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五金刀剪突破瓶颈“酝酿”华丽转身
- 格式:pdf
- 大小:687.98 KB
- 文档页数:2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阳江市源新五金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阳江市源新五金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阳江市源新五金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金属制品业资质空产品服务金产品批发;五金产品零售;消防器材销售;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大隆凯加速转身,将许下一个怎样的未来——专访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胡和荣邓旭;方嘉炎【期刊名称】《资源再生》【年(卷),期】2019(000)005【总页数】4页(P6-9)【作者】邓旭;方嘉炎【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等原生矿产资源的日渐匮乏,再生资源循环利用近年来引起公众高度关注,因而,再生资源回收加工装备制造产业也如雨后春笋一般蓬勃兴起。
在常人看起来很低端的废旧物资回收行业,其装备早已是“高大上”,市场对高效、低耗、智能的剪切、破碎、压块机械需求度越来越高。
“2018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2.7亿元。
”这是位于“中国液压之都”江阴市的江苏大隆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隆凯”)交出的成绩单。
该公司准确把脉中国再生资源行业的设备需求,主推液压剪切机、破碎机、压块机三大类主要产品,在成立仅三年的短时间内,自主研发出系列适销对路的拳头产品,在中国废钢铁、废旧有色金属加工设备行业占据了一席之地。
除了在国内打开市场之外,大隆凯公司的产品还沿着“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远销俄罗斯、日本、马来西亚、印尼、土耳其等国家和地区。
自成立以来,大隆凯先后被认定为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江苏省民营科技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无锡市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还顺利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及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并于2018年8月成立了无锡市科技研发机构——无锡市废旧物资处理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同时,大隆凯也是中国物资再生协会副会长单位、中国废钢铁应用协会和中国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协会理事单位、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再生金属分会会员单位。
记者与大隆凯董事长胡和荣相识已久,也目睹了大隆凯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砥砺征程。
近日,胡和荣在北京出差期间,接受了本刊记者的访谈。
一见面,他说:“明天我要去马来西亚。
大隆凯的设备性价比高,在马来西亚很受欢迎。
我们把中国制造、江阴制造输出到东南亚国家,改变了当地长期以来认为中国产品低端的偏见。
姚吉庆,华丽转身生平简介姚吉庆,EMBA,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专业。
1986年分配到山西某大型军工企业工作。
1994年加盟广东乐百氏集团。
1997年被聘为广东华帝集团管理者代表兼营销总监。
1999年10月28日,姚吉庆被推到国内燃气灶巨头——广东中山华帝燃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华帝集团总经理的职位上,公司创业的七位老板全部退位让贤,姚吉庆一举成名,成为“中国职业经理第一人”---姚吉庆。
2002年3月底姚吉庆离开华帝集团,4月初就任威莱数码(中山)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 CEO。
姚吉庆现加盟中国厨柜第一品牌——欧派集团,出任集团营销总经理。
并任中国首个冠军企业联盟秘书长。
姚吉庆十几年来始终处于中国市场的第一线,操盘众多品牌,屡有佳绩上演,可谓中国职业经理人中的常青树。
生平履历曾任华帝集团总经理,使华帝燃具连续5年保持中国销量第一;创立威莱数码(中山)有限公司任执行董事兼 CEO,2年内做到中国专业音响品牌前三甲;出任奥克斯空调总经理,成功实现品牌战略转型和快速增长。
姚吉庆十几年来始终处于中国市场的第一线,操盘众多品牌,屡有佳绩上演,可谓中国职业经理人中的常青树。
1999年10月28日,姚吉庆被推上国内燃气灶巨头——广东中山华帝燃具有限公司总经理以及华帝集团总经理的职位,公司创业的7位老板全部退位让贤。
姚吉庆本人一举成名。
这在当时确实是媒体上的一条大新闻。
曾经辉煌1994年去广东谋求新的发展,幸运地做了乐百氏老总何伯权的幕僚,任企划主管,帮助建立整个企业的管理体系。
此时,他和同在一个镇上的华帝的7位老板开始结识。
但在两年后,姚不满足于总躲在幕后,离开何伯权,来到广东开平的一家港资洁具公司从质量总监做到了总经理。
这个让贤的故事一直维持到2001年12月7日,姚吉庆意外地未能成为改制后的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而只保留着华帝集团总经理的头衔。
2002年4月底,姚吉庆突然以威莱数码公司(威莱与著名音响名牌山水、爱浪是同一集团下的兄弟品牌)执行董事和CEO的身份在广州召开记者招待会。
案例:指甲钳大王梁伯强梁伯强,现任圣雅伦有限公司董事长,高中学历。
1962年生于广东小榄镇,1978年成为国营企业工人,1986年创办聚龙工艺品厂,1998年开始专一生产指甲钳。
他说,“非常小器”证明了一种力量,那就是“专一”。
47岁的梁伯强穿普通的休闲服、抽七块钱一包的红塔山。
1985年,他开始办厂;1998年,他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人造首饰产销大户。
现在,他是国内最大的中高档指甲钳供应商,每年将价值近两亿元的指甲钳销往全世界。
目前国内指甲钳行业一共有300多项专利,有100多项是属于梁伯强的。
据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圣雅伦公司已经成长为中国最大、全球第三的指甲钳生产商,占据了中国指甲钳市场约27%的份额,其中中高端市场(单品出厂价2元以上)的份额高达60%。
他说,现在所有的心思都放在指甲钳上面,希望“将指甲钳打造成瑞士军刀、zippo打火机一样的产品”。
梁伯强创建的“非常小器”目前已经是全球三大指甲钳制造商之一。
他说,他要在两年内做到第一。
“非常小器·圣雅伦”已有200多个品种,并由单一指甲钳产品延伸到个人护理用品,成为爱美人士追逐的时尚用品,产品供不应求。
在圣雅伦,小小的指甲钳竟然拥有35项专利,比如“非常小器”就有专门的婴儿指甲钳,指甲钳面是平的,比成年人的指甲钳要短一半,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婴儿指甲的特点,产品一推出就深受妈妈们的欢迎。
他是中国“隐形冠军”形象代言人,被媒介称为“鬼才”、“每根头发都是竖起的天线”的“指甲钳大王”。
他参与起草制定了“中国指甲钳行业标准”,他发明创造的“二片式指甲钳”被称为“小五金行业的…神五‟技术”。
①陈长玉在一根手缝针的穿线孔上发明了四项专利,他的成功不仅仅在于专注,也在于创新。
陈长玉,青岛冀鲁制针厂老板。
他从14岁当童工,一直做到现在60多岁,一直专注在制针行业已有五十多年的历史了。
他所从事的行业也许大家都瞧不起,但他是世界级的“制针大王”。
②“猪毛大王”邓贵生先生专注在这个鲜为人知的行业里足足经营了24个年头了。
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方案解读
本文标题为《五金产业转型升级攻坚行动方案解读》,主要讲述了如何通过转型升级来提高五金产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文章指出,五金产业是一个重要的制造业领域,但是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和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五金企业需要进行转型升级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
文章提出了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要方向,包括产品结构调整、技术创新、品牌建设、渠道优化等方面。
其中,产品结构调整是关键的一步,要根据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喜好,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附加值。
同时,也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培育自主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
文章还强调了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难点和挑战,需要克服传统企业的思维惯性和管理体制上的不适应,同时也需要面对新的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不断调整和改进产品和服务。
为此,五金企业需要加强自身的品牌建设和渠道优化,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服务水平。
最后,文章总结了五金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和措施,鼓励企业加强转型升级,推动五金产业的发展。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