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33.00 KB
- 文档页数:3
2952017.09医苑纵横医院儿科门诊处方点评结果分析付世龙定西市中医院 甘肃省定西市 743000【摘 要】目的:分析医院儿科处方质量,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抽取医院儿科门诊处方240张,依据有关标准对处方一般指标和用药合理性进行点评。
结果:处方一般指标符合相关规定,不合理处方占点评处方总数12.92%,不适当的联合用药不适宜和重复给药占不合理处方比例较高。
结论:不合理用药情况值得注意,应强化处方点评工作等临床药学工作促进合理用药。
【关键词】儿科;门诊;处方点评;合理用药;分析处方具有法律、技术、经济的意义和责任,处方质量是临床用药是否合理和医疗质量的具体体现。
对医师处方行为有效干预是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有效途径之一。
现将我院近期儿科门诊处方点评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本文资料来源于本院儿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儿科门诊处方,抽取每月1日前15张所得240张。
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使用说明书和相关标准[1-4]对处方的一般指标和用药适宜性进行点评。
2 结果处方一般指标见表1。
不合理处方经归类见表2。
3 分析与讨论3.1 处方基本指标分析平均每张处方用药品种数3.64符合《处方管理办法》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的要求,但儿童神经功能尚未发育完善临床用药应坚持少而精的原则[1]其他指标均在相关要求范围之内。
3.2 不合理处方分析3.2.1 给药途径不当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给予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口服给药、蒙脱石散灌肠给药。
注射液一般适宜于肌注或静脉给药若必需使用该类药品宜选择颗粒剂、片剂等适合口服给药的制剂。
蒙脱石散属肠粘膜保护剂,对肠道道内的病毒、病菌及其产生的毒素有固定、抑制作用;灌肠给药很难到达病变部位发挥预期药物治疗目的。
3.2.2 给药方案不合理克林霉素属时间依赖性抗菌药应每日给药总量分次给予而非一次性足量给予。
而阿昔洛韦的血浆半衰期仅为2.5h,口服一日三次显然不能达到预期治疗目的,正确用法应为一日五次。
2013年2月门诊处方点评分析报告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小组定期开展处方点评工作,对门诊处方的合理性进行点评分析,指出不合理因素,保证用药安全,提高用药水平。
以下为本月处方点评的具体情况:1、处方来源及组成抽取2013年2月28日全部门诊处方共202张。
其中含儿科相关的处方101张,占全部处方的50.00%;妇产科相关处方89张,占44.06%;外科及门诊部处方12张,占5.94%。
2、处方合格率本次处方点评过程中发现不合格处方18张,合格率为91.09%。
不合格处方中含妇科相关的处方15张,儿科相关处方1张,门诊部处方2张。
其中,妇科门诊不合格处方中,绝大多数属于“大处方”(即处方金额超限),在以后工作中应予以注意。
3、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本次点评的202张门诊处方中,含抗菌药物的处方66张,占32.67%,虽然与正常水平还有较大的差距,但近段时间来一直在不断地进步,逐步降低抗菌药物的使用率。
抗菌药物处方中,口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19张,占抗菌药物处方总数的28.79%,注射用抗菌药物处方40张,占60.61%,外用抗菌药物处方13张,占19.70%。
抗菌药物剂型的选用比例比较平均,注射用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仍略有偏高,但较之以前已有所改善。
使用注射剂型药物的利弊相信各科医护人员都已熟知,在此不再多讲,望医师在诊疗过程中全面考虑,选择最合理的剂型,为患者的生命健康着想。
联合用药处方5例,全部为二联用药。
我院较常见的抗菌药物联用现象为阿奇霉素与头孢类抗菌药联用以及硝呋太尔与其他外用栓剂的联用。
4、开具药品数及处方金额问题本次统计得平均每张处方开具的药品数为2.45种。
其中单张处方开具一种药品的处方有66张,占32.67%;开具两种药品的处方58张,占28.71%;开具三种药品的处方有28张,13.86%;四种药品的处方22张,占10.89%;五种及五种以上品种药品的处方28张,占13.86%。
处方的药品开具数目前处于比较良好的水平,3种药品数以下的处方占了大部分的比例。
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与分析发布时间:2023-03-01T06:51:16.392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34期作者:朱倩[导读] 目的:分析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质量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高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朱倩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学部江苏宿迁 223800摘要:目的:分析门诊中药饮片处方书写质量和存在问题,提出整改意见,提高我院中药饮片处方质量和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方法:抽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期间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2400张处方,抽取处方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各级中医师,具有代表性。
对开具的处方不合理进行点评。
结果:所有处方中剂数在1~15剂,7剂处方为最多,75.24%(1806/2400)。
处方味数在1~48味,11~20味的处方数量最高,70.41%(1690/2400)。
所有处方的单剂金额在1.55~202.34元,20.01~40.00元处方数量最高,59.24%(1422/2400),大额处方基本是肿瘤癌症处方。
所有处方中有372张处方为不合理,15.50%(372/2400),不规范处方占比最高,多是未按要求标注煎煮等要求,共256张(68.82%),然后是用法用量不适宜,共89张(23.92%)。
结论:处方点评是了解临床用药水平的重要手段,而对中药饮片开展处方点评是医院管理较为重要的部分。
关键词:中药饮片;处方点评;规范;处方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抽取2021年9月-2022年2月期间开展中药饮片处方点评的2400张处方,抽取处方覆盖我院门诊各科室各级中医师,具有代表性。
1.2方法依据《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处方管理办法》以及中医药理论知识为基础对所有处方开展点评。
1.3观察指标对开具的处方不合理进行点评。
不合理处方主要是不规范与用药不适宜的处方。
不规范处方的点评即对中药脚注遗漏、中药标识错误、未写煎服方法、煎服方法书写不全、煎服方法不规范,中药量超标等。
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分析随着人们对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门诊中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随之而来的是处方滥开和用药不当的问题。
因此,门诊处方点评和合理用药的改进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分析门诊处方点评与合理用药的改进情况。
门诊处方点评的目的是对医生开出的处方进行审核,发现和纠正处方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药物滥用,还可以减少不良反应和效果不佳的情况。
因此,在门诊处方点评方面的改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建立完善的审核体系医院应该建立门诊处方审核工作体系,并根据各门诊科室的特点确定审核标准和审核流程,制定严格的审核程序和操作规范。
同时,应配备专业的药学人员,对处方的开立和审核进行全面的监管和指导。
2、加强医生的教育培训门诊医生是处方写作的第一责任人,因此需要提高医生对药物使用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常见病和多发病药物治疗的指导和培训,提高医生开药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3、增强患者意识患者应意识到自己对于用药安全的责任,并遵循医嘱规定,正确使用药物,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同时,药师应提示患者注意用药方法和药品副作用。
加强患者安全用药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可以有效地减少用药不当的风险。
二、合理用药的改进门诊合理用药是指适宜药物的使用,包括药物的种类、剂量、使用时机、疗程、疗效与安全性等方面的合理选择。
门诊合理用药的改进不仅可以减少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还可以提高药效的显著性,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合理用药的改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加强药品质量监管门诊合理用药的前提是药品的品质稳定可靠。
因此,药品质量监管应该得到重视,并建立统一的药品质量控制体系,对药品的生产、质量、储存、运输和销售进行全面监管,确保药品符合标准和规范。
2、建立药品使用观察系统对于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来说,药品使用观察系统可以帮助医生及时了解病情的变化,可以根据患者使用病历形成的详细行为数据,建议医生更改治疗方案。
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范本3份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1一、处方点评表显示1月份抽查一日门诊处方100张,每张处方平均用药2.2种,注射剂使用率为15.0%,抗菌药物使用率32.0%(高于__规定的20%的指标),药品通用名使用率100%,平均每张处方药品金额为92.5元,合格处方率为93.0%。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1、门诊处方超过7日用量,未注明理由;2、适应症不适宜;3、无适应症用药。
部分不合理处方如下:三、分析本月处方合格率较上月提高,无审核调配药师签字、药品用法用量不适宜等问题已明显改进。
但适应症不适宜以及无适应症用药处方的存在依然是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另外,抗菌药物使用率远高于__规定的20%,抽查处方发现,本月口服用抗菌药物较多,且支气管炎等季节性疾病较多,这是抗菌药物使用率增高的主要原因。
四、改进措施:1、本月不合理处方主要是无适应症用药及适应症不适宜处方。
多名患者持一张就诊卡就诊或一名患者就诊于多个科室,医师未对诊断进行修改直接开具药物等,要避免这类处方的出现,医师应严格执行《处方管理办法》中相关规定,临床诊断要填写清晰、完整,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完善信息系统,杜绝该类处方。
2、网络中心等相关部门继续完善信息系统,__电子化处方点评及抗菌药物专项处方点评,避免主观误差,使数据更具普遍性及合理性。
有关医院处方点评工作总结 22023年__《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处方点评__,填写处方评价表,对处方实施动态监测及超常预警,登记并__不合理处方,对不合理用药及时予以干预。
2023年,__印发了《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
根据上述规定,我院从2023年起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处方点评。
现将相关工作汇报如下:1、处方点评的工作情况我院处方点评工作在医院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和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__下,由医务科和药剂科共同__实施。
根据我院具体实际,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各科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以《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__《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方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__药典临床用药须知》、《新编药物学》及药品说明书为依据,__临床、药学和行政管理的专家对门诊处方实行定期检查评价,填写处方评价表,并对各项内容进行统计分析。
一、概述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医疗服务的日益普及,处方作为医疗行为的重要记录,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用药安全。
为了提高处方质量,规范诊疗行为,我院自20xx年始,定期对门诊和住院处方进行点评,现将近期处方点评工作总结如下。
二、点评内容与方法本次点评主要针对门诊和住院处方,涉及内科、外科、儿科、妇产科等多个科室。
点评内容包括:1. 处方书写的规范性:包括处方格式、字迹、签名等。
2. 用药合理性:包括药物选择、剂量、用法、疗程等。
3. 抗菌药物使用:包括适应症、药物选择、剂量、疗程等。
4. 中药处方:包括药物组成、剂量、用法等。
点评方法采用随机抽查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每月随机抽取门诊处方300张,住院病历50份,同时针对重点科室和重点药物进行专项检查。
三、点评结果与分析1. 处方书写规范性:总体良好,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字迹潦草、签名不规范等问题。
2. 用药合理性:大部分处方用药合理,但部分处方存在药物选择不当、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
3. 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总体合理,但仍有部分处方存在适应症不适宜、药物选择不合理、疗程过长等问题。
4. 中药处方:中药处方总体合理,但部分处方存在药物组成不合理、剂量过大等问题。
四、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1. 部分医师对处方书写规范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处方书写不规范。
2. 部分医师对药物知识掌握不够,导致药物选择不合理、剂量过大、疗程过长等问题。
3. 抗菌药物使用不规范,导致细菌耐药性增加。
4. 中药处方存在药物组成不合理、剂量过大等问题。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 加强对医师的培训,提高其对处方书写规范、药物知识、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的认识。
2. 建立处方点评制度,对不合理用药进行及时干预和纠正。
3. 加强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执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
4. 规范中药处方,加强对中药知识的培训。
五、总结通过本次处方点评,发现了我院在处方书写规范性、用药合理性、抗菌药物使用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门诊处方点评及典型处方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处方书写常见问题的分析,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的提高。
方法对2013年1-4月份的门诊4200张普通处方进行点评、分析。
结果有433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其中包括处方书写不规范、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遴选药物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无适应症用药等。
结论门诊处方问题很多,处方合格率有待提高,抗菌药物滥用严重,需加强《处方管理办法》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不合理用药典型处方分析【中图分类号】R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7-0105-02为贯彻落实《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的规定,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保障医疗卫生安全,现将我院2013年1-4月不合理用药现状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4月门诊处方420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医药书籍、咨询资深专家,对其中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
2 结果4200张门诊处方有433张处方存在不合理现象,占全部抽查处方的10.3%,其中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的3张、遴选药物不适宜22张、联合用药不适宜18张、无适应症用药6张、给药途径不适当3张、不合理应用抗生素312张、书写不规范258张,分别占不合理用药处方的0.69%、5.08%、4.16%、1.38%、0.69%、72.05%、59.58%,其中有些处方存在多种不合理现象。
3 不合理用药分析3.1 超剂量使用未注明原因例(1)患者男,7月,临床诊断: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x1瓶,注射用头孢他啶1.0gx2支,用法:静脉点滴,一日二次;5%葡萄糖注射液100mlx1瓶,利巴韦林注射液0.1gx1支,清开灵注射液10mlx1支,用法:静脉点滴,一日一次。
处方分析:头孢他啶婴幼儿常用剂量为一日30-100mg/kg,分2-3次静脉滴注。
7月大的宝宝按体重12公斤计算,以最高限100mg/kg计,1200mg分2次静脉点滴,每次只要0.6克,处方中的用量明显过大。
门诊处方点评(上)1、患者女,58岁。
临床诊断:急性结膜炎【处方】头孢克肟分散片0.1g×6片×1盒用法:0.1g,bid 口服【点评】①急性结膜炎常见的病因是微生物感染,抗菌药物治疗为针对病因的治疗,局部用药为主。
②患眼分泌物多时,以氯化钠溶液等冲洗结膜囊。
③细菌引起的急性结膜炎局部充分滴用有效的抗菌药物眼药水和眼药膏。
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急性期每1~2小时一次,病情好转后减少滴眼次数。
④病毒引起的急性结膜炎急性期可使用0.1%阿昔洛韦眼药水等,每小时1次。
合并细菌感染时,加用抗菌药物治疗。
⑤鉴别病原体有困难时,可联合使用抗菌药物眼药水和抗病毒眼药水。
2、患者男,62岁。
临床诊断:慢性骨髓炎。
【处方】利福平胶囊0.15g×100片×1瓶用法:0.45g,qd,口服【点评】①门诊慢性骨髓炎患者不推荐经验性治疗;抗菌药物应用宜根据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有效的抗菌药物。
②利福平单联抗感染治疗易产生耐药菌。
骨髓炎慢性感染患者应联合应用抗菌药物,并需较长疗程。
利福平可与糖肽类联合用于MRSA引起的骨髓炎。
③利福平用法用量不妥。
利福平用于结核病以外的其他感染:一日剂量0.6~1g,分2~3次给予,饭前1小时服用。
3、患者男,39岁。
临床诊断:丹毒。
【处方】NS100ml+青霉素240万u/ivgtt,bid×3d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200ml:0.8g/ivgtt,qd×3d【点评】①替硝唑葡萄糖注射液使用指征未明。
②丹毒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和皮下组织内的淋巴管及周围软组织的急性炎症。
药物治疗首选青霉素G治疗,一日640万~960万单位,分2次静脉滴注,连续治疗至少2周。
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其他抗菌药物,如左氧氟沙星。
③少数丹毒可因感染扩散演变为急性蜂窝织炎,后者在少见情况下可能合并厌氧菌感染,导致病情加重。
④本例替硝唑属于预防性、经验性用药;从病原学角度看,未做细菌培养经验性联用替硝唑不妥。
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专项处方点评与分析摘要:目的:探究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分析的作用,总结医院存在的抗菌药物使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管理对策。
选取本院于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门急诊18000张处方进行抗菌药物处方点评。
主要从抗菌药物处方的使用情况、不合理处方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给予效果评价。
关键词:急诊;抗菌药物;处方点评;管理对策引言抗菌药物被广泛应用到多种疾病的临床治疗中,对于细菌感染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尤为显著。
合理使用抗菌类药物可以有效提高抗感染效果,降低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且能降低细菌的耐药性。
然而,抗菌类药物若不按正常的用法用量或者联合用药不当,则会导致细菌产生耐药性。
如果选用对致病菌敏感的抗菌药物,则可能导致治疗无效。
为此,我国相继出台一系列关于管理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法律法规,以保证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医疗质量与安全。
目前,对抗菌药物进行处方点评已成为各大医院重要的研究课题,并最终研究出各医院适用的处方点评方式。
处方点评可有效促进医院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显著改善抗菌药物滥用现状,可视为对解决不合理用药问题的一项有效措施。
本研究通过18000张处方,总结出抗菌药物处方问题,并提出管理对策。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数据资料来源于我院2020年10月至2021年3月18000张门急诊处方进行抗菌药物合理性点评。
评价标准:根据《新编药物学第17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国家基本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临床用药须知》、《处方管理办法》、中华医学会、药品说明书、中华中医药学会等指定的诊治标准和用药指南进行抗菌药物点评和分析。
1.2方法不合理处方点评小组点评时间在每月的6号前,把不合理处方的点评汇总到组长处,然后由处方点评小组组长对相应的医师进行反馈,如无异议则将公示于本院网站;如有异议,可以写反馈表,说明原因。
详细制定不合理处方应用的惩罚制度;对反复使用抗菌药物不合理的医师,医务科给予当面谈话,进行批评教育;情节较为严重的医师,可将医师的抗菌药物处方权取消;每半年进行一次抗菌药物专项知识的学习,学习完成后进行考核,对新任职的员工进行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相关法律法规培训。
门诊处方点评分析
1、患者,男,28岁,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皮炎。
处方: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7)1盒 10mg日1次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胶
囊(60 mg*12)1盒 60 mg日2次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25 mg*18)2盒
50mg日3次口服;复方樟脑乳膏(30g)1盒 2mg日2次局部给药。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重复给药。
【分析】咪唑斯汀缓释片是长效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适用于成人或12岁以
上的儿童所患的荨麻疹等皮肤过敏症状、季节性过敏性鼻炎(花粉症)及常年过
敏性鼻炎。盐酸非索非那定胶囊也是具有选择性外周H1受体拮抗作用的抗组胺
药物,二者药理作用相同。建议根据病情需要选用其一即可。
2、患者,女,83岁,神经内科二门诊,临床诊断:脑梗塞。
处方: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0.5mg*20)1盒 0.5mg日2次口服;阿司匹林肠
溶片(100mg*30)1盒 100mg日1次口服;匹伐他汀钙片(2mg*7)2盒 2mg
日1次口服;尼麦角林片(10 mg*24)3盒 10mg日3次口服;血塞通片(50
mg*20)2盒 50mg日2次口服。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适应证不适宜;用法、用量不适宜。
【分析】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适应症为轻、中度抑郁和焦虑。神经衰弱、心因性
抑郁,抑郁性神经官能症,隐匿性抑郁,心身疾病伴焦虑和情感淡漠,更年期抑
郁,嗜酒及药瘾者的焦躁不安及抑郁。建议完善诊断如补充第二诊断体现该药物
使用指征。且该药对83岁高龄患者来说,日2次口服用药频次偏高,建议早晨
服1片即可。
3、患者,男,1月,儿科专家(二)门诊,临床诊断:缺钙。
处方: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0.21g*36)1盒 1粒日2次口服;复方锌铁钙
颗粒(5g*10)3盒 0.25g日1次口服。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适应证不适宜;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分析】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主治因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慢性腹泻、便秘,
也可用于治疗轻中型急性腹泻,慢性腹泻及消化不良、腹胀,以及辅助治疗因肠
道菌群失调引起的内毒素血症。建议完善诊断如补充第二诊断体现该药物使用指
征。②复方锌铁钙颗粒禁用于非缺铁性贫血者,如婴幼儿单纯缺钙,建议选择单
纯补充钙剂药物。
4、患者,男,78岁,中医部门诊,临床诊断:面神经炎。
处方:甲钴胺胶囊(0.5mg*24)2盒 1mg日1次口服;维生素B1片(5mg*100)
1瓶 1mg日3次口服。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分析】甲钴胺胶囊适应症为周围神经病。用法用量通常成人一次0.5mg,日3
次口服。可根据年龄、症状酌情增减。由于该患者为78岁老年人,机能减退,
建议酌情减少用量。该处方每次用药剂量偏大。同时注意本品开封后,应避光、
避湿保存。
5、患者,男,71岁,皮肤科门诊,临床诊断:疖。
处方:硫酸庆大霉素注射液(8万单位)3支 8万单位日1次局部外用;头孢呋
辛酯胶囊(0.125g*12)2盒 0.25g日2次口服;夫西地酸乳膏(5g)1支 1g
日1次局部外用。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药品剂型或给药途径不适
宜。
【分析】①夫西地酸乳膏适用于各种细菌性皮肤感染,主要用于革兰氏阳性球菌
引起的皮肤感染。日1次局部外用每日用药频次偏少,应每日2-3次局部外用。
②抗菌药物的局部应用宜尽量避免,且应避免将主要供全身应用的品种作局部用
药。皮肤黏膜局部应用抗菌药物后,很少被吸收,在感染部位不能达到有效浓度,
反而易导致耐药菌产生。
6、患者,男,81岁,心血管门诊,临床诊断:高血压。
处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7)2盒 5mg日2次口服;艾司唑仑片(1mg)
20片 2mg日1次口服;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20g)2支 0.1g日2次局部
给药。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适应证不适宜。
【分析】①降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终末消除半衰期约为35-50小时,应每日
1次给药。治疗高血压,初始剂量为5mg,每日一次,最大剂量为10mg,每日
一次。虚弱或老年患者、伴有肝功能不全患者初始剂量为2.5mg,每日一次;此
剂量也可为原使用其它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需加用本品治疗的剂量。②建议完善诊
断如补充第二、三诊断体现艾司唑仑片和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使用指征。
7、患者,女,75岁,心血管门诊,临床诊断:高血压。
处方:苯磺酸氨氯地平片(5mg*7)2盒 5mg日2次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胶囊(7片)2盒 1粒日1次口服;杏灵分散片(0.3g*12)2盒 0.6g日2次口
服;辛伐他汀片(20mg*14)2盒 20mg日1次口服。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分析】降压药物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终末消除半衰期约为35-50小时,应每日1
次给药。处方日2次口服超过常规用药频率。
8、患者,女,58岁,呼吸内科门诊,临床诊断:急性支气管炎。
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50ml+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液0.9g日1次静滴;0.9%
氯化钠注射液100ml日1次静滴冲管;5%葡萄糖注射液250ml+痰热清注射液
30ml日1次静滴。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用法用量不适宜。
【分析】①我国《国家抗微生物治疗指南》(2012版)、《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导原则》(2015版)等官方权威文件均指出,急性气管-支气管炎以病毒感染
多见,多数病例为自限性。治疗原则以对症治疗为主,不应常规使用抗菌药物。
少数病例可由肺炎支原体、百日咳博德特菌或肺炎衣原体引起,此时可给予抗菌
药物治疗。及以下情况可予抗菌药物治疗:75岁以上的发热患者;心力衰竭患
者;胰岛素依耐性糖尿病患者;严重神经系统疾病患者。②克林霉素磷酸酯注射
液为时间依耐性抗菌药物,成人轻中度感染用法用量为一日0.6-1.2g,分2-4次
给药(q12h-q6h)。该处方0.9g日1次静滴用药频次不足,且单次用药剂量偏
大,不仅达不到治疗效果,且易导致耐药,不合理。
9、患者,女,28岁,呼吸内科门诊,临床诊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处方:头孢泊肟酯干混悬剂(0.1g*6)1盒 100mg日2次口服。
【主要存在问题】用药不适宜处方-遴选的药品不适宜。
【分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病原体是病毒,少数是细菌。急性细菌性上呼吸
道感染以口腔定植菌溶血性链球菌为多见,其次为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和
葡萄球菌等,偶见革兰阴性杆菌。抗菌药物治疗可选口服青霉素、第一、二代头
孢菌素、大环内酯类或喹诺酮类。一般无需选用第三代头孢菌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