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狂犬病防治指南(最新)

狂犬病防治指南(最新)

狂犬病防治指南(最新)
狂犬病防治指南(最新)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疾病(由动物传播到人类的疾病),由一种病毒引起。狂犬病感染家畜和野生动物,然后通过咬伤或抓伤,经过与受到感染的唾液密切接触传播至人。

潜伏期

狂犬病潜伏期通常为1至3个月,短则不到1周,长则1年以上。

症状

狂犬病最初症状是并不典型。随着病毒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扩散,发展为可致命的进行性脑脊髓炎症。

狂躁性狂犬病患者的症状是机能亢进,躁动,恐水,有时还怕风。数日后患者因心肺衰竭而死亡。

早瘫性狂犬病约占人类死亡病例总数的30%。与狂躁性狂犬病相比,其病程不那么剧烈,且通常较长。从咬伤或抓伤部位开始,肌肉逐渐麻痹。然后患者渐渐陷入昏迷,最后死亡。

诊断

目前尚无检测手段可在出现临床症状前诊断人是否感染狂犬病,而且若不出现恐水、怕风等特异性的狂犬病体征,也很难做出临床诊断。人类狂犬病可通过各类诊断技术对活体和尸体做出确认,这些技术旨在检测受到感染组织(大脑、皮肤、尿液或唾液)的全病毒、病毒抗原或氨基酸。

现状

据统计数据显示,西安市今年上半年犬咬伤病例达到7771例。华商报近三年来接到有关犬只的投诉数据达到3528条,其中有明确时间、地点及投诉对象的有效投诉为233条。当爱狗人士对宠物的喜爱,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发生碰撞之时,狗就成了烦心事。投诉主要集中在遛狗不拴绳和狗咬人。

因此在这里倡议:请养犬人自觉栓养爱犬,并按时给犬只接种狂犬疫苗。养犬人不得遗弃犬只。目前,社会上的“流浪犬”、“无主犬”数量激增也是引起狂犬病蔓延的原因之一。

常见的咨询问题

遇见野狗怎么办?

首先尽量不要招惹动物;狭路相逢时,尽量放缓动作或静止不动,减少对狗的激惹;如果遭到攻击,尽量保护头面。研究表明,被攻击头面部的伤者预后相对差,且因毁容造成的经济和心理负担很重。

伤情自我识别

利用酒精棉球擦拭“伤口” ,如果感到疼痛或不适,说明皮肤粘膜已破损,存在狂犬病毒侵入条件。此时我们就需要寻求医生帮助。如无不适,就不需要特殊处理。如果伤口明显,则要用大量自来水冲洗,至少15分钟,以减少伤口的病毒残留量,同时,利用医用酒精对创面进行消毒,以杀灭病毒。

寻求犬伤门诊帮助

自行消毒处理后,切不可大意!伤者一定要到医院或犬伤门诊进行规范化处理。

省卫计委已经在全省设置规范化犬伤门诊,经过规范培训的医生和有满足条件的硬件设施和充足的药品确保伤者得到规范的暴露后预防处置。而且,一些严重咬伤患者还需要综合医院的外科清创和整形技术。

留意犬只状况

“十日观察法”,如果犬在咬人后十日内没有因狂犬病而发病死亡,则基本可以排除它得狂犬病的可能。而如果犬没有得病,被咬伤者就不必担心自己感染狂犬病毒。

不要随意丢弃不明原因导致动物死亡后的尸体,如果因狂犬病死亡的动物尸体被狗、猫等家养动物分食,造可能造成狂犬病毒感染家养动物,最终家养动物伤人,可能致人发病死亡,所以不明原因导致动物死亡后的尸体应深埋。

狂犬疫苗打几针?

现在有5针法和4针法,请按照说明书接种。

是否可以混用?

一般不建议不同厂家不同批次的狂犬疫苗混用,主要是担心万一出现不良反应,不能明确是哪个厂家哪个批次引起的,不利于副反应的索源。

狂犬病是危险性非常高的一种疾病,潜伏期长,死亡率高。被病毒携带动物咬伤后,潜伏期通常在3个月左右,但也有患者潜伏期长达数年。人类被病犬咬伤后,发病率约为15-20%。一旦发病,致死率接近100%,截止目前,现代医学没有针对狂犬病的有效治疗方法。

狂犬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1

管理传染源

对家庭饲养动物进行免疫接种,避免近距离接触尤其是激怒流浪动物、野生动物。狂犬病传染源包括病犬、病猫、病狼等,其中犬类是常见传染源。

值得注意的是,狂犬病毒携带动物可能只携带病毒不发病,所以看起来很温顺很健康的家犬也有可能是携带动物。而且,除了咬伤之外,携带动物的唾液分泌物接触人类未愈合的伤口也可能造成传染。因此,日常生活中除了要尽力避免被动物咬伤外,还要避免在其面前暴露伤口。

2

预防接种

对未咬伤的健康人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按0天(当天)、7天、28天注射3针,一年后加强一次,然后每隔1~3年再加强一次。

3

免疫治疗

一旦被犬类或者其他有可能携带狂犬病病毒的动物咬伤后,要按照如下步骤及时处理:

1、伤口处理:

:用20%的肥皂水或0.1%的苯扎溴铵彻底冲洗伤口至少半小时,去除动物口涎,挤出污血,再用2%碘酒或75%酒精涂擦伤口。

2、接种治疗:

被咬伤者0天(当天)、3天、7天、14天、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针,共5针。成人和儿童剂量相同。创伤深广、严重或发生在头、面、颈、手等处,同时咬人动物确有患狂犬病的可能性的,应立即注射狂犬病血清,伤后一周再用几乎无效。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狂犬病毒主要在动物间传播。患了狂犬病的动物俗称疯动物,如:疯狗、疯猫、疯狼等,人如果被疯动物咬伤、抓伤就会感染狂犬病毒,就有可能患狂犬病。人患了狂犬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为百分之百(100%)。

2、狂犬病是如何患上的?

答:狂犬病是由于人被患狂犬病的狗、猫等动物或带有狂犬病毒的动物咬伤,狂犬病毒经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致病。有报道狂犬病毒可通过呼吸道传播,群居穴谷的蝙蝠经空气由呼吸道传染,在岩洞与实验室工作的人员中有发生气雾感染狂犬病的不测事件; 角膜移植可能为传播途径之一,1978年以来,在美法、印、泰等国家报告过10例以上经角膜移植而感染狂犬病的病例。

3、如何预防狂犬病?

答:①不养犬、猫等动物;②养犬、猫等动物,就必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③不被这些动物所伤:④被犬、猫等动物伤后,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防疫)、医院等卫生机构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是否应该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

4、动物致伤后如何正确使用狂犬病疫苗?

答:被狗咬伤勿怀侥幸,局部处理+抗血清注射+狂犬疫苗免疫接种"三管齐下":①轻度咬伤的暴露者需全程注射有效的人用狂犬病疫苗;②重度咬伤的暴露者要进行联合免疫,即注射人用狂犬病疫苗与抗狂犬病血清,以利于早期保护,但抗狂犬病血清在使用之前,必须作过敏试验,如反应呈阳性,应采取脱敏治疗以防意外。③注射方法:狂犬病疫苗供成人上臂三角肌肌肉注射,儿童在大腿前侧区肌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5、哪些人员应进行狂犬病疫苗的接种?

答:被狼、狐等野兽咬伤者:对发病的犬、猫咬伤者;皮肤伤口被狂犬唾液沾染者;护理或接触过病人的人员皮肤破损,被狂犬病病人的分泌物沾染者;在狂犬病流行区:兽医、动物管理人员、野外工作者等。过去被兽犬咬伤,当时未接种人用狂犬疫苗,现在还应接种,而且应越早越好。因为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短的数天,长的可几年,所以不要放弃接种疫苗的机会,只要是在发病前接种疫苗,就可以起到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6、怎样正确处理伤口?

答:被疯动物咬伤后,无论重度咬伤或轻伤均应立即(伤后3小时内)用肥皂水和清水洗刷伤口,最好用20%肥皂水冲洗,伤口大而深者,清创后用0.2%新洁

尔灭或0.1%升汞彻底冲洗(注意更换棉签)。咬伤后及早进行局部处理具有重要作用,局部处理越早越好,即使延迟了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应将结痂去掉后再用肥皂水反复清洗,直至稍有出血为可,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涂上2%或3%碘酒。

7、注射狂犬病疫苗有哪些禁忌症?

答:由于狂犬病是致死性疾病,疫苗注射无禁忌症。

8、接种狂犬病疫苗和血清后,工作、生活和饮食要注意那些问题?

答:切忌饮酒、浓茶等刺激性食物及剧烈运动等,

9、被注射过兽用狂犬病疫苗的宠物猫、狗咬伤或抓伤,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吗?

答:需要,因为它只能保护猫、狗不发病,但仍可能携带病毒。

10、该病发病过程及防范措施

答:被疯狗或病猫咬伤后,病人要经过几天或长达几十天以上的潜伏期才发病。在狂犬病的早期,病人多有低热、头痛、全身发懒、恶心、烦躁、恐惧不安等症状。接着,病人对声音、光线或风之类的刺激变得异常敏感,稍受刺激立即感觉咽喉部发紧。被病兽咬伤的伤口周围,也有麻木、痒痛的异常感觉,手脚四肢仿佛有蚂蚁在爬。

两三天以后,病情进入兴奋期。病人处于高度兴奋的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遇到声音、光线、风等,都会出现咽喉部的肌肉严重痉挛。病人虽然非常渴却不敢喝水,喝了水也无法下咽,甚至听到流水的声音或者别人说到水,也会出现咽喉痉挛。严重的时候,病人还有全身疼痛性抽搐,导致呼吸困难。狂犬病的病人,神志大多数清醒;但是,也有部分病人出现精神失常,说胡话。

兴奋期约有两三天后,病人变得安静下来,但是,随之出现全身瘫痪,呼吸和血液循环系统功能都会出现衰竭,迅速陷入昏迷,十几个小时以后,就会死亡。狂犬病的病程,一般不超过6天。

狂犬病治疗非常困难,一旦发病几乎没有治愈的希望。所以,预防就显得格外重要了。要捕杀所有的野犬。发现病狗、病猫,就要立即击毙,以免再继续伤人,病兽的尸体深埋,不要剥皮。同时,要与防疫部门进行联系。对于咬过人的家狗、家猫,应捕获并且隔离观察10天,观察它们是否患有狂犬病。对家养的狗,要依法进行管理,并为狗和猫注射预防狂犬病的疫苗。对感染狂犬病机会较多的人员,要及早预防接种狂犬病疫苗。

11、只有狂犬咬伤后才会患狂犬病吗?

答:狂犬病本是一种动物传染病,许多动物如狼、狐狸、狗、猫等都可能患此病。但是,和人类关系最密切的还是猫和狗,人的狂犬病占90%以上由狗传染的,其次是猫。

疯狗或其他疯动物的唾液中已含有大量病毒。咬人时,唾液中的病毒就沾染了伤口,侵入人体内造成感染,这是人患狂犬病的最常见的一种方式。但并不是只有被狗咬伤才患狂犬病,狂犬病毒也可以通过粘膜造成感染。如小孩大便后,由家狗舔肛门,虽没有咬伤,但如果狗的唾液中含有病毒,可使小孩患狂犬病。有一位农民在剥疯狗皮时,不小心划破了手指,事后因患了狂犬病而死亡。此外,狂犬病毒在已死动物体内可存活很长时间。所以,千万不能剥死疯狗的皮,更不能吃肉,或拿到市场上去卖,必须将其焚烧掉或挖坑深埋,以避免其他动物刨咬。

12、怎样识别疯动物 ?

答:疯动物早期的主要表现是性情的明显改变,如忧虑或害怕,并有神经过敏。有的病兽表现对主人异常友好,摇尾乞怜,但在轻微的刺激下也会咬人,主动攻击生人;有的离群独处,不与其他动物呆在一起,对主人变得无感情;有的出现怪食癖,如吃土、咬草、咬木头等。这些异常表现如不细心观察,很难发现。病动物在疾病的最早期,唾液里含有大量狂犬病毒,此时若亲近、玩耍就容易被传染而得病。

疯动物过了发病早期就进入兴奋期,表现为坐立不安,跑来跑去,咬叫无常,此时已不能辨认生人和熟人,而表现出攻击人的疯狂状态,很多人就是这时被咬伤的。随后病狗耷拉着尾巴,或尾巴夹在两腿之间,张着嘴,顺嘴流口水,吞咽困难,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全身毛竖起。进入晚期,病动物很快发生呼吸困难,全身衰竭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疯动物表现为"安静型",即无明显兴奋表现;也有少数动物不发病,为所谓"携带病毒状态"(带有狂犬病毒,可以传染给人或其他动物,但本身并不发病),不为人所注意,更具危险性。

13、怎样处理打死后的疯狗?

答:我国发生狂犬病调查资料表明,绝大多数(90%以上)病例是被疯狗咬伤所至,所以,捕杀疯狗是预防狂犬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由于狂犬病毒可以在死动物体内存活很长时间,对打死的疯狗进行剥皮和吃狗肉,可能传染而得狂犬病。所以,对打死的疯狗千万不能剥皮,不能吃狗肉,或乱丢乱扔,更不能拿到市场上去卖,而是应该焚毁或挖坑深埋,防止其他动物刨土啃尸,扩大污染;对其他打死的疯动物,也要同样处理。

县狂犬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县狂犬病防制指挥部办公室工作总结(精选多篇) 今年,全县狂犬病防制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县狂防指挥部的积极协调、周密部署和精心组织,各乡镇与相关部门认真履职,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狂犬病的发病率较往年明显下降。 一、深化认识,加大狂防工作领导力度 狂防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狂犬病防制工作,切实加大狂防工作的领导力度,县政府建立健全了以分管副县长为指挥长,卫生、畜牧、公安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狂犬病防制指挥体系。2014年,县委县政府召开的第一个全县性会议,即狂犬病防制工作会议。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成与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分管领导出席了会议,县狂防指挥部成员单位和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分管领导、卫生院长畜牧站长等近200余人参加了会议。县人民政府县长王成作了重要讲话,要求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认清当前我县狂防工作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进一步深化对狂犬病防制工作的认识,要亲自抓狂防工作。县政府副县长刘菁对今年的狂防工作作了全面安排部署。县卫生局局长、县畜牧局长、公安局长就如何抓好狂防工作作了发言。会上,王成县长与各乡镇政府及县级责任部门签订了狂防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会后,各乡镇和部门及时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群众积极参与,狂防办强化协调的良好工作格局。 二、深入宣传,提高防病管犬意识 各乡镇与部门以增强广大干部群众防病管犬意识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大了宣传力度,扩大了宣传的深度和广度。各乡镇逢会必讲,在交通要道书写标语,在学校开展健康教育课,向养犬户印发养犬须知、灭犬通知书等宣传资料。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广泛深入地开展了狂犬病防制法规和防治知识的宣传,使群众对狂犬病的认识逐渐加深,自我保护意识进一步增强,更加理解和支持狂犬病防制工作,并积极主动参与犬只的“管、免、灭”。据统计,全县2014年各级共召开会议200余次,书写标语200余幅,发放宣传资料3万余份。 三、各尽其责,落实狂防综合措施 各乡镇各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全面落实了狂防工作的各项措施。一是积极组织开展狂防工作。县狂防办及时制定了《**县2014年狂犬病防制工作要点》,积极组织、协调、督促各乡镇和相关部门开展狂犬病防制工作,收集、统计全县狂防工作相关信息,及时向市狂防办和县政府报告工作情况及狂防工作报

狂犬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记录表

时间10.21地点医院候诊大厅组织部门公共卫生科 培训内容狂犬病防治知识授课老师XXX 参加人员村医生、辖区内居民 讲座记录: 1、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又称恐水病、疯狗病等。人患了狂犬病会出现一系列精神症状,表现为高度恐惧、狂躁不安、恐水、怕风、怕光、怕声响等,并逐渐出现咽喉肌肉痉挛、流口水、瘫痪,呼吸和循环麻痹等症状,病死率为百分之百(100%)。 2、如何预防狂犬病? 养犬、猫等动物,就必须定期给这些动物注射狂犬疫苗;被犬、猫等动物伤后,要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到疾控(防疫)、医院等卫生机构注射人用狂犬疫苗,或按医嘱是否应该注射抗狂犬病毒血清。接种程序:一般咬伤者于0(注射当天)、3、7、14、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儿童用量相同)。 3、怎样正确处理伤口? 被疯动物咬伤后,无论重度咬伤或轻伤均应立即(伤后3小时内)用肥皂水和清水洗刷伤口,最好用20%肥皂水冲洗,伤口大而深者,清创后用0.2%新洁尔灭或0.1%升汞彻底冲洗(注意更换棉签)。咬伤后及早进行局部处理具有重要作用,局部处理越早越好,即使延迟了1~2天,甚至3~4天,也不应忽视局部处理,此时如果伤口已结痂,应将结痂去掉后再用肥皂水反复清洗,直至稍有出血为可,然后用清水冲洗,再涂上2%或3%碘酒。 记录者:XXX

讲座小结和效果评价: 通过此次讲座的开展,使群众了解了狂犬病的对人类健康的巨大危害,其病死率为100%,引起了群众的高度重视。了解了狂犬病的防治知识,首先要加强对犬只的管理,被犬咬伤后及时主动到医院进行规范处置,按接种程序于0(注射当天)、3、7、14和28天各注射狂犬病疫苗1个剂量。此次讲座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记录者:XXX 照片粘贴: 说明:培训讲稿附后。

25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25例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发表时间:2017-01-10T13:59:38.493Z 来源:《心理医生》2016年29期作者:韩卫芳闫以让崔艳梅[导读] 分析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病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 (山西省晋中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西晋中 030600)【摘要】目的:分析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病发病情况,了解其流行规律,为科学防治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9-2015年晋中市25例狂犬病个案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我市2009-2015年狂犬病年发病数1~5例,发病呈流行趋势,病死率100%。发病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性别比5.25:1,以青壮年农民感染发病为多数。我市狂犬病平均潜伏期63天,病程4.23天。56%病例未 处理伤口,84%的未注射狂犬疫苗,全部病例未使用抗狂犬血清。结论:晋中市狂犬病疫情正呈流行趋势,预防狂犬病,应加强部门间协调配合,对犬实行“登、免、限、管、灭”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广泛开展狂犬病防治知识的宣传;加强犬伤情况及狂犬病疫情监测;提高狂犬病暴露后规范处置率;探索救治狂犬病的有效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分析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9-0155-02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危害严重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死率几乎100%,我国狂犬病发病数仅次于印度,居世界第二位[1]。晋中市近年来狂犬病发病开始抬头。为掌握狂犬病在我市的发病动态、流行规律、流行因素,为今后狂犬病防治提供科学的依据。现将我市2009-2015年25例狂犬病疫情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晋中市2009-2015年25例狂犬病个案调查表及流调报告,人口资料来源于统计局。 1.2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汇总统计分析。 2.结果 2.1 流行病学特征 2.1.1流行强度晋中市2009-2015年共报告狂犬病25例,其中2009年1例,2010年3例,2011年4例,2012年5例,2013年5例,2014年2例,2015年5例。25例狂犬病全部死亡,病死率100%(见图1)。 图1 晋中市2009-2015年狂犬病发病数比较图 2.1.2地区分布 25例狂犬病分布在8个县(市),灵石、平遥各5例,共占40%。寿阳4例;介休、榆次各3例;太谷、昔阳各2例;左权1例。(见图2) 图2 晋中市2009-2015年狂犬病发病地区分布图

最新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学校常见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时间:2月14日主讲人:方静宽参加人:全体师生 上午好!今天我来同大家一起学习一下常见传染病的防治知识。 春季是疾病特别是传染性疾病的多发季节,常见的传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麻疹、水痘、腮腺炎、风疹等。拿我们镇小来说,去年一年共发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手足口病等传染病30例,今年到3月底已发生流行性腮腺炎1例、水痘6例,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这些传染病大多都是呼吸道传染病,可通过空气、短距离飞沫或接触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径传播。而且学校是人员比较密集、相对比较集中的地方,一旦出现更是比较容易传播,会对广大师生的工作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春季常见的传染病及其预防措施有所了解。 首先来了解一下传染病相关的基本知识: 传染病顾名思义就是一种能在人群中被相互传染并流行的一种病,能够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同时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这三个基本环节,缺少其中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就流行不起来。 1.传染源 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的病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鸽子等 2.传播途径 传播途径是指病原体离开传染源到达健康人所经过的途径。如:空气、食物、水等。 3.易感人群 易感人群是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免疫力而容易感染该病的人群。例如,未出过麻疹的一些儿童,就是麻疹的易感人群。 下面为加深印象吧以流行性感冒的流行为例,来说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当流感患者讲话、咳嗽、打喷嚏时,会从鼻咽部喷出大量的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悬浮于空气中,周围的人吸入了这种带有病毒的空气以后,病毒进入呼吸道,就有可能引起流行性感冒。可见,流行性感冒的传染源主要是流感患者,传播途径是飞沫、空气传播,易感人群则可以包括大多数人。那么,怎样预防传染病呢? 传染病流行的时候,切断三个基本环节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传染病的流行即可终止。我们预防传染病的各种措施,都是分别针对三个基本环节中的某个环节的。因此,针对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预防传染病的一般措施也可以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控制传染源 这是预防传染病的一项重要措施。就像现在很热门的H7N9禽流感,对患病的人要隔离治疗,患病的鸽子等禽类要捕杀并做无害化处理、患水痘的学生不能正常来学校上课等,从而做到传染源的控制。 2.切断传播途径 切断传播途径的方法,主要是讲究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可以使病原体丧失感染健康人的机会。如:不要吃病死禽、勤洗手等。 下面来简单介绍一下各种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狂犬病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表 国标码口口口口口口病例编码口口口口 1. 一般情况 1.1 姓名 1.2 性别(1)男(2)女口 1.3 年龄(岁)口口 1.4 家长姓名 1.5 职业 (1)幼托儿童(2)散居儿童(3)小学生(4)中学生(5)大学生(6)农民(7)工人(8)干部(9)教师(10)家务或待业(11)饲养员或屠宰工(12)其他 (13)不详口口 1.6 文化程度(1)学龄前儿童(2)文盲(3)小学(4)初中(5)高中(6)大 学(7)不详口 1.7 住址县(区)乡(镇)村(居委会) 2. 感染途径 2.1 肇事动物种类(1)狗(2)猫(3)鼠(4)其他(5)不详口 2.2 户主姓名 2.3 肇事动物免疫(1)否(2)有_月_日(3)不详口 2.4 肇事动物伤人(1)主动袭击(2)被骚扰后伤人(3)同时咬伤多人口 2.5 肇事动物伤人后(1)如常,未作处理(2)被拴、尚在(3)打死(4)失踪 (5)病死(6)出卖(7)出卖时间(8)不详口 2.6 其他途径 (1)宰杀、饲养时被感染(2)其他口 3. 伤口处理情况 3.1 受伤时间_年_月_日_时 3.2 伤口情况 (1)上下肢、躯干浅表咬伤,出血省,或仅有明显牙痕(2)上下肢、躯干中度咬伤,出血多,或黏膜(眼、口腔、肛门)被动物污染,(3)头颈面、手指咬伤(不论轻重),四肢、躯干大面积深度或多处中度咬伤口 3.3 伤口处理情况 3.31 伤口是否处理(1)无(2)自行处理(3)医生处理口 3.32 伤口处理时间_年_月_日_时 3.33 清洗(1)无(2)清水(3)盐水(4)肥皂水(5)碘酒(6)新洁尔灭 (6)其它口 3.34 消毒(1)无(2)酒精(3)碘酒(4)酒精+碘酒(5)其他口 3.35 清创(1)无(2)有口 3.36 伤口感染(1)无(2)有口 3.37 伤口缝合(1)无(2)有口 3.4 既往史年曾经被狗(猫、鼠或)(1)咬伤(2)舔伤口(3)舔伤口舔肛门(4)经常宰杀(5)吃狗肉口 3.5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1)无(2)有口 3.6 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时间及针次 3.61 第一针_年_月_日 3.62 第二针_年_月_日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

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急性、进行性,几乎不可逆转的致死性脑脊髓炎。人畜共患,多见于犬、猫、狼等肉食动物,人多因被病兽咬伤而感染。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近几年,我国疫情有上升的趋势。 狂犬病有什么危害? 如果人被狂犬动物咬伤后没有及时和正规的预防措施,一旦发病几乎无例外的死亡。它是目前病死率最高的急性传染病,一向被称为“不治之症”。 狂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是什么? 典型的临床经过分为三期: (1)前驱期发病多以低热、头痛、倦怠、恶心、恐惧不安等开始,继而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部发紧感觉。已愈合的伤口、伤口附近及其神经通路上有麻木、痒痛等异常感觉,四肢有蚁走感。本期持续约2~4日。 (2)兴奋期患者渐进入高度兴奋状态,突出表现为极度恐怖、恐水、怕风、发作性咽肌痉挛、呼吸困难等。交感神经功能每呈亢进,出现大汗、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唾液分泌增加。患者的神志大多清晰,但部分病人可出现精神失常、谵妄等。本期约1~3日。 (3)瘫痪期患者渐趋安静,痉挛发作停止而出现各种瘫痪,尤以肢体弛缓性瘫痪为多见;可迅速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本期持续约6~18个小时。 狂犬病潜伏期有多长? 狂犬病潜伏期为10日至12个月以上,一般为20~90日,有个别甚至可长达几十年。哪些动物可携带狂犬病毒? 常见的有狗、猫、狼、蝙蝠、浣熊、猴、鼠、兔、牛、猪等温血动物。 什么是健康带毒动物? 有些家养动物如狗、猫、牛、猪等可感染狂犬病毒后不发病,仍表现健康的样子。这类动物由于体内带有狂犬病毒,故被这类健康带毒动物咬伤同样能传播狂犬病。 遂宁市健康教育所宣

2018狂犬病防控指南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文件 -2- 附件:《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6年1月29日 抄送: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中心病毒病所。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办公室2016年1月29日印发校对人:李昱 附件: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Tech nicalGuideli nesforHuma nRabies Preve ntio nan dCo ntrol(201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1月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4) 一、病原学和实验室诊断 (5) (一)..................... 病原学 5 (二)....................... 实验室诊断7 二、临床学 (9) (一)................ 发病机理9 (二)............................ 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11

1 ?狂犬病暴露者的伤口感染 (11) 2 ?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13) 3 .诊断标准 (15) 三、流行病学 (17) (一)...................... 疾病负担17 (二)............... 感染动物来源18 (三).......... 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19 四、人用狂犬病疫苗 (22) (一)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和现状 (22) (二)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和现状..24 (三)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的演变 (25) (四)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机制、毒株及质量 标准 (27) (五)........................... 疫苗的血清学效果评价29 1 .暴露前免疫 (30) 2 .暴露后程序 (30) 3 .特殊人群 (32) 4 .疫苗效力及免疫失败 (33) 5?疫苗安全性 (34) (六)暴露前及暴露后预防成本效益评价..36 五、被动免疫制剂 (37) (一)........................... 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38 (二).............................. 被动免疫制剂的作用机制39

狂犬病健康知识讲座课件

狂犬病的健康知识讲座讲义 主讲人:刘伟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所致的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流行性广,病死率极高,几乎为100%。⑴对人民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人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人体而受到感染。 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两型: 1、狂躁型(典型)最常见。又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前驱期持续1~4日,兴奋期一般1-3日,麻痹期持续时间较短一般为6-18小时。整个病程平均4日,一般不超过6日,超过10日者极少见。 2、麻痹型(静型)较少见。以脊髓或延髓受损为主,该型患者无兴奋期和典型的恐水表现,常以高热、头痛、呕吐腱反射消失、肢体软弱无力、共济失调和大、小便失禁,继之出现各种瘫痪,如肢体截瘫、上行性脊髓瘫痪等,最后常死于呼吸肌麻痹,本型病程可较长,约7~10日。 发病机制 狂犬病毒自皮肤或粘膜破损处入侵人体后,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狂犬病的致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一)局部组织内繁殖期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附近肌细胞内小量增殖,再侵入近处的末梢神经。

(二)侵入中枢神经期病毒沿周围神经的轴索浆向中枢神经作向心性扩散,其速度约每小时3mm。到达脊髓的背根神经节后,病毒即在其内大量繁殖,然后侵入脊髓很快到达脑部,主要侵犯脑干和小脑等处的神经元。 (三)向各器官扩散期病毒自中枢神经系统向周围神经离心性扩散,侵入各组织与器官尤以涎腺、舌部味蕾、嗅神经上皮等处病毒最多。由于迷走神经核、吞咽神经核及舌下神经核的受损,可发生呼吸肌和吞咽肌痉挛,临床上患者出现恐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交感神经受刺激,使唾液分泌和出汗增多;迷走神经节、交感神经节和心脏神经节受损,可引起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甚至突然死亡。 临床表现可分为四期。 1. 潜伏期:潜伏期长短不一最短3天最长19年,一般平均约20-90天。在潜伏期中感染者没有任何症状。 2. 前驱期:感染者开始出现全身不适、低热、头疼、恶心、疲倦、继而恐惧不安,烦躁失眠,对声、光、风等刺激敏感而有喉头紧缩感。在愈合的伤口及其神经支配区有痒、痛、麻及蚁走等感觉异常等症状。本期持续2-4天。 3. 兴奋期:表现为高度兴奋,突出为极度的恐怖表情、恐水、怕风。体温升高(38-40度)、恐水为本病的特征,但是不是每一例都有。典型患者虽极渴而不敢饮,见水、闻水声、饮水或仅提及饮水时也可以引起咽喉肌严重痉挛。但病人神志多清楚,可有精神失常及幻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模板

狂犬病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摘要:狂犬病是一种人兽共患、死亡率极高的急性传染病,严重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因此对狂犬病的控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通过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以及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才能从源头上对狂犬病进行控制。本文简单介绍了狂犬病的特征和发病机理,着重对如何预防狂犬病和采取怎样的健康教育活动进行论述。即对暴露人群采取正确的伤口处理和实施有效宣传教育,使其加强预防狂犬病的意识,积极切断传染源,配合预防接种和治疗。有效地降低了狂犬病的发病率,对狂犬病的控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狂犬病;预防;健康教育

1 狂犬病概述 1.1 狂犬病介绍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Rabies Viru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早在1884年病毒发现之前,法国科学家巴斯德就发明了狂犬疫苗。狂犬病病毒(Rabies virus,缩写RABV),一种核糖核酸病毒,为丽沙病毒属,是狂犬病的致病因子。完整的狂犬病病毒呈子弹形,长度大约为200纳米左右,直径为70纳米左右。整个病毒由最外层的脂质双分子层外膜、结构蛋白外壳和负载遗传信息的RNA 分子构成。目前普遍认为狂犬病病毒有四个不同的血清型。狂犬病病毒对不利环境的抵抗力非常弱,并且对热和紫外线极其敏感。 1.2特征说明 狂犬病毒(Rabies virus, RV)属于弹状病毒科弹状病毒属。是引起狂犬病的病原体。外形呈弹状,核衣壳呈螺旋对称,表面具有包膜,内含有单链RNA。病毒颗粒外有囊膜,内有核蛋白壳。囊膜的最外层有由糖蛋白构成的许多纤突,排列比较整齐,此突起具有抗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中和抗体。病毒含有5种主要蛋白(L、N、G、M1和M2)和2种微小蛋白(P40和P43)。L蛋白呈现转录作用;N蛋白是组成病毒粒子的主要核蛋白,是诱导狂犬病细胞免疫的主要成分,常用于狂犬病病毒的诊断、分类和流行病学研究;G蛋白是构成病毒表面纤突的糖蛋白,具有凝集红细胞的特性,是狂犬病病毒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结构,在狂犬病病毒致病与免疫中起着关键作用;M1蛋白为特异性抗原,并与M2构成细胞表面抗原。 1.3发病机理 多数动物实验证明,在潜伏期和发病期间并不出现病毒血症,狂犬病的发病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 1.3.1 局部组织内繁殖期 病毒自咬伤部位侵入后,于伤口的横纹肌肌梭感受器神经纤维处聚集繁殖,以后再侵入附近的末梢神经。从局部伤口至侵入周围神经的间隔时间一般为3日以内,(占潜伏期的大部分时间)。 1.3.2 侵入中枢神经期

传染病知识讲座最新版本

传染病知识讲座 一、传染病的概念。啥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我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9种。 二、传染病的危害 传染病有什么危害?他的主要危害就是具有传染性。这些传染病,也都可以造成身体健康的危害,轻者影响学习和生活,重者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三、传染病的分类 原定的法定传染病有37种,近年来增加2种。现共39种。 1.卫生部2008年5月2日决定,将手足口病列入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丙类传染病进行管理。 2. 2009年4月30日:卫生部将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这个大家可以听听,不用记,但一定要有印象。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2种:鼠疫、霍乱。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 26种: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乙型脑炎、肺结核、血吸虫病、疟疾、登革热、甲型H1N1流感。 丙类传染病也称为监测管理传染病, 11种: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丝虫病、包虫病、麻风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以及除霍乱、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 传染病一般具有四个特征:病原性、传染性、流行性及病后免疫性。 四、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①空气传播; ②经水传播; ③经食物传播; ④经媒介节肢动物传播; ⑤接触传播. 第一,通过空气从呼吸道传染。如流感、流脑、麻疹、百日咳、风疹、猩红热等。 第二、通过水传播流行性病毒性胃肠炎、甲型肝炎、咽结膜炎、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其诊断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其诊断 孙泉云(上海市畜牧兽医站 201103) 潘水春(上海市南汇区畜牧兽医站 201300)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病毒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和人兽共患病,也是一自然疫源性疾病。病死率高居各传染病之首,几乎达100%。临诊特征为怕光、怕声、恐水、感觉过敏、神经兴奋和意识障碍,继之局部或全身麻痹而死。全世界每年有数以百计的人死于狂犬病,因此狂犬病对动物安全和人的身心健康构成了极大威胁。 狂犬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存在,当今世界的167个国家和地区中有87个存有狂犬病,其中绝大多数病例(98%以上)与犬有关。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1998)的报告,以亚洲发病数最高(占50.99%),其次为非洲和美洲(各为35.2%),欧洲为1.9%,而大洋洲无狂犬病。从感染人群数与动物的关系可以看出,以家养动物对人的影响最大(其中犬和猫占96.25%),而野生动物占3.75%,其中犬是最主要的传染源(占87.8%),对人类威胁最大。亚洲、非洲等大多数国家的狂犬病流行病学模式为犬狂犬病,仅欧洲发达国家和美国、加拿大等以野生动物狂犬病为主要流行病学模式。美国疾病控制中心于2000年通报了49个州的7369个病例,全部为动物,没有人感染死亡的病例,比1999年上升了4.27%。其中野生动物占了93%比例,浣熊占37.7%,臭鼬占30.1%,蝙蝠16.8%,狐狸6.1%;其他类(包括啮齿类和家畜)占了7%比例,比1999年下降了15.3%,主要品种为狗、猫、羊、牛、马和猪。由于美国从上世纪40年代开始实施了狂犬病控制和免疫计划,已根除了狂犬病的源头 犬狂犬病,人畜狂犬病疫苗和免疫球蛋白的发展,使美国的畜间狂犬病得到了较好控制,人间狂犬病发病率也从每年100例以上降至1~2例。 为了更好地控制狂犬病的发生和流行,必须加强诊断学的研究和发展。由于狂犬病的特征特点,要求实验室方法必须标准化、快速、敏感、特异、经济和可靠。建立常规诊断检测方法,对及时处理感染者并实施必要的防治措施提供了技术依据;而阳性狂犬病病例的实验室鉴定,可帮助对目前狂犬病流行病学模式的确切描述,并指导狂犬病控制计划的正确实施。对感染动物的诊断,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是最常用的方法,样品为可疑动物的大脑组织,但仅用于尸检;对感染病人的诊断,尸检也可采用DFA法,生前诊断则有多种方法,仅用一种方法是不够的,样品可采取唾液、血清、脊髓液和颈背毛囊的皮肤活组织。唾液可进行病毒分离或RT-PCR,血清、脊髓液可用于检测狂犬病相应抗体,皮肤活组织样品用于检查毛囊底部的皮肤神经中的病毒抗原。 目前标准方法是DFA,本试验已被评估及实施了40多年,被认为是所有检测方法中最快速可靠的常规技术,美国所有的狂犬病检测实验室均采用本方法用于可疑动物的尸检。其它涉及诊断、检测和研究的方法包括电镜观察、组织学检查、免疫组化、RT-P CR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等,可用于研究病毒结构、组织病理学、分子类型和毒力等。 1 狂犬病病毒抗原的检测方法1.1 直接荧光抗体试验(DFA):是被WHO和O IE同时推荐的诊断方法,是一种检测感染动物组织中狂犬病固定株和野毒株的诊断试验。此方法快速可靠,同经典动物接种试验高度相关。本试验原理为以异硫氰酸荧光素(F IT C)标记的抗狂犬病毒免疫球蛋白同待检组织中的狂犬病病毒抗原进行反应后,F IT C作为荧光染料,在一定波长的紫外线激发下,可释放出可见的黄绿色荧光,从而检出抗原存在部位的特异性抗原-抗体复合物。检验时可直接取新鲜患病动物的海马角、小脑或延髓制成涂片,以高质量的冷丙酮固定,用特异的结合物染色后镜检。对于新鲜病料,本试验可在4小时内得出可靠结果,准确率达95%~99%。本试验也能用于检测细胞培养物或被接种的小鼠脑组织中的狂犬病抗原。甘油保存的样品经冲洗后可用于DF A试验,而福尔马林固定的样品只有经酶处理后才能进行。 1.2 快速狂犬病酶联免疫诊断方法(RR EI D):WHO也推荐法国Pasteur研究所研制的RREID试剂为标准诊断试剂,用于检测脑样品中狂犬病核蛋白。将样品在缓冲液中粗略绞碎或是组织培养液,离心后收集上清,加入至抗体包被的微孔板内孵育,随后结合的抗原用过氧化物酶标记的抗核蛋白IgG鉴别,再加入底物行酶显色反应,最后用4N硫酸终止后测定OD492nm值,结果的判定可分为定性和定量二种。本方法可用于可疑动物脑悬液的检测,不能用于福尔马林固定的样品,因为固定的抗原不溶,无法与免疫吸附物结合。 1.3 组织病理学检测:是在现代诊断方法建立以前的通用检测方法。当感染动物的大脑组织经染色(如苏木精染色、姬姆萨和伊红染色)后,有经验的显微专家可发现脑炎的证据,但本试验并不认为是诊断狂犬病的特异方法,灵敏度也不高,特别是当样品出现自体分解的情况下,即使是新鲜样品也会有40%的假阴性结果。狂犬病脑炎在大脑组织和脑脊膜的组织病理学变化,包括单核细胞浸润、血管周淋巴细胞或多型核白细胞成套,淋巴细胞聚集,内基小体的形成,由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巴贝斯结节的形成等,而其中内基小体(N eg ri)的检出最为重要。内基小体呈圆形或椭圆形,存在于感染动物的神经细胞的胞浆内,大小为0.25~0.27 m,内基小体最常发现于海马角的锥状细胞和小脑的浦肯野氏细胞中,也发现于不同神经节和髓质细胞及唾液腺、舌、和其它器官的神经元。可用姬姆萨等染色法区分内基小体,内基小体呈品红色,内有小的深蓝或淡紫色嗜碱颗粒。在人工感染的病例中,有的脑组织含有内基小体,有的则没有。临床病例的组织学检查中,发现50%样品含有内基小体,所以检测内基小体的存在仅作为狂犬病的辅助诊断方法。 1.4 免疫组化(IHC)试验:本试验是检测福尔马林固定的组织样品中抗原的敏感特异方法,借助于酶标记技术的放大性和专一性,其敏感性优于组织学染色法。另外,单克隆抗体可用作检测和鉴定狂犬病病毒的变异株。 (下转左页第34页中) 35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4年第4期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附件: 狂犬病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16版)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Human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2016)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1月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前言 (4) 一、病原学和实验室诊断 (5) (一)病原学 (5) (二)实验室诊断 (7) 二、临床学 (9) (一)发病机理 (9) (二)临床表现与诊断标准 (12) 1.狂犬病暴露者的伤口感染 (12) 2.狂犬病的临床表现 (13) 3.诊断标准 (15) 三、流行病学 (17) (一)疾病负担 (17) (二)感染动物来源 (18) (三)我国人间狂犬病流行特征 (19) 四、人用狂犬病疫苗 (22) (一)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和现状 (22) (二)我国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历史和现状.. 24 (三)人用狂犬病疫苗免疫程序的演变 (26) (四)人用狂犬病疫苗的免疫机制、毒株及质量标准 (27) (五)疫苗的血清学效果评价 (29) 1.暴露前免疫 (30) 2.暴露后程序 (30) 3.特殊人群 (32) 4.疫苗效力及免疫失败 (33) 5. 疫苗安全性 (35) (六)暴露前及暴露后预防成本效益评价.. 36 五、被动免疫制剂 (37) (一)被动免疫制剂的种类 (38) (二)被动免疫制剂的作用机制 (39) (三)被动免疫制剂的保护效果 (41) (四)被动免疫制剂的安全性 (43) (五)经济成本与研究进展 (43) 六、人间狂犬病的预防建议 (44) (一)暴露前预防 (44) 1. 基础免疫 (44) 2. 加强免疫 (45) 3. 使用禁忌 (46) (二)暴露后预防 (46) 1. 暴露的定义与分级 (46) 2.暴露后处置 (48) 3.再次暴露后的处置 (55) 4.不良反应的临床处置 (56) 5.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服务实施 (60) 附表1 (65) 附表2 (66) 参考文献 (68)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传染病防治知识讲座 主讲人——张乐乐 第一节传染病防治法概述 一、传染病防治法的概念 传染病是指由病源性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和原虫等引起的,能在人间、动物间或人与动物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传染病对人民的身体健康危害极大,世界上曾出现的3次鼠疫大流行,夺去了1亿多人的生命。我国解放前因传染病死亡的人数为各种死因人数的首位。 我国传染病的特点: 1. 具有传染性; 2. 具有流行性; 3. 具有反复性; 4. 具有死灰复燃,如性病;6. 具有回升趋势;7. 出现新病种,如SARS。 传染病防治法是指调整(高速)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活动中产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颁布的与传染病有关的法律有: 1. 1950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动秋季种痘的指示》; 2. 1955年卫生部制定了《传染病管理办法》; 3. 197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急性传染病管理条例》; 4. 1989年2月21日人大常委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并于同年9月1日起施行; 5. 1991年12月6日卫生部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6. 2003年5月4日卫生部颁布了《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防治管理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7. 2003年5月7日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并于同年5月9日起施行。上述法律的颁布实施,系统地确立了我国对传染病的

预防、疫情报告与分布、控制和监督的法律制度,标志着我国传染病防治工作开始全面走上法制化轨道。 二、传染病防治法的适用范围 《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的一切单位和个人,必须接受医疗保健机构、卫生防疫机构有关传染病的查询、检验、调查取证以及预防、控制措施,并有权检举、控告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行为。一切单位包括我国的一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也包括我国领域内的外资企业和中外合资、合作企业等。一切个人即我国领域内的一切自然人,包括中国人、具有外国国籍的人和无国籍人。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和国际惯例,外交人员没有传染病防治方面的豁免权,所有驻中国的外国使、领馆人员也必须遵守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 三、法定管理的传染病病种 《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参照国际上统一分类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35种急性和慢性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实行分类管理。 (一)甲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也称为强制管理传染病,包括:鼠疫、霍乱。对此类传染病发生后报告疫情的时限,对病人、病原携带者的隔离、治疗方式以及对疫点、疫区的处理等,均强制执行。 (二)乙类传染病 乙类传染病也称为严格管理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艾滋病、淋病、梅毒、脊髓灰质炎、麻疹、百日咳、白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猩红热、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钩端螺旋体病、布鲁菌病、炭疽、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措施 发表时间:2015-04-08T14:05:23.277Z 来源:《医药前沿》2014年第32期供稿作者:高军 [导读]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 高军 (黑龙江省农垦北安管理局建设农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164035) 【摘要】探讨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预防。对狂犬病的预防控制资料进行分析。狂犬病是所有传染病中最凶险的病毒性疾病,本病病情严重,发展迅速,至今尚无特效治疗方法。治疗原则为对症治疗,延长生存时间。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疾病知识宣教,介绍暴露后预防的方法如加强对犬类的管理,不准家庭养犬,如必须喂养,应进行登记、拴养并进行预防接种。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 预防 【中图分类号】R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32-0048-02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可感染所有的温血动物,多见于犬、狼等食肉动物,人主要通过被病兽咬伤而受感染。主要临床表现有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 1 资料来源 从2010年1月~2014年10月对上报犬伤患者100例,防疫门诊狂犬疫苗注射专册登记的100例。其中发生狂犬病9例,其中男5例,女4例,7例被狂犬咬伤,2例被健康的家犬咬伤。 2 流行病学 2.1传染源患狂犬病的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一切温血动物都可感染病曾见于家犬、野犬、猫、狼、狐狸、豺、獾、猪、牛、羊、马、骆驼、熊、鹿:象、野兔、松鼠、鼬鼠等动物。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通过角膜移植的传染也有发生。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犬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染源[1]。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其危害性最大应当引起高度重视。因为世界各地都有养狗的疆惯,在动物中,狗与人的接触最为密切。加之狗的流动性大,还具有咬人行为特点,所以狗就成了狂犬病流行中的主要环节。 2.2传播途径狂犬病有下列三种传染途径:①经皮肤、黏膜感染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黏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黏膜侵入神经而发病。另外,宰杀或剥皮过程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护理病人时被其唾液污染手部伤口感染也有报道。②经呼吸道感染,鼻黏膜为狂犬病毒进入体内的主要门户之一。在岩洞工作和实验室工作人员均发生过气雾感染狂犬病的情况。③经消化道感染,患狂犬病死亡的动物,被埋人地下,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患狂犬病动物的肉煮熟后人吃了并不能得狂犬病,因为狂犬病毒经100℃的煮沸处理已经死亡,没有传染性。但是患狂犬病的动物禁忌宰杀、剥皮吃肉,以防止剥皮或刀切过程中刺伤手或使干裂的手感染,接触发病动物的血液和唾液易被感染发病。 2.3易感人群人一般都容易感染狂犬病,但是不同的人群感染的机会而不同。男性比女性多,14岁以下者多,约占总数的52%。在14岁以下人群中,男女比例为2.37:1。 2.4发病因素与被咬伤的部位有关,在对1~14岁被咬儿童的流行中,咬伤部位的发病率为:头部占25.6%、上肢占29.7%、躯干占2.1%、下肢为27.8%,多处咬伤占14.8%。头部和四肢的发病率最高。与被咬的先后有关,先被咬的比后被咬的发病的机会多,可能与被感染的病毒量多少有关。如某地一狂犬咬伤12人,其中先被咬伤的3人均发病死亡。与伤口的深浅和伤口的数量有关,伤口深、伤口大和伤口数量多的发病率高。与有无衣着有关,不穿衣服的发病率最高;夏季穿单衣与冬季穿棉衣比,单衣的发病率高。这是因为沾有病毒的牙齿和唾液,经过衣服的擦拭后进人伤口减少了的缘故。与伤口是否及时处理有关伤口及时处理者,比不处理的发病率有明显降低[2]。与注射疫苗有关,被咬当日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并按规定全程注射者发病率最低。 2.5流行因素由于狗是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如养狗的很多,狗的密度增加,就极容易造成在狗之间的传染病流行,直接对人形成很大威胁,加大了流行的可能性。气候较暖的南方地区,一年四季均可发生狂犬病的流行。而北方寒冷地区,虽然一年四季均有狂犬病发生,但在天气较暖季节,由于衣着较少,其发病率高。而在寒冷季节,狗不愿外出,人又穿着棉衣,其发病率就下降了。如当地政府大力捕杀野犬,或采取限制养犬措施,大大减少犬的密度,即可减少狂犬的流行;或规定养犬必须按期注射兽用狂犬疫苗,亦能有效地控制狂犬病的流行。 3 预防 3.1疾病知识宣教加强宣传教育,要使得每个家长,特别是儿童,知道狂犬病的危害性和预防狂犬病的知识。特别要教育孩子,尤其对幼儿要看管好,不要和狗玩或挑逗狗,不要和狗接触。没有发疯、看似健康的狗和小动物,都有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小儿的抵抗力弱,容易被狗扑倒,咬伤头部和上肢,其发病率最高,也最危险。了解狂犬病是对人类生命威胁最大的人畜共患传染病,介绍本病的原因、发病的特点和临床经过,以及预防的重要性等。向家属解释患者兴奋、狂躁的原因,告知避免水、风等的刺激,室内不要放置水容器,不可洗澡,不要吹风,以免引起患者全身抽搐发作。 3.2告知暴露前预防的措施如加强对犬类的管理,不准家庭养犬,如必须喂养,应进行登记、拴养并进行预防接种。只有控制犬只数目,并使免疫达80%以上,狂犬病才可能控制;高危人群暴露前预防接种疫苗的重要性,可采取0、7、28 d共3次接种疫苗,并每两年加强1次。 3.3介绍暴露后预防的方法被咬伤后或处理完后要及时注射狂犬疫苗。因为一旦发病,就没有方法救治,疫苗要全程按规定注射完,这是防止发生狂犬病最有效的方法。及时、有效地进行伤口处理,其可明显减少狂犬病的发病。应尽快用20%肥皂水或0.1%苯扎溴铵(季胺类消毒液)反复冲洗至少半小时,注意季胺类与肥皂水不能混用,如果是深部伤口,应用注射器插入伤口进行灌输、冲洗,力求去除残留病毒;冲洗后用70%乙醇及5%碘酒反复交替涂擦;若无明显出血,伤口一般不予缝合或包扎,以便排血引流;如有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或免疫血清,则应在伤白底部和周围行局部浸润注射;对较深大伤口,要应用抗生素及破伤风抗毒素等[3]。中国为狂犬病流行地区,凡被犬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狂犬病防治知识宣传单 一、什么是狂犬病? 狂犬病又称恐水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主要侵犯中枢神经系统的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人狂犬病通常由病犬以咬伤的方式传给人。主要有恐水、怕风、光、声等临床症状,病死率几乎100%。 二、狂犬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狂犬病的传播源有两种。患狂犬病的犬科动物及得狂犬病的人是主要的传染源。 1.有狂犬病毒的狗、猫等动物。在自然界中狂犬病常见于家犬,野犬、猫等动物。狗是狂犬病毒的主要动物宿主,人狂犬病约80%—90%是由狂犬传播的。 有些动物被疯狗咬伤后,并未发病,无症状,不死亡。只是在唾液中存在大量的狂犬病毒,咬人后人就得狂犬病而死亡,而这个“健康”的动物仍然健在。这类隐性带毒动物占15.2%,家畜的带毒率不高,在狗当中以小狗为最多,这即是最为危险的传播源。因为这些常不为人们所重视,所以比典型的疯狗还厉害。 2.在患狂犬病的人中,在其唾液中能分离到病毒,虽然由人传染给人的病例很少见到,但应引起注意。 此外,狂犬病的潜伏期长短不一,据有关资料显示,最短的5天,最长可达19年或更长,一般为1-3个月。 三、狂犬病有哪些传染方式?

1、被狗或其他动物咬伤或抓伤皮肤或被其舔粘膜而感染。狂犬病毒通过伤口和粘膜侵入神经而发病,这是主要的传染方式。 2、宰杀或剥皮当中不慎刺伤手部而感染发病。 3、经消化道感染。得狂犬病死的动物,被埋入地下,冬天被冻,被野狗或其他动物扒出,将肉吃掉,感染而得狂犬病。 四、狂犬病有哪些主要临床表现和肉眼病变? 动物的临诊表现皆相似,一般可分为两种类型:即狂暴型和麻痹型。 犬:其狂暴型可分为前驱期、兴奋期和麻痹期。 前驱期或沉郁期此期约为半天到两天。病犬精神沉郁,常躲在暗处,不愿和人接近或不听使唤,强迫牵引则咬畜主,性情与平时不大相同。病犬食欲反常,喜吃异物,喉头轻度麻痹,咽物时颈部伸展。瞳孔散大,反射机能亢进。性欲亢进,嗅舔自己或其它犬的性器官,唾液分泌逐渐增多,后躯软弱。 兴奋期或狂暴期此期约2~4天。病犬高度狂暴并常攻击人畜。狂暴的发作往往和沉郁交替出现,病犬常表现一种特殊的斜视和惶恐表情,狂乱攻击,自咬四肢、尾及阴部。病犬常在野外游荡甚至可游荡到数十公里以外的地方,且多半不归,咬伤人畜,随着病势发展,陷于意识障碍,反射紊乱,狂咬。动物显著消瘦,吠声嘶哑,眼球凹陷,散瞳或缩瞳,流涎和夹尾等。

我市近两年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f418495281.html, 我市近两年狂犬病疫情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作者:邓同锋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0期 【摘要】目的探讨我市2010~2011年的狂犬病疫情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选取我市各县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个案调查表、传播疫情调查表,观察狂犬病病发率。结果 2010年至2011年,我市各县区58例发生狂犬病,58例死亡,100%的病死率,2011年病发率为 0.2931/10万。结论针对狂犬病病情,其病发率有逐年上升趋势,其流行特征为狂犬病的传播宿主主要为犬,头面部、上肢为主要的受伤部位,疫苗规范化使用率、伤口处理率较低。 【关键词】狂犬病;流行病学;病发率;调查研究 狂犬病一种以犬为传播介质,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人体感染到狂犬病病毒之后,可导致神经系统严重性病变,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其发病死亡率为100%,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安全。有关文献报道,全球狂犬病病发人数有82%以上在亚洲,我国具有极高的病发率,位居直接第二名[1]。为探查我市的狂犬病疫情,笔者实施流行病学调查。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市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狂犬病个案调查表、传播疫情调查表。 1.2 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均由我市人民医院进行诊断,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复核确定。其诊断标准:屠宰时皮肤有过损伤接触史、有被鼠、猫与犬咬伤史,有抽搐、吞咽困难、怕风、昏迷、恐水、痉挛、高热、狂躁症状。 1.3 观察内容观察我市2010年至2011年狂犬病病发率,统计狂犬病流行病学特征。 2 结果 狂犬病病发率:统计分析2010年至2011年我市县区CDC上报个案调查表、传播疫情调查表。我市各县区58例发生狂犬病,58例死亡,100%的病死率。具体如表1所示。 3 讨论 狂犬病称为恐水症,由于狂犬病病毒引起自然疫源,导致人畜共患的传染性、急性疾病。其流行性极广,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几乎接近100%。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安全、健康。人狂犬由于病兽所致咬伤,将病毒传染至人体,而遭受到感染。其临床表现主要有咽肌痉挛、怕风、恐水、瘫痪、恐惧不安、恐声。不分年龄均可引发,其多发群体主要在于病犬咬伤者,大约有35%以上会病发,咬伤后病发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①咬伤部位,头面颈、上肢病发几率较多。②咬伤较为严重,其伤口较大、深,多处被咬伤后,其病发率极高。③咬伤后,立即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