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梳理归纳

中考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梳理归纳

中考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梳理归纳
中考数学代数部分知识点梳理归纳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

??

?????????????

?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

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

???-==0

,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n 个实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0,积就为0;若n 个非0的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有偶数个时,积为正;当负因数为奇数个时,积为负。 (3)乘法可使用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4、除法:

(1)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2)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3)0除以任何数都等于0,0不能做被除数。 5、乘方与开方: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

6、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 六、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1、科学记数法:设N >0,则N= a ×n

10(其中1≤a <10,n 为整数)。

2、有效数字: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到精确到的数位为止,所有的数字,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精确度的形式有两种:(1)精确到那一位;(2)保留几个有效数字。 例题:

例1、已知实数a 、b 在数轴上的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且b a 。 化简:a b b a a --+-

分析:从数轴上a 、b 两点的位置可以看到:a <0,b >0且b a 所以可得:解:a a b b a a =+-++-=原式

例2、若333

)4

3

(,

)4

3(,

)4

3(--=-=-=c b a ,比较a 、b 、c 的大小。

分析:1)34(3--= a ;01433

b b 且-??

?

??-=;c >0;所以容易得出:

a <

b <

c 。解:略

例3、若22+-b a 与互为相反数,求a+b 的值 分析:由绝对值非负特性,可知02,

02≥+≥-b a ,

又由题意可知:022=++-b a 所以只能是:a –2=0,b+2=0,即a=2,b= –2 ,所以a+b=0 解:略 例4、已知a 与b 互为相反数,c 与d 互为倒数,m 的绝对值是1,求2m cd m

b

a +-+的值。

解:原式=0110=+-

例5、计算:(1)199********.08

? (2)2

22121????

?

? ??--?????? ??

+e e e e 解:(1)原式=11)

125.08(19941994

==?

(2)原式=?????

? ??--+???????

??

-++2121212

1e e e e e e e e =11=?e e

第二章:代数式

基础知识点: 一、代数式

1、代数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里的字母,计算后得到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3、代数式的分类:

???

???????????

?无理式分式多项式单项式

整式有理式代数式 二、整式的有关概念及运算

1、概念

(1)单项式:像x 、7、y x 2

2,这种数与字母的积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的次数: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单项式的系数。 (2)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

多项式的项:多项式中每一个单项式都叫多项式的项。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

升(降)幂排列:把一个多项式按某一个字母的指数从小(大)到大(小)的顺序排列起来,叫做把多项式按这个字母升(降)幂排列。

(3)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分别相同的项叫做同类项。 2、运算

(1)整式的加减:

合并同类项: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添括号法则: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变;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变号。

整式的加减实际上就是合并同类项,在运算时,如果遇到括号,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2)整式的乘除:

幂的运算法则:其中m 、n 都是正整数 同底数幂相乘:n m n

m

a

a a +=?;同底数幂相除:n

m n m a

a a -=÷;幂的乘方:

mn n m a a =)(积的乘方:n n n b a ab =)(。

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用它们系数的积作为积的系数,对于相同的字母,用它们的指数的和作为这个字母的指数;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积的一个因式。

单项式乘以多项式:就是用单项式去乘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多项式乘以多项式:先用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再把所得的积相加。

单项除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作为商的一个因式。

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除以这个单项,再把所得的商相加。 乘法公式:

平方差公式:2

2

))((b a b a b a -=-+;

完全平方公式:2

2

2

2)(b ab a b a ++=+,2

2

2

2)(b ab a b a +-=- 三、因式分解

1、因式分解概念: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因式分解。

2、常用的因式分解方法:

(1)提取公因式法:)(c b a m mc mb ma ++=++ (2)运用公式法:

平方差公式:))((2

2

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

2

2

)(2b a b ab a ±=+± (3)十字相乘法:))(()(2

b x a x ab x b a x ++=+++

(4)分组分解法:将多项式的项适当分组后能提公因式或运用公式分解。 (5)运用求根公式法:若)0(02

≠=++a c bx ax 的两个根是1x 、2x ,则有:

))((212x x x x a c bx ax --=++

3、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

(1)如果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那么先提公因式;

(2)提出公因式或无公因式可提,再考虑可否运用公式或十字相乘法; (3)对二次三项式,应先尝试用十字相乘法分解,不行的再用求根公式法。 (4)最后考虑用分组分解法。 四、分式

1、分式定义:形如

B

A

的式子叫分式,其中A 、B 是整式,且B 中含有字母。 (1)分式无意义:B=0时,分式无意义; B ≠0时,分式有意义。 (2)分式的值为0:A=0,B ≠0时,分式的值等于0。

(3)分式的约分: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叫做分式的约分。方法是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再约去公因式。

(4)最简分式: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时,叫做最简分式。分式运算的最终结果若是分式,一定要化为最简分式。

(5)通分:把几个异分母的分式分别化成与原来分式相等的同分母分式的过程,叫做

分式的通分。

(6)最简公分母:各分式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7)有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2、分式的基本性质: (1)

)0(的整式是≠??=M M B M A B A ;(2))0(的整式是≠÷÷=M M

B M

A B A

(3)分式的变号法则:分式的分子,分母与分式本身的符号,改变其中任何两个,分

式的值不变。

3、分式的运算:

(1)加、减:同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异分母的分式相加减,先把它们通分成同分母的分式再相加减。

(2)乘:先对各分式的分子、分母因式分解,约分后再分子乘以分子,分母乘以分母。 (3)除:除以一个分式等于乘上它的倒数式。

(4)乘方:分式的乘方就是把分子、分母分别乘方。 五、二次根式

1、二次根式的概念:式子)0(≥a a 叫做二次根式。

(1)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被开方数中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式的二次根式叫最简二次根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之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叫做同类二次根式。

(3)分母有理化:把分母中的根号化去叫做分母有理化。

(4)有理化因式:把两个含有二次根式的代数式相乘,如果它们的积不含有二次根式,我们就说这两个代数式互为有理化因式(常用的有理化因式有:a 与a ;d c b a +与d c b a -) 2、二次根式的性质:

(1) )0()(2

≥=a a a ;(2)??

?<-≥==)

0()0(2a a

a a

a a ;(3)

b a ab ?=(a

≥0,b ≥0);(4)

)0,0(≥≥=b a b

a

b a 3、运算:

(1)二次根式的加减:将各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后,合并同类二次根式。 (2)二次根式的乘法:ab b a =

?(a ≥0,b ≥0)。

(3)二次根式的除法:

)0,0(≥≥=

b a b

a

b

a 二次根式运算的最终结果如果是根式,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例题:

一、因式分解:

1、提公因式法:

例1、)(6)(242

2

x y b y x a -+-

分析:先提公因式,后用平方差公式解:略 [规律总结]因式分解本着先提取,后公式等,但应把第一个因式都分解到不能再分解为止,往往需要对分解后的每一个因式进行最后的审查,如果还能分解,应继续分解。

2、十字相乘法:

例2、(1)3652

4--x x ;(2)12)(4)(2

-+-+y x y x

分析:可看成是2

x 和(x+y)的二次三项式,先用十字相乘法,初步分解。解:略 [规律总结]应用十字相乘法时,注意某一项可是单项的一字母,也可是某个多项式或整式,有时还需要连续用十字相乘法。

3、分组分解法:

例3、222

3

--+x x x

分析:先分组,第一项和第二项一组,第三、第四项一组,后提取,再公式。解:略 [规律总结]对多项式适当分组转化成基本方法因式分组,分组的目的是为了用提公因式,十字相乘法或公式法解题。

4、求根公式法:

例4、552++x x 解:略 二、式的运算

巧用公式 例5、计算:2

2)11()11(b

a b a -+---

分析:运用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使分式运算简单化。解:略

[规律总结]抓住三个乘法公式的特征,灵活运用,特别要掌握公式的几种变形,公式的逆用,掌握运用公式的技巧,使运算简便准确。

2、化简求值:

例6、先化简,再求值:)74()53(52

2

2

2

xy y x x x +++-,其中x= – 1 y =21- [规律总结]一定要先化到最简再代入求值,注意去括号的法则。 3、分式的计算: 例7、化简

)33

16

(625---÷--a a a a

分析:– 3-a 可看成 3

9

2---a a 解:略

[规律总结]分式计算过程中:(1)除法转化为乘法时,要倒转分子、分母;(2)注意负号

4、根式计算

例8、已知最简二次根式12+b 和b -7是同类二次根式,求b 的值。 分析:根据同类二次根式定义可得:2b+1=7–b 。解:略

[规律总结]二次根式的性质和运算是中考必考内容,特别是二次根式的化简、求值及性质的运用是中考的主要考查内容。

代数部分

第三章:方程和方程组

基础知识点:

一、方程有关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的解: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的解也叫做方程的根。

3、解方程:求方程的解或方判断方程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4、方程的增根:在方程变形时,产生的不适合原方程的根叫做原方程的增根。 二、一元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

(1)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ax+b=0(其中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a ≠0) (2)一玩一次方程的最简形式:ax=b (其中x 是未知数,a 、b 是已知数,a ≠0) (3)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和系数化为1。 (4)一元一次方程有唯一的一个解。 2、一元二次方程

(1)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2

=++c bx ax (其中x 是未知数,a 、b 、c 是已知数,a ≠0)

(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直接开平方法、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

(3)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选择顺序是:先特殊后一般,如没有要求,一般不用配方法。 (4)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ac b 42

-=?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Δ< 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无解; 当Δ≥0时?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5)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若21,x x 是一元二次方程02

=++c bx ax 的两个根,那么:a

b x x -

=+21,a

c x x =

?21 (6)以两个数21,x x 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二次项系数为1)是:

0)(21212=++-x x x x x x

三、分式方程

(1)定义: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叫做分式方程。 (2)分式方程的解法:

一般解法:去分母法,方程两边都乘以最简公分母。 特殊方法:换元法。

(3)检验方法:一般把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最简公分母,使最简公分母不为0的就是原方程的根;使得最简公分母为0的就是原方程的增根,增根必须舍去,也可以把求得的

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 四、方程组

1、方程组的解:方程组中各方程的公共解叫做方程组的解。

2、解方程组:求方程组的解或判断方程组无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组

3、一次方程组:

(1)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般形式:???=+=+2

221

11c y b x a c y b x a (212121,,,,,c c b b a a 不全为0)

解法:代入消远法和加减消元法

解的个数:有唯一的解,或无解,当两个方程相同时有无数的解。 (2)三元一次方程组:

解法: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4、二元二次方程组:

(1)定义:由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以及由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二次方程组。

(2)解法:消元,转化为解一元二次方程,或者降次,转化为二元一次方程组。 考点与命题趋向分析 例题:

一、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例1、解下列方程: (1)

2)3(2

12=+x ;

(2)1322

=+x x ;(3)22)2(25)3(4-=+x x 分析:(1)用直接开方法解;(2)用公式法;(3)用因式分解法 解:略

[规律总结]如果一元二次方程形如)0()(2

≥=+n n m x ,就可以用直接开方法来解;利用公式法可以解任何一个有解的一元二次方程,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时,一定要把方程化成一般形式。 例2、解下列方程:

(1))(0)23(2

为未知数x b a x a x =+--;(2)0822

2=-+a ax x

分析:(1)先化为一般形式,再用公式法解;(2)直接可以十字相乘法因式分解后可求解。 [规律总结]对于带字母系数的方程解法和一般的方程没有什么区别,在用公式法时要注意判断△的正负。

二、分式方程的解法: 例3、解下列方程:

(2)11

1

122-+=-x x ;(2)526222=+++x x x x 分析:(1)用去分母的方法;(2)用换元法 解:略

[规律总结]一般的分式方程用去分母法来解,一些具有特殊关系如:有平方关系,倒数关系等的分式方程,可采用换元法来解。 三、根的判别式及根与系数的关系

例4、已知关于x 的方程:032)1(2

=+++-p px x p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求p 的值。

分析:由题意可得?=0,把各系数代入?=0中就可求出p ,但要先化为一般形式。

[规律总结]对于根的判别式的三种情况要很熟练,还有要特别留意二次项系数不能为0 例5、已知a 、b 是方程0122

=--x x 的两个根,求下列各式的值: (1)2

2

b a +;(2)

b

a 1

1+ 分析:先算出a+b 和ab 的值,再代入把(1)(2)变形后的式子就可求出解。 [规律总结]此类题目都是先算出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再把要求的式子变形成含有两根之和和两根之积的形式,再代入计算。但要注意检验一下方程是否有解。

例6、求作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个根分别比方程052

=--x x 的两个根小3 分析:先出求原方程的两根之和21x x +和两根之积21x x 再代入求出)2()3(21-+-x x 和

)3)(3(21--x x 的值,所求的方程也就容易写出来。解:略

[规律总结]此类题目可以先解出第一方程的两个解,但有时这样又太复杂,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就比较简单。 三、方程组

例7、解下列方程组:

(1)???=-=+52332y x y x ; (2)??

???=++=--=-+4

3521

2z y x z y x z y x

分析:(1)用加减消元法消x 较简单;(2)应该先用加减消元法消去y ,变成二元一次方程组,较易求解。解:略

[规律总结]加减消元法是最常用的消元方法,消元时那个未知数的系数最简单就先消那个未知数。

例8、解下列方程组:

(1)???==+127xy y x ; (2)?????=+=+---25

43432222y x y x y xy x

分析:(1)可用代入消远法,也可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来求解;(2)要先把第一个方程因式分

解化成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再与第二个方程分别组成两个方程组来解。解:略

[规律总结]对于一个二元一次方程和一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般用代入消元法,对于两个二元二次方程组成的方程组,一定要先把其中一个方程因式分解化为两个一次方程再和第二个方程组成两个方程组来求解。

代数部分

第四章:列方程(组)解应用题

知识点:

一、列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

2、设未知数;

3、找出相等关系,列方程(组);

4、解方程(组);

5、检验,作答;

二、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常见类型题及其等量关系;

1、工程问题

(1)基本工作量的关系: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2)常见的等量关系:甲的工作量+乙的工作量=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

(3)注意:工程问题常把总工程看作“1”,水池注水问题属于工程问题

2、行程问题

(1)基本量之间的关系:路程=速度×时间

(2)常见等量关系:

相遇问题: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全路程

追及问题(设甲速度快):

同时不同地:甲的时间=乙的时间;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原来甲、乙相距路程

同地不同时:甲的时间=乙的时间–时间差;甲的路程=乙的路程

3、水中航行问题:

顺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逆流速度=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水流速度

4、增长率问题:

常见等量关系:增长后的量=原来的量+增长的量;增长的量=原来的量×(1+增长率);

5、数字问题:

基本量之间的关系:三位数=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10+百位上的数×100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常用方法

1、译式法:就是将题目中的关键性语言或数量及各数量间的关系译成代数式,然后根据代数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

2、线示法:就是用同一直线上的线段表示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然后根据线段长度的内在联系,找出等量关系。

3、列表法:就是把已知条件和所求的未知量纳入表格,从而找出各种量之间的关系。

4、图示法:就是利用图表示题中的数量关系,它可以使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更为直观,这种方法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题意。

例题:

例1、甲、乙两组工人合作完成一项工程,合作5天后,甲组另有任务,由乙组再单独工作1天就可完成,若单独完成这项工程乙组比甲组多用2天,求甲、乙两组单独完成这项工程各需几天?

分析:设工作总量为1,设甲组单独完成工程需要x天,则乙组完成工程需要(x+2)天,等量关系是甲组5天的工作量+乙组6天的工作量=工作总量解:略

例2、某部队奉命派甲连跑步前往90千米外的A地,1小时45分后,因任务需要,又

增派乙连乘车前往支援,已知乙连比甲连每小时快28千米,恰好在全程的

3

1

处追上甲连。求乙连的行进速度及追上甲连的时间

分析:设乙连的速度为v 千米/小时,追上甲连的时间为t 小时,则甲连的速度为(v –28)千米/小时,这时乙连行了)4

7

(+

t 小时,其等量关系为:甲走的路程=乙走的路程=30 例3、某工厂原计划在规定期限内生产通讯设备60台支援抗洪,由于改进了操作技术;每天生产的台数比原计划多50%,结果提前2天完成任务,求改进操作技术后每天生产通讯设备多少台?

分析:设原计划每天生产通讯设备x 台,则改进操作技术后每天生产x (1+0.5)台,等量关系为:原计划所用时间–改进技术后所用时间=2天 解:略

例4、某商厦今年一月份销售额为60万元,二月份由于种种原因,经营不善,销售额下降10%,以后经加强管理,又使月销售额上升,到四月份销售额增加到96万元,求三、四月份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

分析:设三、四月份平均每月增长率为x%,二月份的销售额为60(1–10%)万元,三月份的销售额为二月份的(1+x )倍,四月份的销售额又是三月份的(1+x )倍,所以四月份

的销售额为二月份的(1+x )2

倍,等量关系为:四月份销售额为=96万元。解:略

例5、一年期定期储蓄年利率为2.25%,所得利息要交纳20%的利息税,例如存入一年期100元,到期储户纳税后所得到利息的计算公式为:

税后利息=%)201%(25.2100%20%25.2100%25.2100-?=??-?

已知某储户存下一笔一年期定期储蓄到期纳税后得到利息是450元,问该储户存入了多少本金?

分析:设存入x 元本金,则一年期定期储蓄到期纳税后利息为2.25%(1-20%)x 元,方程容易得出。

例6、某商场销售一批名牌衬衫,平均每天售出20件,每件盈利40元,为了扩大销售,增加盈利,减少库存,商场决定采取适当的降低成本措施,经调查发现,如果每件衬衫每降价1元,商场平均每天可多售出2件。若商场平均每天要盈利1200元,每件衬衫应降价多少元?

分析:设每件衬衫应该降价x 元,则每件衬衫的利润为(40-x )元,平均每天的销售量为(20+2x )件,由关系式:

总利润=每件的利润×售出商品的叫量,可列出方程 解:略

代数部分

第五章: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知识点:

一、不等式与不等式的性质

1、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表示不等关系的常用符号:≠,<,>)。

2、不等式的性质:

(l )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改变,如a > b , c 为实数?a +c >b +c

(2)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方向不变,如a >b , c >0?ac >bc 。

(3)不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方向改变,如a >b ,c <0?ac <bc.

注: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一个实数时,一定要养成好的习惯、就是先确定该数的数性(正数,零,负数)再确定不等号方向是否改变,不能像应用等式的性质那样随便,以防出错。

3、任意两个实数a ,b 的大小关系(三种):

(1)a – b >0? a >b (2)a – b=0?a=b (3)a –b <0?a <b 4、(1)a >b >0?

b a >

(2)a >b >0?2

2

b a <

二、不等式(组)的解、解集、解不等式

1、能使一个不等式(组)成立的未知数的一个值叫做这个不等式(组)的一个解。 不等式的所有解的集合,叫做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不等式组中各个不等式的解集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 2.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组)。 三、不等式(组)的类型及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

(l )概念: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2)解法: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但要特别注意当不等式的两边同乘以(或除以)一个负数时,不等号方向要改变。 2、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l )概念:含有相同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所组成的不等式组,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解法:先求出各不等式的解集,再确定解集的公共部分。 注:求不等式组的解集一般借助数轴求解较方便。 例题:

方法1: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判断正误:

(1)若a >b ,c 为实数,则2

ac >2

bc ;

(2)若2ac >2

bc ,则a >b

分析:在(l )中,若c=0,则2

ac =2

bc ; 在(2)中,因为”>”,所以。C ≠0,否则应有2

ac =2

bc 故a >b 解:略

[规律总结]将不等式正确变形的关键是牢记不等式的三条基本性质,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含有字母的式子时,要对字母进行讨论。 方法2:特殊值法

例2、若a <b <0,那么下列各式成立的是( ) A 、

b a 11< B 、ab <0 C 、1

a D 、1>

b a

分析:使用直接解法解答常常费时间,又因为答案在一般情况下成立,当然特殊情况也

成立,因此采用特殊值法。

解:根据a <b <0的条件,可取a= –2,b= –l ,代入检验,易知

1>b

a

,所以选D [规律总结]此种方法常用于解选择题,学生知识有限,不能直接解答时使用特殊值法,既快,又能找到符合条件的答案。 方法3:类比法

例3、解下列一元一次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8–2(x +2)<4x –2;(2)3

1

2211--

≥--

x x 分析: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类似,主要步骤有去分母,去括号、

移项、合并同类项,把系数化成1,需要注意的是,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要改变方向。解:略

[规律总结]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与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类似,但要注意当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时,不等号的方向必须改变,类比法解题,使学生容易理解新知识和掌握新知识。

方法4:数形结合法

例4、求不等式组:???

??<+-+--≤+13762

1)3(410)8(2x x x x 的非负整数解

分析:要求一个不等式组的非负整数解,就应先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再从解集中找出

其中的非负整数解。解:略 方法5:逆向思考法

例5、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a x a ->-10)2(的解集是x >3,求a 的值。

分析:因为关于x 的不等式的解集为x >3,与原不等式的不等号同向,所以有a – 2 >0,即原不等式的解集为210-->

a a x ,

32

10=--a a

解此方程求出a 的值。解:略 [规律总结]此题先解字母不等式,后着眼已知的解集,探求成立的条件,此种类型题都

采用逆向思考法来解。

代数部分

第六章:函数及其图像

知识点: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内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的点和有序实数对之间建立了—一对应的关系。

2、不同位置点的坐标的特征:

(1)各象限内点的坐标有如下特征:

点P (x, y )在第一象限?x >0,y >0; 点P (x, y )在第二象限?x <0,y >0; 点P (x, y )在第三象限?x <0,y <0; 点P (x, y )在第四象限?x >0,y <0。 (2)坐标轴上的点有如下特征:

点P (x, y )在x 轴上?y 为0,x 为任意实数。 点P (x ,y )在y 轴上?x 为0,y 为任意实数。 3.点P (x, y )坐标的几何意义:

(1)点P (x, y )到x 轴的距离是| y |; (2)点P (x, y )到y 袖的距离是| x |; (3)点P (x, y )到原点的距离是22y x + 4.关于坐标轴、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1)点P (a, 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1b a P -; (2)点P (a, b )关于x 轴的对称点是),(2b a P -; (3)点P (a, b )关于原点的对称点是),(3b a P --;

二、函数的概念

1、常量和变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保持数值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2、函数:一般地,设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1)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是:

①解析式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整式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②解析式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分式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 ③解析式是只含有一个自变量的偶次根式的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非负的实数。

注意:在确定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如果遇到实际问题,还必须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2)函数值:给自变量在取值范围内的一个值所求得的函数的对应值。 (3)函数的表示方法:①解析法;②列表法;③图像法

(4)由函数的解析式作函数的图像,一般步骤是:①列表;②描点;③连线 三、几种特殊的函数

1、一次函数

直线位置与k ,b 的关系:

(1)k >0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锐角; (2)k <0直线向上的方向与x 轴的正方向所形成的夹角为钝角; (3)b >0直线与y 轴交点在x 轴的上方; (4)b =0直线过原点;

(5)b <0直线与y 轴交点在x 轴的下方; 2、二次函数

抛物线位置与a ,b ,c 的关系: (1)a 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

??开口向下

开口向上00a a

(2)c 决定抛物线与y 轴交点的位置:

c>0?图像与y 轴交点在x 轴上方;c=0?图像过原点;c<0?图像与y 轴交点在x 轴下方;

(3)a ,b 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a ,b 同号,对称轴在y 轴左侧;b =0,对称轴是

y 轴; a ,b 异号。对称轴在y 轴右侧;

3、反比例函数:

4、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对照表:

例题:

例1、正比例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图象都经过点P (m ,4),已知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到y

轴的距离2倍.

⑴求点P 的坐标.;

⑵求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由点P 到x 轴的距离是到y 轴的距离2倍可知:2|m|=4,易求出点P 的坐标,再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出这正、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解:略

例2、已知a ,b 是常数,且y+b 与x+a 成正比例.求证:y 是x 的一次函数. 分析:应写出y+b 与x+a 成正比例的表达式,然后判断所得结果是否符合一次函数定义. 证明:由已知,有y+b=k(x+a),其中k ≠0. 整理,得y=kx+(ka -b). ①

因为k ≠0且ka -b 是常数,故y=kx+(ka -b)是x 的一次函数式. 例3、填空:如果直线方程ax+by+c=0中,a <0,b <0且bc <0,则此直线经过第________象限.

分析:先把ax+by+c=0化为b c x b a --

.因为a <0,b <0,所以0,0?-?b

a

b a ,又b

c <0,即b c <0,故-b c >0.相当于在一次函数y=kx+l 中,k=-b a <0,l=-b

c

>0,此直线与y 轴的交点(0,-b

c

)在x 轴上方.且此直线的向上方向与x 轴正方向所成角是钝角,所以此

直线过第一、二、四象限. 例4、把反比例函数y=

x

k 与二次函数y=kx 2

(k ≠0)画在同一个坐标系里,正确的是( ). 答:选(D).这两个函数式中的k 的正、负号应相同(图13-110).

例5、画出二次函数y=x 2

-6x+7的图象,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当x=-1,1,3时y 的值是多少? (2)当y=2时,对应的x 值是多少?

(3)当x >3时,随x 值的增大y 的值怎样变化? (4)当x 的值由3增加1时,对应的y 值增加多少?

分析:要画出这个二次函数的图象,首先用配方法把y=x 2-6x+7变形为y=(x-3)2

-2,确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然后列表、描点、画图.解:图象略.

例6、拖拉机开始工作时,油箱有油45升,如果每小时耗油6升.

(1)求油箱中的余油量Q (升)与工作时间t (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画出函数的图象. 答:(1)Q=45-6t .

(2)图象略.注意:这是实际问题,图象只能由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0≤t ≤7.5决定是一条线段,而不是直线.

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

中考数学必备知识点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3、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4、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5、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1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1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12、定理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13、1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1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1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初中几何公式定理:角 16、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7、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8、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9、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0、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1、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22、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3、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4、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初中几何公式定理:三角形

2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2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2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3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b=c 3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b=c,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初中几何公式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 33、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4、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5、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 36、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7、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8、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9、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0、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4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初中几何公式定理:相似、全等三角形 42、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一、常用数学公式 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 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 三角不等式|a+b|≤|a|+|b| |a-b|≤|a|+|b| |a|≤b<=>-b≤a≤b |a-b|≥|a|-|b| -|a|≤a≤|a|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 -b-√(b2-4ac)/2a 根与系数的关系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 判别式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 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 某些数列前n项和 1+2+3+4+5+6+7+8+9+…+n=n(n+1)/2 1+3+5+7+9+11+13+15+…+(2n-1)=n2 2+4+6+8+10+12+14+…+(2n)=n(n+1) 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 13+23+33+43+53+63+…n3=n2(n+1)2/4 1*2+2*3+3*4+4*5+5*6+6*7+…+n(n+1)=n(n+1)(n+2)/3 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 二、基本方法 1、配方法 所谓配方,就是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通过配方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其中,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配方法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 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因式分解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 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我们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

初中代数知识点总整理

初中代数知识整理简化版 一、实数 1、实数概念 () ?????? ?? ?????????????????????????? ??????????????010010001.02722、、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π① ?? ? ??<=>000a a a ②负实数零正实数实数(没有最大实数、也没最小实数) 2、性质(哪个数的××等于他本身)8种 ①倒数 a 1 1=?b a ()0≠a ②相反数a - 0=+b a )0(1≠-=a b a ③绝对值 a ≥0 到原点的距离 ?? ? ??<-=>=000 0a a a a a a 它本身(或相反数) ④平方2 a ≥0 ⑤立方3a 三句话 ⑥平方根a ± 三句话 ⑦算术平方根)0(0≥≥a a ⑧立方根3a 三句话 3、数轴 ①三要素 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②数轴上的点实数一一对应 ?? ?→← ③如何读数轴 大小 绝对值大小 ④两点间距离 B A x x AB -=

4、比较大小 ①正数>0>负数 ②两个正数,绝对值大就大 ③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④无理数一般采用平方法 5、近似数 ①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记成10n a ?的形式,其中1≤a <10,n 为整数 ②有效数字 ③精确到×位 7、计算步骤(计算步骤的清晰性、计算结果的预见性) ①看 运算符、括号、几段 ②想 法则、简便计算(连加减\连乘除\乘法分配律、乘法公式顺逆使用)、个人注意点 ③定 定顺序、分段定符号、定绝对值

二、整式 1、整式定义 ???(注意书写规范) 代数式的和 多项式:几次几项式单项式:系数、次数 整式\ 3、代数式求值 ①找(代数式、未知数的值) ②化(化简代数式、化简未知数值) ③代(遇什么换什么) ④算 注意整体思想 4、应用 ①找规律用代数式表示 ②用数量关系进行顺逆推理 ③代数思想,设而不求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及重要题型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及重要题型 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 2+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 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 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 化为一般式为3x 2-x-2=0.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 (3,0)在y 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 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 (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 (-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 (-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32-x 的值为1. 2.当x=3时,函数y=2 1-x 的值为1. 3.当x=-1时,函数y=3 21-x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 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x y 2 1-=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5.抛物线y=4(x-3)2-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2)1(2 12+-=x y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x y 2 = 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2 3. 2.sin 260°+ cos 260°= 1. 3.2sin30°+ tan45°= 2.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上)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主要包含了有理数、整式的加减、一元一次方程、图形的认识初步四个章节的内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 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 ?????????负分数 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 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 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 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 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 a 1 ;若ab=1? a 、

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知识点综合梳理

代数式 1. 代数式的概念 用运算符号“+ - × ÷ …… 把数与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如:5,a ,x 均是代数式。 ①代数式中除了含有数、字母和运算符号外,还可以有括号; ②代数式中不含有“=、>、<、≠”等符号。等式和不等式都不是代数式,但等号和不等号两边的式子一般都是代数式;如:2x=5这个整体因为含有等号所以不是代数式,但是等号左边的2x 和右边的5却是代数式。 ③代数式中的字母的限制:字母所表示的数必须要使这个代数式有意义,是实际问题的要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 1.下列式子中,是代数式的有: 。 ①a b c d +=+ ②0 ③2()1a b +- ④2s R π= ⑤32x + ⑥23410x x ++= 2.比a 多3的数是( ) A .3a - B .3a + C .3a D . 3 a 3.,a b 两数差的平方除以,a b 两数的平方差是( ) A .222()a b a b -- B .222()a b a b -- C .222a b a b -- D .222a b a b -- 4.代数式2a -所表示的意义是( ) A .比2多a 的数 B .比a 多2的数

C .比2少a 的数 D .比a 少2的数 5.下列各题中,错误的是( ) A .代数式22x y +的意义是,x y 的平方和。 B .代数式5()x y +的意义是5与x y +的积。 C .x 的5倍与y 的和的一半,用代数式表示是52y x + 。 D .x 的12 与y 的13的差,用代数式表示是1123x y -。 6. 在式子x+2,3a 2b,m,S=,2R πc b a y x 2,3>+-中代数式有()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 7.一项工作,甲独做x 天完成,乙独做y 天完成,甲、乙合作a 天后还剩( ) A 、y x a +-1 B 、y x a 11+ C 、???? ??+-y x a 111 D 、xy a -1 2. 代数式的书写规 ① 代数式中数与字母相乘,字母与字母相乘,乘号通常使用“· ” 乘表示,或省略不写,如v ×t 通常写成v ·t 或 vt ; ②数与字母相乘时,一般在结果中把数写在字母前面,如a ×5应写成5a ; ③数字与数字相乘,一般仍用“×”号,即“×”号不省略或写成“· ”;5×8,不能省略乘号写成58也不能写成5·8; ④ 带分数与字母相乘时,应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后与字母相乘,如a ×2 11应写成23 a ;

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的21个知识点

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的21个知识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的21个知识点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初中,数学,中考,必考,21个,知识点,,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中考初中中查看更多范文。 初中数学中考必考的21个知识点 一、数轴 1.数轴的概念: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数轴上的点: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不都表示有理数。(一般取右方向为正方向,数轴上的点对应任意实数,包括无理数) 3.用数轴比较大小:一般来说,当数轴方向朝右时,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二、相反数

1.相反数的概念: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2.相反数的意义:掌握相反数是成对出现的,不能单独存在,从数轴上看,除0外,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它们分别在原点两旁且到原点距离相等。 3.多重符号的化简:与“+”个数无关,有奇数个“﹣”号结果为负,有偶数个“﹣”号,结果为正。 4.规律方法总结: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就是在这个 -1- 数的前边添加“﹣”,如a的相反数是﹣a,m+n的相反数是﹣(m+n),这时m+n是一个整体,在整体前面添负号时,要用小括号。 三、绝对值 1.概念:数轴上某个数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①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绝对值相等; ②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两个,绝对值等于0的数有一个,没有绝对值等于负数的数。 ③有理数的绝对值都是非负数。 2.如果用字母a表示有理数,则数a绝对值要由字母a本身的取值来确定: ①当a是正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本身a;②当a是负有理数时,a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a;③当a是零时,a的绝对值是零。即|a|={a(a>0)0(a=0)﹣a(a<0)四、有理数大小比较 1.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 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1.101001000100001……;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2)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 (3)立方根:3a 叫实数a 的立方根。 (4)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0的立方根是0;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 三、实数与数轴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是数轴的三要素。 2、数轴上的点和实数的对应关系: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而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唯一的点来表示。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四、实数大小的比较 1、在数轴上表示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2、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五、实数的运算 1、加法: (1)同号两数相加,取原来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可使用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2、减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乘法: (1)两数相乘,同号取正,异号取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代数式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第二章一一代数式 一、列代数式重点:用字母表示数? 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比谁的几分之几多(少)几的问题 折扣问题: 例: 八折是乘0.8 ,八五折是乘0.85 提价与降价问题: 例:一个商品原价a,先提价20%在降价20%即a( 1+20%( 1-20%) ⑤路程问题: 把握s=vt ⑥出租车计费问题: 分类讨论思想,将总路程切割成不同的段(例:前三公里收费7元, 之后每公里1.6元,公里数x,总费用y) Y =1.6 (X-3 ) +7 x >3

⑦ 已知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数的问题: 字母乘10表示在十位上,乘100表示在百位上。 ⑧ 特定字母的意义: 二、单项式与多项式 1、概念 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用乘号连接的式子称为单项式 多项式:多个单项式的和称为多项式 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合称为整式 例: 4 a 5bC 2 注:次数为1时一般省略不写 字母 C: 周长S :面积 V:体积r :半径d :直径 s : 路程t :时间v :速度 n : 正整数 系数<

④单项式的次数即所有字母指数的和按照次数可以将单项式分为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其对应的系数为一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特别:没有字母的单项式(次数为零的单项式)称为常数项。 ⑤多项式的次数为最高次幕项的次数,多项式的项数为单项式的个数。 例:*+!卅6是一个四次三项式。 三、整式加法重点:合并同类项同类项概念:字母及字母指数相同的两个单项式称为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将两个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即为合并同类项。(考点) 四、整式乘法和整式除法 符号 指数 幕字母

最新推荐中考数学总复习知识点总结(最新版)

最新推荐中考数学 复习资料

第一章 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1、实数的分类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负无理数 2、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时之,归纳起来有四类: (1)开方开不尽的数,如32,7等; (2)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3 π +8等; (3)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1010010001…等; (4)某些三角函数,如sin60o 等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1、相反数 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时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如果a 与b 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 - b ,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 一个数的绝对值就是表示这个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a|≥0。零的绝对值时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若|a|=a ,则a≥0;若|a|=-a ,则a≤0。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一切负数,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3、倒数 如果a 与b 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1、平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2、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 a (a ≥0) 0≥a ==a a 2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 -a (a <0) a ≥0 3、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科学记数法和近似数 1、有效数字 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哪一位,就说它精确到哪一位,这时,从左边第一个不是零的数字起到右边精确的数位止的所有数字,都叫做这个数的有效数字。 2、科学记数法 把一个数写做n a 10?±的形式,其中101<≤a ,n 是整数,这种记数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

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知识点1: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1.一元二次方程3x+5x-2=0的常数项是-2. 2.一元二次方程3x2+4x-2=0的一次项系数为4,常数项是-2. 3.一元二次方程3x2-5x-7=0的二次项系数为3,常数项是-7. 4.把方程3x(x-1)-2=-4x化为一般式为3x2-x-2=0. 2 知识点2:直角坐标系与点的位置 1.直角坐标系中,点A(3,0)在y轴上。 2.直角坐标系中,x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0. 3.直角坐标系中,点A(1,1)在第一象限. 4.直角坐标系中,点A(-2,3)在第四象限. 5.直角坐标系中,点A(-2,1)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3: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1.当x=2时,函数y= 2.当x=3时,函数y= 3.当x=-1时,函数的值为的值为1. 的值为1. 知识点4: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1.函数y=-8x是一次函数. 2.函数y=4x+1是正比例函数. 3.函数 2x是反比例函数. 4.抛物线y=-3(x-2)2-5的开口向下. 25.抛物线y=4(x-3)-10的对称轴是x=3. 6.抛物线 的顶点坐标是(1,2). 7.反比例函数 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5: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 1.数据13,10,12,8,7的平均数是10. 2.数据3,4,2,4,4的众数是4. 3.数据1,2,3,4,5的中位数是3. 知识点6:特殊三角函数值 1.cos30°= 3 2. 2.sin260°+ cos260°= 1. 3.2sin30°+ tan45°= 2. 4.tan45°= 1. 1 2013年北京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全) 5.cos60°+ sin30°= 1.

代数式知识点总结

代数式知识点总结 1、列代数式重点:用字母表示数1 比谁的几倍多(少)几的问题2 比谁的几分之几多(少)几的问题3 折扣问题:例:八折是乘0、8,八五折是乘0、854 提价与降价问题:例:一个商品原价a,先提价20%,在降价20%,即a(1+20%)(1-20%)5 路程问题:把握s=vt6 出租车计费问题:分类讨论思想,将总路程切割成不同的段(例:前三公里收费7元,之后每公里 1、6元,公里数x,总费用y)Y=7 x≤3Y= Y= 1、6(x-3)+7 x>37 已知各数位上的数字,表示数的问题:字母乘10表示在位上,乘100表示在百位上。8 特定字母的意义:C:周长 S:面积 V:体积 r:半径 d:直径s:路程 t:时间 v:速度n:正整数 2、单项式与多项式 1、概念1 单项式:数字与字母用乘号连接的式子称为单项式2 多项式:多个单项式的和称为多项式3 整式:单项式与多项式合称为整式例: 次数系数注:次数为1时一般省略不写字母④单项式的次数即所有字母指数的和按照次数可以将单项式分为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其对应的系数为一次项系数、二次项系数……特别:没有字母的单项式(次数为零的单项式)称为常数项。⑤多

项式的次数为最高次幂项的次数,多项式的项数为单项式的个数。例:是一个四次三项式。 3、整式加法重点:合并同类项同类项概念:字母及字母指数相同的两个单项式称为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将两个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即为合并同类项。(考点) 4、整式乘法和整式除法符号系数指数幂字母①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②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③幂的除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减④整式乘法:单项式与单项式相乘,系数与系数相乘,作为积的系数,将相同字母分别相乘,对于只在一个单项式里的系数,则作为积的一个因数。多项式与单项式相乘,将这个单项式与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相乘,再把结果相加。多项式与多项式相乘,把一个多项式里的每一项分别与另一个多项式相乘,再把所得的积相加。⑤整式乘法遵循乘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以及乘法分配律。 5、整式混合运算整式混合运算中的原则:先化简,后求值原则任何数与0相乘都为零括号前是负号,则括号内的每一项都变号脱括号一般遵循从内到外,从小到大的脱括号方式化简后的式子一般按次幂从高到低排列。系数为一时省略不写,指数为一时省略不写。 6、整式乘法常用公式平方和公式:平方差公式:

(完整版)深圳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

a n n n b a b a =) (p p b a a b )()(=-32a n a n a am bm a b a b a b a b -= -=-初中数学总复习知识点 1.数的分类及概念: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像√3,π,0.101001???叫无理数;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实数按正负也可分为:正整数、正分数、0、负整数、负分数,正无理数、负无理数。 2.自然数(0和正整数);奇数2n-1、偶数2n 、质数、合数。科学记数法:n a 10?(1≤a <10,n 是整数),有效数字。 3.(1)倒数积为1;(2)相反数和为0,商为-1;(3)绝对值是距离,非负数。 4.数轴:①定义(“三要素”);②点与实数的一一对应关系。 (2)性质:若干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每个非负数均为0。 5非负数:正实数与零的统称。(表为:x ≥0)(1)常见的非负数有: 6.去绝对值法则: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零的绝对值是零,“0”; 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 7.实数的运算: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法则,定律,顺序要熟悉。 8.代数式,单项式,多项式。整式,分式。有理式,无理式。根式。 9. 同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相加,字母及字母的指数不变)。 10. 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 平方根: 11. (1)最简二次根式:①被开方数的因数是整数,因式是整式;②被开方数中不含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同类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以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3)分母有理化:化去分母中的根号。 12.因式分解方法: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A.提公因式法;B.公式法;C.十字相乘法;D.分组分解法。 13.指数:n 个a 连乘的式子记为 。(其中a 称底数,n 称指数, 称作幂。) 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数;负数的奇次幂为负数,负数的偶次幂为正数。 14. 幂的运算性质:①a m a n =a m+n ; ②a m ÷a n =a m-n ; ③(a m )n =a mn ; ④( ab )n =a n b n ; 15.分式的基本性质 = = (m ≠0);符号法则: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讲 数与式 第1课时 实数的有关概念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 (3分) 正有理数 有理数 零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 实数 负有理数 正无理数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π)、开方开不尽的数 负无理数 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π不是有理数;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3分)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 a+b=0 ?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倒数 若ab =1? a 、b 互为倒数;若ab =-1?a 、b 互为负倒数。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11a a -=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3—10分) 6、平方根 ①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跟)。一个数有两个平方根,他们互为相反数;零的平方根是零;负数没有平方根。 正数a 的平方根记做“a ± ”。 ②算术平方根 正数a 的正的平方根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作“a ”。正数和零的算术平方根都只有一个,零的算术平a ,2a =;注意a 的双重非负性:0≥a a ≥0 7、立方根 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就叫做a 的立方根(或a 的三次方根)。 一个正数有一个正的立方根;一个负数有一个负的立方根;零的立方根是零。 注意:33a a -=-,这说明三次根号内的负号可以移到根号外面。 考点四、近似数 (3—6分)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中考数学必考知识点总结 反比例函数y=xk的图象是双曲线 ①图象上的点〔x,y〕的横纵坐标的积是定值k,即xy=k; ②双曲线是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分支上的点也是关于原点对称; ③在xk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 反比例函数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y=xk〔k≠0〕的图象是双曲线; 注意: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坐标轴没有交点。 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 在反比例函数y=xk图象中任取一点,过这一个点向x轴和y轴分别作垂线,与坐标轴围成的矩形的面积是定值|k|. 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任意一点象坐标轴作垂线,这一点和垂足以及坐标原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面积是|k|2,且保持不变。 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 步骤:列表---描点---连线。 〔1〕列表取值时,x≠0,因为x=0函数无意义,为了使描出的点具有代表性,可以以〝0〞为中心,向两边对称式取值,即正、负数各一半,且互为相反数,这样也便于求y值。 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 〔2〕由于函数图象的特征还不清楚,所以要尽量多取一些数值,多描一些点,这样便于连线,使画出的图象更精确。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完 整版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

中考数学总复习资料 代数部分 第一章:实数 基础知识点: 一、实数的分类: ?????? ???????????????????????????????????????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数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实数 1、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总可以写成q p 的形式,其中p 、q 是互质的整数,这是有理数的重要特征。 2、无理数:初中遇到的无理数有三种:开不尽的方根,如2、34;特定结构的不限环无限小数,如……;特定意义的数,如π、45sin °等。 3、判断一个实数的数性不能仅凭表面上的感觉,往往要经过整理化简后才下结论。 二、实数中的几个概念

1、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1)实数a 的相反数是 -a ; (2)a 和b 互为相反数?a+b=0 2、倒数: (1)实数a (a ≠0)的倒数是a 1;(2)a 和b 互为倒数?1=ab ;(3)注意0没有倒数 3、绝对值: (1)一个数a 的绝对值有以下三种情况: ?????-==0,0, 00, a a a a a a (2)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从数轴上看,一个实数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这个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 (3)去掉绝对值符号(化简)必须要对绝对值符号里面的实数进行数性(正、负)确认,再去掉绝对值符号。 4、n 次方根 (1)平方根,算术平方根:设a ≥0,称a ±叫a 的平方根,a 叫a 的算术平方根。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最全)

中考数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实数 考点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有理数、无理数) 考点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 考点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 考点四、近似数、有效数字和科学记数法 考点五、实数大小的比较 考点六、实数的运算(做题的基础,分值相当大) 考点七、实数的综合与创新 第二章代数式 考点一、整式的概念与运算 考点二、分式 考点三、多项式 考点四、求代数式的值 考点五、因式分解 考点六、二次根式 考点七、代数式的综合与创新 第三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考点一、不等式的概念 考点二、不等式基本性质 考点三、一元一次不等式 考点四、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考点五、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 考点六、不等式的综合与创新 第四章方程与方程组 考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考点二、一元二次方程 考点三、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 考点四、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 考点五、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考点六、分式方程 考点七、二元一次方程组 考点八、方程的综合与创新

第五章函数及其图像 考点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考点二、不同位置的点的坐标的特征 考点三、函数及其相关概念 考点四、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 考点五、反比例函数 考点六、二次函数的概念和图像 考点七、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考点八、二次函数的最值 考点九、二次函数的性质 考点十、函数的综合与创新 第六章统计与概率 考点一、平均数、众数、中位数 考点二、统计学中的几个基本概念 考点四、方差与极差 考点五、频率分布 考点六、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 考点七、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考点八、确定事件和随机事件的概率之间的关系 考点九、古典概型 考点十、列表法求概率 考点十一、树状图法求概率 考点十二、利用频率估计概率 考点十三、统计图 考点十四、调查方式与随机事件 考点十五、概率的计算与实际应用 考点十六、统计与概率的综合与创新 第七章图形的初步认识与三角形 考点一、角与线 考点二、三角形的概念与全等三角形 考点三、等腰三角形与直角三角形 考点四、命题、定理、证明 考点五、投影与视图 考点六、三角形的综合与创新

代数式的概念知识点总结及习题.

第12讲 代数式 【知识要点】 1、 代数式 代数式的概念:指用运算符号连接而不是用等号或不等号连接成的式子。 如:3 ,),(2,,),1(),1(34a t s n m ab b a x x x x +++++-+等等。 代数式的书写:(1)省略乘号,数字在前; (2)除法变分数; (3)单位前加括号; (4)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2、代数式求值的方法步骤:(1)代入:用具体数值代替代数式中的字母; (2)计算:按照代数式指明的运算计算出结果。 【典型例题】 【例1】(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若a ,b 表示两个数,则a 的相反数的2倍与b 的倒数的和是什么? 【例2】(用字母表示图形面积)如下图,求阴影部分面积。

【例3】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代数式?哪些不是代数式? (1)123+x ;(2)2=a ;(3)π;(4)2R S π=;(5)2 7 ;(6)5332>。 【例4】在式子15.0+xy ,x ÷2,)(21y x +,3a ,bc a 2 4 38-中,符合代数式书写 要求的有 。 【例5】某超市中水果糖价格为12元/千克,奶糖价格为22元/千克,若买a 千克水果糖和b 千克奶糖,应付多少钱? 【例6】当a=2,b=-1,c=-3时,求下列各代数式的值: (1) b 2-4ac ;(2)a 2+ b 2+ c 2+2ab+2bc+2ac ;(3)(a+b+c )2。 【课堂练习】 一、填空 三、a kg 商品售价为p 元,则6 kg 商品的售价为 元; 四、温度由30℃下降t ℃后是 ℃; 五、某长方形的长是宽的2 3 倍,且长是a cm ,则该长方形的周长是 cm ; 六、棱长是a cm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cm 3 ; 七、产量由m kg 增长10%,就达到 kg ; 八、学校购买了一批图书,共a 箱,每箱有b 册,将这批图书的一半捐给社区,

中考数学重点知识点及重要题型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基本概念 .一元二次方程的常数项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一次项系数为,常数项是. .一元二次方程的二次项系数为,常数项是. .把方程()化为一般式为. 知识点:直角坐标系及点的位置 .直角坐标系中,点(,)在轴上。 .直角坐标系中,轴上的任意点的横坐标为. .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一象限. .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四象限. .直角坐标系中,点(,)在第二象限. 知识点:已知自变量的值求函数值 .当时,函数32 x 的值为. .当时,函数的值为. .当时,函数的值为. 知识点:基本函数的概念及性质 .函数是一次函数. .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函数是反比例函数. .抛物线()的开口向下. .抛物线()的对称轴是.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是().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 知识点:数据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 .数据的平均数是. .数据的众数是. .数据,,,,的中位数是. 知识点:特殊三角函数值 .° 2 3. .° ° . .° ° . .° .

.° ° . 知识点:圆的基本性质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任意一个三角形一定有一个外接圆. .在同一平面内,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 .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 .过三个点一定可以作一个圆. .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直线及圆的位置关系 .直线及圆有唯一公共点时,叫做直线及圆相切. .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必为圆的切线. .过半径的外端点并且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垂直于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 .圆的切线垂直于过切点的半径. 知识点:圆及圆的位置关系 .两个圆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外切. .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公共弦. .两个圆有两个公共点时,叫做这两个圆相交. .两个圆内切时,这两个圆的公切线只有一条. .相切两圆的连心线必过切点. 知识点:正多边形基本性质 .正六边形的中心角为°. .矩形是正多边形. .正多边形都是轴对称图形. .正多边形都是中心对称图形.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方程042=-x 的根为 .

中考数学知识点最全汇总

中考数学知识点最全汇总 复习数学时要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掌握分析方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出发思索问题,由此探索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和一题多用之法。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有关中考数学知识点最全汇总,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中考数学知识点最全汇总三角函数关系倒数关系tanα·cotα=1sinα·cscα=1cosα·secα=1商的关系 sinα/cosα=tanα=secα/cscαcosα/sinα=cotα=cscα/secα平方关系 sin (α)+cos (α)=11+tan (α)=sec (α)1+cot (α)=csc (α)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六角形记忆法构造以上弦、中切、下割;左正、右余、中间1的正六边形为模型。倒数关系对角线上两个函数互为倒数;商数关系六边形任意一顶点上的函数值等于与它相邻的两个顶点上函数值的乘积。(主要是两条虚线两端的三角函数值的乘积,下面4个也存在这种关系。)。由此,可得商数关系式。平方关系在带有阴影线的三角形中,上面两个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和等于下面顶点上的三角函数值的平方。锐角三角函数定义锐角角A的正弦(sin),余弦(cos)和正切(tan),余切(cot)以及正割(sec),余割(csc)都叫做角A的锐角三角函数。正弦(sin)等于对边比斜边;sinA=a/c余弦(cos)等于邻边比斜边;cosA=b/c正切(tan)等于对边比邻边;tanA=a/b余切(cot)等于邻边比对边;cotA=b/a正割(sec)等于斜边比邻边;secA=c/b余割(csc)等于斜边比对边。cscA=c/a互余角的三角函数间的关系 sin(90°-α)=cosα,cos(90°-α)=sinα,tan(90°-α)=cotα,cot(90°-α)=tanα.平方关系:sin (α)+cos (α)=1tan (α)+1=sec (α)cot (α)+1=csc (α)积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