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貂育成期饲养管理要点
- 格式:pdf
- 大小:315.36 KB
- 文档页数:2
水貂的饲养管理要点
为了获得质量好的水貂毛皮,必须掌握水貂的特点,根据其不同生理时期的需要,有区别的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
(1)准备配种期(当年9月至第二年2月)。
此期为生长发育期,喂养好坏对配种和全年生产有很大影响。
9-10月老种貂秋凉食欲渐旺应增加营养,幼貂生长发育旺盛应增加动物性饲料。
11-12月只需维持营养,肥少喂,瘦多喂,调整肥瘦。
1~2月此时身体最肥,应适当控制饲料量,增喂动物脑、鱼肝油以促进发情。
种貂应多晒太阳,加强运动。
(2)配种期(2月下旬至3月中旬)。
公貂应喂给以肉类为主的质量高,适口性强、易消化的日粮,另加喂骨粉,配种公貂中午要补饲肉、奶、蛋一次,公母貂都应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a,d、e。
管理上着重区分发情和发病,捉貂放对时要防止跑貂。
(3)妊娠期(3月中旬至4月中旬)。
要根据妊娠进程逐步提高营养水平,给予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饲料,饲料要稍稀,每日3餐的饲料量比例应为3:2:5,早餐提早,晚餐推迟给饲;南方应适当增加喂食次数,喂后2-3小时应撤出食盘。
妊娠末期母貂的补充饲料和奶蛋等应单独饲喂;要创造舒适环境,使胎儿正常发育,防止惊恐,有胎儿吸收和流产象征的应肌注黄体酮5--10毫克;产仔前应糊好室内壁缝隙以防贼风。
妊娠期间每天应给予13-14小时光照,并逐渐增加,产仔时可供15小时,产仔后恢复至正常光照。
1。
水貂幼貂育成期的饲养管理
仔貂断奶分窝后到成熟取皮为幼貂的育成期。
时间由6月下旬到II 月,约150-170天。
(l)幼貂育成期的饲养。
幼貂断乳分窝后的头两周,应继续喂给哺乳期的饲料,以适应生活环境的变化。
到2月龄后,幼貂骨骼和内脏器官生长发育迅速,需提供营养丰富、容易消化的食物。
特别是为满足骨骼生长发育的需要,食物中可搭配些鸡头、鱼头、鸡骨架等含钙高的食物。
日粮量以食饱为原则,只要能消化,食多少就供给多少。
但饲料最好配制成稀粥状,有利消化吸收。
(2)幼貂育成期的管理。
①幼貂的分窝。
幼貂到45日龄左右时,即可断奶分窝。
断奶过早,消化系统等不具备独立生存能力;断奶过晚,易造成互相争食咬斗,反而影响生长发育。
分窝可将幼貂一次与母貂分开.也可将发育强壮的先行分开,体弱瘦小的再留在母貂身边哺育5-10天。
分开的仔貂可将同性别的2-3只幼貂放在一个笼里饲养,使其逐步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过1周后再分开单独笼养。
②疫苗接种。
幼貂抵抗疾病能力较差,应在分窝后2-3周内,注射大温热、病毒性肠炎等疫苗,以增强抗病能力。
③避暑降温。
育成期特别是7-8月,既是幼貂生长旺期.也是最炎热季节。
水貂耐寒不耐热,尤其是石棉瓦顶的貂棚,盛夏中午,棚内气
1。
水貂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妊娠期是水貂生产的关键时期,对饲料和营养物质的需求比其他任何时期都严格。
因为水貂除维持自身生命活动和换毛外,还要为胎儿生长发育提供营养,为产后泌乳贮备营养。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水貂妊娠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一、水貂妊娠期的饲养要点1、保证饲料质量此期必须保证饲料品质新鲜,严禁喂腐败变质或贮存时间过长的饲料,日粮中不许搭配死因不明的牲畜肉,难产死亡的母畜肉,经激素处理过的畜禽肉及其副产品,以及动物胎盘、乳房、睾丸和带有甲状腺的气管等,尽可能采用多种饲料搭配,提高日粮的全价性和适口性。
水貂妊娠期最好采用鱼肉混合搭配的日粮。
理想的鱼肉比例是鱼类40%~50%,肉类10%~20%,肉类副产品30%~40%。
2、日粮标准要求能量250~300千卡、可消化蛋白质30~35克、可消化脂肪8~10克、动物性饲料75%~80%。
每天每只加鱼肝油1克、酵母5~7克、麦芽15~25克或补给维生素a800~1000iu、维生素u5毫克、维生素b12~3毫克、维生素c20~30毫克。
如以颗粒饲料和干动物性饲料为主的貂场,必须添加鲜奶、鲜蛋、鲜肉等全价蛋白质饲料。
干动物性饲料的比例最好不超过动物性饲料的50%。
为解决必需脂肪酸的不足,可在日粮中补给少量植物油(每只每天5克)。
为了满足水貂对钙、磷的需要,日粮中可加20~30克兔头、兔骨架,或15~20克鲜碎骨,或3~4克骨粉。
3、注意控制体重妊娠期由于日粮质量好,营养全价,适口性强,母貂采食旺盛,易造成体况过肥,所以要适当控制喂量。
要根据妊娠的进程逐步提高营养水平,以保持良好的食欲和中上等体况。
母貂过肥,易出现难产,产后缺乳和胎儿发育不均匀。
母貂过瘦,则由于营养不足,胎儿发育受阻,易使妊娠中断,产弱仔以及母貂缺乳,换毛推迟等。
二、水貂妊娠期的管理要点妊娠期要注意观察母貂食欲、行为、体况、消化和换毛的变化。
正常的妊娠母貂食欲旺盛、粪便呈条状,换毛正常,并仰卧晒太阳。
养殖水貂幼貂育成期饲养的管理方法一、幼貂营养需要特点水貂仔兽从40―50日龄离乳,转为以饲料为食,至9月末为育成期,此为幼貂阶段,以后则转入准备配种期或换毛期。
育成期,由于营养物质和能量在体内以动态平衡的方式积累,使机体组织细胞在数量上迅速增加,幼貂生长和发育迅速,尤其在40―80日龄期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阶段。
此时幼貂新陈代谢极为旺盛,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蛋白质代谢呈正平衡状态,即摄入氮总量大于排出氮总量。
因此,对各种营养物质,尤其对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需要极为迫切。
二、幼貂的饲养根据幼貂的营养需要,其日粮能量标准为836.8―1171.52千焦耳,动物性饲料应占75%左右,由鱼类、畜禽内脏和副产品、鱼粉、颗粒饲料等组成,谷物饲料可占20%―23%,蔬菜可占1%―2%或不喂,还应加喂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添加剂。
每只每天喂0.5―0.75克,或补喂鱼肝油0.5―1克、酵母4―5克、骨粉0.5―1克、维生素E2.5毫克,饲用土霉素0.5克。
育成期时值酷暑盛夏,要严防水貂因采食变质饲料而出现各种疾患。
因此,除从采购、运输、贮存和加工等各环节上把好饲料品质关外,还必须有合理的饲喂制度。
此时一般日喂3次,早晚饲喂的间隔时间要尽量长些,每次饲喂后1小时内保证吃完饲料,如果吃不完亦应及早撤出食碗。
这是育成期减少疾病发生、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措施。
母貂经妊娠、产仔泌乳的营养消耗,此期体质体况普遍下降,部分母貂已达枯瘦状态而出现授乳症。
故在断乳后10―20天仍应按泌乳期日粮标准饲养,对患授乳症的母貂,应在饲料中加入0.4%―0.5%的食盐,并加喂肝脏、酵母、铁铜制剂、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叶酸,以使其尽快恢复体况。
否则,母貂夏季死亡率增高,翌年繁殖亦受不良影响。
三、幼貂的管理(一)离乳分群仔貂生后40―45天应及时离乳分群,提早或推迟离乳对母貂和仔貂均无益处。
离乳前,应做好笼舍的建造、检修、清扫、消毒和垫草等准备工作。
养貂高效分期管理裴凤;张士罡【期刊名称】《当代畜禽养殖业》【年(卷),期】2011(000)005【总页数】3页(P53-55)【作者】裴凤;张士罡【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畜牧局,224500;江苏省滨海市东坎畜牧局,224500【正文语种】中文水貂是一种珍贵的毛皮动物,多年的养殖经验证明,要养好水貂,获得高效益,搞好分期饲养管理至关重要。
1 配种前期此期为满足水貂的正常生长和幼貂的发育,一般通常供给的日粮是:动物性饲料200~230g、谷物饲料20~25g、麦芽8~10g、蔬菜20~25g、酵母1~1.5g、食盐0.5g。
动物性蛋白应以海杂鱼为主,再适当搭配一些肉类及下杂;谷类饲料所含成分为:玉米面70%、黄豆粉10%、小麦粉或麦麸20%。
除此之外,还应适当补充些骨粉。
2 配种后期此期的饲料应比前期少而精,总饲喂量为前期的80~90%,动物性饲料要增加到250g以上。
另外,还要适当喂些催情饲料,如维生素E、麦芽、棉子油等。
为使种貂有良好的配种体况,此期要严格观察貂群的营养状况,力求使种公貂体重控制在1.7~2.2kg,种母貂体重控制在 0.8~1.1kg。
3 配种期此期水貂日粮应选用新鲜、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强及易消化的饲料,日粮中要有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A、维生素E、维生素B1、鸡蛋、牛奶等。
此期各类饲料所占日粮的比例是:动物性饲料75%、谷物饲料20%、蔬菜类饲料5%。
配种期间,水貂每日中午补饲1次肉、蛋、奶,同时,喂的饲料稀稠要合适,分早、中、晚3次喂给。
4 妊娠期要求日粮营养全面、新鲜、易消化、适口性强。
饲料品种相对保持稳定,否则,会造成妊娠终止。
其日粮标准是:妊娠15天前要求总热量为160~240大卡,动物性饲料70%、谷物饲料25%、蔬菜类5%;妊娠15天以后,要求总热量为180~260大卡,动物性饲料75%、谷物饲料20%、蔬菜类5%。
饲料每天分3次喂给,早、中、晚按3∶2∶5的比例分配日粮。
水貂各月管理工作要点一月:科学制定准备配种期饲料单,准确掌握种貂的喂食量,合理调整种貂的繁殖体况。
搞好种貂的疫苗接种工作。
搞好种貂的发情鉴定,编制种貂谱系,查找血缘关系。
制定选配计划,合理调整种貂垫草量,逗引种貂增加活动,增进体质健康,保证充足清洁的饮水,彻底清理笼箱卫生。
二月:继续做好体况调整、发情鉴定。
种公貂适时补饲。
制定配种工作方案,做好配种前的各项准备工作,编制放对计划。
搞好人员的技术培训和劳动组织安排、配种用品及劳保用品的领取、发放和人员的生活安排。
三月:按照配种方案的要求,搞好水貂放对配种及种貂的饲养管理,特别是种公貂的补饲和配种登记、记录工作。
搞好配种日报和配种进度的统计,解决好配种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
做好配种结束后的取皮收尾和留种公貂的体况恢复工作。
四月:科学制定妊娠期饲料单,合理掌握喂饲量,严格把好饲料质量关,做到品质新鲜,种类稳定、营养完全,易于消化,适口性强。
认真搞好种母貂的补饲,加强饮水,搞好卫生,保持安静。
产前絮好窝草,安排好产仔期的值班和产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五月:认真检查产仔情况,做好记录,搞好仔貂代养及保活,母貂的饲养管理及补饲,难产母貂的催产和患乳房炎母貂的治疗工作。
做好产仔日报和产仔进度的统计,分窝用笼舍消毒及分窝的准备工作。
六月:及时做好仔貂的分窝、登记,初选和分窝后的补饲及疾病的防治工作。
搞好貂群的摆布和初选淘汰种母貂的褪黑激素埋植工作。
七月:制定育成期饲料单,满足食量供应。
搞好上半年的生产情况统计和貂群平衡工作。
认真及时进行疫苗接种工作。
搞好笼舍及饲养用具卫生、防暑及黄脂肪病的防治工作。
八月: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预防疾病,尤其要全力做好防暑工作。
九月:制定换毛期饲料单,做好破旧笼箱的修补工作,促进水貂的发育和换毛。
做好种兽销售和服务工作。
十月:加强饲养管理,种皮貂分群饲养,促进水貂快速换毛。
做好活体梳毛工作,做好种貂的复选、血检和阿留申病阳性貂的淘汰工作。
水貂孕娠期的饲养管理作者:来源:《农业知识·科学养殖》2017年第06期母貂怀孕期间管理是水貂能否正常产崽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里既要保护母子的健康,还要供给换毛需要的的营养,所以要科学管理、搭配标准饲料,才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1.搭配优质的蛋白饲料。
搭配的饲料中鱼类、豆类含赖氨酸多,猪肉类含蛋氨酸较多,混合搭配较好。
搭配的动物性饲料比例是鱼类65%,肉类副产品20%左右,谷类10%左右,蔬菜类5%左右,这样鱼中有赖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肉中有蛋氨酸、色氨酸、组氨酸、亮氨酸等,形成一个互补营养链,有利于换毛季节的需要。
2.添加维生素。
有脂溶和水溶性维生素,脂溶性饲料是指维生素A、D、E、K四种溶解在脂肪中的维生素。
这四种维生素在新鲜饲料中吸收得最快,在鲜鱼中含量较多。
每只水貂每日需要的最低量是维生素A500~1000国际单位,维生素E5~10毫克,复合B族维生素3~6毫克,在搭配加工饲料过程中应特别关注。
水溶性维生素主要是指维生素C、B1、B2、B3、B4等,又称复合维生素B族类饲料,不仅来源广,而且动物体内能够合成部分维生素C和B 类,饲料搭配的营养齐全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3.注意加工调制饲料的新鲜度。
小鱼从冰库拿出来在1小时内加工,稍微带一点冰加工好,到加工结束后就解冻了,不能等3~4小时加工,加工结束时就发热了,貂就不喜欢吃了。
饲料新鲜营养价值就高、吸收得也好,胎儿就生长好。
小鱼要新鲜,鸡蛋也要新鲜,蔬菜和玉米饼及猪骨也要选用新鲜的,适口性强、味道好,消化代谢就好。
4.要添加适当量的矿物质。
补充铜、铁、锌、硫元素,可选用貂用微量元素制剂。
5.要保持充足的清洁的饮水。
太阳光照增强的时期,温度升高,饮水量也随着增加,供给缺乏会让其烦躁不安,影响胎儿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6.忌喂腐败变质的饲料。
调制加工中防霉变和腐败的原料混入。
7.要保持环境安静。
水貂是昼伏夜出的动物,人工驯养后也保留着护窝特性,带孩怀孕期喜欢安静,警觉紧张,一有动静就易惊吓,在笼里乱闯造成流产事件。
养殖技术-水貂妊娠期管理重点有哪些?
水貂配种结束后就进入了重点保护时期,时间在3~5月上旬。
怀孕母貂的日常管理显得愈加重要。
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保持清静的环境
水貂是鼬科毛皮动物,人工养殖上百年也没有完全改变其胆小怕人的野性,特别是在怀孕期间,母性保护很重要,因此要求环境清静,避免突然地惊吓,否则会影响其正常的活动,严重者可引起其蹦跳撞笼而导致流产。
2.饲喂干净新鲜的饲料
配制饲料的环境必须清洁卫生,饲料加工过程用符合饮用标准的清水,加工的小杂鱼要新鲜,加工的胡萝卜要新鲜,不要用有霉菌的饼类饲料。
3.慎用添加剂
水貂怀孕期间常出现不明原因的流产,俗称化胎。
据调查,水貂怀孕期平均化胎率为30%。
如何解决这个普遍的难题?在此期间,除了保证饲料新鲜以外,还要谨慎使用添加剂,首先选择正规厂家的产品,严格按照建议用量使用,不能擅自提高用量或者同时使用多种产品;其次要注意使用方法,使添加剂发挥作用。
4.重视加工环节
4月份气温逐渐升高,饲料加工前要检查打料池的卫生,清除边角的残渣;查看小杂鱼的冰冻情况,不要等完全化冻后再加工。
水貂是野生的鼬科毛皮动物,有采食自然温度食物的能力,所以加工饲料宜凉不宜热。
5.提供充足的饮水
春季气温逐渐升高,貂笼舍内环境也日渐干燥,许多水貂养殖户忽视给予水貂单独饮水,认识上有偏见,认为饲喂了粥状饲料则不需饮水,这种观念是错误的,其实水对提高水貂产子保胎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水貂怀孕期间必须保证充足的清洁饮水。
水貂育成期饲养管理育成期的饲养管理主要是满足仔貂的营养需要,为培育优质的种貂和标准皮貂打好基础,仔貂40~50日龄断乳分窝后,到8月为育成前期。
育成前期,仔貂生长发育极快。
仔貂9~11月为育成后期,育成后期主要是换毛,也是冬毛生长期。
断乳的方法很多,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
有集中断乳法、分批断乳法、母离仔断乳法。
集中断乳法,是将仔貂一次全部分出,每2~3只放在同一笼饲养,约1周后再进行单笼饲养,也可一次就分开单笼饲养。
分批断乳法是在同窝仔貂发育不均匀时,先将强壮能独立生活的仔貂分出,较弱仔貂留给母貂继续哺育,直到能独立生活后,再分出。
母离仔断乳法是在母貂乳差不足的情况下,将母貂适时移出,仔貂留在原窝内,经过几天的人工护理后,再进行断乳分窝。
分窝时要做好记录,同时进行初次选种,把皮用貂和种用貂分别放在貂棚的不同部位。
分窝后60日龄内,要不断给仔貂增加饲料量,能吃多少就给多少,60~90日龄的仔貂日粮较稳定,可采用一些营养价值较低的饲料,并适当提高谷物和蔬菜的比例,促进水貂消化机能的增加,降低饲养成本,定期投喂维生素E,每日每只3~5毫克;维生素B1每日每只2~3毫克;土霉素每日每只003~005克。
饲料调制要稍稀。
90~130日龄,营养水平要高于前期,在日粮中加喂豆浆。
130日龄以后直到取皮,日粮中要供给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尤其是含硫氨酸丰富的蛋白质。
为此,应补加鲜血、豆浆和油脂,以利冬毛的生长,并使毛色增加色素和光泽。
种用貂和皮用貂在育成期的饲养管理基本相同。
饲养管理中应加强卫生清扫工作,小室最好每天清扫一次,垫草要保持清洁干燥,一般6月份左右可撤除垫草,幼貂育成期正是一年中最炎热的季节,应注意防止中署,要做好遮荫工作。
供给充足的饮水,不但要满足饮水,而且要满足水貂洗澡散热,幼貂育成后期,应特别注意垫草,垫草不仅可以防寒、防潮,减少疾病的发生,更重要的是垫草能经常梳理毛被,对防止毛绒缠结,提高毛皮质量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