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腐朽为神奇: 中山岐江公园的场 地与材料再生于再用
中山岐江公园在粤中造船厂旧址上建设, 占地11公顷,从1953年到1999年,走过 了由发展壮大到消亡的简短却可歌可泣 的历程。本案例以产业旧址历史地段的 再利用为主旨,对产业旧址及构筑物和机 器的采用了多种利用方式,在此基础上了 新的设计形式,并由此引发对生态设计概 念的理解(俞孔坚,2001; 俞孔坚 庞 伟,2002,2003; Pudua,2003)。
中山岐江公园
背景简介
公园地点: 位于广东省中山市,是一片城市公园绿地。 建造历史: 建成于2001年10月,原场地是中山著名的粤中造 船厂厂址。该造船厂作为中山社会主义工业化发展的象征,始于 20世纪50年代初,终于90年代后期。 设计:土人景观 主要设计者:俞孔坚、庞伟、黄征征、邱钦源、李向华、凌世红 奖项:2002年荣获美国景观设计师协会(ASLA)2002年度最高 奖项——荣誉设计奖、2003年中国建筑艺术奖、2004年第十届全 国美术作品展览环境艺术类金奖及中国现代优秀民族建筑综合金 奖、2008年第22届世界城市滨水杰出设计“最高荣誉奖”;2009 年国际城市土地学会(Urban Land Institute简称ULI)亚太区杰出 荣誉大奖。
保留:尊重没有设计师的设计
良好的景观不是职业设计师的凭空创造,它们 经历时间而发展,创造良好而富有含意的环境 的上策是保留过去的遗留。作为一个有近半个 世纪历史的旧船厂遗址,过去留下的东西很多: 从自然元素上讲,场地上有水体,有许多古榕 树和发育良好的地带性植物群落,以及与之互 相适应的生境和土壤条件。从人文元素上讲, 场地上有多个不同时代船坞、厂房、水塔、烟 囱、龙门吊、铁轨、变压器及各种机器,甚至 水边的护岸,厂房墙壁上的“抓革命,促生产” 的语录。正是这些“东西”渲染了场所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