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团队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奖励(部分)

团队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奖励(部分)

团队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奖励(部分)
团队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奖励(部分)

团队教师在教育教学、科研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奖励(部分)1. 团队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奖励(部分)

项目名称奖励

名称

奖励

级别

时间获奖成员

高师院校生物学专业立体化研究型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

河南省教育厅2012陈龙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省级学术技术带

头人

河南省政府2011李成伟

河南省第九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

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

导教师

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1李淑梅

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教学

标兵

河南省教育厅2009陈龙

生物化学省级精品课程河南省教育厅2009陈龙植物生理学省级精品课程河南省教育厅2009刘怀攀

植物生理学省级精品资源共

享课程

河南省教育厅2012刘怀攀

植物生理学教学中学生素质培养的研究省教学成果

二等奖

河南省教育厅2009王红星

在生物学教学中组织和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实验研究省教学成果

一等奖

河南省教育厅2008李淑梅

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09李淑梅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09杨同文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09王红星河南省第七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

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优秀辅

导教师

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09胡炳义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实验室配置方案的研究省教学成果

二等奖

河南省教育厅2012侯小歌

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并授予河南

省“教育奖章”

省师德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厅2009王贤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河南省学术技术

带头人

河南省教育厅2008杨同文

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导

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厅2009王红星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导

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厅2009王红星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

“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指导

先进个人河南省教育厅2008王红星河南省第九届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1李淑梅

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指导

河南省第十1届高等学校师范教

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指导

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2杨同文

新课程背景下普通高中生物实验室配置方案的研究省教学成果

二等奖

河南省教育厅2013 侯小歌

河南省教育系统教学技能竞赛三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4 侯小歌2. 团队教师在科研中获得的省级以上奖励(部分)

项目名称奖励

名称

奖励

级别

时间获奖成员

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0李成伟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河南省政府2010李成伟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0杨同文河南省第十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0杨同文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1王红星河南省首届自然科学学术奖二等奖河南省教育厅2011李俐俐

河南省科技厅鉴定项目奖二等奖河南省工业和

信息化厅2012侯小歌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河南省政府2013 侯小歌周口市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周口市政府2014 侯小歌周口市科技成果奖一等奖周口市政府2014 侯小歌3. 团队教师获得的荣誉称号

序号称号名称姓名人数

1 硕士生导师李成伟、刘怀攀 2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李成伟、刘怀攀 2

3 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李成伟、杨同文、

刘怀攀

3

4 河南省教学标兵陈龙 1

5 河南省师德先进个人陈龙 1

6 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刘怀攀、王红星、李俐

3

7 河南省优秀教师李成伟 1

8 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李成伟 1

9 河南省高等学校师范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

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

杨同文、李淑梅 2

10 河南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

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工作者

王红星 1

11 河南省创先争优党员之星王红星 1

12 周口师范学院教学名师陈龙 1

13 周口师范学院教学名师王红星 1

14 河南省白酒特邀评酒员侯小歌 1

15 国家高级品酒师侯小歌 1

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申报指南(2019)

甘肃省省级教学团队申报指南(2019) 一、申报条件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以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 - 1 -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或省级精品课程、教学基地、双语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6.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二、申报限额 本次拟评选省级教学团队15个,每个高校限报2个教学团队参加评选。已获省级教学团队的不再重复申报。 三、申报时间 2019年5月27日前,学校从校级教学团队中遴选产生省级教学团队推荐名单,经公示无异议后,将所有材料以推荐公文一式1份报送省教育厅高教处,逾期不再受理。 - 2 -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 建设实施方案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附件5: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全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自2011年至2015年每年评审100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一)本科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着。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教学基地、国家级双语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6.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二)高职 1.“双师”结构的专业教学团队组成。主要由学校专任教师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教师组成,以专业建设作为开展校企合作的工作平台,设计、开发和实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成效显着。团队规模适度。 2.专兼结合的制度保障。通过校企双方的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保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的来源、数量和质量以及学校专任教师企业实践的经常化和有效性;根据专业人才培养需要,学校专任教师和行业企业兼职教师发挥各自优势,分工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4篇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4篇 篇一:小学教科研团队建设工作方案 “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二、目标任务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三、具体操作流程: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附:基本条件: 具有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骨干;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历,或论文获市一等奖以上。 附:申报表 2、确定研究方向 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 有关学校新办学思路方向的研究。 原有的有特色课题继续深化研究。 体现教师个人特色的课题研究。 3、明确相关职责 团队职责: 教科研团队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学年末要认真总结。

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南坪中心小学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根据学校发展与教研工作需求特制定本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学校教科研团队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二、目标任务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三、具体操作流程: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2、确定研究方向 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 (1)原有的有特色课题继续深化研究 ------《“三重并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子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2)体现时代特色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3)教师个人特色的课题研究。 3、明确相关职责 团队职责: (1)教科研团队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学年末要认真总结。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 如果建设一个科研团队的话应该怎么筹备呢?以下是本人收集的相关资料,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科研团队建设方案一“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

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2、确定研究方向 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有关学校新办学思路方向的研究。 原有的有特色课题继续深化研究。 体现教师个人特色的课题研究。 3、明确相关职责 团队职责: 教科研团队要认真制定活动计划,做到定人员、定地点、定时间、定内容,学年末要认真总结。 教科研团队每月至少活动一次,活动内容要遵循理论学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 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下面由学习啦为你整理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一一、教学团队组建原则以学科为依托,以本科生基础课和 专业主干课为主线组成教学团队。 为适应我校学科特点,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建教学团队。 每个教学团队由一名带头人和若干名教师组成。 二、教学团队的工作要求 1.根据本学科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相关课程的改革与建设,努 力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及时更新课程教学大纲;2.重视队伍建设,形成合理的队伍结构。 及时提出队伍培养、调整、补充的意见和建议,有计划的开展骨干教师、教学名师的遴选 与培养;3. 制定青年教师的培养、 进修规划, 对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素养的指导,关心青年教 师成长;4.积极申报、承担各级教改项目;5.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加强教学经验的交流,更新教 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不断提升教学团队的整体教学水平与教学质量;6.积极编写、 更新相关教材,形成在本专业领域内有较大影响的优秀教材;或积极使用国外高水平优质原版 教材与国内其他优秀教材; 37. 有科学的发展规划和完整的工作章程;8.教学团队有责任协助 学院或直接安排教师承担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9.团队教师应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提高学术水 平,以科研促教学。 三、教学团队带头人的基本要求与职责 1. 教学团队带头人原则上应具有教授职称, 承 担相关课程的本科教学,且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效果好,学术水平高,学风端正,治学严谨, 勇于创新,有较强组织管理和协作能力,曾指导过青年教师,成绩突出。 2.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前沿和相关课程改革的趋势, 有较强的改革意识,有明确的教学改 革和课程建设思路和目标。 3.组织和协调完成教学团队承担的教学任务,采取有效、得力的措施提高相关课程的教学 质量。 4.规划、 组织教学研究, 在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 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方面起主导作用, 积极撰写高质量的教研论文。 5.组织相关课程的教材编写,积极指导相关教学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 6.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指导青年教师制定教学成长计划,并督促、检查该计划的实施。 7.积极组织开展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在国内同领域有一定的影响力。 教学团队建设的有关方案范文二(一)团队设置特色本专业团队有一支年龄结构、职称结 构、学历结构、学科结构和学缘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教学科研力量雄厚。 现有教师 21 人,其中教授 11 人,副教授 6 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 81%;博士 11 人, 占教师总人数的 52%;硕士 6 人。 其中 50 岁以上 3 人,占 14% ;40-50 岁 12 人,占 57% ,40 岁以下 6 人,占 28% 。 教师分别来自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 引导语:教学团队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所在,建设好教学团队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那么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范文,欢迎阅读! 学校教学团队建设方案一适应高等职业教育师资的要求,以双师结构建设为重点,培养和聘请相结合,造就一支有名师带头,以中青年骨干教师为主,整体素质高、教学水平好、动手能力强,专兼结合、梯度结构合理,在省内同类院校及英语类相关专业具有较高知名度的高水平专业教学团队。具体建设目标为: 1. 团队带头人的培养与水平提升 在现有专业师资的基础上,由商务英语专业带头人、浙江工商大学杨森林教授传帮带,对团队带头人进行重点培养。并通过国内外进修交流、科研项目研究、参与行业领域的工作和企业锻炼等途径,进一步提高团队带头人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开发、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尽快提高团队带头人的在省内同类院校及外贸行业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2.团队结构的优化 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关键是优化团队结构,使其具有专业结构合理、学历层次高、合理的梯队结构及有效的运行

机制。通过学历提高、国内外进修和企业锻炼等途径,加快骨干教师的培养,促进他们尽快成长,使团队的结构更加合理优化。 注:培养博士教师1人;全部专任教师具备双师素质,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为省、部两级"双师"素质培训、职业技能考试取得证书、下厂挂职锻炼等方式;培养校内专业带头人1人、中青年骨干教师3-4人;到区域知名企业、科研院所聘请兼职教师1~2人。 3.教学水平的提高 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建设为契机,根据工作任务和岗位职业能力需求,重构专业课程体系,使之更加符合行业对人才的最新要求。以课程建设为依归,认真研究教学大纲、吃透教材、编写讲义,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教学设计、考试模式等方面积极进行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校级教学。认真研究分析工学结合、产学研相结合及校企合作等多种形式的内涵建设,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操作设备的实际能力。 4.教研科研水平的提高 团队在取得原有的科研教研成果基础上,积极开展教研科研立项,撰写专业论文和编写教材。创造良好的学术氛围积极探索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教学方法、课件开发、考试方法、实验室建设、工学结合等方面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 科研创新是指在立项、论证、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数据处理、现象分析、设备组合、项目理解及抽象等一系列科研活动中所表现出与前人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附(一):基本条件: 具有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骨干;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历,或论文获市一等奖以上。 附(二):申报表 2、确定研究方向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doc

优秀教学团队建设成果支撑材料 (近三年) 一、学科与科研工作 科研工作成果主要有: 科研项目鉴定2项;新立项课题7项,包括:省基金项目2项、省厅局计划项目3项等,新增科研合同总经费137万元,具体如下: 鉴定项目: 1.时滞离散变结构控制系统的分析与综合(60574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项目 鉴定,2007.1 2.循证医学样本网页收集、分类和相关智能技术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协作子课 题鉴定, 2007.12 新立项主要科研项目(合同总经费137万元): 1.仿人智能控制几个关键问题的研究,Y2006G21,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2009(5万) 2.复杂信号的智能处理及预测控制,Y2006G22,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6-2009(5万) 3.嵌入式仿人智能控制仪表的研究(J06G09),山东省教育厅,2006-2008(6万) 4.苹果配重系统开发,烟台市科技局计划项目,2008.1-2009.12(15万) 5.应急电源系统研究与实现(JS06K31),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目, 2006-2008(15万) 6.基于小波的指纹识别算法产业化开发,山东省信息产业厅信息专项资金项目, 2008-2009(10万) 7.三维成像技术四轮定位仪,烟台三雄电子有限公司委托项目,2007.12-2009.12(73 万) 8.社区信息管理系统(JS07H57),烟台黄海社区管委会,2007-2008(8万) 发表科研论文:70余篇,三大检索收录20篇。 二、教学与人才培养 1.2004、2005、2007年分别建成省级精品课程3门(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 操作系统)、校级精品课程1门(大学计算机基础)。 2.新发表教学改革论文20余篇。

最新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南坪中心小学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为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专业引领、带动、辐射作用,加速教师专业化发展,培养造就更多的优秀教师,根据学校发展与教研工作需求特制定本教研团队建设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学校教科研团队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二、目标任务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三、具体操作流程: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2、确定研究方向 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 (1)原有的有特色课题继续深化研究 ------《“三重并举”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子课题的进一步研究。 (2)体现时代特色的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3)教师个人特色的课题研究。 3、明确相关职责 团队职责:

省教学团队建设标准和方案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全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自2011年至2015年每年评审100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一)本科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省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办法

湖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 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办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院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和教学能力,推动学院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科研工作,适应建设“一流高职院校”和“一流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的需要,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和《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的要求,结合学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教学科研团队是指以教学和科学研究为内容,在日常工作中相互支持,项目任务中协同分工,共同完成目标任务所组成的工作团体。 第二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旨在加强学院内涵建设,推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和创新,促进教学研究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资源开发,提升教学团队整体教学水平。 第三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原则: (一)加强资源整合的原则。鼓励跨系(部)、跨专业,联合局、(狱、所)、企业建设教学科研团队,充分利用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 (二)结构合理、德才兼备的原则。教学团队由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人员以及必备的教辅人员或技术

人员合理组成。团队教师应当具备高尚的师德风范,能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三)以项目建设为主原则。教学科研团队应当承担相关专业及课程的规划论证、专业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方案修订、教学资源建设、重点教材建设、实践项目建设与教研教改、科研项目建设。 (四)教学科研一体化原则。教学科研团队成员应当坚持教学促科研、科研促教学的工作思路,在实践中不断总结,促进教学与科研的共同提高。 (五)突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原则。注重学生品德、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创新精神、专业技能、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团队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 第四条教学科研团队建设由教务处、科研处指导,由教学系(部)组织实施,由团队主持人负责的原则开展,教学系侧重专业教学科研团队建设,教学部侧重课程教学科研团队建设。 第二章团队申报条件和程序 第五条教学科研团队成员应当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党的教育事业,师德高尚,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风端正,对本专业或系列专业课程有研究,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在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学梯队建设等方面有明确的思路与规划,且具有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相应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和较强的创新意识。 第六条团队负责人原则上由学院名师或由具有副高以

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对教学团队建设的思考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要教好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需要一个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高水平教学团队。团队是学校工作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它可以增进学校各方面的协作和整体能力,极大地提高组织效率。就高校教学而言,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建设,教学的组织实施等都需要教师的团体合作,单靠教师个人是难以完成人才培养任务的。因此需要加强教学团队建设,在教学管理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教师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开发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水平。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市场营销》国家精品课程建设成功经验之一是拥有一支团结奋进、高水平的教学团队,17名教师中拥有博士学位12人,其中45周岁以下10名,高级职称教师超过70%,博士生导师3名,不仅水平高,而且年龄结构合理。在教学过程中创新教学理念:弘扬传统教学理念,确立创新性新思维,关注学科前沿。团队各成员有明确的研究领域教学与科研相融合,他们专注于某一领域专业进行教学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不断进行市场营销专业教学内容改革及教材建设研究,取得很好的效果。2005年前后,上海市为了提高各高校的教学水平,提升学校的知名度,曾发起了一项“高地运动”教学改革项目,有许多学校就利用此赞助经费高薪聘请一名高水平的专家,以此来带动教学团队建设及本专业相关方面的发展。由此可见,教学团体在教学科研中的重要性。 但要形成一个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并非易事,需要在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引导教师重视教学的基础上积极采取有效的措施。通过这次学习引发的启示,结合平时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关的思考。 1、正确处理教学团队建设与学术团队建设的关系。教学与科研密切相关、相辅相成,是高校生存与发展不可分割的“两翼”。但近年来许多高校重科研、轻教学,没有真正重视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其实,教学质量的高低也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根本,需要从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把教学团队建设放在学校发展的首位,按教学规律建设和管理教学团队,按科研规律建设和管理学术团队,建立健全学术团队与教学团队相对独立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统筹规划,使学术团队和教学团队共同推动学校教学与科研质量的提高。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附件5: 山东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建设实施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全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自2011年至2015年每年评审100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教学团队。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一)本科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课程(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

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着。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教学基地、国家级双语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等相关奖励。 6.运行和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并建立了教学团队运行机制、监督约束机制等方面的运行和管理模式,能够为高等学校教学队伍建设提供示范性经验。

科研团队建设可行性方案

科研团队建设可行性方案 “科研立校、科研兴校、科研强校”是我们一直都非常重视的一项工作。为进一步深化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我校教科研水平,打造一支优秀的教科研团队,助推教师专业成长,促学校发展,今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大力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为目标,树立“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教学,以教学促质量”的教育科研理念,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科研课题研究为载体,以常规教学研究为基础,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的科研导向,组建学校教科研团队,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指导作用,以点带面,努力提升团队教科研水准,力争使学校教师“全员、全过程”扎实开展教科研活动,从而提高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整体水平,真正让教科研成为提升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的助推器。 二、目标任务 通过系统培训、自主学习、互动实践、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实现下列目标: 1、培养一批研究型教师,使其成为学校教科研的积极参与者、活动者,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 2、打造一支乐于奉献,勇于创新,善于合作的科研团

队,使其成为我校能够依靠的教育科研基本力量。 3、充分发挥科研团队的辐射和引领作用,以课题研究为载体全程参与,使学校教科研工作在不同的研究领域、不同的研究层次得到均衡,持久的发展。 4.确定相对稳定的学校主攻研究方向,制定相关的工作职责及管理制度,使科研团队成员在制度的管理下,在权益的保障下,循序渐进履行职责,凝聚团队合作力量,打造具有“创新意识、时代特色、学校本色”的学校科研文化。 三、具体操作流程: 1、组建科研团队 学校科研团队成员在个人申请,教科室审核,学校领导小组商议,经校务公开栏公示后,即为资格的获得。 附:基本条件: 具有教育科研工作的热情和积极性; 具有一定的理论修养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的学校教学骨干; 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具有参加课题研究的经历,或论文获市一等奖以上。 附:申报表 2、确定研究方向 参考学校历年来的课题研究内容,结合近期学校教育教学发展实际情况,暂将研究方向确定为以下三大类:

机电技术教学团队申报省级优秀团队申请表

2010年国家级教学团队推荐表 (高职) 团队名称:机电技术教学团队 团队带头人:杨波 所在专业:机电一体化 所在院校: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推荐部门:辽宁省教育厅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制二○一○年一月

填表说明 1. 本表用钢笔填写,也可直接打印,不要以剪贴代填。字迹要求清 楚、工整。 2. 推荐表由推荐部门通知拟推荐的教学团队填写。所填内容必须真 实、可靠,如发现虚假信息,将取消该团队参评国家级教学团队的资格。 3. 表格中所涉及的项目、奖励、成果等,截止时间是2009年12月 31日。 4. 如表格篇幅不够,可另附纸。 5. 各级单位意见务必加盖公章,否则推荐无效。

一、团队简介(申报理由) 我们是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优秀教学团队,本团队经过几年的探索,在国内首创了机电一体化技术(电梯技术)专业。实现了校企合作、定岗培养。实行实质性的订单教育,建立了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招生规模稳定,社会效果很好,毕业生供不应求。 1. 培养企业需要的技术人才,打造优质教学团队 本团队是一支年龄、职称、知识及学历结构合理,教学及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兼职师资队伍。现有专兼职教师10名,其中专任教师6人,占60%;来自企业、协会及行业的兼职教师4人,占40%(兼职教师在我院任课3年以上)。专任教师50%具有企业工作经历, 均具有“双师”素质,专业领域涉及机械、自动控制、计算机等方向,符合机电专业特点,完全能够满足本专业人才培养需要。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兼高级工程师2人),讲师1人,助理讲师1人,平均年龄为41岁,学历、职称及专业知识结构合理,理论与实践教学经验丰富。兼职教师来自于校外实训基地、行业技术监督部门及行业协会,均是企业技术专家及行业技术骨干,年龄结构合理、阅历与行业经验丰富,主要承担学生专业课教学和生产性实训的指导工作及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提高了本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 2. 首创国内电梯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 该团队潜心研究产业结构调整及市场需求,经过大量的市场调研及缜密的专业论证,在机电一体化专业建设的基础上于2005年与沈阳三洋电梯有限公司成功创建了机电一体化(电梯技术方向)专业,并于当年开始招生,这是我国高职电梯专业的首创,也是真正的校企合作的成功典范。该团队经过几年的艰辛探索与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短短几年时间内为企业输送了数百人的该专业的合格人才,社会反应好,深受用人单位的认可与欢迎。目前毕业生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内蒙、北京、山东、河南、山西、浙江、上海、广州等区域,专业人才辐射范围广,在机电一体化及电梯业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企业慕名前来索要毕业生,呈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几年来,就业率、专业对口率均为100%。在校生规模稳定,保持在240人左右,2010年计划达到280-300人规模,为产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该专业团队于2008年被评为我院优秀教学团队,该专业的带头人于2009年授聘于沈阳电梯协会副会长,连续多年被评为学院优秀教师。 3. 以技术应用为主,创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教学团队与企业深度合作,紧紧围绕市场需求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以提升学生专业关键能力及就业率为导向,以职业道德与职业素质培养为基础,以职业岗位工作任务为驱动,以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及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两翼设计了课程,并完善了教学大纲、理论与实践教学计划、教学指导书及校企考核评价标准等教学文件,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和技能培养方案。以工学结合、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在我院率先实行了“2+1”教学模式,加大了实习实训的力度及跟踪管理,使学生在一年的顶岗时间内形成了专业的关键能力满足岗位需要。2009年根据企业的需求及实践教学的需要,又进行了新一轮的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了“++1”的培养模式,将课堂由学校转移到了工厂车间进行现场教学,真正的实现了校企的无缝对接,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

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教学团队建设规划及实施方案 根据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和专业师资队伍现状,特制定教学团队建设规划。 一、教学团队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精神,落实科教兴国和福建省人才强省战略的精神,以全面提升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为核心,以专业梯队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以高层次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为突破口,努力建设一支适应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与发展需要,数量充足、梯队合理、素质优良,“双师”素质高,“双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主要由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 二、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 (一)素质能力目标 引导教师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恪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具有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具有健康体魄、积极向上的良好心态和合作精神,能够联系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具备本学科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宽广的相关学科知识;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掌握现代化科学手段和教育信息技术。 (二)教师梯队结构目标 根据学校总体规划,到2010年高职在校生规模达5000人。2010年专任教师数达到188人,青年教师中硕士学位及以上比例达到60%以上,高级职称比例达到40%,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具备“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专业课教师中来自企业的兼职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争取入选省级名师3人,各个专业都拥有2名以上专业带头人,其中一名为中青年教师。争取入选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个,建设专兼职校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努力打造一支专业配套、结构合理、道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梯队。 三、教学团队建设措施 “双师”素质、“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是高职院校师资建设的重点和核心,“双师”队伍建设要求高、资金投入大,我校从内外结合两方面考虑,坚持“引聘名师、培养骨干、校企合作、专兼结合”的原则,积极拓宽师资队伍的来源渠道,优化教师队伍,实行激励与制约相结合,健全管理机制,采取“引、聘、送、下、带”和专任教师与企业技术人员“互兼互聘,双向交流”等措施,致力于“双师”教师队伍的建设,建设具有“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优秀教学团队。 “引”是从企业、行业一线引进管理人员、技术人员担任专业课、实践课的教学工作,通过引进人才,引进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设立教师奖励基金等方式,加大师资培养力度; “聘”是聘请企业、行业专家担任客座教授,对现场技术、技能水平要求较高的课程,聘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讲学,并请他们做兼职教师,建立稳定的联系,充分利用社会的资源; “送”是选取、选拔部分骨干教师到重点院校的对口专业进行深造,攻读学位,重点是针对从企业、行业引进的实践应用能力强而理论相对薄弱的教师; “下”是让骨干教师下到基层单位(包括校内外实训基地、相关行业等)进行挂职锻炼,对于没

学科团队建设方案

学科团队建设方案 团队(Team)是由基层和管理层人员组成的一个共同体它合理利用每一个成员的知识和技能协同工作解决问题达到共同的目标学科团队建设方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为大力加强全省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高等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加快我省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 自xx年至xx年每年评审100个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等教育教学团队 通过教学团队建设引导高等学校增强教学团队意识建立和创新团队合作机制优化教师整体结构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 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建设教育强省、实现教育现代化、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建设内容和基本要求 根据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现状建立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省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辑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一)本科 1.团队及组成根据各高校的具体情况以学科、专业系(部)、教研室、研究所、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和工程中心等为建设

单位以课程(系列课程)或专业为建设平台在多年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中形成团队具有明确的发展目标、良好的合作精神和梯队结构老中青搭配、专业技术职务结构和知识结构合理在指导和激励中青年教师提高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方面成效显著团队规模适度 2.带头人应为本学科(专业)的专家具有较深的学术造诣和创新性学术思想长期致力于本团队课程建设坚持在本校教学第一线为 本科生授课品德高尚治学严谨具有团结、协作精神和较好的组织、管理和领导能力一名专家只能担任一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的带头人 3.教学工作教学与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了解学科(专业)、行业现状追踪学科(专业)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科学教学手段先进重视实验/实践性教学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培养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在教学工作中有强烈的质量意识和完整、有效、可持续发展的教学质量管理措施教学效果好无教学事故 4.教学研究积极参加教学改革与创新参加过省部级以上教改项目如面向21世纪课程改革计划、新世纪教学改革工程、国家级精品课程、教育部教学基地、国家级双语课程改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等获得过教学成果奖励 5.教材建设重视教材建设和教材研究承担过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和国家级规划教材编写任务教材使用效果好获得过优秀教材奖 等相关奖励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