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入侵浅谈及其案例介绍

生物入侵浅谈及其案例介绍

论文题目:生物入侵浅谈及其案例介绍课程名称:绿色生产与生态安全学院:求是学院

专业班级:光电0902

姓名:巴聪

学号:3090101748

生物入侵浅谈及其案例介绍

巴聪

[摘要]

生物入侵已经成为目前生态安全领域一个最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简单介绍了生物入侵的概念,带来的危害以及我国目前生物入侵的现状。本文还对两种典型的入侵案例——克氏原螯虾和中华绒螯蟹进行了更为具体的介绍。

[Abstract]

Biotic intrusion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significant research directions in the field of ecological security. This essay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e conception of biotic intrusion, the harm brought about by which and the contemporary domestic situation. This essay also provides a more specific introduction of two typical cases of biotic intrusion-Procambarus clarkii and Eriocheir sinensis.

[关键字]

生物入侵克氏原螯虾中华绒螯蟹

[正文]

外来入侵物种和生物入侵

外来入侵物种是指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为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的损害或影响的物种。外来入侵物种在当地定植、扩展并产生一定影响的过程或现象称为生物入侵。它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影响人类健康、农业潜力、生态系统平衡、生物多样性保护,并且随着全球性贸易的发展、对外开放、全球变化以及土地使用模式的改变会愈发严重。

生物入侵带来的危害

1,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生物入侵倍受各国政府关注的首要原因是它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比如:光肩星天牛是原产于亚洲的极具破坏性的林木蛀干害虫,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该种害虫随木质包装材料进入美国。到1998年8月,它已在加利福尼亚、佛罗里达、纽约、华盛顿等14个州的仓库中校发现,在芝加哥、纽约等地的野外也发现了该物种。光肩星天牛在美国没有已知天敌,会对美国遍地种植的枫树和果树造成危害。

事实上,仅美国每年因外来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近1370亿美元。

2,生物入侵造成严重的生态破坏和生物污染:大部分外来物种成功入侵后大爆发,生长难

以控制,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比如:原产南美洲的水葫芦现已遍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的河湖水塘,疯长成灾,严重破坏水生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大量水生动植物的死亡。更可怕的是许多入侵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可能出现基因突变,造成严重的生物污染。

3,生物入侵直接威胁到人类的健康与安全:如l991年美洲爆发的霍乱,很可能是由于外来船只受到污染的水倾倒在秘鲁港所引起的。这次霍乱使l00多万人受到感染,约l万人死亡;脉草、三裂叶脉草都不是我国的本土生物,而现已分布在我国东北、华北、华东和华中的15个省市,它的花粉就是引起人类花粉过敏的主要病原物。

4,生物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最近几年生物入侵对多样性的影响成为一个主要的问题。入侵物种破坏了复杂的生态系统,降低了生物多样性,使濒危动植物受到侵害,外来物种中的动植物与本地种杂交,改变了当地的遗传多样性与完整性。参加第五届生物多样化公约缔约国大会的专家们警告说,外来物种给生物多样化造成的破坏,其严重程度仅次于生物生存环境的缩小和丧失。比如,原产中美洲的紫茎泽兰已遍布我国西南大部分地区,原有植物群落迅速衰退、消失。另外,生物入侵导致生态灾害频繁爆发,对农林业造成严重损害。近年来,松材线虫、湿地松粉蚧、美国白蛾等森林入侵害虫严重发生与危害面积,每年达150万公顷;稻水象甲、非洲大蜗牛、美洲斑潜蝇等农业入侵害虫的损害面积则超过140万公顷;脉草、飞机草、水葫芦、大米草等肆意蔓延,对本地生物多样性和农业生产造成了巨大威胁,已经到了难以控制的局面。

我国生物入侵状况

根据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已经有400多种,其中大面积发生、危害严重的多达100余种;在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公布的全球100种最具威胁的外来物种中,入侵我国的有50余种。

近年来,新的入侵疫情还在不断突发。近10年来相继发现了西花蓟马、三叶草斑潜蝇等20余种世界危险性与暴发性物种的入侵,平均每年增加1至2种;这些物种的入侵给农林业生产构成了巨人的威胁。目前全国34个省市均有入侵生物危害,涉及农田、森林、水域、湿地、草地、岛屿、城市等几乎所有的生态系统。外来有害物种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导致生态退化和生物多样性丧火,引起土著物种尤其是珍稀濒危物种的消失和灭绝。

棉花黄萎病20世纪40年代初从美国入侵我国,现已发生266.67万hm2,每年至少损失皮棉10万吨。近20年来,随着国际交往的不断增加,已难以准确回答到底有多少外来物

种传人我国,有多少已建立种群并带来危害。我国对外来入侵种类的调查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依据文献资料对农田、牧场、水域等生境的植物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至少有5 8种外来植物对我国农林业带来了危害。

而且,据有关资料显示,外来入侵物种每年在我国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已达1300亿元左右。

生物入侵两例具体介绍

第一种是克氏原螯虾(如图),名字虽然比较陌生,却十分贴近我们的生活,它就是麻辣小龙虾这道菜中的“小龙虾”。虽然目前小龙虾风行大江南北,尤其在长江流域尤其盛产,但它实际上不是中国本土物种,而是来自美国和墨西哥交界处的沼泽地区,1918年从美国引进日本,并随后在20世纪30年代进入国内。

克氏原螯虾(小龙虾)

和所有入侵物种一样,它的适应能力强,在河、湖、沟、渠、池塘和稻田中均能生长繁殖,白天多潜入洞穴,夜间出洞觅食、蜕壳、交配,一般在水边的近岸掘穴,而且在不同程度的水体污染环境下都能很好地生存,能忍受最高达4个月的枯水期,个体较大,这些都使原生物种难以与之抗衡;繁殖速度快,一年可产卵3~5次,每次产卵500~2 000粒,这导致其数量远超过原生本地物种,压制了本地物种的生存空间;幼体摄食浮游植物,小型枝角类和桡足类,成体食性杂,主要以小型甲壳类、软体动物、水生昆虫幼体、藻类、鱼类和有机碎屑为食,还可以从小沟爬入棉花地或其他农田,取食棉花嫩苗和其他庄稼,因此其对

鱼类、甲壳类动物以及水稻等农作物也有很大危害。

另一方面,“小龙虾”堤坝打洞的习性还会危及农田、堤防。资料显示,其洞穴深度平均为0.5~0.8m,直径0.05~0.12m,有垂直洞也有水平洞,这些虾洞若是在田埂上,造成稻田走漏水,土壤肥力下降。据调查,一只0.025 kg的“小龙虾”一年可打洞移土大约0.000 1,全国因虾洞走漏的水量就达100亿kg。而且“小龙虾”可以离水上岸,长途跋涉到其他水域,扩大了其破坏范围。在堤坝段上,它们的洞穴甚至能达到1m左右的长度,贯穿农田里的堤坝形成管涌甚至溃堤。事实上,1998年长江爆发特大洪水,许多地段出现的险情就是“小龙虾”惹的祸。防汛人员在长江荆江大堤章化段巡视检查时发现清水漏洞,在进行抢险时,从堤身挖出大量小龙虾;当时在我的家乡鄂州,长江干堤上也发现很多小龙虾洞危害大堤的情况,当时的媒体还对此进行了报道,实际上,虽然当时小龙虾还未风靡全国,但已经在我们当地占据了很大的食用市场,而且其分布十分广,可谓有水的地方就有它。

另一个经典的生物入侵案例则是从我国流入欧洲的,正式名称是中华绒螯蟹,也就是我们平时吃的大闸蟹。它本来是分布在我国长江流域的,十九世纪随着一艘荷兰的商船来到了欧洲,由于荷兰等地的水系在温度和盐度上都和长江水系很接近,这些大闸蟹就在荷兰定居了。不断的繁殖和迁徙进行着,由于缺乏竞争对手和天敌,它们迅速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各个水系。

中华绒螯蟹(大闸蟹)

在欧洲各水系中原有的鳗鱼和龙虾等物种,都无法处理大闸蟹的双鳌,最后成为其食物,最终大闸蟹占领整个河流,其他水生生物甚至失去踪迹。在荷兰一个海洋研究所中,保存这1937年一个生物学博士写的一篇关于大闸蟹的论文,其中描述了欧洲渔民们用来捕捉鳗鱼和龙虾的网中,几乎塞得满满的都是大闸蟹,而且由于欧洲人不吃大闸蟹,只能再把它们放回河中;而在波罗的海的英国沿岸,大闸蟹捕食当地的保护动物白螯小龙虾,也造成了巨大的危害。而时至今日,这种当地的小龙虾已经濒临灭绝。

大闸蟹很多特性和小龙虾很像,不仅个体大,甲壳坚硬难遇敌手,还喜欢打洞,其锋利的螯钳甚至可以割断河道里的水草根,打起洞来比小龙虾毫不逊色。而且由于其食性广,不仅吃成年鱼虾,更不放过幼体和卵,这常常会导致一些当地种属被赶尽杀绝,从这一点上看,其危害比小龙虾有过之而无不及。

而且它们还会经常成群阻塞拦网。1998年,约75万至100万只大闸蟹阻塞了英国一个水电站的拦鱼网(这种网讲鱼类导入网箱,帮它们绕开水泵),并在那儿将接踵而至的鱼虾吃光。同一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旧金山湾,处于繁殖期的大闸蟹成群赶往河口产卵,它们堵住了用于净化水质的滤网和水管,当地的水处理系统几乎瘫痪。那一个礼拜,工作人员每天要清除两万只大闸蟹。

大闸蟹泛滥的另外一个因素则是英国人根本不吃这种甲壳类动物,所以与在中国被作为美食大量消耗的小龙虾相比,大闸蟹在欧洲的扩张更加横行无阻。

如今,大闸蟹在欧洲已经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警惕。在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的研究院本特利先声甚至建议英国政府尽早引入全国监察及围剿大闸蟹的机制。而且,大闸蟹已经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列入100种最有破坏力的入侵物种。

[参考文献]

【1】庄鸣娟,胡斌华,陈云芳. 浅谈生物入侵危害.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版.2000,11:62-63

【2】王祥初. 小龙虾有害外来物种. 食品与生活. 2003,3

【3】庄鸣娟,胡斌华,高渊. 浅析生物入侵的原因与对策. 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版.2000,11:89

【4】蔡培印. 生物入侵敲响警钟. 环境. 2010,10:62-64

【5】张培毅,宋鸿彬,杨占田,等.旅欧大闸蟹他乡没有天敌没有对手--一个生物入侵的经典案例. 海洋与渔业.2006,3:54-55

【6】杨得意.“小龙虾”生物入侵的是非功过.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10,1:-

【7】江舒庞璐黄成.外来种克氏原螯虾的危害及其防治. 生物学通报. 2007(42),

5:15-16

【8】罗佩卿. 中国蟹横行英美. 科学与文化. 2005,6:38-39

生物入侵

华中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生物入侵机制研究 完成时间2016年6月11日 课程名称现代生态学原理 专业自然地理学 年级2015级

生物入侵机制研究 摘要:生物入侵是指生物由原生存地经自然的或人为的途径侵入到另一个新环境,对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生产以及人类健康造成损失或生态灾难的过程。随着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影响的日益加剧,生物入侵已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生物入侵改变了原有的生物地理分布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危及土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并影响农林业生产。目前,生物入侵已成为生态环境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生物入侵的过程、途径、机制、危害等方面对生物入侵进行论述,并以薇甘菊为例,具体介绍了薇甘菊在我国的入侵情况及主要治理措施。 关键字:生物入侵、机制、薇甘菊

自“动物生态学之父”Charles Elton的The Ecology of Invasion by Animals and Plants一书出版以来,全球对外来种入侵的关注度与日俱增。一方面,受人类干扰后的多数生态系统的抗入侵能力弱,大量现有入侵种扩散和暴发趋势严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另一方面,全球化进程使得众多新的外来种传入速度进一步加快,新的生物入侵风险不断加大,社会经济发展不断面临新的威胁。 1.生物入侵的过程 外来种入侵可分为几个阶段:引入、逃逸、种群建立和危害,相邻两个阶段间的成功率约为10%。但是,一些有目的引入的群体如引种作物等,其成功率要高得多。此外受干扰明显的地区两阶段间的成功率也高于10%。一些疾病与昆虫方面的研究表明,某些生物入侵的最初阶段可能经历了一个难以检测的时期,此时入侵种群数量稀少且分布分散,一般手段根本无法对其检测。以后是一段较长的潜伏期。潜伏期过后,当入侵种群被发现时已具有相当规模,甚至十分巩固了。 当入侵种群分布面积达到一个域值后,就可能发生爆炸性的扩展。扩展主要依靠两种途径:第一种方式是通过种群的扩大向周围空间扩散,这一方式是短程的,可能是“流”式的传播,即从一个点沿某些特定的通道传到另一个点,而没有一个明显的扩张面;第二种方式是借助某些载体传播,距离较长,且可以是跳跃式的,主要是通过动物或人的活动等途径携带外来种扩展。 2.我国生物入侵的途径 2.1自然传入 外来入侵种通过栖息地扩张、风力、水流等自然力传播,鸟类等动物还可远距离传播杂草的种子。例如紫茎泽兰从中缅、中越边境自然扩散入我国;稻水象甲是借助气流迁飞到中国大陆;薇甘菊通过气流从东南亚传入广东。 2.2人为的引进物 植物引种为我国的农林业等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了发展经济,从国外引进优良动植物品种是必要的,但由于缺乏全面综合的评价体系,人为引种也导致了一些严重的生态学后果。使滇池变成臭水塘的水葫芦是作为饲料和观赏植物及防治重金属污染植物引入我国。为保护沿海滩涂,我国最初从英美

19、生物入侵者

五校联片“三自”学习模式八(上)年级__语文__学科导学案班级:姓名:日期:________ 编号:________ 审核: 课题:1 生物入侵者课型设置【自研·互动25分钟+展示20分钟】【学习目标】 1、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整体把握文章内容,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分析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3、增强防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建设家园、保护家园而努力

【训练课导学】“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 )è制归jiù( ) 五彩bān( )lán( ) ( )huò乱 ( )xī蜴 ( )è运 ( )qī息 二、请给下列词语一个合理的解释: ①藩篱: ②啸聚山林: ③在劫难逃: ④束手无策: 三、按照下面所给的句子,再写出一个句子。 “仅在美国,每年由‘生物入侵者’造成的经济损失就高达两千多亿美元,面对这样的天文数字,人们岂能无动于衷?” (请仿照上面的例句用“无动于衷”造一个反问句)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如果一个物种在新的生存环境中不受同类的食物竞争以及天敌伤害等诸多因素制约,它很可能会无节制地繁衍。1988年,几只原本生活在欧洲大陆的斑贝(一种类似河蚌的软体动物)被一艘货船带到北美大陆。当时,这些混杂在仓底货物中的“偷渡者”并没有引起当地人的注意,它们被随便丢弃在五大湖附近的水域中。然而令人始料不及的是,这里竟成了斑贝的“天堂”。由于没有天敌的制约,斑贝的数量便急剧增加,五大湖内的疏水管道几乎全被它们“占领”了。到目前为止,人们为了清理和更换管道已耗资数十亿美元。来自亚洲的天牛和南美的红蚂蚁是另外两种困扰美国人的“入侵者”,前者疯狂破坏芝加哥和纽约的树木,后者则专门叮咬人畜,传播疾病。 “生物入侵者”在给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被入侵地的其他物种以及物种的多样性构成极大威胁。二战期间,棕树蛇随一艘军用货船落户关岛,这种栖息在树上的爬行动物专门捕食鸟类,偷袭鸟巢,吞食鸟蛋。从二战至今,关岛本地的11种鸟类中已有9种被棕树蛇赶尽杀绝,仅存的两种鸟类的数量也在与日俱减,随时有绝种的危险。一些生物学家在乘坐由关岛飞往夏威夷的飞机上曾先后6次看到棕树蛇的身影。他们警告说,夏威夷岛上没有任何可以扼制棕树蛇繁衍的天敌,一旦棕树蛇在夏威夷安家落户,该岛的鸟类将在劫难逃。 1.选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是。 2.画曲线的句子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3.判别下面语句所采用的说明方法:

生物入侵及其对策

论生物入侵及其对策 学院:专业: 姓名:学号: 摘要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通过有意或无意的行为从甲地携入到乙地后,大量繁殖成为优势种,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外来入侵物种包括细菌、病毒、真菌、昆虫、软体动物、植物、鱼类、哺乳动物和鸟类等。 自然界中的生物经过千万年来的进化与演替,在原产地建立与环境和其他物种相适应的生物圈,构筑一个比较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由于自然界中海洋、山脉、河流和沙漠为物种和生态系统的演变提供了天然的隔离屏障,使不同地域之间的物种交流受到限制。近百年来,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国际交流的日益扩大,人类的作用使这些自然屏障逐渐失去它们应有的作用,外来物种借助人类的帮助,远涉重洋到达新的生境和栖息地,繁衍扩散,形成外来种的入侵。生物入侵已成为当前最严重的全球性问题之一,严重威胁着当地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 ●关键词生物入侵生态环境途径危害对策 ●内容 (一)生物入侵的方式 自然界中存在生物入侵,但这种过程是相当缓慢,而在人类的作用下,使得一个要经过上千年才可能发生的入侵在一天之内完成。对外来物种入侵模式的研究发现,主要是通过有意识引种、无意识引种和自然入侵三种途径来实现入侵的。 (1)自然入侵:指完全没有人为影响的自然分布区域的扩展。通过风力、水流自然传入以及鸟类等动物传播杂草种子等,是自然入侵的主要途径。如薇甘菊可能通过气流从东南亚传入广东,稻水象甲也可能是借助气流迁飞到中国大陆的。 (2)无意引种:很多外来入侵生物是随人类活动而无意传入的。通常是随人或产品通过飞机、轮船、火车、汽车等交通工具,作为偷渡者或“搭便车”被引入到新的环境。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加,对外交流的不断扩大以及国际旅游业的快速升温,外来入侵生物借助这些途径越来越多地传入我国。一是随人类交通工具进入:许多外来物种随着交通路线进入和蔓延,加上公路和铁路周围植被通常遭到破坏而退化,使这些地方成为外来物种最早或经常出现的地方。如豚草多发生于铁路公路两侧,最初是随火车从朝鲜传入的;新疆的褐家鼠和黄胸鼠也是通过铁路从内地传入的。二是船只携带:远洋货轮空载离岸时,需要灌注“压舱水”,异地装载时须排放“压舱水”,一灌一排,大量的生物随“压舱水”移居异地,由此引发海水污染和生物入侵。我国沿岸海域有害赤潮生物有16种左右,其中绝大部分是通过压舱水等途径在全世界各沿岸海域相互传播。三是海洋垃圾:人类向海洋排放废弃物越来越多,吸附在废弃垃圾上的漂浮海洋生物顺洋流向世界各地进犯,对入侵地的物种造成威胁。如海洋垃圾使向亚热带地区扩散的生物增加了1倍,在高纬度地区甚至增加了2倍多。四是随进口农产品和货物带入,许多外来入侵种是随引进的其他物种掺杂携入的。如大量杂草种子是随粮食进口而来,毒麦传入我国就是随小麦引种带入的,一些林业害虫是随木质包装材料而来。如2000年我国海关多次从美国、日本等进口木质包装材料中发现大量松材线虫;从莫桑比克红檀木中截获双棘长蠹。五是随旅游者带入:随着国际旅游市场的开放,跨国旅游不断增加,通过旅游者异地携带的活体生物,如水果、蔬菜或宠物,可能携带有危险的外来入侵种。我国海关多次从入境人员携带的水果中查获到地中海实蝇等。此外,也有一些物种可能是由旅游者的行李粘附带入我国的,如北美车前。 (3)有意引种:人类为了某种目的引进新物种或品种,使某个物种有目的地转移到其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地区。我国是一个深受外来物种侵害的国家,最根本的原因之一就是我国是一个引进国外物种最多的国家。我国引种历史悠久,从外地或国外引入优良品种更有悠久的历史。早期的引入常通过民族的迁移和地区之间的贸易实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

我国生物入侵的现状及防治对策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述及其对检疫决策的影响 摘要:有害生物风险分析(iRA)是捡疫措施科学化、国际化的基末前提。本文 概述了PRA对检疫决策的各种影响及作用,对其三个阶段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并通过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对比指出,我国PRA工作尚需进一步努力开展和完善。 关键词: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检疫决策;风险分析启动;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近年来,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动植物检疫在严防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保障农 林牧业的安全生产、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等方面作用越来越明显。而全球逐步统一的贸易原则和一体化的贸易措施则要求检疫措施的决策国际化和科学化。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世界贸易组织(WTO)诸多协议之一《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 施协定》(SIS)明确提出检疫措施耍建立在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基础之上。 1有害生物风险分析概述 1.1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定义 有害生物风险分析(Pest Risk Analysis,PRA)是评价生物学或其他科学、经济学证 据,确定某种有害生物是否应予以管制以及管制所采取的植物卫生措施力度的过程。它要求所采取的检疫措施是基于对环境、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的风险评估,并考虑有关国际组织制定的风险评估方法?。 1.2有害生物风险分析对捡瘦决策的影响和作用 1.2.1 开展PRA工作是遵守SIS协定的具体体现 在国际上办事必须遵守国际规定。PRA是世界贸易组织多边贸易规则《实施卫生与 植物卫生措施协定》的主要原则之一,开展PRA工作是遵守SIS协定及其透明度原则的 具体体现。SIS规定各成员有权采取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动植物卫生检疫措施,但要以科学为依据,并且要通过科学的风险评估来确定。在没有相关国际标准的情况下,成员方采取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必须基于有害生物风险分析的结果。1.2.2 PRA是植物拴疫管理科学化的前提之一 PRA是检疫工作的重要内容,是制定检疫措施的基础,是检疫措施国际化和检疫决 ·李友莲(1943一).女.汉旗,山西大同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昆虫分类与生物学研究 E—marl:butterfiycoeo@eyou.COIllo 206 农林昆虫及其防治 策科学化的重要标志。 。1.2.3 PRA是确定检疫性有害生物的科学基础 某种有害生物是否为检疫性有害生物,必须通过PRA进行其传人、定殖、扩散的可 能性和经济重要性等方面的研究后才能确定。目前,世界发达国家所公布的检疫性有害生物名单大都通过或正在进行PRA口’。、 1.2.4 PRA可保持植物检疫的正当技来壁垒作用 技术性贸易壁垒是现代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人为设置贸易障碍、推行贸易保护的最有 效方法之一。为打破以卫生和植物卫生措施为特征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保护本国优势产业,许多国家尝试通过制定一定标准的风险分析标准化政策,以此力争在双边或多变贸易谈判中占得先机。世贸组织则要求检疫决策要有科学的评价为基础,而PRA能够为之提供科学依据,PRA不但使检疫措施科学化,而且使之合法化。因此,PKg.可保持植物检

浅谈生物入侵的方式和危害

浅谈生物入侵的方式和危害 摘要: 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开始连为一体。外来的不止有殖民者和商品,也有外来物种。伴随着人类的扩张与互连,不同生态环境的生物也在相互影响。外来物种入侵往往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影响。本文整理总结了从古到今外来物种入侵的方式和造成的伤害。 关键词:生物入侵有害生物生态安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 正文: 生物入侵的大规模出现我认为可以追朔到新航路的开辟,开辟了新航路后世界的不同部分才得以打破海洋的隔离,成为相互影响的整体。本文主演分为入侵方式的演变、对各地造成的伤害两部分。希望可以由此看清生物入侵的历史脉络和以史为鉴,让我们对生物入侵问题的未来做出正确的判断。 1.入侵方式的演变 1.1最开始的入侵方式 最开始的生物入侵主要依赖于船,到达另一块陆地后船上的动物植物或微生物随人一起进入当地的生态系统,当然,它们不会像船上的人一样又回到船上离开,这就造成了生物入侵。另一种随船入侵的方式是某些海洋生物附着在船上侵入其它生态系统中。这个阶段侵入的最典型例子是各种老鼠,因为老鼠经常出没在船上,另一个原因是老鼠的适应能力很强,可以在大多生态环境中生存,这也是成为入侵生物的一个必要条件。这个阶段入侵的特点是人们并无特定目的,是无意识的情况下带入的。所以,理所当然的人们并没有防治入侵生物的意识,无论是入侵方的人还是被入侵方的人都没有采取相应的措施。这往往会对当地生态造成巨大的伤害。 1.2工业革命后的入侵方式 工业革命使得机械被广泛的应用于生产中,通过商品贸易不同地区联系的更加紧密。商船、海盗船不停的来往穿梭于不同的大陆之间,甚至还有臭名昭著的“黑奴贸易”。这个时期的船已经配备了发动机,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会吸引更多的海洋生物附着,另外,此时船的吨位与新航路

第二章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

本章学习要求: 【导入】在介绍了生物入侵和生态平衡的定义后,想必大家对生物入侵有了一定的了解,大家一定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使这些来自异域的生物能够在异国的土地上海如此横行霸道,它们进行生物入侵的途径是什么?生物入侵的种类都包含哪些?那接下来我们就看看这些途径和种类。 学习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生物入侵的途径和种类; 学习时数: 建议本章学习时长为30分钟 课节安排: 第一节生物入侵的途径 第二节生物入侵的种类

第一节生物入侵的途径 生物入侵途径是指外来入侵物种在本地扩散的途径,包括如下途径如随交通工具传播,随风、虫和鸟等媒介传播,自我扩散,人为携带,以及影响扩散的因素。一个外来物种引入后,有可能因不能适应新环境而被排斥在系统之外,有的能勉强生存;也有可能因新的环境中没有相抗衡或制约它的生物,这个引进种可能成为真正的入侵者,打破平衡,改变或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生物入侵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有意引进 包括用于养殖、种植、花卉、观赏、饲料等目的的引进,用于生物防治、绿化、水土保持、环境保护等目的的引进。这些都是为了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为我国发展谋福利。 水葫芦的引进就是为了弥补我国前期饲料缺乏,水葫芦在引进的初期确实大大弥补了饲料缺乏的空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由于没有认识到危害性,没有对水葫芦的种植面积进行控制,引发了一场灾难。水葫芦现在遍布我国各个地区。我国以旅游业著称的滇池也由于受到水葫芦的迫害,水葫芦几乎遍布了滇池的水域,影响了滇池的美丽风景,影响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给国家带来了经济损失,滇池的水生物种数目也迅速下降。而水葫芦带来的农业灌溉、粮食运输、水产养殖、旅游等方面的经济损失

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课程报告

自然灾害学 课程报告 报告人:XXX 日期:XXX

目 录 一、概述 (1)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1) 三、外来物种入侵的方式 (2) 3.1 有意引种 (2) 3.2 无意引种 (4) 四、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现状 (5) 五、防治外来物种入侵的措施 (6) 六、总结 (7) 七、附录 (7)

自然灾害——外来物种入侵 一、概述概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世界自由贸易的高速发展以及旅游业的大幅度增长,都为物种偶然或有意的传播提供了比以往更多的机会。过去曾作为阻止物种扩散天然屏障的高山、大海和沙漠现在都不再具有以往强大的功能。大量的外来生物随着各种交通工具、进口的农产品和货物,甚至跟随旅游者传入。一次次飞机航班、一艘艘远洋轮船和每一位在各大陆之间跋涉的旅行者,都可能携带着某一物种“登陆”另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将某物种从某一地区引入其他地区,给当地的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造成明显损害的过程,称为外来物种入侵。 中国从北到南5500 km ,东到西5200 km ,跨越50个纬度,5个气候带: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这种自然特征使中国容易遭受入侵物种的侵害。来自世界各地的大多数外来种都可能在中国找到合适的栖息地。外来物种一旦入侵中国土地,那将会是不堪设想。外来物种入侵已经作为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危害十分严重。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形势严峻,许多学者提出应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制定专门性的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入侵我国的外来物种有400多种,其中危害较大的有100余种。近年来入侵我国的外来生物更是呈现出传入数量增多、传入频率加快、蔓延范围扩大、发生危害加剧、经济损失加重等趋势。 二、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外来物种入侵的危害 (1)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 明朝末期引入的美洲产仙人掌属4个种分别在华南沿海地区和西南干热河谷地段形成优势群落,那里原有的天然植被景观已很难见到。凤眼莲原产南美,1901年作为花卉引入中国,五六十年代曾作为猪饲料“水葫芦”推广,此后大量逸生。在昆明滇池内,1994年该种的覆盖面积约达10km 2,不但破坏当地的水生植被,堵塞水上交通,给当地的渔业和旅游业造成很大损失,还严重损害当地水生生态系统。 (2)摧毁摧毁当地当地当地生态系统生态系统 原产于中美洲的紫茎泽兰仅在云南省发生的面积就高达24.7 km 2,还以每年10 km 的速度向北蔓延,侵入农业植被、占领草场和采伐迹地,不但损害农牧业生产,而且使植被恢复困难。小花假泽兰原产热带美洲,70年代在香港蔓延,80年代初传入广东南部。在深圳内伶仃岛,该种植物象瘟疫般的滋生,攀上树冠,使大量树木因失去阳光而枯萎,从而危及岛上600只猕猴的生存。外来入侵物种对环境的破坏及对生态系统的威胁是长期的、持久的,对其控制或清除往往十分困难。而且,这些物种会通过与当地物种竞争食物、分泌释放化学物质、形成大面积单优群落等方式,影响本地物种生存。 (3)危害危害当当地植物多样性 入侵种中的一些恶性杂草,如紫茎泽兰、飞机草、小花假泽兰(微甘菊)、豚草属、小白酒草、反枝苋等种可分泌有化感作用的化合物抑制其它植物发芽和生长,排挤本土植物并阻碍植被的自然恢复。外域病虫害的入侵导致严重灾害。原产日本的松突圆蚧于20世纪80年代初入侵我国南部,到1990年底,已有130000 hm 2多马尾松林枯死,还侵害一些狭域分布的松属植物,如南亚松。原产北美的美国白蛾1979年侵入我国,仅辽宁省的虫害发生区就有100多种本地植物受到危害。 (4)影响影响当地当地当地遗传多样性遗传多样性 随着生境片段化,残存的次生植被常被入侵种分割、包围和渗透,使本土生物种群进一步破碎化,还可以造成一些物种的近亲繁殖和遗传漂变。有些入侵种可与同属近缘种,甚至不同属的种(如加拿大一枝黄花可与假蓍紫菀)杂交。入侵种与本地种的基因交流可能导致

浅谈外来有害生物物种入侵及其防范措施

浅谈外来有害生物物种入侵及其防范措施 文章阐述了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入侵特点以及危害的原 因,并针对该条件下如何做好防范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的措施做了介绍。 标签:外来生物外来有害生物生物入侵防范措施 0 引言 中国是一个深受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危害的国家,中国目前能够被人了解的各类型生态系统中都夹杂着外来有害生物。根据统计资料记载,中国目前明确记载在册的外来有害生物有500多种,这其中造成了巨大危害、对生态系统产生恶劣影响的外来有害生物有150多种,境况堪忧。在全球性组织——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统计公布的100多种最具有威胁性的外来有害生物物种中,中国的外来有害生物物种中就分布着其中的50多种,全中国每年因为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入侵而遭受的损失多达上千亿,损失十分惨重。 1 外来有害生物物种入侵的特点、危害及其入侵的原因 据统计资料记载,在我国的杂草种类中,有108种是外来入侵物种,它们分别属于不同的76属,这其中包括全国性的和地区性的总计15种;外来有害生物中动物有50多种,这其中涉及植物的害虫最为之多,有将近32种。其中,对植物病害危害较大的外来植物物种主要包括24种。 1.1 我国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特点 1.1.1 通常能够生存的外来入侵有害生物物种其生命力比较顽强,能够度过极为干旱亦或是极为低温的环境状态,甚至能够在污染的环境中生长良好,当外部条件对其自身的繁殖或是生长较为适宜时就疯狂的繁殖生长,侵占原有生物物种的生存空间。 1.1.2 作为外来入侵的有害生物物种,通常其繁殖能力都特别的强,代谢也非常旺盛,在这些有害入侵物种中,通常它们的繁殖周期都特别短,有的还可以进行无性繁殖,通过芽根茎甚至是芽孢和孢子进行大量繁殖。 1.1.3 既然称之为外来有害生物物种,首先其传播能力是非常强的,正因其有很强的传播能力,所以在其所入侵地能够很快的向周围传播,侵占原有生物物种的领地,当遇有更为适宜的传播条件时,其传播就更为可怕,入侵的领地更为广泛。 1.1.4 外来入侵的有害生物物种能够存在,首先说明了其具有较为隐蔽的入侵通道,否则被发现制止,也就不存在入侵。绝大部分的外来有害生物物种的入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报告

中国外来生物入侵物种调查研究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09生态学,青岛 266003) 摘要:当今外来入侵物种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热点问题,外来物种入侵对全球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优越的自然环境为外来物种入侵提供了理想的条件,目前外来入侵物种已达283<2006年),其中恶性外来入侵种有几十种之多。本文在对中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的基础上,重点对中国外来五中的种类、数量、分布及危害情况做了详细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防控外来入侵物种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外来入侵物种经济损失应对策略 外来入侵物种

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成功入侵中国的外来物种中,草本植物107种,外来昆虫32种,外来微生物23种<柏成寿,2004)。 1外来入侵物种概述 国内外来物种入侵现状 中国由于地域辽阔、气候多样、地带分异、生态环境错杂,为可能入侵的外来物种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条件,除了青藏高原上少数人迹罕至的片源保护区外,全国34个省、市、自治区和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外来生物入侵物种的影响和威胁。自20实际801年代以来,我国加强了动植物检疫和防治工作。2003年全国口岸进京职务检疫达到59万批,解惑有害生物48139批1900多种。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贸易和交通系统的发展,外来生物物种在我国的扩散具有加快蔓延的趋势。 2001—2003年,原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开展了全国外来入侵物种调查。此次调查查明了283种外来入侵物种的分类地位、起源、一如路径、生态和经济影响等详细信息,并建立了数据库。从调查结果看,外来入侵物种中,一半以上市陆生植物;其次是陆生无脊椎动物、水生无脊椎动物和微生物;水生植物位居第五。在这些外来入侵物种中,来自美洲的有178次,占总频次的55.1%<原产地总频次为323);来源于欧洲的有70次,占总频次的21.7%;来自亚洲的有32次,占总频次的9.9%;来自非洲的有26次,占总频次的8.1%;来源于大洋洲的有2次,占总频次的0.6%。这些因外来入侵

生物入侵

1.入侵具有的特征:①生态适应能力强。②繁殖能力强。③传播能力强 2.被入侵环境的特点:①具有可利用的资源条件。②缺乏自然控制机制。③人类进入频率高。 3.入侵潜力:外来种的特征之一,物种所有的内在入侵能力,受干扰程度以及物种抗干扰能力的影响,适应性强和耐受性强的有较大的入侵潜力。 4.繁殖压力:到达某一地区繁殖的数量,不同区域繁殖压力不同。 5.群落可入侵性:易受外来种攻击的程度,用于评价某群落或地区易遭受生物入侵的程度,又称“易感性” 5.生物入侵与被入侵生物群落关系的理论假说:①多样性阻抗假说:结构简单的群落更容易入侵,比较简单的植物和动物,说达成的平衡更容易被打破。②天地逃避假说:3个特点:a.天敌是植物群落的重要调节者、b.天敌对本地种比外来种有更大抑制作用、c.植物可以利用天敌调节作用的降低而提高种群的数量。③空生态位假说:(4)资源机遇假说(5)干扰假说(6)生态位机遇假说。 6. 空生态位假说:物种对一个群落的入侵,其成功在于它占据了一个空生态位。相反则会失败,因为所有的生态位都已经被占据了。 7. 资源机遇假说:一个植物群落的未被利用的资源量什么时候增加了,它就变得更易于被入侵了。生物入侵的过程依赖于资源量,但欲达到入侵的成功,还需要有足够的入侵种的个体。 8. 干扰假说:人,或者人们驯化和迁移的植物和动物,可以对环境造成突然的、剧烈的干扰,有可能促进入侵 9. 生态位机遇假说:资源、天敌和物理环境这3个因素决定一个入侵者的增长率。这3个因素都是随时间和空间而变化的,一个物种对这些因素的时空变化的反应如何,决定了它的入侵能力。 10.外来种容易侵入的区域 (1)重要的港口、口岸附近,铁路、公路两侧(2)人为干扰严重的森林、草场(3)物种多样性低、生境简单的岛屿、水域等(4)受突发性自然干扰(火灾、洪水破坏)后的生境 1水花生的生物入侵,蔓延特点:1.强大的繁殖功能2.较宽的生态位3.水域富营养化的影响 2入侵的危害:1.破坏生态平衡(破坏水域中的水域多样性,eg云南滇池)2.堵塞航道,影响航运(承载人的能力强,不至于下沉)3.降低水流速度,影响防洪4.影响水产品产量和质量(鱼类因缺氧而死亡)5.滋生蚊虫,污染环境(消除不干净,会腐烂) 3水葫芦的防治:1.物理防治措施,人工和机械打捞。缺点:费用高,费时费力2.化学控制:除草剂:草甘膦,克天综,恶草灵,敌草快归,2,4-D缺点:使用除草剂后会腐烂,从而导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的几篇文章

生物入侵与生物安全

外来种引入途径及入侵特性分析* 高贤明1 庄 平1 孙书存2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被数量生态学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93 2. 南京大学南京 210093 外来种入侵已经对全球范围的生态系统产生了严重不良后果并给一些国家 和地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外来种入侵问题近年来受到了全球普遍的重视但对于外来种我们也不必谈虎色变因为外来种与入侵种是两个不同概念也就 是说并不是所有的外来种都具有入侵的潜能并成为入侵者当前人类生存所必需 的粮油作物家禽家畜等几乎都是外来种由于对人类栽培饲养的绝对依赖 这些物种通常没有入侵的潜能因此也不会成为入侵种不同的物种在自然界占 据不同的地理区域形成各自的分布区进入分布区以外其它区域的物种被称之 为该区域的外来种但只有对该区域生态系统产生不良影响的外来种才被称之为 入侵种一个地区外来种的引入通常划分为人为和非人为两大类这种划分显然 过于粗放不利于外来种的管理和控制通过对外来种本身特点和引入方式分析 本文进一步将引入途径划分为目的引入伴随引入伴人传入自然扩散与渗 透GMO的环境释放全球变化等几个方面具有入侵潜能的外来种通常表现出具有生态适应的广谱性生长发育迅速繁殖力强化学武器持久性高较高的 协同进化的潜力破坏生态系统原有的物种共生关系等特性对入侵种的入侵特 征分析的结果能够为外来种入侵的预防与治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基础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工程项目KSCX1-07-01的部分内容 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与可入侵性实验研究 许凯扬 叶万辉 曹洪麟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 广州 510650 Elton多样性-可入侵性假说认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群落不容易受到外来种入侵但后来的许多验研究并没能证实两者的负相关性甚至出现正相关的实验结 果在本实验中以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 (Mart.) Griseb.)为入侵种人为构建不同物种多样性和物种功能群多样性C 3植物C4植物禾本科植物和豆科植物梯度的草地小群落通过空心莲子草在不同群落里的入侵状况来 验证Elton的假说并以入侵种生物量作为衡量群落可入侵程度的指标研究结果显示在排除了其他共变因子影响的前提下物种功能群愈丰富的群落对资源利 用更充分因而对空心莲子草表现出愈强的入侵抵抗力物种多样性不同但功能

浅谈生物入侵的危害及防治

浅谈目前生物入侵的现状、危害以及防治 07614133 韩旭会计【中文摘要】1生物入侵的概念 2生物入侵的不同方式和具体过程 3生物入侵的现状及其危害 4针对生物入侵的防治方法 【关键词】外来种、入侵种、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防治政策 【正文】 一.何谓生物入侵 每种生物都生活在特定的生态群落内,并和其他生物种群保持相互竞争、捕食、寄生、中性、共生、互惠、偏利、偏害等关系,进而维系该生物群落的存在和进化。当某种动物、植物或微生物进入新的生态群落后,有可能破坏其原有的物种平衡关系形成优势种群,导致生态群落的物种组成和构成发生改变,最终彻底破坏整个生态系统。 美国人艾尔特于1954年在《动物入侵生态学》中率先提出“生物入侵”的概念,1982年左右,生物入侵问题才被人们广泛认识,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因外来生物入侵对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农林牧渔业造成的巨大危害和经济损失,才真正引起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生物入侵造成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入侵种可以改变群落或生态系统基本的生态学特征,导致局部或区域性的生物多样性减少,对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构成威胁,或损害人体健康等。 理论研究表明,生物入侵最容易发生在那些受到人类干扰的,遭到一定破坏的生态系统。而且,生物入侵决不是一个国家的问题,而是全球的问题 二.生物入侵的不同方式和具体过程 1按有意与无意分 有意引入:某些部门或个人,为了提高经济效益、观赏和生物防治等,从国外或外地引入了大量物种。但是由于管理不善或事前缺乏相应的风险评估,导致有些物种变为了入侵种。水花生和水葫芦就是分别在20世纪30、40年代引入我国,本是作为猪饲料,后变为野生,成为南方农田、湖泊的主要害草,严重破坏

澳大利亚美洲大陆非本土生物入侵途径影响和启示

澳大利亚美洲大陆非本土生物入侵途径影响和启示 作者:张松柏吴降星单位: 宁波市植物检疫站( 宁波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近几年来, 多种非本土生物在中国各地蔓延, 对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从全球范围来看, 非本土生物入侵问题由来已久, 且以澳大利亚和美洲大陆为甚。 一、入侵历史和途径 1. 入侵历史澳大利亚、美洲大陆与旧大陆的物种交流是从1492 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开始的。最初主要是一些驯化程度较高的动植物。如美洲印第安人驯化的玉米、马铃薯、甘薯、番茄、陆地棉等农作物和旧大陆的小麦、大豆、甘蔗及一些牛、马等驯养动物, 这些物种的广泛传播使各大洲共同分享了人类文明成果, 促进了全球社会发展和经济繁荣。 随着欧洲移民大量流入, 给这两大陆带入了更多的新物种, 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问题。据历史学家研究, 美洲印第安人在殖民化的过程中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不是殖民者的刀枪, 而是带入的疾病。本土居民由于缺乏对天花、鼠疫、麻疹等旧大陆疾病的抵抗力, 造成了病害的流行和人口锐减。最早引起人类广泛关注的非本土生物为害问题是澳大利亚的兔灾。欧洲野兔是1859 年从英国流入澳大利亚的, 是众多外来动物中的后来者。最初仅有24 只, 作为娱乐性捕猎的对象。由于野兔繁殖极快, 再加上没有天敌, 1891 年已遍及整个澳大利亚, 产生了严重的生态问题。 2. 入侵方式在澳大利亚和美洲大陆存在的非本土生物种类不胜枚举。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对本土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些生物的入侵方式或途径多种多样, 但从人类的主观愿望和所起的作用上来看, 不外乎主动引进和偶然带入2 种类型。 ( 1) 主动引进非本土生物的目的。人类有意识地进行大陆间物种交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经济目的。在殖民者进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中, 他们的生活离开了原来与自己息息相关的一切, 特别是赖以生存的动植物, 必然会产生一种引入故土熟知的动植物的渴望。同时, 殖民者为了利用殖民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来满足建立产业基地的需要。作为家畜或役畜的猪、牛、山羊、马等动物和作为农作物的小麦、大豆和甘蔗等正是基于这样的目的。 其次是娱乐或观赏目的。如娱乐性捕猎目的引进的野兔和欧洲红狐狸、垂钓目的引进的多种鱼类、各种花卉等。甚至有人还为了消除对故土的思恋, 引进了包括欧掠鸟在内的莎士比亚作品中的18 种欧洲鸟类。 第三是生物控制或水土保持目的。在两个大陆的开发过程中, 为防止无意或有意带入的生物的蔓延,或控制本土生物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在不同时期引进了多种生物。如为控制老鼠引进的猫、獴和狐狸, 控制虫害引进的家雀、蟾蜍, 控制蚜虫引进的七星螵虫, 甚至还有为控制澳洲野兔引进的家兔病毒。柽柳则是美国中西部地区作为水土保持目的引进而泛滥成灾的植物。 第四是科研目的。如横扫美洲大陆的“杀人蜂”是巴西的一位科学家为选育蜜蜂品种而引进的26 只非洲蜜蜂蜂后不慎逃逸, 与当地的蜜蜂自然杂交形成的。舞毒蛾是1869 年一位昆虫学家为选育家蚕品种从法国引进的。 ( 2) 偶然带入非本土生物的途径。除老鼠等少数脊椎动物外, 偶然带入的非本土生物以低等生物居多, 主要有3 条途径: ①运载工具: 老鼠和蜥蜴等是最早通过交通工具入侵的几种动物。 最近一个世纪, 随着国际贸易的大幅度增长, 依靠交通工具引入的生物数量也迅速增加。如通过船舶的压载水带入的斑纹贻贝、亚洲虎蚊和中华绒螯蟹等动物, 通过货物托盘、包装箱等木制品传入的亚洲天

生态学期末复习

中科院生态学试卷(1997) 一、名词解释(每题3分) 1. 协同进化 2. 内禀增长率 3. 生态工程 4. 净初级生产力 5.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6. 谢尔福德氏耐性定律 7. 边缘效应(作用) 8. 生态演替 二、简述题(任选三题;每题14分) 1. 简述种群增长基本类型,并说明环境容量对种群增长的影响 2. 简述生态学发展的理论与人类发展的关系 3. 简述生物群落多样性与稳定性的关系 4. 简述生态系统的定义及功能 三、论述题(任选两题;每题17分) 1. 试论述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和意义 2. 论述恢复生态学的理论与方法 3. 论述生物多样性的内涵、丧失的原因及保护的对策 中科院生态学试卷(1998)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1. 生态平衡 2. 温室效应 3. 生境 4. 生态学 5. 生物小循环 6. 生态工程 二、简述题(每题10分) 1. 生态演替的主要类型及其内容 2. 举例解释边缘效应 3. 分析单种群增长的两种模型 4. 生态系统的概念及其组成成分 三、论述题(每题15分) 1. 试论述种间关系及其内容 2. 试用系统科学或控制论的观点举例分析一个生态学问题 中科院生态学试卷(1999) 一、概念解释(每题2分) 1、生态因子 2、生态型 3、R-对策 4、K-对策 5、食物链 6、食物网 7、种群 8、群落 9、竞争 10、协同进化 11、耐性限度 12、生态幅度 13、原生演替 14、次生演替 15、初级生产 16、次级生产 17、可再生资源 18、不可再生资源 19、温周期现象 20、光周期现象 二、简答题(每题5分) 1、种群空间格局的类型及其特征 2、林德曼百分之十定律 3、生活型与成层现象 4、列举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类型 三、论述题(每题20分) 1、生态系统的概念、组成及分类 2、生态学的概念及其分支,并谈谈你对近年来生态学发展趋势的理解 中科院生态学试卷(2000)

关于生物入侵者的作文3篇

关于生物入侵者的作文3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历史上,外来物种引入某一地区及由其引起严重后果是伴随着欧洲殖民扩张的历史而被人们所知晓的。从公元1500年起,随着欧洲海外扩张的进程,欧洲人把猪、牛、羊、马等牲畜带到了美洲和大洋洲等地。当这些动物逃跑变野后,它们在各种各样的居住地内很快地散布开来。不可否认,这样的物种迁移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过积极的作用。但是,历史告诉我们,非本地物种的引入如果没有得到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就会严重危害到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危害生态环境。1859年,当澳大利亚的一个农夫为了打猎而从外国弄来几只兔子后,一场可怕的生态灾难爆发了。兔子是出了名的快速繁殖者,在澳大利亚

它没有天敌,由于数量不断翻番,它很快就开始毁坏庄稼。到1880年,它们到达新南威尔士,开始影响南澳地区的牧羊业。人们组织了大规模的灭兔行动,但收效甚微。到了19世纪90年代,当兔群抵达西澳时,人们修了一条长达1000英里的栅栏,试图将其拦住。但是,这个栅栏很快被冲破了。1950年,澳大利亚的兔子的数量从最初的五只增加到了五亿只,这个国家绝大部分地区的庄稼或草地都遭到了极大损失,一些小岛甚至发生了水土流失。绝望之中,人们从巴西引入了多发黏液瘤病,以对付迅速繁殖的兔子。但是针对兔子的细菌战被证明只是使不断恶化的状况得到暂时缓解,一小部分兔子对这种病毒具有天然的免疫能力,它们在侥幸逃生后又快速繁殖起来。整个20世纪中期,澳大利亚的灭兔行动从未停止过。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浅谈外来物种入侵及应对策略

浅谈外来物种入侵及引种前后所做的工作 摘要:随着世界经济贸易和交通高度发达,生物入侵已经成了一个全球性问题。在阐述外来物种入侵及其危害的基础上,概述我国外来物种入侵的现状,并提出一些防止外来物种入侵的建议。 关键词:外来物种;入侵;应对策略 1.外来物种入侵的含义 外来物种是指出现在其过去或现在的自然分布范围及扩散潜力以外的物种、亚种或以下的分类单元。包括其所有可能存活、继而繁殖的部分、配子或繁殖体。外来物种入侵是指外来物种从自然分布区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在当地的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造成明显损害或影响。入侵的外来物种会破坏景观的自然性和完整性,摧毁生态系统,危害动植物多样性,影响遗传多样性。 2.我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理解 我认为,主动引进加以培养、种植养殖,不归类为生物入侵。而不是主动引进,对本土农业、生态环境和人畜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甚至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才能称为外来生物入侵。 对入侵物种的科学研究可以追溯到1958年,以英国生态学家查尔斯·艾尔顿的《动植物入侵生态学》为标志。艾尔顿认为,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相似,我们工作和生活环境的数量是有限的,生态环境也是如此。不管是土生土长的,还是外来的,任何物种都必须为有限的生存空间竞争,如夏威夷群岛这样的地方就容易遭受外来物种侵害,因为其生态系统比较简单,物种较少,为新物种的入侵提供了更多更大的空间。此外,由于小环境中物种较少,那里的居民抵制外来物种的能力也较差。 如果把自然环境比作人体免疫力的话,外来生物就是病毒,免疫力强就不会被感染。一时的感染也不是什么坏事,它在带来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会使自然的免疫力得到锻炼和强化,逐渐具备抵御一般病毒的能力。 自然的调节净化能力之强,是人类难以想象的。虽然外来生物入侵来势凶猛,但一般持续的时间不会很长,完全战胜当地物种的事例更是鲜见,比如,美洲灰松鼠在140年前

生物入侵案例11

凤眼莲入侵 凤眼莲原产巴西,我们是以猪饲料名义引进的。现见于我国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长江中下游每年8月至10月开花,花期较长。 由于繁殖迅速,又几乎没有竞争对手和天敌, 在入侵途径上,凤眼莲对其生活的水面采取了野蛮的 封锁策略,挡住阳光,导致水下植物得不到足够光照 而死亡,其生长需要吸收氧气,从而导致水生动物因 缺氧而死亡,破坏水下动物的食物链。不仅如此,凤 眼莲还有富集重金属的能力,凤眼莲死后腐烂体沉入 水底形成重金属高含量层,直接杀伤底栖生物,对引 种地物种可谓采取了“三位一体”的灭杀战术! 小龙虾入侵 小龙虾原名克氏原螯虾,它们的原产地是中、南美洲,20世纪 30-40年代我国从日本引进,而日本则是更早从美国引进。克氏原 螯虾的适应性强、食性广、幼体成活率高,擅长在堤坝上打洞。目 前世界各地都有养殖,并在野外形成数量巨大的种群,在我国长江 中下游以及华南分布很广。 松材线虫入侵 1982年,南京中山陵附近的松树林生了一种“怪病”,生病的松树莫名其妙地一棵接着一棵倒下了。经彻查,发现这些松树是感染了一种 名叫松材线虫的入侵生物。此后,警报一个接着一个,到2001年,江苏、 安徽、广东等10个省市都发现了这种凶残的松树杀手。据统计,由于它 的入侵,我国每年都有600多万株松树受害致死,南方的5亿亩松林受 到了严重威胁。每年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已达到25亿元,间接损失 则达到了250亿元。 薇甘菊入侵 薇甘菊又名小花假泽兰。薇甘菊是一种具有超强繁殖能力 的喜欢攀援的藤本植物,攀上灌木和乔木之后,能迅速形成整 株覆盖之势,并能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全部覆盖其 他植物后,因光合作用受到破坏而使该植物窒息死亡。薇甘菊 对于6-8米高的天然次生林、人工速生林、经济林、风景林的 几乎所有树种都有严重威胁,运用攀援全部覆盖限制光合作用 以及分泌毒汁抑制其他植物生长的又重手段来杀死其寄生的树 木,造成成片树林枯萎死亡。如果听任它生长,几年间就能让 整座山的植被全部萎缩甚至死去,所以它有“植物杀手”的 “美誉”。 20多年前,它作为护滩植物引入我国。近几年来,在珠江三角大肆蔓延。

外来生物入侵预警机制的构建

外来生物入侵预警机制的构建 外来生物入侵预警机制的构建 樊英* 摘要:外来生物入侵给世界各国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诸方面都带来了极大危害,成为引人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如何应对和解决该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课题。本文从预防优于治理的思路出发,探讨了生物入侵预警机制的构建原则并论述了该机制的内容体系。 关键词:生物入侵预警机制风险防范原则 近些年来,随着国际贸易和旅游业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外来生物物种入侵的概率在大大增加。生物入侵,给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和人类健康都带来了巨大影响,成为威胁全球生态安全的一大隐患,甚至被称为生态环境的癌变。据美国、印度、南非向联合国提交的研究报告称,这三个国家受外来物种入侵造成的经济损失分别为1500亿、1300亿和800多亿美元。而目前针对生物入侵的措施又多为事后的补救,缺乏前瞻性,收效甚微。 预防优于治理,本着防患于未然的原则,本文希望能够在外来入侵物种的预防预警机制方面做一有益探讨。 一、外来生物入侵问题概述 按照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定义,外来入侵物种(Invasive alien species)是指,在自然、半自然生态系统或生境中,建立种群并影响和威胁到本地生物多样性的一种外来物种。

外来生物入侵又简称外来种入侵,是指因人类活动有意或无意的将原产于外地的生物引到本地,这些生物快速地进行生长繁衍,形成入侵物种,改变当地的生态环境、给当地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危害的现象。 可以看出,并非所有的外来物种都是入侵物种、都能够形成生物入侵,它必须满足:(1)通过有意或无意的人类活动而被引入一个非本源地区域;(2)在当地的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了可自我维持的种群;(3)给当地的生态系统或景观结构造成了明显的损害或不良影响。 所谓外来生物入侵问题,是指外来物种形成入侵物种的侵入、定居、适应和拓展的一系列过程中对当地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人体健康等带来的危害性后果。 外来生物入侵在全球范围内不断加剧,给生物多样性和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危害,成为世界性难题,主要表现在对生态系统、社会经济和人体健康三个方面。其生态代价是造成本地物种多样性不可弥补的消失以及种的灭绝,并危及人类生存环境;其经济代价是农林牧渔业产量与质量的损失及高额防治费用的投入。据世界自然保护同盟的报告,生物入侵给非洲造成的经济损失每年多达数十亿美元,给世界各国造成的损失每年要超过4000亿美元。 二、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警机制的迫切性 外来生物入侵的破坏性后果是触目惊心的,而且生物入侵一旦爆发,便难以控制和扭转。预防优于治理,显然防患于未然乃明智之举。现有的预防措施主要是检验检疫制度,但“外来物种引进和推广中的生态安全问题有别于动植物检疫”(中国生态学会常务理事苏智先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