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整理)《电路原理》复习资料.

(整理)《电路原理》复习资料.

(整理)《电路原理》复习资料.
(整理)《电路原理》复习资料.

《电路原理》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图1-1所示电路中,I 1 = 4 A ,I 2 = 1 A 。

2、 图1-2所示电路, U 1 = 4 V ,U 2 = 10 V 。

3、 图1-3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0u = 4 V ,

+

0d d t

u C = 20000V/s 。

4、 图1-4

(a )所示电路,其端口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图1-4(b )所示,其中u OC = 8 V ,

R eq = 2 。

5、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60W

图1-1

3A

I 1

I 2

图1-3

+ u

+ u C -

2A

2Ω S (t =0)

1

R eq

u OC 1

2

+ 10V

+ 4i

i

(a)

(b)

1

U 1

图1-2

U 2-

∞ +

+

6、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1.5A 。

7、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为 115V 。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u和i,则( B ).

(A)i的参考方向应与u的参考方向一致(B)u和i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

C)乘积“

u i”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D)乘积“u i”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

2、如图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

u和电流i的约束方程为(A ).(A)0.002

di

dt

-(B)0.002

di

dt

(C)0.02

di

dt

-(D)0.02

di

dt

图题2图

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A ).

(A)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B)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C)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D)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4、图所示电路中100V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则电压U为( C ).

(A)40V (B)60V (C)20V (D)-60V

图题4图图题5图

5、图所示电路中I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A)

S

U

I I

R

=-(B)

S

U

I I

R

=+(C)

U

I

R

=-(D)

S

U

I I

R

=--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B)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C)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D)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7、图所示电路中电流比A

B

I

I

为( B ).

(A

A B

R R (B )

B A

R R (C )A B

R R -

(D )B A

R R -

图 题7图

8、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中电阻R ( C ).

(A )对该支路电流有影响 (B )对该支路电压没有影响

(C )对该支路电流没有影响 (D )对该支路电流及电压均有影响

9、图所示电路中N 为有源线性电阻网络,其ab 端口开路电压为30V ,当把安培表接在ab 端口时,测得电

流为3A ,则若把10Ω的电阻接在ab 端口时,ab 端电压为:( D ). (A )–15V (B )30V (C )–30V (D )15V

N

I

a

b

图 题9图

10、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B ).

(A )稳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B )稳态分量加瞬态分量

(C )稳态分量加零状态响应 (D )瞬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11、动态电路换路时,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有:( D ). (A )()()

+-=00C C i i (B )

()()+-=00L L u u

(C )

()()+-=00R R u u (D )()()+-=00C C u u

12、已知()01

5cos 31460i t A =-+,()0210sin 31460i t A =+,则1i 与2i 的相位差为( A ).

(A )0

90- (B )0

90 (C )0

0 (D )0

180 三、计算题(每小题10分,共80分)(作业共8题)

1、求图中各二端网络的等效电阻。(10分)

(a ) (b)

(a) 12Ω; (5分) (b) -6Ω (5分)

2、电路如图所示,开关K 闭合前电路已稳定,用三要素法求K 闭合后的u c (t)。(10分)

图 图

uc(0+)=5V (2分) uc(∞)=10V (2分) τ=RC=10s (2分) uc(t)= (4分)

3.电路如图所示。已知:U=8V ,Z 1=Ω,Z 2=1+j1Ω,Z 3=3-j1Ω。(10分) (1) 求输入阻抗Zi ; (2) 求1I ?

(1)Zi=2Ω

(5分)

(2) I 1=4∠0A (5分)

4、用支路电流法求图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两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图中R1=4Ω,R2=2Ω,R3=8Ω。(10

分)

解:设各支路的电流I1、I2、I3,如图所示。

对于节点A:-I1+I2+I3=0 (2分)

对于回路1:4I1+8I3=-5-3= -8 (2分)

对于回路2:2I2-8I3=3 (2分)

解得,I1= -1A, I2= -0.5A,I3= -0.5A (3分)

P S=5×1+3×= (1分)

5、在图所示电路中,己知R1 = R

2

= 2Ω,R3 = 4Ω,R4= R5=3Ω,U S1=,试用网孔分析法求各支路电流。(10分)

I1 = 1A,(4分) I2 = 0.6A,(3分) I3 = 0.4A (3分)

6、电路如图4所示,试列出节点方程。 (10分)

s

m

s

i

v

R

R

v

g

R

i

v

R

v

R

R

-

=

+

+

+

-

=

-

+

2

3

1

1

1

2

1

1

2

1

)

1

1

(

)

1

(

1

)

1

1

(

7、电路如图所示,求戴维南等效电路。(10分)

0.267OC U V =- (5分);00.53U

R I

=

=-Ω (5分)

8、电路见图(10分)

a.求电路中标明各量的初始值。(2分)

b.求电路中标明各量的稳态值。(2分)

c.若图5电路中电感用短路替代,其它均不变,用三要素法求uc(t)。(6分)

a. UC(0+)=0, iL(0+)=5A, i1(0+)=-3A i2(0+)=2A (每个初始值为分) b .Uc (∞)=2V , iL (∞)=5A , i1(∞)=-5A , i2(∞)=0 (每个稳态值为分) c .三要素为:uc (0+)=0 uc (∞)=2V τ=RC=1×1=1S uc (t )=2(1-e -t

)V ,t ≥0 (每

个等式为)

《电路原理》复习题B

一、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在题图一(1)的电路中,C 1=1μF ,C 2=2μF ,电路的总电容为 ,C 1上的电压 。

2、将图一(2)中的诺顿电路等效为戴维宁电路,其中R 1=10Ω .电源的电动势Us= ,

电阻R= 。

3、图一(3)中,L 1=1H,L 2=2H, 电路ab 端口的总电感为 。

4、电感量为2mH 电感中流有2A 的稳定电流,该电感的储能为 焦耳。

5、电感具有阻碍电流 的作用。

6、图一(6)所示电路,C=100μF ,R=5k Ω.电容上的初始电压为10V. 当开关K 合上后,

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

7、非库仑电场移动单位正电荷从电源负极到正极所做的功定义为 。 8、图一(8)所示电桥平衡的条件为 。

9、若某电路网络中有n 个节点,则按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只能写出

个独立的节点电流方程。

10、纯电感元件两端电压的相位超前其电流相位 。

11、某纯电容的容抗为Xc ,其两端的交流电压为U ,则该电容的有功功率

为 , 无功功率为 。

12、如图一(12)所示的电路中,a 、b 两端的电压U=25V ,R 1=70Ω,R 2=30Ω,则U 1= ,

U 2= . 13、若A=5∠o,B=5∠o,则

B

A

. 14、1000μF 的电容两端加了100V 的电压,电容极板上的电量为

库仑。

15、频率相同的正弦电流和电压分别为:210sin(+=t U u m ωo), 60sin(-=t I i m ωo), 则u 超前i 。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不选均无分) 1、 电容的定义式为:( ).

A .U

q

C =

B. q U C =

C. Uq C =

D. C=IU

2、图二(2)电路中,R 1=6Ω,R 2=7Ω,R 3=6Ω,R 4=10Ω,则a 、b 两端的电

阻R ab 阻值为( )。

A. 29Ω

B. 10Ω Ω D. 7Ω 3、图二(3)电路中,I=3A,R 1=12Ω,R 2=6Ω,则流过R 1电阻的电流为( )。 A .2A B. 1A

C. 0.5A

D. 1.5A

4、电路图二(4)中,A 为一节点,而且I 1=2A,I 2=3A,I 3=1A,则I 4的电流为( )。

A. 2A

B.6A

C.0A

D.-2A

5、电容C=0.01F 与电阻R=1Ω串联,对于100=ω的电信号,它们的总阻抗

为( )。

A .(1+j)Ω B.(1-j)Ω C.(-j)Ω D. 2Ω 6、电感L=与电阻R=1Ω并联,对于100=ω的电信号,它们的总阻抗为

( )。

A.(1+j)Ω

B.(1-j)Ω

C.(j-1)Ω

D. [(j+1)/2] Ω 7、图二(7)的电路中,每个电阻R 的阻值均为4Ω,则a 、b

端口的电阻为( )。

A .16Ω Ω Ω Ω

8、容量为100μF 的电容器两端的电圧为200V ,则电容器的

储能为( )。

A .2J

9、容量为C 的电容原有电压为U 0,它通过电阻R 的闭合电路放电,从接通电路开始计时,

电容上的电压随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 A .RCt

e

U 0 B.t RC

e

U 1

0 C.t RC

e

U 10-

D.t R

C e

U 0

10、一个电压为U 0的直流恒压源,通过开关K 与电感L 和电阻R 串联构成闭合回路。现以

开关闭合时开始计时,通过电感的电流为( )。

A .)1(0t L R e R U -- B.)1(0t R L e R U -- C.)1(0t L R e R U - D. )1(1

t RL e R

U --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正确的表述括号中打“√”,错误的表述括

号中打“×”)

1、在直流电路中,电流总是从电位高流向电位低。( )

2、对于任一集中参数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时间,沿回路的各支路电压的代数和等于

零。( )

3、两的电阻并联后的总电阻阻值比它们当中任何一个都小。( )

4、电流源(恒流源)两端的电压总是不变的。( )

5、视在功率等于有功率与无功功率之和。( )

6、对于感性负载900≤?Z θo. ( )

7、周期性正弦电压最大值U m 与有效值U 的关系为2

m U U =

。( )

8、角频率ω与周期f 之间的关系为πω2=f . ( )

9、在二端网络中,有功功率与视在功率的比值称为功率因数。( )

10、二极管是非线性电阻元件。( )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分)

1、 图四(1)所示的电路中,C 、D 间是断开的,R 1=4Ω,R 2=2Ω,求U AB 和U CD 。若在C 、D 间

接一电压源Us ,问Us 为何值时可使通过它的电流为零。

2、对于图四(2)所示的电路中,R 1=20Ω,R 2=5Ω,R 3=6Ω试求R 1、R 2和R 3三个电阻消耗的功

率。

3、用支路电流法求图四(3)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两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图中

R 1=4Ω,R 2=2Ω,R 3=8Ω.

4、计算图四(4)所示二端网络吸收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并计算其视在功率和功率因数。

其中,())(2sin 25V t t u =, R 1=1Ω, R 2=2Ω。

《电路原理》复习题B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μF,

2、20V , 10Ω

3、2/3H

4、4×10-3

5、变化

6、10t

e

2- V

7、电动势

8、R 1·R 4=R 3·R2 9、n-1 10、90o

11、0 ,C

X U 2

12、,

13、1∠o

14、

15、270o

二、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请将其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错选或不选均无分)

1、A

2、C

3、B

4、D

5、B

6、D

7、C

8、A

9、C

10、A

三、是非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在正确的表述括号中打“√”,错误的表述括号中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 分)

2、图四(1)所示的电路中,C、D间是断开的,R1=4Ω,R2=2Ω,求U AB和U CD。若在C、D间

接一电压源Us,问Us为何值时可使通过它的电流为零。

解:由电路图知,U AB=3×4=12V. ( 3分)

由于C、D断路,所以U AB=U CD=12V. (3分)

若在C、D处加一电源U S=12V,如图图四(1-1)所示,通过U S电源的电流为零。

(4分)

2、对于图四(2)所示的电路中,R1=20Ω,R2=5Ω,R3=6Ω试求R1、R2和R3三个电阻消耗的功率。

解:由电压源与二端网络并联的等效电路可得图四(2-1)电路。 (4分)

设流过电阻R 1、R 2、R 3的电流分别是I 1、I 2、I 3。

A V

I 25205206203=Ω

??

? ??+?+=

(1分)

()A A

I 4.0520251=Ω

+?Ω=

(1分)

I 2=I 3-I 1=1.6A (1分)

各电阻消耗的功率为

P 1= (1分) P 2= (1分) P 3=24W (1分)

3、用支路电流法求图四(3)所示电路的各支路电流及两电源提供的总功率。图中R 1=4Ω,R 2=2Ω,R 3=8Ω.

解:设各支路的电流I1、I2、I3,如图所示。

对于节点A :-I 1+I 2+I 3=0 (2分)

对于回路1:4I 1+8I 3=-5-3= -8 (2分) 对于回路2:2I 2-8I 3=3 (2分) 解得,I 1= -1A , I 2= -0.5A ,I 3= -0.5A (3分) P S =5×1+3×= (1分)

电路原理复习题C 卷

9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2分。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的表格内)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1、一个具有n 个节点、b 条支路的电路,KVL 独立方程数目为( )个。

A 、n-1

B 、b-n-1

C 、b-n+1

D 、b-n 2、关于电源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电压源电压与通过元件的电流无关;

B 、电压源的电流大小由外电路决定;

C 、电流源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为非关联参考方向,则电流源发出的功率为p(t)=u(t)i s (t);

D 、电流源的电流与元件的端电压有关。

3、下图所示电路中a 、b 两端的等效电阻Rab 为( ) a

9 9

9 3 b

4、关于正弦电路描述正确的是( )

A 、电容上电压电流为同频的正弦量,其VCR 的相量形式为C

C I C j U ω= ;

B 、平均功率为P = RI 2

C 、正弦电路两端的电压的有效值为U = ZI ;

D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KVL 可表示为

0=∑I 。

5、变压器可以按其一、二次的匝数比变换电压、电流和阻抗。当匝数比为n 时,一次侧电

压与二次侧电压的比值为( )

A 、1/ n

B 、n

C 、1/n 2

D 、n 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已知电路图如下:U 1=-3V ,U 2=-2V ,I =2A ,则元件2的功率为( )W ,电压U AB

为( )V 。

+ U 1 - - U 2 +

A 、7

B 、8

C 、9

D 、10

A I B

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置零,在电压源处用( )代替。

3、已知RLC 串联电路中R=15Ω,L=12mH ,C=5μF ,端电压u=1002cos (5000t )V ,则流过电路的总电流为( )A 。

4、换路定则是指换路前后( )和( )的值不发生跃变。

5、两个有耦合的载流线圈称为( ),其耦合方式通常为串联、并联和( )联结三种。

6、支路与结点的关联性质可以用所谓( )矩阵描述,支路与回路的关联性质可以用所谓( )矩阵描述。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叠加定理不仅适用于线性电路的电压、电流计算,也适用于线性电路的功率计算。( )

2、对于正弦稳态电路,一般情况下视在功率

=∑S 成立。

( )

3、当电路的激励为单位阶跃时,相当于将电路在 t=0时接通电压值为1V 的直流电压源或者电流值为1A 的直流电流源。 ( )

4、动态电路在没有外施激励时,由电路中动态元件的初始储能引起的响应称为零状态响应。( )

5、连通图G 的一个割集是G 的一个支路集合,若少移去这些支路中的一条,图就不连通了。( )

四、分析题(共18分)

1、试分析图示电路的输入电阻R ab 的值。(6分)

a

R 1 i 1 βi 1

R 2

b

2利用电源等效原理分析图示电路的最简等效电路,画出具体简化过程。(8分)

2A

a

2 6A 2

1 2

+ 2

6V

-

b

3、试分析并写出图示耦合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式。(4分)

i1 i2

M

+ -

L1 L2

u1 u2

- +

五、计算题(共40分)

1、用网孔电流法(或回路电流法)求解图示电路中电流I及电压U 。(8分)

8

-

I 14V

4 +

2

15 -

U

+

2、图示电路的负载电阻R

L 可变,试问R

L

等于何值时可吸收最大功率求此功率。(10

分)

2i1

- +

i1 4

2

4i1

2 R L +

6V

-

3、图示电路中U

S =10V,I

S

=2A,R=2,L=4H。试求S闭合后电路中的电流i 。(10

分)

R

i S i L +

U S L

-

I S

4、已知U = 100V,P = ,I = I

1 = I

2

,求R、X

L

和X

C

的参数值。(12分)

I

+

1

I

R

2

I

U jX C

jX L

-

C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题号1234

5

6

答案C D A B B

C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4 ;-1

2、短路

3、4 —

4、电容电压(或u

C ),电感电流(或i

L

5、耦合电感,T 型(或三点)

6、关联,回路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

1、×

2、×

3、√

4、×

5、× 四、分析题(共18分)

1、解:设两端电压为u ,有 1211)1(i R i R u β++=

则 R ab = u / i 1 =)1(21β++R R 2、解:利用电源等效原理简化过程如下:

2A

a

2 6A 2

2

3A

b (a )

2A

a

9A 2 1

b

(b )

2 + 4V -

a a

1 3

+ + 9V 5V

(c ) (d )

(或最后画成5/3A 的电流源与3电阻并联。)

3、解: dt di M dt di L u 211

1+= dt

di

M dt di L u 1222--= 五、计算题(共40分)

1、解:设网孔电流I 1、I

2、I 3,方向如图所示:

I 2

I 3 I 1

则有原电路图知:I 1=I I 3=

列网孔方程有:

1425.2)285.2(312=++++I I I

0155.2)1545.2(321=-+++I I I 解之,得: I = I 1=5A

由4I+U+14-8I 2=0得 U= -42V (注:本题还可根据不同参考方向来求解)

2、

解:(1)求U OC

2i 1 - +

i 1 4 + 2

4i 1

2 U OC

+ 6V

- -

V i i U OC 66*2211=+-= (2)求R eq

假想一电压源U 向该网络提供电压,则有:

2i 2 i

- +

i 2 4 + 2

4i 2

2 u

-

i i i i u 4*22*422=-+= Ω==4i

u

R eq (3)求最大功率: R L =R eq =4时, 25.24

942max

===eq oc R U p W 3、解:用三要素法求解

(1)求i L (0+) i L (0+)= i L (0-)= -2A (2)求i L (∞) i L (∞)= U S /R -I S = 3A (3)求τ τ= L/R eq = L/R = 2S i L (t )= i L (∞)+[i L (0+)— i L (∞)]t

e

τ

-

=(3—5t

e

5.0-)A

则 i (t )= I S + i L =(5—5t

e

5.0-)A

《电路原理》作业及答案

第一章“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练习题 1-1说明题1-1图(a)、(b)中:(1)u、i的参考方向是否关联?(2)ui乘积表示什么功率? (3)如果在图(a)中u>0、i<0;图(b)中u>0、i>0,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i u- + 元件 i u- + 元件 (a)(b) 题1-1图 1-4 在指定的电压u和电流i的参考方向下,写出题1-4图所示各元件的u和i的约束方程(即VCR)。 i u- + 10kΩi u- + 10Ωi u- + 10V - + (a)(b)(c) i u- + 5V + -i u- + 10mA i u- + 10mA (d)(e)(f) 题1-4图 1-5 试求题1-5图中各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15V + - 5Ω 2A 15V +-5Ω 2A 15V + - 5Ω2A (a ) (b ) (c ) 题1-5图 1-16 电路如题1-16图所示,试求每个元件发出或吸收的功率。 0.5A 2U +- 2ΩU + - I 2Ω1 2V + - 2I 1 1Ω (a ) (b ) 题1-16图 A I 2

1-20 试求题1-20图所示电路中控制量u 1及电压u 。 ++2V - u 1 - +- u u 1 + - 题1-20图

第二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练习题 2-1电路如题2-1图所示,已知u S=100V,R1=2kΩ,R2=8kΩ。试求以下3种情况下的电压 u 2 和电流 i2、i3:(1)R3=8kΩ;(2)R3=∞(R3处开路);(3)R3=0(R3处短路)。 u S + - R 2 R 3 R 1 i 2 i 3 u 2 + - 题2-1图

电路原理复习资料

《电路原理》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 图1-1所示电路中,I 1 = 4 A ,I 2 = -1 A 。 2、 图1-2所示电路, U 1 = 4 V ,U 2 = -10 V 。 3、 图1-3所示电路,开关闭合前电路处于稳态,()+0u = -4 V , + 0d d t u C = -20000V/s 。 4、 图1-4(a )所示电路,其端口的戴维南等效电路图1-4(b )所示,其中u OC = 8 V , R eq = 2 Ω。 5、图1所示电路中理想电流源的功率为 -60W 图1-1 6Ω 图 1-3 μF 1' 1Ω 图1-4 (a) (b) ' U 1图1-2

6、图2所示电路中电流I 为 -1.5A 。 7、图3所示电路中电流U 为 115V 。 二、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和i ,则( B ). (A )i 的参考方向应与u 的参考方向一致 (B )u 和i 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 (C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 (D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 2、如图2.1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u 和电流i 的约束方程为(A ). (A )0.002di dt - (B )0.002di dt (C )0.02di dt - (D )0.02di dt 图2.1 题2图 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A ). (A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B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C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D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4、图2.2所示电路中100V 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 ,则电压U 为( C ). (A )40V (B )60V (C )20V (D ) -60V 图2.2 题4图 图2.3 题5图 5、图2.3所示电路中I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A ). (A )S U I I R =- (B )S U I I R =+ (C )U I R =- (D )S U I I R =--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 (A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C )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 (D )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7、图2.4所示电路中电流比 A B I I 为( B ).

电路原理知识总结

电路原理总结 第一章基本元件和定律 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 u<0。 2.功率平衡 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 4.负载大小的意义: 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电路的断路与短路 电路的断路处:I=0,U≠0 电路的短路处:U=0,I≠0 二.基尔霍夫定律 1.几个概念: 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2)表达式:i进总和=0 或: i进=i出(3)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 (2)表达式:1 或: 2 或: 3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 三.电位的概念 (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称为接地。(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 (4)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理想电压源 (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理想电流源 (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1)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压源起作用。 4.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 (1)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2)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可将电阻去掉(短路),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5.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五.支路电流法 1.意义: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列方程

电路原理练习题二及答案

精选考试题类文档,希望能帮助到您! 一、选择题 1、设电路元件的电压和电流分别为u 和i ,则( ). (A )i 的参考方向应与u 的参考方向一致 (B )u 和i 的参考方向可独立地任意指定 (C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吸收的功率 (D )乘积“u i ”一定是指元件发出的功率 2、如图1.1所示,在指定的电压u 和电流i 的正方向下,电感电压u 和电流i 的约束方程为( ). (A )dt di 002 .0- (B )dt di 002.0 (C )dt di 02.0- (D )dt di 02.0 图1.1 题2图 3、电路分析中所讨论的电路一般均指( ). (A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B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抽象电路 (C )由理想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D )由实际电路元件构成的实际电路 4、图1.2所示电路中100V 电压源提供的功率为100W ,则电压U 为( ). (A )40V (B )60V (C )20V (D )-60V

图1.2 题4 图 图1.3 题5图 5、图1.3所示电路中I 的表达式正确的是( ). (A )R U I I S - = (B )R U I I S += (C )R U I -= (D )R U I I S --= 6、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线性电路 (B )叠加原理只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C )叠加原理适用于线性和非线性电路 (D )欧姆定律适用于非线性电路 7、图1.4所示电路中电流比B A I I 为( ). (A ) B A R R (B )A B R R ( C )B A R R - ( D )A B R R - 图1.4 题7图 8、与理想电流源串联的支路中电阻R ( ). (A )对该支路电流有影响 (B )对该支路电压没有影响 (C )对该支路电流没有影响 (D )对该支路电流及电压均有影响 9、图1.5所示电路中N 为有源线性电阻网络,其ab 端口开路电压为30V ,当把安培表接在ab 端口时,测得电流为3A ,则若把10Ω的电阻接在ab 端口时,ab 端电压为:( ). (A )–15V (B )30V (C )–30V (D )15V N I a b 图1.5 题9图 10、一阶电路的全响应等于( ). (A )稳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B )稳态分量加瞬态分量 (C )稳态分量加零状态响应 (D )瞬态分量加零输入响应 11、动态电路换路时,如果在换路前后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有限值的条件下,换路前后瞬间有:( ). (A )()()+-=00C C i i (B )()()+-=00L L u u

电路原理期末复习提纲

第一部分直流电阻电路一、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功率 U 图1 关联参考方向图2 非关联参考方向 在电压、电流采用关联参考方向下,二端元件或二端网络吸收的功率为P=UI; 在电流、电压采用非关联参考方向时,二端元件或二端网络吸收的功率为P=-UI。 例1计算图3中各元件的功率,并指出该元件是提供能量还是消耗能量。 u u= -u=10 (a) 图3 解:(a)图中,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A吸收的功率为 p=ui=10×(-1)= -10W<0 A发出功率10W,提供能量 (b)图中,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B吸收的功率为 p=ui=(-10)×(-1)=10W >0 B吸收功率10W,消耗能量 (c)图中,电压、电流为非关联参考方向,故元件C吸收的功率为 p=-ui= -10×2= -20W <0 C发出功率20W,提供能量 例2 试求下图电路中电压源、电流源及电阻的功率(须说明是吸收还是发出)。 其它例子参考教材第一章作业1-5,1-7,1-8 二、KCL、KVL KCL:对电路中任一节点,在任一瞬时,流入或者流出该节点的所有支路电流的代数和恒为零,即Σi =0; KVL:对电路中的任一回路,在任一瞬时,沿着任一方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绕行一周,该回路中所有支路电压的代数和恒为零。即Σu=0。 例3如图4中,已知U1=3V,U2=4V,U3=5V,试求U4及U5。 解:对网孔1,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有 -U1+U2-U5=0 得U5=U2-U1=4-3=1V 对网孔2,设回路绕行方向为顺时针,有 U5+U3-U4=0 得U4=U5+U3=1+5=6V 三、理想电路元件 理想电压源,理想电流源,电阻元件,电容元件,电感元件,线性受控源 掌握这些基本元件的VCR 关系,对储能元件,会计算储能元件的能量。 图4

经典的20个模拟电路原理及其电路图汇总

经典的20个模拟电路原理及其电路图对模拟电路的掌握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层次:是熟练记住这二十个电路,清楚这二十个电路的作用。只要是电子爱好者,只要是学习自动化、电子等电控类专业的人士都应该且能够记住这二十个基本模拟电路。 中级层次:是能分析这二十个电路中的关键元器件的作用,每个元器件出现故障时电路的功能受到什么影响,测量时参数的变化规律,掌握对故障元器件的处理方法;定性分析电路信号的流向,相位变化;定性分析信号波形的变化过程;定性了解电路输入输出阻抗的大小,信号与阻抗的关系。有了这些电路知识,您极有可能成长为电子产品和工业控制设备的出色的维修维护技师。 高级层次:是能定量计算这二十个电路的输入输出阻抗、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比值、电路中信号电流或电压与电路参数的关系、电路中信号的幅度与频率关系特性、相位与频率关系特性、电路中元器件参数的选择等。达到高级层次后,只要您愿意,受人尊敬的高薪职业--电子产品和工业控制设备的开发设计工程师将是您的首选职业。 一、桥式整流电路 1、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 伏安特性曲线: 理想开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 2、桥式整流电流流向过程: 输入输出波形: 3、计算:Vo, Io,二极管反向电压。

二、电源滤波器 1、电源滤波的过程分析: 波形形成过程: 2、计算:滤波电容的容量和耐压值选择。 三、信号滤波器 1、信号滤波器的作用: 与电源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 2、LC 串联和并联电路的阻抗计算,幅频关系和相频关系曲线。 3、画出通频带曲线。 计算谐振频率。

四、微分和积分电路 1、电路的作用,与滤波器的区别和相同点。 2、微分和积分电路电压变化过程分析,画出电压变化波形图。 3、计算:时间常数,电压变化方程,电阻和电容参数的选择。

《电路原理》作业

第一讲作业 (电路和电路模型,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电功率和能量) 1. 如图1所示:U = V ,U 1= V 。 2. 图1—4所示的电路中,已知电压 1245U U U V ===,求 3 U 和 CA U 3. 图示一个3A 的理想电流源与不同的外电路相接,求3A 电流源三种情况 第二讲作业 (电路元件,电阻元件,电压源和电流源 ) I 。 2. 求图示各电路的电压U 。

3. 图示各电路,求: (1) 图(a)中电流源S I 产生功率S P 。 (2) 图(b)中电流源S U 产生功率S P 第三讲作业 (受控电源,电路基本定律(VAR 、 K CL 、K VL )) 1. 图示某电路的部分电路,各已知的电流及元件值已标出在图中,求I 、s U 、R 。 2. 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 )。 3. 图示含受控源电路,求: (1) 图(a)中电压u 。 (2) 图(b)中2Ω电阻上消耗的功率R P 。

第四讲作业 (电路的等效变换,电阻的串联和并联,电阻的Y形联结和△形连结的等效变换) 1.图示电路中的acb支路用图支路替代,而不会影响电路其他部分 的电流和电压。 2.电路如图,电阻单位为Ω,则R ab=_________。

3. 求图示各电路中的电流I 。 第五讲作业 (电压源和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实际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输入电阻) 1. 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和电压U ab 。 2. 用等效变换求图示电路中的电流I 。 .

3. 求图示各电路ab 端的等效电阻ab R 。 第三章作业 3-1、某电路有n 结点,b 支路,其树枝数为 ,连枝数为 ,基本回路数为 ;独立的KCL 方程有 个,独立的KVL 方程有 个,独立的KCL 和KVL 方程数为 。 3-2、电路的图如图,以2、3、4为树枝,请写出其基本回路组。 3-3、电路如图,用支路电流法列方程。 3-4、电路见图,用网孔分析法求I 。

门电路

实验一门电路的电特性 一、实验目的 1、在理解 CMOS 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特性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其电特性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2、在理解 TTL 门电路的工作原理和电特性基础上,学习并掌握其电特性主要参数的测试方法。 3、学习查阅集成电路芯片数据手册。 4、学习并掌握数字集成电路的正确使用方法。 二、预习任务 1. 回顾上学期的“常用电子仪器使用”以及实验中用到的测试方法。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调整函数信号发生器,使其输出100Hz、0~5V的锯齿波(三角波)信号? 答:首先调输出模式至三角波,再调节幅度调节按钮,使显示屏幅值处显示为 5Vp-p,为了保证输出的三角波是0~5V,则还需设置偏置电压,调节偏置/最小值按钮,将最小值设置为0V,这样就可以输出0~5V的三角波;按频率范围选择按钮,将屏幕上频率调为读数为100Hz。若需要输出锯齿波,则要调节占空比,以获得想要的波形。 (2)用示波器观测到如图1所示的a、b两个信号,假设此时示波器的垂直定标(灵敏度)旋钮位置分别为1V/格和2V/格,请写出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 答:第一幅图最高值为 2V,最低值为-2V; 第二幅图最高值为 4V,最低值为 0。 (3)电压传输特性曲线是指输出电压随输入电压变化的曲线。示波器默认的时基模式为“标准(YT)模式”显示的是电压随时间变化的波形,若要观测电压传输特性曲线,需改变示波器上哪些菜单或旋钮? 答:为观测电压传输特性曲线,需要将两相关的信号输入示波器的两个输入端,并将模式调为Y-X模式。本次实验须将输入电压信号与输出电压信号分别作为X与Y,即可观测电压传输特性曲线。在Y-X工作模式下,示波器上显示的图样为以通道一的测量值(输入电压)为横坐标,通道二的测量值(输出电压)为

电子电路图及工作原理

桥式整流电路图及工作原理介绍 桥式整流电路如图1所示,图(a)、(b)、(c)是桥式整流电路的三种不同画法。由电源变压器、四只整流二极管D1~4 和负载电阻RL组成。四只整流二极管接成电桥形式,故称桥式整流。 图1 桥式整流电路图 桥式整流电路的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

在u2的正半周,D1、D3导通,D2、D4截止,电流由TR次级上端经D1→ RL →D3回到TR 次级下端,在负载RL上得到一半波整流电压 在u2的负半周,D1、D3截止,D2、D4导通,电流由Tr次级的下端经D2→ RL →D4 回到Tr次级上端,在负载RL 上得到另一半波整流电压。 这样就在负载RL上得到一个与全波整流相同的电压波形,其电流的计算与全波整流相同,即 UL = 0.9U2 IL = 0.9U2/RL 流过每个二极管的平均电流为 ID = IL/2 = 0.45 U2/RL 每个二极管所承受的最高反向电压为 什么叫硅桥,什么叫桥堆 目前,小功率桥式整流电路的四只整流二极管,被接成桥路后封装成一个整流器件,称"硅桥"或"桥堆",使用方便,整流电路也常简化为图Z图1(c)的形式。桥式整流电路克服了全波整流电路要求变压器次级有中心抽头和二极管承受反压大的缺点,但多用了两只二极管。在半导体器件发展快,成本较低的今天,此缺点并不突出,因而桥式整流电路在实际中应用较为广泛。

二极管整流电路原理与分析 半波整流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实际上利用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特性。 当输入电压处于交流电压的正半周时,二极管导通,输出电压v o=v i-v d。当输入电压处于交 流电压的负半周时,二极管截止,输出电压v o=0。半波整流电路输入和输出电压的波形如图所 示。 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 对于使用直流电源的电动机等功率型的电气设备,半波整流输出的脉动电压就足够了。但对于电子电路,这种电压则不能直接作为半导体器件的电源,还必须经过平滑(滤波)处理。平滑处理电路实际上就是在半波整流的输出端接一个电容,在交流电压正半周时,交流电源在通过二极管向负载提供电源的同时对电容充电,在交流电压负半周时,电容通过负载电阻放电。 电容输出的二极管半波整流电路仿真演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到半波整流电路的基本特点如下:

2020上“电路原理”作业(四大题共16小题)

一、简答题(8 小题) 1、在进行电路分析时,为何要指定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何谓关联参考方向何谓非关联参考方向在图1-1中,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在这种参考方向体系下,ui 乘积表示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如果u >0、i <0,则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i u -+ 元件 图1-1 、 2、分别说明图1-2、1-3所示的电路模型是理想电压源还是理想电流源分别简述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并分别写出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VCR (即u 和i 的约束方程)。 i u -+ 10V - + i u - + 10mA 图1-2 图1-3 3、何谓RLC 并联电路的谐振在发生谐振时,其阻抗、电流、无功功率各有何特点并写出其品质因数Q 的表达式。 》 答:1、端口上的电压与输入电流同相时的工作状态称为谐振,由于发生在并联电路中, 所以称为并联电路的谐振。 2、并联谐振电路总阻抗最大,因而电路总电流变得最小,但对每一支路而言,其电流都可能比总电流大得多,因此电流谐振又称电流谐振。并联谐振不会产生危及设备安全的谐振过电压,但每一支路会产生过电流。

3、并联电阻除以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等于品质因数Q。 4、何谓RLC串联电路的谐振在发生谐振时,其阻抗、电压、无功功率各有何特点并写出其品质因数Q的表达式。 答:1、由于串联电路中的感抗和容抗有相互抵消作用,这时端口上的电压与电流相同,工程上将电路的这种工作状态称为谐振,由于是在RLC串联电路中发生的,故称为串联谐振。 2、串联谐振:电路呈纯电阻性,端电压和总电流相同,此时阻抗最小,电流电大,在电感和电容上可能产生比电源电压大很多倍的高电压,国此串联谐振也称不电压谐振。 3、谐振时的感抗(或容抗)除以串联电阻等于品质因数Q。 ) 5、什么是三相对称负载图1-4中三相电源 a U 、 b U 、 c U 对称, L C X X R= =,则是否构 成三相对称电路为什么并说明其线电流 a I 、 b I 、 c I 是否对称。 I b I a I c U b U c + + + - - - a b c L C a R 图1-4 6、什么是三相对称负载图1-5中三相电源 a U 、 b U 、 c U 对称,则是否构成三相对称电路为 什么并说明其线电流 a I 、 b I 、 c I 是否对称。 [ b I a I c I b U c U + + + - - - a b c Z Z a U Z 图1-5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电路原理模拟试题(和答案)

华南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期末考试 《电路原理》模 拟 试 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四大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闭卷; 2.考前请将密封线各项信息填写清楚; 3.所有答案请直接做在试卷上,做在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试卷、草稿纸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电路和及其对应的欧姆定律表达式分别如图1-1、图1- 2、图1-3所示,其中表达式正确的是( b )。 (a )图1-1 (b )图1-2 (c )图1-3 图 1图 2 图 3图1-1 图1-2 图1-3 2、在图1-4所示电路中,已知U =4V ,电流I =-2A ,则电阻值R 为( b )。 (a )-2Ω (b )2Ω (c )-8Ω 3、在图1-5所示电路中, U S ,I S 均为正值,其工作状态是( b )。 (a )电压源发出功率 (b )电流源发出功率 (c )电压源和电流源都不发出功率 4、图1-6所示电路中的等效电阻R AB 为( b )。 (a )4Ω (b )5Ω (c )6Ω R U I S 图1-6 5、在计算非线性电阻电路的电压和电流时,叠加定理( a )。 (a )不可以用 (b )可以用 (c )有条件地使用 6、理想运放工作于线性区时,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c )。 (a )只具有虚短路性质 (b )只具有虚断路性质 (c )同时具有虚短路和虚断路性质 7、用△–Y 等效变换法,求图1-7中A 、B 端的等效电阻R AB 为( b )。 (a )6Ω (b )7Ω (c )9Ω 8、图1-8所示电路中,每个电阻R 均为8Ω,则等效电阻R AB 为( a )。 (a )3Ω (b )4Ω (c )6Ω

电路原理课程题库(有详细答案)

《电路原理》课程题库 一、填空题 1、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电路中的(电流)将达到其最大值。 2、正弦量的三要素分别是振幅、角频率和(初相位) 3、角频率ω与频率f的关系式是ω=(2πf)。 4、电感元件是一种储能元件,可将输入的电能转化为(磁场)能量储存起来。 5、RLC串联谐振电路中,已知总电压U=10V,电流I=5A,容抗X C =3Ω,则感抗X L =(3Ω),电阻R=(2Ω)。 6、在线性电路中,元件的(功率)不能用迭加原理计算。 7、表示正弦量的复数称(相量)。 8、电路中a、b两点的电位分别为V a=-2V、V b=5V,则a、b两点间的电压U ab=(-7V),其电压方向为(a指向b)。 ) 9、对只有两个节点的电路求解,用(节点电压法)最为简便。 10、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的条件是:(感抗=容抗)。 11、(受控源)是用来反映电路中某处的电压或电流能控制另一处电压或电流的现象。 12、某段磁路的(磁场强度)和磁路长度的乘积称为该段磁路的磁压。 13、正弦交流电的表示方法通常有解析法、曲线法、矢量法和(符号)法四种。 14、一段导线电阻为R,如果将它从中间对折,并为一段新的导线,则新电阻值为(R/4)Ω。

15、由运算放大器组成的积分器电路,在性能上象是(低通滤波器)。 16、集成运算放大器属于(模拟)集成电路,其实质是一个高增益的多级直流放大器。 17、为了提高电源的利用率,感性负载电路中应并联适当的(无功)补偿设备,以提高功率因数。 18、RLC串联电路发生谐振时,若电容两端电压为100V,电阻两端电压为10V,则电感两端电压为(100V),品质因数Q为(10)。 ' 19、部分电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是(I=U/R)。 20、高压系统发生短路后,可以认为短路电流的相位比电压(滞 后)90°。 21、电路通常有(通路)、(断路)和(短路)三种状态。 22、运算放大器的(输入失调)电压和(输入失调)电流随(温度)改变而发生的漂移叫温度漂移。 23、对称三相交流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单相功率的(3)倍。 24、当电源内阻为R0时,负载R1获得最大输出功率的条件是(R1=R0)。 25、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器件,其输入阻抗(很高)。 26、在电感电阻串联的交流电路中电压(超前)电流一个角。 27、正弦交流电的“三要素”分别为最大值、频率和(初相位)。 28、有三个电容器的电容量分别是C1、C2和C3,已知C1> C2> C3,将它们并联在适当的电源上,则它们所带电荷量的大小关系是(Q1>Q2>Q)。 ;

电路原理期末考试题27720

电路原理—2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从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 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图示电路中电流 s i等于() 1) 1.5 A 2) -1.5A 3) 3A 4) -3A 2.图示电路中电流I等于() 1)2A 2)-2A 3)3A 4)-3A 3.图示直流稳态电路中电压U等于() 1)12V 2)-12V 3)10V S i Ω 2 A i1 = 16 Ω 6Ω 2 Ω 2 V 12 Ω 3 Ω 2

4) -10V 4. 图示电路中电压U 等于( ) 1) 2V 2) -2V 3) 6V 4) -6V 5. 图示电路中5V 电压源发出的功率P 等于( ) 1) 15W 2) -15W 3) 30W 4) -30W 6. 图示电路中负载电阻L R 获得的最大功率为( ) 1) 2W 2) 4W 3) 8W 4) 16W V 6A 3+- V 55.0 2L

7. 图示单口网络的输入电阻等于( ) 1) 3Ω 2) 4Ω 3) 6Ω 4) 12Ω 8. 图示单口网络的等效电阻ab R 等于( ) 1) 2Ω 2) 3Ω 3) 4Ω 4) 6Ω 9. 图示电路中开关闭合后电容的稳态电压()∞c u 等于( ) 1) -2V 2) 2V 3) -5V 4) 8V S 2.0 S a b Ω 3Ω :a b

10. 图示电路的开关闭合后的时间常数等于( ) 1) 0.5s 2) 1s 3) 2s 4) 4s 11. 图示电路在开关闭合后电流()t i 等于( ) 1) 3t e 5.0- A 2) 3(t e 31--) A 3) 3(t e 21--) A 4) 3(t e 5.01--) A 12.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t i 等于( ) 1) 2)1.532cos( +t A 2) 2)1.532cos( -t A 3) 2)9.362cos( +t A 4) 2)9.362cos( -t A 13. 图示正弦电流电路中电流()t i R 的有效值等于( U V t t u S )2cos(10)( =L i ?H 2H 26

与门电路和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就是与门电路及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就是与门电路 从小巧的电子手表,到复杂的电子计算机,它们的许多元件被制成集成电路的形式,即把几十、几百,甚至 成干上万个电子元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片或绝缘片上。每种集成电路都有它独特的作用。有一种用得最 多的集成电路叫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有与门、非门、与非门。 什么就是门电路 “门”顾名思义起开关作用。任何“门”的开放都就是有条件的。例如.一名学生去买书包,只买既好瞧 又给买的,那么她的家门只对“好瞧”与“结实”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书包才开放。 门电路就是起开关作用的集成电路。由于开放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与门、非门、与非门等等。 与门 我们先学习与门,在这之前请大家先瞧图15-16,懂得什么就是高电位,什么就是低电位。 图15-17甲就是我们实验用的与用的与门,它有两个输入端A、B与一个输出端。图15-17乙就是它连人 电路中的情形,发光二极管就是用来显示输出端的电位高低:输出端就是高电位,二极管发光;输出端就是 低电位,二极管不发光。

实验 照图15-18甲、乙、丙、丁的顺序做实验。图中由A、B引出的带箭头的弧线,表示把输入端接到高电位或低电位的导线。每次实验根据二极管就是否发光,判定输出端电位的高低。 输入端着时,它的电位就是高电位,照图15-18戊那样,让两输人端都空着,则输出瑞的电位就是高电位,二极管发光。 可见,与门只在输入端A与输入端B都就是高电位时,输出端才就是高电位;输入端A、B只要有一个就是低电位,或者两个都就是低电位时,输出端也就是低电位。输人端空着时,输出端就是高电位。 与门的应用

图15-19就是应用与门的基本电路,只有两个输入端A、B同低电位间的开关同时断开,A与B才同时就 是高电位,输出端也因而就是高电位,用电器开始工作。 实验 照图15-20连接电路。图中输入端与低电位间连接的就是常闭按钮开关,按压时断开,不压时接通。 观察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转动。 如果图15-20的两个常闭按钮开关分别装在汽车的前后门,图中的电动机就是启动汽车内燃机的电动机, 当车间关紧时常闭按钮开关才能被压开,那么这个电路可以保证只有两个车门都关紧时汽车才能开动。 与非门,与非门就是什么意思 DTL与非门电路: 常将二极管与门与或门与三极管非门组合起来组成与非门与或非门电路,以消除在串接时产生的电平偏离, 并提高带负载能力。

2019上“电路原理”作业(四大题共16小题)

一、简答题(8小题) 1、在进行电路分析时,为何要指定电压或电流的参考方向?何谓关联参考方向?何谓非关联参考方向?在图1-1中,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为关联参考方向还是非关联参考方向?在这种参考方向体系下,ui乘积表示吸收还是发出功率?如果u>0、i<0,则元件实际发出还是吸收功率? 图1-1 答: 1、一旦决定了电流参考方向,每个元件上的电压降方向就确定了,不可随意设置,否则在逻辑上就是错误的,所以先要指定电厂、电流的方向。 2、所谓关联参考方向是指流过元件的电流参考方向是从元件的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即是关联参考方向,否则是非关联参考方向。 3、非关联——同一元件上的电压、电流的参考方向相反,称为非关联参考方向。 4、发出功率——非关联方向,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乘积p = ui < 0,表示元件发出功率。 5、吸收功率——非关联方向下,调换电流i的参考方向之后,u > 0,i > 0,功率p为正值下,元件实际吸收功率; 2、分别说明图1-2、1-3所示的电路模型是理想电压源还是理想电流源?分别简述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特点,并分别写出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VCR(即u和i的约束方程)。 图1-2 图1-3 答: 1、图1-2是理想电压源;1-3所示的电路模型是理想电流源 2、理想电压源电源内阻为0;理想电流源内阻无穷大 3、图1-2中理想电压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u = 10V 图1-3中理想电流源与外部电路无关,故i=-10×10-3A=-10-2A 3、何谓RLC并联电路的谐振?在发生谐振时,其阻抗、电流、无功功率各有何特点?并写出其品质因数Q的表达式。 答: 1、端口上的电压与输入电流同相时的工作状态称为谐振,由于发生在并联电路中,所以称 为并联电路的谐振。 2、并联谐振电路总阻抗最大,因而电路总电流变得最小,但对每一支路而言,其电流都可 能比总电流大得多,因此电流谐振又称电流谐振。并联谐振不会产生危及设备安全的谐振过电压,但每一支路会产生过电流。

电路原理 -公式概要

电路原理-知识简要 第一章基本元件和定律 1.电流的参考方向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i>0,反之i<0。 电压的参考方向也可以任意指定,分析时:若参考方向与实际方向一致,则u>0反之u<0。 2.功率平衡 一个实际的电路中,电源发出的功率总是等于负载消耗的功率。 3.全电路欧姆定律:U=E-RI 4.负载大小的意义: 电路的电流越大,负载越大。 电路的电阻越大,负载越小。 5.电路的断路与短路 电路的断路处:I=0,U≠0 电路的短路处:U=0,I≠0 二.基尔霍夫定律 1.几个概念: 支路:是电路的一个分支。 结点:三条(或三条以上)支路的联接点称为结点。 回路:由支路构成的闭合路径称为回路。 网孔:电路中无其他支路穿过的回路称为网孔。 2.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1)定义:任一时刻,流入一个结点的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流入的电流等于流出的电流。 (2)表达式:i进总和=0 或: i进=i出 (3)可以推广到一个闭合面。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 (1)定义:经过任何一个闭合的路径,电压的升等于电压的降。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或者说:在一个闭合的回路中,电阻上的电压降之和等于电源的电动势之和。(2)表达式:1 或: 2 或: 3 (3)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可以推广到一个非闭合回路 三.电位的概念 (1)定义:某点的电位等于该点到电路参考点的电压。 (2)规定参考点的电位为零。称为接地。 (3)电压用符号U表示,电位用符号V表示 (4)两点间的电压等于两点的电位的差。

(5)注意电源的简化画法。 四.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 1.理想电压源 (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流的大小,理想电压源的输出电压不变。理想电压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压源不允许短路。 2.理想电流源 (1)不论负载电阻的大小,不论输出电压的大小,理想电流源的输出电流不变。理想电流源的输出功率可达无穷大。 (2)理想电流源不允许开路。 3.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1)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串联时,电路中的电流等于电流源的电流,电流源起作用。 (2)理想电压源与理想电流源并联时,电源两端的电压等于电压源的电压,电压源起作用。 4.理想电源与电阻的串并联 (1)理想电压源与电阻并联,可将电阻去掉(断开),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2)理想电流源与电阻串联,可将电阻去掉(短路),不影响对其它电路的分析。 5.实际的电压源可由一个理想电压源和一个内电阻的串联来表示。 实际的电流源可由一个理想电流源和一个内电阻的并联来表示。 五.支路电流法 1.意义:用支路电流作为未知量,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列方程的方法: (1)电路中有b条支路,共需列出b个方程。 (2)若电路中有n个结点,首先用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列出n-1个电流方程。(3)然后选b-(n-1)个独立的回路,用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列回路的电压方程。3.注意问题: 若电路中某条支路包含电流源,则该支路的电流为已知,可少列一个方程(少列一个回路的电压方程)。 六.叠加原理 1.意义:在线性电路中,各处的电压和电流是由多个电源单独作用相叠加的结果。 2.求解方法:考虑某一电源单独作用时,应将其它电源去掉,把其它电压源短路、电流源断开。 3.注意问题:最后叠加时,应考虑各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电流与总电流的方向问题。 叠加原理只适合于线性电路,不适合于非线性电路;只适合于电压与电流的计算,不适合于功率的计算。 七.戴维宁定理 1.意义:把一个复杂的含源二端网络,用一个电阻和电压源来等效。

电路原理复习题(含答案)

1.如图所示,若已知元件A 吸收功率6 W ,则电压U 为____3__V 。 2. 理想电压源电压由 本身 决定,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以及外电路 决定。 3.电感两端的电压跟 成正比。 4. 电路如图所示,则R P 吸 = 10w 。 5.电流与电压为关联参考方向是指 电压与电流同向 。 实验室中的交流电压表和电流表,其读值是交流电的 有效值 6. 参考方向不同时,其表达式符号也不同,但实际方向 相同 。 7. 当选择不同的电位参考点时,电路中各点电位将 改变 ,但任意两点间 电压 不变 。 8. 下图中,u 和i 是 关联 参考方向,当P= - ui < 0时,其实际上是 发出 功率。 9.电动势是指外力(非静电力)克服电场力把 正电荷 从负极经电源内部移到 正极所作的功称为电源的电动势。 10.在电路中,元件或支路的u ,i 通常采用相同的参考方向,称之为 关联参考 方向 . 11.电压数值上等于电路中 电动势 的差值。 12. 电位具有相对性,其大小正负相对于 参考点 而言。 13.电阻均为9Ω的Δ形电阻网络,若等效为Y 形网络,各电阻的阻值应为 3 Ω。 14、实际电压源模型“20V 、1Ω”等效为电流源模型时,其电流源=S I 20 A , 内阻=i R 1 Ω。 15.根据不同控制量与被控制量共有以下4种受控源:电压控制电压源、 电压控 电流源 、 电流控电压源 、 电流控电流源 。 16. 实际电路的几何 近似于其工作信号波长,这种电路称集总 参数电路。 17、对于一个具有n 个结点、b 条支路的电路,若运用支路电流法分析,则需列 出 b-n+1 个独立的KVL 方程。 18、电压源两端的电压与流过它的电流及外电路 无关 。 (填写有关/无关)。 19、流过电压源的电流与外电路 有关 。(填写有关/无关) 20、电压源中的电流的大小由 电压源本身和 外电路 共同 决定 21、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压源用 短路 代替。 22、在叠加的各分电路中,不作用的电流源用 开路 代替。 23、已知电路如图所示,则结点a 的结点电压方程为(1/R1+1/R2+1/R3)

与门电路和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是与门电路及与非门电路原理? 什么是与门电路 从小巧的电子手表,到复杂的电子计算机,它们的许多元件被制成集成电路的形式,即把几十、几百,甚至成干上万个电子元件制作在一块半导体片或绝缘片上。每种集成电路都有它独特的作用。有一种用得最多的集成电路叫门电路。常用的门电路有与门、非门、与非门。 什么是门电路 “门”顾名思义起开关作用。任何“门”的开放都是有条件的。例如?一名学生去买书包,只买既好看又给买的,那么他的家门只对“好看”与“结实”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的书包才开放。 门电路是起开关作用的集成电路。由于开放的条件不同,而分为与门、非门、与非门等等。 与门 我们先学习与门,在这之前请大家先看图15-16,懂得什么是高电位,什么是低电位。 图15-17甲是我们实验用的与用的与门,它有两个输入端A、E和一个输出端。图15-17乙是它连人电 路中的情形,发光二极管是用来显示输出端的电位高低:输出端是高电位,二极管发光;输出端是低电位,二极管不发光。 实验 照图15-18甲、乙、丙、丁的顺序做实验。图中由A、B引出的带箭头的弧线,表示把输入端接到高电位或低电位的导线。每次实验根据二极管是否发光,判定输岀端电位的高低。

输入端着时,它的电位是高电位,照图15-18戊那样,让两输人端都空着,则输岀瑞的电位是高电位, 二极管发光。 可见,与门只在输入端A与输入端E都是高电位时,输岀端才是高电位;输入端A、E只要有一个是低电位,或者两个都是低电位时,输岀端也是低电位。输人端空着时,输岀端是高电位。 与门的应用 图15-19是应用与门的基本电路,只有两个输入端A、E同低电位间的开关同时断开,A与E才同时是高电位,输出端也因而是高电位,用电器开始工作。 实验 照图15-20连接电路。图中输入端与低电位间连接的是常闭按钮开关,按压时断开,不压时接通 观察电动机在什么情况下转动。 如果图15-20的两个常闭按钮开关分别装在汽车的前后门,图中的电动机是启动汽车内燃机的电动机, 当车间关紧时常闭按钮开关才能被压开,那么这个电路可以保证只有两个车门都关紧时汽车才能开动。与非门,与非门是什 么意思

电路原理2014

III 考查内容与参考书 1. 考查内容: 第1章电路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理解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的概念;掌握功率的计算;熟练掌握电阻、电压源、电流源等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了解受控源元件的特点;熟练掌握基尔霍夫定律;理解理想运算放大器基本特点。 第2章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熟练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和串并联计算;了解电阻的丫形联接和△形联接等效变换的方法;掌握电压源、电流源的串联和并联以及电源的等效变换的计算方法。 第3章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理解电路的图的概念;掌握确定KCL和KVL的独立方程数;熟练掌握支路电流法、网孔电流法、回路电流法和结点电压法的计算方法;理解含有理想运算放大器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 第4章电路定理:熟练掌握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特勒根定理、互易定理的计算方法;了解替代定理、诺顿定理、对偶定理的分析方法。 第5章动态电路的时域分析:熟练掌握电容、电感元件的电压电流关系;理解动态电路基本的概念;熟练掌握电路的初始条件的确定;掌握一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和阶跃响应的计算;熟练掌握一阶的三要素法;了解一阶电路冲激响应;掌握二阶电路的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和阶跃响应的计算;了解二阶电路的冲激响应的计算。 第6章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理解正弦量的表示方法;掌握相量法的基本概念和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掌握阻抗和导纳的计算方法;掌握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相量图作图的方法;熟练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平均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复功率的计算方法及功率因素提高;熟练掌握运用相量法分析计算正弦电流电路;掌握最大功率传输的计算方法。 第7章谐振电路:掌握正弦电流电路的串联谐振、并联谐振特点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第8章互感电路:理解互感现象;熟练掌握具有耦合电感的电路的计算;掌握空心变压器和理想变压器的计算方法。 第9章三相电路:熟练掌握三相电路的特性以及两种联接(丫形联接和与△形联接)的线电压与相电压、线电流与相电流之间的关系;熟练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了解不对称三相电路的概念;熟练掌握三相电路的功率计算以及功率测量方法。 第10章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理解非正弦周期电流的概念;了解周期函数分解为傅里叶级数的方法;熟练掌握非正弦电流、电压有效值和平均功率的计算;了解非正弦电流、电压的平均值的计算;掌握非正弦周期电流电路的计算方法。 第11章动态电路的复频域分析:理解拉普拉斯的定义;了解拉普拉斯变换的基本性质;掌握拉普拉斯的反变换;熟练应用拉普拉斯变换分析线性电路;理解网络函数的定义及其性质;掌握复频率平面上的网络函数的极点和零点与冲激响应、频率响应的关系。 第12章电路方程的矩阵形式:理解割集的概念;掌握关联矩阵、回路矩阵、割集矩阵的列写;熟练掌握回路电流方程的矩阵形式、结点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割集电压方程的矩阵形式的列写;熟练掌握状态方程的列写。 第13章二端口网络:理解二端口网络的概念;熟练掌握四种二端口网络方程的列写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