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方案高考化学总复习必修部分第十章化学实验章末综合检测鲁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381.54 KB
- 文档页数:5
1 化学实验
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9小题,每小题5分,共45分)
1.在实验室中,下列有关实验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易燃试剂与强氧化性试剂应分开放置并远离火源
B.金属钠着火燃烧时,用泡沫灭火器灭火
C.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冲洗
D.含硫酸的废液倒入水池,用水冲入下水道
解析:选A。钠燃烧生成Na2O2,Na2O2能与CO2、H2O生成助燃性气体(O2),钠也能与H2O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H2),B项错误;少量的浓H2SO4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切不可用强腐蚀性的NaOH溶液冲洗,C项错误;含硫酸的废液应中和后再排入下水道,否则会污染水体,D项错误。
2.下列化学实验事实及其解释或结论都正确的是( )
A.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B.向1 mL 1%的NaOH溶液中加入2 mL 2%的CuSO4溶液,振荡后再加入0.5 mL有机物X,加热后未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X中不含有醛基
C.向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四氯化碳振荡,四氯化碳层呈紫色,说明白色沉淀可能为CuI
D.向浓度均为0.1 mol·L-1的MgCl2、CuCl2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氨水,首先生成蓝色沉淀,说明Ksp[Cu(OH)2]>Ksp[Mg(OH)2]
解析:选C。A项中若原溶液中已有Fe3+,也会发生此现象,故A项不正确;B项中氢氧化钠不足,得不到砖红色沉淀,故B项不正确;C项中CuSO4溶液中加入KI溶液,生成单质碘,说明Cu2+被还原,若生成单质铜,沉淀应为红色,而沉淀为白色说明可能生成了CuI,故C项正确;组成相似的难溶电解质,Ksp小的先沉淀,故D项不正确。
3.下列实验不能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的是( )
A.用品红试纸检验SO2
B.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Cl2
C.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NH3
D.用pH试纸测定某溶液的pH
解析:选D。pH试纸若润湿相当于稀释了溶液,可能会造成所测溶液的pH不准。
4.利用下列装置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
A.装置①可用于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B.装置②可用于制取Fe(OH)2并观察其颜色
C.装置③可用于确定电化学腐蚀类型与介质酸碱性的关系
D.装置④可用于检验火柴头燃烧产生的SO2
解析:选A。研究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时,其他条件应完全相同,A项错误。
5.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证明溴乙烷发生消去反应有乙向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溴乙烷和NaOH的乙醇溶液, 2 烯生成 加热,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B 证明Mg(OH)2沉淀可以转化为Fe(OH)3沉淀 向2 mL 1 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MgCl2溶液,再加入3滴1 mol·L-1FeCl3溶液
C 检验蔗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向蔗糖溶液中加入几滴稀硫酸,水浴加热几分钟,然后加入足量稀NaOH溶液,再向其中加入新制的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
D 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将2支盛有等量NO2的相同烧瓶分别浸泡在冷、热水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解析:选B。向2 mL 1 mol·L-1NaOH溶液中先加入3滴1 mol·L-1Mg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此时NaOH剩余,再加入3滴1 mol·L-1FeCl3溶液会与NaOH反应生成红褐色沉淀,看不出沉淀转化现象,故B项不正确。
6.下列对实验过程的误差分析正确的是 ( )
A.天平称量时左码右物,称出物质的质量为10.5 g,则实际物质的质量大于10.5 g
B.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溶液,定容时仰视,则所配溶液浓度偏小
C.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滴入酚酞后滴定至粉红色即停止滴定,则所测浓度偏高
D.用标准的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水洗后未用标准盐酸润洗酸式滴定管,则所测浓度偏小
解析:选B。A项中物质的实际质量是9.5 g;B项中定容时仰视,则所配溶液体积偏大,浓度偏小,B项正确;C项应滴定至恰好变无色为止,故所测浓度偏低;D项未用标准液润洗,造成标准液浓度偏低,所用标准液体积偏大,所测浓度偏大。
7.某课外实验小组设计的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
解析:选B。A中,不能在量筒中稀释浓H2SO4,且也不应该把水加入到浓H2SO4中;C中,不能用排水法收集NO2气体;D中,导管不能插入饱和Na2CO3溶液的液面下。
8.利用下列试剂,选用合适方法鉴别Na2SO4、Na2SO3、Na2CO3、NaCl四种溶液,最佳试剂组是( )
A.BaCl2、HCl、品红溶液
B.BaCl2、HNO3、石蕊溶液
C.AgNO3和稀HNO3溶液
D.AgNO3和BaCl2溶液
解析:选A。A项,BaCl2溶液分别与Na2SO4、Na2SO3、Na2CO3溶液生成BaSO4、BaSO3、BaCO3白色沉淀,其中BaSO3、BaCO3分别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SO2、CO2,SO2能使品红溶液退色,可以鉴别四种溶液。
9.下列混合物的除杂方法与发生反应的类型均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 加入试剂或方法 反应类型
A 除去O2中的CO 通入炽热的氧化铜中 化合反应
B 除去CO2中的
HCl 通入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中 中和反应 3 C 除去碳酸钙中的碳酸钠 溶解,加入氯化钡溶液 复分解反应
D 除去氯化钠中的碳酸钠 加入适量盐酸,蒸发、结晶、过滤 复分解反应
解析:选D。A选项,CO会转化成新杂质CO2且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的Cu会与O2反应;B选项,碳酸氢钠与HCl发生复分解反应;C选项,会引入新的杂质BaCO3,除去碳酸钙中的碳酸钠只需溶解、过滤即可得到纯净的碳酸钙。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5分)
10.(12分)如图所示为常见仪器的部分结构(有的仪器被放大),回答下列问题:
(1)图A中液面所示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_mL。用上述四种仪器中的某种测量一液体的体积,平视时读数为N mL,仰视时读数为M mL,若 M>N,则所使用的仪器是________(填字母)。
(2)粗盐溶液经提纯后得到NaCl溶液,再经蒸发、结晶、烘干得精盐。
①蒸发操作中使用到的瓷质仪器的名称为________。
②该同学将所得精盐配成溶液,用于另一实验。实验中需要用9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配制该溶液的过程中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的精盐质量为________g,定容时用到上图中的一种仪器,该仪器的规格和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根据仪器特点分析:A为量筒;B为容量瓶;C为滴定管,小刻度在上,大刻度在下,故仰视读数偏大;D为温度计。
(2)实验需用90 mL 1 mol·L-1的NaCl溶液,应配制100 mL该溶液,m(NaCl)=0.1 L×1
mol·L-1×58.5 g·mol-1=5.85 g,但用托盘天平称量时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应称取5.9 g。
答案:(1)28.0 C
(2)①蒸发皿 ②5.9 100 mL容量瓶
11.(13分)以废铁屑为原料制备FeCl3溶液,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并对溶液B进行电解处理的实验流程如下。
(1)试剂a应选用________(填写名称);
(2)步骤Ⅰ用到的主要玻璃仪器有漏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写仪器名称);
(3)写出步骤Ⅱ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实验室制取气体E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欲对气体E进行干燥和吸收,需选用下列装置中的________(填写序号); 4
(5)如何用化学方法检验气体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分析流程中的物质及其化学反应。(1)废铁屑中加入热碱液是除去铁屑表面的油污,与Fe反应生成Fe2+的试剂只能选用HCl,才能由A经Cl2氧化后生成FeCl3,若换成H2SO4、HNO3等其他酸,则引入SO2-4、NO-3等杂质;(2)过滤需用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烧杯、玻璃棒;(3)步骤Ⅱ中主要反应为2FeCl3+Cu===2FeCl2+CuCl2,则B中含有FeCl2、CuCl2、FeCl3等溶质,将其电解时,阳极生成Cl2,阴极由于氧化性Fe3+>Cu2+,则Fe3+先放电生成Fe2+后才有Cu单质析出;(4)Cl2的实验室制法为MnO2与浓盐酸反应,则Cl2中混有HCl、H2O等杂质,干燥Cl2用装置②,吸收Cl2用装置④;(5)Cl2的检验方法是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靠近集气瓶瓶口,试纸变蓝。
答案:(1)稀盐酸 (2)烧杯、玻璃棒
(3)2FeCl3+Cu===2FeCl2+CuCl2
(4)MnO2+4H++2Cl-△,Mn2++Cl2↑+2H2O ②④
(5)将湿润的淀粉试纸靠近集气瓶瓶口,试纸变蓝,证明该气体为Cl2
12.(15分)有一瓶澄清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Fe3+、Cl-、I-、NO-3、CO2-3、SO2-4中的几种。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填写表中空白:
实验步骤 肯定不存在的离子
①用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
②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的氯水,经振荡CCl4层呈紫红色
③另取部分溶液向其中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
④取③的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⑤另取③的部分碱性溶液,向其中加入Na2CO3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⑥另取部分溶液做焰色反应实验,火焰呈黄色
(2)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②④⑤三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①溶液呈强酸性,肯定不含有CO2-3;②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原溶液中一定含有I-,故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Fe3+、NO-3;③在滴入NaOH溶液过程中及滴加完毕后,均无沉淀产生,则原溶液中肯定不含有Mg2+、Al3+;④将③的部分碱性溶液加热,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放出,肯定含有NH+4;⑤向③的部分碱性溶液中加碳酸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肯定含有Ba2+,则肯定不含有SO2-4;⑥焰色反应中火焰呈黄色,则肯定含有Na+,不一定含有K+。综上所述,原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Ba2+、I-、NH+4、Na+;肯定不存在的离子是CO2-3、Fe3+、NO-3、Mg2+、Al3+、SO2-4;不能确定是否存在的离子是K+、Cl-。
答案:(1)①CO2-3 ②Fe3+、NO-3 ③Mg2+、Al3+ ⑤SO2-4
(2)I-、NH+4、Ba2+、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