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第一章国际贸易认知
- 格式:ppt
- 大小:3.02 MB
- 文档页数:69
《国际贸易概论》完整ppt课件•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理论目录•国际贸易法规与惯例•进出口业务流程与操作•国际贸易结算与融资方式•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目录•跨境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应用•现代服务贸易发展与创新•全球价值链重构与中国角色定位01国际贸易基本概念与理论国际贸易定义指世界各国(地区)之间进行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地区)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
国际贸易分类按商品移动方向,可分为进口贸易、出口贸易和过境贸易;按商品形态,可分为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按交易方式,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和转口贸易。
国际贸易产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扩大,剩余产品出现,产生了交换的需要,国际贸易由此产生。
国际贸易发展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从最初的物物交换到货币作为媒介的交换,再到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国际贸易不断发展和完善。
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贸易理论包括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等。
这些理论从不同角度解释了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模式和结果。
国际贸易政策指各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外贸活动准则。
它包括一国政府为了某种目的而制定的对外贸活动进行管理的方针、原则、立场、制度、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措施等。
国际贸易政策具有强制性、非歧视性、相对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等特点。
02国际贸易法规与惯例国际贸易法规概述国际贸易法规的定义国际贸易法规是指调整跨国商品、服务、技术交换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国际贸易法规的体系包括国际货物贸易法、国际服务贸易法、国际技术贸易法、国际商事争议解决法等。
国际贸易法规的作用规范国际贸易行为,维护国际贸易秩序,促进国际贸易发展。
国际贸易惯例简介国际贸易惯例的定义国际贸易惯例是指在国际贸易实践中逐渐形成的,为某一地区或某一行业的人们所普遍遵循和接受的商业做法或贸易习惯。
国际贸易惯例的种类包括国际商会制定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国际海事委员会制定的《海牙规则》等。
国际贸易的认知国际贸易是指不同国家之间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国际贸易的意义、影响因素以及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的对立。
一、国际贸易的意义国际贸易对于各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国际贸易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不同国家拥有不同的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通过国际贸易可以使各国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资源,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
其次,国际贸易扩大了市场规模,带来了更多机会与选择。
通过开放贸易,企业能够接触到更广阔的市场,扩大销售渠道,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
再次,国际贸易促进了技术的流动与创新。
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技术的传播,推动了创新和进步。
最后,国际贸易对于推动全球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各国通过贸易的互动,形成了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促进了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二、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国际贸易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
首先,经济因素是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家的经济实力、产业竞争力、汇率水平以及市场需求等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影响。
其次,政治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
政府的政策、法规以及双边或多边的贸易协定都会对国际贸易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最后,文化因素也会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
不同国家间的文化差异会影响产品需求、消费习惯以及商业合作的方式和模式。
三、贸易保护主义与自由贸易的对立贸易保护主义和自由贸易是国际贸易中两种不同的理念和政策。
贸易保护主义强调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机会,通过关税、配额和其他贸易限制措施来限制进口。
它试图保护本国产业免受国际竞争的冲击,但也可能导致效率低下、资源浪费以及贸易战争的升级。
自由贸易则主张开放和自由的贸易环境,鼓励国际贸易的自由流动。
自由贸易有助于提高效率、促进创新以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也可能导致一些产业的衰退和失业问题。
综上所述,国际贸易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资源优化配置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国际贸易概论第1章导论一.国际贸易的分类1.按商品形势和内容的不同可分为: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技术贸易2.按货物移动方向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过境贸易3.按交易对象可分为:直接贸易,间接贸易,转口贸易注:过境贸易属于直接贸易;转口贸易属于复出口贸易4.按运输方式可分为:陆路贸易,海路贸易,空运贸易,邮购贸易,管道运输贸易,多式联运贸易,联合运输5.按对外贸易政策的不同划分:自由贸易,保护贸易二.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1.国际贸易: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进行的货物、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2.对外贸易:一国或地区同别的国家或地区进行的货物、服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理解就行,不用背)3.判断企业“国际性”的标准包括:营业地标准、国籍标准。
其中常用营业地标准适用于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定制的买卖合同。
3.世界的出口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额4.国际贸易量=国际贸易额出口价格指数价格指数= 报告期价格基期价格5.对外依存度=(出口额+进口额)/GNP OR GDP6.贸易条件:TOT=出口价格/进口价格7.贸易条件恶化,出口越多越不利;出口增加,国际供给增加,价格降低第2章古典贸易理论一.重商主义1.早起重商主义即重金主义(又称货币差额论):此时国家禁止货币出口,国家垄断全部贸易。
强调绝对的贸易性2.晚期重商主义(又称贸易差论):a.货币是财富的唯一形态b.财富的来源是流通领域c.国家干预经济3. 晚期重商主义主张采取如下政策:1、管制对外贸易和垄断2、奖出限入政策,用关税补贴3、保护关税政策4、发展本国的航运业与工业、5、国防强大与管制经济4.重商主义的弊端:不了解货币的起源和本质,没有把生产当作财富的来源二.绝对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亚当·斯密(英国)2.绝对优势理论的前提假设(2*2*1模型):a.两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b.两种产品的生产都只投入劳动力要素c.两国的劳动生产率不同d.生产要素(劳动)供给是给定的,且要素在国内不用的部门可自由流动,但在国家之间则完全不能流动e.规模报酬不变3.主要内容:如果一个国家能比其他的国家更廉价地生产某种产品,这个国家则在该商品上就具有绝对优势4.要懂得计算5.国际贸易的成因:两国绝对成本的差异:国际贸易的动因:追求价格差带来的利益国际贸易的利益的来源:分工产生的利益,交换产生的利益;国际贸易的结构:出口优势产品,进口劣势产品;国际贸易利益分配:价格差异越大,利益越多三.比较优势理论1.代表人物:大卫·李嘉图(英国)2.主要内容:虽然一国在两种产品的生产上都处于绝地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都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两种商品的优势和劣势程度有所不同,则该国在优势重、另一国劣势轻的商品的上就具有比较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