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二

  • 格式:pdf
  • 大小:345.59 KB
  • 文档页数:6

下载文档原格式

  / 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苏轼的“以诗为词”

孙小丽汉语言文学

摘要:苏轼的一生是极其坎坷的,但这种坎坷在某种意义上成就了词人在宋代文坛独特的地位,这种独特之一表现在其对宋词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词人用一种被人称之为“以诗为词”的手法改革了当时的词风,这种手法产生了广泛的反响。对于“以诗为词”,各个年代的解释不尽相同,其主要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当时,一些词人认为苏词“不协音律”,事实上,苏轼是遵守词律的,苏词是协律的,古人用“不协音律”为理由来非议苏轼“以诗为词”是不符合实际的。苏词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境,发展了词风。而苏轼的政治生活背景和当时词坛的状况是“以诗为词”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

关键词:苏轼;以诗为词;评价

苏轼在宋代文坛上是一位极高的大家,诗文词都达到了极高的造诣,其诗奔放灵动,逸态横生;其文如万斛泉涌,不择地而出;其词更是空灵飘逸,“一洗绮罗

香泽之态”,[1] 如天地奇观。但如果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

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苏词内容丰富,风格多样,而最大特点就是“以诗为词”。结合宋词的流变和当时的社会状况、他的政治生活遭遇,论述“以诗为词”这一文学现象形成的原因及其贡献、在苏词中的表现、前人对此的评价对正确认识苏词和词体的发展都十分有意义。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在今四川省)人。嘉祐

二年(1057)欧阳修知贡举,苏轼与弟弟苏辙同时高中进士,为欧阳修门生。熙宁

四年(1071)反对王安石新法,自请出任地方官,先任杭州通判,熙宁七年调任密

州知州,元丰七年(1079)移知湖州时,因讪谤新法罪被逮至京,此即著名的“乌台诗案”。后因王安石等人的援救而免死,次年到达黄州任团练副使,这时的他已四十五岁了。黄州四年,是他创作的收获时期,前后赤壁赋、赤壁怀古词等作品写

于此时,他旷达的人生观与飘逸的创作风格都成熟了。元丰七年调任汝州团练副使,路过建康,遇到了当时已经隐退的王安石,交谈甚欢。元丰八年(1085)旧派又重新执政,第二年即元祐元年,苏轼还朝,任翰林学士。但由于与旧派人物意见

不合,自元祐四年出知杭州、颖州、扬州、定州。元祐八年,朝廷起用新派,第二

年即绍圣四年(1097)被贬儋州。元符三年赦还,第二年病逝于常州。由上可知,苏轼的一生是极其坎坷的,然而词人在困难面前并未低头,而是勇往直前,百折不挠,词人的努力造就了其在宋代文坛独特的地位,这种独特之一表现在其对宋词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词人用一种被人称之为“以诗为词”的手法改革当时的词风,开拓词的题材,提高词的意境。这种手法产生了广泛的反响。

“以诗为词”一语,首见于陈师道的《后山诗话》。它说:“退之以文为诗,子瞻

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2] 陈师道并未具体明

确地解释何谓“以诗为词”,仅以“雷大使之舞”为喻,点出苏词“要非本色”,然而

“以诗为词”从此却成了词学研究及文学批评中的重要概念。实际上,陈师道说苏轼“以诗为词”,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说他的词有不合音律处;一是说他的词不同

于传统的词风,与词的所谓“本色”不合。认为他的词不同于《花间》、南唐以来的“正规”的词风,似乎带进了某种诗里才有的东西。刘熙载说得较为具体:“东坡词似老杜诗,以其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也。”[3] 现代词学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很多学者对“以诗为词”的概念做了很深且有创造性的解释。如袁行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学史》认为“以诗为词”是将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主要表现为用题序和用典。[4] 吴熊和先生认为:“凡可入诗的,亦以入词;可于诗言之的,亦于词言之。苏轼“以诗为词”的含义,实即如此”。并认为‘以诗为词’是对苏词从内容到风格,从用调到用律全面革新的一句总结。[5] 可见,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以诗为词”这个概念总与诗歌的某些方面有一定的关联。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以诗为词”的手法是苏轼变革词风的主要武器,即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移植到词中,

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制约和束缚,把词从音乐的附属品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苏词中比较成功的表现是用题序和用典。

在中国词史上,苏轼开创的豪放词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词的这一巨大贡献受到了多数人的肯定,但也遭到了许多批评。他们认为苏词“不协音律”,而“音律”又是词的本色最重要的体现。那么实际是否如此呢?苏词是否真的不协音律呢?苏轼曾自谦平生“有三不如人”,其中之一即“唱曲不如人”,这往往成了别人攻击其词的口实。其实,在古代的文献中,有大量关于苏轼能唱曲的记载。《东

坡志林》卷七说“旧传阳关三叠,然今世歌者,每句再叠而已。若通一首言之,又是四声,皆非是,或每句三唱,正应三叠之说,则从然无复节奏,余在密州,有丈勋官以事至密,白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婉转凄断不类,乃至唐本三叠盖如此。及至

换黄州,偶得乐天对酒云:‘相逢且莫推辞醉,听歌唱阳关第四声。’注云:第四声为劝君更进一杯酒,以验之,若一句再叠,则此句为第五声,进为第四声,则一句不叠审矣”。可见苏轼不仅重视音律,且对音律的探究也是不遗余力的。因此他在作词时也是“协律”的。

自苏词问世以来,对苏轼“以诗为词”这一文学现象的研究就未曾间断过,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评价。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词论家都基本上是肯定“以诗为词”手法的运用给词坛带来的突破性与贡献性的,认为它丰富了词的写作方法,开拓了词境,给词的发展注入了新的艺术活力和生命力。下面列举一些对“以诗为词”所做的肯定性评价,并结合一定的作品来分析“以诗为词”在词中的表现,同时阐述这一艺术手段对词的发展做出的贡献。

第一,苏词提高了词的品位,扩大了词的内容,达到了意境广阔,格调高远。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苏轼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品位,把词人的言情与诗人的言志相结合起来,苏轼的词无事不可写,无意不可入。其词内容空前充实广泛。举凡政务时事、川山景物、城乡风光、人情酬答、纪游怀古,无论大小、雅俗,都可写入词里。刘辰翁说:“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6] 不仅大大突破“艳科”为主的局限,也远远超过前人所吟咏的个人狭隘生活。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在词中,词人把对自然山水的关照与对历史、人生的反思相结合起来,在雄气壮阔的自然美中融入深沉的历史感和人生感慨。“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