疲劳可靠性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3
汽车的疲劳试验标准
汽车的疲劳试验旨在评估汽车零部件和整车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疲劳寿命和可靠性。
疲劳试验会模拟汽车在长时间使用和不同工况下的振动、冲击和应力,以确保汽车在使用寿命内保持安全可靠。
以下是一些与汽车疲劳试验相关的标准和测试项目:
1. ISO 16750-3:2012:该标准规定了汽车电气和电子设备的环境试验,包括疲劳测试和持久性测试。
这些测试涉及振动、冲击和温度循环等环境条件下的性能和可靠性。
2. GB/T 17565-2019:中国国家标准中的汽车零部件的疲劳试验标准,涉及着多种试验方法,包括弯曲疲劳、扭曲疲劳、拉伸疲劳等,以评估汽车零部件在多种应力和工况下的疲劳寿命。
3. ASTM E1049 - 85(2013):这是一项美国材料和试验协会(ASTM)发布的标准,规定了各种材料的疲劳试验方法,也有一些方法适用于汽车零部件的疲劳测试。
4. 客户特定标准:许多汽车制造商会根据自身的要求和
标准,独立制定疲劳试验的测试标准,以确保汽车在各种应力条件下的安全可靠性。
这些标准不仅在现有汽车制造中被广泛采用,也在新车型开发和零部件大批量生产的研发和生产中进行应用。
通过这些标准所规定的疲劳试验,可以评估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寿命和可靠性,从而确保汽车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机械结构的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研究摘要: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活动,机械结构稳定性对工程项目建设质量以及建设进度有直接影响,采取有效措施检测机械结构可靠性,预测机械结构疲劳寿命,能为机械结构调整、机械结构可靠性设计提供依据.本文首先进行理论介绍,然后分析机械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方法研究现状,最后提出机械结构可靠性提升措施.ﻭ关键词:机械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可靠性;方法ﻭﻭ目前工程项目建设规模扩大,工程建筑项目开展的过程中,做好机械结构疲劳寿命预测工作是极为必要的,选用可靠性方法不仅能够保证机械结构安全性,而且还能大大提高机械运行效率。
ﻭﻭ1理论介绍ﻭ1.1机械结构疲劳机械设备长时间运行会出现疲劳现象,严重者还会产生裂纹,导致机械设备完整性被破坏,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大机械设备运行风险,降低机械结构可靠性。
机械设备疲劳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方面即机械结构发生塑性应变,第二方面即机械设备发生弹性应变,由于机械设备疲劳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果影响因素未能合理控制,那么疲劳度会在短时间内大大增加。
常见影响因素主要有温度、载荷等,因此,预测机械结构疲劳度寿命时应综合考虑,这对疲劳度等级划分有依据作用.1.2机械结构可靠性ﻭﻭﻭ机械结构可靠性贯穿于设计阶段、实际使用阶段、维修养护阶段,机械结构可靠性影响因素较多,其中,材料性质、材料尺寸及形状、使用环境、负载情况对可靠性有关键性影响,间接影响机械设备使用性能以及使用寿命。
随着机械结构运行时间的延长,机械机构故障问题随之增多,会不同程度的威胁建筑工程安全性,基于此,相关部门高度关注,并分析机械结构疲劳问题产生原因,提出问题处理的相应措施,制定机械结构可靠性方法。
ﻭﻭ2基本现状ﻭﻭ机械结构之所以会出现构件失效现象,主要是因为机械结构疲劳寿命缩短导致,现如今,机械设备应用范围不断拓展,机械设备只有增强性能,才能提高在高温、高速这类严苛环境中的适用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机械结构疲劳寿命预测与可靠性方法不断创新,这对机械结构优化有重要意义。
机械
机械构件的疲劳强度或疲劳寿命受众多因素的影响,如材料本质(如化学成分、金相组织、纤维方向、内部缺陷分布)、工作条件(如载荷特性、加载频率、服役温度、环境介质)、零件状态(如应力集中、尺寸效应、表面加工)等[1]。
其中,最为复杂的是应力集中、表面加工和尺寸效应这三方面因素的影响。
关于应力集中、表面质量和尺寸因素各自对试样疲劳寿命或疲劳强度的影响,已有大量的研究[1飊5]。
对于在疲劳设计中如何考虑这些因素的影响见文献[4],文献[5]则在此基础上考虑了各因素的分散性。
目前考虑各因素对机械零件疲劳强度或疲劳寿命的影响,疲劳断裂的前提是结构应力分析,因此有限元求应力是第一步!目前疲劳断裂国内分成力学帮,航空帮,机械帮,和土木帮。
力学帮主要在求三维断裂,以西交大的匡振邦,清华的杨卫为主。
但他们的研究的大多是静态加载,没考虑循环加载,无法进行结构的寿命估算。
航空帮又分疲劳帮和断裂帮。
航空疲劳帮以北航的高镇同为主,主要是疲劳可靠性和雨流法。
如果不考虑可靠性,很简单了,考虑了可靠性,由于以前的老家伙没几个懂概率统计,所以全被老高头蒙得一愣一愣的(笑)。
其实西工大的吴富民教授水平很高,他的疲劳书比老高头的好。
航空断裂帮以前是西工大的黄玉珊(黄神童),后来是北航的张行。
主要是求飞机结构的应力强度因子。
后来又搞了损伤容限与耐久性设计。
这个很蒙人,没一两年时间你学不会。
因为首先要学懂断裂力学,然后实际搞的是裂纹扩展。
黄神童当年自
做聪明,70年在国内第一个搞断裂力学,(当时清华的黄克智还在算什么波纹板应力分析呢,可现在成了断裂帮总舵主)。
黄玉珊认为疲劳比断裂简单多了,所以向航空部建议北航成立疲劳小组,西工大成立断裂小组。
可惜黄是江浙人,喜欢单干,后又得了病早逝。
加上我国的飞机一直以修修补补为主,使得航空疲劳帮一直有科研课题,有课题就自然会得奖,奖多了就会当院士。
与黄玉珊同时搞断裂的是西南交大的孙训方先生。
孙老先生水平很高,学生出国的很多。
他经常出国开会发现什么是热门就让学生做,因此他的学生做好论文毕业之后出国机会很大。
孙老先生绝对是院士水平。
可惜老先生性子直不会讨好部里头,每次报院士铁道部提不成名。
后来能提名了,已当成院士的又建议新院士要选年青的。
所以中国院士一半是狗屎。
只要有水平,一百岁时被人承认学术成就,就应当选为院士!机械帮首推东北工学院的徐灏老先生。
徐老先生在疲劳方面做了不少工作。
可惜他的学生生源不好,他有许多新思想告诉学生学生就是做不出来,他的有的学生是老外做什么只会照着做一遍。
使得徐老先生未当成院士。
按老先生的水平和著作早应是院士了。
土木帮好像大连工学院的赵国蕃院士做了不少东东。
但在理论上基本是照国外的在做。
大工的课题很多,攀登B什么的。
另外赵院士做的很扎实,有很多实验而且他还考虑了可靠性。
因此各位如果想学疲劳断裂,不妨查一下以下各位学术大师的论文。
实用的还是航空帮做的东西。
msc系列就是老美nasa资助搞起来的,我感觉其界面和功能就是用起来舒服。
因此,疲劳并不难,只是很烦,考虑
的因素很多。
另外由于疲劳随机分散性太大,不得不考虑可靠性。
一搞可靠性就得先把概率统计随机过程学透。
断裂如果学好复变函数,数理方程,弹性力学,也不难。
只是要花不少时间。
另外如果是用有限元求因力强度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