是心脏疾病的终末阶段,其中最常见的心衰是急性左心衰,起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必须争分夺秒的抢救。
急救护士需具备熟练的业务技能,敏捷的应急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术,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以期最大限度的恢复患者身体、心里健康。
参考文献:
[1]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31-132.
[2]彭順清.舒适护理在院前急救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3):13-14.
[3]鲍志萍.重症呼吸疾病患者的院前急救护理[J].现代医院,2008,8(1):74-75 .
[4]Wenzel V,Krismer AC,Amtz HR,et al.A comparison of vasopressin andepinephrine for out-of-hospital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J].N Engl JMed,2004,350:105-113.
[5]Babbs CF. Circulatory adjuncts:Newer methods of
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J].Cardiol Clin,2002,20:3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