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武术段位制将武术段位【3附件2-中国武术段位制中.初段位申报表】

中国武术段位制将武术段位【3附件2-中国武术段位制中.初段位申报表】

中国武术段位制将武术段位【3附件2-中国武术段位制中.初段位申报表】

中国武术段位制将武术段位【3附件2-中国武术

段位制中.初段位申报表】

中国武术段位制中、初段位申报表

四川省武术协会印制(可复印)

填表说明:

1、表内所列项目,由本人实事求是地填写。

(1)入段资格、一、二、三段:本人填写申报表——报县(区)级武术段位主管部门审核

签署意见——报地(市)级武术段位主管部门审批——报省级武术主管部门备案。(2)四、五、六段:本人填写申报表——报县(区)级武术主管部门审核签署意见——报

省级武术段位主管部门审批——报中国武术协会武术段位制主管部门备案。

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

中国武术协会段位考试点 申 报 表 单位名称: 地址: 邮政编码: 联系电话: 填表日期:年月日 中国武术协会制

- 2 -

- 3 -

填表须知 1.此表一律用计算机填写。 2.“申报考试权限”一栏中在所申报任一项目后的括号中划“√”,两项都划“√”视为无效。 3.“考试点主要负责人”指主任和副主任,必须具有考评员资格。申报中段位考试点的主要负责人中,至少有1人具有高段位;申报初段位考试点的主要负责人中,至少有1人具有6段以上段位。 4.“考评人员”必须有5人以上具备考评员资格且同时具备指导员资格。其中,中段位考试点考评人员中,高段位至少1人,6段位至少2人;初段位考试点考评人员中,6段位至少1人,5段位至少2人。 5. 关于兼职人员的填报方法: (1)既是考试点主要负责人又是考评人员的,“考试点负责人”和“考评人员”两部分信息均需填写完整。无指导员证或考评员证的人员无需填写在表格“考试点负责人”和“考评人员”的栏目中。 (2)“印章管理”中印章审批人由考试点主要负责人兼任,印章保管人可由考评人员兼任。考试点印章审批人、保管人的负责人和考评员必须报送身份证复印件。 (3)“考试点通讯员”、“计算机办公人员”可由考试点负责人和考评人员兼任。 6. 关于申报附件的要求:考试点主要负责人需报送考评员证复印件,有段位的还需报送段位证书复印件;考评人员报送考评员资格证书、指导员资格证书和段位证书复印件;印章审批人和保管人必须报送身份证复印件。以上相关材料复印件附申请表后同时上报。 7. “计算机办公条件”中的工作人员应具备应用计算机建立入段人员数据库、上报电子文档的能力。 8.此表可复印。 - 4 -

中国武术段位制

中国武术段位制 高段位 申 报 表 申请段位: 姓名: 单位: 中国武术协会 国家体育总局武术运动管理中心

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申报表

高段位申报附件参考目录 中国武术协会2011年制年月日

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申报表填表说明 1、“申报系列”栏的填写:七段分为武术教师和教练员系列、武术运动员系列、社会武术系列、武术管理系列4个系列;八段分为武术教师和教练员系列、社会武术系列、武术管理系列3个系列。申请晋升七、八段者,须按下述规定,选定系列填入“申报系列”。 (1)武术教师和教练员系列指在大中小学校专门从事武术教学工作,并具有教师职称的武术专业教师;以及在各级各类武术运动队专门从事武术训练工作,并具有教练员职称的武术专业教练员。 (2)武术运动员系列指各级各类武术运动队和院校中具有武术技术等级的优秀运动员。 (3)社会武术系列指在武术馆、校从事专职武术教育工作,或长期不间断地坚持在武术辅导站、点进行群众性武术教学和推广传播工作,或长期不间断地坚持武术研习及传承工作,或担任各级武术协会、社会武术团体职务的相关人员。 (4)武术管理系列是指长期从事武术管理工作并坚持武术锻炼,对武术事业的发展具有一定贡献和重要影响的管理人员。申报九段不分报考系列,不填写此栏。 2、“审核项目”栏的填写,请根据个人情况有选择地填写。 3、“推荐人意见”栏,一般由本人的老师、单位或协会负责人填写并签字。 4、“初审意见”栏,初审单位可根据情况填写“表中所填内容属实,同意推荐”,一级单位会员可根据情况填写“经审核同意推荐”。 5、“审批意见”栏,由高评委主任签署评定成绩,并根据情况可填写“经综合评审同意授予武术七段、八段、九段”。 6、“照片”需是近期一寸免冠正面彩色照片。 7、“高段位申报表附件参考目录”,用于提示申报者按照《<中国武术段位制>高段位考评办法》的要求准备附件,其中标“*”号的为必备附件。附件准备妥后,请仿此目录表格式汇总成本人申报表附件目录。 8、请从中国武术段位制官方网站下载申报表,填写时要求采用电子格式,并以A4纸正反面打印。

中国武术段位制相关知识及表格

中国武术段位制相关知识 一、简介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在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构建国家文化安全的背景下,以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锻炼体系为目的而制定的一项旨在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标准制度。自1998年实施以来,经过12年的试行,目前已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中国武术段位制标准化管理体系,并推广至世界各个国家。 二、在我校学生中推广普及段制的目的 太极拳是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发展的巅峰之作,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独特的练习理念和良好的健身防身效果,使它成为参与人数最多,受益人群最大的身体锻炼项目之一。目前在我国经济发达地区,练太极拳成为人们追求时尚生活和锤炼自己意志的主要方式,在很多知名企业中,员工学练太极拳成为了企业建立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在国外,太极拳也拥有广泛的受众,学练中国太极拳也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文化,提高自身生活质量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当前有许多太极拳师和具有太极拳技能的留学生在国外授拳,太极拳成为众多留学生在国外“勤工助学”的最有效的技能之一。在这样的背景下,我校将太极拳考核与国家武术段位制的考评标准相结合,其主要目的有三:1、促进同学们学练太极拳的积极性,打造我校太极拳文化特色和品牌。2、为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提高方式上的保障。3、为众多有志于出国深造的同学在国外的生存提供技能和证明的支持。 三、段位名称 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

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定为九段。设:初段位:一段、二段、三段 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 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 四、考试内容 武术竞技类项目(自选与规定项目) 自选和规定长拳类:拳术、刀术、剑术、棍术、枪术。 规定少林权类:少林权和少林器械。 自选和规定太极拳类:太极拳和太极剑。 自选和规定南拳类:南拳、南刀、南棍 武术传统类项目 1.拳术:少林拳、太极拳、查拳、心意六合拳、八极拳、通臂拳、劈挂拳、翻子拳、象形拳、形意拳和其他传统拳术等。 2.器械:单器械、双器械、软器械和稀有器械。 3.对练项目:徒手对练、器械对练、徒手与器械对练等。 五、晋段标准 (一)初段位的晋升 1.凡参加武术套路基础锻炼年满8周岁或参加武术散手基础训练年满13周岁(仅限男子),入段资格技术考评成绩7分以上;并接受武德教育者,可取得入段资格。 2.凡取得入段资格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一段的一套拳术或散手基本技术,成绩达7.5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一段。

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试卷(新)

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试卷 姓名:姓别:年龄:籍贯: 住址:邮箱:联系电话: 一、填空(共 34分,每空 2 分) 1.以来实行武举制,对武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武术遍及朝野。 2.时期是武术兴旺大发展时期,拳种纷呈,流派林立。 3.年,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接着相继在 24 个省市建立了国术馆,形成一个较为完备的国术馆体系。 4.对练是在单练基础上,两人或两人以上,按照预定的程序进行假设性攻防实战练习。其中包括、、等。 5.目前武术竞赛中正在逐步开展的搏斗运动形式有、、。6.武术的作用具体包括、、,和。7.根据竞赛的计划和目的,竞赛分为:、、。 二、名词解释(共 20 分,每题 5 分) 1.搏斗运动: 2.长拳: 3.武术图解: 4.太极拳: 三、判断题(共 10 分,每题 1 分) 1.在用实线和虚线表示动作路线时,一般用箭头表示起点,而用箭尾表示止点。()2.抱拳礼为并步站立,左拳右掌在胸前相抱,高与胸齐,拳、掌与胸距离为 20—30 厘米。()3.比赛时,运动员身体任何部位开始动作即为起势,并开始计时。() 4.剑的长度以直臂垂肘反手持剑的姿势为准,剑尖不得低于本人的耳上端。() 5.太极拳不得少于 5—6 分钟,到第 4 分钟时,裁判长鸣哨示意。() 6.集体项目的演练不得少于 3 分钟。()7.武术场地长14 米,宽8 米(不包括5 厘米的边线在内)()。8.运动员的最后得分为各有效分的平均值。() 9.结构简单和难度不大的动作一般采用分解教学法。() 10.攻防因素较多的动作,可按攻防因素的多少分小节示范教学。()四、简答题(共 16 分,每题8分。) 1.简述武术图解自学的基本技巧? 2.请按动作顺序写出 16 式太极拳全套动作名称。 五、问答题(共 20分,每题 10 分) 1.联系实际,谈谈新武德的主要内容? 2.试述武术的特点与作用?

体育与健康《武术专项化教学》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体育与健康武术课教学设计 壱、指导思想 本课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中,始终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鼓励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为学生的终身体育打下基础。让学生学会创造,学会合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教材分析: “武术进课堂”是当前学校体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武术也是我们高中阶段的必选内容之一。目前有着丰厚传统文化底蕴的中国武术并没有深植于大众群体,中国武术段位制长拳的推广,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中国段位制长拳的实施,从高角度、高视野的方位,重新审视了武术教学在继承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一改以往教学内容枯燥、教学形式单一的模式。内容新颖,教学评价合理,学生易学易练易提高,对今后中国武术的普及推广必将起到前所未有的作用。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我校的体育教学从2015 年起,进行选 项教学,因为师资等情况,本级部还没有开始武术选项教学,学生武术素养相 对来说较弱,这也给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带来了一定的难度。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课的设计时候尽可能的安排一些简单的练习内容。从易到难,逐渐深入。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堂课的重点任务是武术的攻防演练。 四、教学内容:中国武术段位制长拳一段动作及攻防练习 五、教学目标:根据高二学生的体育能力现状,针对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

心理特点,我主要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中国武术段位制长拳一段动作及攻防练习(2)体能目标:增强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和灵敏性,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和社会适应能力目标: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加强武德教育,以此培养自尊、自信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六、教法与学法 教法: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的设置体育骨干,重点强调小组合作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讲解示范法、挂图展示、分组学练等方法。 学法: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学习中采用观察法、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团队配合等。

详解中国武术段位制

详解中国武术段位制 很多人对中国武术的段位制度很不了解,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讲解一下武术的段位。 第一条目的 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特制定本段位制。 第二条段位名称 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的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将武术段位定为九段。设: 初段位:一段、二段、三段 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 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 第三条晋段标准 (一)初段位的晋升 1、凡参加武术套路基础锻炼年满8岁或参加武术散手基础训练年满13周岁(仅限男子),入段资格技术考评成绩达7分以上,并接受武德教育者,可取得入段资格。 2、凡取得入段资格达1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一段的一套拳术或散手基础技术,成绩达7.5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一段。 3、凡获得一段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二段的一套拳术,

成绩达8分以上,或在散手攻防组合技术考评中,成绩达8 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二段。 4、凡获得二段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三段的一套拳术,一套器械(长短任选),每项成绩达8.5分以上,或在散手实战技术考评中,成绩达8.5分以上,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三段。(二)中段位的晋升 1、凡获得三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晋升四段:(1)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四段的一套拳术、一套短器械、一套长器械,总成绩达到25.8分以上,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75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2)在规定的散手四段晋段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75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2、凡获得四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晋升五段:(1)在规定的套路晋级比赛考评中,演练一套拳术、一套短器械、一套长器械或二套拳术、一套器械(仅限于太极拳系列),其中一项达到规定录取名次,成绩达到26.25 分以上,并在该段位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达到80 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2)在规定的散手五段晋级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评中,成绩达到80分以上,重视武德修养者。 3、凡获得五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报晋升六段:(1)在规定的套路晋级比赛考评中,演练六段的一套拳术、一套短器械、一套长器械或二套拳术、一套对练(仅限于太极拳系列)其

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考核复习题

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考核复习题 1、实行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实行中国武术段位制的目的是: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全民武术体系。 2、中国武术段位共分几段? 答:中国武术段位定为九段,设: 初段位:一段、二段、三段 中段位:四段、五段、六段 高段位:七段、八段、九段 3、晋段年限有规定吗?具体要求是多少年限? 答:晋段年限是有规定的。 如初段位阶段的晋段,各段晋升须达1年以上;中段位阶段,各段晋升须达2年以上;高段位晋段分别为6段达6年以上可晋升7段,7段达5年以上可晋升8段,8段达5年以上可晋升9段。 4、晋升一段的标准是什么? 答:凡参加武术套路或散手训练一年以上,可申请晋升一段。 5、晋升二段的标准是什么? 答:凡获得一段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二段的拳术套路成绩合格,或在散手攻防组合技术考评中,成绩合格;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二段。 6、晋升三段的标准是什么? 答:凡获得二段达一年以上,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三段的拳术、器械套路成绩合格,或在散手实战技术考评中,成绩合格;遵守武德者;可申请晋升三段。 7、晋升四段的标准是什么? 答:凡获得三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晋升四段: (1)在规定的考评中,演练四段的一套拳术、一套器械,成绩合格,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合格,重视武德修养者; (2)在规定的散手四段晋段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合格,重视武德修养者; 8、晋升五段的标准是什么? 答:凡获得四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晋升五段: (1)在规定的套路晋级比赛考评中,演练拳术、器械成绩合格,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合格,重视武德修养者; (2)在规定的散手五段晋段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合格,重视武德修养者; 9、晋升六段的标准是什么? 答:凡获得五段达2年以上,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可晋升六段: (1)在规定的套路晋级比赛考评中,演练六段的拳术、器械达到规定录取名次,成绩合格,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合格,重视武德修养者; (2)在规定的散手六段晋段比赛考评中,成绩达到规定录取名次,并在该段的武术理论考试中,成绩合格,重视武德修养者; 10、晋升七段的标准是什么? 答:凡获得六段达6年以上,在工作业绩、武术理论研究、科研论著中取得一定成绩,武德高尚者,可申请晋升七段。

一到七章武术资料。。。

第一章武术概述试题 一、名词解释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2.功法运动是:以单个武术动作作为主体进行练习,以达到健体或增强某方面体能的运动. 3.套路运动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按照攻守进退,动静疾徐和刚柔虚实等矛盾运动的 规律编排而成的整套练习形式. 4.搏斗运动是:指两人在一定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斗志,较力,较技的实战练习形式. 5.拳术是:指徒手练习的套路运动 6.长拳是:指以拳,掌,勾为期主要手型,以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为其主要步型, 结合闪展腾挪,起伏转折等动作和技术组成的姿势舒展,节奏鲜明的拳术. 7.太极拳:指以+,捋,挤,按,采,挒等动作为素材组成的一种柔和,缓慢,轻灵的拳术. 8.南拳是:指流传于我国南方各省的一种步法稳固,节短势烈的拳术. 13.刀术:指以缠头裹脑和劈,砍,斩,撩,扎,挂,戳,刺等基本方法,并配合各种步型, 步法,跳跃等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4.剑术:是指以刺,点,撩,截,格,洗等剑法和左手剑指,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 的套路演练形式. 15.枪术:是指以栏,拿,扎为主,还有崩,点穿,挑,云,劈等枪法,配合步型,步法等 动作构成的套路演练形式. 16.棍术:是指以劈,扫,戳,挑,撩,拨等棍法为主要棍法,配合步型,步法等动作构成 的套路演练.

二、填空题 1.武术是以技击动作为主要内容,以以套路和以格斗为主要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4.武术起源于远古人类祖先的生产劳动,战争的出现,使武术向军事格斗技能发展。 7.商周时期,军事训练的主要形式是田猎和武舞。 10. 武舞是武术套路的雏形。 41.1910年在上海成立"精武体育会". 44.1927年国民党政府在南京成立了中央国术馆. 49.国民党政府于1928年和1933年在南京举办了两次国术国考. 51. 1936 年中国武术队赴柏林奥运会参加武术表演,这对武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55. 1950 年,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召开了武术工作座谈会,倡导发展武术运动. 60.1956年新中国武术协会在北京成立. 63. 1957 年国家体委将武术列为体育竞赛项目. 66.国家体委于 1958 年制定了第一部《武术竞赛规则》,编制了 拳、刀、剑、枪、棍五种竞赛规定套路. 69.散打于 1989 年被批准为体育正式竞赛项目. 80.1985年,国务院批准了国家体委将武术推向全世界的决策. 82.1985年8月在西安第一次举办了武术国际邀请赛,并成立了国际武联筹委会 . 84. 1987 年在日本横滨举行了第一届亚洲武术锦标赛,武术正式成为国际比赛项目. 87. 1988 年亚奥理事会正式通过将武术列为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

二段长拳

第 1 周班级:班星期一1——2节第 1 次课 本课教材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长拳 课的 类型 术科 教学目标·通过培训,提高学员的武术基本技术。 ·渗透武术技击原理;使学员进一步了解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通过对武术基本技术和套路的学习,提高学员的武术教学能力。 重点难点·长拳二段掌握程度 ·练习时,上下肢的协调发力以及与甩头的配合 顺序时 间 教学内容教法、学法、组织形式与要求 开始部分 . 准备部分5 分 钟 20 分 钟 一·值日生整队,师生问好(互行抱拳礼), 报告出席人数。队形如图1: ·点名 ·宣布本次课的学习任务内容。 ·提出课堂要求 ·上课一律穿运动服 ·见习生随堂记见习笔记 ··认真锻炼、刻苦学习 ·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安排见习生任务内容 ·二、准备活动 ·一般性活动:颈、肩、腰、髋、膝、踝 等 (如图2)。 ·值日生带领,慢跑(如图3) ·柔韧性 ·正压腿:正对物体,两腿伸直,立腰, 收髋,上体前屈振压。 ·压肩:面对物体站立,两脚开步与肩同 宽,手抓物体,上体前俯振压。 图1 ·要求:快、静、齐 ·要求:认真听讲,积极 回答问题。 图2 ·示范 ·领作 ·口令指挥 图3 ·正压腿压肩 ·充分拉开韧带(防止练习中出外伤)

基 本部分60 分 钟 预备式:两脚并拢直立,两手自然垂 于体侧,目视前方。(图4) 动作要点:立身、挺胸、收腹、两脚并拢。 1起势 (1)并步抱拳:两拳迅速上提腰间,拳 心向上;同时迅速向左侧甩头,目视左前 方。(图5) 动作要点:抱拳、甩头协调一致,动作迅 速。 (2)正踢腿:头向前转正,两拳变掌经 体前交叉向上、向外摆至体侧,掌心向外, 与肩同高,目视前方。左脚上步,重心前 移,右脚勾脚挺膝,直腿向额前正前方上 踢。(图6) 动作要点:踢腿快速有力,力达脚尖。 (3)弓步看拳:右脚向前落地,两拳体 前交叉,两臂稍屈,目视两拳方向。左腿 蹬直,右腿屈膝成右弓步;左拳向侧冲出, 拳心向下,右拳外旋抱于右腰间,拳心向 上,目视左拳方向。(图7) 动作要点:冲拳与左腿蹬直同时快速完 成。 2.跃步劈掌 重心移至左脚,右膝提起,两拳保持不变; 左脚蹬地,右脚向前迈出,身体腾空,两 图4 图5 图6 图7

什么是武术段位制

什么是武术段位制? 武术段位制是国家体育总局设立的一项以广大武术锻炼者为对象,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制度。武术段位制的项目,是以段位等级层次清晰与技术元素循序递增相统一、个人单练和两人对练相一致的结构,编制成统一的考试内容和评价标准。 缺乏考评员是推广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 11月20日上午,尹庆元和邓素在师大附中听了一场讲座,做讲座的是湖南省体育局副巡视员、省武术协会主席陈正培。他对师大附中的武术教学工作提出了指导意见和要求——武术段位制推广开始后,这成了他的一项主要工作。 11月25日至27日,陈正培去北京参加了2014年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会议。提及湖南省的推广工作,他在电话中告诉三湘都市报记者,缺乏考评员是推广工作遇到的主要困难。 陈正培说,按照《湖南省校园武术段位制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在2014年至2015年的试点时间内,湖南要在全省培养800名武术段位指导员、800名武术段位考评员和培养100万人的常年武术段位习练学生队伍。“现在全省有352名考评员,但绝大多数是管理类的,只有少部分是技术类的。考评员的质量比较低。” 为了解决这一困难,今年9月到明年9月间,省体育局将举办3—4期全省武术段位指导员、考评员培训班,培养1000名武术教师。今年12月底之前,第一批骨干将培训完毕,届时他们会被分到各个县的试点学校,去指导当地的武术教师。 尹庆元、邓素和张柯,都是在去年考取成为段位制指导员和考评员的,都是中段位,具备考核学生武术段位的资格。尹庆元给记者透露,师大附中和育华小学正在申请成为自行考评点。 中国武术协会主席高小军在全国武术段位制工作会议上提到,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已经纳入国家体育发展战略,武术段位制的全面推进将让武术运动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今年11月,育华小学已有23名武术队的学生在全省首次考取了段位制长拳一段。今年12月,全省首批获得武术段位的普通中学生有望在师大附中产生。

《段位制太极拳》课程标准

《段位制太极拳》课程标准 英文名称: Yang-style Taijiquan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太极拳专业学分数:1 一、课程性质 太极拳基础属于教育学类体育科学一级学科下属的民族与传统体育学二级学科,是太极拳专业教学基础系列课程,是我院特色课程之一,在太极拳专业是专业必修课。主要向学生传授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基础理论,以拓宽太极拳专业的知识面,进而更好地理解、掌握太极拳技术。 二、课程理念 太极拳是指运用内劲搏斗实现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一类拳术。 太极拳是以太极学说为理论核心,融贯中国传统儒家、道家、以及禅学的思想,吸收了中医经络学、古代的导引术和吐纳术等养生原理,将防身自卫、强身健体、修身养性等多种功能融为一体。所以,学习太极拳可以帮助我们突破对狭义太极拳的片面认识,更好的理解、学习、掌握太极拳,更好的传承弘扬太极文化。 段位制太极拳,是国家规定的竞赛套路,属于考评段位套路。经国家体委,1997年下半年开始实行中国武术段位制先后创编了初、中段位考评测试套路,如初、中段各段中创编的8式、16式、32式太极拳,18式太极剑、16式、26式太极枪等套路。2008年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结合武术段位制发展需要,围绕太极拳段位技术考评内容和标准又组织专家创编了中国武术段位系列教程,其中段前段、初段位、中段位各式太极拳的考评单练套路和对打套路,被称为中国武术段位制太极拳考评套路。 本学期课程授课对象是太极拳专业学生,授课内容是中国武术与段位制系列教程中的《杨式太极拳》他们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在通过相关的段位制考评比赛中获得段位制证书。并以推进太极拳现代化转型和科学化发展、弘扬太极文化为已任,面向国内、国际太极文化市场,培养具备系统的太极拳理论、突出的太极拳技术、扎实的太极文化知识、良好的文化素养、科学的求实精神,具有较强的服务社会的能力和开创事业的精神的太极拳专业高端技术型应用人才。 课程内容的选择依据是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杨式太极拳》 段位制太极拳基础套路具有简单易学、内涵丰富、趣味性强、健身效果显著的特点,有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并可以参加相关的考评获得段位证书。便于在群众中推广普及,可以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 本课程的教学是围绕着太极拳展开的。在太极拳教学中,以杨式太极拳为主线,其它5式太极拳与杨式太极拳进行对比学习,从而加深对太极拳技术体系的理解。在形意拳与八卦掌的教学中,以太极拳为主线。 课堂教学与技术考核相配合,课堂教学内容主要是精讲,不参加考核,技术考核的内容是学生的课后自学套路。 考试成绩由技术考评、课堂笔记、平时练习情况和出勤情况组成。技术课程考核目标及方法依据传统武术竞赛规则,采用比赛模式进行学业成绩评定。为学生将来参加竞赛、教学、技术指导奠定基础。 三、课程目标 (一)课程总目标 本课程是为了拓宽太极拳专业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理解、掌握段位制太极拳技术与理论。并通过基本技术教学让学生比较系统的掌握太极拳基本技术、基础理论,为太极拳的进一步学习与提高打下良好基础。同时学会段位制太极拳的教学训练手段与方法,能够胜任太极拳的基础教学、健身指导与传播推广工作。 (二)课程分目标 1、知识目标 (1)系统学习太极拳的基本技术、基本知识和基础理论。

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段位制的应用分析

前言:武术是我国传统优秀体育典型项目。而武术段位制是武术教学的基础模式。在武术段位制实施20年以来,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应用武术段位制,不仅可以明确中小学武术教学目标,而且可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武术教育的传承、发展。因此,为了进一步扩展武术事业影响程度,对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段位制的应用进行适当分析非常必要。 1、中小学武术教育应用情况探究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以XX 区域25所普通中小学为研究对象,对相应学校武术教育情况进行了探究。 1.2、研究方法及结果 通过查阅《关于XX 武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研究》、中国学术期刊网及有关体育教育、武术段位制等相关资料,结合与区域内专业武术研究人员的交流,得出部分中小学校没有武术教育内容;部分中小学校一味削弱武术教育,以跆拳道代替;多数中小学武术教学内容滞后,也没有系统连贯的教学体系。 1.3、研究结果分析 通过上述研究方法的应用,发现在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学武术教育工作的开展。上述问题及出现原因主要为: 首先,教学目标模糊。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对唯技击论的批判,导致我国中小学武术教学陷入了套路教学的困局。部分教学人员过于注重体育经济的美感、难度及创新性,导致我国武术体育成为西方体育项目的附属品,最终致使武术运动本质缺失。 其次,教学方法缺失。在现阶段中小学武术教育中,武术传统防身功能被严重弱化,而单一固化的初级拳、初级剑、简化太极拳教学,已不能满足新时代武术教育的需求。虽然部分中小学校以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设置了不同类型的体育教材,但是体育教学中武术教育内容多为20世纪中期套路内容。再加上武术教学内容间缺乏合理的层次连接,部分内容单一重复,导致整体武术教育教学效率不足。 最后,教学人员不足。现阶段,中小学武术教育过程中,多为体育教学人员兼任模式。虽然部分体育教学人员了解基础的武术套路及技能教学模式,但是多数体育教学人员并不能完成复杂武术 套路小学任务。专业武术教育人员的缺失,也成为制约中小型武术体育发展的主要阻碍。 2、中小学武术教育中武术段位制应用理论基础 我国武术段位制主要发源于20世纪末期,在现阶段武术段位制教育模式发展过程中,也有以往的套段转化为现阶段的考段。在2014年,我国武术协会协同国家体育总局,颁布了《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简称253计划。253计划的提出,明确了武术传承、推广及大众化教育中武术段位制的重要作用,并将现阶段武术教学主要任务设定为:在国际层面推广武术运动,利用武术段位制实现武术进校园,进一步扩大武术人口。而《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同体育总会关于印发的通知》则进一步细化了武术教育目标。即将中小学校作为武术段位制推进主要阵地。在这一文件的引导下,我国多数学者都对武术段位制与武术教学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分析。如上海市体育学院博士生导师郭玉成教授在《跆拳道、空手道、柔道传播对武术传播的启示》一书中,通过对其他国家传统体育项目的分析,对我国武术课程现状及优化方向进行了探究。 3、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段位制的应用3.1、增强初级及终极段位比例 在初始发展阶段,我国武术段位制内部具有9个模块。其中前三个模块为初级段位,后三个模块为高级段位,其余为中级段位。为了提高中小学学生对武术兴趣,并引导其建立主动武术锻炼思维。相关教育机构可在以往9段段位的基础上,进行近一步优化分析。即维持以往初级段位不变,在中级段位、高级段位等模块分别增设一个准段位,在最终形成3挡9段12级的标准教育管理模式。 依据上述段位制要求,在段位考评阶段,可结合中小学生学习特点,采用套段的方法,综合分析中小学学习人员习武年限、理论水平、技术水平、武德等因素,确定具体段位申请段位。同时在多数武术初级练习者获取段位之后,可以采用考段代替套段。即在以往基础上,筛除习武年限这一因素,而以武术礼仪代替。结合《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试规则》的相关规定,各中小学学校可在学校内部成立三个等级教育考评机制。通过院校级武术段位初级考评机构,结合各专业体育院校武术段位制考评机构的设置,可逐步增强社会组织段位制考试在中小学武术教学中的应用,从而避免区域性武术段位制考评频率不多对段位制应用范围的限制。需要注意的是,对 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段位制的应用分析 □于恒(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第八中学山东淄博255000) 摘要:为了了解中小学武术教学情况,本文以某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段位制应用为研究对象,从文化学视角,综合利用文献资料查询、实地考察及逻辑推理方法,阐述了中小学武术教育现状。通过对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段位制分析,介绍了中小学武术教学中武术段位制应用方法,以期为中小学武术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参考。关键词:中小学武术教学武术段位制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02-(2018)-11-SY 体育观察 文体用品与科技2018年11月下 PHYSICAL OBSERVATION 59

理解“武术段位制”的十大误区

理解“武术段位制”的十大误区 编者按中国武术段位制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走过了17个年头,特别是2014国家体育总局、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印发〈武术段位制推广十年规划〉的通知》,使武术段位制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武术段位制,武术爱好者应该有所了解;武术管理者应该理解清楚,把握准确,解答明白;武术研究者则应该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去研究、去论述。但是,也确实存在对段位制了解不够,对文件解读不清,进入了理解误区的现象,为段位制的发展带来了不良影响。为更好地推动段位制普及与开展,本期武术版特邀中国武术八段、吉林省八极拳研究会副会长李树栋为广大武术爱好者答疑解惑。 误区一段位制文件前后表述不一 段位制的文件体系是有层次性的,这是管理学中的常识。 《中国武术段位制》是纲领性、总则性的文件;《管理办法》是落实《中国武术段位制》过程中的工作细则;《技术考试办法》、《高段位考评办法》是实施管理条款中与考试相关内容的工作细则。还有两个实践中的操作文件,其中《操作流程》是实施细则的操作程序;《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若干问题解释》是针对实践中遇到问题,依照现有文件的应用方法。 对于具体段位,《中国武术段位制》提出的是标准;《管理办法》提出的是申报条件;《考评办法》提出的是考评条款,文件的层次不同,作用不同,要求也不同,表述自然会有区别。 误区二练了多年武术为什么没有段位? 中国武术有不同的评价体系,包括竞技武术、传统武术、武术非遗、武术段位制等。竞技武术注重的比赛,传统武术注重的是传承,武术非遗注重的是保护,段位制注重的是全面评价。不同体系要求的标准并不一样。正如只有参加竞技武术比赛,才有可能获冠军或某一名次,也才有可能参评运动健将等运动员等级一

体育武术段位制长拳三段教案

段位制《长拳》三段第4-7式 抱拳蹬腿金丝缠腕 震脚马步冲拳转身平扫前推掌

段位制《长拳》三段4-7式 一、指导思想: 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按照水平五的课程目标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了段位制长拳三段内容。通过段位制长拳三段教学激发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学生民族精神,弘扬武术文化。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材分析: 段位制长拳三段的教学预计14课时,本次课为第二课时,上节课我们已经对前三个动作(震脚砸拳、右弓步看拳、弓步格挡)及抱拳礼动作进行学习,在此基础上,本节课进一步展开对4-7式(抱拳蹬腿、金丝缠腕、震脚马步冲拳、转身平扫前推掌)动作的教学。 三、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二学生。高中学生在身体锻炼方面也具备了较高的基本运动能力,据了解,我校高中学生部分在小学初中的时候学过武术操、五步拳等,有一定的武术基础,以及他们对武术的学习兴趣,都是上好本课的有利因素。 四、教学目标: 在对教材和学情分析的基础上,我设置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复习巩固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在此基础上使大部分学生掌握段位制长拳三段4-7动,通过练习增强学生的力量、协调、柔软等身体素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认真听讲、观察、以及小组之间的探讨练习,动作展示等方法提高所学动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小组的相互交流探讨,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同伴探究交流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加深对传统武术的精神领悟。 五、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套路的动作路线及动作连贯性 难点:金丝缠腕动作的上下肢协调配合 六、教法与学法 1、教法 为达到本课的教学目标,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我会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层教学法、分层练习法和展示法等,引导启发学生自主创造和探索学习。 2、学法 本课在学法指导中,我从“简明扼要的讲解”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模仿、分组练习,通过示范金丝缠腕动作攻防实战,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最终解决问题。 七、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10分钟) 第一步:体育委员集合整队,汇报人数,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内容,把学生分成一路纵队在体育馆进行螺旋形慢跑热身。 第二步:由我带领做武术热身操—手型变换、马步冲拳、推掌勾手、踢腿运动,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让学生身心兴奋起来。

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说明

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说明 为增强人民体质,推动武术运动的发展,提高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建立规范的武术锻炼体系和技术等级评价标准,特制定中国武术段位制(以下简称段位制)。段位制是一种根据个人从事武术锻炼和武术活动的年限,掌握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研究成果、武德修养,以及对武术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等级的制度。 凡中国武术协会会员,热爱武术,遵守武德,具有相应的武术技术和理论水平者,符合申报条件的,均可申报武术段位。 武术段位考评分为考试和评定两种形式。考试是对技术和理论进行现场考试。考试内容和评判标准,以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出版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以下简称《系列教程》)为依据。评定是根据申报者提供的技术录像、比赛成绩证书、理论材料,依照段位制文件规定的标准和要求进行评定。考试和评定分为国考、省考、县考三级,即:全国武术段位考评;省、区、市武术段位考评;县级市、县武术段位考评。 考评内容 一、理论考评 (一)段前级:武礼操作规范,了解武礼的文化含义。 (二)初段位:以中国武术协会审定出版的《中国武术段位制理论考试题解》为标准(以下简称《题解》),进行简单的武术常识考评。 (三)中段位:按照《题解》进行理论笔试和评定成绩。 (四)高段位:围绕一定课题进行论述,并现场答辩;还需对以往成果进行评定。 二、技术考试 (一)段前级 凡参加武术基础锻炼,基本掌握《系列教程》中的段前级的内容,或相当于《系列教程》段前级内容的武术项目基本动作。 (二)初段位 1.一段:准确掌握《系列教程》中任一拳种的一段内容,或相当于《系列教程》一段动作编组成的相应套路;或散打的拳、腿组合空击,拳法、腿法分别不少于3种。技术考试成绩达7分以上,理论考评成绩达70分以上者,可申请晋升一段。 2.二段:准确掌握《系列教程》中任一拳种的二段内容,或相当于《系列教程》二段动作编组成的相应套路;或散打的拳、腿、摔组合空击,拳法、腿法、摔法分别不少于3种。技术考试成绩达7.5分以上,理论考评成绩达70分以上,可申请晋升二段。

传统武术考段规则

《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考试办法(一至六段) 根据《中国武术段位制》和《<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国武术段位制(一至六段)技术考试办法。 第一章考评组织机构 第一条监考委员会 按《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组成考评监督委员会并行使职权。 一、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成员2或4人。 二、职责 (一)监督、检查考评的组织和实施工作。 (二)审议考评期间执行规程中发生的纠纷,保证考评的正确执行。 (三)向中国武术协会和考评委员会通报监督情况,并对考官和参加考评人员的违纪行为,提出处罚意见。 第二条考评委员会 按《中国武术段位制管理办法》组成考评委员会并行使职权。 一、设主任1人,副主任2人,成员若干人。 二、职责 (一)具体领导、组织各位考评官员进行工作; (二)监督、检查考评中执行评分标准的情况,核定考评成绩。 (三)有权对违纪的考评工作人员和参加考评人员做出处罚。 第三条考评人员的组成 一、考评人员的组成。 (一)如进行二块以上的场地同时考评,可设2个考评小组。 (二)各组设考评长1人,副考评长2人,考评员2或4人。 (三)各级考评工作人员须具有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资格。 (四)编排记录长1人。 (五)检录长1人 二、根据考段人数规模可设以下辅助工作人员 (一)编排记录员若干人。 (二)检录员若干人。 (三)医务人员若干人。 (四)宣告员若干人。 (五)摄像员1-2人。 第四条考评人员的职责 一、主任 (一)组织进行业务学习,落实具体工作。 (二)解释规则,但无权修改规则。 (三)在考评过程中,根据需要可调动本组考评人员工作,考评人员发生严重错误时,有权处理。 (四)审核并宣布成绩,做好考评工作总结。 二、副主任 (一)协助主任工作。 (二)在主任缺席时,代行其职责。 三、成员 (一)参加业务学习,做好准备工作。

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发展历史(2)

关于中国武术段位制若干问题的解释及发展历史 (2) 1.武术段位制中的段位资格、指导员资格、考评员资格如何取得,三者间的主要区别何在 武术段位制作为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等级制度,设有段前级和一至九段。不同段级资格有着不同的水平要求。与此配套实施 的还有段位制指导员和考评员。对这两种资格的认定也有着不同的 要求。三者的取得方式和区别在于: 段位资格的取得方式是,习武者接受《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内容的技术、理论考试取得合格成绩后,向中国武术协会及其授权 单位申请,经综合考评后就可以获得与本人武术水平相应的段位称号,取得段位资格。 段位制考评员资格的取得方式是,具备中国武术段位四段(含)指导员资格以上者,可以向中国武术协会及其授权机构申请,参加段 位制考评员培训班,学习武术段位制考评的有关规章、考评标准和 工作流程等,并通过考试、成绩合格者,经中国武术协会批准、认 定为武术段位制考评员,取得考评员资格。 取得武术段位资格、指导员资格、考评员资格的核心,都是《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三者的区别在于,要取得武术段位资格,需要练好《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要取得指导员资格不仅要会练,还要会教;要取得考评员资格不仅会练会教,还要会考评。 2.武术段位制指导员等级的晋升和职责 武术段位制指导员等级与段位等级配套实施。兼有四段资格和指导员资格者,即为四段指导员。随着指导员本人段位的晋升,其指 导员等级随之自然晋升。

段位制指导员在执教过程中,可以担任与本人段位同段级及以下段级的教学指导任务。如四段指导员可以担任段前级、初段位及四 段段位培训的教学指导任务。 段位制指导员是考取段位制考评员资格的基本条件。 3.武术段位制考评员等级的晋升和职责 武术段位制考评员等级与段位等级配套实施。兼有四段资格和考评员资格者,即为四段考评员。随着考评员本人段位的晋升,其考 评员等级随之自然晋升。 考评员的职责主要有二: 一是获得中国武术段位制考评员资格者,可根据各级考评委员会(考评组)的资格要求和工作需要,参与相应级别的考评工作。 二是获得武术段位制考评员(项目:武术技理)资格者,在普及《中国武术段位制系列教程》过程中,可自行组织其所教学生进行 教学考试,并予以技术水平认定。其中,具有高段位者可对其学生 进行四段(含)以下技术水平的认定,具有中段位者可对其学生进行 三段(含)以下技术水平的认定;并签发《中国武术段位制技术成绩认 定证书》。 4.对考评员签发技术成绩认定证书的管理 技术成绩认定证书由各一级段位制工作委员会统一编号管理,分发至各地段位制办公室。具有考评员资格者可按规定到所在地段位 制办公室领取,直接签发给参加教学考试成绩合格者。此技术成绩 认定证书,由受理段位申报的段位制办公室进行审核。审核内容包 括权限审核、项目审核、水平审核三方面。 权限审核:四段(含)以上考评员可签发三段(含)以下技术成绩认定证书;七段(含)以上考评员可签发四段(含)以下技术成绩认定证书。超出此权限无效。 项目审核:考评员只能对其资格证书上所注明的考评项目签发技术成绩认定证书,其它项目无效。

在学校中实施_中国武术段位制_的价值与意义_以鲁东大学为例_王业靖

第 1 卷 第 5 期2014 年5 月 Vol. 1 No. 5 May. 2014 中 国 学 校 体 育 C h i n a S c h o o l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在学校中实施《中国武术段位制》的价值与意义 —以鲁东大学为例 收稿时间:2014-04-19 作者简介:王业靖,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王业靖1,张春艳2 (1.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2.山东省临沂实验中学,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中国武术段位制》是中国武术协会制订并实施的一项全面评价习武者武术水平的,是中国武术协会、国家体育总局武术研究院为了建立起武术规范的规章制度而建立的等级制度。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相结合,促使中国传统武术走进学校,促进了武术的普及化。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方法,分析在学校体育中武术段位制的价值与意义。以鲁东大学为例对武术段位制在学校体育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探讨。武术段位制与学校体育相结合具有多重价值与意义,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生活的色彩,更能够带动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促进国际文化的交流。本文以鲁东大学为例对武术段位制在学校中实施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探讨。关键词:武术段位制;学校体育;国际文化 中图分类号:G 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7662(2014 )05-0063-05 WANG Ye-jing 1, ZHANG Chun-yan 2 (1.Beijing Sport University , Beijing 100084, China; 2.Shandong Linyi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Linyi 276000, Shandong China)Abstract:Chinese Wushu Grade system is formulated and implemented by Chinese Wushu Association in the aim of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Wushu player, and is also built by Chinese Wushu Association and Wushu Research Institute of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in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standard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Wushu. Combination of Wushu grade system and school sports is a promotion of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in university, which accelerates popularization of Wushu. Adopting methods of literature consultation, interview and statistics, taking Lud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this thesis analyses and discusses value and significance of Wushu grade system in school sport. Combination of Wushu grade system and school sports not only improves physical health situation of student, but also enriches colors to life, even pushes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Key words: Wushu Grade System; school sports; international culture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发源、存在、发展了5 000多年, 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深奥的哲理内涵。在5 000多年的历史 长河中,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便在急速发展的今天,她仍然在我国及世界的文明发展建设中展示着自 Implementation Value and Signi ? cance of Chinese Wushu Grade System in University —Taking Ludong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