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相遇求路程的应用题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
- 格式:ppt
- 大小:502.50 KB
- 文档页数:15
第三讲行程问题(一)一、知识梳理1.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
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2.解题关键及规律: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相向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击时间=路程÷速度差。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二、方法归纳行程问题分为追及问题与相遇问题: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同时出发)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追及问题:速度差×追击时间=相距路程甲的速度×甲追乙的时间-乙的速度×甲追乙的时间=相距路程路程差=相遇时间×速度差路程和=相遇时间×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差÷速度差相遇时间=路程和÷速度和速度差=路程差÷相遇时间速度和=路程和÷相遇时间三、课堂精讲例1 A、B两地相距1250千米,两辆汽车相对开出。
若甲车每小时行65千米,则乙车每小时行()千米,两汽车经10小时正好相遇。
【规律方法】根据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的数量关系解决问题。
可以用方程,也可以用算术方法。
【搭配课堂训练题】【难度分级】 A1.甲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60千米。
甲车从A地、乙车从B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
两车相遇后4.5小时甲车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5小时相遇,已知客车每小时比货车快3千米,甲乙两地相距416.5千米,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例2一汽车下午2点30分从A地开出,每小时行50千米,经1.5小时后另一辆汽车以相同的速度从B地开出,下午6时相遇,A、B两地相距()千米。
-小升初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题型注释)33公里的地方,只有一辆载25人的车,车每小时行驶55公里,学生步行速度5km/h,求最快要多久到目的地?2.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第一次相遇离A地有200千米,然后各自按原速继续行驶,分别到达对方出发地后立即沿原路返回.第二次相遇时离A地距离占A、B两站间全长的75%.A、B两地间的路程长多少千米?3.两名运动员游泳,甲的速度是0.6米/秒,乙的速度是0.5米/秒,赛道50米长,游1000米两人能相遇多少次?4.两辆汽车分别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甲每小时行40千米,乙每小时行50千米,经过5小时共行了全程的一半,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5.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行驶24米,要通过一座长15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需多少时间?6.(河西区)甲、乙两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4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前进,甲车又经过3.5小时到达B地,这时乙车离A地还有40千米.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7.(乐清市)从A到B为下坡路,相距6千米;从B到C为平路,相距16千米;从D到C为下坡路,相距9千米.小李、小张同时从AD两地相向而行,他们的下坡路速度为每小时6千米,在平路上的都是每小时4千米.问经过多少小时后,他们在平路上相遇?8.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384千米,以这样的速度,从北京到成都的铁路长2048千米,大约要行驶多少小时?9.快车和慢车同时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城相向开出,4.5小时后两车相距90千米,快车和慢车的速度比为9:7,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0.大汽车5小时行425千米,小汽车的速度是大汽车的1.24倍,算一算小汽车的速度是多少?11.小明去爬山,上山时每时行2.5千米,下山时每时行4千米,往返共用3.9时。
小明往返一趟共行了多少千米?12.声音在空气中每秒传播332m,每分钟能传播多少千米?13.一列火车3小时行驶294千米,从北京到上海需要行驶15小时,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多少千米?14.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相背而行,1.5小时后相距180千米。
-小升初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题型注释)414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而行,3.6小时相遇,已知客车和货车的速度比是11:12,客车和货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2.一辆汽车,前3小时每小时行64千米,后2小时每小时行54千米,这辆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3.汽车站早上6:00开始,每隔6分钟发一辆1路车,每隔8分钟发一辆2路车,一小时内有几次1路车与2路车是同时发车的?4.一辆新汽车出厂以后,为了试验汽车的性能,两位司机轮流驾驶,每小时行驶55千米,不停地行驶了一整天.停下来以后,看看手表,行驶时间整整几小时,是个整数,看看里程表,出发时是三位数(abc),停止时,三位数恰好颠倒了顺序,变为(cba).(1)汽车行驶了几个小时?(2)a+b+c不超过7,你知道这两个三位数是多少吗?5.三个修路队共同修一条长120千米的路,第一队修了这条路的,第二队与第三队所修路长的比是3:5,第三队修了多少千米?6.两地相距120千米,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14千米,经过4小时后与乙车相遇,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7.图书馆和小华家相距432千米,小华从家出发,到图书馆用时4小时,返程用了4.5小时,返回时比去时每小时少行驶了多少千米?8.某城市的出租车在3千米以内(含3千米)收费8元,超过3公里后,每公里收1.60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李师傅乘坐了10千米的里程,要付多少元钱?9.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平均每小时行75千米。
到乙地后又以每小时90千米的速度返回甲地,往返一次共用5.5小时。
求甲乙两地间的路程。
10.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公路运行图上,量得A,B两城间的公路线长3.6厘米,一辆客车从A城开到B城用了4.5小时,这辆客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1.星期天小明从家里出发骑自行车出发去姥姥家,当他骑了一段时间时,想起来要买个礼物给姥姥,于是又折回去到刚经过的一家超市,买好礼物后有继续骑车去姥姥家,如图是他本次去姥姥家所用的时间与路程的关系示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去姥姥家的路程是多少米?小红在超市停留多少分钟?(2)小明从超市到姥姥家的速度是多少?小明前4分钟的速度是多少?(3)本次去姥姥家一共花费了多少时间?12.小明和小青在环形跑道上跑步,两人从同一地点出发,反向而行。
-小升初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题型注释)烧越灼,烧得大圣一身烟火,魂飞魄散,一时间不得起身.不得已,八戒借了悟空的筋斗云,便要去南方请菩萨搭救,红孩儿得知八戒南去,料他必向观音求助,便要赶在他前面,化身为「假观音菩萨」欺骗他.筋斗云时速200公里,红孩儿的火云时速250公里,八戒出发后15分钟红孩儿便出发追赶,问红孩儿要飞多久才能拦截到八戒?2.客车和货车同时从A、B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驶50km,货车的速度是客车速度的80%,相遇后客车继续行3.2小时到达B地.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3.客车和货车从相距320千米的甲、乙两城出发,相向而行,货车每小时行36千米,1.5小时后客车才从甲城出发,又经3.5小时与货车相遇.客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用方程解)4.有一周长为1千米的环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时从同地出发,若同向跑1小时后,甲比乙多跑一圈,若以相反的方向跑4分钟后二人相遇,求甲、乙二人的速度。
5.一艘轮船在两个港口间航行,水速为每小时6千米,顺水下行需要4小时,返回上行需要7小时.求:这两个港口之间的距离?6.山脚到山顶有24千米.一个人以每小时4千米的速度上山,他立即从原路下山,已知下山的速度是6千米,他上山和下山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7.客车、货车两车同时从甲、乙两城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60千米,是货车速度的,两车开出后6小时相遇.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8.爸爸和儿子跑步锻炼,爸爸的步子比较大,他跑5步的路程,儿子要跑9步,爸爸在儿子后面10米,为了追上儿子,爸爸加快动作,爸爸跑2步的时间,儿子能跑3步,问爸爸至少多少米才能追上儿子?9.甲、乙、丙每分钟的速度分别为75米、80米、100米.甲、乙从A地,丙从B地,同时相向出发,丙遇上乙后3分钟再遇到甲.求A、B两地的距离.10.画一画,看看有几种答案.小红家离学校300米,小明家离学校600米,三个地方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离小明家有多少米?11.李老师每天早上6:58从家骑车到学校,7:05到达。
第十二讲相遇问题知识导航:研究走路、行走等匀速运动中的速度、时间和路程三者关系的应用题叫行程问题。
解答行程问题的基础,在于正确理解并掌握速度、时间、路程三种量之间的如下关系:路程=速度×时间S=VT时间=路程÷速度T=S÷V速度=路程÷时间V=S÷T相遇问题是行程问题中的一种类型,解答相遇问题要紧紧抓住“速度和”这个关键条件。
相遇问题的基本关系是: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相遇时间=速度和速度和一甲速度=乙速度第一关:必须会例1.甲、乙两城相距650千米,两列客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相对开出,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3千米,另一列客车每小时行67千米,几小时相遇?解析:这是简单的行程问题,我们根据公式用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解:650÷(63+67)=5(小时)答:5小时相遇。
我试试:1、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甲列车每小时行46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54千米,两车相距800千米,需要几小时相遇?2、甲、乙两船分别从两港口同时相对开出,甲船每小时行31千米,乙船每小时比甲船快2千米,7小时后相遇,两港相距多少千米?-163-3、两列火车从相距480千米的两城相向而行,甲列火车每小时行40千米,乙列车每小时行42千米,5小时后,甲、乙两车还相距多少千米?例2.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824千米的两城相向出发,6小时以后还相差200千米没相遇,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求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解析:两车没相遇,我们可以求出6小时两车行使的路程,再求出速度和。
解:824-200=624624÷6=104(千米)104-48=56(千米/小时)答:乙每小时行56千米。
我试试:1、甲乙两人分别从相距1.6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8分钟后还差400米没有相遇,已知甲每分钟行70米,求乙每分钟行多少米?2、甲、乙两地相距1500米,两人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相向出发,10分钟后相遇。
-小升初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题型注释)1.客车从甲站开往乙站,货车同时由乙站开往甲站,货车开到全程的817的地方与客车相遇,如果客车每小时行驶45千米,货车8小时可以行完全程,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多少?2.快、慢两车从A、B两地同时相对开出,经过5小时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按原速度行驶,又经过3小时快车到达B地,慢车距A地180千米,问A、B两地的公路长多少千米?3.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行驶24米,要通过一座长1500米的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需多少时间?4.如图,有4个村镇A、B、C、D,在连接它们的3段等长的公路AB、BC、CD上,汽车行驶的最高时速限制分别是60千米/时、20千米/时和30千米/时.一辆客车从A镇出发驶向D镇,到达D镇后立即返回;一辆货车同时从D镇出发,驶向B镇.两车相遇在C镇,而当货车到达B镇时,客车又回到了C镇,已知客车和货车在各段公路上均以其所能达到且被允许的最大速度行驶,货车在与客车相遇后自身所具有的最高时速比相遇前提高了,求客车的最高时速.5.一辆行驶速度为75km/h的汽车与一列行驶速度为100km/h的列车,谁快?6.小菁平均每分钟走58米,从家到学校她需要走20分钟,求一周下来她上学一共要走多少千米?7.从甲地到乙地有320千米,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80千米,照这样计算,这辆汽车5小时能从甲地赶到乙地吗?8.乐乐从家到学校的距离是600米,他每天来回两趟要走多少米?9.一列火车长185米,以每秒7米的速度经过一条长536米长的隧道,从火车车头进入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一共需要多少时间?10.从甲城到乙城共1500千米,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8千米的速度从甲城出发,行驶16小时能到达乙城吗?11.2018年12月,“复兴号”中国标准动车组获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
在北京读大学的小王,想在五一假期回上海看望奶奶。
他在北京南站买了一张“复兴号”高铁车票,部分信息如图。
小学中经常遇到的行程问题行程问题是小学数学中经常遇到的,解决起来往往有些困难,因为还没有学习方程,所以有些题目很不好理解,利用单位1解决问题,这里举一些例子,由浅入深,结合方程的解法,同学们自己比较一下。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关于行程问题的公式:行程问题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它研究的是物体速度、时间、行程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本公式: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路程?速度,时间关键问题:确定行程过程中的位置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速度和相遇问题:(直线):甲的路程+乙的路程=总路程相遇问题:(环形):甲的路程 +乙的路程=环形周长追及问题:追及时间,路程差?速度差速度差,路程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速度差,路程差追及问题:(直线):距离差=追者路程-被追者路程=速度差X追击时间追及问题:(环形):快的路程-慢的路程=曲线的周长流水问题:顺水行程,(船速,水速)×顺水时间逆水行程,(船速,水速)×逆水时间顺水速度=船速,水速逆水速度,船速,水速静水速度=(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 水速:(顺水速度,逆水速度)?2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 水速:流水速度,流水速度?2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速度,参照以上公式。
列车过桥问题:关键是确定物体所运动的路程,参照以上公式。
我们由浅入深看一些题目:一、相遇问题1、一列客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同时一列货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当货车行了180千米时,客车行了全程的七分之四;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
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解:把全部路程看作单位1那么客车到达终点行了全程,也就是单位1当客车到达乙地时,货车行了全程的八分之七相同的时间,路程比就是速度比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客车货车的速度比=1:7/8=8:7所以客车行的路程是货车的8/7倍所以当客车行了全程的4/7时货车行了全程的(4/7)/(8/7)=1/2那么甲乙两地相距180/(1/2)=360千米1/2就是180千米的对应分率分析:此题中运用了单位1,用到了比例问题,我们要熟练掌握比例,对于路程、速度和时间之间的关系,一定要清楚,在速度或时间一定时,路程都和另外一个量成正比例,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这个是基本常识。
-小升初行程问题应用题及答案-人教版一、解答题(题型注释)步行人每秒走l米,骑车人每秒走3米,在铁路上,从这两人后面有列火车开来,火车通过行人用了22秒,通过骑车人用了26秒.这列火车全长多少米?2.甲、乙两列火车从相距450千米的两地同时相向开出,经过3小时正好相遇.已知甲、乙两列火车的速度之比是2﹕3,两列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3.A、B两船,分别从甲、乙两港同时向对方港口开出,经过6小时后,两船相遇,相遇后两船继续向前行驶,A船又经4小时到达乙港,B船又经几小时到达甲港?(用多种方法解)4.南京到上海距离312km,一列快车从南京开往上海,一列慢车从上海开往南京,慢车比快车早1.4小时出发,快车走了2.2小时相遇到慢车,已知快车比慢车每小时多行10km,相遇时两车各行多少km?5.甲、乙两站之间的铁路长1650千米,一列客车以每小时80千米的速度从甲站开往乙站,一列货车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从乙站开往甲站,两车同时出发,相遇时行驶了几小时?6.某列火车通过长为82米的铁桥用了22秒,如果火车的速度加快一倍,它通过706米的铁桥就用50秒,那么火车的长度是多少米?7.在比例尺是1:5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上海到杭州的距离是3.4厘米.计算一下,上海到杭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8.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已知甲车每小时行驶43.5千米,乙车每小时行驶38.6千米。
2.5小时后(未相遇),两车还相距30千米,求两地之间的距离。
9.A、B两地相距600千米,一辆汽车早上7:15从A地驶往B地,每小时行85千米,下午2:15能到达B地吗?10.小华上山每分钟走25米,36分钟到达山顶,然后沿原路返回,20分钟后到达山脚。
小华下山时每分钟走多少米?11.一列火车原来平均每小时行进55千米,后来平均每小时多行进38千米,这列火车现在12小时能行多少千米?12.两地间的路程是210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相向开出,3.5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驶28千米。
六年级下册数学-⼩升初⾏程问题应⽤题及答案26-⼈教版-⼩升初⾏程问题应⽤题及答案-⼈教版⼀、解答题(题型注释)0.8千⽶的速度穿过⼀条1.48千⽶的隧道,从车头进⼊隧道到车尾离开隧道需要多长时间?2.据了解,⽕车票价=全程参考价× ,已知A站⾄H站总公⾥数位1500千⽶,全程参考价为150元,如图是沿途各站之间的公⾥数:黄叔叔买了⼀张票价为50元的车票,他可能是从什么站出发,⽬的地是什么站?3.AB两地相距360km,甲⼄两车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甲车的速度是⼄车的1.25倍,3⼩时后两车相遇.甲⼄两车每⼩时分别⾏多少千⽶?(⽤⽅程计算)4.⼀辆新汽车出⼚以后,为了试验汽车的性能,两位司机轮流驾驶,每⼩时⾏驶55千⽶,不停地⾏驶了⼀整天.停下来以后,看看⼿表,⾏驶时间整整⼏⼩时,是个整数,看看⾥程表,出发时是三位数(abc),停⽌时,三位数恰好颠倒了顺序,变为(cba).(1)汽车⾏驶了⼏个⼩时?(2)a+b+c不超过7,你知道这两个三位数是多少吗?5.两辆车同时从两个车站相对开出.甲车每⼩时⾏驶65km,⼄车每⼩时⾏驶55km,经过2⼩时后,两车相距40km,两个车站可能相距多少千⽶?6.汽车从南京开往上海,每⼩时⾏60千⽶,3⼩时⾏了全程的⼀半.因车上⼀⼈⽣病,剩下的路程要2⼩时⾏完.平均每⼩时要⾏多少千⽶?7.甲⼄两汽车同时从同⼀个加油站向相反⽅向开出,⾏驶了3⼩时后,两车相距300千⽶,甲车每⼩时⾏40千⽶,⼄车每⼩时⾏多少千⽶?(⽤⽅程解)8.两艘汽艇同时从东港开往相距324千⽶的西港,当⼄艇到达西港时,甲艇离西港还有52.8千⽶,已知甲艇每⼩时⾏45.2千⽶,求⼄艇每⼩时⾏多少千⽶。
9.根据要求解题:(1)⼀辆汽车5⼩时⾏了250千⽶,平均每⼩时⾏多少千⽶?(2)把上题改编成求时间的应⽤题并解答.(3)把上题改编成求路程的应⽤题并解答10.⼩刚骑⾃⾏车从家到⼆克⼭,⽤了20分钟,平均每分钟她骑千⽶,⼩刚从家到⼆克⼭的距离有多少千⽶呢?11.甲⼄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向⽽⾏,甲车每⼩时⾏45千⽶,⼄车每⼩时⾏42千⽶.两车在距离中点12千⽶处相遇.两车同时开出后经过多少⼩时相遇?12.⼩华从家到学校,每分钟⾛350m,⾛了5分钟后,离学校还有160m,⼩华家离学校有多远?13.甲、⼄两城相距735千⽶,⼀列⽕车从甲城开往⼄城.平均每⼩时⾏52.5千⽶,上午⾏了6.5⼩时,下午还要⾏多少⼩时?14.甲、⼄两辆汽车同时从同⼀地点出发,相背⽽⾏,2.5⼩时后相距350千⽶。
新人教新课标版六年级下数学应用题专项训练第1单元-负数第一课时认识负数(1)1.填空。
(1)海平面的海拔高度记作0米,海拔高度为+450米,表示(),海拔高度为-102米,表示()。
(2)+8.7读作(),- 25读作()。
(3)某地一年中的最低气温是零下9摄氏度,记作()℃。
2.甲地区的温度是-3℃,乙地区的温度是-8℃,哪个地区温度高一些?3.-1与0之间还有负数吗?如果有,你能举出例子来吗?- 17与0之间呢?4.下面是几个城市某天的平均气温:北京武汉长沙哈尔滨沈阳南京-5℃0℃4℃-19℃-10℃2℃(1)哈尔滨的平均温度是多少?表示什么?(2)任选三个城市说一说各数表示的意思。
第二课时认识负数(2)1.连一连。
存入300元 420米零上10℃ -5℃高于海平面420米 -500元支出500元 10℃零下5℃ +300元2.按要求填空。
-1.5 3.2 590 -20.3 +56 -711-8(1)是正数的有:()。
(2)是负数的有:()。
(3)既不是整数也不是负数的是:()。
3.下面是林林家二月份收支情况。
8日:妈妈领工资3000元;10日:交水电费、管理费280元;12日:林林买衣服用去260元;15日:爸爸领工资3500元;18日:去公园游玩用去100元;20日:妈妈买衣服用去350元;22日:爸爸买书报杂志用去130元;28日:本月伙食费合计用去820元。
请你用正负数的知识填写下表。
日期8 10 12 15 18 20 22 28收支情况/元第三课时认识负数(3)1.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1)在写正数和负数时,“+”号可以省略不写,“-”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2)零上12℃和零下12℃是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3)0是最小的正数,-1是最小的负数。
()(4)如果将某人收入3000元,记作+3000元,那么他支出200元就记作-200元。
()2.五月份,妈妈在银行存入5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多少元?三月一日妈妈又取出1000元,存折上应记作多少元?3.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与负数有关系的事情,你能说说下面表示的意义吗?(1)存人-1000元(2)气温是-3℃(3)运进1000千克面粉(4)拥有-800元4.妈妈买了几个冰淇淋准备放在冰箱里,你能根据冰淇淋上的说明和冰箱上的说明告诉她应该将冰淇淋放在哪儿吗?第四课时解决问题(1)1.填空。
六年级下册数学试卷追击及相遇应用题综合练习_人教新课标()(含解析)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养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进展的教学方式,慢慢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事实上,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养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1、甲、乙两车站相距900千米,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每小时快6千米,求两列火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事实上,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经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如何会向高层次进军?专门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畴专门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刻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如此,就会在有限的时刻、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解法:已知两列火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6小时后相遇,依照如此的条件,能够求出两列火车的速度之和;又明白第一列火车比第二列火车每小时快6千米,如此,依照两列火车的“速度和”与“速度差”,即可求出两列火车的各自速度。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
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
《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
“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
“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
“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
“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
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
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因此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
六年级数学下册行程问题行程问题(1)【知识要点】行程问题的三个基本量是:速度、时间、路程,它们之间的关系是: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行程问题按所行方向的不同,可分为①相遇问题(相向而行)②相离问题(相背而行)③追及问题(同向而行),其基本数量关系是:①相遇问题:速度和×相遇时间=路程②相离问题:速度和×时间=相距路程③追及问题:速度差×时间=追及路程【基本练习】1、一辆客车和一辆小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经过2.5小时相遇。
已知,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是小车速度的342、客、货两车同时从相距378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客车每小时行72千米,货车每小时行63千米,经过几小时两车相遇?相遇时客车比货车多行多少千米?3、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40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6小时相遇。
已知甲车每小时行72,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4、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567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经过3.5小时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5:4,甲、乙两车每小时各行多少千米?5、甲、乙两船同时从武汉出发开往上海,已知甲船每小时行52千米,乙船每小时行45千米,8小时后,两船相距多少千米?【例1】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同时从甲、乙两地相对开出,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
已知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6:5,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分析:时间一定,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客、货两车的速度比是6:5,所以相遇时两车所行的路程的比也是6:5,即甲车行了全程的611,乙车行了全程的511;又两车在距中点12千米处相遇,也就是相遇时甲车比乙车多行了12×2=24千米。
解答:12×2÷(611-511)=练习1:1、甲、乙两车同时从A 、B 两地相对开出,在距中点15千米处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7:8,A 、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2、两辆汽车同时从A 地出发开往B 地,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6:5,甲车达到B 地后立即返回,在距B 地12千米处与乙车相遇。
六年级数学相遇问题应用题六年级数学相遇问题引言相遇问题是六年级数学中一个常见的应用题,通过求解两个人相遇的时间、距离等问题,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文整理了几个典型的相遇问题,供学生练习和巩固知识。
问题一:两人同时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相遇后又继续按原速度返回,求相遇后两人走过的总路程。
已知:两地距离为d,两人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要求:求两人相遇后所走过的总路程。
解答: 1. 两人相遇时,他们走的总时间是路程d除以两人速度之和:t = d / (v1 + v2)。
2. 相遇后,两人又按原速度返回,所以总路程是相遇前走过的路程的两倍:总路程 = 2 * (d + t * v1)。
问题二:两人从A地和B地同时出发,以不同速度相向而行,相遇后互换速度继续走,再次相遇时,两人相遇点距离起点距离多少?已知:两地距离为d,两人的速度分别为v1和v2。
要求:求两人第二次相遇点距离起点的距离。
解答: 1. 两人第一次相遇时,他们共同走的路程是总路程的一半:路程 = d / 2。
2. 第一次相遇后,两人互换速度继续走,所以他们再次相遇时,路程相当于两个人分别走过的路程之和等于总路程:2 * (v1 * t1 + v2 * t2) = d。
3. t1和t2分别为两个人相遇前的时间,可以通过已知条件求得。
4. 第二次相遇点距离起点的距离等于两个人相遇前走过的路程之和,即 v1 * t1 + v2 * t2。
结语通过解决相遇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运算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以上是两个典型的相遇问题,供同学们练习和巩固知识。
希望本文对学生们的学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