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的养殖技术
- 格式:doc
- 大小:24.50 KB
- 文档页数:3
水貂繁殖和配种技术养殖水貂的过程中,水貂的繁殖技术也是很关键的,关于水貂的繁殖技术有哪些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水貂繁殖和配种技术,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养殖水貂的繁殖特点1、水貂9~10月龄性成熟,性成熟的公母貂,睾丸和卵巢随时节、光照发育消长。
春分以后,光照增强,睾丸逐渐萎缩;秋分以后,光照缩短,睾丸发育,到次年2月睾丸重量达2~2.5克,开始形成精子。
母貂的卵巢也从秋分开始发育,至次年的4月上旬,卵巢开始缩小,性周期完成。
2、水貂是季节性多次发情动物,母貂在配种季节有2~4个发情周期,一周期7~10天,其中发情持续期1~3天,在此期母貂容易接收交配,间情期4~6天。
3、水貂是刺激性排卵的动物,在交配后36~72小时排卵。
母貂第一次排卵后,有5~6天的排卵不应期,异期复配的母貂,如第二次排卵没受精,前次受精卵依然存在,若第二次排卵受精,前次受精卵多不能附植。
4、母貂怀孕期内,胚胎发育过程分为卵裂期,胚泡滞育期和胚胎期。
5、水貂的预产期从最后一次配种日期算起,母貂怀孕期平均为47±2天,变动范围为37~57天。
养殖水貂繁殖高产的技巧种貂的选留:每年11月份按计划选留种貂,把品种好、体形大2000克以上、毛稍好的貂按公母1:3比例选中分开饲养。
为保证产仔的质量,每年12月份进行防疫接种一次。
配种前的防疫:一是防犬瘟热病,用水貂犬瘟热弱毒苗皮下注射,每只1毫升,免疫期6个月。
二是防病毒性肠炎,用水貂病毒性肠炎组织培养灭活苗,每只貂皮下注射1毫升,免疫期6个月,注射时最好1只貂用一个针头,防止注射传染。
配种前的营养搭配:冬至季节就开始增加日照,水貂生殖器官才开始发育,公貂阴囊明显下垂,睾丸体积显著增大,精子开始发育。
母貂卵巢内原始卵泡数量增多,滤泡也显著增大,子宫体增大、肥厚。
因此营养搭配要跟上生理需要,除保证动物蛋白、植物蛋白外,还要增加维生素,特别是脂溶性维生素,如VA、VE,可在饲料中加入VE片,胡萝卜或花生油和VC片,以促进生殖器官发育正常。
水貂的后期饲养管理
恢复期
公貂在配种结束后2~3月内,饲料供给应维持配种后期的营养水平,待公貂体况恢复后,再转入一般饲养管理,母貂历经几个月的配种、妊娠、泌乳过程后,体力消耗很大,体况普遍下降,为了使母貂尽快健康,断乳后母貂的饲料不应立即改变,暂时维持泌乳后期的水平,待母貂体况普遍恢复后,再转为一般饲养,在管理上,早食应提前,晚食应拖后,并供给充足的饮水。
冬毛生长期
水貂进入9月份开始脱夏毛生冬毛,准备越冬,这时饲养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满足营养需要,提高毛皮质量,促进种水貂生殖器的发育。
进入冬毛生长期后,将种貂种和皮貂进行分群管理,种貂接受自然光照有利于性器官的发育,皮貂避免阳光直射使毛绒退色,保护毛绒质量。
此期,日粮中要保证蛋白质的含量,添加富含硫氨酸的饲料,日粮中谷物
饲料占20%~30%,蔬菜占5%~13%,动物性饲料占65%~70%。
取皮期
取皮期一般在11月中旬至12月中旬。
总之,在各生产时期的饲养管理中,饲料的加工调制是重要环节,鱼类饲料除去杂质后可以生喂;肉类及其副产品,新鲜的可生喂,不新鲜或来源不明的可高温高压处理后再喂:植物性饲料要粉碎煮熟后饲喂。
2023年第04期水貂每年繁殖一次,一胎多仔,当年取皮,每年一个生产周期。
在一年的时间里,根据其生理特点可分为准备断奶期、配种期、妊娠期、产仔哺乳期、育成期等几个时期。
不同的饲养时期有不同的饲养要求,现分别介绍如下。
1断奶幼貂按时断奶,对促进幼貂的发育和母貂恢复体质有重要意义。
断奶过早,幼貂会发育不良,断奶过晚,母貂过于消瘦,会降低下一年的繁殖能力。
正常情况下,40~45日龄可以断奶。
断奶不能早于38d ,最迟不得超过50d 。
能够断奶的仔貂,必须长齐绒毛,头部和颈部长出针毛,体重达到280~350g ,对外界刺激具有一定的抵抗能力。
根据仔貂的发育程度,有两种断奶方法。
一种是集中断奶法,如果全窝仔貂发育均衡,就可以一齐断奶,将性别相同、体质强弱相近的仔貂,每2只放在同一个笼子里饲养。
另一种是分批断奶法,如果同窝仔貂发育不均衡,就可以分批断奶,先把身体强壮、体型大、采食能力强的仔貂分出来,其余的仍留给母貂继续哺乳一段时间,以促进发育。
断奶是仔貂由哺乳转为自己采食的重大变化,也是仔貂生命过程的转折点。
这时的仔貂适应能力低,容易感染各种疾病,所以在仔貂断奶后的10~15d ,应特别加强人工护理。
断奶后幼貂的小室里应该垫适量的干草,以供幼貂取暖和梳理被毛。
幼貂的饲料要细、匀、浓度适宜,可以适当增加乳类的给量。
断奶5~7d 以后,再将一笼双养的幼貂分开,改为一笼单养。
断奶后这段时间正是夏季,气候炎热,最少要供给饮水3次/d ,并且注意遮阳和通风。
2配种前期的饲养管理水貂在准备配种期的饲养管理,直接关系到配种的成败,因此,要给予足够的重视。
准备配种期大部分是在严寒季节。
首先要做好防寒工作,要给种貂增加垫草(稻草、麦秆、细刨花等),带刺的草不能用。
增加垫草不仅是为了防寒,还可诱使母貂养成叼草做窝的习惯,为母貂产仔期做窝做好准备。
公貂笼舍该安放在背风向阳的一面,让公貂接受阳光照射,有利于增强配种能力。
准备配种期(11月以后)的营养,除要维持正常生长外,还要保证生殖器官发育和换毛的需要。
水貂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水貂妊娠期多数为40-50天,即3月中旬到5月初。
妊娠期的母貂,新陈代谢旺盛,除维持自身需要外,还要为春季换毛、胎儿生长及产后泌乳提供营养,任务繁重,也很关键。
(1)妊娠期的饲养。
饲料营养应全价,饲料配制应多样化,但需保持相对稳定,不能经常变更;饲料要新鲜可口,以提高母貂的食欲和吸收能力。
日粮控制在250-300克之间,其中动物性饲料占70%左右。
在动物性饲料中,鱼类占30%-40%,肉类占10%-20c/o.肉类副产品占40%-50%。
再加上植物性饲料以及盐、骨粉等,以保证妊娠母貂必需的氨基酸、脂肪酸、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饲养中既要注意提高母貂的食欲,又要控制食量,以防造成过肥影响生育。
(2)妊娠期的管理。
妊娠期的管理要点主要有:一是细心观察,随时掌握变化情况,正常妊娠母貂,食欲旺盛,粪便呈条状,并常仰卧晒太阳,若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以便采取相应措施妥善解决;二是注意清洁卫生。
笼舍、食具、水盆应经常清扫、洗涮和消毒,小室垫草应勤换,并保持干燥,饮水不仅保证需要,还要清洁卫生,没有污染;三是做好产前准备工作。
临产前1周,要将笼舍、小室认真消毒,并将小室缝隙封严,以防冷风入侵引起母仔感冒。
对初产母貂,要帮助营巢做窝,絮进柔软、干燥、清洁的垫草。
垫草时要将室内四角和室底压实,中间做一个窝,窝的大小要适中,既便于母貂转身,又使仔貂不过于分散。
对有些母貂不会自行拔掉乳头周围毛的,应用人工帮助拔毛,使幼貂顺利吃上母乳;四是保持环境安静。
饲养人员在饲养管理工作中,操作动作要轻、要稳,切忌弄出噪音和巨响.也禁止大声喧哗,以免使孕貂受惊吓,影响休息和发育,甚至造成流产。
水貂换毛期的饲养管理方法
水貂一年两次换毛,春季脱冬毛长夏毛,秋季脱夏毛长冬毛。
幼貂一出生,全身就有胎毛,2-3周龄时就长有初期毛绒,50~60日龄时换为夏毛,8月末冬毛开始生长发育。
因为水貂的毛一经长出皮肤,其形状就是一定的,直到脱落不再变化,所以该期必须提高营养水平,加强饲养管理,以提高毛皮质量。
一、营养要全面
含脂肪、糖类饲料要比种貂高,此类营养能提高毛皮质量。
所供粮食类饲料比重要比种貂高出1/3,还可选用一些古脂率高的饲料,使饲料中的脂肪高出50%,含糖量高出30%。
蛋白质饲料比种貂可以适当减少些,动物性饲料比种貂低5~10%,可充分利用各种畜禽下杂、血液、蚕蛹等。
二、应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光照时间长会使标准貂毛色变浅黄色,最好把皮用貂养在棚舍的阴面或最低一层,也可挂上遮光的帘子。
三、防止缠结毛
要经常保持笼箱的清洁干燥。
饲喂时要特别小心,分笼应及时。
一旦发现毛绒被弄脏,应及时梳刷。
此外,10月中旬应给皮用貂垫草(种貂可推迟1个月)。
商品水貂生产技术还应包括毛皮加工和疾病防治等常规技术,由于篇幅所限,此处不作叙述。
总之,配种技术、饲料配制技术和饲养管理技术是生产优质商品水貂的三大技术关键,并且近年来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生产中只要充分理解三类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并且灵活运用,就能充分发挥出良种貂的优良性状,生产出数量可观、品质优良的商品貂,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水貂的生活习性和管理不知道大家听没听说过水貂这种动物,它是一种身形比较小的一种动物,水貂栖息于河边及湖边等地带,居住在岸边的天然洞穴中,是一种半水栖动物,善于游泳、潜水,夏天更喜欢嬉水,为季节性繁殖动物,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水貂的生活习性吧!一、昼伏夜出野生貉这一特性十分明显,白天在洞中睡眠,傍晚和拂晓前后出来活动和觅食。
家养貉则整天都可以活动,基本上改变了昼伏夜出的特性。
家养貉的活动范围较小,多在笼中进行直线往返运动,性情迟钝、温驯。
在人接近时有多疑和畏怯的表现。
二、定点排粪无论野生貉或家养貉,绝大多数均将粪便排泄到固定地点.野生貉多排在洞口附近,日久积累成堆.家养貉多排在笼圈舍的某一角落。
有极个别的往食盆、水盆或窝箱中便溺。
一旦发现有这样的貉,要及时采取措施,否则习惯形成之后,就较难改掉。
三、集群性野貉通常成对穴居,一洞1公1母,也有1公多母或1母多公者,邻穴的双亲和仔貉通常在一起玩耍嬉戏,母貉有时也不分彼此相互代乳。
在家养条件下,可利用这一特性,将断奶后仔貉按10~20只一群,集群圈群圈养。
四、繁殖水貂为肉食性动物,主要采食各种鼠类、蛇、两栖类、鱼虾、鸟类和昆虫等。
水貂每年繁殖1次,2月至3月上、中旬发情交配,4~5月产仔,妊娠期平均为46天,每胎产仔5~8只,9~10月龄性成熟,第二年春季即可参加配种,繁殖年限可长达8~9年,寿命为12~15年。
人工饲养情况下,使用年限要相对缩短。
五、冬休在野生条件下,为了躲避冬季的严寒和耐过饲料的奇缺,常深居于巢穴中,新陈代谢的水平降低,消耗入秋以来所蓄积的皮下脂肪,以维持其较低水平的生命活动,形成非持续性的冬眠,表现为少食、活动减少,呈昏睡状态,所以称为半冬眠或冬休。
在家养条件下,由于人为的干扰和充足的饲料,冬眠不十分明显,但大都活动减少,食欲减退。
在东北地区家养貉过冬时,可由其他季节的日喂两次减少到日喂1次或2~3日喂1次。
养貂技术幼貂育成期饲养管理技术一、幼貂营养需要特点水貂仔兽从40―50日龄离乳,转为以饲料为食,至9月末为育成期,此为幼貂阶段,以后则转入准备配种期或换毛期。
育成期,由于营养物质和能量在体内以动态平衡的方式积累,使机体组织细胞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幼貂生长和发育迅速,尤其在40―80日龄期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此时幼貂新陈代谢极为旺盛,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蛋白质代谢呈正平衡状态,即摄入氮总量大于排出氮总量。
因此,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极为迫切。
二、幼貂的饲养根据幼貂的营养需要,其日粮能量标准为836.8―1171.52千焦耳,动物性饲料应占75%左右,由鱼类、畜禽内脏和副产品、鱼粉、颗粒饲料等组成,谷物饲料可占20%―23%,蔬菜可占1%―2%或不喂,还应加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每只每天喂0.5―0.75克,或补喂鱼肝油0.5―1克、酵母4―5克、骨粉0.5―1克、维生素e2.5毫克,饲用土霉素0.5克。
育成期时值酷暑盛夏,要严防水貂因采食变质饲料而出现各种疾患。
因此,除从采购、运输、贮存和加工等各环节上把好饲料品质关外,还必须有合理的饲喂制度。
此时一般日喂3次,早晚饲喂的间隔时间要尽量长些,每次饲喂后1小时内保证吃完饲料,如果吃不完亦应及早撤出食碗。
这是育成期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母貂经妊娠、产仔泌乳的营养消耗,此期体质体况普遍下降,部分母貂已达枯瘦状态而出现授乳症。
故在断乳后10―20天仍应按泌乳期日粮标准饲养,对患授乳症的母貂,应在饲料中加入0.4%―0.5%的食盐,并加喂肝脏、酵母、铁铜制剂、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以使其尽快恢复体况。
否则,母貂夏季死亡率增高,翌年繁殖亦受不良影响。
三、幼貂的管理(一)离乳分群仔貂生后40―45天应及时离乳分群,提早或推迟离乳对母貂和仔貂均无益处。
离乳前,应做好笼舍的建造、检修、清扫、消毒和垫草等准备工作。
水貂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妊娠期是水貂生产的关键时期,对饲料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比其他任何时期都严格。
因为水貂除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和换毛外,还要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营养,为产后泌乳贮备营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貂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水貂妊娠期的饲养要点1、保证饲料质量此期必须保证饲料品质新鲜,严禁喂腐败变质或贮存时间过长的饲料,日粮中不许搭配死因不明的牲畜肉,难产死亡的母畜肉,经激素处理过的畜禽肉及其副产品,以及动物胎盘、乳房、睾丸和带有甲状腺的气管等,尽可能采用多种饲料搭配,提高日粮的全价性和适口性。
水貂妊娠期最好采用鱼肉混合搭配的日粮。
理想的鱼肉比例是鱼类40%~50%,肉类10%~20%,肉类副产品30%~40%。
2、日粮标准要求能量250~300千卡、可消化蛋白质30~35克、可消化脂肪8~10克、动物性饲料75%~80%。
每天每只加鱼肝油1克、酵母5~7克、麦芽15~25克或补给维生素a800~1000iu、维生素u5毫克、维生素b12~3毫克、维生素c20~30毫克。
如以颗粒饲料和干动物性饲料为主的貂场,必须添加鲜奶、鲜蛋、鲜肉等全价蛋白质饲料。
干动物性饲料的比例最好不超过动物性饲料的50%。
为解决必需脂肪酸的不足,可在日粮中补给少量植物油(每只每天5克)。
为了满足水貂对钙、磷的需要,日粮中可加20~30克兔头、兔骨架,或15~20克鲜碎骨,或3~4克骨粉。
3、注意控制体重妊娠期由于日粮质量好,营养全价,适口性强,母貂采食旺盛,易造成体况过肥,所以要适当控制喂量。
要根据妊娠的进程逐步提高营养水平,以保持良好的食欲和中上等体况。
母貂过肥,易出现难产,产后缺乳和胎儿发育不均匀。
母貂过瘦,则由于营养不足,胎儿发育受阻,易使妊娠中断,产弱仔以及母貂缺乳,换毛推迟等。
二、水貂妊娠期的管理要点妊娠期要注意观察母貂食欲、行为、体况、消化和换毛的变化。
正常的妊娠母貂食欲旺盛、粪便呈条状,换毛正常,并仰卧晒太阳。
水貂仔貂喂养及管理方法
仔貂全部产出后,母貂即开始安静地哺乳。
发育正常的仔貂在母貂的照护下,一般都能吃到乳汁,初生时约2-3小时哺乳一次,以后随日龄增长,每日的哺乳次数逐渐减少。
对刚出生的仔貂要加强管理。
仔貂出生后,常因母貂奶水下不来而被饿死。
预防的办法是:可以在母貂产仔前半个月,用生乳灵糖浆拌入饲料,每只母貂1天用1毫升,直到产仔为止。
这样饲喂的母貂,产仔后即可哺乳。
刚产下的仔貂有时还会掉在地下被冻死,这点也要随时注意管理。
人手触摸仔貂之前,要先用母貂的粪尿将手搓一遍,以适合母貂的气味,不然,母貂会把人手摸过的仔貂叼出箱外扔掉,甚至咬死。
对扔出的仔貂,一旦用母貂粪尿擦过,母貂又会自动叼回。
仔貂长到45日龄左右,要及时将皮貂、种貂分窝饲养。
幼貂生长很快,要充分供应饲料,分窝后一个月内须每天喂3次,才能保证幼貂长得体大毛皮好。
水貂养殖大户的技术措施一是选好种貂。
选养皮毛光亮,背腹毛色一致,针毛较短,毛峰、绒毛齐平,密度大、分布匀、毛柔软、强性好、针毛略长于绒毛,紫貂无白针毛、白斑。
这样的貂皮毛质量好,商品价值高。
二是搞好配种期的饲养管理。
貂每年繁殖一次,每年2月至3月发情、配种。
因此,种公貂1月下旬就要进入配种预备期饲养。
配种期种公貂要保证供给优质精饲料,新鲜蛋、奶、肝、鱼等动物性饲料占80%以上,要杜绝近亲交配,防止水貂退化。
种母貂在妊娠后期,要保证供给优质饲料,宰杀动物喂养时,要摘除肾上腺、脑垂体等含有性激素的器官,以免母貂食后造成死胎或流产。
三是貂的饲养管理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但各时期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的,每一个时期都是以前一个时期为基础的,各个时期都是有机联系一环紧扣一环的,只有重视每一个时期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及关键时期的重点管理工作,水貂生产才能获得成功,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给生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四是毛皮动物讲的是货卖一张皮,水貂繁殖期饲养工作搞得好与坏,主要决定当年产品数量的多少,而换毛长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搞的好与坏,确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皮张卖价的高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
在生产实践有很多饲养场因为忽视换毛期的饲养管理,而导致丰产不丰收,致使全年的生产管理工作前功尽弃。
五是注意保温,提高仔貂成活率。
仔貂出生后要在产仔箱上下和两则放上热水袋保温,以提高仔貂成活率。
六是采用替代食品。
为了降低成本,可采用大豆粉代替部分肉食,搭配新鲜猪血、蛋、奶拌和,以增强适口性成熟取皮。
七是貂换毛后即可宰杀取皮。
取皮时成熟一只取一只,决不可成批一次性取皮。
宰杀时要注意皮毛的完整,切不可把毛皮割破,否则就会降低毛皮等级.。
就貂的养殖纪国富说:目前国内貂饲养量少于狐狸,更说明了貂养殖所具有的发展潜力。
国内养狐尤其是北极狐的养殖数量高于貂饲养量,这是受目前市场行情短期效益驱动的结果。
随着狐、貉皮市场行情变化,不久将来,养殖重点肯定要向貂转移,将进一步增强貂养殖的发展潜力。
水貂换毛长绒期的饲养管理水貂养殖要了解和掌握水貂换毛长绒期的饲养管理和调控技术,目的是为了在尊重水貂生产客观规律的前提下,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和人工调控技术,促进水貂的生产向着有利于提高毛皮质量、降低饲养成本的方向发展。
水貂养殖换毛长绒期指的是冬毛生长期,水貂换毛长级期是水貂全年生产环节中的一个十分关键和重要的生产环节。
一、水貂养殖之换毛长绒期的时间概念在自然光照条件下水貂的换毛长绒期一般为9月上、中旬至11月中、下旬,在人工控制条件下,老兽6月上旬至9月上旬,小兽7月上旬至10月上中旬。
金州水貂场根据水貂不同时期的生理特点、繁殖情况、生长发育和换毛规律,结合本场多年的生产实践,将水貂一年的生活周期化分为以下不同饲养管理时期:准备配种期,12月11日至3月4日;配种期,3月5日至3月20日;妊娠期,3月21日至4月20日:产仔泌乳期,4月21日至6月20巳老兽恢复期,公兽3月21日至9月20日,母兽6月21日至9月20日;幼兽育成期,6月21日至9月20日;冬毛生长期,9月21日至11月15已取皮期,11月16日至12月10日。
水貂的饲养管理工作是分阶段进行的,但各时期都不是独立的,而是密切相关互相影响的,每一个时期都是以前一个时期为基础的,各个时期都是有机联系一环紧扣一环的,只有重视每一个时期的各项日常管理工作及关键时期的重点管理工作,水貂生产才能获得成功,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将给生产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二、水貂养殖之换毛长绒期饲养管理重要性及主要任务水貂换毛长绒期是全年生产管理中一个十分关键的时期,换毛期饲养管理的重要性不亚子甚至高于繁殖期的饲养管理。
毛皮动物讲的是货卖一张皮,水貂繁殖期饲养工作搞得好与坏,主要决定当年产品数量的多少,而换毛长成期的饲养管理工作搞的好与坏,确决定产品质量的优劣,关系到皮张卖价的高低,企业经济效益的好坏。
在生产实践有很多饲养场因为忽视换毛期的饲养管理,而导致丰产不丰收,致使全年的生产管理工作前功尽弃。
水貂养殖新技术 水貂选种及适时引种 一、水貂的选种 1、初选(6-7月) 对成龄公貂,根据其精液品质、配种能力;对成龄母貂,根据其产仔数量、泌乳量、母性及后代成活数量等选择优良个体;对仔貂,根据同窝仔貂数量、发育状况、成活情况及双亲的品质,在离乳时按窝选留。初选要比实际留种数量多25%-40%。
2、复选(9-10月) 根据生长发育状况、身体的轻重、体型的大小、体质的强弱、换毛的早晚、毛绒的质量及色泽等,对成龄貂和幼龄逐个进行选择。复选留的数量要比实际留种数多10%-20%。
3、精选(11月) 在打皮前, 根据毛绒品质(包括光泽、长度、颜色、密度、细度、弹性及分布等)、体型的大小、体质类型、体况肥瘦、健康状况、繁殖能力、系谱及后裔鉴定综合指标,逐只详细观察鉴别, 经反复对比观察后,采取选优去劣, 淘汰复选阶段多留的10%-20%余额。特别注意淘汰有遗传缺陷的个体,如针毛只在尖端色浓,毛被有暗影和斑点,腹部毛绒红褐、卷毛,后档缺毛等必须淘汰。对选定的种貂,要统一编号,建立系谱,登记入册。
种貂的性别比 标准公母1:3.5-4,白彩貂1:3-3.5,其它彩貂1:3.5。国外公母貂比例多为1:5-6。我国亦应随着繁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和饲养条件的改善而提高性比。这样有利于降低成本及提高貂群质量。
种貂的年龄比例 因为成龄貂的繁殖力高,所以2-4岁的成龄貂应占70%左右, 当年幼貂不宜超过30%, 这样有利于稳定生产。
二、适时引种 9月下旬,即秋分时节,此时黄道和赤道平面相交,黄经180度,太阳直射赤道,昼夜相等。天气开始变凉,水貂饮食量增加,蓄积脂肪准备越冬,换夏毛长冬毛的时候,是引种的最佳时期。
水貂养殖对饲养场地、设备等的要求 1、饲养场地
饲养场地的选择,与水貂的繁殖、毛皮质量和卫生防疫的关系十分密切。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并要远离粪坑、厕所、污水坑、垃圾堆及家禽的圈窝等。 2、饲养管理用品 包括水盆和食盆;场内转运用的串笼箱和场外运输种貂用的运输笼;捕貂网和捉貂手套;小型绞肉机等。
水貂养殖重在毛皮,所以其价值、生长发育与光照密切相关,生产中如果注意对光照进行控制,充分利用光照对其生长发育和繁殖性能的有利影响,可以有效地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大家创业网精心为大家整理了水貂的养殖技术,希望对你有帮助。
水貂的养殖技术
1、饲养场地
饲养场地的选择,与水貂的繁殖、毛皮质量和卫生防疫的关系十分密切。
应选择地势较高、地面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并要远离粪坑、厕所、污水坑、垃圾堆及家禽的圈窝等。
2、饲养管理用品
包括水盆和食盆;场内转运用的串笼箱和场外运输种貂用的运输笼;捕貂网和捉貂手套;小型绞肉机等。
3、笼箱
是貂笼和貂窝的总称,大多是分别制作组装在一起的。
貂笼一般长50~
60cm,宽高各为30cm左右。
笼底用两块铁丝网拼成(网片用14号铁丝编织,四周用16号铁丝编制,网眼为5~5cm2),可随时拆换。
也可用带孔铁皮、木框或竹条制作。
窝箱用5~2cm厚的木板制成。
窝箱底做成活动式,底的一边用活页固定,清扫时可取下。
窝箱用挂钩固定在貂笼上,出入孔直径10cm,可随时取下或挂上。
4、貂棚
貂棚的走向以保证两侧都能平均地获得日照为宜,但不能使阳光直射到棚内,以确保貂皮的质量。
也可紧靠东西山墙修建单面貂棚,貂笼朝向棚檐,窝箱朝内,墙边留通道。
貂棚周围3~5m的地方修建围墙。
围墙高度一般为6~0m。
水貂的养殖技术
气温愈加寒冷,做好水貂窝巢的保温工作,给予充足的饲料和清洁的饮水;
水貂狐狸逐渐转入发情阶段,日粮中增加新鲜鱼类、蛋类、肝类和适量的头脑类饲料可以促进动物发情提早和集中,尤其对于种公精子的生成和精子活力的提升是有十分重要意义的;
疫苗注射在即,在疫苗注射预定日期前一周把驱虫工作做完,(疫苗前一周、
疫苗后两周慎用驱虫药和其他药物如氟苯尼考、磺胺类,抗病毒类药物),以免影响疫苗免疫效果;
水貂选种工作仍在进行,对于出现神经症状、尿湿、瘫痪、能吃能拉、粪便灰白(黄)色等不正常水貂应继续予以淘汰;使用节食法淘汰水貂选种的,应在疫苗免疫前一周内恢复正常食量,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