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章末检测1(人教版选修3-3)

  • 格式:doc
  • 大小:80.50 KB
  • 文档页数:7

下载文档原格式

  / 7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检测卷(七)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 m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C.分子间同时存在分子引力和分子斥力

D.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

答案ACD

解析由分子动理论可知选项C、D正确;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选项A正确;布朗运动是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但布朗运动间接反映了液体或气体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A、C、D.

2.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

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

C.随着时间的推移,布朗运动逐渐变慢,最终停止

D.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

答案 B

解析布朗运动是宏观粒子的运动,其运动规律同样遵循牛顿运动定律,选项A错误;布朗运动虽然是固体小颗粒的运动,但却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选项B正确;布朗运动永不停息,选项C错误;热运动指分子的无规则运动,布朗运动不能称为热运动,选项D错误.3.我国已开展空气中PM2.5浓度的监测工作.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等于或小于2.5 μm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吸入后对人体形成危害.矿物燃料燃烧排放的烟尘是形成PM2.5的主要原因.下列关于PM2.5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PM2.5的尺寸与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的数量级相当

B.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

C.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气流的运动决定的

D.PM2.5必然有内能

答案 D

解析PM2.5的尺寸比空气中氧分子的尺寸大得多,A错误;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不属于分子热运动,B错误;PM2.5的运动轨迹是由大量空气分子对PM2.5无规则碰撞的不平衡和气流的运动决定的,C错误;PM2.5内部的热运动不可能停止,故PM2.5必然有内能,D正确.

4.雨滴下落,温度逐渐升高,在这个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雨滴内分子的势能都在减小,动能在增大

B.雨滴内每个分子的动能都在不断增大

C.雨滴内水分子的平均动能不断增大

D.雨滴内水分子的势能在不断增大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目只可以确定分子的平均动能在增大.

5.关于机械能和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能大的物体,其内能一定很大

B.物体的机械能损失时,内能却可以增加

C.物体的内能损失时,机械能必然减少

D.物体的内能可以为0,机械能不可以为0

答案 B

解析内能和机械能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两者无必然联系.只有在系统的能量转化只发生在机械能与内能之间时,机械能的损失才等于内能的增加,故选项A、C错误,B正确;因为物体的分子总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故内能不可能为0,选项D错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计测温的原理是热平衡定律

B.温度计与被测系统的温度不相同时,读不出示数

C.温度计读出的示数是它自身这个系统的温度,若它与被测系统热平衡时,这一示数也是被测系统的温度

D.温度计读出的示数总是被测系统的温度,无论是否达到热平衡

答案AC

解析温度计能测出被测物体的温度的原理就是热平衡定律,即温度计与被测物体达到热平衡时温度相同,其示数也就是被测物体的温度,故A、C正确,D错误.温度计与被测系统的温度不相同时,仍有示数,B错.

7.当氢气和氧气温度相同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相等

B.氢气分子的平均速率大于氧气分子的平均速率

C.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总动能相等

D.两种气体分子热运动的平均速率相等

答案AB

解析因为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选项A正确.因为氢气和氧气的分子质量不同,所

以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不同,由E k=m v2

2可得,分子质量大的平均速率小,故选项B正确,

D错误.虽然两种气体分子平均动能相等,但由于两种气体的质量不清楚,即分子数目关系不清楚,故选项C错误.

8.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同温同压时,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

B.2 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N A

C.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所含的原子数目为N A

D.17 g氨气所含质子数目为10N A

答案 D

解析由于构成单质分子的原子数目不一定相同,所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气体单质所含原子数目不一定相同,A错.2 g氢气所含原子数目为2N A,B错.在常温常压下,11.2 L氮气的物质的量不能确定,则所含原子数目不能确定,C错.17 g 氨气即 1 mol氨气,其所含质子数为(7+3) mol,即10N A,D对.

9.两个分子从靠得不能再靠近的位置开始,使二者之间的距离逐渐增大,直到大于分子直径的10倍以上.这一过程中,关于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在增大

B.分子间的斥力在减小,引力在增大

C.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在逐渐减小

D.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合力,先减小后增大,再减小到零

答案 D

解析

由分子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得,分子距离由靠得不能再靠近变化到大于分子直径10倍以上时,引力和斥力都在减小,故A、B错.相互作用的合力的变化如图所示,应为先减小再增大,再减小到零,C错,D对.

图1

10.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距离的关系如图1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A.乙分子从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c做减速运动

B.乙分子由a到c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

C.乙分子由a到b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减少

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两分子间的分子势能一直增加

答案BC

解析乙分子从a到b再到c的过程中,分子间的作用力一直表现为引力(F<0),所以该过程由于分子力的作用会使乙分子做加速运动,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少;乙分子到达c处时分子力为零,加速度为零,此时分子的动能最大、分子势能最小;乙分子再从c到d的过程中,分子力表现为斥力,由于分子力的作用会使乙分子做减速运动,直至速度减为零,该过程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减少.

二、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6分)

11.(4分)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若用直径为0.5 m的浅圆盘盛水,让油酸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薄膜,那么油酸滴的体积不能大于____________ m3(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2×10-11

解析由于油酸膜面积最大为圆盘面积,则油酸的最大体积为V=πR2d=3.14×(0.5

2)

2×10-10

m3≈2×10-11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