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6
建筑节能课题研究论文(五篇)内容提要:1、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2、浅谈建筑设计的建筑节能措施3、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的形势与任务4、两层商业建筑节能设计的分析5、建筑节能发展现状和展望探析全文总字数:20292 字篇一: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谈民用建筑节能技术及应用摘要:分析了我国建筑能耗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建筑节能的热力学原理和主要的施工方法,从供热规划、调节水力平衡、降低热损失、推广分户计量等方面,阐述了供热系统的节能技术,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建筑能耗,节能技术,供热系统,热力学原理我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随着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既有建筑加上每年新建房屋带来的建筑能耗总量是相当可观的。
我国现有的绝大多数民建属于高能耗类建筑,其单位面积的采暖耗能量接近西方发达国家新建住宅的3倍以上,加上全球性的能源危机,使得建筑节能产业在我国的潜力巨大。
我们通常所说的建筑能耗,一般是指民用建筑在其使用当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建筑体现的功能性能耗,例如制冷、供热、给排水、建筑照明、家用电器、通风、后勤补给等等方面的能耗,其中供暖、制冷、通风这三项的能耗量,几乎可以占到总建筑耗能的2/3左右。
建筑节能能否做好,直接影响着我国的能源安全,而且对于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建筑能耗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虽然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资源相对缺乏,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老百姓生活水平也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家庭采购了空调等设备,住宅越来越舒适的同时,所消耗的能量也不断增加,但是我国的建筑保温隔热性、气密性相对较差,供热系统效率也不高,这样造成的热损失很大,巨大的能源浪费在冬季供热期间加重了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这个矛盾现在已经十分突出,到了必须解决的地步。
我国建筑节能存在的主要问题:1)对于建筑节能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识不够。
大部分人对能源危机和环境保护都有了较强的意识,但是对于建筑节能还比较陌生,也不知道该怎么做,也没有认识到建筑节能带来的巨大效益,而且各地政府对此重视程度不同,也导致了此项工作长期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建筑节能设计是指通过科学的建筑设计和技术手段来减少能源的消耗、降低建筑能源的使用强度,从而实现建筑节能的目标。
建筑节能设计的影响因素和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1.气候条件:建筑的节能性能主要取决于其所处的气候条件。
不同的气候条件对建筑的能量需求和热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在设计建筑节能时需要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
在炎热地区,可以采用遮阳、通风等措施来降低建筑的热负荷;在寒冷地区,可以采用保温、采暖等措施来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2.建筑形式:建筑的形式对其能源消耗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建筑形式会导致不同的外墙体积和表面积,进而影响建筑的换热性能和能量使用效率。
采用简洁、紧凑的建筑形式可以减少外墙面积,从而减少能量的损失;可以适度提高建筑的高度,增加建筑的紧凑度,减少外围的墙体面积,进一步降低建筑的能耗。
3.建筑外围结构:建筑外围结构的节能性能对建筑的节能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选用适当的外墙材料和绝热材料,合理设计外墙的隔热层和保温层,可以有效减少能源的流失。
合理设置窗户和门等开口部位,选择合适的玻璃和窗框材料,采用智能玻璃、窗帘和百叶等装置,可以有效控制能量的进出,提高建筑的节能性能。
4.建筑空调系统:建筑空调系统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重要部分,其节能效果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节能效果。
优化空调系统的设计和运行,选用高效的空调设备,合理设置空调风口和回风口,使用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减少能量的浪费,提高空调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5.建筑照明系统:照明是建筑能耗的重要部分,合理设计照明系统可以有效减少能量的浪费。
采用高效节能的灯具和光源,合理设置照明亮度和照度,使用光感控制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在满足照明需求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节约能源。
6.可再生能源利用:利用可再生能源是建筑节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可以通过安装太阳能光伏系统和太阳能热水器来替代传统的能源供应方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可以通过运用地源、水源和空气源等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水、地表水和大气空气中储存的能量来实现建筑的供热和供冷。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措施摘要: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当代工程建筑中属于重点、热点话题,在许多的新建建筑当中节能设计的应用非常重要且必要,也是构建人和生态环境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
建筑业属于能耗较大的行业,因此,建筑节能受到建筑界的高度重视。
本文从节能环保的角度,在论述建筑节能概念、建筑节能的意义的基础上,提出建筑节能设计的措施。
关键词:建筑节能;节能设计;设计措施1建筑节能论述1.1概念相比较而言,节能建筑是一个新兴的话题,决定了建筑行业未来发展方向,对整个绿色生态建设工程意义重大。
目前来讲,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已然成为一个世界性课题,关于建筑节能设计的研究备受关注,并触发了相关学者的深刻思考。
所谓建筑节能是一个系统化概念,即是指在气候设计和节能的基本方法指导下,对建筑规划分区、群体和单体、朝向、间距、风向等内外部环境分析之后,设计出的低能耗建筑。
尤其是民用建筑,应注重整体平面布局自然通风顺畅,确保35%及以上的绿化率。
据相关调研结果显示,在整个社会能耗体系中,建筑能耗占有非常高的比重,高达1/3,并有上升趋势。
对此,我国建设部科技司指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人们生活质量改善,我国建筑能耗最终将上升至35%左右,在庞大的建筑群体面前,建筑节能设计已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抓手。
1.2发展纵观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现已取得了非凡成就,大大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并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尤其是随着21世纪的到来,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着越发严峻的生态问题,环境污染现象日益突出,进一步突出了建筑节能设计的重要性。
时至今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建筑行业领域明确了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型工业化道路,节能减排成为了整个时代的主旋律。
早在199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82号总理对民用建筑节能设计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并出台了其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税率为0的政策。
慈塑垒丑浅谈建筑的节能设计张清(孝感学院城建学院,湖北孝感432000)枣j。
7睛耍】早在20世纪70年代。
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
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耗能,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
本文就以建:j 筑节能设计在建筑中的体现儆了详细的阐述。
!饫键词】建筑节能;能源储量;设计~,,1能源储■减少目前,石油、煤炭、天然气这三种传统能源占能源消费约90%以上,其中石油占一半以上。
全世界最为依赖的能源——石油与天然气,在21世纪的前半,就将日趋枯竭。
科学家们预计2040年石油消费将达到最高峰,2100年石油消费将减少到不足能源消费总量的5%%.而从2050年开始,核能、生物能、水利地热、风力、太阳能的比率大大上升,达到总能源消费的1/3,热核能源将达到总能源消费的1/4.因此,在世界能源供给结构转轨的大趋势下,不考虑建筑节能而建造的房屋,终有一日会因为没有能源可用,终被社会淘汰。
呼吁建筑节能,很重要的—点就在于减:l 准用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科学合理的建筑节能措旋,采用可再生新能源,使建筑可持续发展。
2节能设计在建筑中的体现21建筑的朝向住宅建筑设计中,主要空间朝向南,或向南偏东,或向南偏西,历来被认为是合理的设计,这是最基本的节能意识在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在我国的大部分冬冷夏热±岖住宅的总体规划和单体设计中,为住宅的主要空间争取良好朝向,满足冬季的日照要求,充分利用天然能源,无疑是最基本的改善住宅室内熟环境的设计j 因此,我国现行国家标准住宅设计规范(G B50096—1999))中规定。
每套住宅至少应有一个居住空间能获得日照,当一套住宅中,居住空间总数超过四个时,其中宜有两个获得日照。
”在现行国家标准供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 B 50180)>中,规定了住宅的日照朽滩的最低耐限。
22住宅的主要空间与建筑节能设计在早期的城市住宅设计中,多以卧室为中心,卧室是住宅中的主要居住空间。
浅谈建筑设计与节能措施摘要:文章谈到了建筑平面设计和总体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的节能措施。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措施0、前言建筑平面功能的布局及其材料的应用从古至今都备受建筑师们的关注,但过去又有多少建筑师真正地把建筑功能的布局及其材料的应用与建筑节能设计结合起来呢?随着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建筑节能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并成为当今世界性的大潮流,其表现主要为以下两方面:一、建筑平面设计及总体设计的节能措施1、建筑设计时,平面形状的变化原则上应使围护结构的总面积越小越好,建筑的长度、宽度变化可以控制在一定范围以内,以求最经济、最合理的节能面积。
据资料统计:长度小于100米,能耗增加较大,从100米减至59米能耗增加8%一10%,从100米减至25米,对于五层住宅能耗增加25%,九层住宅能耗增加17%一21%。
如对于九层的住宅建筑,宽度由1米增加到14米,能耗可减少6一7%,宽度增大到巧一16米,则能耗可减少12一14%。
建筑栋深即建筑物沿纵向轴线方向的总尺寸。
对于单间建筑物来说,当其层数相同而栋深不同时,栋深加大,建筑物的传热、耗热指标明显降低。
这表明加大栋深具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2、建筑平面布局不仅对建筑的合理使用及提高室内舒适度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建筑节能,也有很大的作用,尤其是冬季热损失的变化。
那么如何进行合理的平面布局呢?首先,热环境的合理分区尤为重要,由于人们对不同室内环境的使用要求及其在其中的活动状况各不相同,因而,人们对不同室内环境的要求也各异。
在设计中,应根据这种对热环境的需求合理分区,即对热环境质量要求相近的房间相对集中。
这样做既有利于对不同区域分别控制,从而取得最大限度利用日辐射保持室内具有合适的温度,同时减少能耗的效果。
其次是温度阻尼区的设置的影响。
为了保证主要使用空间的室内热环境,可在该热环境区与温度很低的室外空间之间,结合使用情况设置各式各样的温度阻尼区,这些阻尼区就象一道“热闸”,不但可使房间外墙的传热损失减少40一50%,而且大大减少了房间的冷风渗透,从而减少了建筑的渗透热损失。
浅谈绿色建筑的技术在当今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绿色建筑逐渐成为建筑领域的热门话题。
绿色建筑旨在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减少建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人们创造更加健康、舒适和环保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本文将对绿色建筑的技术进行简要探讨。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这意味着绿色建筑不仅仅关注建筑的设计和施工阶段,还包括建筑的运营、维护和拆除等整个过程。
二、绿色建筑的技术分类(一)节能技术1、外墙保温技术通过在建筑物外墙增加保温材料,如聚苯板、岩棉等,减少热量的散失,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降低冬季采暖和夏季空调的能耗。
2、门窗节能技术采用高性能的门窗,如断桥铝门窗、LowE 玻璃等,提高门窗的气密性和隔热性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
3、太阳能利用技术安装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等,将太阳能转化为热能或电能,为建筑提供热水和电力。
4、地源热泵技术利用地下浅层地热资源,通过地源热泵系统为建筑供暖和制冷,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
(二)节地技术1、合理规划建筑布局根据场地的地形地貌和周边环境,合理规划建筑的朝向、间距和布局,充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土地的浪费。
2、开发地下空间利用地下空间建设停车场、设备用房等,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3、屋顶绿化在建筑物屋顶种植植物,不仅可以美化环境,还可以起到保温隔热、降低雨水径流等作用,节约土地资源。
(三)节水技术1、雨水收集利用系统通过收集雨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绿化灌溉、道路冲洗等非饮用用途,减少对市政供水的依赖。
2、中水回用系统将建筑内的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一定的水质标准后,回用于冲厕、洗车等用途,节约水资源。
3、节水器具的应用使用节水型水龙头、马桶等器具,减少用水量。
浅谈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提出了几种建筑节能设计的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节能设计,方法
建筑节能是一项综合性工作,涉及建筑设计、建筑技术科学、材料、构造、施工、暖通空调、物业管理、政策法规等多方面。
因此,做好建筑节能工作,各专业部门应加强合作,共同努力,在建设项目进行的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对节能进行研究。
节能环保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建筑节能也成了建筑行业新的发展方向。
1 建筑空间、体型在节能建筑的考虑
近年来在节能、低碳之风劲吹的大背景下,建筑节能也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
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的30%,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的3倍。
每年新建建筑中约95%是高能耗建筑。
因此,建筑行业节能减排水平的提高,对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水平意义重大。
众所周知,建筑的体形会直接影响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大小。
因此,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从节能的角度出发,尽量使建筑的体形能够实现在夏季白天防止太阳辐射,在夜间利于自然通风、散热的目标。
考虑夏季中午到傍晚这段时间内,室外气温往往高于室内,以及冬季窒外冷空气的不利影响,因此,在夏季空调及冬季采暖期间,空间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