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国网
- 格式:doc
- 大小:61.50 KB
- 文档页数:6
110~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在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中贯彻国家的基本建设方针和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交流 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其中交流110kV~550kV使用单回、同塔双回及同塔多回输电线路设计,交流750kV适用于单回输电线路设计。
1.0.3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应从实际出发,结合地区特点,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推广采用节能、降耗、环保的先进技术和产品。
1.0.4 对重要线路和特殊区段线路宜采取适当加强措施,提高线路安全水平。
1.0.5 本规范规定了110kV~750kV架空输电线路设计的基本要求,当本规范与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相抵触时,应按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
1.0.6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语、符号2.1 术语2.1.1 架空输电线路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用绝缘子和杆塔将导线架设于地面上的电力线路。
2.1.2 弱电线路 telecommunication line指各种电信号通信线路。
2.1.3 大跨越 large crossing线路跨越通航江河、湖泊或海峡等,因档距较大(在1000m以上)或杆塔较高(在100m以上),导线选型或杆塔设计需特殊考虑,且发生故障时严重影响航运或修复特别困难的耐张段。
2.1.4 轻、中、重冰区 light/medium/heavy icing area设计覆冰厚度为10mm及以下的地区为轻冰区,设计覆冰厚度大于10mm小于20mm地区为中冰区,设计冰厚为20mm及以上的地区为重冰区。
2.1.5 基本风速 reference wind speed按当地空旷平坦地面上10m高度处10min时距,平均的年最大风速观测数据,经概率统计得出50(30)年一遇最大值后确定的风速。
附件二:4. 110(66)kV~500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评价标准(试行)国家电网公司二○○五年十二月目录1 总则....................................... .. (3)2 评价内容...................................... .. (5)3 评价方法 (5)4 评价周期 (7)5110(66)kV~500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评价标准表 (9)110(66)kV~500kV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评价标准(试行)1 总则1.1 为了加强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设备全过程管理,及时掌握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设备各个阶段的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预防设备事故措施,全面提高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设备的管理水平,特制订本评价标准。
1.2本标准是依据国家、行业、国家电网公司现行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1.3本标准规定了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在设备投运前(包括设计选型、监造、现场安装、现场验收)、运行维护、检修、技术监督、技术改造等全过程的评价项目及内容、评价依据、评价标准及方法。
1.4 本标准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500kV电压等级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设备的评价工作。
1.5 引用标准及规定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设备评价应遵循以下标准、规范和相关技术要求,当有关标准、规程、规范的内容发生变化时应使用最新版本。
当以下标准规定不一致时,应采用较为严格的标准。
GB 8287.1-1998 高压支柱绝缘子技术条件GB 1985-2004 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GB J147—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高压电器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DL/T 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DL/T 486-2000 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订货技术条件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预防交流高压开关设备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高压开关设备运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交流高压隔离开关检修规范》国家电网公司《高压开关设备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国家电网公司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国家电网公司《关于高压隔离开关订货的有关规定》。
页眉输电线路验收技术规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500kVl10实施1—2003—102003—06 发布连云港供电公司标准化委员会架空电力500kV关于发布国家标准《l10~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的通知号建标字第317(90)号文的要求,由原水电部会同有关部门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630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已经有关共同修订的《110~500kVGBJ223部门会审。
现批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架空送电线路施工-90为国家标准,自1991原月1日起施行。
年5同时废止。
81GBJ223—及验收规范》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本规范由能源部负责管理,负责。
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建设部日21990年7月修订说明号文的要求,由能源部负责主编,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1986]2630《架空送具体由能源部电力建设研究所会同超高压输变电建设公司对原进行修订而成。
81GBJ223—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页脚页眉在修订过程中,规范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地总结了原规范执广泛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
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最后由我部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将原适用电压等这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一个附录。
比较切合实际地规定了回填土夯实500kV;35级由~330kV改为110~的螺栓紧固扭矩标准值;对有预倾斜的质量标准;修改并增加了M24加了拉要求的铁塔基础抹面、紧线后的挠曲值提出了合理的要求;增及以线塔立柱扭曲的标准;增加了机械化施工的有关条文;对220kV 特别是重点增加了有关张力上工程及大跨越档的弧垂提高了质量标准;清除导线架线的条文,提高了因张力架线而导致导线损伤的处理标准;将测瓷绝缘子的兆欧表铝股表面氧化膜由使用凡士林改为使用导电脂;。
由于《架空送电线路导线及避雷2500V提高到5000V的电压等级由线液压施工工艺规程》的颁发,将原规范中这部分条文进行减化,同时对液压后允许尺寸偏差进行了修改,以及其他方面的修改。
国家电力公司电网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及评定标准前言本标准是由国家电力公司电网建设部依据《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1990、国家及有关部委颁发的与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有关的其他施工及验收规范、技术规程和技术标准,组织有关单位编写而成.在编制过程中,编写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实行以来的经验,吸取了部分科研成果,广泛征求了国家电力公司系统有关单位和专家的意见,最后由电网建设部审查形成报批稿。
本标准共分四章和三个附录,适用于110~500kV交流和直流架空电力线路新(改、扩)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及等级评定,对其他电压等级无专业标准的工程亦可参照执行。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新的修改意见或需要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国家电力公司电网建设部,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艾肇富、闫林芳、杨广平、顾祖德、郑怀清、王培龙、张强.本标准由国家电力公司电网建设部负责解释。
2000年12月目录前言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质量检验评定范围第三章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检查方法第一节土石方工程第二节基础工程第三节杆塔工程第四节架线工程第五节接地工程第六节线路防护设施第四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附录一路径复测、基础分坑及开挖检查记录表附录二线路工程施工质量检查及评级记录表附录三线路工程施工质量评级统计表第一章总则第1。
0。
1条为加强电力线路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施工质量控制、质量检验、质量监督和等级评定等方面的工作,不断提高工程质量水平,充分发挥工程效益,特制定本标准。
第1.0.2条本标准适用于110~500kV交流和直流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质量检验及等级评定,对其他电压等级无专业标准的工程亦可参照执行。
第1.0.3条本标准编制的依据一、《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J 233—1990(以下简称《规范》)。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3)300-2014国家电网公司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运检标准化建设,规范公司运维检修装备(以下简称“运检装备”)管理,统一基本配置标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运检装备是指运维检修人员在日常运维、检修、试验和应急处置时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器具类装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各单位及所属各级单位(含全资、控股、代管单位)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工作.第四条运检装备的配置应适应专业化、标准化要求,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有机结合,满足日常运维、检修、试验与应急处置的需求,促进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第五条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按照“分级储备、分区管理、全公司调用”的原则,统一资源调配,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公司系统各级运检部负责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的归口管理工作。
第七条国网运检部是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的归口部门,履行以下职责:(一)编制、修订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的规章制度,确定装备配置原则及基本配置标准.(二)组织审查运检装备购置限上项目,编制总部资产运检装备购置计划和预算建议;按照公司固定资产目录,配合发展部和财务部分别纳入固定资产零购计划和预算,以及低值易耗品预算。
(三)协调运检装备跨省、跨区域情况下的使用及调配工作,解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重大工程运检装备使用及调配。
(四)推广应用新型运检装备,对各单位运检装备配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
(五)协调公司运检装备配置使用中其他重大事项和问题。
第八条公司总部相关部门参与运检装备配置管理,履行以下职责:(一)国网发展部会同运检部将属于固定资产的运检装备列入固定资产零购计划,并纳入综合计划统一管理。
(二)国网财务部负责将属于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运检装备购置项目分别纳入固定资产零购和低值易耗品购置预算;负责运检装备核算和资产价值管理等工作。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了不断提高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技术水平,确保工程质量,以促进电力建设的现代化发展,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110~500kV交流和直流架空电力线路新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63KV架空电力线路的新建工程应遵照本规范110KV部分执行。
第1.0.3条架空电力线路工程必须按照批准的设计文件和经有关方面会审的设计施工图施工。
当需要变更时,应经设计单位同意。
第1.0.4条本规范的有关规定,除由于特殊情况必须提出特殊要求外,也应同样作为线路设计的依据。
第1.0.5条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必须经过试点、测试、验证,判定后方可采用。
并应制定不低于本规范相应水平的质量标准。
第1.0.6条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施工中,除应符合本规范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原材料及器材检验第2.0.1条架空电力线路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器材必须符合下列规定:一、有该批产品的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书;二、有符合国2家现行的有关标准的各项质量检验资料;三、对无质量检验资料的产品,或对产品检验结果有疑问的,均应重新进行抽样,并应经有资格的检验单位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2.0.2条当采用无正式标准的新型原材料及器材时,必须取得有关部门的技术鉴定,或经试验并由有关单位共同鉴定的合格证明书,证明质量合格后方准使用。
第2.0.3条原材料及器材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重做检验:一、保管期限超过规定者;二、因保管不良有变质可能者;三、试样代表性不够者。
第2.0.4条预制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使用的碎石或卵石,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
第2.0.5条预制混凝土构件及现场浇筑基础混凝土使用的砂,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中的有关规定。
特殊地区可按该地区的标准执行。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P Q/GDW 179-2008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 110~75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08年-XX -XX 发布 2008年-XX -XX 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ICS 29.240 P 备案号: :Q/GDWQ/×××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等级从500kV发展到750kV。
电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在加强现有电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正在得到广泛运用和大力推广,成为电网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设计,统一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合理,编制本规定。
本规定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贯彻电力建设基本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原则,体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
本规定编制的技术原则:遵照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参照Q/GDW102-2003《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中的原则,并充分吸收规程颁发以来电力行业标准化、信息化研究推广应用的成果,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定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设了环境保护章节。
本规定根据国家法规对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要求,设置了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章节。
本规定根据电网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在路径、导线和地线、绝缘子和金具、杆塔结构等章节,增加了相关的内容。
本规定则体现了“基建为生产服务”的理念,认真研究生产运行提出的问题,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条文规定。
附件架空输电线路标志标识管理规范一、总则1、为进一步规范和统一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所属架空输电线路标志标识管理,特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公司所属35kV及以上架空输电线路。
3、新建线路标志标识应严格按照本规范进行设置,已建线路应结合线路大修技改逐步予以更换、规范。
二、配置要求1、标志标识应清晰醒目、规范统一、安装可靠、便于维护,适应使用环境要求。
2、标志标识设置后,不应构成对人身、设备的潜在安全风险或妨碍正常工作。
3、每基杆塔必须有色标,色标颜色按照红黄绿蓝白紫排列使用,T接支线的色标颜色必须与主路相同。
4、所有标志牌应保证边缘光滑,无毛刺,无尖角。
5、标志牌规格、尺寸、安装位置可视现场情况进行调整,但对于同类设备(设施)的标志牌规格、尺寸及安装位置应统一。
6、标志标识应用不小于∠45×4型角钢固定在塔身上,安装过程不允许在铁塔塔材上进行打孔、焊接施工,角钢与塔身连接用防盗螺母及锁具,紧固螺母应符合GB/T5782《1 型六角螺母》标准要求。
7、标志牌应采用坚固耐用的工业级反光材料制作,对于照明条件差的场所,标志牌宜用荧光材料制作。
8、涂刷类标志材料要求1)涂料应具有防腐特性(在杆塔防腐工作中,保证色标涂料不被清除或覆盖)。
2)涂料须具有良好附着能力,能够长期不褪色,能够经受日晒、雨淋、冰冻等自然风化。
3)涂料干燥后应具备一定的防滑能力,避免造成杆塔塔材过于光滑,影响高空作业人员安全。
9、安全设施所用的颜色应符合GB 2893—2008《安全色》的规定。
三、杆号标志牌1、线路每基杆塔均应配置杆号标志牌(以下简称杆号牌),其基本形式为矩形,标明线路的电压等级、名称和杆塔号。
2、杆号牌底色应与本回路色标一致,文字采用白色黑体字(黄、白底时为黑色黑体字),字号根据标志牌尺寸、字数适当调整(规格型号见附录图1)。
3、改建线路段的杆塔号可采用“n+1”或“n-1”(n 为改建前的杆塔编号)形式。
规章制度编号:国网(运检/3)300-2014国家电网公司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国家电网公司(以下简称“公司”)运检标准化建设,规范公司运维检修装备(以下简称“运检装备”)管理,统一基本配置标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管理规定.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的运检装备是指运维检修人员在日常运维、检修、试验和应急处置时使用的仪器仪表及工器具类装备。
第三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总(分)部、各单位及所属各级单位(含全资、控股、代管单位)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工作.第四条运检装备的配置应适应专业化、标准化要求,注重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有机结合,满足日常运维、检修、试验与应急处置的需求,促进工作效率与质量的提升。
第五条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按照“分级储备、分区管理、全公司调用”的原则,统一资源调配,实现资源高效利用。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六条公司系统各级运检部负责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的归口管理工作.第七条国网运检部是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管理的归口部门,履行以下职责:(一)编制、修订运检装备配置使用的规章制度,确定装备配置原则及基本配置标准.(二)组织审查运检装备购置限上项目,编制总部资产运检装备购置计划和预算建议;按照公司固定资产目录,配合发展部和财务部分别纳入固定资产零购计划和预算,以及低值易耗品预算。
(三)协调运检装备跨省、跨区域情况下的使用及调配工作,解决自然灾害、突发事件和重大工程运检装备使用及调配。
(四)推广应用新型运检装备,对各单位运检装备配置使用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和考核。
(五)协调公司运检装备配置使用中其他重大事项和问题.第八条公司总部相关部门参与运检装备配置管理,履行以下职责:(一)国网发展部会同运检部将属于固定资产的运检装备列入固定资产零购计划,并纳入综合计划统一管理。
(二)国网财务部负责将属于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的运检装备购置项目分别纳入固定资产零购和低值易耗品购置预算;负责运检装备核算和资产价值管理等工作。
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P Q/GDW 179-2008110~750kV 架空输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Technical code for design of 110~750kV overhead transmission line2008年-XX -XX 发布 2008年-XX -XX 实施国家电网公司 发布ICS 29.240 P备案号::Q/GDWQ/×××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电网建设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高压交流输电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目前,我国电网的最高运行电压等级从500kV发展到750kV。
电网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在加强现有电网技术改造和升级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果。
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正在得到广泛运用和大力推广,成为电网设计和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规范设计,统一标准,确保工程安全和工程造价合理,编制本规定。
本规定编制的指导思想是:贯彻电力建设基本方针,依靠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认真落实安全可靠、先进适用、经济合理、环境友好的原则,体现设计方案的经济性、合理性。
本规定编制的技术原则:遵照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和参照Q/GDW102-2003《75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暂行技术规定》中的原则,并充分吸收规程颁发以来电力行业标准化、信息化研究推广应用的成果,在总结和分析的基础上编制而成。
本规定根据国家对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增设了环境保护章节。
本规定根据国家法规对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的要求,设置了劳动安全和工业卫生章节。
本规定根据电网建设中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应用,在路径、导线和地线、绝缘子和金具、杆塔结构等章节,增加了相关的内容。
本规定则体现了“基建为生产服务”的理念,认真研究生产运行提出的问题,在安全、经济、合理的基础上提出了适当的条文规定。
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运行规范国家电网公司二○○五年三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引用标准 1第三章设备的验收 2第四章设备运行维护管理 12第五章运行巡视检查项目及要求 24第六章变压器负荷运行管理和处理要求 29第七章操作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项 31第八章缺陷管理及异常处理 36第九章事故和故障处理预案 42第十章培训要求 48第十一章设备技术管理 49第十二章变压器备品备件管理 52第十三章变压器报废和更新 54附录A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5164)的部分内容 55附录B变压器非停季度统计表 61编制说明 6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变压器(电抗器)的运行管理,使其达到制度化、规范化,保证设备安全、可靠和经济运行,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依据国家、行业有关标准、规程、制度及《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管理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以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
第三条本规范对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运行管理中的设备验收、巡视和维护、负荷管理、缺陷和故障处理、技术管理和培训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第四条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的运行管理工作。
35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可参照执行。
本规范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的110(66)kV第五条各网、省(市)电力公司可根据本规范,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第六条以下为本规范引用的标准、规程和导则,但不限于此。
GB311.1-1997 高压输配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311.2-2000 绝缘配合第二部分高压输配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GB1094.1-1996 电力变压器第一部分总则GB1094.2-1996 电力变压器第二部分温升GB1094.3-2003 电力变压器第三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GB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6451-1999 三相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GB/T15164-1994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GB/T13499-2002 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GBJ148-1990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力变压器、油浸电抗器、互感器施工及验收规范DL/T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T5582-19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DL/T572-1995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573-1995 电力变压器检修导则GB/T 10229-1988 电抗器JB/T 8751-1998 500kV油浸式并联电抗器技术参数和要求DL/T586-1995 电力设备用户监造技术导则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574-1995 有载分接开关运行维护导则DL/T540-1994 QJ25、50、80型气体继电器校验规程DL 408-1991 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电气部分)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运行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技术标准》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检修规范》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技术监督规定》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事故措施》第三章设备的验收第七条新设备验收的项目及要求(一)设备运抵现场、就位后的验收(1)油箱及所有附件应齐全,无锈蚀及机械损伤,密封应良好。
YF-ED-J9181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预防措施实用版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示范文稿)二零XX年XX月XX日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预防措施实用版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
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架空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预防措施。
第二条本措施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措施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所发生的故障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防止倒杆塔,断线、掉线,导地线覆冰舞动,线路污闪、雷害以及外力破坏等事故的措施。
第四条本措施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5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
35kV 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和±5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各区域电网、省电力公司可根据本措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第二章引用标准以下为设备设计、制造及试验所应遵循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GBJ 233-1990 110~500kV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7-2004 电力系统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技术条件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DL/T 5092-1999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198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贸委、公安部〔1999〕第8号令)重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 199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生产输电〔2003〕95号)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意见(生产输电〔2003〕29号)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规范(国家电网生〔2004〕634号)第三章预防倒杆塔事故第六条防止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倒杆塔事故,是线路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执行GBJ 233-1990、GB 50061-1997、DL/T 5092-1999和《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管理规范》等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规定。
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管理规范国家电网公司发布输变电设备管理规范编委会人员名单:张丽英余卫国李向荣熊幼京曾海鸥李龙沈力袁骏刘铭刚崔吉峰王国春王钢薛建伟张启平孙旦卢放张伟房喜丁永福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张仲先王城钢李勇王伟斌常健隋玉秋潘秀宝陶文秋伏忠奎高显军田雷马记祁树文李字明孙福东李广志才春阳张军阳杨铁军王东烨汪涛朱宽军刘胜春王景朝默增禄李正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关于印发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的通知国家电网生[2004]641号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直属超高压管理处:为有效预防和控制输变电设备事故的发生,提高电网安全可靠运行水平,国家电网公司组织公司系统各区域电网公司在对过去5年输变电设备评估并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完成了国家电网公司《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等7个预防输变电设备事故措施(以下简称《预防设备事故措施》,详见附件)。
现将《预防设备事故措施》印发给你们,请按照《预防设备事故措施》要求,对照本单位的实际,认真做好各类输变电设备预防设备事故措施,确保电网安全。
执行中的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向国家电网公司生产运营部反映。
本《预防设备事故措施》自印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1. 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附编制说明)(即为本册)。
2. 预防110(66)kV~500kV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事故措施(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3. 预防交流高压开关事故措施(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4. 预防110(66)kV~500kV互感器事故措施(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5. 预防110(66)kV~750kV避雷器事故措施(另册出版)。
6. 预防直流电源系统事故措施(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7. 预防高压并联电容器事故措施(附编制说明)(另册出版)。
国家电网公司(印)二○○四年十二月十七日目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引用标准第三章预防倒杆塔事故第四章预防断线和掉线事故第五章预防污闪事故第六章预防雷害事故第七章预防外力破坏第八章预防林区架空输电线路火灾事故第九章预防导地线覆冰舞动预防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事故措施编制说明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预防架空输电线路事故的发生,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特制定本预防措施。
第二条本措施是依据国家有关标准、规程和规范并结合近年来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设备评估分析、生产运行情况分析及设备运行经验而制定的。
第三条本措施针对架空输电线路所发生的故障情况,提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
主要包括防止倒杆塔,断线、掉线,导地线覆冰舞动,线路污闪、雷害以及外力破坏等事故的措施。
第四条本措施适用于国家电网公司系统110(66)kV~500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
35kV交流架空输电线路和±500kV直流架空输电线路可参照执行。
第五条各区域电网、省电力公司可根据本措施,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
第二章引用标准以下为设备设计、制造及试验所应遵循的国家、行业和企业的标准及规范,但不仅限于此:GB 50233—2005 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T 16434—1996 高压架空线路和发电厂、变电所环境污秽分级及外绝缘选择标准GB 50061—1997 66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DL/T 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DL/T 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DL/T 627—2004 电力系统常温固化硅橡胶防污闪涂料技术条件DL/T 741—2001 架空送电线路运行规程DL/T 864—2004 标称电压高于1000V交流架空线路用复合绝缘子使用导则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规程森林防火条例(国务院令[1988]第6号)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国家主席令[1995]第60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国务院令[1998〕第239号)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国家经贸委、公安部[1999]第8号令)重冰区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定(试行)(电力工业部电力规划设计总院1998)国家电网公司电力生产设备评估管理办法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加强电力生产技术监督工作意见国家电网公司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技术规范第三章预防倒杆塔事故第六条防止架空输电线路(以下简称线路)倒杆塔事故,是线路运行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严格执行GB 50233、GB 50061、DL/T 5092和《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等标准和相关文件的规定。
第七条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地形和气象条件的影响,路径选择应尽量避开重冰区、导地线易舞动区、采矿塌陷区等特殊区域,合理选取杆塔型式,确保杆塔强度满足使用条件的要求。
对处于地形复杂、自然条件恶劣、交通困难地段的杆塔,应适当提高设计标准。
新建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的线路不宜采用拉线塔,在人口密集区和重要交叉跨越处不采用拉线塔。
靠近道路的杆塔,在其周围应采取可靠的保护措施。
第八条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拉V塔或拉猫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3基、拉门塔连续基数不宜超过5基,运行中不满足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加强对拉线塔的保护和维护,拉线塔本体和拉线下部金具应采取可靠的防盗、防外力破坏措施。
在有拉线塔的线路附近还应设立警示标志。
第九条对可能遭受洪水、冰凌、暴雨冲刷(冲撞)的杆塔应采取可靠的防冲刷(冲撞)措施,杆塔基础的防护设施应牢固,基础周围排水沟应能够可靠排水。
第十条严格按设计及有关施工验收规范进行线路施工和验收,隐蔽工程应经监理人员或质检人员验收合格后方可隐蔽,否则不得转序进行杆塔组立和放线。
第十一条加强对线路杆塔的检查巡视,发现问题及时消除。
线路遭受恶劣天气危害时应组织人员进行特巡,当线路导地线发生覆冰、舞动时应做好观测记录(如录像、拍照等),并对杆塔进行检查。
第十二条线路铁塔主材连接螺栓、地面以上6m段(至少)所有螺栓以及盗窃多发区铁塔横担以下各部螺栓均应采取防盗措施。
第十三条在风口地带或季风较强地区,新建线路杆塔除按第十二条要求采用防盗螺栓外,其余螺栓应采取防松措施。
对运行中的杆塔也应按此要求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做好日常巡视及检查,必要时可增加防风拉线。
第十四条在严寒地区,线路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基础冻胀问题,并不宜采用金属基础。
灌注桩基础施工应严格按设计和工艺标准进行,避免出现断桩和法向冻胀等质量事故。
对运行中的杆塔,若基础已发生冻胀,应采取换土等有效措施进行处理。
第十五条对锈蚀严重的铁塔、拉线以及水泥杆钢圈等应及时进行防腐处理或更换。
第十六条按《110(66)kV~500kV架空输电线路运行规范》的要求制定倒杆塔事故抢修预案,并在材料储备和人员组织各方面加以落实,运行单位应储备一定数量的事故抢修杆塔。
第四章预防断线和掉线事故第十七条线路设计应充分考虑预防导地线断线和掉线的措施,导地线、金具以及绝缘子选用时均应提出明确要求(结构型式、安全系数等方面)。
在风振严重地区,导地线线夹宜选用耐磨型线夹。
第十八条架空地线的选择,除应满足设计规程的一般规定外,尚应通过短路热稳定校验,确保架空地线具有足够的通流能力,且温升不超过允许值。
第十九条导地线接续金具及绝缘子金具组合中各种部件的选用,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的要求,应加强连接金具、接续金具及耐张线夹的检查和维护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更换。
第二十条新建线路遇有重要交叉跨越,如跨越铁路、高速公路或高等级公路、66kV及以上电压等级线路、通航河道以及人口密集地区等,应采用具有独立挂点的双串绝缘子和双线夹悬挂导线,档内导地线不允许有接头。
运行中的线路,凡不符合上述要求的应进行改造。
第二十一条积极应用红外测温技术,监测接续金具、引流连接金具、耐张线夹等的发热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加强运行巡视,发现导地线断股应及时处理或更换;另外应特别关注架空地线复合光缆(OPGW)的外层线股断股问题。
第二十二条加强对大跨越段线路的运行管理,按期进行导地线测振工作,发现动弯应变值超标应及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并妥善处理。
第二十三条加强对导地线悬垂线夹承重轴磨损情况的检查,磨损断面超过1/4以上的应予以更换。
第二十四条在春检、秋检及日常巡视工作中,应认真检查锁紧销的运行状况,对锈蚀严重及失去弹性的应及时进行更换。
第二十五条加强零值、低值或破损瓷绝缘子的检出工作,防止在线路故障情况下因钢帽炸裂导致掉线事故。
第二十六条加强复合绝缘子的送检工作,特别是机械强度和端部密封情况的检查。
复合绝缘子作耐张应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
严禁在安装和检修作业时沿复合绝缘子上下导线。
第二十七条对重冰区和导地线易舞动区的线路应加强巡视和监测,具体防范措施参见第九章。
第二十八条在腐蚀严重地区,应采用耐腐蚀导地线。
第五章预防污闪事故第二十九条为降低线路的污闪跳闸率和事故率,避免重要线路发生污闪事故,杜绝电网大面积污闪事故,应严格执行GB/T 16434以及其他相关规定。
第三十条完善防污闪管理体系,明确各级防污闪管理人员的职责。
第三十一条对绝缘子实行全过程管理,加强零值、低值绝缘子的检出工作,保证绝缘子运行状态良好。
第三十二条坚持定期进行线路绝缘子的盐密测量,及时了解污源变化和气候变化,并根据变化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污闪措施。
及时修订污区分布图,做好防污闪的基础工作。
第三十三条新建和扩建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结合运行经验并根据城市发展、线路的重要性等,合理选取绝缘子的种类、伞型和爬距并适当留有裕度,提高线路防污闪能力。
第三十四条运行线路的外绝缘配置应不低于所处地区污秽等级所对应的爬电比距上限值,不满足要求的应予以调整。
受条件限制短期内不能调整的,应采取有效的防污闪辅助措施。
第三十五条坚持适时的、保证质量的清扫,落实“清扫责任制”和“质量检查制”。
有条件的单位可开展以盐密指导清扫的工作。
第三十六条复合绝缘子具有较强的抗污闪能力,可按DL/T 864的要求选用,但在使用中须考虑防雷要求,同时应加强对其端部密封情况的检查。
第三十七条绝缘子表面涂“RTV”涂料是预防污闪的辅助措施,在污秽严重地段可个别采用,具体按DL/T 627的要求执行。
第三十八条在鸟害多发地段,新建线路设计时应考虑采取防鸟措施。
对运行线路的直线杆塔悬垂串和耐张杆塔跳线串第一片绝缘子,宜采用大盘径空气动力型绝缘子或在绝缘子表面粘贴大直径增爬裙,也可在横担上方增设防鸟装置或采取其他有效的防范措施。
第六章预防雷害事故第三十九条为预防和减少雷害事故,应认真执行DL/T 620、DL/T 621和DL/ T741以及其他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