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两自由度风洞实验运动装置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两自由度风洞实验运动装置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两自由度风洞实验运动装置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两自由度风洞实验运动装置机械结构总体设计

两自由度风洞实验运动装置机械结构

总体设计

专业:

学生: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摘要

风洞试验设备是一个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发展的基础设施 ,对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武器装备研制以及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风洞试验是研制新型飞行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每一种新型飞行器的研制都需要在风洞中进行大量的试验。

串联机构的发展曾经带动了空间机构学的发展,近20年来并联机构的发展再次促进了空间机构学的发展。今天,为了我国的科技进步,自主创新性及在一些新兴产业和领域开辟自己独特的道路,基于串联机构与并联机构的特点,混联机构成为各种高端技术应用一个新的热点。

本文对两(少)自由度机构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风洞试验进行了简略的阐述,在此基础上进行两自由度运动机构的结构设计;介绍SolidWorks软件和对所设计的两自由度运动机构装置进行的三维造型过程;对所设计的运动机构的主要节点进行的强度校核和力学性能的分析;在校核的基础上选择了合适的电机;最后对本课题做一个总结和展望。

关键词:串联,两自由度,风洞试验,三维造型。

Abstract

Wind tunnel testing facilities are infrastructures for the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of a nation ,which are important for aviation and spaceflight career ,weapon development and national economy. It is an important and indispensable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of new types of aircraft for the wind tunnel test. Development of each new aircraft needs carry out a large number of tests in a wind tunnel.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eries mechanisms have contributed to the study of space mechanism ,and nearly 20 years of the parallel mechanism have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pace mechanism again. At the present,in order to advanc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independent innovation and open up the unique way in some new industries and fields,based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eries mechanisms and parallel mechanism,parallel-series institutions become a hot new area of all high-end technology applications .

In this paper, a brief description of curr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wo (few) degree of freedom mechanism and wind tunnel experiment, further for structure design to the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otion mechanism; introduction of SolidWorks software and process for the design of two degrees of freedom movement mechanism unit for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 strength check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alysis for the main nodes of movement mechanism, based on that select suitable motor; finally this project makes a summary and prospected.

Key words:Series, Two degree of freedom, wind tunnel, Three-dimensional modeling.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绪论 (1)

1.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课题背景 (1)

1.1.2课题目的及其意义 (2)

1.2本课题研究内容 (3)

第二章风动,两(少)自由度运动机构的基础理论研究 (4)

2.1风洞试验及应用 (4)

2.2两(少)自由度运动机构的基础理论 (7)

2.3两(少)自由度运动机构的发展趋势 (8)

第三章两自由度运动机构的结构方案设计和分析 (9)

3.1五自由度风洞试验设计方案机构原理 (9)

3.2两自由度弯刀运动机构的机构原理 (10)

第四章两自由度运动机构的三维造型及结构分析 (14)

4.1三维造型软件SolidWorks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启动SolidWorks和界面简介 (16)

4.1.2快捷键和快捷菜单 (19)

4.1.3模块简介 (20)

4.2自由度运动机构的三维造型过程 (21)

4.2.1用SolidWorks对各零部件进行造型 (21)

4.2.2用SolidWorks各零部件进行装配 (26)

第五章电机的选择 (28)

5.1电机的简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2电机的选择 (30)

5.3本章小结 (30)

总结 (31)

参考文献 (32)

致谢 (34)

第一章绪论

1.1课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因为空气看不见、摸不着,要对其进行测量并不是那么容易,尤其是飞行器在空中飞行的时候,很难去测量气流对飞行器的作用力,釆集飞行器在飞行时的数据点,并且建立气动和运动学模型的计算机数值仿真,对于某些模型有时候难以建立,于是想到能否将飞行器的模型或实物固定在地面人工环境中,人为制造气流流过,即是在地面上人为地创造一个“天空”,以此来模拟飞行器在空中各种复杂的飞行状态,获取试验数据,并且实现多次反复试验采集数据,从而缩短飞行器研发的时间、降低飞行器的制造成本,得到更为准确可靠的数据结果。随着现代化工业进程的发展,两(少)自由度运动机构在各领域的运用也日益增加,其作用也越来越显著,通过本次设计一方面可以锻炼自己的动手和学习能力,把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另一方面也可以让我们把握住现代信息社会的脉搏,为以后工作和学习确立明确的方向与目标。

1.1.1课题背景

国外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提出了一种能够揭示大迎角高机动飞行时气动/运动的非线性耦合特性,进而进行过失评估,且低成本、低风险的风洞虚拟飞行试验(Wind TunnelBased Virtual Flight Testing, WTBVFT)的概念风洞虚拟飞行试验是指把飞行器模型安装在风洞巾具有2个旋转自由度的专用支撑裝置上,在保持模型质心位置不变的同时,让模型的2个姿态角可以自由运动或者按照飞行器的飞行要求加以实时舵面操纵控制,较为真实地模拟飞行器的机动运动过程,可同时测量飞行器气动和运动参数,检验飞行器响应和操纵控制特性,从而达到气动/运动一体化研究,探索气动/运动耦合机理的目的。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如制造技术、机器人技术、生物科学技术等)的发展,对各种机械设备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航空航天事业这种需求更为严格,混联机构在这种需求下就产生和演化了。目前国内外的机构选型主要呈现以下两种趋势: 一种是传统的串联机构,串联式机构组合是指若干个单自由度的基本机构顺序联接,每一个前置机构的输出运动是后置机构的输人,若联接点设在前置机构中作简单运动的构件上,即形成所谓的串联式组合。其主要优点是工作空间大,灵活性与可操作性较好, 技术

积累较成熟, 但刚度差、定位精度低是应用于装置的致命不足;另一种是选用并联机构 , 并联机构,可以定义为动平台和定平台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相连接,机构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自由度,且以并联方式驱动的一种闭环机构。并联机构的特点:(1)与串联机构相比刚度大,结构稳定;(2)承载能力大;(3)微动精度高;(4)运动负荷小;(5)在位置求解上,串联机构正解容易,但反解十分困难,而并联机构正解困难反解却非常容易。其主要优点具有高力/ 力矩输出, 刚性好, 无积累误差, 输出加速度大, 响应比串联机构快, 但工作空间小, 灵活性差。

人们为克服并联机构工作空间小和串联机构响应较慢的缺点, 提出了集串、并联机构优点的一身的串并联混联机构。混联机构的应用已经涉及到多个领域,如串并联微操作机器人系统的研究,PRS- XY 型混联机床机构的研究,实现滚法中医推拿并串混联机器人的研究等等。

混联机构混合了并联机构和串联机构, 并兼具两者优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纯并联机构空间小的缺点。同时混联机构的运动学正、逆解求解时需要建立复杂的方程, 求解困难是困扰专家学者的主要问题之一。

1.1.2课题目的及意义

发展机器人技术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以信息化提升我国制造与自动化技术水平、加快实现工业化的迫切需要;是促进我国传统制造行业与老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推动我国制造业“两个根本性转变”,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迫切需求;是瞄准国际前沿,力求超越提高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的迫切需求因此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全的产品也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主要内容是研究两自由度运动机构的设计。根据风洞动态实验的要求,设计两自由度动态运动装置。该装置为串联和并联的混合机构,要求实现空间两自由度冗余运动。利用三维造型软件对装置进行造型设计,ADAMS对其进行仿真,模拟出装置的运动状态以及求解出各部件的位移、速度、加速度。

并联机构刚度大、运动惯性小、精度高的优点十分明显。尽管它的工作空间和灵活性受到一定限制, 但与串联机构能够在结构和性能上形成互补关系, 可完成串联机构难以完成的任务, 从而扩大了机构的应用范围, 可以相信随着并串联机构理论和设计方法的研究的成熟必将促进机构在各领域的应用。

1.2本课题研究内容

本文首先利用三维造型软件SolidWorks对两自由度风洞实验运动装置机械结构进行三维造型,然后运用虚拟样机技术对其进行几何学建模,并对其进行初步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在具体操作时,采用了ADAMS软件作为辅助分析工具。ADAMS软件是目前在机构运动学、动力学以及样机参数化分析等方面功能比较强大的软件之一,并联机构运动的复杂性可以利用ADAMS提供的这些功能进行分析,并可以方便、快捷地得到可视化的结果和分析过程中的各种参数及线图,为后继的研究分析工作提供比较直观的可参考依据。

本文具体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章论述了课题的背景及课题研究的意义,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的内容。

第二章简要介绍风洞,两(少)自由度运动装置的基础理论研究

第三章简要介绍了设计的两自由度运动装置的机械原理,校核几处连接处的强度和载荷

第四章简述了三维造型软件和设计的两自由度运动机构的三维造型过程

第五章是简要介绍选择的电机及其性能

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对进一步研究进行一些展望。

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设计说明书 课题:凸轮轴加工自动线机械手 班级:数控69902 设计:沈晓春 审核: 二00五年九月

目录 一、目录 (2) 二、前言 (3) (一)机械手的用途说明 (3) (二)设计机械手的目的、意义 (3) (三)设计指导思想应达到的技术性能要求 (4) 三、设计方案论证 (5) (一)机械手的原始依据 (5) (二)机械手的运动方案论证 (6) 四、机械手各组成部件设计计算 (8) (一)抓取机械设计 (8) (二)手腕机构 (12) (三)手臂设计 (14) (四)缓冲装置设计 (22) (五)定位机构设计…………………………………………………………………………………

25 (六)机械手驱动系统设计 (25) 五、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25) 六、设计总结 (26) 七、参考文献 (27) 二、前言 (一)机械手的用途说明 机械手是模仿人手工作的机械设备。实验用机械手的设计,是指机械手臂在一定范围内的摆动,手臂的垂直方向的上下移动及手爪的伸缩运动组成。由启动系统实现各运动的驱动。它的主要作用是将工件按预定的程序自动地搬运到需要的位置,或者保持工具进行工作。机械手是利用PLC控制整个系统实现各种运动的自动化控制,且能用于教学演示。 (二)机械手的目的、意义 机械手是模仿人手的动作,生产中应用机械手可以提高自动化水平和劳动生产率,可以减轻劳动强度,保证产品质量,实现安全生产,尤其在恶劣的劳动条件下,它代替人作业的意义更加重大。因此,在机械加工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目的是,我们对机械手的设计步骤有一定的平衡了解;也能基本掌握机械设计的方法;综合运用学过的理论知识;全面复习绘图技巧,并较好的运用于毕业设计绘图上。通过这次设计,使我了解到,自动控制的对象主要是单机或某个生产过程,智能控制则包括控制对象及整个工作环境或整个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的目标是使在系统控制的某个状态下,尽量消除环境对系统的影响,智能控制关心的使最终状态或现行状态是否合乎要求。因此,要充分考虑环境的影响;自动控制的学习来源重要是对象的状态的反馈,所以智能控制需要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自动控制理论着重描述对象的数学模型,然后,通过各种控制算法进行控制,以达到目的,智能控制着重直接控制经验。(三)设计的指导思想,应达到的技术性能要求 结构简单:设计为三自由度的机械手臂,运动形式简单,可以把手臂设计成为沿导向装置运动,直接选用标准规格的液压缸和内胀式机械手爪,无须另行设计。 外观不要有手臂堵塞外形:设计尽量要求安装方便,各非标准件加工方便。因此,不必设计成套形式,管道也不必安排在手臂内部,可以采用软管直接连接。 本次设计的手臂不要光用于工业生产,因此,对各部件的加工精度及安装要求不高,可以在通用机床上加工完成。

机械系统动力学作业---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运动学分析资料讲解

机械系统动力学作业---平面二自由度机械 臂运动学分析

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 [摘要]机器臂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这里主要对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动力学研究。本文采用拉格朗日方程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方法分析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正向动力学。经过研究得出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为后续更深入研究做铺垫。 [关键字]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拉格朗日方程 一、介绍 机器人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简化解的过程,最大限度地减少工业机器人动力学在线计算的时间是一个受到关注的研究课题。 机器人动力学问题有两类: ■ ■■ (1)给出已知的轨迹点上的■J- ■■■■■■,即机器人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求相应的关节力矩向量Q。这对实现机器人动态控制是相当有用的。 (2)已知关节驱动力矩,求机器人系统相应的各瞬时的运动。也就是说,给出关节力矩 ■ ■■ 向量T求机器人所产生的运动風&及&。这对模拟机器人的运动是非常有用的。 二、二自由度机器臂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 机器人是结构复杂的连杆系统,一般采用齐次变换的方法,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系统动力学方程,对其位姿和运动状态进行描述。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1)选取坐标系,选定完全而且独立的广义关节变量O r , r=l, 2,…,n。 (2)选定相应关节上的广义力F r :当O r是位移变量时,F r为力;当O r是角度变量时, F r为力矩。 (3)求出机器人各构件的动能和势能,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4)代入拉格朗日方程求得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下面以图1所示说明机器人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 1平更二自由度机械臂

“慧鱼模型”三自由度机械手

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慧鱼模型”三自由度机械手 设 计 小 册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机械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 姓名:学号:201030120130 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一、概述 ............................................................ 1 1.1机电一体化技术 ................................................... 1 1.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1) 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1) 1.2. 慧鱼机器人 ..................................................... 2 1.2.1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简介 (2) 二、机器人的组成 .....................................................

2.1组成构件 ......................................................... 3 2.2慧鱼机器人分析 ................................................... 6 2.2.1机器人机构组成 (6) 2.2.2主要成分构成及功能 (7) 2.3.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形式 ............................................ 9 2.4机器人的机械运动形态和变换控制 .................................. 11 2.5机器人的位移、速度、方向的控制方法 (13) 湖北理工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一、概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 1.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能、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等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机理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规则 运动,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1.机械本体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2.检测传感部分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 3.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 4.执行器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执行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 5.动力源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能和液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设计论文-多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前言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机械手通过运动控制芯片、单片机、可控制编程器等来控制电机、气缸、液压缸的运动,从而模仿人手和臂的某些动作,按固定程序实现物体的抓取。它可代替人的劳动,也可以在有害环境下保护人身安全,因而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电子、原子能等部门。目前机械手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恶劣的工作环境和危险的工作 在核工业中,核产品具有较强的放射性,为了人员的安全,需要机械手来完成相关的清理工作。 (2).自动化生产领域 主要用于生产上实现自动化。如当机械手末端夹持焊枪时,可以对汽车或摩托车的车体进行点焊或弧焊作业。 (3).在特殊作业场合进行极限作业 在一些高危领域经常要用到机器人去探索。目前研制出了螃蟹机器人,用于水下勘测、海洋搜寻及石油天然气的勘测。 (4).农业生产 目前研制出了太阳能农用机器人,他可以找到隐藏在农作物中的杂草,通过机械手隔断杂草,同时还可以利用机械手喷洒除草剂。 (5).军事应用 在军事应用中,军人执勤经常会遇到危险,这就需要机器人帮助完成执勤任务,当今世界机器人竞争很激烈,要在这个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需要有我国自己的机器人产业,未来世界高科技的竞争更重要的则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从现在开始就应该注意培养后备力量。机械手是机器人产业的典型代表,因此可以用来作为教学应用的示例。 机械手为典型的机电产品,包含了驱动元件,控制元件,信息处理元件,执行机构,传动机构,机械本体等组成元素,并且具有控制能力强,改变控制程序灵活方便、可靠性高等特点,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工具。它将现代工业与教学联系在了一起,通过控制—执行这整个的过程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认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当今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它已突破纯开关量控制的局限,进入模拟量控制等领域。通过该机械手的教学开拓了学生专业视野,为他们迎接就业和深造的挑战打下坚实的基础。

机械创新设计较完整版

第一讲 1、机械创新设计与现代设计、常规设计有什么差异和关联?创新设计方法:充分发挥设计者的创造力,利用人类现有相关科学技术知识,实现创新构思,获得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成果.特点:强调发挥创造性,提出新方案,提供新颖。独特的设计方法,获得具有创新性、新颖性、实用性的成果。现代设计:以计算机为工具,运用各类工程应用软件及现代设计理念进行的机械设计。 常规设计:常规设计是以应用公式、图标为先导,已成熟的技术为基础,借助设计经验等常规方法进行设计 关联: 机械常规设计始终是最基本的机械设计方法,在强调现代设计、创新设计时不可忽视其重要性。 创新设计的基础——常规、现代设计方法的综合、灵活运用。现代设计方法仅仅借助了先进、高效的计算机应用手段,提高了设计过程的效率,但没有脱离常规设计的思维。 2.现代创新人才应具备那些基本素质? (1) 具备必须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 (2) 不断进取与追求的精神 (3) 合理的创新思维方式(突破传统定式) (4) 善于捕捉瞬间的灵感(创新的必备条件) (5) 掌握一定的创新技法 3.学习机械创新设计的内容有那些? 1.机构的创新设计 2.机构应用创新设计 3.机构组合设计产生新机构系统 4.机械结构的创新设计 5.利用反求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6.利用仿生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第二讲 1简述创造性思维四大特性

(方法的开放性;过程的自觉性;解决问题的顿悟性;结果的独特性)。 影响创造性思维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哪些? (1)天赋能力:与生俱来的所有神经元 (2)生活实践:后天实践活动具有的重大意义 (3)科学地学习与训练科学、简单易行的专业学习与训练 2.了解和阐述创造性思维、创造活动、创造能力三者的关系。3.理解综合、分离创造原理的特性和基本实施途径。 概念:有目的的将复杂对象分解,提取核心技 术,并利用于其他新事物。 特征:1)与综合创造原理对立,但不矛盾; 2)冲破事物原有形态的限制,在分离中产生新的技术价值; 3)实质上综合法与分离法两者无明显界限,实践中常常相互贯穿,共同促成新事物。 实施途径:1)基于结构的分解;2)基于特性、原理的列举分离 第三讲 1.学习创造原理的基础知识有什么实际意义? 2.物场三要素是指什么?(两个物与一个场)比较完全物场(三个要素齐全的场)、不完全物场(三要素中有两个要素存在的场)、非物场(三要素中仅有一个要素的场)的异同。 3.列举三种所熟悉的创造理论,简述其实施的基本途径。 (1)物场要素变换:电磁场取代机械场 (2)物场要素补建:超声波加工(特种加工工艺) 第四讲 1、实施群体集智法应遵循哪些原则?提出自己运用此法的技巧。(要求从不同角度提两点) 1.自由思考原则:解放思想、消除顾虑 2.延迟评判原则:过早的结论会压制不同的 想法,可能扼杀有创造性的萌芽 3.以量求质原则:相关统计表明,一批设想 的价值含量与总数量成非线性正比。 4.综合改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的增值。 2.为什么设问探求法特别强调“善于提问”?简述所学的九种基本提问。 ●学习者的基本技能 ●创造者分析、解决问题的基础 ①有无其他用途;②能否借用(直接);③能否改变使用(间接);④能否扩大(改良); ⑤能否缩小(改良);⑥能否代用;⑦能否重新调整;⑧能否颠倒;⑨能否组合

多自由度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多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系别:机电信息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4月

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多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系别:机电信息系 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班级: 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 2013年4月

多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摘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机器人技术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在工业生产日益现代化的今天,机器人的使用变得越来越普及。因此,对于机器人技术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迫切,尤其是工业机器人方面。本论文作者针对这一领域,设计了一款液压机械机械手,该机器人拥有五个自由度。首先,作者针对该机器人的设计要求,对结构设计选择了一个最优方案,对关键零件设计并进行校核。 本课题是一个机械、液压紧密的实用性项目,文中对机械手机械结构的设计、液压系统的设计。最后,总结了全文,指出了机械手的改进措施、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关键词:机械手;液压系统;五个自由度

Many degrees of freedom manipulator desig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the robot technology 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 in an increasingly modernized industrial production, the use of robots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popular.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f robot technology becomes more and more urgent, especially industrial robots.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in this field, design of a hydraulic mechanical manipulator, the robot has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First of all, the author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 of the design of this robot, an optimal scheme of the structure design of the selection, the design of key parts and checked. This topic is a mechanical, hydraulic close practical project, design of mechanical design, mechanical structure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of the mobile phone in. Finally, summarized the full text, points out the improvement measures, manipulator application prospect and development direction. Keywords: manipulator; hydraulic system;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3个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第一章引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 1.1 机械手的分类 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的操作。它的特点是具备普通机械的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才做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用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以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

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培训资料

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 学分析

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分析 姓名:黄辉龙 专业年级:13级机电 单位:汕头大学 摘要:机器臂是一个非线性的复杂动力学系统。动力学问题的求解比较困难,而且需要较长的运算时间,因此,这里主要对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动力学研究。拉格朗日方程在多刚体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方法分析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正向动力学。经过分析,得出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的动力学方程,为后续更深入研究做铺垫。 关键字:平面二自由度 动力学方程 拉格朗日方程 相关介绍 机器人动力学的研究有牛顿-欧拉(Newton-Euler )法、拉格朗日 (Langrange)法、高斯(Gauss )法等,但一般在构建机器人动力学方程中,多采用牛顿-欧拉法及拉格朗日法。 欧拉方程又称牛顿-欧拉方程,应用欧拉方程建立机器人机构的动力学方程是指研究构件质心的运动使用牛顿方程,研究相对于构件质心的转动使用欧拉方程,欧拉方程表征了力、力矩、惯性张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在机器人的动力学研究中,主要应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机器人的动力学方程,这类方程可直接表示为系统控制输入的函数,若采用齐次坐标,递推的拉格朗日方程也可以建立比较方便且有效的动力学方程。 在求解机器人动力学方程过程中,其问题有两类: 1)给出已知轨迹点上? ??θθθ、及、 ,即机器人关节位置、速度和加速度,求相应的关节力矩矢量τ。这对实现机器人动态控制是相当有用的。 2)已知关节驱动力矩,求机器人系统相应各瞬时的运动。也就是说,给出关节力矩矢量τ,求机器人所产生的运动? ??θθθ、及、 。这对模拟机器人的运动是非常有用的。 平面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分析及推导过程 1、机器人是结构复杂的连杆系统,一般采用齐次变换的方法,用拉格朗日方程建立其系统动力学方程,对其位姿和运动状态进行描述。机器人动力学方程的具体推导过程如下: 1) 选取坐标系,选定完全而且独立的广义关节变量n r ,,2,1,r ???=θ。 2) 选定相应关节上的广义力r F :当r θ是位移变量时,r F 为力;当r θ是角度变量时,r F 为力矩。 3)求出机器人各构件的动能和势能,构造拉格朗日函数。 4) 代入拉格朗日方程求得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2、下面以图1所示说明机器人二自由度机械臂动力学方程的推导过程。

四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系统设计

前言 可编程控制器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集成电路,计算机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工业控制设备。由于具有功能强、可靠性高、配置灵活、使用方便以及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国外已广泛应用于自动化控制的各个领域,并已成为现实工业生产自动化的支柱产品。近年来,国内在PLC技术与产品开发应用方面发展很快,除有许多从国外引进的设备,自动化生产线外,国内的机床设备已越来越多采用PLC控制系统采用控制系统取代传统的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小;价格上能与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竞争;易于在现场变更程序;便于使用、维护、维修;能直接推动电磁阀,接触器与之相当的执行机构;能向中央执行机构;能向中央数据处理系统直接传播数据等。 本课题是基于PLC控制四自由度机械手运行。 工业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部分功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件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它可以代替手的繁重劳动,改善劳动条件,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有着广阔的发展前途。本课题通PLC自动控制对机械手实现机械手规定动作并实现回原点、手动方式和自动方式三种工作方式的选择,并对系统进行运行效率分析。

摘要 随着工业机械手的进一步发展,其发展将更趋向于人性化、智能化并将在更加广泛的领域得到应用。机械手是一种模仿人体上肢运动的机器,它能按照预定要求输送工种或握持工具进行操作的自动化技术设备,对实现工业生产自动化,推动工业生产的进一步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因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欢迎。工业机械手可以代替人手的繁重劳动,显著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自动化水平。通过对机械制造与自动化大学专科三年的所学知识进行整合,对工业机械手各部分机械结构和功能的论述和分析,确定机械手的工作原理和运动机理。设计了一种四自由度机械手,采用可编程序控制器(PLC)设计其控制系统,以提高其工作的稳定性能。 关键词:机械手梯形图 PLC 电磁阀 Abstract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industrial robots, and its development tends to be more humane, intelligent and in a wider range of applications. Manipulator is a kind of imitation of the upper body movement machine, it can be scheduled according to request type or holds the automation tool operation of technical equipment, industrial automation, promote the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of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Manipulator noted extensively and welcome by people for it has powerful vitality. Industrial robots can replace the hands of heavy labor, significantly reduc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e labor productivity and automation level.Mechanical manufacturing and automation through the junior college for three years to integrate the knowledge of industrial manipulator mechanic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various parts of exposition and analysis to determine the robot motion principle and mechanism.Design a four-DOF manipulator to enhance the stability of their work for using the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to control system. Keywords: Manipulator Ladder diagram PLC Solenoid valve

两自由度机械手动力学问题

两自由度机械手动力学问题 1题目 图示为两杆机械手,由上臂AB、下臂BC和手部C组成。在A处和B处安装 有伺服电动机,分别产生控制力矩M 1和M 2 。M 1 带动整个机械手运动,M 2 带动下臂 相对上臂转动。假设此两杆机械手只能在铅垂平面内运动,两臂长为l 1和l 2 , 自重忽略不计,B处的伺服电动机及减速装置的质量为m 1 ,手部C握持重物质量 为m 2 ,试建立此两自由度机械手的动力学方程。 图1 图2

2数值法求解 拉格朗日方程 此两杆机械手可以简化为一个双摆系统,改双摆系统在B 、C 出具有质量m 1,m 2,在A 、B 处有控制力矩M 1和M 2作用。考虑到控制力矩M 2的作用与杆2相对杆1的相对转角θ2有关,故取广义力矩坐标为 2211,θθ==q q 系统的动能为二质点m 1、m 2的动能之和,即 由图2所示的速度矢量关系图可知 以A 处为零势能位置,则系统的势能为 由拉格朗日函数,动势为: 广义力2211,M Q M Q == 求出拉格朗日方程中的偏导数,即

代入拉格朗日方程式,整理得: 给定条件 (1)角位移运动规律 ()231*52335.0*1163.0t t t +-=θ,()232*52335.0*1163.0t t t +-=θ 21θθ和都是从0到90°,角位移曲线为三次函数曲线。 (2)质量 m 1=4㎏ m 2=5kg (3)杆长 l 1= l 2= MATLAB 程序 t=0::3; theta1=*t.^3+*t.^2; w1=*t.^2+*t; a1=*t+; theta2=*t.^3+*t.^2; w2=*t.^2+*t; a2=*t+; m1=4; m2=5; l1=; l2=;

六自由度机械手设计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 六自由度机械手 TOPWORK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专业机械工程与自动化 设计者: 李晶(5030209252) 李然(5030209316) 潘楷 (5030209345) 彭敏勤 (5030209347) 童幸 (5030209349) 指导老师:高雪官 2006616

、八— 刖言 在工资水平较低的中国,制造业尽管仍属于劳动力密集型,机械手的使用已经越来越普及。那些电子和汽车业 的欧美跨国公司很早就在它们设在中国的工厂中引进了自 动化生产。但现在的变化是那些分布在工业密集的华南、 华东沿海地区的中国本土制造厂也开始对机械手表现出越 来越浓厚的兴趣,因为他们要面对工人流失率高,以及交 货周期缩短带来的挑战。 机械手可以确保运转周期的一贯性,提高品质。另 外,让机械手取代普通工人从模具中取出零件不仅稳定, 而且也更加安全。同时,不断发展的模具技术也为机械手 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 可见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的发展,机械手的广泛应用已渐趋可能,在未来的制造业中,越来越多的机械手将 被应用,越来越好的机械手将被创造,毫不夸张地说,机 械手是人类是走向先进制造的一个标志,是人类走向现代化、高科技进步的一个象征。因此如何设计出一个功能强大,结构稳定的机械手变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

目录 一.设计要求和功能分析 4 - ?- ■基座旋转机构轴的设计及强度校核 5 三.液压泵俯仰机构零件设计和强度校核 8 四.左右摇摆机构零件设计和强度校核 11五.连腕部俯仰机构零件设计和强度校核 14六.旋转和夹紧机构零件设计和强度校核 19七.机构各自由度的连接过程 25八.设计特色 28九.心得体会 28十.参考文献30 一. 任务分工31 十二.附录(零件及装配图)31

单片机六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程序

单片机六自由度机械手控制程序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COM1 XBYTE[0x5800] #define C01 XBYTE[0x4000] #define C11 XBYTE[0x4800] #define C21 XBYTE[0x5000] #define COM2 XBYTE[0x3800] #define C02 XBYTE[0x2000] #define C12 XBYTE[0x2800] #define C22 XBYTE[0x3000] sbit k1=P3^2;//电机复位按钮 sbit k2=P3^3;//电机选择按钮 sbit k3=P3^4;//电机正转 sbit k4=P3^5;//电机反转 sbit rs=P2^0; sbit rw=P2^1; sbit en=P2^2; uint m=0,i=0; void reservo(); void lcd(uint i); void timer(uint n); void delay(uint n); void lcd_init(); void lcd_wcom(uchar com); void lcd_wdat(uchar dat); void lcd_wndat(uint dat); void delay(uint n);

void init(void); void EXT1_INT(void) { EX1=1; IT1=1; EA=1; } void EXT0_INT() { EX0=1; IT0=1; EA=1; } void EXT1_INT_SRV() interrupt 2 { i++; } //主程序 void main() { while(1) {if(k1==0) {reservo();//电机复位程序break;} } EXT1_INT();//中断初始化 if(i!=0&&i%6==0)

三自由度并联机械手的设计.doc

学号: 密级: 武汉东湖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三自由度并联机械手的设计 院(系)名称: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名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二〇一六年五月六日

郑重声明 我郑重声明:本人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呈交的学术论文是本人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结果。除文中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他人已经发表和撰写过得内容。论文为本人亲自撰写,并对所写内容负责。 本人签名: 日期:2016年5月7号

摘要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并联机械手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已成为当今机器人领域新的研究热点。针对并联机械手机构比传统串联机械手更复杂的问题,本文以一种轻型高速的三自由度Delta 并联机械手为例,在完成其运动学的基础上,对并联机械手进行了建模以及装配。 首先,本文介绍了三自由度并联机械手机构的工作原理,并对其进行了运动学分析。其中,对机构的自由度进行的计算,采用几何法求得了其运动学正解以及其运动学逆解。其次,对机构进行了速度模型及雅克比矩阵的分析。实现了solidworks对机构的零部件与装配图三维建模。最后,通过个零部件的配合,实现了三自由度并联机械手的装配。 关键词:并联机械手;三自由度;3D建模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obot technology, parallel manipulator used more and more widely, has become the hot spot in the field of new robots today. In view of the parallel manipulator mechanism more complex than the traditional serial manipulator problem, based on a lightweight high-speed three degree of freedom parallel manipulator as an example, the Delta at the completion of its kinematics, on the basis of the parallel manipulator has carried on the modeling and assembly. Firs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working principle of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parallel manipulator mechanism, and carries on the kinematics analysis. Among them, the institution of degree of freedom for the calculation of geometric method is used to obtain the positive kinematics solution and its inverse kinematics solution. Second, the institutions for the velocity model and the Jacobi matrix analysis. Implements the solidworks for spare parts and assembly drawing 3 d modeling of the organization. Finally, by a spare parts, implements the three degree of freedom parallel manipulator assembly. Keywords: Parallel manipulator;Three degrees of freedom;3D modeling

3个自由度机械手

优秀设计 引言 机械工业是国民的装备部,是为国民经济提供装备和为人民生活提供耐用消费品的产业。不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各种各样的机械装备,机械工业所提供装备的性能、质量和成本,对国民经济各部门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有很大的和直接的影响。机械工业的规模和技术水平是衡量国家经济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因此,世界各国都把发展机械工业作为发展本国经济的战略重点之一。 工业机械手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科技自动化生产设备。工业机械手的是工业机器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的特点是可通过编程来完成各种预期的作业任务,在构造和性能上兼有人和机器各自的优点,尤其体现了人的智能和适应性。机械手作业的准确性和各种环境中完成作业的能力,在国民经济各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机械手是在机械化,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装置。在现代生产过程中,机械手被广泛的运用于自动生产线中,机械人的研制和生产已成为高技术邻域内,迅速发殿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更加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使得机械手能更好地实现与机械化和自动化的有机结合。机械手虽然目前还不如人手那样灵活,但它具有能不断重复工作和劳动,不知疲劳,不怕危险,抓举重物的力量比人手力大的特点,因此,机械手已受到许多部门的重视,并越来越广泛地得到了应用。 机械手技术涉及到力学、机械学、电气液压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科学领域,是一门跨学科综合技术。 机械手是一种能自动化定位控制并可重新编程序以变动的多功能机器,它有多个自由度,可用来搬运物体以完成在各个不同环境中工作。

1.1 机械手的分类 机械手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不需要人工操作的通用机械手。它是一种独立的不附属于某一主机的装置。它可以根据任务的需要编制程序,以完成各项规定的操作。它的特点是具备普通机械的性能之外,还具备通用机械、记忆智能的三元机械。第二类是需要人工才做的,称为操作机。它起源于原子、军事工业,先是通过操作机来完成特定的作业,后来发展到用无线电讯号操作机来进行探测月球等。工业中采用的锻造操作机也属于这一范畴。第三类是用专用机械手,主要附属于自动机床或自动线上,用以解决机床上下料和工件送。这种机械手在国外称为“Mechanical Hand”,它是为主机服务的,由主机驱动;除少数以外,工作程序一般是固定的,因此是专用的。 在国外,目前主要是搞第一类通用机械手,国外称为机器人。本课题所做的机械手是属于第三类机械手。 1、简史 机械手首先是从美国开始研制的。1958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研制出第一台机械手。它的结构是:机体上安装一个回转长臂,顶部装有电磁块的工件抓放机构,控制系统是示教形的。 1962年,美国联合控制公司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又试制成一台数控示教再现型机械手。商名为Unimate(即万能自动)。运动系统仿照坦克炮塔,臂可以回转、俯仰、伸缩、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用磁鼓作为存储装置。不少球坐标通用机械手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年该公司和普鲁曼公司合并成立万能自动公司,专门生产工业机械手。 1962年美国机械制造公司也实验成功一种叫Vewrsatran机械手。该机械手的中央立柱可以回转、升降采用液压驱动控制系统也是示教再现型。虽然这两种机械手出现在六十年代初,但都是国外工业机械手发展的基础。 1978年美国Unimate公司和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研制一种Unimate-Vicarm型工业机械手,装有小型电子计算机进行控制,用于装配作业,定位误差小于±1毫米。联邦德国机械制造业是从1970年开始应用机械手,主要用于起重运输、焊接和设备的上下料等作业。 联邦德国KnKa公司还生产一种点焊机械手,采用关节式结构和程序控制。 日本是工业机械手发展最快、应用最多的国家。自1969年从美国引进两种机械手后大力从事机械手的研究。 前苏联自六十年代开始发展应用机械手,至1977年底,其中一半是国产,一半是进口。

三自由度机械手毕业设计

三自由度机械手毕业设计

“慧鱼模型” 三自由度机械手 设 计 小 册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班级:机械设计与制造 指导老师:蔺绍江 姓名:王连海

学号:201030120130

一、概述 (1) 1.1机电一体化技术 (1) 1.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1) 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1) 1.2. 慧鱼机器人 (2) 1.2.1慧鱼创意教学组合模型简介 (2) 二、机器人的组成 (3) 2.1组成构件 (3) 2.2慧鱼机器人分析 (6) 2.2.1机器人机构组成 (6) 2.2.2主要成分构成及功能 (7) 2.3. 机器人的工作空间形式 (9) 2.4机器人的机械运动形态和变换控制 (11) 2.5机器人的位移、速度、方向的控制方法 (13)

一、概述 1.1机电一体化技术 1.1.1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定义和内容 机电一体化技术综合应用了机械技术、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系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接口技术及系统总体技术等群体技术,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根据系统功能目标和优化组织结构目标,以智能、动力、结构、运动和感知等组成要素为基础,对各组成要素及相互之间的信息处理、接口耦合、运动传递、物质运动、能量变换机理进行研究,使得整个系统有机结合与综合集成,并在系统程序和微电子电路的有序信息流控制下,形成物质和能量的有规则运动,在高质量、高精度、高可靠性、低能耗意义上实现多种技术功能复合的最佳功能价值的系统工程技术。 1.1.2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 1.机械本体机械本体包括机架、机械连接、机械传动等,它是机电一体化的基 础,起着支撑系统中其他功能单元、传递运动和动力的作用。 2.检测传感部分检测传感部分包括各种传感器及其信号检测电路,其作用就是 检测机电一体化系统工作过程中本身和外界环境有关参量的变 化,并将信息传递给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根据检查到 的信息向执行器发出相应的控制。 3.电子控制单元电子控制单元是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核心,负责将来自各传感器 的检测信号和外部输入命令进行集中、存储、计算、分析,根 据信息处理结果,按照一定的程度和节奏发出相应的指令,控 制整个系统有目的地进行。 4.执行器执行器的作用是根据电子控制单元的指令驱动机械部件的运动。执行 器是运动部件,通常采用电力驱动、气压驱动和液压驱动等几种方式。 5.动力源动力源是机电一体化产品能量供应部分,是按照系统控制要求向机械 系统提供能量和动力使系统正常运行。提供能量的方式包括电能、气 能和液压能。

3自由度机械手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确定机械手设计方案 (3) 1.1、机械手基本形式和自由度数的选择 (3) 1.2、机械手手部夹紧结构方案设计 (4) 1.3、机械手的手臂(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结构方案设计 (4) 1.4、机械手的腰座结构方案设计 (4) 二、部分执行机构的理论分析和设计计算 (5) 2.1、手爪执行机构的分析计算及相关尺寸的确定 (5) 2.1.1、手抓的力学分析 (5) 2.1.2、手爪夹紧力和驱动力的的计算 (7) 2.1.3、液压缸主要参数的确定 (8) 2.2、水平手臂的设计和计算 (10) 2.3、机身升降机构的计算 (11) 2.3.1、手臂偏重力矩的计算 (11) 2.3.2、升降不自锁条件分析计算 (12) 2.3.3、手臂做升降运动的液压缸驱动力的计算以及相关尺寸的确定 (13) 2.4、驱动回转轴回转的电机选型有关参数计算 (15) 2.4.1、有关参数的计算 (15) 2.4.2、电机型号的选择 (16) 2.5、液压传动系统设计 (17)

2.5.1、确定液压系统基本方案 (17) 2.5.2、拟定液压执行元件运动控制回路 (17) 2.5.3、液压源系统的设计 (17) 2.5.4、绘制液压系统图 (18) 三、机械手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18) 3.1、机械手工艺过程与控制要求 (18) 3.2、机械手的作业流程 (18) 3.3、机械手操作面板布置 (19) 3.4、控制器的选型 (19) 3.5、控制系统原理分析 (20) 3.6、I/O地址分配 (20) 3.7、PLC原理接线图 (21) 四、参考文献 (21)

一、确定机械手设计方案 1.1、机械手基本形式和自由度数的选择 常见的工业机械手根据手臂的动作形态,按坐标形式大致可以分为以下4种: (1)直角坐标型机械手;(2)圆柱坐标型机械手; ( 3)球坐标(极坐标)型机械手; (4)多关节型机机械手。其中圆柱坐标型机械手结构简单紧凑,定位精度较高,占地面积小。因为设计要求搬运的棒料的质量达40KG,且直径达160MM,长度大约为250MM,考虑在满足系统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结构,以减小成本、提高可靠度。该机械手在工作中需要3种运动,其中手臂的伸缩和立柱升降为两个直线运动,另一个为手臂的回转运动,考虑到2流水线之间的距离仅为300MM,只需将手臂设计到足够长度,便可省略手臂伸缩这个自由度,因此综合考虑,机械手的坐标形式选择圆柱坐标形式,自由度取为3个,即:手抓张合;手臂回转;手臂升降3个主要运动。 图1.1 是机械手搬运物品示意图。图中机械手的任务是将送流水线1的棒料搬运到流水线2上。 图1.1 机械手搬运物品示意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