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高等教师岗前培训材料)

  • 格式:docx
  • 大小:29.63 KB
  • 文档页数:13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

【评价目标】

1.识记道德发展阶段论、价值观辨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关于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主要观点,态度和品德的形成、改变的基本过程及影响因素。

2.理解态度、品德、强化理论等术语,态度与品德的区别与联系。

3.举例说明做好态度与品德不良学生的转变工作应采取的有效方法。

4.运用道德发展阶段论,探究其对道德教育的启示。

5.运用道德价值辨析论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体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有三个基本特征:①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作为一种内部状态,可直接影响某些行为的出现,但态度与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②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态度则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完成某些任务。③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态度不是天生的,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的。

(二)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有些态度可能基于正确的观念和信念,往往是积极的;有些态度则可能基于错误的观念和信念,因而也常常是消极的。对于某些对象,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认知成分是不同的,某些人的态度主要基于理智方面的慎重考虑,而某些人的态度可能主要由于情感冲动。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产生的情绪或情感,被认为是态度的核心成分。在人的态度发生变化时,情感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不同态度的情感成分不尽相同,有的态度理智成分较多,有的态度却是非理智的、情绪化的。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的行为成分指行为的准备或行动的预备倾向。一般来说,态度的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是一致的,但是态度的行为成分与认知成分也存在分离的情况,表现在人们口头所表示的态度常常不能付诸行动,即知行脱节。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实质

道德是泛指在社会生活中人们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和规范。道德既是人们行为的规范,反过来它又成为人们分辨善恶的尺度,评价是非的标准。凡是一个人的行为符合道德规范,就被认为是高尚的、正义的,有道德的,会受到社会舆论的肯定、赞扬和褒奖,自己也感到心安理得;凡是不符合道德规范,那就会被看成是卑劣的、非正义的、不道德的,而受到社会舆论的否定,自己也会感到内疚不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这些稳定的特征和倾向可从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行为中综合反映出来。品德不是个体先天的禀赋,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活动获得的,其实质是把外在于主体的社会行为规范内化为主体内在的道德行为观念,并进而通过个体的道德价值取向,稳定地调节主体外显的道德规范行为的过程。品德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稳定的道德行为

道德品质不只是指具有某种道德观念,而是指具有某种观念并在行为之中表现出来,道德行为是判断道德品质的客观依据。道德品质是稳定的,偶尔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代表不了道德品质,只有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都表现出来某种一贯的道德行为,才标志着道德品质的形成。

2.以道德观念为基础,是道德观念与道德行为的有机统一

道德品质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如果没有形成道德观念,即使个体的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也小能称之为(非)道德行为。

(二)品德的心理结构

品德心理结构是由一系列彼此联系的心理因素构成的统一体,可分为“二因素说”、“三因素说”、“四因素说”等等。

二因素说认为,品德是由道德认识与道德意向组成,或者认为品德由道德需要与道德能力组成。

三因素说认为,个体品德结构是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组成。这种观点继承了传统心理学的知、情、意三分法,在早期的品德心理研究中较为流行。

四因素说在三因素说的基础上增加了道德意志,即知、情、意、行。从形式上看,多了一个因素,但并无本质区别,因为道德意志与行为是密切联系的,坚定的道德意志,则产生稳定的道德行为,如果道德意志不坚定,则道德行为摇摆不定。目前这种观点比较流行。

五因素说在四因素说基础上增加了道德信念,这种观点强调道德信念在品德结构中的中心地位。

六因素说是把个体品德结构看作由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动机、道德意志、道德行

为和道德评价的统一体。这种观点在继承传统品德心理因素结构理论的同时,注意到了“道德动机”在品德活动中的动力功能,以及“道德评价”在品德活动中的调节功能。

这几种因素说,虽然因素数目不同,但通过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们的观点是基本一致的,只不过是有的学说将品德的心理结构划分得更细一点。

1.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也叫道德观念,指对道德行为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道德知识),形成道德信念,发展道德价值观念。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通过学习把外在的道德行为规范、道德价值体系不断内化的过程。

在道德观念的学习过程中,人们首先是获得许多具体的道德知识。要发挥道德知识对行为的调节作用,必须将道德知识上升为道德信念。当个体坚信某种道德知识的正确性,无论自己执行或者看到别人执行它,都能产生情绪体验时,就意味着这种道德知识已转化为道德信念。对个体道德行为具有相对稳定的调节支配作用的是道德价值观念。道德价值观念是对各种涉及他人利益的行为的价值的概括化,任何人都是按照自己的道德价值观念来判断自己或他人行为的是非、善恶和好坏的。道德价值观念是道德价值的内容。道德价值内容直接受不同文化背景的影响。人们的道德价值主要包括集体、真诚、尊老、律己、报答、责任、利他、平等这八个独立的内容。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指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既表现为人们根据道德观念来评价他人或自己行为时产生的内心体验,也表现为人们在道德观念的支配下采取行动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一个从外控向内控转化的过程,一旦获得了某种内在的情感。就能产生道德动机的作用。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对青年大学生而言,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尤为重要。

道德情感的形式主要包括直觉的道德情感、想像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直觉的道德情感是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想像的道德情感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像而发生的情感体验。伦理的道德情感是以清楚地意识到道德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

验。

3.道德信念

道德信念是指人们对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确信并愿意以其为行为指南的意识倾向。信念是认识和情感的“合金”,当一定的道德认识和相应的道德情感在道德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相结合并产生共鸣时,就会形成道德信念,这种信念是推动个体产生自觉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也即,形成道德信念后,道德行为成为一种内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