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

第2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知道太阳能量的来源

2、能列举生活中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的事例,体会太阳对地球的重要性

3、分析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

4、识记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了解各结构的一般特征

5、了解太阳活动的概念,识记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周期、影响

【重难点】

分析太阳辐射强度的影响因素,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周期、影响

【自主学习】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是一个________(体积)的炽热的________(物理形态)球(形状),表面温度高达________。太阳源源不断地以__________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_________、_________的环境下发生的__________反应。

2、太阳对地球的重要作用:

(1)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________和________资源。

(2)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运动和生命活动的主要动力。

(3)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动植物固定下来的太阳能。

(4)日常生活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是对太阳辐射能的直接利用。

3、完成P9活动题“太阳辐射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

4、拓展思考:除了上题的纬度因素外,还有其他什么因素能影响到太

阳辐射的强度?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厚度由厚到薄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亮度由亮到暗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温度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肉眼直接可见的是______。地球上接收到的太阳光主要来自于______。

2、太阳______经常发生大规模的运动,称为太阳活动。太阳活动的类型主要有______(出现在光球层)、______(出现在色球层)、______(出现在日冕层)。最激烈的显示是______。

3、读图完成活动题的问题。可知太阳活动的周期是______。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很大。扰动地球大气的电离层,使______________受到影响甚至中断。扰乱地球的磁场,发生“______”现象,导致罗盘指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在两极地区出现美丽的______。 _____、______等自然灾害可能与太阳活动有关。

疑问:

【中图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练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附答案解析

【中图版】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后练 3《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月面微型生态圈”将作为嫦娥四号的“乘客”之一,于2018年登陆月球表面,进行人类首次月面生物实验。“月面微型生态圈”是一个由特殊铝合金材料制成的圆柱形“罐子”,“罐子”里面将放置马铃薯种子、拟南芥种子、蚕卵、土壤、水、空气以及照相机和信息传输系统等科研设备。下图是“月面微型生态圈”工作原理图,据此回答1~3题。 1.月球所属天体系统最高级别的是( ) A.地月系B.太阳系 C.银河系D.河外星系 2.“月面微型生态圈”与地球生命存在的条件相比( ) A.重力小、辐射强B.重力大、辐射弱 C.空气足、水分足D.空气少、水分少 3.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存在的原因是( ) A.缺少光照条件B.缺少大气层 C.地月距离较近D.日月距离近 1.C 2.A 3.B[第1题,月球处于银河系中的太阳系中的地月系。第2题,月球由于体积和质量远小于地球,因此,在月球表面重力小;又由于缺少厚厚的大气层,因此受到的宇宙辐射强。第3题,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表面不适宜生物生存是缺少生物所必须的大气、水和适宜的温度,由于月球自转周期长,因此昼夜交替时间长,加之缺少大气层的保护作用,昼夜温差大。] (2019·浙江绍兴测试)2017年7月22日至8月1日,NASA(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不向其火星轨道探测器和火星车发出任何指令。NASA有关人员解释:“预计通信会明显变差,谨慎起见,这段时间我们不会和我们的火星设备交流。我们不想冒险让航天器执行错误指令。”据此完成4~5题。 4.这次通信变差与火星、地球、太阳三者相对位置相关,该时段火星最可能位于图中的( ) A.甲段B.乙段 C.丙段D.丁段 5.干扰通信的物质直接来自太阳( ) A.日冕层的带电粒子流

地理: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案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 书本插图和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论述太阳系的概括。这节课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板书) 师: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靠的就是太阳能够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大,也是最重要的贡献。 的四幅图,根据你自己的亲身体会,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太阳辐下面请大家看教材P 8 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合作探究) 师:刚才几个同学回答的比较全面,下面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虽然太阳辐射能只有二十二亿分之一到达地球,但是对地球和人类的影响却是不可估量的。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即太阳能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板书)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投影照片) (简单介绍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生物活动等知识)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根据多年来对某地区各朝向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实测值,计算出最冷月(一月)和最热月(七月)日辐射总量,并绘出太阳辐射热量日总量变化图,读图判断下列小题。 【小题1】该地区一月和七月建筑墙面上接受太阳辐射热量的日总量小于4186千焦/平米·日的墙面() A.分别朝北、朝东B.分别朝南、朝西 C.分别朝西、朝南D.均朝北 【小题2】经研究发现该地区一天中日出、日落时墙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热量最小,其原因是() ①太阳高度角最小②气温最低③经过大气层的路径最长④反射作用最强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答案】 【小题1】D 【小题2】B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从图中的等值线可以看出,无论是一月还是七月,该地朝北的建筑墙面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都小于4186千焦/平米·日,D正确。 【小题2】日出、日落时,该地墙面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量最小,这是因为此时的太阳位于地平面上,太阳高度小,且太阳辐射穿过的大气层路径长,被大气削弱得也较多,B正确。考点:影响太阳辐射的因素 下图是M、N两地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示意图,回答4~6题。

4.M地最可能位于() A.赤道B.回归线C.极圈D.极点 5.N地五月一日时昼夜状况是() A.昼长夜短B.昼短夜长C.极昼D.极夜 6.5~7月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太阳高度角B.昼夜长短C.天气状况D.地面状况 【小题1】A【小题2】C【小题3】B 解析: 【小题1】影响太阳辐射的年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太阳高度角。M地一年之中太阳辐射变化不大,且分别于3月和9月达到一年中最高值,而6月和12月最低,因此M地最可能位于赤道。 【小题2】由上题可推断图中四条虚线对应二分二至点,N地夏至时达到最高值,而春分和秋分后没有太阳辐射说明出现极夜,由此可判断该地位于北极圈,因此五月一日时出现极昼现象。 【小题3】由上两题的分析可以看出,N地纬度高于M地,但5~7月间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因此此段时间N地获得的太阳辐射较M地为多。 下图是某区域太阳辐射总量等值线(单位:百万焦耳/平米·年)图。据此回答以下2题。20.①、②两地太阳年辐射总量的最大差值R可能是 A.2900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疑难解析[转载] 【疑难解析】 1.太阳活动的含义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 2.太阳大气及其分层 太阳大气自内向外可以分为光球 层、色球层和日冕层三层(如右图)。 光球层即肉眼所能观察到的太阳表 面,厚度500Km,地球上接受的太阳 光基本上都是由光球层发出;光球层 外呈玫瑰色的太阳大气就是色球层,这一层厚达几千千米,但是发出的可见光却不及光球层的千分之一,因此只有在日全食时肉眼才能观测到;日冕层是太阳大气的最外层,厚度也是三者之中最大的,但亮度最小,即使在日全食时肉眼也看不到,只有借助日冕仪才可以观测。 注意:这里所说的太阳大气结构不包括太阳内部结构,只是太阳外部大气的分层及活动情况。 3.太阳活动的类型

太阳活动的类型较多,但是最主要的是黑子和耀斑。 黑子其实并不“黑”,只是黑子发生的区域比其他区域温度低,所以在地球上的人看来就比其他区域要暗一些。 国际上统一规定用黑子的相对数表示太阳活动水平,太阳黑子出现最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极大年(或称太阳活动峰年),反之为太阳活动极小年。 4.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对地球气候的影响(教材图1.9即反映了太阳黑子数量的多少与降水量之间的相关性);②在离地面80~500千米高度范围的地球大气中有若干层大气分子全部或部分的处于电离状态,我们称之为电离层,地面无线电短波就是在地

面和电离层之间来回反射才得以传播。耀斑爆发时发射的电磁波进入地球电离层,引起电离层扰动,使得经电离层反射的短波无线电信号被部分或全部吸收,造成地球上的无线电短波通讯衰减或中断;③地球外围有地磁场,指南针等就是在地磁场的作用下工作的。太阳活动增强时,太阳大气抛出高能带电粒子流使地球磁场受到扰动,指南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形成“磁暴”现象。 【典型例题】 我国古书曾记载有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1~3题。 1.材料中的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光球层 B.色球层 C.日冕层 D.内部 2.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黑气区域是太阳表面的低温区域 B.黑气区域比周围高 C.黑气区域释放出大量偏黑色的气体 D.黑气区域含有大量的水汽和尘埃 3.这种现象增多时对地球的影响表现有()

高中地理必修一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太阳的基本特征及其外部结构; 2.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理解太阳是地球的主要能量源; 3.了解太阳活动(主要是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能通过展示的图片理解太阳活动增强时会使地球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干扰及产生磁暴现象的原因。 2.通过对各种资料的观察以及课前室外的观测,培养学生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判断、推理等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知道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3.太阳的外部结构和能量来源 【教学难点】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设计】多媒体资料库(电脑动画、录像如太阳能量来源录象、文字资料、图片如太阳黑子、耀斑、日珥、极光图) 【复习提问】天体系统包括哪些层次?试用简表形式表示出来。 【用投影仪展示】

【导入新课】从上述简表中可以看出,在宇宙中太阳是地球相依的非常重要的一颗恒星,它的光和热是地球上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源泉,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 【板书】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讨论】阅读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思考 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多媒体资料展示,并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8图1.7)通过资料、地图及同学日常生活经验说明太阳辐射在哪些方面对地球产生影响?) 【学生回答】略 【板书】1.太阳大气的成分 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能量的来源 3.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介绍】 1.太阳大气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约为6 000K。 2.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被称为太阳辐射。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三讲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地球的结构讲练结合学案(20210211131030)

第三讲太阳对地 球的影响地球的结 构 本节复习脉络: 书■解丄地球所处宇步环境; 地球是 水阳系中一颗囲普诲又倚殊的行星; 巳玄阳对地球的鄆响皿.地球的圏层 结构及幹阖层的主要特戍 考点一I地球的宇宙环境 [识记一基础梳理] 1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1) 天体:是宇宙间星云、恒星、行星、卫星等各种物质的通称。 (2) 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天体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 (3) 天体系统的层次: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2. 地球一一普通而特殊的行星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形状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安全的i宙环境—外自—适宜的温度1 —部 条 身 条 较厚的大气层 稳定的A阳光照-- 件件—液态水的存在 (1) 八颗行 星分类 地外行星: G天王 星、 A水 星、 D火 星、 H海王星 B金星 E木 星、 F 土星 总星系 地球地月系月 求 银河系太阳系 其他行星系 运动 特征 吉歳三地球的回层结构 地迪阳辜专武I二)与文阳塔討相关寻債鐡图的判读

[理解一要点突破] 1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1) 外部条件一一“安全”和“稳定” ①“安全”一一安全的宇宙环境:太阳系中,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②“稳定”一一稳定的太阳光照:亿万年以来,太阳光照条件没有明显的变化。 (2) 自身条件一一三个适中 2.航天基地的区位分析 (1)发射基地选址的条件 (2) ①地形平坦,视野开阔,便于搜救。 ②人烟稀少,有利于疏散人群,保证安全。 ③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能见度高。 ④地质条件好。 ⑤无大河、湖泊,少森林的地区。我国的回收场地就选在了内蒙古自治区的中部地区。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高中地理期末复习: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22年为周期。处于活动剧烈期的太阳(称为“扰动太阳”)辐射出大量紫外线、x射线、粒子流和强射电波,因而往往引起地球上极光、磁暴和电离层扰动等现象。 太阳活动简介 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中局部区域各种不同活动现象的总称。包括: 太阳黑子是太阳活动的基本标志 光斑:太阳光球边缘出现的明亮组织,向外延伸到色球就是谱斑。光斑一般环绕着黑子,与黑子有密切的关系。 谱斑:太阳光球层上比周围更明亮的斑状组织。 太阳风:太阳风形成的带电粒子流造成了地球上的极光耀斑:发出的强大的短波辐射,会造成地球电离层的急剧变化。对人类的影响很大。造成短波通讯中断。 日珥:在日全食时,太阳的周围镶着一个红色的环圈,上面跳动着鲜红的火舌,这种火舌状物体就叫做日珥。 影响:太阳活动对于地震、火山爆发、旱灾、水灾、人类心脏和神经系统的疾病,甚至交通事故都有关系。因此也形成了太阳活动预报这门学问。 太阳黑子是在太阳的光球层上发生的一种太阳活动,是太

阳活动中最基本、最明显的现象。它实际上是太阳表面一种炽热气体的巨大漩涡,像是一个浅盘,中间下凹,温度比光球层表面的温度低1000℃到2000℃,所以看起来比较“黑”。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一 1、晨昏线的概念 由于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所以同一时间里,太阳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是白天(昼半球),背着太阳的半球是黑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叫晨昏线(圈)。它是由晨线和昏线组成。 2.晨昏线的判读在日照图上,晨线和昏线的判断方法 一是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顺着地球自转方向,由昼半球过渡到夜半球的分界线是昏线,由夜半球过渡到昼半球的分界线是晨线。 二是根据昼夜半球判断:位于昼半球西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晨线,位于昼半球东部边缘与夜半球的分界线为昏线。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是晨线,18时是昏线。 3.晨昏线的特点 (1)如果把地球看作一个正球体,同时不考虑大气对太阳光线的散射作用,那么,地球上昼半球与夜半球的面积应相等,即晨昏圈是一个过球心的大圆,且平分地球。 (2)晨昏线平面与太阳光垂直。晨昏线上的各点太阳高度

地理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湘教版必修)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 ●从容说课 承接上节太阳系内容的教学,本节包括“为地球提供能量”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两部分内容。“为地球提供能量”中给出四幅直观图片,说明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因为每个学生对太阳的影响都有亲身体会,教学中可以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探讨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以加深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活动”中,通过学生的探究过程,进一步使学生认识到太阳辐射在地球上分布不均是导致热带、温带、寒带气候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并学会三维图表分析和地理比较。“太阳活动影响地球”的教学中,可以用具体的某地某时太阳活动影响短波通讯的实例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之后,投影展示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再带领学生认识黑子和耀斑这些太阳活动及其对地球的影响,并强调太阳活动的整体性,最后再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了解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的影响(相关性)。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3.学会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3.参与探究活动,利用图表分析法初步掌握三维空间分布图的判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教具准备 书本插图、太阳能量来源录像、课件、投影设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宇宙中的地球”,知道宇宙中有各种天体,那么什么叫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请大家看投影,填写有关内容 (投影)天体系统的级别

高中地理 1.2《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5) 中图版必修1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课结构明确,主要讲述两部分内容:一是太阳辐射与地球。主要包括太阳辐射的概念、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太阳辐射的范围、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影响以及对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二是太阳活动与地球。着重介绍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课程标准:阐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环境和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太阳活动的类型及对地球电离层、磁场和气候的影响。 理解:理解太阳辐射的基本规律,太阳活动的特征。 运用: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图象和多媒体动画,采用比较和综合分析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从时空的角度归纳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时间变化规律和全球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的特点。提高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从具体生活、生产实例的讨论入手,分析太阳辐射、太阳活动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3)通过组织学生模拟太阳黑子、耀斑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认识日、地、月三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的思维观和科学的态度。 (2)激发学生探究关于太阳辐射、太阳活动的兴趣,培养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3)通过观察图片、影象资料,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难点:太阳辐射影响地球大气运动和水循环;太阳活动对地球电离层和磁场的影响。

【教学策略与手段】 1、问题探究式学习策略: 问题探究式学习是指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展开研究式学习的一种方法,一般这样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新颖性、不确定性、现实性和情趣性。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注重学生的独立活动,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其基本特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关注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合作和创造;关注知识的建构。问题探究式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采用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课堂中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小组讨论、分组发言、扮演角色的方式解决问题、进行教学。 2、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3、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查阅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的相关资料,交流讨论,引起共鸣,激发学习兴趣。 (2)教师指导学生准备相关材料,收集学生课前搜索资料遇到的问题,通过设置问题解决。 (3)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认真准备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大纲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大纲] 阐述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能量的来源: ◇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反应式:4H --高温高压--> He+能量 ◇太阳概况:巨大炽热的气体球、主要成分:氢、氦,表面温度6000K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能: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就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是电磁波,根据波长不同,太阳辐射可划分为:紫外线、可见光、红外线三部分。能量可以通过不同转换方式,转化为电能、热能等。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向地球输送能量,维持地表温度:[占太阳辐射量的1/22亿、万物生长靠太阳、作用大] 2、促进地球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大气圈风的动力、生物圈呼吸作用、水圈水循环、岩石圈风化] 3、太阳辐射能是人类生活、生产的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能水能风能沼气,归根到底是太阳能] 3、太阳[大气]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大气]活动概念:太阳表面大气的变化 ◇主要类型:黑子(太阳活动强弱的标志),耀斑(太阳活动最激烈的显示);平均周期:都是11年 ◇太阳的大气层的结构:光球(肉眼,地球上接收的光基本来自这里,黑子)、色球(日全食时、望远镜可以看到,耀斑)、日冕(日冕仪,太阳风) ◇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 1、对地球气候的影响:影响到气候中的降水因子[降水以11年或11年的倍数为周期减少或增加] 2、对地球磁场的影响: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会扰乱地球磁场、“磁暴”现象、指南针、极光 ·太阳活动强烈时,光8分钟到达地球[紫外线增强等,但夜半球不受影响],但带电的粒子几天后才到 达[粒子影响不分昼夜,但看到极光的出现必需在高纬度的夜晚] 3、对地球电离层的影响: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通讯[电离层能够反射无线电] [拓展] ■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1、纬度:纬度越低,一般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太阳辐射能越大。 2、地形: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对太阳辐射的削弱越弱,如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辐射能最大的地区。 3、气候:降水多,云量大,削弱强,太阳辐射能少。如贵州和四川盆地[蜀犬吠日、多雾]多阴雨天气,是我 国获得太阳辐射能量较少的地区;撒哈拉地区气候干旱,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世界最多。 4、昼长:白昼时间越长,获得太阳辐射时越多。 ■中国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及原因: 1、我国太阳能资源高值的中心在青藏高原,低值的中心在四川盆地。 2、分布规律:西部非季风区多于东部季风区,地势高的地区多于地势低的地区。 3、青藏高原最多:地势高峻、气候干旱、大陆性强,晴天多,雨天少。 四川盆地最少:盆地地形,雾日多,大气能见度低。 ■光照与温度的关系 1、太阳辐射是通过电磁波的形式向外界传送能量;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出现的 2、一个地方温度高不高,要看当地对太阳辐射能转换的能力强不强[如大气密度的大小] 3、光照少的地方,温度一定低,太阳辐射能少,谈不上更多地转换。如:两极

人教版地理高中必修一《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太阳能量来源以及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 1.讨论生活中的所见所闻,了解太阳辐射对地球在不同方面的重要影响。 2.分析图片形成直观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情感与价值观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二、教学重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四、教具准备 书本插图和课件 五、课时安排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 我们做个实验: [1].同学们闭上眼,能看到东西吗? [2].似想:睁开眼蒙上黑布,又能看到什么?为什么? [3].光从何来? 可见太阳的重要性,那么他的重要性对我们地球体现在哪些方面了?对地球又有何影响?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学习第二节内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简介:太阳在宇宙中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生存的地球。 3.太阳对地球影响:似想一下,如果没有了太阳,地球会怎样?既然太阳与地球休憩相关,那么太阳对我们地球有什么影响? [1].太阳辐射是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重要因素 (简单介绍水循环、洋流、大气环流、生物活动知识)例如,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导致了地面不同纬度获得热量的差异。对于整个地球表层来说,热量应该是平衡的,因而热量多余和热量不足的地方,要发生热输送。地球上的热量,主要依靠大气和水体运动来传递。大气和水体的运动形成大气环流和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公开课教案】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三维目标 1. 2. 3. 1.通过讨论生活中常见的太阳辐射现象,了解太阳辐射在不同方面对地球的重要影响。 2.学会从互联网、报刊上收集近年来出现的太阳黑子、耀斑、太阳风暴现象,分析归 教学重点1. 2. 教学难点 教具准备 课时安排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地球的宇宙环境”,知道了宇宙中有各种天体,天体之间相互 1. 2.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说出九大行星的位置。 生 (承转)除上述内容外,我们还分析了地球上产生生命物质的条件,即外部环境和内在 板 第二节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推进新课 师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 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万物生长靠太阳”,陆地就是靠太阳为地球提供能量,这是太阳对地球最 阅读教材插图,了解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并结合教材P12

1.太阳辐射、太阳常数 师①太阳辐射波长范围在015~4微米,可见光区波长范围为04~076微米, 各种辐射的波长范围 ②太阳常数是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即在地球大气上界,在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积上,1分钟所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其数值为824焦/ 阅读P 13 板 2.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并结合当地的生产生活实际,了解农作物对太阳辐射能利用状 生“大棚农业”可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使光热水土有机结合,从而打破一年中作物生长的时间限制,实行反季节生长,提高单位面积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农民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知识点1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知识点1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电影《2012》讲述在2012年,地球因为异常的太阳活动而面临毁灭:到处都是天崩地裂、岩浆喷发,到处都是死亡。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关于太阳活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定会引发地震、火山喷发 B.可能引发干旱、洪涝等灾害 C.使青藏高原海拔升高 D.一定使人类遭受灭顶之灾 2.太阳表面大气的变化,特别是剧烈变化对地球产生深刻影响,表现为() A.地球表面年降水量的变化,降水量增大或减少 B.地球极点的位移,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C.地球磁场消失,产生“磁暴”现象 D,地球电离层增强,利于短波无线电通讯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2013年,“嫦娥三号”飞船在西昌卫星基地发射。据此回答3~4题 3.为了保证飞船通讯正常,相关部门将要重点关注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辐射 B.强热带风暴 C.太阳活动 D.火山喷发 4.“日凌”对“嫦娥三号”卫星的主要影响是() A.太阳产生的强大电磁波干扰地面站接收卫星信号,可能造成通讯中断 B.太阳色球层的耀斑可能会击穿卫星通讯设备 C.日凌时,卫星温度会很高而影响正常工作 D.日凌时,卫星的运行轨道将受到严重干扰 “神九”飞船发射前的空间天气监测显示,发射期间太阳活动为低到中等,对发射没有不利影响。据此回答第5~6题 5.太阳活动不剧烈,意味着() A.发射期间不会出现雷暴天气 B.飞船和地面通信得以保障 C.空间碎片(太空垃圾)干扰减小 D.大气能见度相应提高 6.关于太阳黑子的正确叙述是() A.太阳表面黑色的斑点 B.出现在日冕层 C.因为温度比周围低,所以略显阴暗 D.活动周期为12年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知识点总结

考点名称: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太阳辐射: 太阳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的能量。 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 太阳中心的核聚变反应(4个氢原子核聚变成氦原子核,并放出大量能量) ?太阳辐射的特点: 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能量主要集中在波长较短的可见光部分。 太阳辐射的意义: 维持地表温度,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和生命活动等运动的主要动力,人类产和生活的主要能源。 (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源:煤、石油、天然气、水能等和风能、太阳能等常规能源。 水能:是势位较高的水释放其势能转化成的动能。水分子向高处蒸发上升,来源于太阳给予的能量。 风能:是地表大气受热不均产生的运动,其能量直接来于太阳辐射。 煤、石油:是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生物体内固定的太阳能。 太阳能:核聚变反应。 (2)太阳常数:日地平均距离条件下,在地球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平方厘米面

积上,1分钟内接受到太阳辐射能量。春分、秋分时测太阳常数最佳。 (3)我国年太阳能的地区分布及影响因素 ①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 ②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J-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能源,是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能量来源。 ? ?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影响因素及空间分布: 1.影响太阳辐射分布的因素:

2021版新高考选考地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4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Word版含答案

第4讲地球的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一、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 1.宇宙的物质性——天体 (1)类型:恒星、星云、行星、卫星、流星、彗星等。 (2)最基本的天体:恒星和星云。 2.宇宙的运动性和层次性——天体系统 (1)运动性:宇宙中的天体都在运动着,它们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不同层次的天体系统。 (2)层次性:目前所知的天体系统分为四级,具体如下图所示: 总星系 ?? ? ?? A银河系 ?? ? ??B太阳系 ?? ? ??C地月系 ?? ? ??地球 月球 其他行星系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二、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1.普通性

(1)八大行星分类?? ???类地行星:A 水星、B 金星、C 地球、D 火星巨行星:E 木星、F 土星远日行星:G 天王星、H 海王星 (2)运动特征?? ???同向性:绕日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近圆性: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共面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 (3)地球的结构特征:与其他类地行星(水星、金星和火星)有许多相同之处。 2.特殊性——存在生命 分析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要结合生命存在所必备的水、气、热等条件,从地球的外部环境和自身条件两方面综合分析,具体如下所示: (1)外部条件——“安全”和“稳定” (2)自身条件——三个“适中” 自身条件主要指适宜的温度条件、适合生物生存的大气条件和液态水的存在。 三、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 (1)太阳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2)对地球的影响 ①能量来源:直接提供光热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能源。 ②动力来源:地球上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 2.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及太阳活动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一轮复习学案)

高二地理学案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组稿人:黄静 【目标定位】 1.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和能量来源。了解太阳活动的类型,掌握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2.掌握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运用资料分析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课堂准备】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 形状:炽热的 主要成分: 和 表面温度:约 2.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 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的现象。 (2)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 反应。 3. 影响(1)能量来源??? 直接提供 资源为人类生活生产提供 (2)动力来源:促进地球上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动力。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从外向里可分为 、 和 三层。其中,用肉眼可以看到的是 。 2.太阳活动概况 (1)概念:太阳 经常发生的大规模的运动。 (2)主要类型 (3)①扰动地球上空的________,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______”现象。 ③高能带电粒子流冲进两极地区的高空大气,产生“______”现象。 ④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______、水旱灾害等。 【问题思考】 1. 太阳能量来源于什么?

2.太阳辐射强的地区,热量一定丰富,对吗?为什么? 【知识补充】 影响气温的因素 1.纬度位置---气温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2.海陆分布---等温线发生弯曲 3.地形与洋流 【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太阳辐射的分布及影响因素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值出现在什么纬度?试分析其 原因。 (2)南北半球相应纬度上太阳辐射随月份的变化规律有什么特点? (3)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纬向分布有什么规律? (4)影响太阳辐射的其他因素是什么? (5)根据(3)和(4)规律分析我国年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地区原因是什么? (6)我国某中学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准备对家乡太阳能利用状况进行可行性分析。他们计划采用调查的方法开展课题研究。该小组应拟 订要调查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高考重现】 1.(2012广东文综)剧烈太阳活动产生的太 阳风吹袭地球,可能引起() A.人口迁移加快 B. 风力电厂增产 C. 生活耗能降低 D.卫星导航失效 (2011海南地理)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高一地理《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1. 从体验和感受中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 2. 结合太阳大气层结构,简述黑子、耀斑等太阳活动的主要特征。 3. 简述太阳活动对地球的主要影响,并能用实例加以分析说明。 过程与方法目标 1. 学会多种途径(如书本知识、生活经验)、运用多种手段(如报刊、网络)收集太阳活动资料,并学会整理和分析。 2. 通过图 1.8 和图 1.9 的相关分析,图 1.13 的判读知道对地理要素的叠加分析是获取要素之间相关关系的方法之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宇宙环境(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形成科学的宇宙观。 2. 树立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辩证观点。 【教材内容及分析】 课程标准对学习本章内容的要求: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本“ 标准” 以太阳为案例,说明宇宙环境对地球的影响。太阳对地球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个方面,“ 影响” 从对地理环境和对人类活动两方面,包括有利和不利的影响。教材第一部分讲述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包括什么是太阳辐射;以图片的形式从生活、生产中的事例分析太阳辐射为地球提供能量(生物生长发育,物质运动和生物运动主要动力,生产和生活能量主要来源等),并要求学生列出更多生活和生产上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太阳能量的来源;通过活动进一步分析太阳辐射能量在地球上的纬度分布差异和这种差异对地球上的生物量的影响。第二部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中,介绍了太阳大气分层;什么是太阳活动;太阳活动重要标志和周期;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通过具体的案例和活动进一步分析说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本节教学重点是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难点是图 1.8 和图 1.13 的判读。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同步练习 [基础过关] 读“太阳辐射中各种波长的光所占的比例图”,完成1?3题。 1.太阳辐射分为三部分,其中A、B、C分别代表 () A.红外区、紫外区、可见光区 B.紫外区、可见光区、红外区 C.红外区、可见光区、紫外区 D.可见光区、紫外区、红外区 2.下列关于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太阳活动时产生的电磁波叫太阳辐射 B.到达地球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量全年从低纬向高纬递减 C.目前人类生产和生活所使用的能源主要来自太阳辐射能 D.太阳辐射能是地球上地震、火山喷发的主要能量来源 3.地球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热量不同的最主要原因是

() C. 降水多少的不同 D .太阳辐射的纬 度差异 读“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回答4?5题。 () A. 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B. 色球层、日冕层、光球层 C. 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D. 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5. 太阳黑子和耀斑 () A. 都发生在①层 B. 分别发生在①层和②层 C. 都发生在②层 D. 分别发生在②层和③层 美国国家科学院公告说在2012年的某一天,美国南部的一些城市, 在五彩斑斓的极光之后,电网会变得闪烁不定,灯光在瞬时明亮后将 会有停电一分半的灾难,而这场灾难 A. 距海远近的不同 B. 地表反射率的不同 ②、③的名称分别是

仅仅源于太阳打了一个强烈的 “喷嚏”。据此回答6?7题。 6.材料所述太阳打的强烈“喷嚏”可能是 () A.太阳耀斑爆发 B.太阳爆炸 C.太阳辐射减弱 D.太阳辐射增强 7.该“喷嚏”还可能产生的影响不包扌舌 () A.短波通信中断 B.信鸽丢失 C.指南针失灵 D.全球变暖 8.下表是1967?1997年太阳黑子的平均数量,读表回答下列各题。

高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及答案教案

高中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及答案教案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高一地理 DL-10-01-007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学案 编写:何珍审核人:刘利编写时间:2009-10-9 【学习目标】 认识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了解太阳大气分层,简述太阳活动的特征和主要规律;能通过“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以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两方面阐述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重点难点】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学法指导】(1)归纳法(2)讨论式学习法(3)师生互动学习法 【学习过程】 知识要点梳理: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辐射 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2)维持着温度,是促进、和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 (4)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所用的主要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和。2 斑 3.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 (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产生美丽的。 (4)地球上许多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互动课堂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主题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探究材料:教材P9阅读“太阳能量的来源” 探究问题1:什么是太阳辐射辐射的能量来自哪里 互动交流

探究材料(1)教材图北半球大气上界太阳辐射的分布 (2)教材图热带雨林和亚寒带针叶林生物量的差异 探究问题2:(1)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有什么规律同一纬度的太阳辐射的时间变化有什么规律 探究主题2: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探究材料:(1)教材图太阳大气层的结构(2)图太阳黑子 (3)图太阳耀斑(4)图太阳黑子数的变化及教材的相关阅读材料探究问题:(1)太阳外部结构包括哪几层各有何特点 (2)太阳活动有哪几种形式分别出现在哪几层活动周期是多少 【考题例析】 【例1】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太阳活动加强将导致荒漠化日益严重 B.带电粒子流可以引发地球上的磁暴 C.耀斑的强辐射会干扰地球大气的对流层,影响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D.太阳黑子增多会导致地表平均气温下降 【解析】此题考查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表现在三个方面: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引发地球磁暴;对气候有一定影响,但不一定引起地表平均气温上升。 【答案】B 【例2】太阳能量的主要来源于 A.太阳内部铀等重元素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B.飞离太阳大气层的带电粒子的能量 C.氢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释放的辐射能 D.碳原子核裂变释放的辐射能 【解析】太阳内部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产生核聚变反应,即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在这个核聚变过程中,大阳要损耗一些质量而释放出大量的能,所以本题答案是C。 【答案】C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导学案

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导学目标】 1、了解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对地球产生的影响。 2、掌握太阳活动的主要类型及太阳活动对地球产生的主要影响。 3、学会分析表达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 【学习重、难点】 1.太阳能量来源及其对地球的影响。 2.太阳活动(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 【基础知识梳理】 (一)为地球提供能量 1.太阳辐射 概念: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反应。 2.对地球的主要影响: (1)直接为地球提供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维持着温度,是促进、和的主要动力。 (3)被古代生物固定后积累形成了。 (4)日常生活中和生产中所用的主要来源。 (二)太阳活动影响地球 1.太阳大气层的结构:从外到里分为、和。 2.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 类型黑子耀斑 位置层层 周期大约年大约年 3.太阳活动地球的影响: (1)引起电磁层扰动,使受到影响。 (2)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现象。 (3)产生美丽的。 (4)地球上许多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普 探究材料2010年9月16日上午,第四届世界太阳城大会在山东德州太阳谷隆重开幕。山东德州是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热水器制造基地,拥有100多家太阳能生产企业,每年向社会提供的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超过300万平方米,相当于节约54万吨标准煤,减排134.6万吨二氧化碳。 1.太阳作为一个天体具有怎样的特点?太阳向四周放射能量的方式是什么? 在宇宙中太阳只是一颗普通的恒星,但对于地球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恒星。太阳是一个巨大的炽热气体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其表面温度达6 000K。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即太阳辐射。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1)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2)太阳辐射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3.探究太阳辐射在地球上的呈现怎样的分布规律 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是不相同的。具体分析如下图所示: 结合图示可以得出:①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的分布规律为由低纬向高纬递减;影响太阳辐射的主要因素是纬度。②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除受纬度的影响外,还受大气状况、季节、地面状况等的影响。 探究点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探究材料:教材图1-9 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和图1-10 太阳黑子并相关阅读材料 探究问题:(1)太阳外部结构包括哪几层?各有何特点? (2)太阳活动有哪几种形式?分别出现在哪几层?活动周期是多少? 类型分布位置成因周期 太阳 黑子 光球层由于黑子的温度比光球表面其他 地方低,所以才显得暗一些 (多年平均)约 11 年 耀斑色球层又叫做色球爆发。它是太阳大气能量的 集中释放过程 约 11 年,耀斑随着黑子的变 化而变化 (3)试分析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①引起电磁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 ②扰乱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③产生美丽的极光。 ④地球上许多自然灾害的发生与太阳活动有关,如地震、水旱灾害。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