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型超声检查报告脂肪肝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自拟柴苓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33例吴绍雄;吴树铎;杨凯钿;龙勇朝【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律的加快,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已成临床常见病.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等基础治同时,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医医院采用中药自拟柴苓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期刊名称】《环球中医药》【年(卷),期】2010(003)003【总页数】3页(P200-202)【关键词】自拟柴苓汤;非酒精性脂肪肝;中医药治疗【作者】吴绍雄;吴树铎;杨凯钿;龙勇朝【作者单位】521000,广东省潮州市中医医院吉利门诊部;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分院肝病科;广州大学门诊部;广东省潮州卫生学校中医教研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59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生活节律的加快,非酒精性脂肪肝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年上升,并有逐渐低龄化的趋势,已成临床常见病。
2006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运动等基础治同时,在广东省潮州市中医医院采用中药自拟柴苓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取得较好的效果。
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1 诊断标准参照2006年2月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修定的“非酒精性脂肪肝病诊疗指南”[1]拟定。
(1)经肝脏B型超声(B超)检查确认为脂肪肝;(2)血脂异常;(3)肝功能异常。
凡符合第(1)项,兼有第(2)、(3)项之一,或三项具备者均可确诊。
1.2 排除标准(1)除外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病、Wilson病、全胃肠外营养和自身免疫性肝病等其他肝病;(2) 无饮酒史或酒精摄入量小于40 g/周;(3)除外严重糖尿病等免疫内分泌疾病与严重心、肾疾病患者;(4)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1.3 一般资料符合以上诊断和排除标准的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64例,均为广东省潮州市中医医院门诊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肝疾病正常肝胆脾胰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肝上界:第肋间,肝下界:肋下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
肝实质回声分布均匀,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稍厚,稍毛糙),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肋下:mm,上下径: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肝胆脾胰未见异常。
脂肪肝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稍大、增大)光整。
肝实质回声稍致密,后场回声衰减。
未见明显占位病变。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1、肝脏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脂肪肝。
2、胆脾胰未见异常。
不均质脂肪肝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肝实质回声稍致密,后场回声衰减,肝左内叶见片状低回声区,大小约mmXmm,无包膜,形态不规则。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超声提示:1、肝脏大小正常(稍大、增大),肝内所见考虑不均质脂肪肝。
2、胆脾胰未见异常。
肝血管瘤肝左叶厚度mm,肝右叶最大斜径mm。
门静脉主干内径约mm。
肝脏形态、大小正常,轮廓光整,肝(内、左内叶、左外叶、右前叶、右后叶)见一稍强回声团,大小约mmXmm,边界清。
肝内血管走行正常。
胆囊大小正常,胆囊壁不厚,其内未见异常回声;胆总管未见扩张。
脾厚mm。
脾脏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胰腺形态、大小正常,未见占位病变。
1、肝大小正常,肝左内叶稍强回声团性质待定,考虑血管瘤可能性大。
2、胆脾胰未见异常。
脂肪肝会造成肌酐高吗
一、脂肪肝会造成肌酐高吗二、诱发脂肪肝原因有哪些三、治疗脂肪肝最佳方法是什么
脂肪肝会造成肌酐高吗1、脂肪肝会造成肌酐高吗
血肌酐是人体肌肉肌肉代谢的产物之一,因为其属于小分子,一般在经过肾脏时不被吸收,故一般可以用血肌酐的数值来反映肾脏的过滤能力。
也就是说血肌酐在临床上一般用来衡量肾功能,与脂肪肝引起的肝功能没有多少关系。
由此可见,脂肪肝不会造成肌酐高。
2、脂肪肝的诊断检查项目
2.1、血清学检查
血清转氨酶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正常或轻、中度升高小于5倍正常值上限),通常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为主。
2.2、影像学检查
B型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病重要而实用的手段,其诊断脂肪性肝病的准确率高达70%~80%左右。
CT平扫肝脏密度普遍降低,肝/脾CT平扫密度比值≤1可明确脂肪性肝病的诊断,根据肝/脾CT密度比值可判断脂肪性肝病的程度。
2.3、病理学检查
肝穿刺活组织检查仍然是确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方法,对鉴别局灶性脂肪性肝病与肝肿瘤、某些少见疾病如血色病、胆固醇酯贮积病和糖原贮积病等有重要意义,也是判断预后的最敏感和特异的方法。
3、如何有效的预防脂肪肝疾病
3.1、情绪乐观
不暴怒,少气恼,生活规律,注意劳逸结合等也是相当重要的。
中华医学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防治指南(2018年更新版)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疾病谱包括非酒精性肝脂肪变、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
NAFLD不仅可以导致肝病残疾和死亡,还与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动脉硬化性心血管疾病以及结直肠肿瘤等的高发密切相关。
随着肥胖和MetS的流行,NAFLD已成为我国第一大慢性肝病和健康体检肝脏生物化学指标异常的首要原因。
并且,越来越多的乙型肝炎病毒慢性感染者合并NAFLD,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
为了规范NAFLD的诊断、治疗、筛查和随访,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于2006年组织国内有关专家制订了《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第1版),并于2010年第1次修订。
近8年来,国内外有关NAFLD诊疗和管理的临床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为此,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联合中国医师协会脂肪性肝病专家委员会对本指南再次修订。
本指南旨在帮助临床医生在NAFLD诊断、治疗、筛查和随访中做出合理决策,但不是强制性标准,也不可能涵盖或解决NAFLD诊疗及管理的所有问题。
临床医师在面对某一患者时,应在充分了解有关本病的最佳临床证据,认真考虑患者具体病情及其意愿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临床经验和可利用的医疗资源,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鉴于NAFLD研究进展迅速,本指南将根据学科进展和临床需要不断更新和完善。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相关定义术语工作定义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 A FL D)肝脏病理学和影像学改变与酒精性肝病相似,但无过量饮酒等导致肝脂肪变的其他原因,患者通常存在营养过剩、肥胖和代谢综合征相关表现非酒精性(non-alcoholic)饮酒或无过量饮酒史[过去12个月每周饮用乙醇(酒精)男性<210g,女性<140g],未应用乙胺碘呋酮、甲氨蝶呤、他莫昔芬、糖皮质激素等药物,并排除基因3 型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肝豆状核变性、自身免疫性肝炎、全胃肠外营养、乏β脂蛋白血症、先天性脂质萎缩症、乳糜泻等可以导致脂肪肝的特定疾病非酒精性肝脂肪变又称单纯性脂肪肝,是NAFLD的早期表现,大泡性或大泡为主的脂肪变累及5%以上肝细胞,可以伴有轻度非特异性炎症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NAFLD的严重类型,5%以上的肝细胞脂肪变合并小叶内炎症和肝细胞气球样变性。
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脂肪肝相关性分析梁国威;李秀锋;徐旭;邵冬华【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在脂肪肝患者中变化情况及其与脂肪肝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来笔者医院健康体检人群1012例,根据B 型超声检测结果分为脂肪肝组442例(男性/女性:309/133)和非脂肪肝组570例(男性/女性:311/259).血清sdLDL-C检测采用过氧化物酶法.结果脂肪肝组sdLDL-C水平显著高于非脂肪肝组(1.09±0.44mmol/L vs 0.77±0.35mmol/L,P=0.000).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dLDL-C与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呈正相关(P =0.000),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呈负相关(P=0.000).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控制基础指标和肝功能指标ALT后,sdLDL-C与脂肪肝具有独立的相关性(P=0.000),但增加血脂指标TC、TG 和HDL-C变量后,sdLDL-C不再与脂肪肝具有独立相关性(P =0.349).结论脂肪肝患者sdLDL-C显著增高,sdLDL-C不是脂肪肝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降脂治疗是降低血循环中sdLDL-C水平的主要靶点.【期刊名称】《医学研究杂志》【年(卷),期】2018(047)012【总页数】4页(P166-169)【关键词】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脂肪肝;相关性【作者】梁国威;李秀锋;徐旭;邵冬华【作者单位】100049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100049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100049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100049北京,航天中心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75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根据颗粒大小、密度及脂质成分可区分为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和大而轻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arge-LDL-C),其中sdLDL-C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更为密切,是其独立危险因素[1,2]。
B型超声检查报告单
姓名李大英 性别:男 年龄:66 科别:内科
检 查 所 见
肝脏:肺肝界 肋间 左叶长度 cm 左叶厚度 cm
右叶前后径 cm 右叶上下最大斜径 cm 肝肋下长 cm
门脉主干内径 cm 门脉右支内径 cm 门脉左支内径 cm
胆囊:胆囊外径长度 cm 胆囊外径宽度 cm 胆囊壁厚度 cm
胆管:胆总管内径 cm 肝总管内径 cm
右肝管内径 cm 左肝管内径 cm
脾脏:脾厚度 cm 脾肋间长 cm 平卧脾肋下长 cm
脾静脉主干内径 cm 脾门静脉内径 cm
肝脏大小、形态正常,被膜光滑,实质回声细腻增强,
肝内管状结构走行欠清晰。
胆囊大小形态正常,壁光滑 ,内透声清。
脾脏大小、形态正常,实质回声均匀。
超声波提示:脂肪肝
。
报告人
:高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