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

编号:SM-ZD-92546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

Orga nize en terprise safety man ageme nt pla nning, guida nee, in spect ion and decisi on-mak ing,

en 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 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总平面布置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应采取集中分区布置。有爆炸危险的生产界区和仓库应尽可能布置在厂区边缘。界区内建筑物、构筑物、露天生产设备相互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界区与界区之间也应留有防火间距。

按当地全年主导风向,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布置在明火或

散发火花地点以及其他建筑物的下风向。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的平面主轴线宜与当地全年主导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度,以利于用自然风力排除

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其朝向宜避免朝西,以减少阳光照射,防止室温升高。在山区应布置在迎风山坡一面,并应位于自然通风良好的地方。

(二)平面和空间布置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在生产工艺允许的条件下宜采用单

层建筑。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室。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建筑。

对有爆炸危险的单层厂房应合理选择平面布置形式,剖

面设计要注意通风和利用屋顶泄压。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宜单独设置。如必须与非防爆厂房贴

邻时,只能一面贴邻,并在两者之间用防火墙或防爆墙隔开,相邻两厂房之间不应直接有门相通,如必须互相联系时,可利用外廊或阳台通行s也可在中间的防火墙或防爆墙上做双门斗,门斗内的两个门应错开,以减弱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如必须贴邻设置时,应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 的不燃烧体防护墙隔开和设置直通室外或疏散楼梯的安全出口。

浸出车间应设有足够的泄压面积,一旦发生爆炸,就可大大减轻爆炸时的破坏程度。有爆炸危险的生产部位,宜靠近泄压面积设置。生产部位的周围还应尽量避开建筑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如布置有困难无法避开时,则应加强主梁或衍架等结构,以避免发生事故时造成建筑物倒塌。不致于因主体结构受破坏而造成人员重大伤亡。

车间内不得设地沟、地坑。因溶剂蒸气比空气重,泄漏后容易沉积,故施工时开设的地沟、地坑应在施工完成后用细砂填实,并以薄层水泥敷面。

厂房封水池的设计要求厂房排出的污水可能带有溶剂或油污,特别是溶剂随污水排出,若遇明火,即会造成火灾危害,外溢的溶剂起火后火势还会顺污水沟逆向窜入车间,酿成更大的危害,因此,厂房应设置水封池。水封池宜靠近车间,便于工人检查,一旦溶剂流出,能及时发现。水封池应是多室结构,至少有三个分离室,保护高度(h)不应小

0. 4m,使进入水封池的溶剂不至外流或溢出。水封池的水封高度应大于保护高度的2、4倍,容量不应小于车间分水

箱容积的1、5倍。同时水流的入口和出口的管道均应是水封闭式。

厂房防爆电气设备的选型一般应选用隔爆型(d)、增安型

(e)、本质安全型(5a或5b)。其它电气器件亦应采用相应的防爆型,活动灯具还需要保护罩。厂房电气线路敷设,

应避开易受机械损伤、振动、腐蚀以及有危险温度的场所,严禁明敷绝缘导线,应采用镀锌钢管或采用经过消除管道内壁毛刺和管道外壁进行防腐处理的水煤气钢管,钢管内径不应小于电缆外径的1. 5倍。电气线路不宜有中间接头,在特殊情况下,线路设中间接头时,必须在相应的防爆型接线盒(分线盒)内连接和分路。电气线路应设有当发生过载、短路、漏电、接地、断线等情况下能自动报警或切断电源的保护装置。

厂房宜设置独立避雷针,其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0。

间内的金属物和突出屋面的金属物应有防止雷电感应和电磁感应的措施。生产装置中不得使用普通皮带传动,应采用保持良好的润滑的链条或齿轮和能防止静电的皮带转动。灌装溶剂宜采用防静电的软管,如采用普通的非金属软管,应用铜线缠在软管外并接地,导线截面不应小于2、5mm2

装卸溶剂的场地上,应设有为油罐车跨接的防静电接地装置。溶剂罐车在向油罐灌装溶剂时,为防止溶剂大量挥发和产生静电,禁止从高处向容器中冲击喷溅,应将管子插到油罐底部。

车间设置室内外消防给水按《建规》有关规定执行。车间内宜选用

泡沫、干扮和二氧化碳灭火器,其配置数量按《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确定。静电造成的危害也不容忽视,除了采用必要的接地导除静电手段外,还可以从工艺上采取措施,在用真空(负压)输送溶剂时,一般来讲,电阻率在1011 Q?cm?1015 Q?cm之间的溶剂是容易积聚静电的,而静电电荷在导体表面上的分布同导除的几何形状有密切的关系。

电荷密度随表面曲率增大而升高,尤其是尖端部分的电荷密度最大,电场最强,能够产生尖端放电。遇到易燃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正巧达到其爆炸极限时,即会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因而为限制或减少静电的产生,应适当地控制真空度,根据长期实践,要求操作人员在抽吸溶剂时,真空度应控制在0 . 04Mpa-0 . 05Mpa 以防流速过快,导致溶剂与管壁摩擦产生静电(甲苯、丙酮等的流速应小于3m /S)。同时还应严格规定,在抽料时,必须先打开真空阀,才允许把带有负压的吸料管插入盛有溶剂的桶内,这样做是通过人为的手段,将桶内原存在的混合气体先吸入真空泵系统。从而减少混合气体万一达到爆炸极限所造成的危害。结构形式选择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库房,选择好其结构形式,可以在其一旦发生

火灾爆炸事故时,十分有效地防止建筑结构发生倒塌破坏,减轻造成的危害和损失。许多火灾爆炸事故实例表明,适合于用作有爆炸危险厂房和仓库的结构应满足三个条件:一是整体性好、抗爆能力强,能很好地抵御巨大爆炸压力的作用s二是具有较好的耐火能力,能在一定时间内经受火灾爆炸时高温的作用;三是便于设置较大的泄压面积,在发生爆炸事故时能够最大眼度地降低建筑内的爆炸压力,使主体结构免遭破坏。由此可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或经过耐火被覆的钢框架结构,用作有爆炸危险厂房和库房的主体结构是最为合适的。此外,钢筋混凝土柱、有耐火被覆钢柱承重的排架结构也可以用作有爆炸危险厂房和库房的主体结构。

消防设计说明专篇

*** 综合楼一、二,库房一、二,生产车间一~四 消 防 设 计 说 明 书 *****有限公司 2012-10

法定代表人: 总建筑师: 设计总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建筑专业负责人: 结构专业负责人: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电气专业负责人:

设计文件目录 第一章建筑消防设计说明 第二章消防给水设计说明 第三章电气消防设计说明 第四章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第一章建筑消防设计 1、设计依据 (1)经新都区规划委员会通过审查通过的成都市新都区梦迪嘉沙发厂总平图。 (2)由业主提供的用地红线及地形图。 (3)设计任务书,即,设计合同 (4)该项目所在地区的水文、气象、地震等自然条件;即,地勘报告 (5)主要国家及地方规范

建筑专业: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02版) 《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01)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01) 《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2、建设规模及设计范围 3、项目组成:综合楼一、二,库房一、二,生产车间一~四 设计范围:单体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四个专业的方案图及施工图设计。 4、总指标 用地面积:35 亩;净用地面积:31.3亩合20882.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4282.597平方米;容积率:0.996 5、采用新技术新结构 生产车间采用轻型门式刚架结构形式 6、总平面 建设地点:本工程用地位于四川省新都新繁家具工业园 竖向布置为:平坡式

钢结构厂房的消防设计

钢结构厂房的消防设计 钢结构厂房由于其施工简便、节约经济等优点,在现代工业建筑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钢结构耐火性能低,使消防设计显得有为重要。接合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对钢结构厂房的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的分析,提出几点关于钢结构厂房在消防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钢结构厂房的特点 钢结构厂房建设、安全机械化程度高。钢构件所用的材料单一,而且是成品,加工简便,机械化程度高,施工周期短。钢结构厂房自重轻,虽然钢的比重大,但其机械性能很好,可以承受较大负荷,钢结构截面尺寸小,同样荷载时,钢屋架的重量最多不过钢筋混凝土屋架的13或14。钢结构的重量小,便于运输。钢结构标准厂房平面布局灵活,建筑面积利用率高。钢结构厂房灵活多变的车间工艺布置要求和最大限度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也能很好的解决厂房的通风、采光、保暖隔热以及屋面排水、生活设施布置、人员疏散等。 2、钢结构厂房的火灾危险性 钢结构厂房具有耐火性能低的弱点,在未进行防火处理的情况下,其本身虽然不会起火燃烧,但火灾时,强度会迅速下降,一般结构温度达到350℃、500℃、600℃时,强度分别下降13、12、23。理论计算显示,在全负荷情况下,钢结构失去静态平衡稳定性的临界温度为500℃左右,而一般火场温度达到800~1000℃,在这样的火场温度下,裸露的钢结构一般在15min 左右,就会出现塑性变形,产生局部损坏,造成钢结构整体倒塌失效。钢结构的特性使必须要对钢结构必须采取措施进行保护。 3、钢结构厂房的防火设计 若用没有防火保护的普通建筑用钢作为建筑物承载的主体,一旦发生火灾,则建筑物会迅速坍塌,对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造成严重的损失。目前,国内的钢结构防火保护时间是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所规定的建筑结构构件耐火极限来确定的。一是对钢构件进行耐火保护,使其在火灾时温度升高不超过临界温度,结构在火灾中就能保护稳定性;二是对厂房内部进行有效的防火分区,防止火势向其他区域蔓延、扩散。不过对于现代轻钢结构厂房的大跨度、大空间来说,防火分区的设置具有一定难度。 用防火墙将厂房分隔不是非常可行的。不仅因为厂房大空间被分割后影响其通透性,而且从生产工艺的连续性要求心以及厂房内物流组织的;顷畅性来说,也是不太可行的。若从生产管理的角度看,有些建设方也不会接受这样的方案。那么可以使用防火门、防火卷帘等来划分防火分区。利用防火门与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在民用建筑中是轻而易举的。可面对大跨度的轻钢厂房(经常采用13~36m跨),就很难实现。这不仅因为没有如此跨度的卷帘,而且这样大的跨度,在收放时很难控制,容易卡在滑槽里。所以利用防火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也不是十分可行的。还可以利用自动喷水灭火划分防火分区,既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设自动喷水灭火装置的建筑,每层最大防火分区面积允许增加1倍。首先,根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高度超过8m的大空间建筑物,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作用不大,而单层轻钢结构厂房的高度一般都超过8m,其次,虽安装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后,防火分区允许面积扩大1倍也无法覆盖全厂房。所以此方法不完全可行。水幕可以起防火墙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需要重点记忆的强制性条文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需要重点记忆的强制性条文 各位消防考生都知道:一级消防工程师备考必备的四个消防规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窗施工及验收规范》和《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这四个规范非常重要,许多内容需要考生掌握,今天优路教育整理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需要考生重点记忆的强制性条文。希望对各位小伙伴有所帮助~6.1.1 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建筑的基础或框架、梁等承重结构上,框架、梁等承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防火墙的耐火极限。防火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当高层厂房(仓库)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1.00h,其他建筑屋顶承重结构和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低于0.50h时,防火墙应高出屋面0.5m以上。 6.1.2 防火墙横截面中心线水平距离天窗端面小于4.0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措施。6.1.5 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确需开设时,应设置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动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的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 6.1.7 防火墙的构造应能在防火墙任意一侧的屋架、梁、楼

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会导致防火墙倒塌。 6.2.2 医疗建筑内的手术室或手术部、产房、重症监护室、贵重精密医疗装备用房、储藏间、实验室、胶片室等,附设在建筑内的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活动场所,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 的防火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分隔,墙上必须设置的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 6.2.4 建筑内的防火隔墙应从楼地面基层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住宅分户墙和单元之间的墙应隔断至梁、楼板或屋面板的底面基层,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 6.2.5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建筑外墙上、下层开口之间应设置高度不小于1.2m的实体墙或挑出宽度不小于1.0m、长度不小于开口宽度的防火挑檐;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上、下层开口之间的实体墙高度不应小于0.8m。当上、下层开口之间设置实体墙确有困难时,可设置防火玻璃墙,但高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1.00h,多层建筑的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0.50h。外窗的耐火完整性不应低于防火玻璃墙的耐火完整性要求。住宅建筑外墙上相邻户开口之间的墙体宽度不应小于1.0m;小于1.0m时,应在开口之间设置突出外墙不小于0.6m的隔板。实体墙、防火挑檐和隔板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均不应低

建筑消防设计专篇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专篇工程名称 设计单位(盖章) 年月日 目录 一.自审承诺书……………………………………( 3 ) 二.编制依据………………………………………………( 4 ) 三.工程基本概况…………………………………………( 4 ) 四.工艺设计 (4) 五.总平面设计…………………………………………( 7 ) 六.建筑设计………………………………………………( 7 ) 七.建筑构造………………………………………………( 9 ) 八.消防给水和灭火设计……………………………….( 9 ) 九.防排烟设计…………………………………………. ( 10 ) 十.电气设计…………………………………………… ( 15 ) 十一.燃气设计…………………………………………… ( 15 ) 十二.存在的问题和解决设想………………………… ( 17 )

一、自审承诺书 (建设单位名称): 我单位出具的消防设计图纸及本消防设计专篇完全真实(含电子文件与图纸的一致性),并经过自审小组严格审查,符合工程建设国家消防标准。如有违反,愿意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特此承诺。 自审小组签字 组长: 建筑自审员: 水专业自审员: 电专业自审员: 空调自审员: 二、编制依据 本节应详细列明本工程消防设计的设计依据。 三、工程基本概况 本节应包括以下内容: 1、概述项目名称、建设地点、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用地面积、投资金额、总建筑面积、栋数等总括性指标。 2、若有裙楼、多栋组成的应以列表的形式,列出每栋的面积、户数、层数(地上、地下)、高度、用途、停车数等分栋性指标,使人能一目了然。如下表:

3、对于厂房、仓库等非民用建筑,除以上指标外尚应列出厂房、仓库的原料和生产产品、生产能力、火灾危险性等。 4、该建筑的类别和耐火等级(是否符合要求,简要列举依据和理由,钢结构建筑尚应对所采用的防火隔热等保护措施进行说明) 四、工艺设计 本节主要针对工业建筑设置,民用建筑可不设本节。 本节应包含如下内容: (一)工艺流程。详细阐述整个工艺流程,使人能对整个生产工艺一目了然。 (二)主要设备选型。阐述各种厂内设备的型号,可能产生的危险性等,以及采取的措施。(三)主要物料危险性分析。对项目生产过程中的原料、辅助材料、物料反应中的中间产品及产成品进行详细列举,并参照下表的形式对其进行理化性质分析。并针对该特点所采取防火措施,依据和理由。 主要原、辅料理化分析表 注:本表可根据各类物料的特性进行增补 (四)原材料、动力消耗定额及消耗量。可以列表的形式列举各类物料的消耗定额、月消耗

通用厂房防火设计审核的注意事项.

通用厂房防火设计审核的注意事项 所谓通用厂房即在建设前没有确定进行何种生产,只要是工艺流程在空间上无特殊要求的生产,均能使用的厂房。从厂房建设的目的来看,建设单位总想以最经济合理的投资把它建成一个能适应各种生产,以达到“通用”效果的厂房。其建筑特点是采用框架结构,空间大,可随意分隔。 通用厂房一旦出租或销售,会被投资者任意分隔使用,多数不能满足《建规》要求,造成诸如疏散楼梯不足、安全通道不畅、室内消火栓的分布不能满足要求等隐患,特别外商投资的短、平、快企业,只求效益不讲安全,只考虑防盗,不注意防火,这些企业对中国的法律法规缺乏应有尊重和了解,对消防安全缺乏应有的重视,有的甚至拒绝接受公安消防监督机关的监督,企业带着隐患运转,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较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 从通用厂房的建筑特点和使用后的火灾危险性可以看出,我们在对这类工程进行建筑防火设计审核时要全面考虑,使其厂房在满足各种生产的同时,也要满足各种生产条件下的防火要求。 首先要把好防火设计关,特别对多层或高层通用厂房的防火设计要充分考虑消防安全疏散和消防给水,保证厂房分隔后满足《规范》的各项要求。如某地工业开发区一通用厂房,五层、高22m,平均每层建筑面积1200m^2,此楼房出租之后,无论如何分隔,均满足了人员疏散和消防给水方面的要求。 其次要从实际出发把好防火审核关,如果对通用厂房按照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甲、乙类生产来审核,一则,厂房的层数、面积与周围建筑的间距等方面都将受到较大的限制;二则,引进的外资项目如为丙、丁、戌类生产,势必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引进的外资项目多为纺织、电子等行业的生产,甲、乙类生产较少。同时根据甲、乙类生产的危险性,其厂房的选址设计等方面的问题应进行专题研究,而不宜使用通用厂房。因此对通用厂房的防火设计宜按丙类火灾危险性生产厂房来考虑。(风险管理世界网-安全员之家) 当然,除了在防火设计上应当周密的考虑外,对建设方也要进行相应的条件限制。 我们要求,凡要进行通用厂房的建设时,建设方均应以单位名义对厂房的生产性质自行作出规定(一般规定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在丙类以下):在厂房被购买前须进行2次审核,经审核同意后,方可签定出租或销售合同,这样一来,便基本解决了通用厂房与针对固定生产类别进行防火审核之间的矛盾。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条汇总及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强条汇总及条纹说明 3.2.2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条文说明】3.2.2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由于高层厂房和甲、乙类厂房的火灾危险性大,火灾后果严重,应有较高的耐火等级,故确定为强制性标准条文。但是,发生火灾后对周围建筑的危害较小且建筑面积小于等于300m2的甲、乙类厂房,可以采用三级耐火等级建筑。 3.2.3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条文说明】3.2.3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及丁类生产中的某些工段,如炼钢炉出钢水喷出钢火花,从加热炉内取出赤热钢件进行锻打,钢件在热处理油池中进行淬火处理,使油池内油温升高,都容易发生火灾。对于三级耐火等级建筑,如屋顶承重构件采用木构件或钢构件,难以承受经常的高温烘烤。这些厂房虽属丙、丁类生产,也要严格控制,除建筑面积较小并采取了防火分隔措施外,均需采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对于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建筑面积小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和生产过程中有火花、赤热表面或明火,但建筑面积小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仍可以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2.4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条文说明】3.2.4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特殊贵重的设备或物品,为价格昂贵、稀缺设备、物品或影响生产全局或正常生活秩序的重要设施、设备,其所在建筑应具有较高的耐火性能,故确定为强制性标准条文。特殊贵重的设备或物品主要有: 1价格昂贵、损失大的设备。 2影响工厂或地区生产全局或影响城市生命线供给的关键设施,如热电厂、燃气供给站、水厂、发电厂、化工厂等的主控室,失火后影响大、损失大、修复时间长,也应认为是“特殊贵重”的设备。 3特殊贵重物品,如货币、金银、邮票、重要文物资料、档案库以及价值较高的其它物品。 3.2.7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单层乙类仓库,单、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条文说明】3.2.7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高层仓库具有储存物资集中、价值高、火灾危险性大、灭火和物资抢救困难等特点。甲、乙类物品仓库起火后,燃速快、火势猛烈,其中有不少物品还会发生爆炸,危险性高、危害大。因此,对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和乙类仓库的耐火等级要求要更高。 高架仓库是货架高度超过7m的机械化操作或自动化控制的货架仓库,其共同特点是货架密集、货架间距小、货物存放高度高、储存物品数量大和疏散扑救困难。为了保障在火灾时不会导致很快倒塌,并为扑救赢得时间,尽量减少火灾损失,故要求其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3.2.9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4.00h。 【条文说明】3.2.9本条为强制性标准条文。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一旦着火,其燃烧时间较长和(或)燃烧过程中释放的热量巨大,其防火分区除应釆用防火墙进行分隔外,有必要适当提高防火墙的耐火极限。

工业厂房消防设计规范厂房消防设计专篇

工业厂房消防设计规厂房消防设计专篇 建筑消防设计专篇 工程名称:产业园工程 建设单位(盖章) 设计单位(盖章)建筑设计 2015年4 月16 日 目录 一、设计依据二、工程概述三、总平面布局四、建筑部分五、给水排水设计六、消防防、排烟设计七、电气设计八、防雷接地设计

一、设计依据 1.1相关文件 1.1.1当地规划部门提供的道路红线图,规划设计(土地使用)条件及建设项目意见书。 1.1.2建设单位提供的本项目用地红线图及地形图电子文档。 1.1.3设计合同名称及编号。 1.1.4建设单位对本项目单体方案的确认意见。1.2设计采用的主要标准: 1.2.1《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1.2.2《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1.2.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 1.2.4《建筑设计防火规》GB 50016—2006; 1.2.5《建筑部装修设计防火规》GB 50222—95; 1.2.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GB 50140—2005; 1.2.7国家及地方有关部门的其他相关规、规定。 二、工程概述 2.1 本工程为某家具产业园工程的项目,共计8栋厂房和1栋5层的综合楼,名称分别为厂房A、B、C、D、E、F、G、H和综合楼。 2.2 本工程位于某市。 2.3 各建筑单体的基本信息统计如下表: 2.4 上述建筑的耐火等级均为二级,厂房结构形式均为轻钢结构,综合楼的结构类型为框架结构。

2.5上述建筑使用功能除综合楼为民用建筑外,其他均为单层工业厂房。 三、总平面布局 本项目包括8栋厂房和1栋综合楼,各厂房的定位及其与周边市政道路的关系详见《总平面定位图》。 3.1 防火间距:厂房之间的建筑间距均不小于10米,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3.4.1的要求; 3.2 消防车道 厂房A、B、C、D、E、F、G、H分别沿长边设置了消防车道;厂房C、D沿周边设置环形消防车道,消防车道均能承受消防车的轮压荷载。 3.3消防控制中心 本工程的一期集中设置消防控制中心,布置在1#沿街标准厂房架空层,有直接对外的安全出口。 3.4消防水箱、消防水池及消防泵房 本工程一期的消防水箱设置在综合楼的屋顶上,为一期的最高点。消防水池及水泵房设置在综合楼北侧。 四、建筑设计 综合楼耐火等级为二级,结构形式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外围墙体与部隔墙均为200厚加气块泥土砌块.楼板为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保护层厚度不小于20厚,各构件的耐火极限及燃烧性能均满足规规定。 8栋厂房(A-H)均为轻钢结构,外围1.2m以上非承重的外围护墙体均为压型钢板,1.2m以下非承重的外围护墙体均为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厂房和仓库 3.1 火灾危险性分类 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生产中使用或产生的物质性质及其数量等因素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1的规定。 表3.1.1 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2 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 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 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建筑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至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 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2 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所在防火分区建筑面 积的比例不大于20%。 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应根据储存物品的性质和储存物品中的可燃物数量等因素 划分,可分为甲,乙、丙、丁、戊类,并应符合表3.1.3的规定。

表3.1.3 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3.1.4 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 3.1.5 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3.2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3.2.1 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可分为一、二、三、四级,相应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不应低于表3.2.1的规定。 表3.2.1 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230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When Carrying Out Various Production T asks, We Should Constantly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Ensure Safe Production, Conduct Economic Accounting At The Same Time, And Win More Business Opportunities By Reducing Product Cost, So As T o Realize The Overall Management Of Safe Produc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通用范本

厂房的消防安全设计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安全管理文件可用于贯彻执行各项生产任务时,不断提高产品质量,保证安全生产,同时进行经济核算,通过降低产品成本来赢得更多商业机会,最终实现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管理。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一)总平面布置 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应采取集中分区布置。有爆炸危险的生产界区和仓库应尽可能布置在厂区边缘。界区内建筑物、构筑物、露天生产设备相互之间应留有足够的防火间距。界区与界区之间也应留有防火间距。 按当地全年主导风向,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以及其他建筑物的下风向。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仓库的平面主轴线宜与当地全年主导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度,以利于用自然风力排除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内容.doc

建筑工程设计说明消防专篇内容 新建、扩建、改建建筑工程应编写《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建筑工程消防设计消防专篇》应包括如下内容(注:带*号的为必须说明事项,其他可根据需要确定是否进行说明): 一、土建(民用建筑) (一)概况: *1、列举设计所依据的消防技术规范。 *2、概述建筑物的层数、高度、总建筑面积、各层的具体使用功能。 *3、根据建筑物的使用性质按《高规》第3.0.1条确定建筑物的建筑功能分类:商住楼、住宅楼、综合楼、医院、教学楼、办公楼等等。说明建筑物是否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确定建筑物是否属于高级旅馆、高级住宅,是否属于重要的办公楼、科研楼、档案楼。划分建筑类别:一类高层、二类高层、多层。 *4、说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一级至四级),各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耐火极限及采取的防火保护措施。 5、建筑物外墙设置玻璃幕墙时,应说明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 (二)总平面布置 *1、概述建筑物四周(具体到东、西、南、北面)其他建构筑物的基本情况(建筑高度、层数、功能等),四周有厂房、仓库、储罐时,应明确厂房、仓库、储罐的生产(储存)火灾危险性类别,仓库及储罐应进一步明确储量等技术参数,说明拟建建筑与四周建筑物的防火间距。防火间距不足时,应说明采取了哪些保护措施。 *2、说明建筑物的消防车道设置情况,消防车道的形式属于环形消防车道或沿建筑物某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如设有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应说明车道的位置;说明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如离建筑物外墙的距离,消防车道的净宽、净高等参数。设置回车场时应说明回车场的具体位置及回车场的大小;说明中应确定某一个面作为消防车登高操作面,说明登高面的地面承重及路面平整情况等。(三)平面布置 *1、说明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的设置部位,明确消防水泵房是否直通安全出口,消防控制室是否设有直通室外的门。如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设在其他已建建筑内应予以说明并应符合现行消防规范的要求。 2、当建筑物内设有柴油发电机、燃油燃气锅炉房、油浸电力变压器等特殊房间,应说明上述设备用房的设置部位,说明具体的防火措施,如发电机房与储油间之间用防火墙和防火门分隔、锅炉房的单台容量及总容量是多少等等,对比规范是否符合要求。 3、如设有歌舞娱乐场所、多功能厅等特殊功能用房,应说明其设置楼层及具体的特殊防火措施,设有何种自动消防系统,是否设有发光疏散指示标志等。 4、如建筑物内使用丙类液体燃料或设置液化石油气瓶组间,应说明丙类液体储罐、液化石油气瓶组间的储量及设置部位,采取了哪些防火保护措施。 5、如建筑物内设有汽车库,应说明汽车库的设计停车数量,并据此确定汽车库类别(一、二、三、四类);按汽车库的汽车疏散方式对车库分类(坡道式疏散汽车库、电梯疏散出口汽车库、机械立

《建筑设计防火要求规范》GB 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2014,由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和公安部四川消防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编写,自2015年5月1日起实施。原《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和《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同时废止。 强制性条文 3.2.2 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建筑面积不大于300m2的独立甲、乙类单层厂房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2.3 单、多层丙类厂房和多层丁、戊类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其耐火等级均不应低于二级,当为建筑面积不大于500m2的单层丙类厂房或建筑面积不大于1000m2的单层丁类厂房时,可采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 3.2.4 使用或储存特殊贵重的机器、仪表、仪器等设备或物品的建筑,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3.2.7 高架仓库、高层仓库、甲类仓库、多层乙类仓库和储存可燃液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单层乙类仓库,单层丙类仓库,储存可燃固体的多层丙类仓库和多层丁、戊类仓库,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三级。 3.2.9 甲、乙类厂房和甲、乙、丙类仓库内的防火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 4.00h。

3.2.15 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仓库)的上人平屋顶,其屋面板的耐火极限分别不应低于1. 50h和1.00h。 3.3.1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应符合表3.3. 1的规定。 表3.3.1 厂房的层数和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 注:1 防火分区之间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除甲类厂房外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厂房,当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本表规定,且设置防火墙确有困难时,可采用防火卷帘或防火分隔水幕分隔。采用防火卷帘时,应符合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采用防火分隔水幕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 50084的规定。 2 除麻纺厂房外,一级耐火等级的多层纺织厂房和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纺织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0.5倍,但厂房内的原棉开包、清花车间与厂房内其他部位之间均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50h的防火隔墙分隔,需要开设门、窗、洞口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 3 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造纸生产联合厂房,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5倍。一、二级耐火等级的湿式造纸联合厂房,当纸机烘缸罩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完成工段设置有效灭火设施保护时,其每个防火分

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消防设计()

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消防设计 ?一、?????工业厂房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防火设计首先要确定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通常根据《建规》来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大型工业厂房多采用轻钢结构,厂房的承重构件一般为钢柱、网架,建筑外表面覆以铝锌钢板或镀铝锌钢板等。根据《建规》,其柱、梁的耐火时间均为0.25~0.5小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仅为四级(耐火等级较低)。解决的方法:建筑专业设计时可在柱、梁表面覆以一定厚度的防火隔热涂料,满足规范要求,这样,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可按二级考虑。 二、?????工业厂房的消防设计 近几年随着工厂加工规模越来越大,联合厂房的设计逐渐成为企业的首选。对厂房进行消防设计时,防火分区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分隔不好就会影响工艺生产。 1.防火分区设计 (1)防火墙与防火分区 因生产工艺的要求,实际工程中往往不可能采用防火墙将大跨度厂房进行分隔。普通建筑中普遍采用的防火门与防火卷帘,对于大跨度厂房而言,采用该方式进行防火防区划分通常难以实现。即使能够使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日后的使用、维修也极为不便,故通常也不予采用。 (2)水幕与防火分区 采用独立水幕作为大跨度厂房的防火分隔,配合消火栓及灭火器的消防系统,是较可行的做法。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若干防火水幕带,该方式可灵活设置,

不会将整体的生产空间人为分隔。该方式较大跨度防火墙更易实现,且不会对正常的生产工作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厂房一旦发生火灾,该方式可以立即实现有效的防火分隔。 (3)自动喷水灭火与防火分区 如果在大跨度厂房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可满足规范要求。但是采用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①大跨度厂房一般层高都在10米以上,而根据《自动喷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自动喷水灭火装置通常应用于8米及以下的大空间建筑物; ②相对投资成本较大。 (4)消防炮与防火分区 消防炮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系统,早期主要应用于各类易燃易爆的石化企业、机库、船舶等场所。近年来建筑行业迅猛崛起,大量高大空间建筑物相继出现。对于大空间建筑,生产工艺或运营模式往往要求其空间具有完全通透性,传统模式上的防火分区、防火墙的设置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传统消防设置方式遭遇到新的挑战,而消防炮的特性恰好能够弥补传统消防模式在该状况下的不足,消防炮灭火系统被部分采用。消防炮灭火系统要求的消防水量一般比较大,根据实际要求,消防水量多在20 l/s~200 l/s之间,通常需在室外设置一定容积的消防水池。该消防设施目前尚未被普遍采用,设计人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 2.设备地下室

大型厂房设计防火规范强制性条文依据标准和规范条款

附件二: 《大型厂房设计防火规范》强制性条文依据标准和规范条款 一、3.0.1 当厂房的一个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该部分采取下列的防火措施之一,确保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该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 相对封闭的生产设备自带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和机械通 风设施; 2 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并 设置火灾自动报警、自动灭火装置和机械通风设施。 【条文说明】规定了在一座厂房内存在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确定该区域火灾危险性的原则。在原条文基础上明确了两种防火措施,只要任选其一,即可在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区域占整个防火分区的面积比例在一定范围内时,按大面积生产区的火灾危险性来确定本防火分区的生产类别。当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部分划分为独立的防火分区时,该厂房内各防火分区可分别确定火灾危险性类别。 两种防火措施为: 1 经济条件允许时,选用自带火灾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和通风的设备。 2 经济条件受限制而无法选用安全系数较高的设备时,则必须用防火 墙及耐火极限不低于1.5h的楼板将火灾危险性较大的区域围合起来,防火墙上的门窗应为甲级防火门窗,此围合区域应设置火灾报警、自动灭火设施和通风。 【编制依据】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1.2条【强

条】和《纺织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565-2010第3.0.4条【非强条】的规定。 二、3.0.2 大型厂房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高层大型厂房、丙类大型厂房的耐火等级应为一级。 【条文说明】考虑到大型厂房火灾危险性高,救援困难,将大型厂房的耐火等级定为不低于二级。丙类厂房及高层厂房的危险性更高,救援更困难,将此类建筑的耐火等级定位一级。 【编制依据】本条为新增条款。 三、3.0.3 大型厂房非承重外墙和屋面板,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条文说明】由于大型厂房性质重要,火灾危险性较大,因此规定了非承重外墙和屋面板,应采用不燃烧材料。 【编制依据】新增条款,参考《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3.2.9条【非强条】的规定。 四、3.0.4 大型厂房的钢结构,当采用钢结构防火涂料保护时,应采用厚涂型防火涂料。 【条文说明】大型厂房的钢结构应采用外包敷不燃材料、钢结构防火涂料或自动喷水保护。厚涂型防火涂料是以多孔绝热材料为骨料和粘结剂配制而成,以物理隔热方式阻止热量向钢基材传递,粘着性能好,防火隔热性能也有保证。由于厚涂型防火涂料基本上由无机物构成,涂层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其使用寿命长。薄涂型是由粘接剂、催化、发泡剂、成碳剂和填料等组成,涂料遇火后迅速膨胀,形成致密的蜂窝状碳质泡沫组成隔热层。涂敷时厚度较薄,火灾或高温条件下,涂料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而形成较厚的隔热层。但是涂料中的某些有机物质会随时间的延长,物理

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消防设计

规范标准工业厂房消防设计 一、工业厂房耐火等级 建筑物的防火设计首先要确定该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通常根据《建规》来确定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大型工业厂房多采用轻钢结构,厂房的承重构件一般为钢柱、网架,建筑外表面覆以铝锌钢板或镀铝锌钢板等。根据《建规》,其柱、梁的耐火时间均为0.25~0.5 小时,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仅为四级(耐火等级较低)。解决的方法:建筑专业设计时可在柱、梁表面覆以一定厚度的防火隔热涂料,满足规范要求,这样,建筑物的耐火等级可按二级考虑。 二、工业厂房的消防设计 近几年随着工厂加工规模越来越大,联合厂房的设计逐渐成为企业的首选。对厂房进行消防设计时,防火分区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分隔不好就会影响工艺生产。 1.防火分区设计 (1)防火墙与防火分区 因生产工艺的要求,实际工程中往往不可能采用防火墙将大跨度厂房进行分隔。普通建筑中普遍采用的防火门与防火卷帘,对于大跨度厂房而言,采用该方式进行防火防区划分通常难以实现。即使能够使用防火卷帘进行防火分区划分,日后的使用、维修也极为不便,故通常也不予采用。 (2)水幕与防火分区 采用独立水幕作为大跨度厂房的防火分隔,配合消火栓及灭火器的消防系统,是较可行的做法。设计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若干防火水幕带,该方式可灵活设置,不会将整体的生产空间人为分隔。该方式较大跨度防火墙更易实现,且不会对正常的生产工作造成任何不良影响。厂房一旦发生火灾,该方式可以立即实现有效的防火分隔。 (3)自动喷水灭火与防火分区 如果在大跨度厂房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可满足规范要求。但是采用该方式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①大跨度厂房一般层高都在10米以上,而根据《自动喷灭火系统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自动喷水灭火装置通常应用于8米及以下的大空间建筑物; ②相对投资成本较大。 (4)消防炮与防火分区 消防炮灭火系统,是一种新型的灭火系统,早期主要应用于各类易燃易爆的石化企业、机库、船舶等场所。近年来建筑行业迅猛崛起,大量高大空间建筑物相继出现。对于大空间建筑,生产工艺或运营模式往往要求其空间具有完全通透性,传统模式上的防火分区、防火墙的设置方式往往无法满足其使用要求。传统消防设置方式遭遇到新的挑战,而消防炮的特性恰好能够弥补传统消防模式在该状况下的不足,消防炮灭火系统被部分采用。消防炮灭火系统要求的消防水量一般比较大,根据实际要求,消防水量多在20 l/s~200 l/s 之间,通常需在室外设置一定容积的消防水池。该消防设施目前尚未被普遍采用,设计人员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学习。

消防设计专篇(厂房等)

X X X X X X X项目消防设计 (报批版) XXXXXXX XXX年X月X日

消防设计说明 建设单位:X X X X X X 设计单位:X X X X X X 合作设计单位:无 设计单位法定代表人: 技术总负责人: 项目总负责人: 建筑专业负责人: 电气专业负责人: 给排水专业负责人: 暖通专业负责人: 目录 一、工程设计依据

二、建设规模和设计范围 三、主要经济指标 四、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结构情况 五、特殊火灾危险性设计和需解决确定的问题 六、总平面 七、建筑、结构 八、建筑电气 九、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十、防烟排烟及暖通空调 十一、热能动力 第一部分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国家有关规范: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3)《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95 (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 (5)《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2006 (6)《山东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10786-2006 (7)《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04 (8)《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9)《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JGJ113-2009 (10)其他相关的国家、地方法规、规程。 2、工程设计有关文件: (1)甲方提供的用地规划红线图(电子版) (2)甲方提供的设计任务书。 二、工程建设的规模和设计范围 1、工程建设规模和项目组成 本工程位于XXXXXXX;总建设用地面积为XXXXm2。 本工程由以下建筑组成:一期厂房、仓库、研发配套楼、变电所、门卫(A、B)。一期厂房为地上单层、局部二层的非电子类仪表组装车间(主要组装空调等小家电)和局部办公,火宅危险性类别为丙2类,属于非人员密集场所(每车间同一时间内固定工作人员数量控制在25人之内)。建筑面积为;建筑高度为(室外地面至檐口结构标高)。 仓库为地上两层的建筑,火宅危险性类别为丙2类,主要存放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家用电器。建筑面积为;建筑高度为(室外地面至屋面结构标高)。研发配套楼为地上六层、地下一层的办公研发建筑。地下部分主要为园区设备用房,地上部分一层为办公、员工餐厅及厨房,二层和六层为配套办公用房,三到五层则为产品检测车间。建筑高度为(室外地面至屋面结构标高)。 变电所为地上单层建筑,主要功能为变配电所和柴油发电机房。建筑面积为,建筑高度为(室外地面至屋面结构标高)。 门卫A为单层建筑,建筑面积为,建筑高度为(室外地面至屋面结构标高)。 门卫B为单层建筑,建筑面积为,建筑高度为(室外地面至屋面结构标高)。2、设计范围 我公司承担该项目的建筑、结构、给排水、电气、暖通专业的施工图设计。本次仅提供一般性常规装修设计,具体室内装修设计由业主另行委托。 三、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总用地面积:114341m2 计入容积率建筑面积: 实际使用总建筑面积:m2(含地上和地下) 其中地上建筑面积: 地下建筑面积: 总占地面积: 容积率: 建筑密度:% 绿地率:% 机动车总停车位:257个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条文说明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目录 1总则 (2) 2术语、符号 (3) 2.1术语 (3) 2.2符号 (5) 3厂房和仓库 (5) 3.1火灾危险性分类 (5) 3.2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 (13) 3.3厂房或仓库的层数、面积和平面布置 (17) 3.4厂房的防火间距 (22) 3.5仓库的防火间距 (27) 3.6厂房和仓库的防爆 (30) 3.7厂房的安全疏散 (34) 3.8仓库的安全疏散 (36) 4甲、乙、丙类液体、气体储罐(区)和可燃材料堆场 (37) 4.1一般规定 (37) 4.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38) 4.3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3) 4.4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防火间距 (47) 4.5可燃材料堆场的防火间距 (50) 5民用建筑 (52) 5.1建筑分类和耐火等级 (52) 5.2总平面布局 (55) 5.3防火分区和层数 (58) 5.4平面布置 (62) 5.5安全疏散和避难 (69) 6建筑构造 (85) 6.1防火墙 (85) 6.2建筑构件和管道井 (87) 6.3屋顶、闷顶和建筑缝隙 (91) 6.4疏散楼梯间和疏散楼梯等 (93) 6.5防火门、窗和防火卷帘 (98) 6.6天桥、栈桥和管沟 (100) 6.7建筑保温和外墙装饰 (101) 7灭火救援设施 (104) 7.1消防车道 (104) 7.2救援场地和入口 (106) 7.3消防电梯 (108)

7.4直升机停机坪 (109) 8消防设施的设置 (110) 8.1一般规定 (110) 8.2室内消火栓系统 (113) 8.3自动灭火系统 (114) 8.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19) 8.5防烟和排烟设施 (121) 9供暧、通风和空气调节 (122) 9.1一般规定 (122) 9.2供暖 (123) 9.3通风和空气调节 (124) 10电气 (130) 10.1消防电源及其配电 (130) 10.2电力线路及电器装置 (135) 10.3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 (137) 11木结构建筑 (140) 12城市交通隧道 (145) 12.1一般规定 (145) 12.2消防给水和灭火设施 (149) 12.3通风和排烟系统 (150) 12.4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152) 12.5供电及其他 (153) 附录A建筑高度和建筑层数的计算方法 (154) 附录B防火间距的计算方法 (154) 附录C隧道内承重结构体的耐火极限试验升温曲线和相应的判定标准 (155) 1总则 1.0.1为了预防建筑火灾,减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下列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建筑: 1厂房; 2仓库; 3民用建筑; 4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 5可燃、助燃气体储罐(区); 6可燃材料堆场; 7城市交通隧道。 人民防空工程、石油和天然气工程、石油化工工程和火力发电厂与变电站等的建筑防火设计,当有专门的国家标准时,宜从其规定。 【条文说明】1.0.2本规范所规定的建筑设计中的防火技术要求,适用于各类厂房、仓库及其辅助设施等工业建筑,公共建筑、居住建筑等民用建筑,储罐或储罐区、各类可燃材料堆场和城市交通隧道工程。 其中,城市交通隧道工程是指在城市建成区内建设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交通隧道及其辅助建筑。根据国家标准《城市规划基本术语标准》GB/T50280-1998,城市建成区简称“建成区”,是指城市行政区内实际已成片开发建设、市政公用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具备的地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