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 格式:docx
- 大小:38.59 KB
- 文档页数:3
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参数优化研究苏皓;雷征东;张荻萩;李俊超;鞠斌山;张泽人【摘要】"水平井+体积压裂"技术是获取致密性储层中工业油流的重要手段.为了对影响体积压裂水平井开发效果的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基于离散裂缝模型的数值模拟方法,采用更为灵活的非结构化网格,建立了体积压裂水平井模拟模型,经Eclipse 软件及矿场实际井资料验证该模型可靠性较高,可准确地表征复杂裂缝的几何参数和描述流体在裂缝中的流动.利用长庆油田某致密油藏实际参数,对水平井方位、布缝方式、段间距、簇间距、改造体积等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结果表明:当水平井方位与天然裂缝平行时,开发效果最好;根据累计产量的大小,哑铃型布缝方式优于交错型、均匀型、纺锤型布缝方式;段间距应大于相邻2段的泄油半径之和,避免段间干扰;簇间距应尽可能大,但要小于天然裂缝平均缝长;当改造体积一定时,细长形状的改造区域比短粗形状的改造区域开发效果更好,当工艺上难以增加压裂裂缝长度时,可通过增加段内簇数改善开发效果,簇数越多,初期累计产量越高,但最优簇数取决于开采时间的长短.研究结果可为致密油藏体积压裂水平井造缝设计提供依据.【期刊名称】《岩性油气藏》【年(卷),期】2018(030)004【总页数】9页(P140-148)【关键词】致密储层;水平井;体积压裂;数值模拟;离散裂缝模型;非结构化网格【作者】苏皓;雷征东;张荻萩;李俊超;鞠斌山;张泽人【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经济技术研究院,北京100724;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北京10008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北京100083;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河北涿州0727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190 引言近年来,随着非常规油气资源占比的增加,其勘探开发逐渐引起关注[1]。
水平井油藏数值模拟及开发方案优化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石油资源的开采变得越来越重要。
然而,在常规的石油开采中,大多数地下储层都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压力,因此难以直接开采。
而水平井油藏正是一种新型的油藏开发方式,其通过操作油井的钻头来建造水平井,进而从原本无法开采的地下储藏层中开采出石油。
但是,水平井油藏的开发受到很多限制,一方面是由于其开采的深度远远超过了传统石油开采的深度,另一方面是由于其所处的地层环境比传统石油开采的地层环境更加复杂。
因此,对水平井油藏的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优化显得非常重要。
数值模拟是指利用计算机模拟被开采油藏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研究油藏的特征和行为。
通过数值模拟可以确定最佳开采方式、优化提高开采效率和降低开采成本。
在水平井油藏的开发过程中,则需要对其进行三维模拟。
以“UGR grid”为例,可以对地层进行划分,建立“广义导向网格(Generalized Finite Difference Grid)”,并对每一层的物理性质、流体动力学特性、化学特性进行分析,从而实现快速而精确的地层模拟和分析,提高开采效率。
除了数值模拟外,优化开发方案也是非常重要的。
在水平井油藏的开采过程中,存在诸多因素影响开采效率,其中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压裂工艺和注水治理工艺。
压裂工艺是指在地下储藏层中注入压裂液,让石油从储藏层流出,而注水治理工艺则是指在储藏层内注入水来提高储层压力,从而使石油流动起来。
因此,针对水平井油藏的开发,需要采用一系列的技术手段来优化方案。
例如,可以采用大口径、高质量的水平井钻头,以确保正常的钻井效率和钻井质量;可以采用“断点注压”技术,在地层下方注入一定压力的水压,使压裂液沿更多的微小孔隙点分布,从而提高了压力的均匀性和扩散率;还可以采用高精度压裂技术,在压裂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精确定向注入位置。
综上所述,水平井油藏的数值模拟和开发方案优化是非常关键的。
通过科学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和优化,可以提高开采效率,同时也能降低开采成本,从而推动石油资源的更有效开采。
低渗透油藏井网适配差异分析与优化调整低渗透油藏是指岩石孔隙度很小,导致油和气在储层内难以流动的油藏,开发难度大,产量低,对于低渗透油藏的开发和生产来说,井网的设计和优化是十分重要的。
合理的井网设计可以提高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降低开发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对低渗透油藏井网的适配差异进行分析,并进行优化调整,是提高油田开发效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
1. 水平井和垂直井的适配差异低渗透油藏中,水平井和垂直井的适配差异很大。
水平井通过技术手段扩大了开采半径,使得水平井在低渗透油藏中应用广泛。
在水平井井网中,井距和井网密度需要特别设计,以适应低渗透油藏的特性。
而垂直井则需要更密集的井网布置,以弥补其开采半径较小的缺陷。
2. 井网布置的适配差异低渗透油藏中的井网布置与传统油藏有很大的不同。
在低渗透油藏中,需要根据地质构造、裂缝分布、油气运移规律等因素,进行针对性的井网布置。
传统的等距井网布置可能不适用于低渗透油藏,需要结合实际地质条件,采用不等距井网布置,以提高井网的适配性和效率。
在低渗透油藏中,气水井的适配差异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由于低渗透油藏中气水分布不均匀,需要根据油田地质构造和流体分布规律,设计合理的气水井井网布置,以提高产能和采收率。
二、低渗透油藏井网的优化调整1. 井网密度的优化调整低渗透油藏中,井网密度的优化调整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调整井网密度,可以改善油藏开采效果,提高油田产能。
对于水平井来说,适当增加井网密度可以提高采收率;而对于垂直井来说,降低井网密度可以减少钻井成本,提高开采效率。
低渗透油藏中,需要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和油藏特性,对井网布置进行优化调整。
通过合理的井网布置,可以提高油田的产能,降低井网成本,增加油田的经济效益。
在低渗透油藏中,井间干扰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通过优化调整井间干扰,可以提高油田的产能和采收率。
采用先进的水力压裂技术和人工驱油技术,可以减少井间干扰,提高油田产能。
低渗透油田水平井井网参数的优化尹相荣;陈建林;王勇;马宏伟;胥勇【摘要】@@%确定水平井井网参数对低渗透油藏的经济开发具有重要作用.为了实现水平井的合理布井,需对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以及注采排距进行研究.水平井段长度一般为油层有效厚度的6~10倍,对于有效厚度为4m的油层,则要求水平井段的长度大于40 m.在油层有效厚度为4、5和6m条件下,利用折算法得出水平井段合理长度为500~700 m.对低渗透油田水平井开发并网进行合理设计,既要做好注采井网形式对储层规模控制以及裂缝系统与井排方向的合理匹配关系,又要做好注水井排距的优化.【期刊名称】《油气田地面工程》【年(卷),期】2012(031)007【总页数】2页(P14-15)【关键词】低渗透;水平井;井网参数;注采排距;水平段长度【作者】尹相荣;陈建林;王勇;马宏伟;胥勇【作者单位】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分公司【正文语种】中文确定水平井井网参数对低渗透油藏的经济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影响水平井井网参数的因素较多,除了储量丰度、砂体连通程度、构造形态等地质因素外,还有油田的经济指标、单井产能和开采速度等因素[1]。
确定合理的水平井井网参数能获得较高的储量动用程度、水驱控制程度以及最终采收率,使低渗透油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许多学者从单井产能最大化角度研究了水平井的最佳井网尺寸问题。
刘月田利用椭圆函数等多重保角变换方法,确定出了水平井井网渗流的精确解,同时研究了水平井段长度、横向井距、纵向井距及其匹配关系对水平井注水波及系数以及产能的影响[2]。
水平井注采排距与水平段长度有着密切的关系。
不同的注采排距对水平段长度有一定的技术界限;水平段的长度不同,井网尺寸值也需做相应的调整[3-4]。
为了实现水平井的合理布井,需要对水平井的水平段长度以及注采排距进行研究。
1.1 水平井长度技术界限水平井段长度不仅会影响水平井的钻井成本和单井的产量,而且还会影响油田钻井数目和泄油面积。
《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补充能量研究》篇一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补充能量研究一、引言在油气开发过程中,低渗和致密油藏因其特殊的储层特性,常常面临开发难度大、采收率低等问题。
为了有效开发这类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分段压裂水平井的方式为低渗/致密油藏补充能量,旨在为油气田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方法和理论依据。
二、低渗/致密油藏的特殊性低渗/致密油藏指的是具有低渗透率和致密结构的储层。
其特性主要表现在储层物性差、油品黏度高、流动性差、采收率低等方面。
这些特性使得传统的垂直井开发方式难以有效开发这类油藏,因此需要寻求新的技术手段。
三、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概述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是一种针对低渗/致密油藏的开采技术。
该技术通过在水平井段进行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扩大储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采收率。
该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能够显著提高油藏的开采效率;二是可以降低开发成本;三是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储层条件。
四、分段压裂水平井的补充能量机制为低渗/致密油藏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进行补充能量的机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扩大储层接触面积:通过分段压裂形成多条裂缝,增加储层与井筒的接触面积,提高储层的开发效率。
2. 降低流体流动阻力:裂缝的形成降低了流体在储层中的流动阻力,提高了油气的采收率。
3. 补充地层能量:通过分段压裂,可以沟通更多的地层能量,使油气藏保持较高的压力,有利于油气的开采。
五、研究方法与实验结果本研究采用数值模拟和实验室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低渗/致密油藏分段压裂水平井的补充能量效果进行研究。
数值模拟主要关注分段压裂过程中裂缝的形成与扩展、流体的流动规律等方面;实验室模拟则通过模拟实际油藏条件下的实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
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能够有效提高低渗/致密油藏的采收率,并显著降低开发成本。
六、结论与展望本研究表明,低渗/致密油藏采用分段压裂水平井技术进行补充能量是可行的,且具有显著的效果。
薄层油藏水平井优化数值模拟研究与应用摘要:采用petrel作为地质建模软件,建立油藏层面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得到油藏三维精细数据体。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水平井的井位、射孔位置、水平段长度、水平井轨迹及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
根据优化结果,在研究区域已实施水平井1口,产油量是周围直井同周期相同生产时间的5倍。
研究成果在稠油老区二次开发的现场应用中取得了较理想的开发效果。
关键词:水平井;层面构造;属性模型;数值模拟;二次开发;优化技术引言曙光油田稠油老区以薄互层稠油油藏为主,占稠油老区总地质储量的68.4%。
该类油藏于1986年开始投入热采开发,处于吞吐开发后期。
措施效果差、产量递减快、经济效益逐年下降。
按照现井网及开发方式,生产效果难以改善,采收率无法提高,开展二次开发方式探索已势在必行。
结合petrel作为地质建模软件,建立油藏层面构造模型和属性模型,得到油藏三维精细数据体。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杜66水平井的井位、射孔位置、水平段长度、水平井轨迹及注采参数进行优化研究,从而指导水平井二次开发的高效进行。
1 油藏概况1.1 油藏地质特征杜66块是曙光油田稠油老区薄互层状稠油油藏中最大的一个断块,构造上位于辽河断陷西部凹陷西斜坡中段,开发目的层为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沙四段上部杜家台油层,全块构造完整,断块构造形态为一个由北西向南东倾伏的鼻状构造。
油藏埋深-800~-1200m,有效厚度42.1m,平均单层厚度2.5m,平均孔隙度25.5%,净总厚度比0.396,地层水为nahco3型。
断块含油面积4.9km2,地质储量3940×104t。
2 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及数值模拟2.1 精细三维地质模型建立以杜66块杜i组为研究对象,杜161井为中心的50口井区域作为水平井有利部署区。
纵向上共划分为15层,其中9个油层,6个隔夹层,另外杜ⅰ2层再细分为3个层,平面上建立12m×12m,共计47250个网格结点的构造模型。
喇嘛甸油田断层区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研究X梁红革,杨 柳,肖千祝(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六采油厂,黑龙江大庆 163114) 摘 要:喇嘛甸油田断层发育,断层边部厚油层剩余油富集,主要利用水平井技术挖潜剩余油。
但断层边部控制井点少、构造变化大、油层发育复杂,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难度大。
为此,利用井震结合技术对断层区构造特征、油层发育状况进行准确预测,并以地震资料进行约束,开展三维地质建模,得出断层边部无井区域的构造,从而实现了断层区水平井轨迹空间位置、方位及水平段长度的优化设计。
形成一套断层边部水平井轨迹优化设计方法,在喇嘛甸油田5口断层边部水平井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得到了应用,平均钻遇率达到74.2%。
关键词:断层区;水平井;井震结合;轨迹设计 中图分类号:T E1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81(2012)14—0139—02 喇嘛甸油田是大庆油田的主产油田之一,油田断层发育,断层边部井网密度相对较低且注采关系不够完善,断层边部存在一定的剩余油潜力。
因此在该区域多采用水平井挖潜剩余油技术[1][3]。
表1 断层区水平井水淹层解释成果水淹状况砂岩厚度(m )比例(%)含水饱和度(%)渗透率(10-3L m 2)高水淹107.223.179.0744.3中水淹133.628.859.01185.6低水淹184.239.743.1805.3未水淹38.68.341.8262.8但在断层区,由于断层边部靠近断层一侧没有直井控制,因此,地质资料较少,进行水平井轨迹设计难度较大。
经过研究,利用三维地震资料井震结合准确描述研究区剩余油分布特征,利用井震结合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数字化研究成果对目的层再认识,建立精细油藏模型,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水平井轨迹的空间位置。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在喇嘛甸油田5口断层边部水平井设计及实施过程中平均钻遇率达到74.2%。
1 断层区剩余油分布特点断层边部油层已得到一定程度动用,从水平井水淹层解释成果看,低未水淹厚度比例为48.0%,52.0%砂岩厚度已中高水淹。
超低渗油藏水平井网参数优化
苗万春;吕娜娜;田甜;苏萌;魏小东;刘利娟
【期刊名称】《地球科学前沿(汉斯)》
【年(卷),期】2022(12)6
【摘要】华庆油田元284区块属于超低渗透油藏,具有储层的物性较差,非达西渗流特征明显,存在启动压力梯度等特点;使得油井见水后含水上升速度加快,单井产能较低等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对该油藏的水平井的井网参数进行优化。
采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研究区的五点水平井网参数进行优化,确定合理的水平井参数,合理井距为400 m,排距为140 m,合理水平段长度为400 m。
【总页数】11页(P856-866)
【作者】苗万春;吕娜娜;田甜;苏萌;魏小东;刘利娟
【作者单位】长庆油田第十采油厂庆阳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3
【相关文献】
1.超低渗—致密油藏水平井开发注采参数优化实践——以鄂尔多斯盆地长庆油田为例
2.超低渗油藏水平井与直井联合井网参数优化
3.延长油田超低渗油藏水平井开发参数优化及实践——以吴仓堡油田长9油藏为例
4.延长油田超低渗油藏水平井开发参数优化及实践——以吴仓堡油田长9油藏为例
5.超低渗致密砂岩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研究——以西峰油田长8油藏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气体混相驱机理及影响因素分析【摘要】气体混相驱是提高油藏采收率的重要方法之一,本文首先介绍了混相驱的基本概念,详细调研了混相驱的混相机理,对比分析各种混相机理的优缺点,系统总结了影响混相驱的因素,分析了混相驱的优化设计的方法。
【关键字】混相驱机理影响因素优化设计1.混相驱的基本概念当两种流体以任意比例混合,且混合物均为单相,就形成混相流体。
混相驱的目的就是消除界面张力作用,即毛细管数趋于无线大。
混相驱分为一次接触混相和多次接触混相。
对于溶剂的一次接触混相而言,驱替压力必须高于p-X相图的临界凝析压力。
当注入流体与原油之间的组分就地传质形成过渡带,流体组成介于原油和注入流体之间,其中所有组分都是接触混相的。
在流动过程中,靠注入流体和原油的反复接触来引起组分的就地传质的混相过程称为多次接触混相。
多次接触混相根据混相机理的不同分为:蒸发式多次接触混相驱和凝析式多次接触混相驱。
汽化气驱是注入气从原油中抽提轻质和中间烃类组分,改变注入气组成;凝析气驱是注入气中轻质和中间烃类组分凝析到原油中,改变原油的组成。
近10年来,混相驱已经广泛的使用在了油气田开发中,提高油藏采收率,满足能源需求。
表1为近10年来混相驱的开发案例。
图1 近10年混相驱的开发案例数图中可知:烃类混相驱每年的开发数大致不变,实施CO2混相驱的油田日渐增加。
研究混相机理和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2.注气混相原理根据注入气体以及原油系统的特性,混相可以分为:一次接触混相和多次接触混相两种方式。
气体混相驱按照注气气体类型分类如图2:LPG段塞驱一次接触混相驱丙烷段塞驱气体混相驱二氧化碳驱氮气(烟道气)多次接触混相驱干气驱富气驱图2 气体混相驱分类图2.1一次接触混相过程达到最简单和高效的方法就是注入按任何比例都能与原油完全混合的容积,以便使所有的混合物为单相。
中等分子烃类常用来进行一次接触混相驱的注入溶剂。
为在溶剂与原油之间达到一次接触混相,驱替压力必须高于P-X图临界凝析压力,因为溶剂与原油混合物在这一压力之上为单相,一次接触混相驱拟三元相图为图3。
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一、本文概述《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一文旨在探讨和研究水平井压裂技术的优化设计方法。
水平井压裂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气藏增产技术,在石油工业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油气田开发的深入,对水平井压裂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研究并优化水平井压裂设计,对于提高油气田开发效率、降低开发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首先介绍水平井压裂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发展现状,分析当前水平井压裂设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重点探讨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的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包括优化设计的目标、约束条件、优化算法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案例,分析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的实际应用效果,为实际工程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对水平井压裂优化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提升水平井压裂技术的设计水平,还将为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水平井压裂技术概述水平井压裂技术是油气田开发中的一项重要技术,旨在提高油气藏的采收率和开发效果。
水平井指的是井筒轨迹在油气藏中呈水平延伸的井,而压裂则是通过向井筒内注入高压液体或气体,使井筒周围的岩层产生裂缝,从而增加油气流通的通道,提高采收率。
水平井压裂技术结合了水平井和压裂两种技术的优势,通过在水平井段进行压裂,使得裂缝能够在更大的范围内扩展,增加了油气藏与井筒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了油气的采收率。
同时,水平井压裂技术还能够有效地控制裂缝的扩展方向和长度,使得裂缝能够按照预定的方向进行扩展,提高了油气的采收效率和开发效果。
水平井压裂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油气藏特点和开发需求进行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的内容包括选择合适的压裂液类型、压裂参数、裂缝扩展方向等,以确保压裂效果的最大化。
水平井压裂技术还需要考虑地质条件、工程条件、环保要求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以确保技术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油气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水平井压裂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仿水平井注水开发裂缝井网适配优化设计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是一种在油田开采过程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过水平井的布置和注水操作,可以提高油藏的采收率,降低开采成本,延长油田的生产周期。
裂缝井网优化设计是指在裂缝性油藏中,通过合理设计井网结构和注采井位置,提高裂缝井网的整体开发效率和稳定性。
传统的裂缝井网优化设计方法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充分发挥水平井注水的优势,影响了裂缝井网的开发效果。
本研究旨在利用仿水平井注水技术,结合裂缝井网优化设计方法,进行裂缝井网适配优化设计研究,以提高裂缝井网的开发效率和稳定性。
通过对比实验和数据分析,验证仿水平井注水开发裂缝井网适配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和优越性,为裂缝性油藏的有效开发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提高油田开采效率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究仿水平井注水开发裂缝井网适配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效果,通过对水平井注水开发技术及裂缝井网优化设计方法的深入了解和分析,形成一套适用于实际工程的仿水平井注水开发裂缝井网适配优化设计方案。
本研究旨在实验验证该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裂缝井网的优化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本研究,希望能够为裂缝井网开发提供更加精准和高效的设计方案,提高油田开发效率,降低成本,推动油气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通过本研究工作,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程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促进相关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1.3 研究意义水平井注水开发裂缝井网适配优化设计在油田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技术可以提高油田开发的效率和产量,帮助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调整油田的开发方式。
通过对裂缝井网进行优化设计,可以降低开采过程中的成本和风险,提高油井的稳产能力和生产指标。
通过仿水平井注水开发裂缝井网的适配优化设计,可以减少地下水资源的开采,实现油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研究该技术还有助于完善油田开发的技术体系,推动石油行业的创新发展,提高我国石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方法研究论文
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的方法。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水平井;开采技术问题;设计方法;低渗透油藏水平井
井网技术开采石油有着很多不可替代的优点,但是,仍然存在或多或少的缺点。目前
来看,水平井区的开发就存在着井网和井型的形式单一、水平井的设计没有完善配套的筛
选标准、注采井网不完善,因而导致了一些水平井的开发效果不理想,以及快速变差等问
题。对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是以期能够改善水平井区开发效果,
提高水平井产能与油田采收率。
1水平井井网井优化的主要内容
1.1水平井位置优化
在研究水平井井网的优化设计问题之前,首先要对水平井的平面位置优化问题有所明
确。对于水平井的优化这里只做简单介绍,主要有以下几个层面:首先要从油藏参数、单
井控制储量等方面优选水平井平面位置,首先在满足水平井适应性粗选条件后,再依据井
区井组具体条件、井网形式、开发状况、优选水平井平面位置。
1.2井网优化的主要内容
在选择低渗透油田井网优化模式的时候,要考虑相关的参数及具体地质等情况。首先
要考虑低渗油田的特征,以此为基础再进行下面的环节。然后是对砂岩规模以及断块破碎
的情况进行一个综合的考虑,再根据所开发油田所在井区的相应渗透率以及裂缝发育的程
度与走向、单井采油的储量、经济界线值这些诸多因素进行考量。
2水平井井网设计的原则
2.1井网设计原则
水平井井网有很多的设计形式,常见的有水平井井网,垂直井网,水平垂直混合井网,
这些井网形式中数水平井网较为复杂些。在进行井网的优化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很多的因
素:整体水平井的结构是否与局部井网相结合,油藏的存储层特征是否与井网的设计相适
应等,水平井井网的`设计原则都是基于要发挥出井网的最大功效。基于水平井井网的设
计原则,再依据设计的原理对水平井区域的大小与油层的结构等进行研究。
2.2水平井优选原则
水平井优选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考虑选区,另一个是考虑选层。选区时,若油田比
较单一时,水平井需放置在砂体较宽广的地段。选层时,根据水平井组周围垂直井油层钻
遇率大小来确定。
3水平井井网形式优化设计研究
3.1井网形式优化研究相关结论
(1)由于水平井平行井网注水,注入水可以均匀线性驱替,波及系数大,采出程度
较高。(2)与九点井网相比水平井五点井网采出程度更好。(3)水平井作用面积较大,
井间干扰严重,不易采用注采比偏小的井网模式,而平行井网含水上升快,特别在开发后
期低效开采期长,水平井五点法井网继承直井五点法井网优点,易调整含水上升慢,因此,
延安组整体水平井开发推荐采用五点法井网。
3.2井距优化研究
这里主要通过实验来研究井距优化问题。在设定好的储层均质与非均质两种情况之下
进行试验分析相关参数,得出的结论:(1)实验表明,井距越大相应的控制储量就越大,
虽然井距越大会造成一部分地质储油量的损失,但是相比较而言200m的井距更适合。(2)
250井距的优势在于非均质条件下地层短期的开发效果比较好。(3)对于非均质油藏井距
250m更佳,此时采出程度降幅加大。(4)200-250m适用于延安组油藏水平井井距。3.3
排距优化研究对于排距而言,在非均质油藏条件下应当适当的加大,350m为佳。此时是一
个相对而言的平衡点,其他排距会随着排距参数增大,累计产油增大,采出程度却降低。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渗透油藏水平井井网优化设计方法是一个综合因素较多,研究难度较大,
过程较复杂的项目。井网的形式不能过于单一,要根据不同的油藏储层情况设计相应的井
网模式,开采时将出油量做到最大的同时控制好地质出油量的损失值。
参考文献
[1]席天德等,延长西部水平井开发油藏参数优化研究,延长油田科研成果,2021.12.
[2]席天德等,西部油田延长组主力油层水平井开发井网优化研究,延长油田科研成
果,2021.12.
[3]段景杰等,《延长油田水平井开发效果跟踪评价,延长油田科研成果,2021.06.
[4]薛良清,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方法与前景,石油勘探与开发,1995,22(5):
8-13.
[5]周丽清,邵德艳等,洪泛面、异旋回、自旋回及油藏范围内的小层对比,石油勘
探与开发,1999,126.
[6]裘亦楠,陈子琦,油藏描述[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330-335.
[7]姜汉桥,谷建伟等.时变油藏地质模型下剩余油分布的数值模拟研究,石油勘探与
开发.2021,322:91-93.
[8]谢俊,张金亮,剩余油描述与预测,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21.
[9]别必文,王世军,萧希航,李梅双.水平井技术在正韵律厚油层次生底水油藏挖
潜中的应用[J].油气井测试,2021,16(1):65-66.井网优化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