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数学辅导讲义

初中数学辅导讲义

初中数学辅导讲义
初中数学辅导讲义

初中数学辅导讲义

(适用于课外辅导班)

2016.06.06

一、初中数学知识点

七年级上知识点

七年级上知识点

第一章 有理数

一. 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有理数:

(1)凡能写成)0p q ,p (p

q ≠为整数且形式的数,都是有理数.正整数、0、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 不一定是负数,+a 也不一定是正数;不是有理数;

(2)有理数的分类: ① ???

??????????负分数负整数负有理数零正分数正整数正有理数有理数 ②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2.数轴:数轴是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3.相反数:

(1)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我们说其中一个是另一个的相反数;0的相反数还是0;

(2)相反数的和为0 a+b=0 a 、b 互为相反数.

4.绝对值:

(1)正数的绝对值是其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注意:绝对值的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某数的点离开原点的距离;

(2) 绝对值可表示为:?????<-=>=)

0a (a )0a (0)0a (a a 或???<-≥=)0a (a )0a (a a ;绝对值的问题经常分类讨论; 5.有理数比大小:(1)正数的绝对值越大,这个数越大;(2)正数永远比0大,负数永远比0小;(3)正数大于一切负数;(4)两个负数比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5)数轴上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6)大数-小数 > 0,小数-大数 <

0.

有理数

整式的加减 一元一次方程 图形的认识初步

6.互为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注意:0没有倒数;若 a ≠0,那么a 的倒数是a 1;若ab=1 a 、b 互为倒数;若ab=-1 a 、b 互为负倒数.

7.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与0相加,仍得这个数.

8.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1)加法的交换律:a+b=b+a ;(2)加法的结合律:(a+b )+c=a+(b+c ).

9.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b=a+(-b ).

10 有理数乘法法则:

(1)两数相乘,同号为正,异号为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2)任何数同零相乘都得零;

(3)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式为零,积为零;各个因式都不为零,积的符号由负因式的个数决定.

1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1)乘法的交换律:ab=ba ;(2)乘法的结合律:(ab )c=a (bc );

(3)乘法的分配律:a (b+c )=ab+ac .

12.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注意:零不能做除数,无意义即0

a .

13.有理数乘方的法则:

(1)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2)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注意:当n 为正奇数时: (-a)n =-a n 或(a -b)n =-(b-a)n , 当n 为正偶数时: (-a)n =a n 或 (a-b)n =(b-a)n .

14.乘方的定义:

(1)求相同因式积的运算,叫做乘方;

(2)乘方中,相同的因式叫做底数,相同因式的个数叫做指数,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15.科学记数法:把一个大于10的数记成a ×10n 的形式,其中a 是整数数位只有一位的数,这种记数法叫科学记数法.

16.近似数的精确位:一个近似数,四舍五入到那一位,就说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到那一位.

17.有效数字:从左边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起,到精确的位数止,所有数字,都叫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18.混合运算法则:先乘方,后乘除,最后加减.

本章内容要求学生正确认识有理数的概念,在实际生活和学习数轴的基础上,理解正负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意义所在。重点利用有理数的运算法则解决实际问题.

体验数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生活实际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与概括的能力,使学生建立正确的数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讲授本章内容时,应该多创设情境,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一.知识框架

二.知识概念

1.单项式:在代数式中,若只含有乘法(包括乘方)运算。或虽含有除法运算,但除式中不含字母的一类代数式叫单项式.

初中数学教研主题

初中数学教研主题 数学课堂题目阅读方法的分析 研究方法 1.标注法。阅读要养成“读+思考”的读书方式。小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易顾此失彼,因此,适当勾划,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与思维。刘老师指导学生读教材时,指出“不动笔墨不看书”“尤其读数学书,该画的画,该打重点号的,打重点,该写的写,这才叫读数学书”,引导学生“看书不看表面的东西,注意看重点”。指导学生阅读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对重要内容、数学术语和自己不懂或感到含糊的地方做上符号,如可以“*”标明重点词语,用“?”标出有疑问的地方,用“!”表示需要注意的地方。教师还应提倡有能力学生试写眉批,将自己的一些灵感、心得及时整理在笔记上,用提纲式标题摘出概括化的要义,用小段文字注明自己独特的感受与认识,用具有典型意义的实例解释教材中抽象的表述,做到手脑并用,以写串起思维的珠链,提高阅读效果。 2.质疑法。“疑者觉悟之机也,一番觉悟一番长进。”刘老师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中的问题意识。引导质疑的过程是逐步理解问题的过程,也是思维能力发展、自学能力提高的过程。质疑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自然思考也越来越周密深刻。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思维的转折处和规律的探求处,引导学生的思维逐步展开,认识逐步深化。质疑要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质疑。刘教师还善于运用富含哲理和情理的语言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学生思考问题解决疑难铺路搭桥,并组织学生说一说,议一议,将阅读时模糊、杂乱的数学思想清晰、条理化,逐步养成爱问、好问、会问的好习惯。 3.梳理法。恰当的课前预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独立获取新知的能力。课前预习离不开阅读,为提高预习阅读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要明确预习的范围和要求,还要设计相应的与旧知联系的带有悬念性的问题或与新知相关的有趣练习题,促使学生主动预习。学生通过一定思维含量的阅读,明确教材重难点,为新课做准备,同时学生明确了自己的薄弱点,便于有针对性地听课,提高学习效率。贲教师让学生课前预先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一方面学生可以复习所学知识,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知识归纳、梳理的能力。预习之后,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进行多向交流,学生对所学过的内容进行比较和系统化,感知知识间的联系,通过联想,理清脉络,疏通思维,消除了障碍,形成更完整的知识结构网络,同化形成自己新的认知系统。 4.咬文嚼字法。数学阅读过程同一般阅读过程一样,是一个完整的心理活动过程,包含语言符号(文字、数学符号、术语、公式、图表等)的感知和认读、新概念的同化和顺应、阅读材料的理解和记忆等各种心理活动因素。数学语言的符号化、逻辑化及严谨性、抽象性等特点,决定了数学阅读不同于其他的阅读,它更需要细致耐心的支持。数学语言附加成份也同样具有简练、周密、正确、抽象的特点,假如疏忽了,轻易造成理解上的失误。因此,在阅读的前提下,要对数学教材中的遣辞用字、表达方式进行反复地斟酌,以帮助学生逐渐弄清结论成立的条件,正确掌控结论的内涵、本质和外延。夏老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抓住概念的关键词语的字、词、句,以及不可疏忽的附加条件等,反复推敲、分析,举 1 / 2

初中数学培训教材编写构思方案说明

初中数学培训教材编写指要 一、成立领导小组 1.顾问:王志国 2.组长:陈家咏 3.副组长: 4.成员: 二.指导思想 为了配合各分校开发初中数学培训市场,扩大学校规模,同时做到服务于社会,提高公司效益,研发一套适合于培训市场的初中数学培训教材。 三.编写思想 1、初中三年教学内容两年学完,九年级中考考点复习。 2、以人教版和北师大版为主。 3、每个年级各编一册,共计三册。 4,每册内容都以专题形式编写,每个专题不少于8个例题。 四、教材编写栏目 1、情景导入 2、探究与思考 3、实战练习 4、走出误区 5、解题金钥匙 6、练兵场 说明:1、设计例题需以考点题型为主,每个例题需编写思路点拨,不需解答过程 2、编完1到2个例题后需编实战练习 3、全部例题编完后,需编出学生易错点,解题金钥匙 4、练兵场的栏目要有夯实基础,能力升级,奥数思维对接,中考直通车。 五、7、8、9年级教材编写目录

九年级数学培训教材目录

六、附样章一份 不等式及不等式组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1967年8月23日,苏联的联盟一号宇宙飞船在返回大气层时,突然发生了恶性事故——减速降落伞无法打开。苏联中央领导研究后决定:向全国实况转播这次事故。当电视台的播音员用沉重的语调宣布,宇宙飞船在两小时后将坠毁,观众将目睹宇航员弗拉迪米·科马洛夫殉难的消息后,举国上下顿时被震撼了,人们都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 在电视上,观众们看到了宇航员科马洛夫镇定自若的形象。他面带微笑地对母亲说:“妈妈,您的图像我在这里看得清清楚楚,包括您头上的每根白发,您能看清我吗?” “能,能看清楚。儿啊,妈妈一切都很好,你放心吧!” 这时,科马洛夫的女儿也出现在电视屏幕上,她只有12岁。科马洛夫说:“女儿,你不要哭。”“我不哭……”女儿已泣不成声,但她强忍悲痛说:“爸爸,你是苏联英雄,我想告诉你,英雄的女儿会像英雄那样生活的!” 科马洛夫叮嘱女儿说:“你学习时,要认真对待每一个小数点。联盟一号今天发生的一切,就是因为地面检查时忽略了一个小数点……”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距离宇宙飞船坠毁的时间只有7分钟了。科马洛夫向全国的电视观众挥挥手说:“同胞们,请允许我在这茫茫的太空中与你们告别。” 即使是一个小数点的错误,也会导致永远无法弥补的悲壮告别 一、学法指引 在学习不等式,不等式组时,要注意在解不等式时,不等号是否改变方向,在数轴上如何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在解不等式组时,首先求出每个不等式的解集,然后再判断不等式组的解集 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的解集方法: 1)“>”向右,空心点;“<”向左,空心点 2)带有等号时,用实心点 判断不等式组的解集方法: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夹,大大小小无处找。 在不等式的左右两边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不改变方向;同乘以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改变方向。

最新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一年对于整个人生历史长河来说,只不过是沧海一粟。作为一个数学老师也是,那么在这个时候我们怎么写教师工作总结?下面就是教师工作总结,欢迎阅读哦!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1] 数学是家长和学生一直很重视的学科。 数学学习除了要认真学习外,更重要的是掌握方法。 一年的教学工作即将结束,想就这一年的数学教学工作做一个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做到认真完成学校布置的各项工作,重视班风、学风的培养,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动态。 严格管理,积极与家长配合,研究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 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针对学生常规工作常抓不懈,实施制度量化制度的管理。 培养学生养成学习、清洁卫生等良好的习惯。 努力创造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 二、教学工作 在教学工作中,我根据学校的工作目标和教材的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钻研教材、研究具体教学方法,制定了切实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为整个学期的教学工作定下目标和方向,保证了整个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之前,认真贯彻九年义务教育数学教学大纲》的精神,认真细致地研究教材,通过钻研教学大纲和教材,不断探索,尝试各种教学的方法。 积极参加市教研室及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通过参观学习,外出听课等教学活动,吸取相关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 在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通过各种游戏、比赛等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

让他们的天性和个性得以自由健康的发展。 三、其它工作 除了日常的教学工作之外,我还负责校内部分的德育工作,为了能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计酬劳,任劳任怨、加班加点,按时保质完成学校安排的工作。 总之,在这一学年的工作中,我通过努力提高了自己的数学教学水平,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但在教学工作中,自身尚有不足之处,还需继续虚心向各位老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努力提高自身的能力。 初中数学教师工作总结[2] 20XX年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二数学课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 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 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 注重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 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 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念落到实处。

深圳市初中数学三角形解析含答案

深圳市初中数学三角形解析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将一根 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 15cm,高 8cm 的装满水的无盖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浸没在杯子里面的长度为hcm,则 h 的取值范围是() A.h≤15cm B.h≥8cm C.8cm≤h≤17cm D.7cm≤h≤16cm 【答案】C 【解析】 【分析】 筷子浸没在水中的最短距离为水杯高度,最长距离如下图,是筷子斜卧于杯中时,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 【详解】 当筷子笔直竖立在杯中时,筷子浸没水中距离最短,为杯高=8cm AD是筷子,AB长是杯子直径,BC是杯子高,当筷子如下图斜卧于杯中时,浸没在水中的距离最长 由题意得:AB=15cm,BC=8cm,△ABC是直角三角形 ∴在Rt△ABC中,根据勾股定理,AC=17cm ∴8cm≤h≤17cm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勾股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解题关键是将题干中生活实例抽象成数学模型,然后再利用相关知识求解. 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 A.4 B.8 C.6 D.10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解:设AG 与BF 交点为O ,∵AB=AF ,AG 平分∠BAD ,AO=AO ,∴可证△ABO ≌△AFO ,∴BO=FO=3,∠AOB=∠AOF=90o,AB=5,∴AO=4,∵AF ∥BE ,∴可证△AOF ≌△EOB ,AO=EO ,∴AE=2AO=8,故选B . 【点睛】 本题考查角平分线的作图原理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如图,OA =OB ,OC =OD ,∠O =50°,∠D =35°,则∠OAC 等于( ) A .65° B .95° C .45° D .85°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OA =OB ,OC =OD 证明△ODB ≌△OCA ,得到∠OAC=∠OBD ,再根据∠O =50°,∠D =35°即可得答案. 【详解】 解:OA =OB ,OC =OD , 在△ODB 和△OCA 中, OB OA BOD AOC OD OC =??∠=∠??=? ∴△ODB ≌△OCA (SAS ), ∠OAC=∠OBD=180°-50°-35°=95°, 故B 为答案. 【点睛】 本题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性质,熟练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4.如图,在△ABC 中,AC =BC ,D 、E 分别是AB 、AC 上一点,且AD =AE ,连接DE 并延长交BC 的延长线于点F ,若DF =BD ,则∠A 的度数为( )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 划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根据《成都市教育局关于全市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大邑县教育局关于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工作的实施意见》精神,结合我县初中数学教师的特点,制定大邑县中学数学骨干教师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骨干教师成长计划,是建设高层次、高素质教师群体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高我县中学骨干教师队伍素质和能力,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业务素质,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得到较大提高,教育教学实绩突出,能够熟练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和实践研究,加快他们专业发展,为全县教育发展培养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实绩突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知名度的中学数学骨干教师队伍,全面提高各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 二、培训对象:县级初中数学骨干教师。 三、培训办法: 1. 以班级或者小组学习方式进行集中培训,以小组方式开展问题讨论和研究,以个人实践方式进行实践探索。 2. 培训分为理论学习、经验感受、问题研究三个部分。理论学习以专题讲座为主,自学为辅;经验感受用专题交流、示范课展示、观摩学习三种方式进行;问题研究以小组合作或个人独研方式开展。 四、培训课程设置:

培训课程的设置遵循实践性、针对性、有效性的原则,每一年针开展有目的、有针对性的培训。培训课程的设置为: (一)、第一学年 培训内容: 1、初中数学课程标准的学习与解析; 2、教材的解读,教学重难点的分析 3.教育教学的理论学习和培训,名师专题讲座。 4、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交流,学习,探讨。 5、通过微格研练,总结自己的教学心得. 6、承担公开课。听课,评课。 (二)、第二学年 培训内容: 1、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与实践。 2、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培训,名师专题讲座。 3、开展上汇报课,说课,评课,指导课活动。 4、通过微格教学探讨教学实效性。 5、开展指导教师一对一的指导活动。 (三)、第三学年

初中数学解三角形

初中数学三角形复习 一、三角形和解直角三角形 1、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 是梯形,AD ∥BC ,∠A =90°,BC =BD ,CE ⊥BD ,垂足为E . (1)求证:△ABD ≌△ECB ; (2)若∠DBC =50°,求∠DCE 的度数. 2、如图,△ABC 中,∠C=90°,∠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若CD=4,则点D 到AB 的距离是 。 3、如图所示,DE 为△ABC 的中位线,点F 在DE 上,且∠AFB=90°,若AB =5,BC =8,则EF 的长为 。 二、三角形全等和相似 4、如图,等腰直角△ABC 的直角边长为3,P 为斜边BC 上一点,且BP=1,D 为AC 上一点,且∠APD=45°,则CD 的长为( ) A. 35 B.3132- C.3123- D.5 3 5、如图,在△ ABC 中,AB=AC ,∠A=36° ,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C 于点E ,垂足为点D ,连 接BE ,则∠EBC 的度数为 。 6、如图,在梯形ABCD 中,?=∠=∠90B A ,=AB 25,点E 在AB 上, ?=∠45AED ,6=DE ,7=CE 。求:AE 的长及BCE ∠sin 的值。

7、如图,在矩形ABCD 中,AB=6,BC=8,沿直线MN 对折,使A 、C 重合,直线MN 交AC 于O.求线段OM 的长度. 8、如图,E 是矩形ABCE 的边BC 上一点,EF ⊥AE ,EF 分别交AC 、CD 于点M 、F ,BG ⊥AC ,垂足为G ,BG 交AE 于点H 。 (1)求证:△ABE ∽△ECF ; (2)找出与△ABH 相似的三角形,并证明; (3)若E 是BC 中点,BC=2AB ,AB=2,求EM 的长。 9、在菱形ABCD 中,E 是BC 边上的点,连接AE 交BD 于点F, 若EC =2BE ,则FD BF 的值是( )。 A 、 21 B 、31 C 、4 1 D 、51 10、如图,已知△ABC ,AB =AC =1,∠A =36°,∠ABC 的平分线BD 交AC 于点D ,则AD 的长是 。 三、中考中的常见问题 11、已知:△ABC 中,AB =10; ⑴如图①,若点D 、E 分别是AC 、BC 边的中点,求DE 的长; ⑵如图②,若点A 1、A 2把AC 边三等分,过A 1、A 2作AB 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 边于点B 1、B 2,求A 1B 1+A 2B 2的值; ⑶如图③,若点A 1、A 2、…、A 10把AC 边十一等分,过各点作AB 边的平行线,分别交BC 边于点B 1、B 2、…、B 10。根据你所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A 1B 1+A 2B 2+…+A 10B 10的结果.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初中数学课程与教学研究 本研究自1982年至今,历时30多年,共包括5个子课题:一是1982年起开展的“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解决了平面几何入门难的问题,有效地大面积提高了平面几何的教学质量,并在全国20多个省市推广该项成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二是1986年起开展的初中代数“加强知识发生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的研究,注重适度展开教学过程,把基本的数学思想融合在课程内容之中,引导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感悟数学思想方法。三是1987年起开展的“思维与数学教学”研究,致力与“如何在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是90年代开展的“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研究,从探索影响各科课堂教学的共性因素入手,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和方法。五是2000年起至今开展的“义务教育数学(7-9年级)课程建设”的研究,在参与研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数学》实验稿和修订稿的同时,主编了一套“基本体现《标准》理念,语言科学严谨性较好,与课标切合度较高且有一定特色的教材”。 “平面几何入门教学”从调查教学实际情况并入手,理清几何教学严重分化的真正的原因,创造性地提出了几何难,“推理”难是首先难在概念的理解、语言、识图、简单的判断等技能,必须引导学生先过好这“四关”,然后“小步子、多层次”地

引导学生逐步学会演绎推理论证,从而有效地大面积提高了教学质量。在此基础上运用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理论,把在实践中取得的成果和经验上升成为理论,撰写了专著《平面几何入门教学》。张孝达先生在本书的“序”中写道“本书的出版,对大面积提高我国数学教学质量无疑会起到促进作用,对从事初中几何教学的教师来说,可以直接作为教学的参考;对其他从事数学教学和研究的人员来说,本书提供了可资借鉴和研究的真实材料。所以本书对数学教育的实践和理论的研究都是有价值的”。1993年,应中国电视师范学院约请,录制了20讲《初等几何教学》讲座,供中国教育电视台播出。“加强知识发生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研究,主要解决所谓“高分低能”的问题,其创新点是,设计融知识与数学思想方法于一体的教学流程,形成了可供教师教学参考使用的材料。这项研究有一定的前瞻性,与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目标一致。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开展了“思维与数学教学”研究,主要针对教学实践中把“思维降格为操作”、用“做”代替“想”的现象,其创新点是,提出了“思维场”的概念,即思维的相互作用应像“磁场”那样,不是直接接触而应是相互激活(教师的思维“启发”学生的思维)。“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研究,从跨学科听课、评课入手,提出了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两个维度要素;一是构成性要素——主体地位、情感体验、教师行为、教材处理;二是过程性要素——教学目标的制定、教学活动的组织、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学结果及评价。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课堂教学评价表,切实有效地引导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义务教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1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1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1 时间:2011年9月15日 内容:中青年教师培训。 授课人:刘祥伟 参加培训人:马静袁思涛庞启霞隆万琴刘其彦 刘建徐家英 培训内容: 会议由本校教师刘祥伟老师主持~他介绍了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本次活动主要内容分两部分~首先由青年教师成长较快的隆万琴教师:谈了她的成长过程和成长体会~结合自身成长的经历~谈了青年教师成长的收获和不足~对自我成长的过程作了深入细致的分析~总结了一线青年教师在一线成长过程的得与失~并做了《读书+实践+反思+总结=教师专业成长》的发言~读书: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前提准备,实践:是磨励自己的唯一途径,反思:衡量自己的教学行为 ,总结:与自己共勉~与大家共勉。她还从青年教师怎样上课:怎样上好课两方面介绍了青年教师应坚持认真备课,增强上课技能 ,听课与评课 ,在实际教学中要让学生发现数学美,勤记教学日记,及时总结和提炼教学经验~该教师的成长提供了实实在在的经验和榜样~留给在座每位老师很多思考与启迪。 随后~刘祥伟老师以《勤研善教~启智育人》为主题~对青年教师专业化发展提出建议~主要从青年教师基本功~青年教师培养两个方面作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主要有:一、书写基本功要做到“五要”既书写要端正~作图要规范~批改要认真~字迹要美观~速度要适中。二、掌握课程标准的基本功要做到“四清”既弄清

知识体系和各册的内在联系,弄清知识体系和单元知识的内在联系,弄清限定的知识 范围,弄清限定的知识深度。三、使用教材的基本功要做到“三准一活”~既对知 识点的认识要准,对重点的把握要准,训练的目的掌握要准,组织教材和选择教法要活。四、备课和写教案的基本功要做到“三清、四明”~既备课时教师对学生的认 知水平要清,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要清,预测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要清。写教案时 要目标明确,难点明确,程序明确~方法明确。五、课堂讲授基本功要做到口头表达 清楚、生动~ 2 第一篇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 课堂教学的导入过渡、讲解、总结等教学环节严密、系统、准确、连贯。六、 运用先进教学手段基本功要做到尽量使用现代教学手段于课堂中~逐步改变“粉笔 +黑板”的教育方式。 接着~刘祥伟对青年教师培养提出了“四有”~一、青年教师要有目标~既 “一年入门~三年成型~五年成材~八年成器”。二、有培训~集体培训和自我培 训相结合。三、有榜样~既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和骨干教师表率作用。四、有“传 帮带”~既要拜名师学艺。 本次教研活动在刘老师的精心安排和组织下~充实而富于实效~为各校教研组 教研工作的开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使与会的每位组长获 益匪浅。相信新的一学期在广大教师的共同努力下我区的数学教研工作会更进一步: 初中数学教研组教师培训记录2 时间:2011年9月29日 内容:学习数学教研员陈文娣老师的《三步五环教学设计模式》 授课人:刘建 参加培训人:马静袁思涛庞启霞隆万琴刘其彦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初中数学三角形易错题汇编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3),以点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画弧,交x轴的正半轴于点C,则点C的横坐标介于() A.0和1之间B.1和2之间C.2和3之间D.3和4之间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先根据点A,B的坐标求出OA,OB的长度,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B的长,即可得出OC 的长,再比较无理数的大小确定点C的横坐标介于哪个区间. 【详解】 ∵点A,B的坐标分别为(﹣2,0),(0,3), ∴OA=2,OB=3, 在Rt△AOB中,由勾股定理得:AB22 = 2+313 ∴AC=AB13, ∴OC132, ∴点C132,0), <<, ∵3134 <<, ∴11322 即点C的横坐标介于1和2之间,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弧与x轴的交点问题,掌握勾股定理、无理数大小比较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等腰三角形两边长分别是 5cm 和 11cm,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 A.16cm B.21cm 或 27cm C.21cm D.27cm 【答案】D 【解析】 【分析】 分两种情况讨论:当5是腰时或当11是腰时,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析求解即可.

【详解】 解:当5是腰时,则5+5<11,不能组成三角形,应舍去; 当11是腰时,5+11>11,能组成三角形,则三角形的周长是5+11×2=27cm.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三角形三边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 A.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 B.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 C.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 D.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3 x m x -≤ ? ? +> ?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 m£ 【答案】B 【解析】 【分析】 利用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分别判断后即可确定正确的选项. 【详解】 A. 三角形的外心到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正确,是真命题; B.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5和6,那么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16或17,错误,是假命题; C. 将一次函数y=3x-1的图象向上平移3个单位,所得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正确,是真命题; D. 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13 x m x -≤ ? ? +> ? 无解,则m的取值范围是1 m£,正确,是真 命题; 故答案为:B 【点睛】 本题考查了命题与定理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了解三角形外心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规律、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4.如图,在ABC ?中,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D,AC的中垂线交BC于E, 20 DAE ∠=o,则BAC ∠的度数为( )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内容

初中数学校本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主讲:培训时间:2017年5月21日学生自主学习是一种自律学习,是一种主动学习,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这是教师不能代替也是代替不了的,教师只是起指导作用,每一个学生都有一种独立的要求,除有特殊原因外,都有相当强的独立学习能力,现行教学改革要求改变单纯接受式学习,讲究从“一刀切”教学向关注个体差异的教学转变,强调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学习、自主学习显得更加重要。正因为如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能力显得十分重要。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可以从情感、课外及课内方面入手: 情感方面: 1首先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平时注重对学生情感的投入,热爱学生,了解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在学生学习困难时给予帮助,在成功时给予赞扬,正确对待学生中的个体差异,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评价时做到不褒此贬彼。 2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主要途径有两个:其一营造课堂氛围。通过教师营造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因惑质疑,激发学生产生悬念,进

入欲罢不能的心里状态,进入发现者的“愤悱”状态,或在问题中溶入一些趣味,激发学生发现问题的欲望与兴趣。其二创设问题情境,通过设计一个问题的模拟发现过程或借助类比联想等方法,使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的情境中,进入发现者的角色,从而激发学生生疑质疑。 课内方面: 除了要重视老师的教学方式。也要尊重发挥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是学习者持续一贯表现出来的学习策略和学习倾向的总和`.学习策略指学习者完成学习任务或实现学习目标而采用的一系列步骤,其中某一特定步骤称为学习方法,例如:有的学生倾向于借助具体形象进行记忆和思考,有的学生偏爱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叛断和推理;有人善于运用视觉通道,有人倾向于运用听觉通道,也有人喜欢运用动觉通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倾向,包括学习情绪、态度、动机,坚持性以及对学习环境,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偏爱。比如有人喜欢在竞争中学习,有人偏爱合作学习,有的学生能够从学习本身感受到乐趣,还有人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有效的工作和学习,指导自主学习不仅要鼓励学生独立且富有个性地学习,更倡导主动参与合作学习,在学习中学会合作,还要鼓励倡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经历并体验探究过程,在深入思考和交流讨论中获得感悟与深入理解,建立“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与合作”特征的学习方式。学习方式三个方面并不是相互独主、互不相容,也可以相互运用。 课内的具体措施有: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2)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 【初中数学教师培训总结】 幸福是什么,也许每个人的说法不同,我认同“幸福是一种心态,幸福的意义在于幸福是人生最终的目的,幸福不仅是一种状态,而是一种感受”这种说法。当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教师都会觉得过得很累,都不会感到自己过得幸福。在教学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创造幸福,怎样才能创造幸福呢?应从这三方面入手:转变幸福观念,寻求幸福的感受,培养幸福的能力;调整生存取向,明确生存意义;树立享受教育,感谢生活的情怀。 参加完3月29日的考试,回想去年8月暑期开始的浦东新区数学教师专项培训,感触很深。首先,这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极好的机会,作为一个年轻教师,除了第一年有过一次新教师培训,这样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从没有接触过。我参加的是初级班培训,主要是针对初中教师存在的一些常见的问题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师生沟通的技巧、怎样写教育案例、如何做教学反思等课程,也有提高数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如:数学命题试卷分析、初中函数与分析、数学课堂教学设计、数学思想与方法论等课程。本次培训共开展了21次活动,主要分了3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都各有收获,现总结如下:

想给学生一滴水,教师就必须具备一桶水。这几天几位辅导教师讲的课就充分印证了这句话。他们用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旁征博引给我们讲述深奥的理论知识,讲得通俗易懂,让我们深受启发。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对知识充满渴求的孩子,将他们教育好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艺术的学习,加强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 经过一个阶段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新课程教材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教师要适应新课程教学,就必须接受继续教育。应对新课程充分理解,诚心接受,热情投入,有效实施并根据新课程要求,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新课程实施中实现自身发展,教师的发展又将构成新课程实施的条件。 第一阶段是专家和骨干教师的讲座和交流,之间听了一些生动的报告。黄俊岭老师的师生沟通技巧让我知道了和学生交流方式的重要性,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总觉得和学生的沟通不是最有效,而通过黄俊岭老师的讲座,我了解到师生间不良的沟通方式,师生有效沟通的原则,教师课堂管理解决问题的策略,优秀教师的几条人格魅力等等。确实使我受益非浅。;顾志跃老师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让我了解当前一名教师专业发展的各方面要求;恽敏霞老师的教学反思研究,让我理解了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

初中数学九年级下册《解直角三角形》教案

28.2.1 解直角三角形 1.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意义和条件;(重点) 2.根据元素间的关系,选择适当的关系式,求出所有未知元素.(难点) 一、情境导入 世界遗产意大利比萨斜塔在1350年落成时就已倾斜.设塔顶中心点为B, 塔身中心线与垂直中心线夹角为∠A,过点B向垂直中心线引垂线,垂足为点C.在Rt△ABC中,∠C=90°,BC=5.2m,AB=54.5m,求∠A的度数. 在上述的Rt△ABC中,你还能求其他未知的边和角吗? 二、合作探究 探究点一:解直角三角形 【类型一】利用解直角三角形求边或角 已知在Rt△ABC中,∠C=90°,∠A、∠B、∠C的对边分别为a,b,c,按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 (1)若a=36,∠B=30°,求∠A的度数和边b、c的长; (2)若a=62,b=66,求∠A、∠B的度数和边c的长. 解析:(1)已知直角边和一个锐角,解直角三角形;(2)已知两条直角边,解直角三角形.解:(1)在Rt△ABC中,∵∠B=30°,a=36,∴∠A=90°-∠B=60°,∵cos B= a c,即c= a cos B= 36 3 2 =243,∴b=sin B·c= 1 2×243=123; (2)在Rt△ABC中,∵a=62,b=66,∴tan A= a b= 3 3,∴∠A=30°,∴∠B=60°,∴c=2a=12 2. 方法总结:解直角三角形时应求出所有未知元素,解题时尽可能地选择包含所求元素与两个已知元素的关系式求解. 变式训练:见《学练优》本课时练习“课堂达标训练”第4题 【类型二】构造直角三角形解决长度问题 一副直角三角板如图放置,点C在FD的延长线上,AB∥CF,∠F=∠ACB=90°,∠E=30°,∠A=45°,AC=122,试求CD的长.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5篇) 篇一:初中数学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本人本学期担任初二数学课教学和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一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为了总结经验,寻找不足。现将一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业务学习 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认识,树立新的理念 . 坚持每周的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紧紧围绕学习新课程,构建 新课程,尝试新教法的目标,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注重 把学习新课程标准与构建新理念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 学习新的《课程标准》,认识到新课程改革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将理论联系到实际教学工作中,解放思想,更 新观念,丰富知识,提高能力,以全新的素质结构接受 新一轮课程改革浪潮的洗礼。 二、新课改 通过学习新的《课程标准》,使自己逐步领会到一切为了人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树立了学生主体观,贯彻了 民主教学的思想,构建了一种民主和谐平等的新型师生 关系,使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观点,承认学生个性 差异,积极创造和提供满足不同学生学习成长条件的理 念落到实处。将学生的发展作为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

宿。重视了学生独立性,自主性的培养与发挥,收到了 良好的效果 . 三、教学研究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 师工作成败的关键。一学期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 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 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 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具体表现在: (一)发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1 、备课深入细致。平时认真研究教材,多方参阅 各种资料,力求深入理解教材,准确把握难重点。在制 定教学目的时,非常注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案编写认真,并不断归纳总结经验教训。 2 、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初二年级学生特点, 以愉快式教学为主,不搞满堂灌,坚持学生为主体,教 师为主导、教学为主线,注重讲练结合。在教学中注意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3 、坚持参加校内外教学研讨活动,不断汲取他人 的宝贵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经常向经验丰富的 教师请教并经常在一起讨论教学问题。听公开课多次, 自己执教二节公开课,尤其本学期,自己执教的公开课 , 学校领导和教师们给我提出了不少宝贵的建议,使我明

初中数学学科教研课题

——初中数学学科教研课题(小课题)研究指南1.初中数学教学中使用计算器的实践与研究 2.练习、作业分层设计的实施 3.易错点的提前干预的研究 4.“问题串”式教案的设计 5.概念引入方法的探索 6.对教材“课题学习”教学策略的分析 7.初中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开发和利用实践研究 8.课堂引入中情景创设的研究 9.教学设计中优化问题设计的策略研究 10.初中数学学困生的个案分析 11.培养学有余力学生的个案分析 12.对教材例题处理策略的研究 13.课堂教学中即时反馈策略的研究 14.课堂教学中知识探究的运用研究 15.初中数学课堂合作学习的低效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16.课堂中教师“追问”的策略研究 17.阅读能力培养的策略研究 18.概率教学方法的研究 19.统计教学方法的研究 20.作业批改实效性的策略研究 21.中小学衔接教学方法的研究 22.课堂教学中教师“小结”的策略研究 23.数学史资源在教学中的运用 24.数学预习的策略研究 25.学生数学小论文撰写的策略研究 26.教学设计关注教学目标的策略研究 27.课堂观察实施策略的研究 28.数学教学中使用“学案”的研究 29.复习课教学课例分析的研究 30.初中学业考试题的特色与发展趋势的分析

31.“变题”的方法与技术 32.学生试卷自主分析及其实效性研究 33.以教学诊断为目的的试卷分析研究 34.数学单元测试命题其诊断功能的实践研究 35.初中数学优化学生思维的实验研究 36.初中数学教学中知识目标与方法目标的整合研究37.初中数学教学三维目标达成的微格监控与应对的研究38.初高中数学知识脱节的原因分析及对策分析 39.课程理念下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研究 40.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与习惯养成调查与实践研究41.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媒体技术的优化策略研究42.本地学生与外来务工者子弟的学习习惯对比分析43.课标要求与教学内容细化的对比研究 44.数学课标理念行为化的实践研究 45.基于减负增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46.基于教材理解的范例设计研究 47.基于教材理解的概念课教学的设计 48.基于教材理解的复习课教学的设计 49.青年教师成长个案研究 50.数学教研活动创新的实践

省培--初中数学骨干教师--培训方案

河北省2013年中小学教师省级培训项目 中数学骨干教师省级培训项目---培训方案 沧州师范学院 一、培训目标 立足于初中数学教育的实际,引导、激励、帮助学员在现有起点上持续发展,力争在职业道德水准,现代教育观念,素质教育技巧、科学研究能力等方面有一个质的飞跃。为使他们成为高素质,高水平,符合时代要求,能发挥示范和辐射作用的初中数学教育专家型人材创造条件。深化职业理解与学生发展认识,激发积极实践新课程的动力。使参训初中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得到明显提高,教育教学中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高,整体把握初中数学课程目标、内容主线和教学关键,提高整体把握数学课程的能力和数学素养。根据整体把握的理念进行单元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设计的能力。知识结构有较大改善,教师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提升,使接受过培训的农村教师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师培训方面能真正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优势,远程培训跟踪指导研修一年,帮助农村初中数学教师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培养教师远程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同时充分发挥远程培训资源的辐射作用,让更多初中数学教师共享优质培训资源。 二、培训内容 主要内容有:以学生发展为本,关爱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以公正对待学生,融洽师生关系的策略、案例;形成积极认知,改变思维偏差,转变不良心绪,回归平和心态;教师与家长交往中的角色规范,对家长的教育引导,有效沟通策略、案例;解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 年版)》基本理念的内涵、发展、作用;终身教育,团队学习,合作精神的养成,合作机制的建立,合作研究的开展;数学的文化价值,专题选讲;课程目标在设计中的整体实现;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引导;课堂教学观察的目的和意义,课堂教学观察的手段和方法,课堂教学观察的信息采集,课堂教学观察的有效诊断;在导师指导下,

给初中数学教师培训的讲义,主题:代数式

代数式问题选讲 第一部分:多项式问题 一.多项式相等: 定义1:我们把形如211210(0)n n n n n n n a x a x a x a x a a n N x ----+++++≠∈ ,,为变量的式子称为一元多项式.通常记作:211210()(0)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a ----=+++++≠ . 例如:432()242f x x x x x =-+-+称为一元四次多项式. 定理1 如果两个多项式: 211210()(0)n n n n n n n f x a x a x a x a x a a ----=+++++≠ 211210()(0)m m m m m m m f x b x b x b x b x b b ----=+++++≠ 恒等,那么一定有m=n ,且(123)i i a b i n == ,,,,. 例如:22 321x x ax bx c -+≡++,则必有321a b c ==-=,,. 例1 已知多项式432222(1)(2)x x x x mx x nx +++≡++++,求m 与n 的值. 例2 已知221 231ax bx x x ++-+,两个多项式的积不含3 x ,也不含x ,求a b ,的值. 例3 已知2267314(23)(3)x xy y x y a x y b x y c --+++≡-+++,试确定a b c ,,的值. 例4 如果2570x kx -+=被52x -除后余6,求k 的值和商式. 例5 已知多项式32ax bx cx d +++能被2x p +整除,求证:ad bc =. 例6 设22222252(2)(1)2(2)1 x x B Cx D x x x x x -++≡++-+--+,求A B C D ,,,的值.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解析

人教版初中数学三角形解析 一、选择题 1.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交于点O,AE平分BAD交BC于点E,且∠ADC=60°, AB=1 2 BC,连接OE.下列结论:①AE=CE;②S△ABC=AB?AC;③S△ABE=2S△AOE;④OE =1 4 BC,成立的个数有() A.1个B.2个C.3个D.4 【答案】C 【解析】 【分析】 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ABC=∠ADC=60°,∠BAD=120°,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 △ABE是等边三角形,然后推出AE=BE=1 2 BC,再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边对等角、三 线合一进行推理即可. 【详解】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ADC=60°,∠BAD=120°,∵AE平分∠BAD, ∴∠BAE=∠EAD=60° ∴△ABE是等边三角形, ∴AE=AB=BE,∠AEB=60°, ∵AB=1 2 BC, ∴AE=BE=1 2 BC, ∴AE=CE,故①正确;∴∠EAC=∠ACE=30° ∴∠BAC=90°, ∴S△ABC=1 2 AB?AC,故②错误;

∵BE=EC, ∴E为BC中点,O为AC中点,∴S△ABE=S△ACE=2 S△AOE,故③正确;∵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C=CO, ∵AE=CE, ∴EO⊥AC, ∵∠ACE=30°, ∴EO=1 2 EC, ∵EC=1 2 AB, ∴OE=1 4 BC,故④正确; 故正确的个数为3个,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ABE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关键. 2.如图,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90°,BD是∠ABC的平分线,DE⊥BC于E,若BC=10cm,则△DEC的周长为() A.8cm B.10cm C.12cm D.14cm 【答案】B 【解析】 【分析】 根据“AAS”证明ΔABD≌ΔEBD .得到AD=DE,AB=BE,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边的关系,求其周长. 【详解】 ∵BD是∠ABC的平分线, ∴∠ABD=∠EBD. 又∵∠A=∠DEB=90°,BD是公共边, ∴△ABD≌△EBD (AAS), ∴AD=ED,AB=BE, ∴△DEC的周长是DE+EC+D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