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问题
- 格式:pdf
- 大小:442.66 KB
- 文档页数:2
2024年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学习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工具的增多,沥青路面的养护工作变得愈发重要。
作为一名从事交通工程的专业人士,我参加了2024年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学习,收获颇多,在此做一份____字的学习心得体会。
在本次学习中,我学到了许多在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中的关键知识和技能。
首先,我了解到了沥青路面的特点和构成。
沥青路面由骨料、沥青和胶凝材料组成,这三者相互结合形成了可承受交通负荷的路面结构。
在养护过程中,我们要注重掌握沥青和胶凝材料的特性,合理选择骨料,以达到提高路面强度、延长使用寿命的目的。
其次,我了解到了沥青路面养护的基本原则。
预防性养护是指在沥青路面出现明显病害前,通过一系列措施来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学习中,我们强调了对路面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修复路面病害,避免其扩大和加剧。
同时,运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手段,如铺设加筋网、增加沥青摊铺温度等,来提高路面的抗裂性和抗乱边能力。
进一步,我了解到了沥青路面养护的方法和技术。
学习中,我们重点学习了沥青路面的切割修补和覆盖层养护技术。
切割修补是指对已经出现病害的路面进行切割和修补,以达到修复和加固路面的目的。
覆盖层养护则是在原有路面上铺设一层新的沥青混凝土层,以提高路面的平整度和抗压能力。
学习中,我们不仅学到了这些技术的具体步骤和施工方法,还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掌握了技术的应用和实操能力。
此外,学习中,我还了解到了新兴技术在沥青路面养护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引入到沥青路面养护中,以提高养护效果和质量。
学习中,我们学到了激光扫描和红外线无损检测等先进技术在病害诊断中的应用,了解了冷再生技术和温热再生技术在路面维修中的优势。
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养护的效率,还降低了成本,对于实现路面高质量养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次学习,我对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并获得了实际操作的技能。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摘要:随着我国交通事业进程的不断加深,公路作为重要的交通设施之一也得到了快速发展。
当前,沥青混凝土路面已经成为我国公路路面结构的主要形式,对质量优劣影响甚远。
但是随着通车年限与通车量的逐渐增长,在行车荷载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就难免会出现裂缝、坑槽、车辙等路面损坏现象,以致对人们的行车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本文对沥青路面养护的微表处理技术应用方面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微表处理技术;应用探析1.沥青路面早期病害概述沥青路面早期病害产生的原因主要有路面结构强度不合格,路面施工不当等,这极易导致沥青路出现开裂现象,沥青路面开裂的形式表现为网裂,且通常在裂缝周围会出现较大的车辙。
通车年限与通车量的逐渐增长,在行车荷载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对于沥青路面的破坏和影响也是极大的。
还有就是沥青路面施工期间施工控制不当,如沥青混合料加热温度过高,造成沥青过早老化从而导致粘结力大大降低,在较为强烈的外部荷载作用下,极易造成路面情况恶化而出现龟裂。
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的类型主要能分为横向裂缝与纵向裂缝两种:第一,横向裂缝。
沥青路面的横向裂缝较有规律,与路面半刚性基层的收缩裂缝大致相同,是路面基层裂缝对路面面层的一种反射,通常在沥青路面面层较为薄弱,就出现较早,交通量的快速增长,尤其是大型货车超载对沥青路面产生的严重负荷,极易导致路面出现开裂情况。
此外,沥青混合料性质好坏直接影响横向裂缝有着严重影响,沥青混合料温度变化过大是导致横向裂缝出现的主要原因,沥青混合料过早老化现象越严重,其含蜡量也就越高,裂缝也就越容易出现。
第二,纵向裂缝。
沥青路面的纵向裂缝主要出现在软基、高填土路段。
软基、高填土路段路基填料不同会导致其模量也不同。
因而,在行车荷载作用下就易造成不均匀沉降从而出现沥青路面的早期裂缝并不断扩展。
若是发现裂缝,应对造成裂缝出现的因素进行仔细分析,从而采用有效的措施处理好裂缝问题。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摘要:及时、科学的早期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要高度重视日常小修保养,按照“及时、及早、补好、补彻底”的原则,积极搞好预防养护,可适当组织实施,不断总结经验,提高工艺控制水平,以实现公路养护发展的良性循环。
本文探讨了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
关键词: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目前我国已建成的公路中,约80%以上采用了沥青路面结构,沥青路面结构已成为我国公路建设中所采用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
然而,由于我国沥青路面公路建设起步较晚,技术力量的储备较单薄,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沥青路面在养护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及降低养护成本,已引起了公路养护部门的极大重视。
尤其是近年来,在欧美发达国家所兴起并取得巨大成功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更为广大公路养护技术人员所关注。
一、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类型与分级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jtg h20-2007),把沥青路面损坏分为11 类21 项。
1. 龟裂(1)损坏特征。
在路面上表现为相互交错的小网格裂缝,其形状类似乌龟贝壳而被称为龟裂。
龟裂是一种主要的结构损坏形式。
(2)严重程度分级。
①轻微——初期裂缝,裂区无变形、无散落,缝细,主要裂缝宽度在2mm 以下,主要裂缝块度在0.2~0.5m之间,损坏按面积计算。
②中等——龟裂的发展期,龟裂状态明显,裂缝区有轻度散落或轻度变形,主要裂缝宽度为2~5mm,部分裂缝块度小于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③严重——龟裂特征显著,裂块较小,裂缝区变形明显、散落严重。
主要裂缝宽度大于 5mm,大部分裂缝块度小于 0.2m,损坏按面积计算。
2. 块状裂缝(1)损坏特征。
块状裂缝表现为纵向和横向裂缝交错而使路面分裂成近似成直角的多边形大块。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及预防性养护技术摘要:公路将各个地区无缝衔接,使人们的交通变得更方便、更有效。
然而,车辆长期行驶在公路上,由于负载、天气等因素,会导致路面受损。
若不加以修理,则会危及行车安全,还会造成车祸。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在道路施工中积极运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在路面病害出现之前或出现时,及时采取相应的养护措施,以达到对路面膨胀的有效控制,减少病害,提高道路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减少道路交通事故,提高交通运输效率,提高行车安全。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典型病害;预防性养护技术引言沥青材料的延展性和防滑性比较好,并且施工步骤较为简单,被广泛应用在公路建设中。
公路沥青路面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经受恶劣的自然环境,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病害问题,严重的会影响公路的正常使用。
因此,要对公路沥青路面中常见的病害进行分析,针对不同的病害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养护方法,如稀浆封层方法、雾封层养护方法、微表处方法以及铣刨换填法等,及时处理公路病害问题。
1公路路面基本特征从总体上讲,公路的结构构成包括面层、基层、垫层等,垫层的作用是增加路基的温度、湿度,将承载能力分散到基层,从而减少基础上的应力,预防变形,确保试验过程中的路面结构的安全和稳定性。
对于基层,它的功能是直接将荷载转移到道路上。
某些恶劣天气状况也会对某些特定的天气状况产生影响,所以,比其他结构更需要硬度和柔软性。
任何一种结构的破坏都会对道路的性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所以,在公路的实际运用中,有关部门、专业人员要经常对其进行养护,以保证其安全稳定性。
2高速公路路面典型病害类型及成因2.1路面变形路面变形与很多种,其中沉陷是最常见的一种,其具有面积大、涉及结构深的特点,常常发生在挖方段和填挖交界处。
这种路面病害是实质沥青路面大面积剥落引起的平台垂直变形。
其成因是路基强度不足,无法适应日益增长的交通量,在车辆负荷的作用下,路基结构遭到了损坏,引起路面局部下沉。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研究摘要:及时、科学地做好路面预防性养护工作, 可以将路面养护大修时间向后推移。
从长远来看, 预防性养护可以减少今后长期养护费用的支出, 保持公路良好的服务水平, 延长公路使用寿命, 并得到通行费收益和社会效益的双重回报。
本文阐述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和意义,分析了路面典型早期病害原因,探讨了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
关键词: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概念意义病害原因对策中图分类号: u416.2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建设和养护是目前公路发展的两大主题, 建设是积极的发展, 养护是永续的发展, 所以要坚持建养并重、协调发展。
但目前我国高速公路养护存在诸多问题, 归纳起来大致有四点:一是观念上“重建轻养”; 二是时间上全国基本上都是“矫正性养护”; 三是养护维修技术落后; 四是养护基础工作薄弱, 检评数据不完整,养护维修缺乏系统规划和科学决策。
针对以上问题, 近年来在公路养护管理领域兴起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
一、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和意义1、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1)所谓路面预防性养护,即通过定期路况调查,及时发现路面轻微破损与病害迹象,分析研究其产生原因,对症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防止微小病害进一步扩大,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度,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高速公路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能及时修复路面微小病害,防止水分侵入破坏路基,使路面整体结构始终得到保护,不致产生严重损伤,从而减少铣刨、翻修次数,大大节省大修费用,保持路面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所以研究开发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实施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我国高速公路发展的迫切需要。
(2)预防性养护是那些带有保护路面和以减缓路面使用性能恶化速率为目的的重要技术措施,它可以延缓由于交通和环境荷载作用而引起的路面使用质量的下降,并延长使用周期。
预防性养护分为初期保养、日常保养和预防性季节保养。
浅谈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及措施分析摘要:本文针对当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工作存在的一些认识误区,系统介绍了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及重要作用,并对实施预防性养护时机的选择和技术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道路工程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措施1、工程概况2011年4月,在昌九高速公路鹰潭段做了30万㎡的微表处施工试点,目前在改善路面性能、减少路面水损坏方面起到了较为明显的效果。
但对于原路面局部已产生结构性病害的路段,即使进行了前期施工处理,仍有一部分病害(如裂缝、坑槽)反射到微表处表面,需结合实际情况,进一步跟踪观测和总结。
2、预防性养护的定义2000年aashto在描述预防性养护(preventive maintenance)时对其的定义是:“公路预防性养护是一种有成本效益的措施的计划性策略,它针对已建的公路系统以及其附属设施,延缓其发生破坏的时间,并保持或提高系统功能性能状况,但不增加结构的承载能力。
”通俗地讲,预防性养护实质上就是早期防御性养护,一般是全面的、整体的,它的作用在于通过一些前置的措施方法,使道路及其构造物内部和外部的病害隐患与不利条件得到遏制、改善,保证其在正常的运营条件下,实现或延长设计使用寿命。
必须明确的是,预防性养护仅适用于路面表层的修复,不能解决结构性问题。
预防性养护能延缓路面破坏,延迟昂贵的路面大中修和重建。
举个典型例子,一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在使用几年后,由于交通、气候、日照的影响,开始氧化并出现疲劳裂缝、轻微车辙、骨料剥落、路面透水等路面病害。
这些病害如果不及时处治,经过雨季后加速发展和扩大,路面状况进一步恶化,并逐步进入下层,造成整个沥青面层、甚至基层结构的损害,导致提前进行大面积结构罩面或整体翻修,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和负面社会影响。
但是,如果在发现路面病害前期征兆时,就采取前置性的预防性养护维修,如裂缝填充、雾封层、微表处等,有效地弥补路面结构层透水等多种功能性缺陷,整个结构就得到了合理维护,病害出现的时间将推迟。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1.预防性养护的概念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是一种有成本效益的措施的计划性策略,它针对已建成的公路沥青路面延缓其破时间,并保持或提高使用功能性能状况.但不增加路面承载力.通俗的讲,预防性养护实质上就是早期的防御性养护,即将养护措施前置,在路面还没有出现病害的时就采取的一种措施.使沥青路面病害隐患得到遏止,改善,保证其在正常的运行条件下,实现或延长使用寿命.但必须明确,预防性养护仅仅适用于沥青路面表面层的修复,而不能解决路面结构层出现的病害.2.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状况预防性养护早在七八十年代国外就开始使用微表处,稀浆封层和碎石封层等工艺.现在在一些经济不太发达国家应用比较多,在我国南方如安徽,河南,陕西等高等级公路养护中已广泛使用.我省发展较迟,从前几年才开始应用,今年,在我段天谗路初次使用稀浆封层技术,效果较好.从某种意义上讲,预防性养护也是养护技术先进程度的一种体现。
3.预防性养护主要类型及使用条件3.1封缝技术,主要有抹缝和灌缝两种形式抹缝:用密封胶直接涂抹,适宜路面出现小裂缝,选用粘性,弹性,高温稳定性好的胶开槽涂抹.原则是随时出现随时处理.灌缝:一般选择冬季或干燥季节,将原路面吹风加热后,进行开槽,然后用密封胶灌法缝,灌缝必须及时,有缝就灌,不要等.3.2雾封层技术:用全自动沥青洒布车把高渗透改性沥青按一定量喷洒到路面形成的防水层,以解决路面老化,细微裂缝.主要在路面结构层透水或新铺路面空隙大引起的透水时应用.3.3 稀浆封层或微表处技术:用级配石料,乳化沥青,水,填料,按照一定比例用稀浆封层机拌和摊铺的一种薄层工艺.微表处是稀浆封层的高级阶段,它用改性乳化沥青进行掺配,石料级配有差异.在路面还没有或即将发生病害时用这种工艺较好,如果已经大面积损坏就不适宜用.3.4 碎石封层技术:把适量的沥青粘和料用全自动洒布车喷洒在路面上,然后把单粒径碎石超100撒布在沥青上,经轮胎压路机碾压成型.以解决路面防水性和抗滑性的一种工艺.4.预防性养护技术在使用中必须解决的三个问题4.1 什么时间采取预防性措施预防性养护措施的实施必须在适宜的天气环境下实施,如微表处或碎石封层必须在高温无雨的天气下施工,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否则回适得其反.4.2 在什么路段采取预防性要选择适宜路段,针对某重病害,采取相应措施,即在不同的病害路段上,实施不同的措施,才会达到预期效果,取得较好效益.4.3 在有病害的路段上采取何种工艺措施针对某一条或某一段公路,处治病害选择哪一种工艺最有效,对于不同种类路面病害,是选择碎石封面工艺还是微表处工艺都得需要认真研究后,才能定出最佳方案.5.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必须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预防性养护技术是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必须建立相应的体系,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5.1 路面检测系统的建立实施预防性养护措施之前,必须对原有路面使用状况进行检测评价.检测内容主要有路面损坏程度,平整度,车辙,抗滑程度,和结构强度五项指标.通过检测,取得原始的数据,绘制曲线.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方案提供资料.5.2专家系统的建立由有经验的专家和熟悉养护路段的管理人员组成专家组,对检测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初步拟定处治方案.并交设计部门作出施工图设计.5.2 预防性方案的实施由专业的机械化施工设备和人员组成,将设计的施工方案在适宜的时间内实施。
沥青路面道路预防性养护沥青路面养护分为预防性养护和治疗性养护。
预防性养护是在沥青路面未出现明显损坏之前所进行的养护工作;治疗性养护是在路面发生损坏后所采取的维修养护路面得到正常养护,能够延长路面使用寿命,降低道路建设成本;路面由于养护而能够保持良好的服务状态,维持正常交通,从而使社会获得经济效益。
在道路养护政策中明确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道路预养护的概念正为广大管理人员与工程技术人员接受。
随着国家公路网的逐步完善,道路建设必将由“重建轻养”转向“建养并重”。
一、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概念道路的预养护即道路的预防性养护,aashto将其定义为:“在不增加路面结构承载力的前提下,对结构完好的路面或附属设施有计划地采取某种具有费用效益的措施,以达到保养路面系统、延缓损坏、保持或改进路面功能状况的目的。
”道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是指道路养护部门在城市道路路面结构良好或是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即对其进行养护,不让道路病害进一步向更深层次发展,从而达到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保持道路完好率和平整度、提高道路质量、降低道路寿命成本、延长中修或大修期限目的的作业方式和实用手法。
它与传统的市政道路养护遵循的“坏了才修、不坏不修”的原则截然不同,强调预防性。
经验表明,预防性养护能延缓路面破坏,延迟昂贵的路面大、中修和重建;其最佳实施时机应该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况,或者只有某些病害先兆时进行,这时,仅需要投入小额费用,就能达到很好的效果,是一种效益费用比非常良好的养护措施。
二、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和特点1、养护时机合理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三期:a. 建成投入使用开始,沥青逐渐被氧化、损耗;b.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c.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并贯通形成龟裂,最终出现结构问题。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对高速公路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即路面处于第一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及应用摘要:本文论述了我国多条高速公路的预防养护措施,为我国高速公路的预防养护作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预防养护一、国内高速公路的预防养护技术(一)京石高速公路从我国北部贯穿到南部,途经京津塘、京沈、京承、京张等高速,中部与保津、保沧、荣乌高速相接,南端与石安、石太、石黄、张石四条高速交汇,将诸多高速公路有机连接在一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并且各段的路面状况不同,防护工作是相当麻烦的。
京石高速公路养护维修措施采取的是还原剂封层,其主要是利用了还原剂的隔层保护作用,方法操作比较简单,施工省力也减少物资消耗,把还原剂喷洒在沥青路面即可,由于还原剂的特性,很快就附着在路表面上,不需要加热,不需要养生,便形成一层连续的薄层,而且能够渗透进路面表层一定深度,从而起到预防性养护效果。
降低了使用性能过快衰减情况,并且事实证明,这种方法确实延长道路及设施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周期,降低运营管理成本。
(二)石安高速公路自运营以来,交通运输越来越繁重,但防护性技术及新型防护材料因客观条件的限制,不能应用与实际中。
面对这种情况,采取了预防性养护罩面的实施工作。
按照设计规范中设计年限的规定,在设计年限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一次恢复路表功能的维修罩面,解决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病害的问题。
在实际运营中,有效的改善了路面使用状况,延长路面使用寿命,发挥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意义重大,同时也会对其他高速公路的预防性养护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三)随着海南省旅游服务的不发展扩大,高速公路的养护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海南省根据高速公路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养护措施,即全过程养护,这种养护措施分工细致,各个部门共同合作完成,如业主单位制定养护单位所承包路段在养护期内要求达到的路况指标要求,同时业主单位负责监督养护过程实施并进行定期的效果考核。
以防偷工减料等行为,防止造成豆腐渣工程引起结构性病害;承包养护单位进行养护施工和质量控制,并且海南省研发了一种先进的检测设备和制定了一套科学的评价方法,参照公路规章制度进行养护设计,这种模式的优势是可以进行预防性养护兼修复工程的管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