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 以诗为词 研究述评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轼以诗为词研究述评

苏轼的“以诗为词”是宋词创作中继柳永大量慢词后另一种创作上的变革,从一定意义上讲,也是中国古代词史上最具革命性的创作变革与理论变革,具有极为深刻与深远的意义

与影响。

刘辰翁《辛稼轩词序》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苏轼以前,词的范围很小,限制很多;到他出来,只当词是诗的一体,凡可以如诗的就可以如词,词可以咏史,可以吊古,可以说理,可以谈禅,可以用象征寄托幽妙之思,可以借音节述悲壮或怨抑之怀,诸如人生的感慨、仕途的升沉、亲友的聚散、自然景物的欣赏等,都可如此,这是词的一大解放。苏轼的以诗为词,首先指的是词所反映的生活内容的扩大,如《江城子猎词》、《念如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日几时有》等词,实为词中的创格。此前,柳永把词引向市民文学,仅只是变换了花间派描写的方式,并未改变描写的内容,其慢词仍不出闺帷行役、男欢女爱的传统范围;而苏轼于柳永拓展词体之后,另辟词的发展领域,从题材方面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体制,把词引向正统诗文的道路,向“士大夫化”发展。在他之前的“曲子词”的曲子,基本上是“轻音乐”,因而其“词”也相应的是“软性文学”,读之让人筋骨酥软。到了苏轼,除了将词体小序发展起来,作词寓以诗人句法外;还引议论入词,在词中大量用经、子典故,从创作形式上改造了词体的各个方面,词的面貌为之一变。其“以诗为词”的主要点,在于把词与诗看成是同等地位的文学样式,有意轼的以诗的意境、诗的创作方法入词,突破音乐对词体的约束,把依赖于音乐传播的歌辞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促成了词体的解放。苏轼使词由“歌者的词”转变为“士大夫”的词,侧重表现作者的旷达襟怀和超然自适的人生态度,较深入地反映了一个饱经忧患而襟怀开阔的士大夫文人精神风貌,如《水调歌头快哉亭作》、临江仙》。苏词充分体现了文人的审美情趣,是典

型的士大夫词。

宋人对苏轼的评价,陈冀《燕喜词序》:议者曰:少游诗为曲,东坡曲是似诗。盖东坡平日耿介直谅,故其为文似其为人。歌《赤壁》之词,使人抵掌激昂而有击楫中流之心;歌《哨遍》之词,使人甘心谵泊而有种菊东篱之心,俗士则酣寐而不闻。少游情意妩媚,见于词则秾艳纤丽,类多脂粉气味,至今脍炙人口,宁不有愧于东坡耶?

胡仔:子瞻佳词最多,其间杰出者,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赤壁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秋词》……凡此十余词,皆绝去笔墨哇径间,真造古人不到处,真可使人一唱而三叹。若谓以诗为词,是大不然。——《苕溪渔隐诗话》后集卷二

十六

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东坡词颇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有点夸张,方智范等:现存东坡词,约有三百首左右。举凡叙事绘景,言志抒情,咏物纪游,怀古感旧,酬唱应答,赠别悼亡,怀亲念远,仍至谈禅说理,滑稽戏虐,儿乎无所不有。——《中国词学批评史》p42,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底1版。

陈模:近日作词者,惟说周美成、姜尧章,而以东坡为词诗,稼轩为词论,此说固当。盖曲者,曲也,固当以委曲为体。——《怀古录》卷中。王灼:东坡先生非醉心于音律者,偶尔作歌,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始知自振。——《碧鸡漫志》卷二。

苏轼《与陈季常书》:又惠新词,句句警拔,诗人之雄,非小词也。但豪放太过,恐造物者不容忍如此快活。——《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三。

汤衡:镂玉雕琼,栽花剪叶,唐末词人非不美也,然粉泽之工,反累正气。东坡虑其不辛而溺乎彼,故援而止之,惟恐不及。其后之元佑诸公,嬉弄乐府,寓以诗人句法,无一毫浮靡之气,实自东坡之也。——《张紫微雅词序》。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促使词

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样式。苏词与苏诗,不仅体调有异,其情致风味也多有不同。苏轼一面革新词体,一面又维护与保护词的特点,注意发挥词体声调协律、句式参差和用韵错落等长处,或中横驰骋、穷极变化,或舒卷自如、深婉不迫,创造了他的古近体诗所未能有的独特

的词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