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SWOT分析_基于WTO背景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SWOT分析_基于WTO背景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SWOT分析_基于WTO背景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SWOT分析_基于WTO背景

摘要:以进入WTO 后中国建筑企业面临的环境为背景,运用SWOT 方法分析了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过程中具备的优势、弱点和面临的机遇与威胁。结论认为,进入WTO 后中国建筑企业既有自己的优势,也有自身的不足;在面临着良好发展机遇同时,也会遇到很多威胁。为了促使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程度,可以采取以下两方面的战略和措施:从提高国际市场应变速度、改进人力资源管理、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来调整建筑企业的竞争策略;从建立统一的行业组织、进行不断的制度创新、鼓励承包企业组建战略联盟等方面推进建筑业体制改革。

关键词:中国建筑企业;SWOT ;竞争策略;体制改革中图分类号: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544(2010)06-0156-04

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SWOT 分析:基于WTO 背景

云1,张意翔2

(1.中国地质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科技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一、加入WTO 对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影响

中国加入WTO 后,建筑企业国际市场份额扩大,对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影响,从国际化的中观环境分析,政府和公司外投资人的意旨是会影响战略的。我国对外工程承包工作经过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已经在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对外工程承包业务,取得了很大成果。但业务发展状况不稳定,地区发展状况没有突破。

一是可承包的市场范围扩大。加入WTO 后,中国将享受最惠国待遇及国民待遇等权利,—些国家对中国建筑企业的市场准入限制将会有很大地改变。更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建筑市场将对中国建筑企业开放。

二是工程承包成本降低。加入WTO 以后,在WTO 成员国和地区将享受最惠国待遇的关税,中国公司的材料及产品出口的关税壁垒也将相应减少,有利于中国公司降低国际工程承包成本,获取更多的中标机会。

三是捕捉国际工程承包信息的机会增多。加入WTO 后,由于WTO 成员间资源共享,中国建筑企业可以通过

WTO 机构及时了解各缔约方贸易政策新动向,中国政府也将建立更稳定的信息渠道为中国建筑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资源。

四是积累国际工程承包经验的机会增加。由于国内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国际工程招标项目的增多,中国建筑企业可以通过与外资企业的合作,包括设立合资、合作公司、联合投标承包、做外资公司的分包等方式,了解熟悉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学习先进施工技术,在国内市场中积累国际工程承包经验,为开拓海外市场打好基础。

五是企业“准出”制度更加宽松。WTO 提倡贸易自由化原则,体现在我国对外承包制度方面,就是政府部门要减少有关对外承包工程的各项审批、许可,按照我国鼓励企业

“走出去”的发展战略,为所有具备条件开展对外承包工作

的建筑企业创造良好的“准出”条件和政策保障,因此,今后有实力的建筑企业都将有机会享有开展对外承包业务的权利,而且传统外事概念、外事烦琐手续都将被逐步简化和取消。

从以上这些“利好”因素分析,我国加入WTO 后的对外承包业务将得到大幅度的发展。从2000年到2007年对外承包合同额接近250亿美元,发展到2008年则达到300亿-400亿美元。

二、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SWOT 分析

中国建筑企业会面临着各种不同的SWOT 因素,但本节只讨论其在国际化经营的背景下所具备的优势、弱点,面临的机遇和威胁。

1.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具备的优势(Strengths )S1成本优势。我国劳动力成本要比西方发达国家低的多。在美、英等国建筑业技术工种每小时工资达到10美元,普通工种为6~7美元;而我国只有其1/20~1/30。管理成本和劳务支出相对较低,存在价格竞争优势。

S2劳动力优势。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并有庞大的劳动力供给潜力。我国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2%,建筑业的从业人数占全世界建筑业从业人数的25%。而且每年新增人口愈千万人,加上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为建筑企业提供源源不断的从业者。

S3具有众多优良的专业人才。我国拥有约50万的项目经理(建筑师),以及各类设计师、工程师,具备良好的素质,而且拥有如此丰富的专业人士资源是许多发达国家的建筑业所不具备的。

S4吃苦耐劳。我国不仅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和众多优良的专业人才,而且普遍具有吃苦耐劳精神。虽然有观点

认为现代建筑业不应太多强调吃苦耐劳和奉献精神,而应加强市场条件下的用人机制。但吃苦耐劳是我国建筑业走向国际的一个优势。

S5装备优势。随着我国制造能力的增强,国际化合作生产方式加快,国际跨国公司将工程机械产品制造业正在逐步向中国转移。我国的工程机械等装备优势逐步显现。其发展可以积极推动大型装备制造业企业与建筑企业合作,参与国际竞争。

S6原材料优势。建筑工程出口能带动我国的建筑原材料的生产和出口。同时,我国原材料品种齐全,质优价廉,国内生产能力强,为我国建筑业在国际上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需要强调的是要加强资源的配置和合理使用,不能靠卖资源,不能损害环境。

S7在亚洲和非洲国家有良好的关系。亚太地区国家在地理位置上是我国的邻国,与我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对我国建筑企业开拓亚洲市场是个绝好的优势。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因素,我国在非洲许多国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合作,中国建筑企业普遍尊重非洲当地文化,心理距离相对较小,和非洲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在非洲进一步扩大发展的优势。

S8已积累了相当的经验。我国建筑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已逐步参与国际竞争,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成为国际建筑市场上一支重要的力量。我国建筑企业已积累了相当的国际竞争经验,这为今后在国际市场上进一步大有作为提供了基础。

S9母国市场的迅猛发展。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带动了建筑业的蓬勃发展。中国的建筑市场已经成为世界建筑市场中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之一。母国市场的迅猛发展,为中国建筑业走上世界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S10政府的大力支持。只有政府的大力支持,培育和鼓励,建筑企业才能健康发展,才能大踏步“走出去”。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走出去”的发展战略,并指出对外投资、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是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良好形式,国家也出台了系列措施,支持我国建筑企业进一步在国际市场上参与竞争。

2.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存在的弱点(Weaknesses)

W1企业经营管理水平较低。我国大部分国际性建筑企业由于体制机制等问题没有根本解决,导致经营模式落后,管理水平低下。特别由于建筑企业的管理幅度宽,管理跨度大,一次性经营的项目管理等特点,提高了管理的难度。在国际建筑市场上,面对欧美大企业的竞争,管理能力显得尤其重要,但中国建筑企业在这一点相对落后。

W2缺乏综合素质高的国际性管理人才。人才缺乏一直是影响我国对外工程承包的主要问题,也是我国企业与国际大承包商之间存在较大差距的重要原因。目前,我国企业十分缺乏的人才有:富有经验的国际工程项目经理,设计、采购、施工各阶段核心管理人员,通晓国际工程法律的人员,项目风险评估人员,国际工程合同管理人员,国际工程财务人员,国际工程融资(从金融机构贷款)人员,国际工程造价估算和报价人员等。此外,语言障碍也是一个突出问题,我国企业的技术、管理人员良好的技术管理素质难以在国外工程承包中得以发挥,甚至还影响到工作的正常开展。

W3缺乏应对国际建筑市场竞争新趋势的能力。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竞争呈现新的趋势,开始经历巨大变革,承包方式改革,又引起新的交付系统变革;EPC、PMC(项目管理总承包)等一揽子式交钥匙工程、BOT(建设—经营—转让)、PPP(公共部门与私人企业合作模式)等带资承包方式,成为国际大型工程项目广为采用的模式。虽然近几年来,我国建筑企业在国际建筑市场上开始承担一些总承包工程,但总的来说我国建筑企业对国际市场竞争出现的新趋势还不具备丰富的应对经验。

W4中国的银行保函和保险支持体系不完善。中国建筑企业在国际竞争中缺乏金融、保险部门在银行保函、工程保险等方面的支持,影响满足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特殊需求能力。

W5项目综合管理能力相对较弱。我国建筑企业相较于国际大型承包商普遍缺乏国际通行的项目管理经验。项目管理的标准化和精细化程度不高。

W6融资能力较弱。融资能力一直是困扰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扩大业务的“瓶颈”。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资产总规模偏小,资产负债率较高,导致其融资能力有限;二是出口信贷和出口信用保险对承包工程的支持力度不足,制约了我国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三是融资渠道单一,我国的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以带资承包的方式参与国际竞争,主要是依靠出口卖方信贷,尽管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出口卖方信贷增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影响了企业再融资的能力;项目的还本付息、利率等风险由企业承担,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W7资产负债状况不良。和其他行业的国有企业类似,我国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过高。平均资产负债率近几年始终处于75%居高不下的水平,有些大型国有建筑企业资产负债率甚至高达80%以上。高负债率的结果是企业偿债能力差,经营困难重重。

W8信息管理方法不够。信息管理的不足体现在多个方面。首先是市场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不够。对国际上出现的新趋势不能迅速了解;自身机构庞大,信息化程度不高。中国总承包商内部组织层次设置较多,组织繁杂,信息在不同层级之间传递时会产生缺失;另外,中国总承包商对国际上各种先进软件的应用都比较晚,应用领域和熟练程度与国际上先进的总承包商还有一定差距。

W9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我国建筑企业缺乏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专利技术少,而且技术应用层次不高,科技含量普遍偏低,特别是在新技术、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机械化水平方面,都处于相对较低层次。我国建筑业的科技贡献份额只占生产总量的25%~35%,而发达国家为75%~85%,研究开发投资不到0.3%(占国内生产总值),而发达国家为3%,相差10倍以上。

3.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可能的机遇(Opportunities)

O1国际建筑市场蓬勃发展。世界经济总体复苏,带动

国际建筑市场蓬勃发展。据有关报道,2004年全球工程承包业投资规模已达4.2万亿美元,比2003年增长4.6%。据权威机构预测,未来4年工程承包业年投资增速将超过5%。这些发展客观上为公司实施“走出去”战略、参与国际大竞争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O2国际建筑市场开放度提高。投资和贸易自由化,使资本、技术、货物和包括劳动力在内的服务等各种生产要素出现跨国流动趋势,工程承包作为服务贸易的重要行业,得到促进和发展,尤其世贸组织《政府采购协议》的生效,各缔约方政府项目的工程承包市场将更加开放。

O3中国在海外直接投资逐步增多。据商务部统计,截至2005年底,对外直接投资额超过500亿美元,境外中资企业超过1万家。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必将采购更多建筑产品,而采购建筑产品也必然先选择心理距离较近的我国建筑企业。因此中国在海外直接投资的增加,将促进我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竞争。

O4对等开发,机会增多。中国加入WTO以后,根据对等开放的原则和市场互换原则,中国将与其他国家建立双边联系机制,这使得中国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更加容易。

O5逐步与国际接轨。中国政府大力支持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并且通过颁布相关政策与法规来鼓励和扶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

O6国际合作增多。随着外国建筑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增多和我国对外工程公司在国际市场中业务的不断扩大,中外建筑企业之间的合作逐步增多,国内企业将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学习更多的国外先进技术、经营方式和管理经验,为企业开拓国际市场提供有利条件。

4.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威胁(Threats)

T1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际工程承包中,大型跨国建筑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手段,能够以比传统管理手段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实现全球资源的配置,从而增强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T2技术和其他非关系壁垒逐渐增高。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WTO的影响,国际建筑市场进一步开放,关税壁垒已经大大降低。但各国仍通过采用技术或者其他非关税壁垒,加强对国内建筑市场的保护。而且这一趋势日益明显,为我国建筑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尤其是欧美发达国家市场形成了障碍。

T3科技和管理日益复杂化。建筑工程逐步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管理密集型和投资密集型产业转变。这种转变本身不是一项威胁,是国际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中国建筑企业而言,企业管理和技术水平与外国大企业相比有较大差距,科技和管理的日益复杂化是一项威胁。

T4提供整体的建造服务方案趋势更加明显。前文也有提及,当前国际国内工程承包市场的承发包方式,开始经历巨大变革,一个很明显的趋势就是业主偏向于承包商向其提供整体的服务方案。比如EPC,PMC,TurnKey,BOT,PPP等等,不光要求承包商有很强的建设能力,管理能力,还要求有很强的融资能力。国际市场竞争整体来说是综合素质的竞争。而这方面,我国企业显得相对落后。

T5同业之间的价格战。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参与同一项目竞标的我国承包商少则几个,多则十几个,承包商间相互压价,不仅扰乱了市场经营秩序,而且给自身带来了无穷的隐患。首先,使企业的营利能力大大减弱,即使最后中标,其利润也是微乎其微;其次,业主担心工程质量无法保证而拒绝授标,使我国承包商不易中标;再次,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形象,业主会将企业列入黑名单,影响到今后进一步合作。

T6人才的争夺。中国建筑企业面临这严重的人才流失的问题。随着中国入世和入世过渡期的结束,除了国际承包商之外,国际上不同行业的企业都会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开拓。而跨国公司经营管理队伍的本土化,是其成功的一个主要原因。他们迫切需要人才;这些企业都会以优厚的福利待遇及良好的发展空间来吸引我国的人才。由于建筑行业的特点是企业边际利润较低,员工福利待遇不高,而劳动强度——

—无论是体力上和精力上的耗费都较大,所以对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士吸引力不大。

三、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SWOT矩阵

上述SWOT因素,可以组合在一个SWOT矩阵中(如表1)所示。

表1: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经营SWOT矩阵

需要指出的是上述分析把中国建筑企业作为一个整体,讨论的是普遍存在于中国建筑企业的优势和弱点,以及机遇和威胁。但实际上,研究建筑企业国际化时,企业的情况各不相同。企业具有各自不同的优势或者弱点,有些因素对企业来说是优势,对另外的企业来说却是弱点。运用SWOT分析和矩阵的时候应该进一步结合企业自身情况,增加某些因素,或者把某些因素从中删除。

在SWOT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讨论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和具体措施。所采取的战略和措施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以及外部机遇(S/O战略);能充分利用外部机遇以及克服企业内部的弱点(O/S战略);能充分利用企业的优势同时应对外部威胁(T/S战略);或能克服内部弱点并应对外部威胁(T/W战略)。显然,同一组SWOT因素可以有不同的战略选项可供采用。

四、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的战略和措施

在上文我们分析了中国建筑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SWOT因素,发现中国建筑企业的国际化既有自身的优势,但也面临着外部的威胁,同时自身也有很大的不足。为了实现企业的发展,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国际化战略和措施来提高我国承包商的国际竞争力。但这是一个长期、渐进的过程。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我们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努力。

1.调整建筑企业的竞争策略

(1)关注国际市场、提高应变速度。中国建筑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开拓,归根到底是要依靠其自身竞争力的提高。具

! ! !

体的措施大致包括这样几个方面:积极组织研究有关世界贸易组织服务贸易谈判的内容,特别是有关建筑业的内容,搜集情报和信息,从而制订企业的应对措施;加大企业在研究开发中的投入,争取获得更多的技术专利,提高承包工程的技术能力,增强公司的设计能力,从而带动更多的机电产品和成套设备出口;利用先进技术,如信息技术,以提高企业的应变速度;利用外部资源,提高采购能力。如运用电子商务系统,扩大公司国际采购网络等。

(2)改进人力资源管理,建立合理的用人制度,加强培训。人才是企业的生命,国际工程发包方式的变化、多媒体、电子商务的普遍应用以及科技进步对工程人才的要求日益提高,培养懂技术、会外语、精通国际商务的人才成为建筑企业的急务。企业应肯于投资,一方面在学校和社会上招聘;另一方面对有发展潜力的员工进行在职培训,比如送到国内外院校和国外工程公司及项目中培训。某些企业可能认为企业培养的人才一旦成材就会出现流失现象,得不偿失,但企业应从长计议,不能因噎废食,放弃对人才的培养。另外,也可以聘请发达国家承包商的人员到我国公司任职,让我国雇员学习其管理方法,同时,请他们对我国员工进行全面培训。

(3)调整产业结构。加入国际化竞争,我国建筑企业必须要进行产业结构方面的改革。如果条件允许,应该鼓励企业从事投资、咨询、设计、施工、管理一条龙,拓宽不同的利润来源,让投资、咨询、设计、施工、管理等各个环节相互支持,互相促进。比如中建总公司,最近几年在地产业务发展比较快,成为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2.推进建筑业的体制改革

近20年的国内外实践证明,我国建筑业遇到的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落后的经济体制和行业体制。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进行进一步的体制改革。国内建筑业应该成为我国建筑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推动力。当前,应当从国内建筑市场开始,按照国际惯例进一步改造我国建筑业体制,打破计划经济时期那种勘察、设计和施工分别由不同单位提供的旧体制,改进现行的资质管理办法,实行建筑业供应链的纵向联合,将咨询、勘察、设计、施工、项目管理等根据市场的需要统一起来,提高为国内业主提供多方面服务的能力,并且有选择地进入国际市场。

(1)建立统一的行业组织。我国的建筑业在计划经济时期被划分为几块,由中央政府的几个部管辖。目前国内与建筑业有关的一些行业协会也承袭了这种部门分割的局面。这些协会仍然带有很强烈的政府作风,仅在支持我国的海外承包工程和开展其他业务方面,它们也不能很好地合作。这种局面若继续下去,我国海外承包公司就难以得到国内的强有力支持,难以在与外国承包商竞争时协调行动。由于不能协调行动,我国对外工程承包企业经常在参加海外工程投标时互相倾轧,造成了严重的财务和声誉损失。

(2)进行不断的制度创新。我国建筑企业要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对手一样,能够为国内外客户提供设计、建造总承包这样的服务,就需要对我国的建筑业进行进一步的重大结构调整。所谓结构调整,就是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和其他有关的行业和企业重新认识和调整自己在全球建筑市场和我国建设事业中的角色、职责和地位,重新认识和调整彼此之间的关系,重新学习、扩大和提高自己为全球建筑市场提供多种优质服务的能力。市场机制应当在调整和确定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和其他有关的企业在建筑市场上的地位和彼此之间的关系中充分发挥作用,不能采取赶浪潮的突击方式。近些年来,在我国提倡并实行工程总承包是又一个重大制度创新,要求参与者多动脑筋,多做具体扎实的工作,避免为企业和全社会增加改革成本。

(3)鼓励承包企业组建战略联盟。鼓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组建战略联盟。我国大型工程承包企业近两年来进行的联合、重组,达到了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的效果。如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和中国海外工程总公司两家企业重组后,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重组后的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在全球最大225家国际承包商的排名大幅度上升,从2002年的第70位跃至2003年的第48位,在中国公司中名列第4位。政府要鼓励对外承包工程企业以各种方式组建战略联盟。联盟的形成,既可以使企业间资质互补、优势互补,增强在市场上的综合竞争能力;也有利于减少我国承包工程企业在国际市场上互相压价、自相残杀的恶性竞争局面,提高中标率,降低经营风险和交易成本。

参考文献:

[1]Penrose,E,T,,The Theory of Growth of the Firm,New York:Wiley,1959.

[2]Peteraf,M,A,The cornerstone of competitive advantage:a resource-based view,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Vol,14,pp179-191,2003.

[3]Porter,M,E,Competitive Advantage:Creating and Sustaining Superior Performance,Free Press,New York/Collier Macmillan,London,2006.

[4]Porter,M,E,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Nations,Free Press,New York/Collier Macmillan,London,2001.

[5]Prahalad,C,K,and Hamel,G,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Vol,68,No,3,pp79-91,2003.

[6]President’s Commission on Industrial Competitiveness,Global Competition:The New Reality,pp,6-7,2001.

[7]张青林.面对WTO的中国建筑业[J].建筑经济,2005,(1).

[8]何小洲,刘姝.中国建筑企业开拓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SWOT 分析及战略探讨[J].建筑经济,vol7,2006.

[9]卢有杰.新建筑经济学[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2.[10]许丹松.国外承包商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对策及启示[J].国际经济合作,2001,(5).

[11]李世蓉.我国建筑管理领域开展国际合作的前景分析[J].建筑机械技术与管理,2002,(1).

责任编辑梅瑞祥

湖南卫视swot分析教学总结

湖南卫视营销策划分析 课程:媒介经营管理 学号:100903118 姓名: 李杰

一、湖南卫视娱乐节目的成功模式 在电视湘军崛起之前,国内各家电视台都是闭门做电视,相互模仿互相抄袭。同时,上星的电视台都非常保守,节目设置老化呆板。湖南卫视的节目创新搅乱了国内电视行业一潭死水的局面。湖南卫视不仅仅把频道由原来的生产单位转化为经营单位,从而实现了制播分离,并开始市场化运作。这对原有的机制无疑是一个革命性的突破。 1、节目理念创新,引领时尚潮流 2、节目定位精准,凸显娱乐主题 3、节目运作市场化,打造个性品牌 二、定位:品牌与资源 对于湖南卫视来说,其优势之一在于清晰的媒介定位。作为一个放眼全国的省级卫星电视台来说,湖南卫视并没有做观众群相对狭小的专业频道,而是选择“品牌频道”的发展战略,从而打造出“快乐中国”的频道运营理念。利用一系列节目《快乐大本营》、《天天向上》等逐步确立媒介自身的“快乐至上”的定位,为自己描上浓重的娱乐化色彩,定位准确。 三、湖南卫视的SWOT分析 立台之本:优势(Strengths)分析 竞争优势是指组织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或指其所特有的能提高竞争力的资本。 1.湖南卫视在先进理念指导下,明确市场定位,打造品牌价值。湖南卫视成功打造了品牌的认同感价值和特殊心理感受价值,这是区别于其他省级卫视的关键所在。 2.“电视湘军”的力量凸显湖南卫视的团队实力 团队的创造力是湖南卫视的核心竞争力,差异化竞争是湖南卫视制作节目的首要指导思想。湖南卫视宽松的创作环境使节目创新具有新、奇、快的特点,这与其团队的创新能力是密不可分的。 3.产业链优势为湖南卫视带来的系统竞争状态 湖南卫视的产业链构建有三个途径: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诞生;与兄弟卫视的联姻合作;与网络媒体的嫁接。湖南广播电视台的诞生是湖南卫视发展产业链的前提条件;与青海卫视的联姻合作使湖南卫视实现了资源输出,成就了其强大的生命力;与新媒体的合作,打造出全新的媒体产业链。 4.湖南卫视领导团队的频道运营能力不容小觑 具有战略眼光的领导是组织发展变革的引擎。1993年,魏文彬上任之时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包括制度创新、栏目质量评价标准创新,推行制片人制,调动团队积极性等,这使得湖南卫视发展成为省级卫视的佼佼者。 内在隐患:劣势(Weaknesses)分析 竞争劣势是指组织缺少或做得不好的方面,或指某种会使组织处于劣势的条件。 1.湖南卫视的泛娱乐化倾向 泛娱乐化是指传媒节目的媚俗化、低俗化,是以形式上的浮华炫目、手段上的嬉戏热闹、表现上的玩耍爆料来解构审美取向、降低文化品位、消解人文精神。

新媒体营销swot分析.docx

新媒体营销swot分析 优势: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速度在加快,对其内容的消费也在增长。 得益于技术进步,包括终端的改进等因素,用户使用移动互联网访问的体验认可度在持续增加。 由移动运营商一直以来维护的“封闭花园”,正在被T-Mobile和3等锐意进取的运营商同大型搜索引擎公司签订的协议打破。 移动内容的固定价格“尽情享用”(all you can eat)策略,正在刺激内容的消费。 手机支付变得愈发便捷,尤其是小型票券类支付。 劣势: 移动互联网目前还不是大众市场,也就是说,各类品牌、广告商只是对其小试牛刀而非备好可观的预算,严阵以待。这恰如几年之前互联网的遭遇。 于访问终端而言,这个市场眼下的趋势并非融合而是日益碎片化,意即:致力于实现夸终端的用户体验满意度,正在成为愈发困难而非简单的问题。 事实上,移动营销依然是营销领域的一个未知地带,这意味着,还不曾有人可以鸟瞰其精彩纷呈之组成,于是,该如何实现最佳的营销实践,该听取怎么样的意见,也就无从说起。 机遇: 移动搜索——许多品牌搜索引擎还没有进入这个市场,所以,对广告

商来说,在移动搜索引擎的花名册上占据一个名额前景看好。关于移动搜索,Duncan lennings有一篇精品日志。 本地搜索/目录,配置GPS(全球定位系统)的手机。潜力超大!手机是个极为私人性的设备,于是也为获取个性化的营销信息提供了巨大的机遇——如果取出有道的话。 获取和保持。 品牌推广和直接互动 Flash的淡化,意味着更多的设计师和开发者将会带着几分神似的手机走上车船。 威胁: 归咎于市场上繁多的手机浏览器和日益增多的各类通信终端和个人设备,公司欲在移动营销活动中提供一以贯之的用户体验变得愈发困难。 移动营销工具的滥用可能会毁掉整个产业(比如,消费者欺诈和无视营销许可原则)。如若对违规者处置不当,后果可能更为严重。 从移动运营商的角度来看,整个现有价值链都危机四伏,无论是来自VOIP还是因为消费者不感冒其内容。 移动营销有几个大的优点和缺点,仅供参考: 1、直接到达读者,而且下发被阅读率高,但这直接导致了垃圾短信的泛滥,尤甚于垃圾邮件。 2、网络的资费和价格,依然没有降到合适的市场水平。 3、新事物快速发展,营销观念和手段队伍都很难跟上用户需求。

如何进行SWOT分析(带案例)

SWOT模型含义介绍 优劣势分析主要是着眼于企业自身的实力及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而机会和威胁分析将注意力放在外部环境的变化及对企业的可能影响上。在分析时,应把所有的内部因素(即优劣势)集中在一起,然后用外部的力量来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估。 S代表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 1、机会与威胁分析(OT) 随着经济、社会、科技等诸多方面的迅速发展,特别是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过程的加快,全球信息网络的建立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企业所处的环境更为开放和动荡。这种变化几乎对所有企业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正因为如此,环境分析成为一种日益重要的企业职能。 环境发展趋势分为两大类:一类表示环境威胁,另一类表示环境机会。环境威胁指的是环境中一种不利的发展趋势所形成的挑战,如果不采取果断的战略行为,这种不利趋势将导致公司的竞争地位受到削弱。环境机会就是对公司行为富有吸引力的领域,在这一领域中,该公司将拥有竞争优势。 对环境的分析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比如,一种简明扼要的方法就是PEST分析,另外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就是波特的五力分析。 2、优势与劣势分析(SW) 识别环境中有吸引力的机会是一回事,拥有在机会中成功所必需的竞争能力是另一回事。每个企业都要定期检查自己的优势与劣势,这可通过“企业经营管理检核表”的方式进行。企业或企业外的咨询机构都可利用这一格式检查企业的营销、财务、制造和组织能力。每一要素都要按照特强、稍强、中等、稍弱或特弱划分等级。 当两个企业处在同一市场或者说它们都有能力向同一顾客群体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如果其中一个企业有更高的赢利率或赢利潜力,那么,我们就认为这个企业比另外一个企业更具有竞争优势。换句话说,所谓竞争优势是指一个企业超越其竞争对手的能力,这种能力有助于实现企业的主要目标——赢利。但值得注意的是:竞争优势并不一定完全体现在较高的赢利率上,因为有时企业更希望增加市场份额,或者多奖励管理人员或雇员。 竞争优势可以指消费者眼中一个企业或它的产品有别于其竞争对手的任何优越的东西,它可以是产品线的宽度、产品的大小、质量、可靠性、适用性、风格和形象以及服务的及时、态度的热情等。虽然竞争优势实际上指的是一个企业比其竞争对手有较强的综合优势,但是明确企业究竟在哪一个方面具有优势更有意义,因为只有这样,才可以扬长避短,或者以实击虚。 由于企业是一个整体,而且竞争性优势来源十分广泛,所以,在做优劣势分析时必须从整个价值链的每个环节上,将企业与竞争对手做详细的对比。如产品是否新颖,制造工艺是否复杂,销售渠道是否畅通,以及价格是否具有竞争性等。如果一个企业在某一方面或几个

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广告行业中视传媒股份有限公司的SWOT分析SWOT分析方法是一种企业战略分析方法,即根据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 (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op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 (威胁),其中,S、W是内部因素,O、T是外部因素。按照企业竞争战略的完整概念,战略应是一个企业“能够做的”(即组织的强项和弱项)和“可能做的”(即环境的机会和威胁)之间的有机组合。 一、中视传媒总战略的SWOT分析 1.中视传媒的主要优势(strength) 1.1 以央视作后盾,发展较为顺利。 中国传媒业寡头垄断的格局下的典型代表,有CCTV系列高度垄断的国家广电集团下的大小企业,是内生性的商品化延展。作为中央电视台控股下的传媒类A股上市公司,中视传媒主营范围包括电视剧、电影、高清、标清电视节目的制作和销售、影视拍摄基地开发和经营、影视设备租赁和技术服务、媒体广告代理等业务,垄断着央视高清影视剧的制作市场。 1.1.1管理层具有央视背景,技能优秀。 2010 年 4 月上任的新总经理王焰先生具有深厚的央视背景、熟悉经济规律和产业运作,同时具备丰富的创业团队管理经验。公司确立“以影视业务为突破口,带动三大主营业务协调发展”的新战略,“天时、地利、人和”兼备。公司有望成为继华谊兄弟和华策影视之后中国电视剧投拍发行市场的重要“玩家”。 1.1.2依托央视,提升市场化经营能力。 公司将对三大业务板块进行整合,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寻求更好的切入点。 影视剧业务:公司影视剧的业务将继续走精品路线,推进精品化内容资源的打造,公司将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独特市场地位和稀缺资源优势,在央视频道制改革的背景下,积极推进与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合作,提升影视内容制作能力,把握制播分离背景下影视内容制作面临的巨大的契机,加快市场的拓展和延伸;广告业务:以央视广告资源为依托,进一步提升其市场化经营能力,寻找数字电视背景下广告经营所呈现的新的形态,并且积极向新媒体领域拓展,坚持“红海+蓝海”战略;旅游业务:未来公司的影视基地将强化主题概念,充分利用当地的扶持政策,短期在世博效应的影响下,无锡影视基地受益明显。公司新上任管理层在数字电视内容制作和频道栏目运营方面具有非常丰富的阅历,对广告经营和内容制作有独到和深刻的理解,对公司自身定位和优势认识非常清晰,我们认为在新的经营领导班子新的战略积极推进下,公司市场化的经营能力有望逐步加强,公司的经营层面将呈现逐渐向好的态势。 关注广告代理成本出台,从公司的历史经营情况来看,广告业务的季节性较为明显,总体来看,今年以来广告行业增长势头非常显著,下半年有望延续,公司的广告收入较去年会有所增长,但是代理成本仍是影响广告业务的重要变量,业绩弹性高。 1.2 公司各主营业务发展态势良好。

华谊传媒股份有限公司SWOT分析

1 SWOT分析 1.1 优势( Strength ) 1.1.1 品牌优势明显 “华谊兄弟”企业品牌在近年来不断得到认可,从国内的文化娱乐行业的发展情况看,华谊兄弟已经占据了行业的制高点,成为了国内民营公司的佼佼者,乃行业巨头之一。在上市影视公司中 ,华谊已形成品牌价值效应 , 根据世界品牌实验室和世界经济论坛联合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发布的《中国 500 最具价值品牌》排行榜,“华谊兄弟”品牌价值 14.25 亿元,居国内传媒企业领先地位。 2012 年观澜湖电影公社项目及授权上海等地的文化城项目使用其品牌进行营销,证明了公司的品牌价值。至 2013 年,公司已申请获得与“华谊”、“华谊兄弟”相关的中英文商标,共计 46 个。 1.1.2 产业链建设完善 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一家将电影、电视和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实现有效整合的传媒企业,是业内产业链最完整、影视资源最丰富的公司之一。在公司统一平台的整体运作下,电影、电视剧的制作、发行业务与艺人经纪业务形成了显著的协同效应。 一方面,公司的影视业务可为签约演艺人员提供宝贵的演艺机会,以保证公司人才培养机制的有效运作以及艺人经纪业务的开展。另一方面,公司丰富的演艺人才储备又能够为公司影视业务提供所需的演职人员,互利的合作使公司在保证影视剧质量和市场号召力的同时又降低了投资成本。并且公司在继续推动电影、电视剧、艺人经纪三大业务板块发展的同时,现已建成电影院 15家,并着手投资开发电影城、影视基地,逐渐进入影院管理和文化旅游领域,以进一步扩大和完善公司的产业链。

1.1.3运营体系成熟 华谊公司自创立以来,积累了多年的丰富实践,并将国外传媒产业成熟先进的管理理念与中国传媒产业运作特点及产业现状相结合,探索出一条特色的经营 模式,其将各业务环节以模块化和标准化的方式进行再造,主要包括“收益评估 +预算控制+资金回笼”为主线的综合性财务管理模块,同时强调专业分工的“事业部+工作室”的弹性运营管理模块方式,关注“营销与创作紧密结合”的创作 与营销管理模块。 通过贯穿始终且行之有效的财务管理、组织管理、创作管理(服务管理)、营销管理和人才管理等管理措施确保了其各业务模块在具有一定管理弹性的基础上得以标准化运作,进而保证整个业务运作体系的规范化和高效率。 1.1.4电影市场占有率高 近年来华谊电影一直占到国产电影票房 20%-30%份额,其2012年实现电影票房21.6亿,占比27% 2013年华谊票房累计实现30亿元,超出2012年全年 21亿元的票房成绩,增幅达到45%继续蝉联华语电影市场年度票房总冠军,并为公司贡献10.81亿元的收入,占据其总营业收入的半壁江山,使其全年的净利润大增172.23%。2013年6月,华谊兄弟发布“ H计划”,预计其2014年电影票房收入将达到35-40亿,市场占比将达到30%左右。 1.1.5 专业人才突出 华谊在执行大型项目过程形成“流水的营盘铁打的兵”这一理念,努力吸引并扩大国内专业人员团队。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包括王忠军、王忠磊、冯小刚、张国立、顾长卫等在内的一批优秀的影视业经营管理和创作人才队伍,同时拥有包 括李冰冰、苏有朋、邓超、陆毅、姚晨、沙溢、张涵予、陈楚生、安以轩、杜淳、冯绍峰、李小璐、王宝强、杨颖等知名艺人在内的国内签约队伍,这构成了公司突出的人才优势,成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SWOT分析《天下足球》节目

SWOT分析《天下足球》节目 创办于2000年11月的《天下足球》是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播出的一个以报道国际足坛最新赛事和新闻为主的栏目,首播时间为每周一晚19:30—21:25,每期时长115分钟。2000年开播后,《天下足球》很快成为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的品牌栏目。收视率在体育频道的排名一直很靠前。2009年1月19日的那期节目的收视率创下了史上最高纪录,全国收视率达到了0.642,这意味着全国的观众超过了六千四百万(这一数据来源于主持人段暄在2009年1月21日发表的博客,所以这个数据的可信性只能截止到1月21日。这之后的收视率数据未查到)。但是据CSM(央视索福瑞收视率调查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天下足球》栏目在2009年全年不重复的收视人数约4.1亿,在CCTV-5所有周播栏目中位列第一。而每周一晚上7:30,打开电视机,锁定CCTV5,收看《天下足球》已成为无数中国球迷的不二选择。 2007年3月,中央电视台公布了“2006年十佳栏目”的评选结果,《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百家讲坛》、《今日说法》、《天下足球》、《星光大道》、《第一时间》、《同一首歌》、《海峡两岸》、《智慧树》荣获年度十佳栏目。《天下足球》作为体育栏目能够入选,与其独到的栏目特色不无关系[1]。 《天下足球》在中国足球迷群体中有着极强的号召力和影响力。虽然中国足球整体水平落后,联赛发展滞后,国字号球队问题频发,但是这依然阻挡不了中国产生世界上最为庞大的足球球迷群体。《天下足球》开播十多年来,一直受观众的关注和欢迎,无疑是体育新闻栏目成功的典型,也是每一个和电视体育新闻有关的电视人应该关注的栏目。 《天下足球》节目主要报道欧洲几大联赛,还有本星期发生的足球新闻,中央五作为一个全国性的电视台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对赛事资源拥有优先利用或单独享用的权力,这保证了《天下足球》节目拥有稳定的节目资源,同时具有高度职业水平的工作人员保证了节目的质量。《天下足球》节目在2010年制作播出的《疯狂的足球》节目不仅受到了足球迷的追捧,而且还得到了非球迷的喜爱。 SWOT分析法(图一)是现代管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方法,主要是通过分析和评估企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企业的发展战略。他主要是根据企业自身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所在。其中:S是strengths的简写,代表优势,W 是weaknesses的简写,代表弱势;O是opportunities的简写,代表机会;T是threats的

海信swot分析

海信swot分析 海信电视SWOT分析 2009 年,尽管面临全球经济危机的不利影响,但国内彩电行业却在液晶电视升级换代需求爆发、以及我国实施“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刺激消费政策的双重拉动下,出现了难得的发展契机,海信集团紧抓住这一机会,继续扩大国内市场的领先地位,通过推出高技术含量的新产品和液晶模组的研发与生产,推动 LED 快速普及,经营业绩实现大幅增长。 2009年,海信集团电视业务实现销售收入184亿元,同比增长 37.29%;实现净利润 4.98 亿元,同比增长121.47%。根据贝叶思统计数据显示,2009 年海信液晶电视销量占有率为13.08%,海信平板电视占有率连续七年稳居国内市场第一的领先地位。目前液晶模组的核心技术和资源主要掌握在外企的手中,海信虽然在国内同行率先步入液晶模组产业,但LED背光模组的自给率只有40%左右,在生产成本和高端核心技术方面处于劣势。在国内市场,三星、LG、夏普等外资品牌的“价格战”对海信LED电视销售造成威胁。 海信电视SWOT分析:

Strengths优势  重视研发投入: 海信集团重视研发投入,每年投入的研究与发展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5%以上。海信除在中国本土设有研发机构外,在南非、美国、荷兰也设有世界先进技术的研发机构。据贝叶思调研数据显示,海信集团从事电视研发的人员有640人,其中博士10%,硕士55%,学士35%,90%以上的科研开发人员为40岁以下的青年人。  拥有核心技术: 在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方面有突破。海信是国内最早涉足 LED 研发和生产的企业,海信从2005年开始研发 LED 背光组件关键技术,并获得国家863 计划的支持,目前在 LED 背光技术方面已经取得 50 多项技术专利,其中3 项为国外专利,有力地推动了海信平板电视和模组产业的发展。 2009年,国际电工委员会平板显示技术委员会会决定,由海信牵头起草 LED 液晶背光分规范国际标准,同时海信还将与韩国专家共同牵头起草背光显示总规范标准。该系列国际标准由中国企业负责制定,在这平板显示领域尚属首次,这对于提高国内液晶显示产业的国际竞

swot分析及案例

一、基本原理 SWOT分析是一种综合考虑企业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评价,从而选择最佳经营战略的方法。因此,SWOT分析实际上是将对企业内外部条件各方面内容进行综合和概括,分析企业的优劣势、面临的机会和威胁,进而帮助企业进行战略选择的一 1.优势——机会(SO)。增长型战略是一种发展企业内部优势与利用外部机会的战略,是一种理想的战略模式。当企业具有特定方面的优势,而外部环境又为发挥这种优势提供有利机会时,可以采取该战略。例如良好的产品市场前景、供应商规模扩大和竞争对手有财务危机等外部条件,配合企业市场份额提高等内在优势可成为企业收购竞争对手、扩大生产规模的有利条件。 2.劣势——机会(WO)。扭转型战略是利用外部机会来弥补内部劣势,使企业改劣势而获取优势的战略。存在外部机会,但由于企业存在一些内部劣势而妨碍其利用机会,可采取措施先克服这些劣势。

3.劣势——威胁(WT)。防御型战略是一种旨在减少内部劣势,回避外部环境威胁的防御性战略。当企业存在内忧外患时,往往面临生存危机,进行业务调整,设法避开威胁和消除劣势。 4.优势——威胁(ST)。多元化战略是指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回避或减轻外部威胁所造成的影响。如竞争对手利用新技术大幅度降低成本,给企业很大成本压力;同时材料供应紧张,其价格可能上涨;消费者要求大幅度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还要支付高额环保成本等等,但若企业拥有充足的现金、熟练的技术工人和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便可利用这些优势开发新工艺,简化生产工艺过程,提高原材料利用率,从而降低材料消耗和生产成本。另外,开发新技术产品也是企业可选择的战略。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开发与应用是最具潜力的成本降低措施,同时它可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回避外部威胁影响。 三、swot案例分析 SWOT分析是广告策划中经常用到的分析法则,它分别是优势\劣势\机会\威胁的英文首写字母.案例如下: 海尔的SWOT分析 海尔集团是世界第四大白色家电制造商,也是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之首。旗下拥有240多家法人单位,在全球30多个国家建立本土化的设计中心、制造基地和贸易公司,全球员工总数超过五万人,重点发展科技、工业、贸易、金融四大支柱产业,2005年,海尔全球营业额实现1039亿元(128亿美元)。下面是有关海尔的SWOT分析: 优势:海尔有9种产品在中国市场位居行业之首,3种产品在世界市场占有率居行业前三位,在智能家居集成、网络家电、数字化、大规模集成电路、新材料等技术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在国际市场彰显出发展实力。"创新驱动"型的海尔集团致力于向全球消费者提供满足需求的解决方案,实现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双赢。目前,海尔累计申请专利6189项(其中发明专利819项),拥有软件著作权589项。在自主知识产权基础上,海尔还主持或参与了近百项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其中,海尔热水器防电墙技术、海尔洗衣机双动力技术还被纳入IEC国际标准提案,这证明海尔的创新能力已达世界级水平。在创新实践中,海尔探索实施的"OEC"管理模式、"市场链"管理及"人单合一"发展模式均引起国际管理界高度关注,目前,已有美国哈佛大学、南加州大学、瑞士IMD国际管理学院、法国的欧洲管理学院、日本神户大学等商学院专门对此进行案例研究,海尔"市场链"管理还被纳入欧盟案例库。海尔"人单合一"发展模式为解决全球商业的库存和逾期应收提供创新思维,被国际管理界誉为"号准全球商业脉搏"的管理模式。海尔的有时还包括: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员工素质的相对较高;多年规范化管理相当好的基础;真正把信息化作为一把手工程,难得有一名老总能够对信息化分析得如此透彻,阐述得头头是道;观念转变在前,流程再造在后,二者相辅相成,交互前行,从张瑞敏砸冰箱开始,首开海尔观念转变之先河,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才有现在的海尔;等等。相对于国外企业,海尔的信息化具有强劲的后发优势,2001年与1995年的DELL所处的环境早已大不相同;在全球internet的大范围普及和国际化大企业信息化的全面扩张局势下,海尔在国外企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当然更容易取得成绩 劣势:海尔在传播和公关技巧方面十分欠缺,这将使中国未来的收购企业十分困难。海尔公关方面欠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海尔在聘任机制上存在一定的问题,只注重对技术,知识的考察忽略了对个人能力的考察。海尔这些年发展得实在是太快了,以至于我们毫不怀疑它的国际化。信息化进行得如火如荼,内部的信息化还好说,外部的信息化,尤其是与国内供应商、分销商的电子数据交换,却一直处于两难境地,采购和分销成本的降低仍然难以彻底实现。海尔的愿望是好的,它希望它的供应商和分销商的信息化水平都能够跟上它自己,但实际情况与预计却是大相径庭,没有人能跟得上海尔的步伐,海尔最终是孤掌难鸣。试问有哪些家能够真正与海尔实现网上订单?个别用户的点菜式订货究竟是不是新闻噱头?国情所

快乐购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

经济管理学院2015届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快乐购的SWOT分析及对策研究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2011级1班 姓名金昕沂 学号20112802010121 指导教师陶淑芬职称教授 201 5 年 6 月 1 日

[摘要]快乐购作为我国内地第一家电视购物专业频道,从其成立至今已有九年时间。快乐购从“电视百货、连锁经营”起步,定位于“媒体零售、电子商务”,致力于跨行业、跨媒体、跨地区发展,成立九年来成长为我国国内新一代电视购物行业领军者。但是由于发展上的局限性,快乐购也面临极其严峻的考验。目前我国电视购物企业数量众多,但是在法律制度、经营战略、电视购物节目内容等方面都存在着各种问题,也导致了其风险防范性和抵抗性都较弱。因此如何解决其发展过程中的不足成为了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对于快乐购的发展乃至整个湖南地区的地方经济都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湖南电视台电视购物典型代表—快乐购进行SWOT分析,发现其主要存在的问题是覆盖区域限制、定位狭窄、主持人整体素质不高、观众品牌忠诚度差等,难以适应新的形势。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提出了包括应实现规模经营、扩大市场定位、培养主持人个人素质、加强品牌建设等对策和建议,以求成为中国最具竞争力的电视购物企业、中国最具价值的全通路电视购物服务供应商,乃至中国自己的全球媒体零售集团。 [关键词]快乐购 SWOT分析电视购物

[Abstract]HAPPYGO, the very first television channel specializing in television shopping within the mainland of China, has come into being for 9 years. HAPPYGO defined itself and initiated its operation respectively as “a television depa rtment store” and “in chain-store operations”, with its positioning “media retailing and electronic business”. It has been concentrating in cross-industry, cross-media and cross-region development. And now, it has become a pioneer in new-generation household shopping industry of China. However, HAPPYGO is also faced with great challenges due to the limits of its development. At present, television shopping enterprises enumerate in China, but all kinds of problems exist in such aspects as relative laws, regulations, operating strategies and contents of television shopping programs. These problems result in weakness in risk prevention and resistance of television shopping industry. Therefore, how to resolve the problems and overcome weak points during its development process becomes an essential subject to be delved. And this will greatly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HAPPYGO and the economy of whole Hunan province once above problems settled. This thesis has done a SWOT analysis on HAPPYGO,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of television shopping in Hunan TV station, and it finds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is industry are Covering areas restricted;Location stenosis ; Hosts’overall quality is not high and Poor brand loyalty of Audience, etc.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e thesis has proposed some advice, like Achieving scale operate;Expanding market position; Cultivating personal qualities of hosts; Strengthening brand building; so as to making HAPPYGO to be a most competitive television shopping enterprise, a most valuable supplier of all-channel television shopping service, and even a global media retailing group company of China. [Key words]Happygo; SWOT Analysis;TV Shopping

品牌SWOT分析

品牌SWOT分析 一,S---- strength(优势分析) 仁和闪亮滴眼露独特的功效, 促进眼部营养,保持眼睛湿润和卫生、防止视疲劳。用于防止和减少戴隐形眼镜或眼垢引起的不适和眼干燥;也可用于缓解美容、游泳、尘埃、花粉或汗水入眼等引起的眼结膜充血、干、涩、痒、痛等不适。并且闪亮滴眼露根据不同的症状分有两种类型:一种是闪亮亮瞳舒缓名目液。(缓解视疲劳);一种是闪亮奈敏维滴眼液(红色瓶,缓解眼疲劳,消除眼痒和结膜充血。用于治疗部分眼部疾病) 仁和闪亮滴眼露作为眼睛护理类产品的明星品牌,直接针对学生和年轻白领一族,因此自上市以来赢得了众多年轻粉丝的青睐。此外,仁和闪亮还倡导个性(characteristic)、快乐(cheerful)、创意(creative)的3C品牌理念,将产品、人群和娱乐三者紧密地结合起来,开创了明星代言和活动冠名的整合营销双通道模式。07年伊始,仁和闪亮在重金聘请天皇巨星周杰伦出任其代言人之后,又倾情携手湖南卫视共同打造“2007仁和闪亮快乐男声”。这是继冠名湖南卫视“闪亮新主播”之后又一更深层次的媒体合作,也是仁和闪亮所倡导的整合娱乐营销模式的又一次提升和飞跃!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快乐男声优胜者还将代言仁和集团的新产品。 以仁和闪亮滴眼露现有的产品功效优势,健康用眼的安全保障,良好的品牌形象会更好的抓住消费者的心,让消费者信赖上的品牌. 二,W---- weakness(劣势分析) 作为一个新兴的滴眼露产品,随着眼药水市场的成熟,眼药生产销售更加专业化的趋势比较明显,目前销售靠前的单品种都是专业的眼科药品企业生产;专业化眼科药品生产企业将取代非专业眼科药品生产企业,并进一步垄断这个市场已成为一种新的业态。所以,我们要使我们产品趋向差异化。福瑞达公司没有针对儿童的产品以及现在面向高收入群体的人工泪液。 闪亮滴眼露现在以具备较高的知名度了,但是高知名度却没有带动购买力,闪亮滴眼露的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还没有提高。 三,O---- opportunity(机会分析) 闪亮滴眼露可以不仅仅针对有眼疾病的人销售,可以针对所有有眼保健意识或过度用眼的消费者进行宣传,诱导其购买.如学生,司机,电脑使用者,过敏人群,VDT综合症人群. 提高品牌美誉度和忠诚度,开拓学生市场,VDT综合征人群,司机,过敏人群的顾客群.提高北方内陆,南方内陆的市场占有率.开展一系列的优惠促销活动,使在闪亮滴眼露顾客群中建立好的口碑. `四,T---- threat(威胁分析) 国内知名品牌眼药水如润洁,润舒,珍视明在15~25元定位的价格低,知名度高.闪亮滴眼露,要与其他先期定位在学生群体的产品争夺这部分市场,无疑竞争将是非常激烈的. 而且据调查反映,在北方内陆,南方内陆,西南和西北地区,同类产品润洁都稳稳占据着销售排行榜的第一位.而闪亮滴眼露在学生群体中的知名度虽然高,但在使用眼药水的学生群体中使用润洁大约占43.6%,珍视明大约占30.6%(其中有10.6%的使用者会互换使用这两种品牌),而闪亮滴眼露只占有10%。 国内外,许多厂家开始走高端路线,加大力度抢夺白领阶层和学生市场。 在技术方面,以目前最尖端的人工泪液为例,人工泪液的高端市场和技术优势基本由外

(完整版)S.M.Entertainment的SWOT分析

S.M.Entertainment的SWOT分析 SWOT分析表: 公司简介: S.M.Entertainment是韩国一家娱乐公司,S.M是Star Museum的缩写,意为“明星博物馆、名人殿堂”。有“造星梦工厂”之称的SM公司是由20世纪70年代著名歌手李秀满在退居幕后之后,于1995年2月创办的,此举开创了韩国企划公司的新时代。 优势(strength): SM公司创建较早,在数十年的不断发展改进中,逐渐建立完善了自身的制度和部门设置,拥有一套完整专业的运作体系。公司下设部门有:发觉“未来之星”的选秀部;训练新人的培训部;把握市场走向、体现歌手风格、营造逼真视觉感的唱片生产部;进行录音和后期制作的唱片制作部;进行宣传销售的市场营销部;联系媒体对歌手进行推广的宣传部;以及发掘歌手的潜在价值、企划广告演唱会的代理部。在SM公司内部有专门的音乐制作和舞蹈团队,其中还拥有许多韩国著名的作词、作曲家,如余永镇;也不乏黄尚勋、Rino Nakasone等编舞大师。而完善的选秀和练习制度,使得SM公司有源源不断的艺人资源,很少出现艺人断层。而艺人在练习生时期就已经被定位并充分训练,实力都很强。 从1995年SM公司创立以来,公司内部先后推出了H.O.T、S.E.S、神话、东

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时代、SHINee、F(x)、EXO等组合及BOA、张力尹等solo歌手。其中,H.O.T、东方神起、Super Junior、少女时代都曾登上了韩国娱乐的顶尖位置,而新人歌手EXO最近也成为大势。歌手、组合的成功为SM 公司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使得SM成为韩国娱乐的领导者,同时艺人也拥有了大批的fans。不同于其他娱乐公司,SM公司除了每个艺人或团体的fans之外,还拥有属于自己的家族死忠fans。 SM公司同日本爱贝克思/环球唱片、太合麦田、中国台湾爱贝克思等娱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旗下艺人也不断出海外演出(包括中国、日本等亚洲地区、北美和南美地区),创造了广阔的海外市场。同时,SM公司旗下还拥有专门制作贩卖艺人周边产品的everysing。 劣势(weakness): SM如此庞大的一个公司,背后没有强大的财团作为支持,而只是依靠旗下艺人和周边产品所创造的盈利来维持,有很多大型的计划都因此而搁浅。SM旗下的子公司SM.c&c正在赤字运作,对SM公司的发展有一定的不良影响。同时,SM公司较其他公司艺人较多,工作人员也相对较多,公司的运作成本也较其他公司要高出很多。 由于SM公司用固定的制作团队,在歌曲风格上整体偏向于舞曲,即使偶尔会有加入hiphop、摇滚等其他风格,但依旧总是给人一个风格没什么改变的感觉。如今制作团队的水平出现稍稍下降的态势,同时SM公司一般不会接受艺人作词作曲,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其发展。而SM公司主推青少年组合团体,再受众上定位为青少年,受众单一。 SM公司旗下虽然有作为子公司的SM.c&c,但影视资源依旧匮乏,艺人们很难通过影视业进行进一步发展。 机会(opportunity): SM公司一向注重海外市场,之前旗下组合Super Junior在南美洲成功举行演唱会,将海外市场进一步扩大,同时,也扩大了fans的地区范围。而SM公司在日本、中国、中国台湾都有合作的娱乐公司,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SM公司艺人活动的地理范围,扩大了受众范围。 SM公司在今年8月兼并收购了Woollim Label娱乐公司,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本公司的竞争强度。而作为很大的一个竞争对手的JYP公司由于内部问题,进来实力不断下降,在韩国娱乐界的地位不断下降,有利于SM公司的进一步发展。 威胁(threat): 另外一个竞争对手YG公司的实力不断上升,对SM公司的发展构成了很大的威胁,并且在韩国娱乐市场上如CUBE等娱乐公司也在不断的发展壮大,对其构成威胁。 韩国文化部对于娱乐公司又增加了许多规定,比如减少不平等条款等。而韩国和一些国家比较紧张的关系也影响了SM公司在该地区的发展。

优酷网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

优酷网的SWOT分析与发展策略 网站简介: 优酷网是中国领先的视频分享网站,是国内网络视频行业的第一品牌。优酷网以“快者为王”为产品理念,注重用户体验,不断完善服务策略,其卓尔不群的“快速播放,快速发布,快速搜索”的产品特性,充分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多元化互动需求,使之成为国内视频网站中的领军势力。2007年7月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07年度(上半年)中国互联网调查报告表明,优酷网深受用户喜爱,在品牌认知度方面领先于同行业其他网站;同年8月29日,优酷网入选“2007年度Red Herring最具潜力科技创投公司亚洲百强”称号,成为唯一获此殊荣的视频网站。截至2007年11月,优酷网成功完成共计4000万美元的世界级风险融资,其中包括国际性投资机构Bain Capital(贝恩资本集团)旗下的Brookside Capital LLC、硅谷历史最悠久的风险投资公司Sutter Hill Ventures、世界上最大的投资基金之一的Farallon Capital和中国本土唯一的常青基金Chengwei Ventures(成为基金)等四家投资机构。在亿元资金的雄厚支撑下,优酷网将迎来更具规模的行业发展,呈现更完善的视频时代的互联网应用。优酷网以视频分享为基础,开拓三网合一的成功应用模式,为用户浏览、搜索、创造和分享视频提供最高品质的服务。 功能简介: ⒈看视频: ⑴视频库——不仅海量,更是精品 堪称史上最全的互联网视频平台,有忠诚的拍客阵营与原创联盟、专业的影像达人与工作室、庞大影视媒体合作联盟供给丰富的内容资源,展播视频文化的各种画面,以质与量博取用户欢心,向声光色流转的视频文化投诚。 ⑵频道——包罗万象的视频标签 热点、原创、电影、电视、体育、汽车、音乐、游戏、动漫……专业频道实现垂直定向检索,构成最全、最快、最好的视频库,凝聚超人气视频榜,引领互联网视频时代文化潮流。 ⑶专辑——视频连播,想看就看 视频达人自定义专辑,影视剧连播,明星专场点播,即点即播,连播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不间断的独家影院。 ⑷优酷iPhone频道——拿在手里的专属视频天地 专为iPhone应用达人精心打造的“掌上”优酷频道,登录https://www.doczj.com/doc/f312763823.html,,即刻感受时下最酷的观看视频的新形式,潮人一手掌握优酷视频全记录。 ⒉找视频: ⑴视频搜索——精彩视频,即刻呈现 在自主研发的定向搜索技术和海量数据精准处理模式的基础上,用户可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搜索方法找到最想看的视频,其中包括关键字搜索、人气榜单搜索、相关视频推荐、兴趣分类匹配及会员ID搜索等。 玩视频 ⑵视频空间——自助式私人视频库

(完整版)SWOT分析案例

四、诊断意见 通过SWOT矩阵模型分析,我们清楚地认识了xxxx幼儿园当前所处的内外部环境,也可以看出幼儿园的优势还是很明显,机会还是很多的,一些内部劣势是可以加强内部管理得到改善和解决,外部的威胁随着园所战略清晰、投资方向的调控等也是会有很大的好转,所以得出了xxxx幼儿园未来发展的

战略选择应该是采取增长型的发展战略。具体阐述如下: 一、充分利用现有的口碑和政府的支持力度,果断的和相关社区达成合作意 向,抢占市场份额。 二、把握经济和政策大方向,充分利用现有师资优势,开发配套产品,如家 长课堂等,抢占当地高端市场。 改进方案 为解决幼儿园当前实际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提出以下改进方案: 一、优化幼儿园内部管理机制。 (一)明确幼儿园老板即决策人在幼儿园发展中的作用。幼儿园决策人也是幼儿园的最高领导者,要明确自己在幼儿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凡事应该从幼儿园的全局发展考虑,要充分授权,抓重点,着重解决园所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要在问题出现的第一时间内做出判断和决策,成为园所真正的舵手,带领园所快速发展。 (二)建议在原**幼教集团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初步完成集团本部和各分支幼儿园的架构体系,一方面有利于更好的支持现有及即将增加的3所幼儿园的财务、培训、产品等支持,一方面给到多年工作经验丰富的员工更好的发展机会。 增设人力资源部,充分认识人力资源部在园所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把人力资源部的工作独立出来,让专业的HR进行管理,从而进一步优化园所内部管理。人力资源部的配置及工作职责如下:

(三)完善幼儿园维修制度,对于一个平均“年龄”12岁的幼教集团来说,房屋的修缮工作和设施设备老化后的更新工作及其重要,从投资人公司抽调专门人员利用假期集中整改,同时建立完善日常维修制度,明确责任人,确定报修、维修等流程并进行专项培训。 (四)完善薪酬体系,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把原来的固定工资改变成为基本工资+浮动工资的形式,把员工的浮动工资与员工的绩效考核结果相挂钩,让员工的个人利益与自己的工作状态相结合,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具体的考核办法是: 1、员工每月考核分为工作任务考核和工作态度考核两方面,每月的考核总为100分,其中工作表现占20%,工作业绩占80%,得出每月的考核得分=业绩考核得分*80%+工作表现得分*20% 2、拿出员工原来固定工资的20%作为浮动工资,与上面的考核得分相挂钩,当考核得分为100分时拿浮动工资的100%,以此类推,另外还设定奖励项目,员工超额完成时就可以得到加分。具体考核项目详见下面考核表: xxxx幼儿园2011年第月工作任务考核表 姓名:部门:岗位填表日期:月日

我是歌手SWOT分析论文

2013年第11 期 真人秀一般是指由普通人而非扮演者,按照节目设定的情境和规则展现的完整过程,以普通人的视角被记录并制作播出。选秀节目也包含在其中,最先为百姓家喻户晓的当属2005年由湖南卫视推出的选秀节目《超级女声》,它在几个月的时间里掀起了一股收视狂潮,但在之后的几年时间里,大批的选秀节目如狂潮般席卷而来,不断地冲击着观众的眼球。而由于后续推出的这类节目缺乏创新和突破,使得人们逐渐淡却了对它们的热情。 为了能够再次打造一个新的收视节目,湖南卫视购买了去年在韩国大热的真人秀节目《我是歌手》的运营版权,于2013年1月4日晚10点进行首播。《我是歌手》是在浙江台《中国好声音》收视率的压力之下诞生的。对于习惯了高收视率的湖南台来说,《我是歌手》算是一场漂亮的翻身仗。据央视索福瑞全国网和城市网进行数据统计,节目首播当晚就获得了1.434的收视率,在第七期《我是歌手》播出之后,《我是歌手》以全国网收视率1.1,收视份额6.28的傲人成绩稳居同时段全国第一。从这些数据来看,这个节目无疑为湖南卫视的娱乐节目注入了新的活力。 SWOT分析法是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分析法之一,本文以真人秀节目为背景, 对《我是歌手》节目分别从该类节目内部 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和外部 环境的威胁(Threats)、机会(Opportunity) 四个方面的进行综合的概括和分析。 一、内部能力 1、优势分析(St r engt h) (1)极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相 较于以往的草根型选秀不同的是,该节目 邀请来参加的选手都是已经成名已久、在 歌坛上拥有一定地位的明星。从该创新节 目模式进行亮点分析: 歌手之间进行比赛,通过观众进行选 择,最后一名的人将会被淘汰出局。凭这 些选手的歌唱实力,在以往的选秀节目中 都拥有可以担当评审的资格,然而这次变 成了他们之间的淘汰赛,普通民众的地位 从接受明星“审判”转变为主动“审判” 明星,激发了观众的参与性。沙宝亮就曾 向某报坦言自己曾因成绩不好而让父亲 担心:“我爸爸说你都这个岁数了,何必 还参加这种比赛,要是被PK掉了挺尴尬 的。让周遭的人为自己担心,觉得很过意 不去。” (2)播出卫视的媒体效应。一档好的 娱乐节目当然少不了一个好的播出平台。 湖南卫视多年来打造的全国第一的娱乐 收视频道,拥有创新前卫的节目策划、完 善的产业链条、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媒体效 应,使得该节目能够迅速被人们知晓、获 得关注度。仅仅几期节目,这些歌手在比 赛中唱的歌,纷纷登上了全国各大音乐、 视频网站的前三名,每一期节目播出后的 第一天,各大娱乐新闻网站的首页纷纷把 比赛结果等在最醒目的地方,这些歌手也 凭借这一节目实现了自己事业的第二春。 (3)善于制造话题。现在的娱乐节目 要有新闻点,要有话题性,有新闻性才有 关注,轻娱乐已经不能满足观众了,大家 在看节目的同时还想额外得到些什么。 《非诚勿扰》、《我是歌手》都是重娱乐, 需要一种社会的东西折射在里面,中国人 习惯托物言志,不喜欢无聊的东西,需要 有所收获的。好的娱乐节目要有话题性, 要有新闻点。这就是为什么《我是歌手》 中洪涛团队中很多人都是学新闻出身。 (4)不断地调整节目内容。从第一期 开播到现在,几乎每一两期节目内容就会 发生一些微调。比如“从30首80年代名 曲中随机抽取一首”“网友票选最希望你 唱的歌”等等。歌手们通过转转盘的形式 抽取自己要挑战的曲目,能否拿到自己所 擅长的节目就完全靠运气了。这样不断的 微调,增加了节目的可看性。 ○付敏 《我是歌手》的SWOT分析 【摘要】本文结合现代企业战略管理中常用的SW O T分析法,对湖南台推出的《我是歌手》等一系列明星真人秀节目进行分析,并利用SW O T分析法试探寻该类节目出现的瓶颈与机遇。 【关键词】SW O T分析《我是歌手》明星真人秀 60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