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2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的临床体会【摘要】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手术适应证、方法以及手术的疗效。
方法笔者所在医院自2004年5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入院肩胛骨骨折患者159例,其中的42例进行手术治疗,对手术治疗的42例病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随访6个月至3年,平均19个月。
根据rowe疗效评价标准评价患者手术效果,优22例,良9例,可10例,差1例,优良率达到73.81%。
术后出现肩关节不稳定并发症1例。
结论肩胛骨骨折经手术治疗后疗效明显,手术入路以及内固定方式的合理应用并结合早期功能性锻炼,可以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手术;骨折固定术肩胛骨呈扁宽状的不规则形状,在诊断与治疗中大多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这是因为肩胛骨的供血较为丰富,愈合能力较强,肩胛骨骨折往往通过非手术治疗就可以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1]。
但是明显移位的肩胛骨骨折若不经过手术进行治疗,就可能出现肩关节功能障碍如肩峰下疼痛、外展无力等,导致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云南省红河州第一人民医院自2004年5月至2011年9月共收治入院肩胛骨骨折患者159例,对其中的42例进行手术治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手术治疗的患者有42例,其中共有男35例,女7例;年龄16~67岁,平均(33.8±9.7)岁。
受伤情况:交通伤28例,高处坠落伤7例,砸伤4例,刀砍伤3例。
性质为开放性骨折的有10例,闭合性骨折的有32例。
1.2骨折类型参照hardegger骨折分型标准[2],本组肩胛骨体部骨折有24处、肩胛颈骨折15处、盂缘骨折8处,盂窝骨折6处,肩胛冈骨折10处,肩峰骨折7处。
42例肩胛骨骨折损伤共涉及70处。
1.3手术方法本研究中病例均采用后方手术入路。
患者取侧卧位或侧腹卧位,用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的方法进行麻醉。
根据骨折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
1.3.1肩胛骨后侧弧形切口由肩峰内侧做切口,沿肩胛冈行走,直至肩胛骨脊柱缘,然后移向肩胛下角,将三角肌翻转并切断其后部的纤维,沿着小圆肌和肩胛下肌之间的缝隙进入,将肩胛骨体的外缘、盂缘后方以及肩胛颈的骨折充分暴露出来。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1【摘要】目的探讨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分析25例肩胛骨骨折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根据Hardegger肩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15例,良7例,可2例,差1例,半年后出现肩部创伤性关节炎,无感染病例。
结论肩胛骨骨折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及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行内固定治疗并配合早期功能锻炼可使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内固定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交通及建筑业的发达,高能量损伤日趋多见,在遭受高能量暴力的情况下肩胛骨骨折发生率逐年增加,并且骨折的类型及合并症较复杂。
其中一小部分肩胛骨骨折保守治疗就能获得满意疗效,但不稳定骨折常影响肩关节功能,需要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
河南省辉县市人民医院自2003年1月至2008年2月采取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25例,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年龄19~58岁,平均(38±11)岁。
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高处坠落伤7例,直接暴力打击伤5例,其他伤5例。
手术距受伤时间3~10 d,平均(6.5±2.2)d。
合并颅脑损伤4例,肺挫伤3例,下肢骨折2例,肋骨折4例。
根据Hardegger的分型:肩胛体部骨折8例、肩胛颈骨折5例、肩胛冈骨折1例、肩胛盂骨折4例、肩峰骨折2例、喙突骨折1例,其中混合型骨折7例。
1.2 手术方法本组25例均采用后入路,麻醉采取全麻,体位采用45°健侧俯卧位,患肩前方垫一软垫。
切口起自肩峰背侧尖端内侧1 cm 处,沿肩胛冈向内侧延伸,再沿肩胛骨内缘,呈弧形至肩胛骨下角。
自肩胛冈分离三角肌后部,并向外牵开,显露冈下肌和小圆肌,分离冈下肌和小圆肌间隙,沿着骨面剥离肌层,完整暴露肩胛骨颈部,肩胛冈及肩胛体。
注意不能损伤肩胛上神经及血管,注意三边孔及四边孔内容物。
骨折部位清楚暴露后利用器械、手法对骨折进行复位。
骨折复位满意后用重建钛板固定。
肩胛骨骨折诊疗技术要点肩胛骨为一扁宽形不规则骨,位于胸廓上方两侧偏后。
肩胛骨平面与胸廓冠状面呈30°~40°角。
肩胛骨对稳定上肢以及发挥上肢的功能起着重要的作用。
肩胛骨骨折较为少见,多发于肩胛骨体部和颈部,常见于多发伤。
1.解剖与功能肩胛骨包括体部、肩胛冈、肩峰、喙突、肩胛颈以及肩盂。
初生时,肩胛骨体部及肩胛冈形成一骨化中心,而其他部位仍是软骨。
生后3个月至1岁半时,在喙突中部开始出现一骨化中心。
在7~10岁时,喙突的基底连同盂上1/3部位出现另一骨化中心。
有时称之为喙突下骨。
14~16岁时喙突骨骺与基底部融为一体。
同时在喙突的内侧顶端出现一包壳状的骨化中心。
18~25岁时与喙突体融合。
不同时期骨化中心的出现,不要误认为骨折。
喙突是喙肱肌、肱二头肌短头及胸小肌的起点。
腋动脉及臂丛神经位于胸小肌腱深层,经喙突的内下方通过。
喙突基底的内侧、肩胛骨的上缘部分是肩胛切迹。
切迹上有肩胛横韧带桥架相连。
肩胛上神经在肩胛横韧带下通过肩胛切迹走向背侧。
肩胛上动脉在该韧带上方通过。
肩胛冈的外端为肩峰,在肩峰部位,14~16岁时可出现2~3个,甚或4个骨化中心。
19岁时彼此相互融为一体。
至20~25岁时才与肩胛冈融合。
有时在25岁以后,在肩峰端仍有一骨化中心未与肩胛冈相融合,X射线片显示为一单独的骨块,称之为肩峰骨,双侧同时发生率为60%。
应与肩峰骨折相鉴别。
肩胛骨下角骨化中心15岁时出现。
肩胛骨脊柱缘骨化中心16~18岁时出现,25岁时融合。
肩胛体和颈发育障碍可形成肩胛骨骨孔,较为常见,无临床意义。
盂窝有4个骨化中心相继出现。
肩盂下极骨骺在20~25岁时最后与体部相连,盂窝发育变深。
肩胛颈、肩盂发育异常可使肩胛颈变短,合并肩峰、肱骨头发育不正常。
肩峰与锁骨形成肩锁关节,从而使肩胛骨通过肩锁关节、锁骨、胸锁关节连接。
此外肩胛骨通过肌肉与躯干形成软组织连接。
肩胛骨的稳定主要由肌肉连接来完成。
上臂上举过程中,1/3的活动发生于肩胛胸壁间。
肩胛骨骨折手术记录嘿,大家好!今天我要来给大家讲讲我那悲催又有点搞笑的肩胛骨骨折经历。
话说那天,我也不知道咋想的,非得去挑战一下那个看起来就很危险的单杠。
我一个纵身就跳上去了,还想来个帅气的引体向上,结果手一滑,“啪叽” 一声,我就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当时那一下,疼得我差点没背过气去。
我就感觉肩膀那里一阵剧痛,动都动不了。
赶紧被送到医院,一拍片子,好家伙,肩胛骨骨折了。
医生看着片子,皱着眉头说:“你这可有点严重啊,得做手术。
” 我一听手术,心里那叫一个慌啊。
手术那天,我被推进了手术室。
那里面的气氛可紧张了,各种仪器滴滴答答地响着。
我躺在手术台上,看着头顶的大灯,心里直打鼓。
医生和护士们都在忙碌着,准备各种工具。
我就像一只待宰的羔羊,心里那个忐忑啊。
医生先给我打了麻药,不一会儿,我的下半身就没感觉了。
接着,他们就开始在我的肩膀上动起了刀子。
我虽然感觉不到疼,但是能听到各种声音,什么剪刀咔嚓咔嚓的,钳子叮叮当当的。
我心里就想:“这是在干啥呢?不会把我的肩膀给弄坏了吧?”手术进行了好几个小时,终于结束了。
我被推出手术室的时候,整个人都晕乎乎的。
家人都在外面等着我,看到我出来,都围了上来。
我看着他们担心的样子,心里一阵感动。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漫长的恢复期了。
我每天都要躺在床上,不能乱动。
肩膀上还打着厚厚的石膏,就像个机器人一样。
我这才知道,健康是多么重要啊。
这次肩胛骨骨折的经历,可真是让我终身难忘啊。
以后我可不敢再这么鲁莽了,一定要好好保护自己的身体。
不然,再来这么一次手术,我可受不了。
手术治疗肩胛骨骨折45例临床体会成业东,王加波,高 超(解放军第82医院,江苏淮安 223001)[关键词] 肩胛骨;骨折分型;固定术;治疗效果中图分类号: R6811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22271X(2008)0620449201 以往认为肩胛骨骨折采用手术或非手术治疗,其疗效并无明显差异,但近来发现,应对不同的骨折,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否则会造成后期功能障碍症[1]。
由于肩胛骨系不规则骨,目前无专门针对肩胛骨骨折的解剖钢板。
我院用AO重建钢板、跟骨异型钢板、拉力螺钉及可吸收螺钉用于肩胛骨骨折内固定的治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院2002年3月~2006年3月肩胛骨骨折患者45例,男38例,女7例。
年龄20~65岁,平均39.5岁。
左侧12例,右侧33例。
损伤原因:车祸伤30例,高处坠落压砸伤15例。
合并伤包括:肋骨骨折15例,血气胸和(或)肺挫伤7例,颅脑伤8例,颈胸椎伤4例,四肢长骨骨折6例,同侧锁骨骨折及肩锁关节脱位6例,臂丛伤1例。
根据需要拍摄肩胛骨正位、肩胛骨侧位、腋位和穿胸位X线片及C T三维重建确诊。
1.2 治疗方法 患者伤后7天内手术34例,7~21天手术11例。
术前半小时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无需备血,采用全麻。
患者侧卧位,切口从肩峰基点开始沿肩胛冈下缘,直到肩胛骨内侧缘转向肩胛下角,直视下切断并向外侧翻转三角肌后部纤维,沿冈下肌与小圆肌间隙进入或沿内侧缘及肩胛冈切开冈下肌,用骨刀剥离即可显露肩胛冈下方骨部,直达肩胛骨外侧缘及颈部、体部、肩峰基底部及盂缘后方骨折处。
术中应注意保护肩胛上神经、血管及三边孔四边孔内容物。
后上入路用于处理肩峰、盂窝上半或中央横骨折等。
前后联合入路用于处理肩峰、锁骨及肩胛颈的联合损伤等。
固定方法:肩胛颈、肩胛冈、肩峰和肩胛体部边缘的构造较厚实,可选用重建钢板及跟骨异形钢板固定;肩峰喙突骨折可选用拉力螺钉固定;肩盂及盂唇骨折可选用可吸收螺钉固定,但注意要用手摇钻慢慢钻入,避免电钻打碎骨折块,细小的骨折碎块可摘除;当肩胛骨体部边缘被有效固定后,肩胛骨解剖形态多可自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