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安徽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二O一七年二月

前言

《多媒体技术》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高等教育的专业选修课程。《多媒体技术》是一门集理论性与实践性为一体的课程,既要掌握概念,又要动手编程,还要上机调试运行,必须理论结合实践。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多种软件的学习,掌握多媒体作品的设计思路和通用制作流程;通过动手实践进行多媒体作品的制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多媒体技术应用的技巧。

学习本课程的要求是:学习多媒体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将它应用到实践中,实验环节是本课程很重要的一部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制作正从以光盘为中心转向以网络为中心,本课程是以网络多媒体为中心进行教学。

先修课程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计算机基础知识,其先修课程为《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计划30学时,1.5学分。

选用教材:《多媒体技术应用教程》赵子江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年出版

教学手段:讲授法、投影演示、上机实践等相结合。

考核方法:考查

教学进程安排表: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

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出现背景,应用范围、技术的发展,主流多媒体软件名称及主要功能,多媒体的制作流程,以及多媒体制作中包含的创意设计。

本章计划理论课1学时。

二、课程内容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

1.1概述

1.1.1 多媒体技术的社会需求

1.1.2多媒体技术的技术背景

1.2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

1.3多媒体基本概念

1.3.1什么是多媒体

1.4 多媒体软件

1.5 多媒体应用领域

1.6 多媒体的制作过程

1.7 多媒体的创意设计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1、重点:多媒体软件的种类和功能,多媒体产品的制作流程。

2、难点:多媒体产品的制作流程。

3、教学手段:投影

四、思考与练习

1、什么是多媒体技术?它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如何进行多媒体项目的开发?

第二章多媒体个人计算机

一、学习目的

了解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组成,以及MPC标准的历史。

了解CD-ROM的出现对多媒体技术的影响

了解显卡,声卡,存储设备的种类,触摸屏,扫描仪,打印机和投影机的工作原理和技术参数的含义。本章计划理论课2学时。

二、课程内容

2.1 基本概念

2.1.1多媒体关键技术

2.1.2 MPC介绍

2.2 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设备

2.2.1 CD-ROM

2.2.2 显示适配器与显示器

2.2.3 声音适配器与声音还原

2.3 存储设备

2.3.1 半导体存储器

2.3.2 CD-R与CD-RW

2.3.3DVD

2.3.4 硬盘

2.3.5 闪盘

2.4 触摸屏

2.5 视频卡

2.6 扫描仪

2.7 数码相机

2.8 打印机

2.9 投影机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1、重点: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标准,各种组成部件的功能,各种外设的工作原理

2、难点:各种组成部件的功能,与总线的关系,存储介质的种类和特点,各种外设的工作原理.

3、教学手段:投影

四、思考与练习

1、介绍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组成,

2、介绍各种外设的工作原理。

第三章美学基础

一、学习目的

了解美学的概念,美学在多媒体技术中发挥的作用,平面构图的规则,色彩构成的规则。

本章计划理论课3学时。

二、课程内容

3.1 美学的概念

3.3.1 什么是美学

3.1.2 美学的作用

3.1.3 美学的表现手段

3.2 平面构图

3.2.1 平面构图规则

3.2.2 平面构图应用

3.3 色彩构成与视觉效果

3.3.1 色彩构成概念

3.3.2 三原色

3.3.3 色彩三要素

3.3.4 颜色的关系

3.3.5 颜色搭配要点

3.3.6 色彩的意义

3.4 其他数字信息的美学基础

3.4.1 图像美学

3.4.2 动画美学

3.4.3 声音美学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1、重点:平面构图规则,色彩构成规则,颜色的三要素和关系.

2、难点:平面构图规则和色彩构成规则

3、教学手段:投影

四、思考与练习

1、平面构图的规则有哪些?

2、色彩构成的规则有哪些?

第四章多媒体数据描述

一、学习目的

了解静态图像BMP,TIFF,JPEG,GIF的文件结构及各部分包含的内容。

了解单色图像和彩色图像像素值的含义

了解视频文件的参数及数据量计算方法

了解WAV和MIDI数据的内容和差异

本章计划理论课3学时。

二、课程内容

4.1 静态图像文件

4.1.1 数据格式

4.1.2 单色图像描述

4.1.3 彩色图像描述

4.2 动态图像文件

4.2.1 视频模拟描述

4.2.3 AVI文件描述

4.3 声音文件

4.3.1 WAV文件描述

4.3.2 MIDI文件描述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1、重点:BMP,TIFF,JPEG,GIF的文件结构及相关算法,单色彩色图像的图像通道

2、难点:JPEG的文件结构及采用的压缩算法

3、教学手段:投影

四、思考与练习

1、静态图像BMP,TIFF,JPEG,GIF的文件结构是什么样的?

第五章多媒体数据压缩技术

一、学习目的

(1)掌握数据压缩的目的,数据压缩的前提条件。

(2)数据压缩的分类

(3)各种数据压缩算法的原理,优缺点。

本章计划理论课3学时。

二、课程内容

5.1 数据压缩基本概念

5.1.1 信息量和熵

5.1.2 数据压缩的条件

5.1.3 数据冗余

5.2数据压缩算法

5.2.1 数据压缩算法分类

5.2.2 行程编码原理

5.2.3 霍夫曼编码原理

5.2.4LZW压缩编码

5.2.5PCM编码

5.2.6JEPG压缩算法

5.2.7MPEG压缩算法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1、重点:霍夫曼编码原理,LZW压缩编码,JEPG压缩算法,MPEG压缩算法

2、难点:JEPG压缩算法,MPEG压缩算法

3、教学手段:投影

四、思考与练习

1、使用霍夫曼编码对compressed进行编码。

第六章图像处理技术

一、学习目的

了解图像与图形的区别,掌握图像的性质:分辨率,颜色深度,文件格式,文件体积。

了解图像获取的途径:扫描,拍摄

会使用图像浏览软件ACDSee

掌握Photoshop CS的基本操作:选区,色调处理,裁剪,旋转,图层控制,文字编辑,图像组合,滤镜使用。

本章计划理论课3学时。

二、课程内容

6.1 图像原理

6.1.1 图像与图形

6.1.2 图像分辨率

6.1.3 图像颜色深度

6.2 图像文件

6.2.1 图像文件格式

6.2.2 图像文件体积

6.3 图像的获取

6.3.1 获取途径

6.3.2 图像扫描技术

6.3.3 数码拍摄技术

6.4 图像浏览

6.4.1 图像浏览软件简介

6.4.2图片浏览软件界面功能

6.4.3 图像文件格式

6.5 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CS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1、重点:图像获取技术,ACDSee的界面功能,Photoshop CS的基本操作

2、难点:图像拍摄中的感光度,景深,构图。ACDSee 对图像简单的处理,Photoshop CS 的选区,图层概念

3、教学手段:演示、投影

四、思考与练习

1、使用PhotoShop CS按照课堂中学到的基本操作处理一张图片,作业上交中需包含所用素材及最终图片。

第七章动画与视频制作技术

一、学习目的

了解动画的原理,GIFCON制作简单动画的方法,Flash制作动画的使用方法。

了解Flash时间线的技巧以及Magic Morph制作变形动画的方法。

3Ds Max的使用方法。

Premiere和爱剪辑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本章计划理论课3+3+3+3=12学时。

二、课程内容

7.1 动画基本概念

7.1.1 什么是动画

7.1.2 动画的历史

7.1.3动画的规则

7.1.4 全动画与半动画

7.1.5 动画的制作过程

7.2 计算机动画

7.2.1 计算机动画的基本概念

7.2.2 制作动画的条件

7.2.3 动画制作软件

7.3 网页动画制作技术

7.3.1 基本概念

7.3.2 GIFCON软件

7.3.3 动画流程

7.3.4 Flash动画

7.3.4 Flash动画

7.3.5 动画绘制,制作,添加声音

7.4 变形动画

7.5 三维动画制作技术

7.6 视频处理技术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1、重点:Flash制作动画的使用方法,Magic Morph制作变形动画的方法,3Ds Max的使用方法,Premiere和爱剪辑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

2、难点:Flash制作动画中时间线的意义,Magic Morph制作变形动画的对应点的选取,3Ds Max波动工具和boolean处理的使用方法,Premiere和爱剪辑视频编辑软件的视频处理

3、教学手段:演示、投影

四、思考与练习

1、使用Flash制作简单的动画:形状变形或简单位移;

2、使用Magic Morph制作简单的变形动画;

3、通过3Ds Max软件制作三维模型。

4、利用Premiere或者爱剪辑视频编辑软件编辑一小段视频。

第八章数字音频处理技术

一、学习目的

了解声音的三要素,数字音频文件,采样,Goldwave的使用方法(剪切,混响,频率均衡,合成,声道编辑,多格式保存),Cooledit的使用方法(去噪,混响,声道编辑)本章计划理论课3学时。

二、课程内容

8.1 基本概念

8.1.1 声音基本特点

8.1.2 数字音频文件

8.1.3 音质与数据量

8.2 数字音频采样

8.2.1 基本概念

8.2.2 CD音乐采样

8.2.3 自然声采样

8.3 一般音频编辑技术

8.3.1 GoldWave软件简介

8.3.2 编辑区域

8.3.3 简单音频编辑

8.4 高级音频编辑技术

8.4.1 设置播放控制工具

8.4.2 淡入淡出

8.4.3 混响时间

8.4.4 频率均衡控制

8.4.5 时间调整

8.4.6 音量自由控制与合成

8.4.7 声道编辑

8.4.8 多格式保存

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

1、重点:Goldwave的使用方法。

2、难点:Goldwave的音效处理

3、教学手段:演示、投影

四、思考与练习

1、用Goldwave或者Cooledit对一小段音频进行处理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说明 课程性质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一门主要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有极广泛的实用性,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可视化的真实感结合起来,使其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如何进行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多媒体制作,了解一些多媒体数据压缩的知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系统开发和应用三部分,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讲述了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等基本概念,以及声音卡、视频卡、CD-ROM驱动器、触摸屏和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操作技术部分介绍了声音、文字和图像的组合应用,数字电影的获取与编辑,多媒体著作工具和多媒体程序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系统开发和应用部分重点阐述了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相关概念、系统开发的流程和系统界面设计等内容。 教学时数 课堂教学时数:2×20学时实验时数:2×16学时 教学方式 1.本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32学时,建议在windows Xp或Windows2000系统上完成实验。 3.对关键性概述、技术及整体实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考核方式 第一篇基础理论知识 第1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论 教学要点 本单元主要介绍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关键特性,多媒体系统层次结构、多媒体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多媒体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在多媒体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81210212 英文课程名:The Development of Multimedia Course 总学时:72(其中含实验教学 36 学时) 学分:4学分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广播电视编导 预修课程:多媒体素材处理、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要求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是现代教育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它系统、完整地讲述了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原理及应用软件——Authorware等的使用,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课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方法;并能独立完成大型、完整、自选主题的多媒体CAI课件,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三部分:基本理论部分、基本实践部分和课件开发部分。 第一部分:基本理论部分 6课时 专题一:多媒体技术与课件设计 2课时 专题二: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开发流程 1课时 专题三: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学习理论基础 2课时 专题四:多媒体教学模式 1课时 第二部分:基本实践部分 20课时 第一节 Authorware基础 1课时 1、常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创作工具

2、Authorware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多媒体素材的引入与编辑 3课时 1、Authorware基本操作 2、在多媒体课件中输入与编辑文本、图形、图像 3、在多媒体课件中设计动画、引入声音和影片 4、在多媒体课件中设置时间延迟和擦除效果 第三节交互式多媒体CAI课件的创作(上) 4课时 1、交互的概念 2、交互循环的组成 3、使用按钮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4、使用热区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5、使用热物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6、使用移动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第三节交互式多媒体CAI课件的创作(下) 4课时 1、使用下拉式菜单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2、使用按键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3、使用条件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4、使用尝试交互、时间限制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5、使用文本交互制作交互式多媒体课件 6、使用、调试永久性响应 第四节导航式多媒体作品的制作 2课时 1、导航结构的组成 2、分析框架图标程序流程 3、使用超文本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courseware 授课专业:英语学时:34 学分:2 开课学期:2017?2018学年第1学期 适用对象:师范专业学生、英语(教育)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课件设计与制作》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 课程是集PPT设计理论与制作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应用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PPT设计与制作基本理念,了解PPT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PPT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PPT设计、制作与演示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及在课件中使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掌握课件设计中的动画设计、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重点掌握演示型、交互型和资料型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PowerPoint 课件制作基础(1学时) 第二章让PowerPoint课件清晰表达文字(3学时) 第三章让PowerPoi nt 课件更形象------------ 图形和图示 (3学时) 第四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直观——图像(3学时) 第五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直观——图表(3学时) 第六章让PowerPoint课件有声有色一一声音和视频(3学时)

第七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生动——动画(5学时) 第八章PowerPoint课件界面设计(4学时) 第九章PowerPoint课件交互设计(7学时) 第十章典型PPT课件应用解析(1学时) 第^一章顺畅地播放PPT课件(1学时)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及在课件中使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教学难点:课件设计中的动画设计、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演示型、交互型和资料型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方法。 五、教学时数分配 教学时数34学时,其中理论讲授22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六、教学方式 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与上机实践教学为主,教学中注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等方法。 七、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应该在学生学习了计算机文化基础、课程教学法、教育学、教育心理学课程后开设,经过本课程的学习,能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打下良好的学习基础,促进学生教育实习、教育见习的开展。 八、考核方式 期末考试以提交课程设计作品的形式进行;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比例为7:3 ;平时成绩以提交实验报告册和设计作品及出勤情况进行考查。 九、教材及教学参考书(仿宋四号,加粗): 主教材:让课堂更精彩:精通PPT课件设计与制作,廖亮,清华大学出版社,第一版,2014年6月。 参考书:让教学更精彩:PPT课件高效制作,孙方,电子工业 出版社,第三版,2015年7月

《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02430403 课程名称:课件制作 英文名称:Courseware Authoring 课程性质: 专业选修课 总学时: 54 学分: 3 适用对象: 小教专业本科一年级学生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 二、编写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 《课件制作》是高等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它主要讲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方法、基本原理,以及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和应用的方法,为学生教育实习和今后从事计算机辅助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理解课件设计与制作对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的重要意义,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能,重点掌握演示型、交互型和网络型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方法。 本课程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部分,理论教学27课时;课堂实践27课时。 (三)课程的重点和难点 本课程的讲授跨1个学期,分为《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设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和《多媒体课件制作》三个部分。本课程重点是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计算机网络应用的能力;难点是多媒体及其在课件制作中的应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与课件设计》的重点章节是第1章第4节、第2章第2节。难点章节是第2章第5节。 《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的重点章节是第2章第2节、第3节、第4节。难点章节是第2章第5节。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重点章节是第4章、第5章。难点章节是第4章第2节、第4章第3节、第5章第2节、第5章第3节。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件制作》教学以多媒体演示教学与上机实践教学为主,在教学中要多开展网络教学活动。在加强基础训练的同时,采用多媒体演示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操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开课单位:计算机工程学院 课程负责人: 适用于本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教学时数: 72学时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高等教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必修的专业任选课,它是一门注重理论,强调操作的综合性课程。其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微课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制作和开发微课的各种工具软件,使学生能够独立开发出微课课程,并对微课有比较全面﹑新颖﹑务实﹑科学的认识。本课程重点讲授微课基础知识和制作工具。包括微课概念的基本知识、微课教学设计原理、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Photoshop CS6图像处理、Flash CS6动画制作、PowerPoint2010教学课件制作、会声会影X5视频编辑及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应用。 本课程先修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导论》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主要有《3DMax》等多媒体软件应用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本课程旨在使学生基本掌握微课基础知识和基本制作、开发技能,重点掌握PowerPoint2010教学课件制作和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的基本操作。 2、该课程内容包括:微课基础知识和制作工具。包括微课概念的基本知识、微课教学设计原理、获取信息化教学资源、Photoshop CS6图像处理、Flash CS6动画制作、PowerPoint2010教学课件制作、会声会影X5视频编辑及Camtasia studio录屏软件应用等。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模块1 微课基础知识 1、教学内容 掌握微课的背景,微课概念,微课的组成、特点、特征与分类,微课应用,微课的发展。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微课的概念,微课的特点,了解制作微课的方法和工具,微课的应用。 3、重点、难点 微课的概念,了解制作微课的方法和工具。 模块2 微课的教学设计与开发流程 1、教学内容 微课的学习理论基础,微课的传播理论基础,微课程与微课的教学设计,微课的开发流程与案例介绍,微课开发的注意事项。 2、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微课的学习和传播理论,掌握微课的教学设计原理,熟悉微课开发流程。 3、重点、难点 微课的教学设计原理,开发流程。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于教育技术学本科专业) 课程编码:161213290 学时:32学时学分:2 开课学期:5 课程类型:专业限选课 先修课程: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基本原理等 教学手段:多媒体 一.教学目的与任务: 《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是教师教育类本科专业方向课程。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无论在大学校园,还是中小学的课堂,越来越多的教师将多媒体课件应用于教学中,取得了非常好的辅助教学的效果。当前教育部启动实施的“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其宗旨是全面培训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促进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运用。本课程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意识,了解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知识,熟悉多媒体课件制作流程,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工具powerpoint、Flash和Authorware的基本操作。 目前,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计划正在国家级、省市级分层次逐步落实。本课程教学将依据教育部《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标准(试行)》和《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大纲》,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树立教育技术应用意识和态度,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知识与技能,感悟信息技术教育应用与创新,具备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中的基本要求,适应基础教育新课程标准和新课程教学的需要。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多媒体课件制作基础 〖目的要求〗 1、了解多媒体课件的特点、分类; 2、掌握多媒体的环境要求和制作过程; 3、理解多媒体课件分类方法。 〖教学内容〗 1.1 多媒体课件概述 1.1.1 多媒体课件定义 1.1.2 多媒体课件的特点 1.1.3 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1.1.4 设计多媒体课件的基本要求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进度计划表

《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大纲课程总述

第一章初识PowerPoint 2003 ( 2课时) 1、教学目的 ?了解PowerPoint基础知识; ?了解制作多媒体的软件; 2、教学要求 知道PowerPoint只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之一,熟悉PowerPoint基础知识。 3、教学重点 powerpoint基础知识。 4、教学难点 powerpoint新建、保存、加密、重新打开。 5、教学内容 一:初识ppt 1 :ppt 的安装 2 :运行ppt 3 :ppt 的界面简介 二:演示文稿的基本操作 1 :创建新的演示文稿 2 :打开已有的演示文稿 3 :保存和退出演示文稿 4 :加密演示文稿 三、多媒体软件分类

第二章 Powerpoint课件常见误区及问题( 1课时) 1、教学目的 ?PowerPoint≠动画≠繁多的文字≠杂乱的颜色 ?认识PowerPoint≠多媒体≠课件 ?课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逻辑 .... ?了解多媒体课件的规划与设计的全过程; 2、教学要求 PowerPoint只是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软件之一,与课件是有本质区别的。课件的规划必须以教学设计为中心,课件的多媒体功能借用PowerPoint工具实现。 3、教学重点 powerpoint与多媒体课件的比对。 4、教学难点 powerpoint(幻灯片)和多媒体课件之间的认识误区。 5、教学内容 1、杂、乱、繁、多与齐、整、简、适PPT 示例比对; 2、PPT与课件之间最大区别——“缺乏逻辑”; 3、PowerPoint 与多媒体的关系,与课件之间的认识误区;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doc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技术 课程类别:选修周学时:2 学时总学时:36学时 编者姓名:李才伟单位: 计算机科学系 ______________ 职称:副教授 授课对象:计算机各专业本科生编写日期:2013年2月25日 课程目的与教学基本要求 多媒体技术的内容丰富且应用广泛。通过木课程的学习,掌握各种媒体(文、声、图、像、动逝、视频)的性质及其数据的处理、存储和传输;掌握多媒体数据的压缩算法、编码标准与存储格式;了解光存储和多媒体网络通信等技术;掌握超文木的概念与模型;了解多媒体技术的主要应用。重点掌握数据压缩、编码标准、标记语言(网页设计)与开发编稈等主要内容。 先修课程与后继课程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程序设计、Windows高级编稈及实践 后继课程:无 教学参考书 ~李才伟.多媒体技术基础.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岀版社,2009.9. 林福宗.多媒体技术基础(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 李泽年、Mark S. Drew.多媒体技术教程.机械工业岀版社,2007.1. Tay Vaughan.多媒体技术及其丿应用(第6版).清华人学出版社,2004.11 鄂大伟.多媒体技术基础与应用(第二版).高等教育岀版社,2003.9. 钟玉琢等.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8. Ralf Steinmetz & Klara Nahrstedt.多媒体原理(第一册)媒体编码及内容分析.电了T业出版社,2003.8. 钟玉琢等.多媒体计算机技术基础及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6 马华东?多媒体技术原理及应用.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8. 胡晓峰.多媒体技术教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1.

多媒体技术与制作教学大纲精

《多媒体技术与制作》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目标 《多媒体技术与制作》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高职高专学生的一门实践性环节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涉及面广,有广泛的适用性,是教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后进行实际运用的课程。 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可视化的真实感结合起来,使其应用渗透各个领域,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懂得用适当的多媒体软件处理声音、图像、动画等不同多媒体素材, 学会综合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制造。 根据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教学计划的要求,本课程应该达到以下教学目标 1.学 生知识结构目标 (1) (2) (3) (4) (5) 掌握多媒体技术基础知识和多媒体个人计算机的基本配置。掌握多媒体在计算机中的信息表示方法。 掌握相关声音媒体编辑软件的使用。 掌握多媒体制作的流程和技巧。 掌握多媒体创作工具Authorware7.0基础知识。

(6)掌握利用多媒体创作工具 Authorware7.0 制作的多媒体作品的方法和 制作技巧。 2.学生 专业能力目标 (1) (2) (3) (4) (5) 3.学生专业素质目标 (1)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敬业的职业态度。 三、教学要求 1.教学改革要求 (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采取“现学现用”的方式,将学过的知识通过具体实例的讲解,让学 生更快地掌握所学的知识,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效果。 (3)采用课程实训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更加系统地、专业地对所学的知识进 行加强和巩固。为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2.课堂教学要求 (1)教学内容上强调专业能力的培养,突出重点、难点,结合实际,符合 教学改革的要求。 (2)教学方法上,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大量 使用案例分析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和学习兴趣。 (3)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判断、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 技能的要求 (1) (2) (3) 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 (1)《网页三剑客》使学生掌握图片、动画和网页元素的制作和编辑。 培养学生书写作品策划书和绘制作品流程图的能力。 正确、完整、清晰地对各种素材的制作和编辑。 培养学生 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以培养“多媒体操作员”为主要目标。 利用各种媒体编辑软件对各种素材进行制作和编辑。 熟练使用多 媒体创作软件 Authorware7.0 制作多媒体作品。 掌握多媒体作品的后期制作和处理。 四、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教学大纲培训讲学

《幼儿园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教学大纲 课程总学时:72 周学时数:2 学分:2 课程类型(必修/选修):必修 开课(系)院: 执笔人: 审核人: 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是师范类各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与CAI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设置本课程的目的和要求是: 1、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2).使学生了解CAI的发展现状,掌握CAI课件制作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使学生能正确使用多媒体教学平台,具备应用和制作CAI课件的能力。 (3).掌握二种以上多媒体制作软件,能独立完成一个CAI应用系统的开发设计,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2、教学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经过多层次、多方式教学的全面训练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能力和要求: (1).了解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的基本知识、知道计算机课件的基本构成、掌握多媒体课件开发流程 (2).了解多媒体课件素材的基本种类、功能及常用多媒体素材的特点;掌握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作技术 (3).掌握应用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Flash、Authorware7.02、几何画板及MicrosoftProducer使用方法,具有使用计算机制作多媒体课件的能力;了解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做到教学与实践并重。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逐步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第一部分理论教学 第1章幼儿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与评价(4学时) 主要内容: 1.1 幼儿园课件设计与制作的理论基础 1.2 幼儿园课件设计的内容与方法 1.3 幼儿园课件的基本类型 1.4 幼儿园课件的制作工具与规范 1.5 幼儿园课件的评价 要求: 1、了解多媒体技术的发展现状;掌握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关键特性; 2、掌握多媒体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功能、关键设备;掌握多功能教室的教学流程; 3、了解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的有关概念和数字化过程; 4、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相关概念与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流程; 5、掌握MCAI课件设计原则与制作yyf功能教室的教学流程。方法; 6、掌握常用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 第二章多媒体课件素材准备(6课时)主要内容: 2.1 素材的分类 2.2 文本素材的处理 2.3 图像素材的处理 2.4 声音素材的处理 2.5 动画素材的获取与制作 要求: 1、掌握多媒体课件素材的分类,正确识别各类素材的文件格式及转换方法。 2、在各类素材中,至少能熟练运用一种软件来处理所需素材。 3、l掌握Flash软件的操作步骤与动画文件导出方法; 4掌握典型Flash动画的制作方法; 5理解交互控制原理,会用Actionscript进行编程; 6能与PowerPoint配合使用,制作灵活多样的课件作品。 第3章演示型课件制作 主要内容: 3.1 演示型课件的创建 3.2 演示型课件的编辑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开放小教本科适用,54学时)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多媒体课件制作与应用》是开放专业小学教育的一门选修课。内容涉及运算机辅助教学的有关差不多概念和课件开发环境、课件开发素材的制作和编辑、课件开发的方法、实例等方面。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够把握运算机辅助教学的差不多概念和方法,能较熟练地用有关课件制作软件制作多媒体课件。 二、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 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的层次上,按“把握、明白得、了解”三个层次要求。 第二部分教学媒体和教学过程建议 一、学时分配 本课程课内打算学时数为54学时,各部分内容学时数建议分配如下: 序号教学内容 授 课 实 验 备注 1 模块一多媒体技术 基础知识、多媒体 CAI课件的设计开发 (补充) 第1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1 第2章多媒体数据基础 1 第3章多媒体运算机环境 1 多媒体CAI课件的设计开发(补充) 1 2 模块二多媒体素材 的采集与制作 第4章多媒体素材的采集与制作(图像素 材、动画素材) 4 12 学做合 一 第5章用屏幕抓图软件采集多媒体素材 1 1 3 模块三多媒体课件 制作 第6章认识Authorware 1 1 学做合 一 第7章Authorware在多媒体创作中的应用 4 12 合 计 14 26 二、课程考核 采纳期末考试成绩与平常作业、实验成绩相结合作为本门课程的考核成绩的方式。其中:平常考核占考核总成绩的30%,期末考试占考核总成绩的70%。 学生期末卷面考试、平常成绩均合格才获得本课程的学分。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本课程涉及的应用软件较多,实践性较强,为保证教学成效,建议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互结合,以实践为主。面授须在多媒体教室授课。

多媒体设计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设计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设计制作课程编码:10000120 学时:64学时学分:4学分 开课学期:第5学期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基础课 适用专业:广告学 先修课程:计算机辅助设计(一)、计算机辅助设计(二)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主要讲授视频编辑软件的使用方法与创作技巧。所讲授知识可以使学生在摄影和摄像课程中拍摄的素材进行编辑制作,也可以使学生运用计算机进行创作视频广告和宣传片等作品。此课程选取Adobe公司的Premiere和After Effects软件进行讲解和实例操作。Premiere软件侧重于素材的采集、剪辑与重组,适合于制作较长视频短片,对于学生对所拍摄素材进行采集和剪辑是必不可少的软件之一。After Effects侧重于视频特效的制作,适合制作时间较短但效果丰富的视频片段,对于学生掌握并制作视频广告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着重讲述Premiere软件的采集、剪辑和输出等功能以及After Effects 中涉及到的基本时间轴动画、文字特效、视频特效、转场特效、粒子特效、光线特效、粒子系统、置换变形特效、Expression表达式和第三方插件应用等知识,培养学生在掌握多媒体设计制作的理论基础上,综合运用多方软件进行创作完整的视频作品。 二、基本要求 使学生掌握多媒体设计制作的理论基础、学会管理视频和音频素材。熟练掌握运用After Effects制作影视后期特效的方法与技巧。掌握视频采集和输出方法,并熟练与其它软件相结合进行设计制作。

三、教学内容 (一)Premiere编辑基础知识 本章内容: 本章要求: 熟悉Premiere的主要界面, 熟练掌握如何创建一个新项目并对素材进行浏览和分析,学会在素材窗中整理素材。 掌握如何导入素材。 熟悉监视器窗口的使用方法。能够熟练的为影片打点。熟练掌握时间线窗口轨道的使用,掌握时间线窗口工具箱的使用方法。 熟悉对项目加入字幕、切换效果和视频特效。 学会添加声音效果,用Preview预演切换和特技效果,能播放并输出影片。 (二)Premiere转场与premiere滤镜特效 本章要求: 熟悉Transition面板的控制菜单。 熟练掌握给素材添加切换和进行常见切换参数设置,熟悉单轨道编辑模式下切换的应用和如何变更默认的切换效果。 熟练掌握视频特效的基本应用方法,学会使用关键帧和关键帧面板,熟悉特效使用技巧。 (三)字幕的制作 本章要求: 熟练掌握字幕属性控制,包括字幕类型、字幕模板、使用样本帧等等。 掌握工具栏的使用,包括选取工具、旋转工具、水平文字工具和垂直文字工具、横排文字工具和竖排文字工具、路径文字工具和图形工具。 能控制对象属性,包括文字对象的属性控制、图形对象的属性控制、图形对象和文字对象混排。 掌握字幕样式的存储和使用、建立新的字幕样式、管理样式库,熟悉滚动的参数设置。 (四)音频的编辑技巧及影视作品输出方法 本章要求: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集美大学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1.课程编号:5016320 2.课程中文名称: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英文名称:Design And Production Of Multimedia Courseware 3.课程总学时:48 ,其中:讲课:32 ,实验:16 ,上机:,实习:,课外:。 4.课程学分:2.5 5.课程类型:专业必修 6.开课单位:教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教研室 7.适用专业:教育技术学专业 8.先修课程:大学信息技术基础、教学设计、计算机辅助教育、多媒体技术应用等 9.课程负责人:蔡伟 (注:课程编号、学时、学分、类型等均必须与2012版培养方案一致)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 1.课程说明: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能力是本专业学生必备的一项基本能力。 2.教学目的: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多媒体课件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上为多媒体课件创作打好坚实基础。 3.教学要求: 学生应熟练掌握和应用PowerPoint和Flash这2种主流多媒体课件制作软件的最新版本(相对),进行多媒体集成、交互控制,能够运用交互操作的方法完成教学信息的组织和表达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多媒体技术基础 教学要求:掌握多媒体技术的基础理论、相关学科知识以及一些必备的基础技术和技能。 重点和难点: 1、制作多媒体课件的步骤。 2、课件制作工具的选择。 教学内容: 1.1 多媒体技术概述 1.2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环境 第二章课件素材的准备与加工 教学要求:掌握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常用素材的搜集、整理、获取以及编辑的基础技术和技能。 重点和难点:视频和动画素材的获取。 教学内容: 2.1 文本素材 2.2 图形、图像素材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 纲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多媒体技术》教学大纲 说明 课程性质 《多媒体技术》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一门主要课程,该课程的特点是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并有极广泛的实用性,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可视化的真实感结合起来,使其应用渗透到各个领域。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理解多媒体技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功能,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了解如何进行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多媒体制作,了解一些多媒体数据压缩的知识,从而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分为基础理论知识、操作技术、系统开发和应用三部分,基础理论知识部分讲述了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多媒体数据压缩编码等基本概念,以及声音卡、视频卡、CD-ROM驱动器、触摸屏和多媒体计算机硬件的相关知识;操作技术部分介绍了声音、文字和图像的组合应用,数字电影的获取与编辑,多媒体著作工具和多媒体程序设计等几方面的内容,系统开发和应用部分重点阐述了多媒体应用系统的相关概念、系统开发的流程和系统界面设计等内容。 教学时数 课堂教学时数:2×20学时实验时数:2×16学时 教学方式 1.本课程概念多,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充分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32学时,建议在windows Xp或Windows2000系统上完成实验。 3.对关键性概述、技术及整体实现思想方面的问题可辅以课堂讨论的形式。 考核方式 第一篇基础理论知识 第1单元多媒体技术概论 教学要点 本单元主要介绍多媒体的基本概念,多媒体技术的含义,关键特性,多媒体系统层次结构、多媒体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等。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第一节多媒体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多媒体系统的层次结构 第三节多媒体的发展历程 第四节在多媒体的相关技术及其应用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阅读使人快乐,成长需要时间 《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一、层次与学制:本科,四年制 二、教学时数:60学时,二年级学生开设,周学时:3 三、适用专业:全院各专业 四、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为全校公共选修课程。它是大学计算机教育中的提高课程,为培养较高层次的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而设置。本课程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教育技术技能,使教育和技术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多媒体应用能力,为学生今后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 根据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文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的相关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了解有关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掌握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相关理论,能在一个特定多媒体编辑系统下,完成综合多媒体课件的设计与制作,培养学生多媒体应用能力。具体课程要求如下: (一)了解Authorware软件的工作环境。 (二)掌握图形图像的绘制、文本的输入操作。 (三)掌握等待图标、擦出图标、移动图标的应用。 (四)掌握建立交互分支的方法。 (五)掌握框架和导航功能图标的使用方法。 (六)掌握分支结构的应用。 (七)掌握声音图标、数字电影图标的运用。 (八)了解变量函数的使用方法。 (九)了解Authorware 的打包发布。 六、教学主要内容和学时分配 第1章Authorware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Authorware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界面;简单片头的制作。 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1学时(实践) 第2章添加图形图像 主要内容:导入图像和绘制图形;图形图像的属性设置。 学时分配:2学时(理论)+1学时(实践) 第3章添加文本 主要内容:文本的输入;文本属性的设置。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 学大纲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多媒体课件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Designandproductionofcourseware 授课专业:英语学时:34 学分:2 开课学期:2017~2018学年第1学期 适用对象:师范专业学生、英语(教育)专业学生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英语课件设计与制作》是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科基础课。本课程是集PPT设计理论与制作实践于一体的综合应用课程。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PPT设计与制作基本理念,了解PPT设计的基本步骤,掌握PPT制作的基本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PPT设计、制作与演示能力,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并最终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多媒体课件设计与制作的基本原理与方法,掌握多媒体素材的获取、加工、制作及在课件中使用的基本方法与技能,掌握课件设计中的动画设计、界面设计和交互设计,重点掌握演示型、交互型和资料型课件的设计、制作与应用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PowerPoint课件制作基础(1学时) 第二章让PowerPoint课件清晰表达文字(3学时) 第三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形象——图形和图示(3学时)第四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直观——图像(3学时) 第五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直观——图表(3学时) 第六章让PowerPoint课件有声有色——声音和视频(3学时) 第七章让PowerPoint课件更生动——动画(5学时)

多媒体创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创作》教学大纲 学时:48 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专业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课程性质:本课程是计算机应用专业的专业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WINDOW和FLASH为工作平台,应用计算机有创意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创意设计能力。具体包括:第 一,掌握《多媒体创作》这门课程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第二,熟练掌握FLASH软件各 菜单命令的应用及使用技巧;第三,综合应用FLASH各功能,有创意地制作演示型课件、人机交互型课件,以把各课程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等用生动、活泼的课件有艺术性地展示出来。 前导课程: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在理论学习中,充分掌握多媒体创作的基本概念、FLASH动画原理; 2 ?在实践应用中能应用所学知识和动画制作技术制作多媒体演示型课件。 3.在FLASH中,通过使用AS脚本语言制作人机交互型课件。 三、教学条件 多媒体计算机实训室。 四、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五、教法说明 1教学设计的宗旨:以学到实用技能、提高职业能力为出发点,注重提高学生综合应用和多媒体课件分析、设计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情感交流、教书育人,并实施分层次 教学、因材施教。 2.采用案例教学法:使用以实际需求为题材制作的各种经典案例,采用启发式教学一一 从提出问题,找出解决方案,到解决问题的操作步骤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全部教学过程。 3?采用多种方法的组合教学手段:全部教学在电脑机房上课,理论教学和实训操作相结合。授课采用投影+课件、网络+交流讨论,以及边讲、边看、边做、边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实训采用专门设计的案例,学生操作为主,精讲多练,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多媒体制作教学大纲

《多媒体制作》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多媒体制作 学时:72(实训29学时) 适用专业:电脑艺术设计 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开课部门:抱石艺术设计学院 先修课程:Photoshop 、CorelDraw / Illustrator 考核要求:课程实行随堂作业考核。每阶段课程结束时,学生须按教学要求呈交课堂作业,并由任课教师评分,同时进行随堂评讲。教师结合学生平时作业评定课程考核成绩其中1、课程实训作业占60%。2、平时成绩占10%。3、考查占3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Flash CS4从新手到高手》金南坤(韩)编著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0 1、《Flash CS4中文版入门与提高》牟艳霞王强李绍勇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9 2、《Flash多媒体课件制作经典教程模块模板精讲》李永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3、《AdvancED Game Design with Flash》Rex van de Spuy著FriendsofEd出版社 2010 5、《Designing interactions》 Bill Moggridge, The MIT Press, 2007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课程性质:多媒体制作是高职电脑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WINDOWS和FLASH为工作平台,应用计算机有创意地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基本手段和方法,提高学生创意设计能力。具体包括:第一,掌握多媒体的相关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第二,熟练掌握FLASH软件各菜单命令的应用及使用技巧;第三,综合应用FLASH各功能,有创意地制作演示型课件、人机交互型课件,以把各课程教学中抽象的理论知识、无法观察到的实验等用生动、活泼的课件有艺术性地展示出来。 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在理论学习中,充分掌握多媒体创作的基本概念、FLASH动画原理; 2.在实践应用中能应用所学知识和动画制作技术制作多媒体演示型课件。 3.在FLASH中,通过使用AS脚本语言制作人机交互型课件。

多媒体制作与应用课程多媒体制作技术教学大纲21教学大纲

《多媒体制作技术》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39B92 总学时数: 32 学分数: 2 其中:实践学时: 12 适用专业:选修课程修订者:王辉洪编写日期 2014.3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要求 本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一门职业技术课。该课程的特点是实践性强,涉及面广,有广泛的适用性,是教导学生学习多媒体技术后进行实际运用的课程。多媒体技术把计算机技术的交互性和可视化的真实感结合起来,使其应用渗透各个领域,本课程的任务就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软件的使用方法,懂得用适当的多媒体软件处理声音、图像、动画等不同多媒体素材,学会综合运用各种工具进行多媒体软件开发和制造。 二、课程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开发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一种典型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Authorware)的使用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1、Authorware基础 【教学内容】讲授Authorware的主要功能和特点、界面。 【教学要求】了解Authorware的运行环境、主要特点,初步了解Authorware 的界面及开发环境。 2、文本和图形图像的应用 【教学内容】讲授运用绘图工具箱中的工具来绘制图形的方法;文本编辑的方法,外部图形、图像及文本文件的导入方法,显示图标、擦除图标、等待图标的使用及属性设置。 【教学要求】掌握运用绘图工具箱中的工具来绘制图形的方法;掌握文本编辑的方法,外部图形、图像及文本文件的导入方法;掌握显示图标、擦除图标、. 等待图标的使用及属性设置;了解Authorware程序流程的创建,简单片头的制作,在流程线上对设计图标的各种操作。 【实训教学】实训一、文本、图形与图像应用 3、多媒体效果设计 【教学内容】讲授在多媒体作品中对文字、图形和图像的显示设置效果的方法。【教学要求】掌握显示与擦除的各种过渡效果的应用;掌握作品中图文综合衔接的方法及图像的重叠层次设置;掌握图像的Alpha通道应用;掌握显示图标中对象移动设置。

《多媒体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多媒体网页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Eleme nts of Multimedia Web Desig n 一、课程说明 课程ID】课程修习类型】必修 学分数】3适用专业】文科类专业 开课学院】国际服务工程学院建议修读学期】第二学期 学时数】总64课时(理论32/实验32 先修课程】大学计算机基础 1.课程介绍: 多媒体网页设计》课程的设置是为了满足专业对多媒体信息处理和网站运用的实际需求。 多媒体技术适用于绝大部分文科类专业,着眼于培养学生将媒体技术直接运用至其本专业实际需求中的能力,如文学创作、音乐创作、舞美设计、体育运动教学、全民健身推广、赛事记录与传播、各类视觉设计等众多方向,以成就感来提高学习兴趣同时也将计算机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其本专业实际需求中。而网站开 发与制作作为一项综合性很强的技能,可以全面提升学生对信息处理的综合能力,在大量工作岗位中能体现其价值,适合基础较好的学生。 2.课程的主要内容及课时安排: 章次内容(宋体五号字总学时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 一网页编写基础理论8 4 4 二网站的规划与设计4 2 2

三数字图像、图形处理12 6 6 四网页动画创作8 4 4 五结构化网页制作16 8 8 六基于CSS的页面样式与布局控制16 8 8 3.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 〈多媒体网页设计》是一门面向文科类专业的计算机进阶型”技能课程,主要讲 授适用于各个行业的最新的多媒体技术,以及如何设计规划网站、制作符合行业标准的多媒体网页。这两类技能对于文科类学生来说尤为可贵,既能满足本专业在媒体类作品创作方面的需求(例如制作精美的展示图片,拍摄和编辑产品的演示视频,并配以画外音与字幕,然后创建主题网站,并将这些内容以网页的形式加以展示, 还能大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真正体现计算机作为一个工具在其他专业中的应用价值。 4.本门课程与其它课程关系及要求: 大学计算机基础》是本课的前导课程,无后续课程。 5.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堂讲授和上机实验相结合。利用多媒体的课堂教学,学生的集体讨论,并结合 大量的实例与练习,加强实际动手能力。 6课程政策:(对课堂纪律、到课、作业等要求 遵守学校课堂纪律政策,按时到课,及时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内外作业,自觉进行课外实践训练。 7.推荐教材及参考文献:

#《多媒体制作软件使用》课程教学大纲

浙江广播电视大学 《多媒体制作软件使用》课程教学大纲(试行)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多媒体制作软件使用》是计算机应用专业(专科)的一门实践性课程,其基本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开发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并掌握一种典型的多媒体创作工具软件的使用技能,为今后从事计算机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先修课程 《多媒体技术基础》等。 三、课程的基本要求 1、掌握用Authorware5.X开发多媒体应用软件的基本技能 2、初步掌握变量、函数的使用及程序代码的编写 3、了解Authorware5.X与外部数据的交换、OLE对象及ActiveX控件的使用方法等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因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课程,要求教师在多媒体教室授课,并对软件进行现场操作讲解。有条件的教学单位最好在多媒体实验室授课,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五、课程教学要求的层次 1、掌握:要求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并能进行实际应用 2、了解:要求学生能够一般地了解所学内容 第二部分一体化设计方案 一、学时分配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Authorware基础 教学内容: 1、概述 2、Authorware的界面 教学要求: 掌握:Authorware5.X的主要特点及运行环境,Authorware5.X的工作环境及安装、启动和退出 了解:其余内容 二、文本和图形图像的应用 教学内容: 1、创建第一个程序 2、绘制图形 3、使用文本 4、设置【显示】设计图标的属性 5、使用图像 6、檫除对象 7、程序的延时 8、轻松制作片头 9、针对设计图标的操作 教学要求: 掌握: Authorware5.X的显示图标、檫除图标、等待图标的使用及属性设置,绘图工具箱的使用及简单图形的绘制,文本编辑,外部图形、图象及文本文件的导入方法了解:Authorware5.X程序流程的创建,简单片头的制作,在流程线上对设计图标的各种操作 三、动画设计 教学内容: 1、【移动】设计图标 2、直接移动到终点的动画 3、沿路径移动到终点的动画 4、沿路径定位的动画 5、终点沿直线定位的动画 6、沿平面定位的动画 教学要求: 掌握:【移动】设计图标的应用及属性设置、掌握用Authorware创建5种类型动画效果的基本方法 四、交互控制的实现 教学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