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的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的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的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的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及建筑的节能设计

建筑能耗更是刻不容缓,而建筑节能是减少建筑能耗的有效方法,同时也是节约经济的方法。因此,依据建筑规范对节能进行优化设计,充分利用我国现有的自然条件,在改善人们居住环境的同时,充分挖掘节能潜力,从而实现节约能源,减少能源消耗。

标签:建筑;节能设计;重要性;要点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进步,使社会各个行业开始逐渐意识到节能设计的重要意义,并且节能设计在工程设计、施工、使用期间也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建筑企业必须要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和当地的自然状况、风土人情紧密结合起来,这样所设计出的节能方案才是最高效可行的。建筑工程节能设计除了会影响建筑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还会促进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进程,这有助于我国的经济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1 建筑节能的重要性

建筑节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需要能源提供动力。1990~1995年第8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12%,而一次商品能源平均每年增长才有3.16%。这种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滞后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因此,能源短缺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根本性的制约因素。我们要发展国民经济,就非依赖于节能不可。

建筑节能是改善广大人民的建筑热环境的需要。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舒适的建筑热环境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的需要。我国气候冬冷夏热的问题是相当突出的。冬天需要采暖,夏天想要空调,而采暖和制冷都需要能源,其中对优质能源的需求量增长更快。

2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问题

2.1效率低下

随着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采暖与空调使用量越来越大,导致建筑能耗大幅度增加,我国建筑能耗大概有50~60%用于供暖与空调。我国北方地区冬季寒冷,主要依靠燃煤锅炉进行集体供热,由于锅炉的单台热功率较小,导致供热效率低下,并且大量燃煤造成空气污染。

2.2围护结构性能差

我国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较差,墙体保温性能差,造成房间散热快,冬季室内气温普遍较低。窗户气密性较差,传热较快,造成夏季室內气温升高,并且很多建筑由于年久失修,窗户透风现象严重,冬季不利于保暖。另外由于供热管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2021)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及措施(2021)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602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021)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能源的紧缺,环境的严重污染,人们逐步认识到节能与环保的重要性,节能也逐步进人每个人的思想当中。我是节能设计处于起步阶段,存在较多的问题待解决。本文主要对建筑设计中的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措施。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设计 前言 建筑节能除了对可节约能源、节约能源及有效措施、建筑节能在身边、开发新能源进行规范管理,国家也应出台一些对建筑节能相关的政策,加强普及我国国民对节能减排的认知。不断完善和优化房屋建筑节能设计规划工作不仅仅是一个国家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同时也是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举

措。我国节能建筑还是处于起步阶段,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建筑节能设计就是其中一个比较薄弱的环节。 一、我国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不够重视城市建筑规划节能的重要性 在我国以往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设计人员经常考虑的是容积率、空间形态、建筑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以及日照时间、间距等一些问题,而很少会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因此,只是在建筑单体方案设计阶段才有所体现节能设计,从而也就引发了不少设计单体难以解决的问题。 (2)对建筑单体的通风设计考虑不周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许多建筑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一般会要求建筑设计人员采用最高容积率进行设计,甚至会出现超值设计的情况,如此一来便会致使许多建筑为一梯六户或者一梯八户,甚至是一梯十户或者以上.这种建筑单体平面的通风效果将会很差,尤其在夏季的时候,室内会积聚大量的热量无法较快散失,只能通过人工通风或者是空调进行降温,从而极大的增加了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

51 51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 梁晓韵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建设步伐日益快速,我国既有建筑及每年新建建筑量巨大,加上我国为人口大国,建筑能耗大于全国总能耗的25%,增长速度远高于能源生产。鉴于建筑用能的严重浪费,抓紧建筑节能工作成为国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个关于建筑节能的标准、规范及条例。本文将结合广东地区建筑节能设计实例分析,说明如何使用既有建筑技术、材料和方法满足建筑节能规定指标。 [关键词]建筑节能 围护结构 常规性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建筑业发展迅猛,建筑能耗问题也相应产生。国家先后出台了多份关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的文件及规范,如:于2006年6月1日起正式实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于2007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以及于2008年8月由国务院颁布的《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这些条例与规范的颁布无不体现国家对建筑节能的重视力度,可见,建筑节能设计在建筑设计流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然而,尽管“低碳”与“绿色”已成为当下的流行词汇了,在我们日常接触到的工程设计中,大多仍为常规性建筑,这些项目通常造价有限,以致不能使用先进的生态设备及技术。此时,为了能满足国家强制的节能规范,需在建筑的功能空间及围护结构的选择上作一定的考量。 以下,通过两个工程实例分析如何使用既有建筑技术、材料和方法来满足建筑节能条例。 工程实例一: 珠江太阳城广场商业中心1、项目情况: 珠江太阳城广场商业中心坐落在广州市珠江新城东部中心北段,东临平川路,西临马场路,是一座集商业、娱乐、特色服务、绿色广场于一体的综合商业设施。规模:用地约34776 m2,总建筑面积144685 m2。该工程的设计理念是想要把“娱乐”渗透到“购物”中,“健康绿色”引入“商业”。于是,设计采用了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希望营造的商业氛围和设计理念所带来的效果。 2、出现的问题:“理念”造成建筑能耗过高,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由于广州地处夏热冬暖的气候带,且夏季在一年中时间相对较长,采用这样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会造成该建筑在今后的使用过程中耗能过高。尽管采用了6+0.76+6钢化夹胶Low-e玻璃(遮蔽系数:0.61,可见光投射比:0.52)的设计,但经过对建筑进行节能验算后发现,其建筑能耗不能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3、解决方法: (1)利用平面布局中的有利空间 通过对图纸进行深入分析后,我发现,在玻璃幕墙与商铺之间,有不少宽度为500~700mm的幕墙检修通道,有些甚至贯穿两层楼(附图1)。这些其实可以成为非常优良的隔热层,于是经与空调暖通专业商量,在这些检修通道设置一定的排风口,使这些检修通道的空气流动加快,达到迅速散热的作用,形成良好的自然的隔热通风带。在不增加工程造价,不破坏立面设计的情况下达到节能的目的。 (2)从材料的性能研究和改进入手,提高其节能效果 玻璃方面:附加能提高综合遮阳能力的新型做法 通过对玻璃厂家咨询,了解到一种合适的玻璃做法――双层印丝(或者彩釉)系统。这是一种将无机丝网(色釉)印制在玻璃表面,再进行烧结处理,使其永久印于玻璃表面的一种做法。这样做的优点在于,能加大玻璃的遮蔽系数,而对可见光投射影响又不会太大。经过附加的双层印丝系统的Low-e玻璃(钢化夹胶6+0.76+6),其遮蔽系数由原来的0.61降低到0.54,可见光投射比仍能到达0.5(高透)。也就是说,采用此系统的幕墙设计,能达到 较高的遮阳效果,亦即对能耗的节约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墙体方面:改用隔热更优良的复合墙材 该工程原设计外墙采用加气混凝土(厚度190,密度700,导热系数λ为0.25 W/(m2·K) ),后经甲方同意,将其修改为复合墙板(厚度120,密度750~800,导热系数λ为0.19 W/(m2·K) ),在密度不变的情况下,采用复合墙板的导热系数从原来的0.25降为0.19,即其隔热性能得到大大提高。 4、调整后的效果:能耗满足国家规范要求 经过以上的节能设计调整后,再对模型进行验算,其结果令人满意:整体能耗有所降低,不仅满足权衡验算的能耗要求,其节能率能达到56%的理论值。 工程实例二: 广州亚运运动员村住宅节能(一区)1、项目情况: 广州亚运运动员村位于番禺南沙区,是为广州2010年亚运兴建的重点项目。本人负责节能设计的“运动员村一区”总建筑面积:121306 m2 ,共有10栋住宅,分别为地上14层和12层,地下一层(附图2)。为了更好地响应国家对于建筑节能的政策,在项目之初,负责该项目总指挥的重点工程办公室就出台了《广州亚运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 2、面对的问题:标准高于国家规范要求,设计上难度加大。 《广州亚运城住宅节能设计标准》中对各个指标甚至连一些构造的做法都有较细致和明确的规定,有些规定甚至还高于国家标准,同时也比平时习惯采用的广东标准细则更严格。因此,既要保证能满足亚运标准的同时,又要严格遵循构造的合理性与实操性,令设 附图1

居住建筑节能浅析论文

居住建筑节能浅析 [摘要]:随着能源的越来越紧张,能源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建筑节能技术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文章简单介绍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含义,提出了住宅建筑规划设计的节能措施和住宅单体设计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节能措施 abstract: as energy is becoming more shortage, building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at home and abroad in the field of energy saving is currently a hot research subject. based on the brief introduction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saving design of the meaning, puts forward the residential planning design of energy saving measures and single house design of energy saving measures key words: residence, architecture design, energy saving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能源的越来越紧张,能源的问题也就日益突出,建筑节能技术是当前国内外节能领域的一个热点研究课题。同时也已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热点。据资料显示,西方发达国家建筑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 45%,我国建筑能耗已占社会总能耗的20% 25%,正逐步上升到30% 因此建筑节能是目前节能领域的当务之急。各种建筑,尤其是居住建筑节能也越来越多的受到重视,目前,一般节

浅析建筑节能与优化设计

浅析建筑节能与优化设计 摘要:目前,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 剧上扬趋势。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 在3倍以上。因此,建筑节能已迫在眉睫。而优化设计是建筑节能的根本途径, 优化设计不仅影响工程建造直接能源消耗,而且影响建成后使用的能耗。 关键词:建筑节能;优化设计;建筑能耗;对策 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中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 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 总能耗的28%,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到20%。而这“28%”还仅仅是建 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 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现在中国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 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因此,建筑节能已迫在眉睫, 要把节能建筑工作放到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证国家能源安全、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因此,通过优化设计来有效控制能源消耗, 应得到广泛重视。 一、优化设计对建筑节能的影响 1、设计方案影响工程建造直接能源消耗 在工程设计中,其建筑和结构方案的选择对建筑的直接能耗有较大影响,如 建筑方案中的平面布置为内廊式还是外廊式、进深与开间的确定、立面形式的选择、层高与层数的确定、基础类型选用、结构形式选择等都存在着技术经济分析 问题。中国住宅建设用钢平均每平方米55公斤,比发达国家高出10%~25%,水 泥用量为221.5公斤,每一立方米混凝土比发达国家要多消耗80公斤水泥。据统计,在满足同样功能的条件下,技术经济合理的设计,可降低工程建造直接能源 消耗5%~10%,甚至可达10%~20%,如某无线电厂的多层框架结构厂房(4层),设计单位按常规设计为独立基础,由于多层厂房荷载较大,致使独立基础 的单体尺寸较大,埋深较深(-3.2m),事后经其他设计人员分析如采用柱下条基,可节约大量的砼,并可降低埋深减少土方开挖所消耗的机械能耗;某综合办公楼,在优化设计中,因改变原先设计中的普通钢筋为带肋钢筋,单此一项优化设计, 共节约钢筋1000T,钢筋总节约率达30%左右。 2、设计方案影响建成后使用的能耗 建筑是牵涉到很多专业的复合体,并且完整的建筑节能工作包括了从最初的 规划、方案到设计、施工,以及多年的运营使用,直至最后拆除重建的全生命周 期过程。但以往只注重直接建造成本的降低,轻运营阶段能耗的使用情况。从住 宅使用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看,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住宅使用能耗为相同技术条 件下发达国家的两到三倍。2020年,中国的建筑能耗将达到29430亿度电,比三峡电站34年的发电量总和还要多。现在,我们必须用全寿命周期的节能理念对 建筑进行优化设计,即以较低的寿命周期能耗实现必要的功能,获得丰厚的寿命 周期经济效益。所谓寿命周期能耗是指整个寿命周期过程中发生的全部能源消耗,包括建设、使用、维修、残值及清理等阶段所发生的能源消耗。设计不仅影响项 目建设的一次性能耗,而且还影响使用阶段的能源消耗,如暖通、照明的能源消

外文翻译--浅谈加强公共建筑节能和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外文翻译--浅谈加强公共建筑节能和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中文3886字 附录 附录A 外文翻译 Talking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Public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Desig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China'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mmunity is also growing rapidly, increasing by one percentage point more than a year, of which, many large public buildings to "seek Yang, Innovation, and big"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ecome a "black hole." Strengthen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especially in public buildings and 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fundamentally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which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par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public buildings and h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 design are described, and made some personal advice. Keywords:Public building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mportance 1Introduction Our country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it is a big country building, housing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the country has more than 400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new housing area per year up to 17~18 million square meters, more than the sum of all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each year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area. With

影响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分析

影响建筑节能设计因素分析 摘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为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有利于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调整设计参数,在满足节能标准的前提下,尽量满足设计的个性化需求,本文针对公共建筑中的办公建筑节能设计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供设计低耗能建筑参考。 关键词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能耗办公建筑 1引言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于2005年7月1日实施,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分为两部分,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在建筑和建筑热工设计中的强制性条文中,对建筑的体形系数、不同窗墙比下的门窗传热系数和窗子遮阳系数、外墙屋顶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与非采暖空调房间相邻的隔墙的传热系数等作了强制性规定,当设计建筑满足这些强制性条文时,设计建筑即满足节能标准的要求,如果其中某些指标不满足,则应进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权衡判断,要求设计建筑的能耗小于参照建筑的能耗。在工程设计中,设计师可能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各种参数,使设计建筑既满足功能和创意的需求,又满足节能标准的最低要求。为便于设计人员了解建筑和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对能耗的影响,以利于设计低耗能建筑,本文针对办公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影响因素进行模拟分析,以确定各影响因素对能耗影响的大小。 2分析方法 以实际建筑物作为分析的建筑模型,该建筑满足节能标准对当地设计建筑的要求,其各项热工性能均达到节能标准的规定值(上限值),即该建筑是一个刚刚满足节能标准的建筑,按照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附录B中规定的空调系统形式、房间设备功率、人员密度、照明功率密度、新风量、各种时间表等条件,计算能耗,以其能耗作为参考,在一定范围内分别改变对能耗有影响的建筑物的窗墙比、窗子传热系数、窗子的遮阳系数,以分析各种因素对能耗的影响大小。计算软件采用本公司开发的公共建筑节能设计计算软件PBEC的修改版计算。 3影响因素分析 3.1 参照建筑 该建筑为一办公楼建筑,地下三层,地上三十九层,建筑面积63891m2,地上52321m2.地上高度136.80 m, 筒中筒结构,典型标准层东西长40.5m,宽29.9m,裙楼部分各层建筑面积大于典型标准层面积,厕所和电梯在内筒中央区。各朝向的窗墙比:北向 0.62,西向 0.55,南向 0.64,东向 0.59,体形系数 0.12,整个建筑物平均窗墙比0.6,假设新风系统按层划分。 3.2 窗墙比的影响 从采光、建筑艺术和室内人员感觉角度考虑,公共建筑的窗墙比往往偏高,从建筑节能角度,宜降低窗墙比,为分析窗墙比的影响,将窗墙比的取值范围加大,以分析影响大小。计算结果见以下各表。表中数据为计算条件下的耗能量与参照建筑耗能量之比。

浅析节能设计问题和对策

西南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浅谈节能设计问题和对策 学生姓名 学号 类型网络教育 专业土木工程 层次专升本 指导教师 日期

目录 摘要 (3) 1、绪论 (4) 2、研究目的和意义 (4) 3、做好建筑节能设计的措施来自交互的威胁 3.1城市建筑规划节能设计 (5) 3.2 建筑通风节能设计 (5) 3.3 建筑外遮阳的合理运用 (6) 3.4 减少热桥的产生 (7) 4、结论 (8) 参考文献 (8) 致谢 (9)

浅谈节能设计问题和对策 摘要 随着全球环境的日益恶化,绿色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必然方向。目前所有的建筑设计都必须考虑节约能源,采用绿色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能充分的利用自然资源,降低人工能耗,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能提供一个健康、舒适、高效的建筑,满足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经济飞速发展,随着建筑规模和数量的不断扩大,建筑业成为在我国的支柱产业之一。在能源、环境与经济发展日益矛盾的大背景下,贯彻国家节能减排政策,推进建筑节能设计成为重点研究课题。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绿色;

1、绪论 我国建筑能耗有很大一部分是由于设计问题造成的,国家也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建筑节能设计做出相应的规定,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时候,应当充分考虑当地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等因素,最大限度的利用自然能源来实现取暖和降温的功效。 2、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我国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问题 (1)不够重视城市建筑规划节能的重要性 在我国以往的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中,建筑设计人员经常考虑的是容积率、空间形态、建筑与周边环境是否协调以及日照时间、间距等一些问题,而很少会从建筑节能的角度来进行设计,因此,只是在建筑单体方案设计阶段才有所体现节能设计,从而也就引发了不少设计单体难以解决的问题。 (2)对建筑单体的通风设计考虑不周 在目前的市场经济环境中,许多建筑开发商为了最大限度的利用土地,一般会要求建筑设计人员采用最高容积率进行设计,甚至会出现超值设计的情况,如此一来便会致使许多建筑为一梯六户或者一梯八户,甚至是一梯十户或者以上.这种建筑单体平面的通风效果将会很差,尤其在夏季的时候,室内会积聚大量的热量无法较快散失,只能通过人工通风或者是空调进行降温,从而极大的增加了建筑能耗。同时,在目前许多建筑设计中,一般是根据立面造型的考虑来进行建筑立面窗户的设计,于是出现了采光面积大但是可开启窗户面积小的情况,如此的设计不仅隔热很差,对通风效果也更加不利。 (3)建筑外遮阳设计得不到重视 在许多建筑设计中,设计人员往往为了建筑造型效果而刻意设计一些建筑立面上的装饰构板,但是这些构件并不是从遮阳方面进行考虑的,因此没有太多实际用途,仅仅是一些形式作用.这些与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原则以及经济原则是相违背的。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版) 摘要: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较大比重。本文提出建筑节能各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节能设计 一、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但可再生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我国因为人口多、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能源危机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近一半,

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1、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1.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如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夏(冬)季主导风与平均风压、雨雪量等。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微环境”设计 除了地区气候特征,还需注意区域的“微环境”,如地形条件、地表环境、地表土壤和环境植被等。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通过合理的外部环境设计来改善既有的微气候环境,创造建筑节能的有利

浅谈我国钢结构建筑的节能设计

浅谈我国钢结构建筑的节能设计 摘要:钢结构建筑具有抗震性能好、结构坚固和施工速度快等诸多优点,尤其是在节约能源和资源方面具有其他材料不可比拟的优势,使得钢结构成为绿色建筑的首要构架之一,是值得推广和发展的新型建筑技术。 关键词:钢结构建筑;节能设计思路;节能设计方法 近年来,随着我国钢铁工业的快速发展,钢材产品以其优良的性能而大量应用到建筑中,而我国的建筑能耗已经占到全国总能耗的30%以上,建筑节能设计对我国使用能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这也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基础。本文针对钢结构建筑阐述如何实施节能设计,可供工程参考。 1 钢结构在节能建筑中应用的特点分析 1.1 钢结构在节能建筑中的优势 钢结构作为我国建筑中承重梁柱的重要结构之一,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钢结构在设计形式上比较灵活,这也使得大开向和灵活分割在建筑中得以实现;刚结构建筑能够使建筑实现产业化,能够有效的缩短建筑工程的施工周期,相比于其他建筑结构还能够提升室内使用面积,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钢材能够回收再利用,对环境污染比较小,降低社会的总能耗;钢结构的力学性能极强,具有良好的抗震和抗拉伸能力,对于抵御一些自然灾害具有其他建筑结构不可比拟的优势等。 1.2 钢结构在节能建筑中的劣势 虽然钢结构建筑相比于其他建筑结构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也不得不重视钢结构的劣势,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应对这些问题。首先是钢结构的耐火问题,常温状态下,钢结构是一种性能优异的建筑材料,但是当钢材外界温度超过250℃之后,钢结构的强度降低非常快,当温度超过550℃之后,钢结构的承载力将会严重降低,因而钢结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建筑坍塌和损坏的速度十分快。其次是钢结构的防腐问题,由于钢结构处于露天的环境中,钢材很容易生锈和腐蚀,进而降低钢结构内部的承载力,同时也会影响建筑美观,因而钢材的防腐问题对钢结构建筑的使用寿命影响比较大。最后是钢结构的设计一旦制定出来是不能够轻易变动的,使得钢结构应用的市场风险比较大。 2 钢结构建筑的节能设计思路 钢结构建筑的节能设计思路都是针对钢结构具有较大的导热系数而设计的,因而必须重视以下几点:在结构上力求避免热桥,一般情况下,钢材的热桥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通过灵活的设计还是有很大的可能避免热桥,例如在轻钢龙骨结构中,在墙和钢材的交接处使用普雷斯特角背衬连接件能够消除热桥效应;在钢

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有关规定 一、建筑部分 1、根据建筑使用功能对节能的要求,住宅、宿舍、公寓(包括酒店式公寓与公寓式办公)、医院病房及幼儿园,均应按居住建筑进行节能设计。 2、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按规范和标准有采暖和空调要求的空间,围护结构均应做节能设计。 3、不同使用性质的功能空间,能分开考虑的可分开进行节能设计;不能分开的按节能指标高的进行节能设计。 4、住宅楼底层(不超出住宅楼平面范围)设有每户建筑面积小于300㎡的商业网点,可统一按住宅进行节能设计。 5、当屋面采用板状或块状保温材料时,应分层错缝铺设。 6、住宅顶部如有阁楼层,不管用做储藏室或卧室,屋面均应按节能要求做保温。 7、计算窗墙面积比时,凸窗的窗面积和凸窗所占的墙面积应按窗洞口面积计算。凸窗的传热系数限值应比普通窗降低15%,且其不透明的顶部、底部、侧面的传热系数应≤外墙的传热系数。 8、常用整窗传热系数应根据DB64/521―2008《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表D1.1及表D1.2确定,检测报告不能作

为设计依据。 9、常用外门窗采用5+9A+5或6+12A+6的中空玻璃。平开窗铝合金型材或塑料型材均不宜小于60mm。推拉门窗不能作为节能门窗使用。 10、一般建筑门窗不宜采用充氩气(或其他惰性气体)的中空玻璃窗,可考虑采用单框塑钢窗加塑钢中空玻璃窗组成的双层窗。 11、居住建筑外窗的下口距地尺寸不应低于0.5m。 12、主要使用房间的朝向为东向或西向时,其外窗应考虑遮阳。 13、太阳能热水系统应与建筑一体化设置,统一设计施工,同步运营使用,不能作为二次设计内容。 14、室外安装的太阳能集热器必须设置托架、支座或挑板,并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严禁将集热器悬挂安装于室外。 15、外门窗洞口室外部分的侧墙面应做保温处理,并应保证外门窗洞口室内部分侧墙面的内表面温度不低于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的露点温度。 16、变形缝应采取保温措施,并应保证变形缝两侧墙面的内表面温度在室内空气设计温、湿度条件下不低于露点温度。 17、外保温系统优先选用涂料饰面,如贴面砖需采取特殊构造措施。EPS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贴面砖时,建筑

节能设计学习心得浅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节能设计学习心得浅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浅谈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即室温冬季不低于18摄氏度,夏季不高于26摄氏度。时隔30年,20xx年,围绕着石油与能源问题的“大事”再次集中发生,而我国的能源问题更是显露无遗。 能源环境恶化的同时,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规模迅速扩大,同期比较,我国一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是发达国家建筑面积的总和还要多。有资料显示,本世纪20年内,我国的建筑业仍将迅速发展,预计到2021年底全国房屋建筑将达近700亿平方米。 一、建筑节能要求十分迫切1、建筑能耗约占社会总能耗的 1/3 我国建筑能耗的总量逐年上升,在能源总消费量中所占的比例已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10%,上升到近年的27.45%。而国际上发达国家的建筑能耗一般占全国总能耗的33%左右。以此推断,国家建设部科技司研究表明,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改善,我国建筑耗能比例最终还将上升至35%左右。如此庞大的比重,建筑耗能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软肋。

2、高耗能建筑比例大,加剧能源危机。 直到2002年末,我国节能建筑面积只有2.3亿平方米。目前,我国已建房屋有400亿平方米以上,属于高耗能建筑,总量庞大,潜伏巨大能源危机。正如建设部有关负责人指出,仅到2000年末,我国建筑年消耗商品能源共计3.76亿吨标准煤,占全社会终端能耗总量的27.6%,而建筑用能的增加对全国的温室气体排放“贡献率”已经达到了25%。 据分析,我国目前处于建设鼎旺期,每年建成的房屋面积高达16亿至20亿平方米,超过所有发达国家年建成建筑面积的总和,而97%以上是高能耗建筑。以如此建设增速,预计到2021年,全国高耗能建筑面积将达到700亿平方米。因此,如果现在不开始注重建筑节能设计,将直接加剧能源危机。 3、我国建筑节能状况落后,极待改善 在70年代能源危机后,发达国家开始致力于研究与推行建筑节能技术,而我国却忽视了这一方面的问题。时至今日,我国建筑节能水**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举例说明,国内绝大多数采暖地区围护结构的热功能都比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差许多。外墙的传热系数是他们的3.5至4.5倍,外窗为2至3倍,屋面为3至6倍,门窗的空气渗透为3至6倍。现在,欧洲国家住宅的实际年采暖能耗已普遍达到每平方米6升油,大约相当于每平方米8.57公斤标准煤,而在我国,达到节能50%的建筑,它的采暖耗能每平方米也要达到12.5公斤,约为欧洲国家的1.5倍。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新版)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新版) Safety is the prerequisite for enterprise production, and production is the guarantee of efficiency.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 安全论文)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文字可以自由修改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新版) 摘要:建筑能耗占我国总能耗较大比重。本文提出建筑节能各个方面的设计策略,充分利用自然能,降低不可再生能源消耗,促进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节能;建筑能耗;节能设计 一、引言 随着世界范围内石油、煤炭、天然气三种传统能源日趋枯竭,人类不得不转向成本较高但可再生的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我国因为人口多、资源贫乏,且分布不均,能源危机尤其严重,主要表现在经济发达地区能源短缺和农村商业能源供应不足,造成北煤南运、西气东送、西电东送;能源利用效率低,能源终端利用率仅为33%,比发达国家低10%;建筑能耗(包括:建材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使用能耗)约占全社会

总能耗的近一半,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巨大负担,因此实行建筑节能,降低建筑能耗,已刻不容缓。 二、建筑节能设计 建筑节能是指建筑在规划、设计、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节能型材料和技术,加强用能管理,在保证建筑节能和室内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 1、外部环境的节能设计 1.1合理选址 建筑选址主要是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水质、地形及周围环境条件等因素的综合状况来确定,如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夏(冬)季主导风与平均风压、雨雪量等。为建筑节能创造条件,同时又要不破坏整体生态环境的平衡。。 1.2“微环境”设计 除了地区气候特征,还需注意区域的“微环境”,如地形条件、地表环境、地表土壤和环境植被等。根据建筑功能的需求,

低碳背景下建筑节能降耗设计研究分析

低碳背景下建筑节能降耗设计研究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建筑节能降耗逐渐成为人 们所关注的焦点。如何使建筑既能适应社会经济和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又能提高 能源的利用率,是建筑设计人员需要进行探究的问题。本文以某工程项目为例, 根据项目建设的地域和环境实施科学的节能降耗,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能降耗;能源问题;设计理念 引言 目前,建筑耗能已经和工业耗能、交通耗能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近年来,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增加,建筑高能耗更是呈急剧上升的趋势,给 能源和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和影响。建筑设计节能降耗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是能源降耗的进一步拓展和优化,是促进建筑行业及自然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课题。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地块南北向距离约200m,东西向距离约100m,规划占地面积约 2376m2,总建筑面积为13997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10986.79m2,地下建筑 面积28991.83m2,为办公、商业设施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办公由1#楼6层建筑、2#楼的25层高层主楼及其9层辅楼和最高14层的3#楼组成,沿基地西南侧北一环路布置。该工程建成后将是本区域重要的城市建筑,能够成为北一环路高架下 车道的标志性建筑。商业由办公楼主楼底部和裙房组成,分别位于1#楼的底部二层、2#楼底部三层及其裙房、3#楼的底部三层,提供街区市民丰富多彩的购物、 文化休闲活动场所,包括沿街商业、商业内街及其广场、廊道等(图1)。 图1-实景图 2.节能降耗设计在项目中的实现 本项目节能降耗设计以系统协同性、地域性、高效性、自然性、健康性、经 济性等原则为依据,从节水技术、热岛效应设计处理、绿色新能源技术以及复层 绿化降噪设计等方面阐述本项目的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的实施。 2.1节水技术 为优化水源使用效率,创新废水处理技术,通过蓄水层补给减少废水的产生 和饮用水的需求。考虑运用雨水、中水、冷凝水进行灌溉,优先利用利用节水器具。最大化建筑内部用水的效率,以减少市政供水和废水系统的压力(图2)。 图2-雨水回收系统 (1)雨水利用为充分利用水资源,结合自身特点设计采用pp蓄水模块设置 雨水回用系统收集绿色屋顶和附近的人工湖收集雨水。雨水将经过过滤消毒处理 后经增压泵提升至使用点,采用微水量灌溉系统高效节水灌溉方式对绿化灌溉与 硬质道路冲洗,将雨水机房设置于场地地势最低处的地下室,高效地达到节水的 目的。 (2)景观灌溉以高效率的设备和适合当地气候的控制系统进行土壤、气候分析,设计选择合适的、地域特色景观植物以减低和消除对浇灌的要求。 (3)节水设备使用高效的设备,节水设备,堆肥式座便器和无水小便池和使用者感应器来降低饮用水的需求,座便器和小便池使用中水或雨水冲水,利用从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_

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思考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飞速发展,建筑设计上应按照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把建筑节能作为设计的主导思想,使人和自然更加和谐,为国家实施长远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本文就建筑节能设计的谈几点粗浅意见。 标签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1 前言 近年来,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已逐步受到建筑设计师的重视,如何在建筑设计中,更好地利用自然能源,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则是建筑设计师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节能建筑是指遵循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建筑朝向、间距、太阳辐射、风向以及外部空间环境进行研究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其主要指标有:建筑规划和平面布局要有利于自然通风,绿化率不低于35%;建筑间距应保证每户至少有一个居住空间在大寒日能获得满窗日照2小时等。本文就建筑节能设计谈几点粗浅意见。 2 建筑节能设计要点 2.1 自然条件 地区自然条件特征包括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夏(冬)季主导风与平均风压、雨雪量等要素。这些要素是我们节能设计需要注意的“自然条件”。此外,还需注意区域的“微环境”,如地形条件、地表环境、地表土壤和环境植被等。只有这样,才能权衡利弊、趋利避害,统筹运用气候因素。 2.2 通风 组织好建筑物室内外春秋季和夏季凉爽时间的自然通风,是建筑实现节能一个重要内容。良好的自然通风,既有利于改善室内的热舒适程序,也可减少开空调的时间,降低建筑物的实际使用能耗,因此在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总平面布置时,考虑自然通风是十分必要的。可现在有的楼盘本来自然通风良好,却将南向平台用玻璃密封起来,形成所谓“阳光房”,阻断自然通风,是达不到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的。 2.3 建筑物朝向 在建筑单体设计和群体总平面布置时,考虑朝向是很重要的。朝向对建筑能耗的影响,除了通风之外,还有太阳辐射。太阳辐射得热对建筑能耗影响很大,夏季太阳辐射得热增加制冷负荷,冬季太阳辐射得热降低采暖负荷。总之,由于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规律,南北向的建筑夏季可以减少太阳辐射的热,冬季可以增加太阳辐射的热,是有利的朝向。在规划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优先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 针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分析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方向,探讨了目前建筑节能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指出建筑节能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标签建筑;节能;设计 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和建筑耗能是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主要领域,尤其是建筑耗能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的提升,呈急剧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建筑能耗成为我国实现节能战略目标的巨大挑战,同时也预示着我国拥有着巨大的建筑节能潜力[1] 。 建筑节能是可持续建筑的重要环节和主要内容。近几年来,我国建筑节能也随着可持续生产与消费的发展从理念不断地走向了实践示范,成为了我国政府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型社会的重要举措[ 2] 。但由于我国建筑节能起步较晚,且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因此建筑节能设计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为此,我国应该在借鉴国际经验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我国建筑节能政策制度,全面推进我国建筑节能的发展。 1、建筑节能设计的发展方向 有专家预测,未来20 年我国将面临十分严峻的能源问题。建筑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目前近400亿m2 既有建筑中,高耗能建筑占99% 左右。从数量上来说,建筑用能已经占到全社会能源消费总量的近三成,再加上建材生产的能耗,用于建筑的能耗已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0% 左右[3] 。切实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缓解“粗增长”模式与能源供给之间的矛盾,节约、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大力推广节能型建筑改造既有建筑,不仅是党和国家的既定方针,也是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1. 1 建筑节能设计应从前期着手 在建筑规划阶段,要慎重考虑建筑物的朝向、间距、体型、体量、绿化配置等因素对节能的影响,改善热环境。在建筑的平面布局方面,朝向的选择很重要。冬季应有适量的阳光射入室内,避免冷风吹袭;夏季则尽量减少太阳直射室内及外墙面,有良好的通风。在建筑设计中,原则上应减少建筑物外表面积,适当控 制建筑体型系数,即建筑物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之比,减小建筑面宽,加大进深或增加组合体。建筑外形选用长条形,而体型复杂,凹凸面过多的塔式住宅对节能不利。寒冷地区多层住宅不应采用开敞式楼梯间,入口处设置门斗或采取其他避风措施,减少散热。另外,要重视屋檐、挑檐、遮阳板、窗帘、百页窗等的构造措施,对于调节日照节省能源是十分有效的,尤其是玻璃

现代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内容摘要 通过对建筑节能的内容、含义、范围进行分析,从减少建筑运行能耗入手,提出了实施建筑节能的几个有效途径,从而证实了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达到改善人们生活质量的目的。建筑节能是近年来世界建筑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向,也是当代建筑科学技术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地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国家发展的第二步和第三步战略目标,并引导我国建筑业与建筑技术随同世界大潮流迅速前进。

现代建筑节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建筑节能的含义 “建筑节能”的内容和含义在发达国家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就叫建筑节能(evergy saving in buildings);但不久即改为在建筑中保持能源(ev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意思是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近来则普遍称作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s),也就是说,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节省,而是从积极意义上提高利用效率。在我国,现在仍然通称为建筑节能,但其含义应该进到第三层意思,即在建筑中合理使用和有效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筑节能的范围从广义上讲应包括建筑材料的生产、建筑施工和建筑物使用等几个方面。而对于我们从事建筑设计的人员来讲,主要涉及到的应该是建筑物选址与规划、建筑物形态设计、建筑材料的选用和建筑物使用等过程中的节能问题,并且要与改善建筑舒适性相结合。舒适宜人的建筑热环境是现代生活的基本标志。建筑要营造健康 宜人的工作生活环境。低能耗建筑同时应是高舒适度建筑,建筑节能工作要以室内环境为底线。一方面,建筑节能决不能以牺牲室内环境品质为代价;另一方面,对不合理的环境消费(例如夏季过低和冬季过高的环境温度、过大的新风量、边使用空调边开窗等)行为,即不

外文翻译--浅谈加强公共建筑节能和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中文3886字 附录 附录A 外文翻译 Talking About The Importance Of Strengthening Public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Energy Saving Design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economy and accelerating urbanization, China's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ccounts for the proportion of the community is also growing rapidly, increasing by one percentage point more than a year, of which, many large public buildings to "seek Yang, Innovation, and big" building energy consumption and become a "black hole." Strengthening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especially in public buildings and promoting energy efficiency and the rational use of energy and resource conservation fundamentally eas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of energy resource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mprove people's quality of life.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which is also a very important par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importance of energy efficiency in public buildings and how the implementation of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in building design are described, and made some personal advice. Keywords:Public buildings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Building energy efficiency design Importance 1Introduction Our country is a developing country, it is a big country building, housing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the country has more than 400 million square meters of new housing area per year up to 17~18 million square meters, more than the sum of all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each year completed the construction area. With the gradual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