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事旅游
- 格式:ppt
- 大小:2.19 MB
- 文档页数:80
节事活动旅游效益及策略1大型节事活动的旅游效应分析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会为举办地旅游经济的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从供需关系和主要旅游经济指标的角度来分析,表现为以下方面。
1.1数量效应大型节事活动的举办,相当于在举办地开发出了一个全新的旅游吸引物,并且基于节事活动内在的集聚性特点以及品牌效应,会直接地为举办城市吸引大量的游客。
2022西安世园会,会期178天,累计接待游客15728936人次,单日入园人数最多达到302569人次[10]。
据统计,西安市2022年接待国内旅游者人数6553.0万人次,接待境外旅游者人数100.23万人次,国内旅游业总收入530.15亿元人民币,旅游外汇收入6.41亿美元,上述指标分别比2022年增长了26.0%、19.1%、30.8%、32.0%。
[11]数据表明,2022年西安市旅游业收入的增长,要明显高于接待游客数量的增长比率,即旅游者人均花费得到了显著提升。
1.2时间效应节事活动的举办涉及较长一段时间内、大规模的基础建设和投资开发,会为举办地的旅游产品开发与产品组合带来新的元素,丰富旅游产品谱系,进而带动各项旅游经济指标的持续增长,并且在时间分布上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一般而言,表现为筹备过程中逐步升温的前期效应,举办过程中集中释放的期间效应,以及在活动结束后依然持续存在的后期效应,具有阶段性和持久性的双重时间效应。
在筹备期,由于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加大,旅游服务质量逐步提高,加之节事活动本身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在举办前就会明显带动旅游业发展,这种预热有利于举办地逐步培养和完善其旅游接待能力,从而适应在节事活动举办期间的高峰客流量压力。
在举办期间,由于节事活动的暂时性特点,造就了其作为旅游吸引物的稀缺性,进而就会表现为游客数量在时间分布上密度大的特点,城市的旅游承载力受到考验。
在节事活动结束后,一方面,举办地旅游业的综合能力和服务质量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也可能面临由于游客数大幅度下降而引发的投资回收放缓与旅游就业过剩的矛盾和压力。
关于举办旅游节事活动的若干思考一、概念的解读“节事”是近几年国内在旅游研究中新出现的一个术语,它是由英文“event”创造出来的,其他相应的中文术语还有“活动”、“事件”等。
根据《韦式法典》,节事的定义为:发生的事;值得注意的事件;间外的事件;运动会中一项竞赛。
从中文意义上,要以将“event”理解为“节日和事件”,简称“节事。
根据不同的标准,节事可以划分为许多类型,例如根据节事的内容可以分为节庆型、商务型、博览型、体育型等类型,奥运会可以归类于体育型。
但是,随着节事的演进发展,单纯根据其内容或主题已经不能确切地界定节事的类型。
从内容及规模角度予以界定的节事范畴有特殊节事、标志性节事和超大节事等。
二、意义的阐述举办一个有特色、有生命力、有市场前景的节事活动,是一个地方旅游业上台阶、上水平的重要平台。
结合旅游节事活动的基本规律,举办节事活动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整合各方力量,营造外部环境任何大型节事活动的成功举办,都必须聚各有关方面的权威、智慧和资源,倾化而为,众志成城。
要通过举办旅游节事活动,创造出新的工作抓手,树立新的工作威望,从而进一步凝聚起、发挥好有关方面的资源和资金,通过有效整合,最终营造出有利于当地旅游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
一是要以当地政府为主动机构,以旅游局为主要协调部门,以节事活动为主要平台,调动当地政府各部门的力量,各司其职,彼此联动。
二是要积极攻关,主动向靠拢,想方设法动用上级以及中央有关部委的行政资源,在组织机构上、相关政策上、扶持资金上、市场宣传上获取足够支持。
三是要以市场为回报为工作纽带,发挥当地社区和民众的作用。
2.荟萃产品精华,激活静态资源从目前看来,制约各地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产品内容单一、文化型静态资源居多。
受其影响,出现旅游者活动范围狭窄、体验沉闷、参与性弱不利局面。
要通过举办旅游节事活动,借助节事主题和活动序列,对现有资源进行集中组合、对展示方式进行动态调整、对产品内涵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在可观赏、可聆听、可参与、可遐想、可咏叹等方面进行改造,搭建起节事活动这一舞台,全面展示和激活文化性旅游资源的内在价值和时尚品位,使历史有活力、使文化有生机、使游览过程有生活气息,最终形成当地旅游资源由“静”及“动”、由“散”至“连”、由“死”变“活”、由“古”而“新”的自然切换。
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
4、教育型体验现代商品的功能外延在不断衍生,已经不再局限于其传统的实际用途,欣赏价值等。
对于未知事物的学习体验也成为幸福乡村旅游的卖点之一,尤其以现在的城市儿童为主,他们的家长和他们自己都希望能够通过乡村生活的体验让他们可以获得宝贵的经历和一些生活上未知的知识。
由此可以开展农业体验,瓜果采摘,等寓教于乐的体验休闲方式。
5.审美型体验乡村的美除了农家的自然,清新,和谐以外,乡村保留完好的具有当地民俗民风的自然文化遗迹也是吸引游客参加乡村旅游的很重要的方面,以此开展的乡村博物馆,村落传统文化艺术展示也为追求乡村独特审美文化的客人提供幸福体验的所在。
(二)整合各种感官的刺激营造幸福之感乡村幸福旅游的体验中感官的刺激对旅游能够围绕幸福主题起到增强的作用。
在体验营销中所涉及到的感官刺激越多,这体验就越容易在顾客的心中留下记忆。
在乡村的各种感官刺激中,色彩视觉是最主要的体验。
研究表明,对一种产品形成第一印象时,色彩的影响约占60%[10]。
乡村中种植景观(温带水果的苹果、梨、批把等)季节变化明显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采摘过程的参与及品尝更具有旅游价值。
给力游客与以往传统的观光度假完全不同的感受。
另外,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也是感官刺激的重要组成部分,都会对旅游者的体验产生重大的影响,将它们有效地整合有助于旅游者形成难忘的旅游体验。
整合感官的刺激体是乡村验营销中是重要的一部分(三)内部营销乡村旅游的体验营销在发掘游客各方面的个性体验需求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当地居民,工作人员的内部营销。
塑造统一的营销理念,为当地居民陈述旅游发展的益处,获得居民们的支持,进一步培养居民们的旅游观念,和自豪感,同时针对当地居民的意见对营销中的细节加以改变调整。
对工作人员加以规范的专业化培训和统一品牌理念的灌输,使旅游接待工作更加专业化更加精细。
五、结语以幸福为卖点的旅游体验营销的具体实施应根据客源市场的需求及旅游资源的特色来个性化的确定,从产品设计到营销推广的每一个环节,乡村旅游企业都必须考虑消费者在消费时是否“幸福”的体验和感受,体以幸福为导向的体验营销的策略的在乡村旅游中的运用将会使乡村旅游的产品及服务更加人性化、个性化、多样化,从而更好的满足市场需要,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节事旅游对目的地影响效应评价摘要:节事旅游以其巨大的产业带动作用、经济收益大等特点吸引着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中国许多城市甚至各县都开展了节事旅游。
张掖也紧跟着时代的步伐,开展一系列节事活动。
针对张掖市节庆旅游对地方经济、社会文化、环境三方面影响效应进行分析,并指出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促进张掖市节庆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关键词:节事旅游;目的地;影响效应;张掖市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 (2014)15-0226-04一、节事活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在中国,有关节事的研究起步较晚,目前概念运用混杂,概念体系尚待完善。
关于节事这一概念,学者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西方国家的节事旅游进行的比较早,对节事旅游的研究也更早。
目前我们对节事旅游的定义主要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概念。
节事旅游是节庆活动和特殊事件活动的总称(即Festival and Special Event Tourism,简称FSE)。
节事旅游属于广义上的事件旅游(Event Tourism,简称ET)的研究范畴。
节事旅游指一次性或定期举办的节日庆典作为核心吸引力,营销或提升目的地的特殊旅游活动形式[1]。
节事旅游到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在中国发展起来。
大到国家,小到各省、市、县,都推出了自己的旅游节庆活动。
而关于节事旅游的研究也随之成为热门话题。
中国的研究重点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节事旅游对举办地的影响效应,尤其是经济影响效应研究;第二,节事旅游的组织运作研究,尤其是市场化运作研究;第三,旅游节事内容的设计和策划研究。
比之中国,西方旅游节事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第一,影响研究,特别是社会影响研究;第二,节事旅游市场研究,特别是参与者动机研究;第三,节事旅游对目的地的影响研究,特别是节事旅游对目的地形象重塑作用的研究。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西方国家注重社会影响,关注弱势群体,而中国更在意节事旅游对地区的经济拉动作用;西方国家已采用市场化运作,而中国仍在是否进行市场化以及如何进行市场化进行概念的分析探讨;外国的旅游节事的策划交给专业的策划公司,而中国却更多是依赖学者的建言献策[2]。
节事旅游开发策略研究———以2011年沈阳国际旅游节为例李冰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摘要】节事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以活动为依托,带动地方旅游,促进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繁荣。
本文以沈阳为例,介绍了节事旅游开发的原则和方式,以期对其他地区的旅游发展有所借鉴。
【关键词】节事旅游策略活动节事旅游是指依托某一项或某一系列节事资源,通过开展丰富、参与性强的各项活动,吸引大量民众参与,用活动带动一系列旅游消费。
从而带动地方经济增长为最终目的所有活动之和。
总之,节事旅游是以节事活动为旅游吸引物而引起的旅游活动。
一、节事旅游开发原则1.坚持民间化。
它是节事旅游动力的源泉。
节事活动以大众为轴心,涉及范围广泛,渗透寻常百姓家,以丰富多彩的地方性活动为主要形式。
不但舞台要与观众融为一体,形式也要以露天、欢快、热烈为主。
让游客和群众身临其境,体验节事的欢乐与轻松,使本地居民及各地游客充分感受到喜庆的节庆气息和氛围,获得独特的愉悦。
2.市场化运作。
它是节事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节事旅游产品的开发要按照市场化的管理运作体系,广泛调动整合各方资源,冲破政府办节的狭隘,走上依托市场办节事的良性循环模式。
依据市场化原则,精心策划,开发设计主题鲜明、富有感召力的节事旅游,这是城市节庆旅游能够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3.个性化原则。
它是节事旅游的魅力展现。
当今,全国各地各类名目繁多的节事旅游让人眼花缭乱,但遗憾的是,相当多的节事活动要么昙花一现、无疾而终,要么苦苦支撑、亏本运作。
这就要求有关部门加强对节事活动的举办及品牌打造进行精心策划和培养,在形式、内容、规模、组织等方面不断探索新思路,提出新举措、开创新特点,力求节事旅游内容不断多样,形象不断巩固,努力打造品牌节庆,永葆节事旅游活动的魅力。
二、节事旅游开发方法节事旅游开发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节事设计,即创造节事活动从无到有的过程,应用创意策划;二是节事运作,即对已设计的节事活动进行实体运作。
森林旅游节事活动我呀,一直觉得森林就像是一个神秘的宝藏,里面藏着无数的惊喜和欢乐。
森林旅游节事活动,那可真是一个超级棒的点子,就像是打开宝藏的魔法钥匙。
森林旅游节事活动一开展,那森林就像是一个热闹的大集市。
你看,有各种各样的人聚集在这儿。
就像我上次去参加的那次森林旅游节事活动,在山脚下就碰到了老林一家。
老林带着他的小孙子,那小孙子兴奋得就像个小猴子,蹦蹦跳跳的。
老林笑着对我说:“这森林啊,就像有魔力一样,小家伙一听要来,夜里都没睡好觉呢。
”我也笑着回应:“谁说不是呢,这森林里好玩的东西太多了,就像一个天然的游乐场。
”走进森林,就像是走进了一个绿色的童话世界。
那参天的大树,枝叶交错在一起,就像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的。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就像一片片金色的羽毛飘落。
在活动现场,有专门设置的自然体验区。
有个姑娘在那里拿着放大镜,仔细地观察着一片树叶,嘴里还不停地嘟囔着:“哇,这树叶的脉络就像一幅精致的地图呢。
”旁边的工作人员就像一个知识渊博的老师,耐心地给她讲解着:“这树叶的脉络就像人体的血管一样,可是树叶的生命线哦。
”森林旅游节事活动里的徒步旅行项目可太有趣了。
大家就像一群探险家,沿着蜿蜒的小路前行。
路上有个小伙子,走得气喘吁吁的,他的朋友打趣他说:“你这体能还不如我奶奶呢。
”小伙子不服气地说:“哼,这山路就像故意和我作对似的,一会儿高一会儿低。
”不过虽然嘴上这么说,他还是咬着牙坚持着。
在徒步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好多小动物。
一只小松鼠在树上窜来窜去,就像一个杂技演员。
有个小朋友激动地大喊:“看呀,小松鼠,它是在欢迎我们吗?”他妈妈笑着说:“也许呢,这是森林送给我们的小礼物呀。
”还有森林音乐会呢。
舞台就搭建在一片空旷的草地上,周围环绕着树木,就像一群忠实的观众。
音乐家们就像森林的使者,用音乐讲述着森林的故事。
有悠扬的小提琴声,就像林间的微风轻轻吹过;有低沉的大提琴声,仿佛是大树深沉的呼吸。
观众们有的坐在草地上,有的靠在树上,都沉浸在这美妙的音乐中。
节事旅游活动的策划方案范文一、背景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质量的改善,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特别是在中国,旅游业发展日益壮大,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节事旅游活动是一种独特、有趣的旅游形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群参与。
节事旅游活动不仅能让人们领略到不同地域的风景文化,更能够带给人们心理上的满足和愉悦感。
因此,节事旅游活动的策划显得越来越重要。
二、目的本次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人们更好地了解和参与节事旅游活动,同时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人们之间的感情交流。
三、目标受众本次活动的目标受众为18-60岁的成年人群,尤其是那些对节事文化和旅游感兴趣的人们。
四、活动时间和地点时间:计划在每年的春节、中秋节和清明节举办;地点:计划在不同的城市和景区进行举办。
五、活动内容1. 春节节事旅游活动活动时间:正月初一至十五活动地点:广西银子岩、广西龙胜花山、广西桂林阳朔等地活动内容:(1)赏花会:在广西银子岩、龙胜花山等地,品尝花茶、观赏各种盛放的花卉,并可以参加百花大赛,表现自己对花的了解和爱好。
(2)湘江漂流:在湖南岳阳的湘江上进行漂流,感受湘江美景,体验刺激与惊险。
(3)祭灶节:在吉林长春等地,体验祭灶活动,品尝年货,表达对灶神的感恩之情。
2. 中秋节节事旅游活动活动时间:八月十五活动地点:浙江绍兴、西湖、乌镇等地活动内容:(1)赏秋会:在绍兴的古典园林中,观赏赏秋杂技表演,品尝秋果,体验秋色美景。
(2)夜游西湖:在杭州的西湖上,乘船游湖,欣赏水中月色,感受夜的美丽与神秘。
(3)月饼DIY:在乌镇古镇上,感受传统的中秋节氛围,参与月饼DIY工作坊,制作属于自己的独特月饼。
3. 清明节节事旅游活动活动时间:清明节前后活动地点:北京颐和园、广东东莞活动内容:(1)植树活动:在北京颐和园进行植树活动,为环境绿化出一份力。
(2)祭祖拜谒:在广东东莞的南社祠堂,体验清明祭祖习俗,表达对先祖的敬意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