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和婚姻观解读
- 格式:doc
- 大小:28.00 KB
- 文档页数:3
【读后感】《成为简奥斯汀》观后感简的一生《成为简奥斯汀》是一部关于简·奥斯汀一生的传记,该片通过描绘她的生活经历、创作历程和家族背景,向观众展示了这位伟大作家的才华、坚持和勇气。
在观看这部电影后,我对简·奥斯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对她的作品和她的一生更加敬佩。
电影通过反复提及奥斯汀家族的境况以及家族成员之间的关系,让观众深入了解到奥斯汀成长的环境和家族对她的作品产生的影响。
她的家族是一个比较普通的中产阶级家庭,他们在财务上并不富裕,却一直以优雅、教养和价值观而自豪。
奥斯汀在这个家庭中学到了如何相处、如何评价他人以及如何保持自己的立场。
这些价值观贯穿了她的一生和作品,成为她文学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影中还描绘了奥斯汀的创作历程,让观众了解到她是如何面对困难和挑战的。
在那个时代,女性并没有多少机会成为作家,尤其是写作关于爱情和婚姻的小说。
奥斯汀并没有因此放弃,她坚守自己的梦想,用自己的方式写出了许多经典作品。
她用幽默和智慧的笔触描绘了女性的内心世界,以及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限制。
她的小说不仅给读者带来欢乐,更让人们思考与关注社会的不公和不平等。
电影中也展示了奥斯汀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的勇气和坚持。
在她的一生中,她经历了许多失望和困境,但她从来没有放弃写作和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在拒绝了一位爱慕她的男士的求婚后,选择了独身一生。
尽管如此,她依然坚守自己的原则,并通过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她的故事,观众可以看到一个坚强而独立的女性形象,这也让我对她深感敬佩和钦佩。
在观看这部电影后,我对简·奥斯汀的作品和她的一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她是一位杰出的作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揭示了社会的问题和女性的处境。
她的小说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对社会的反思和批评。
她的一生也是一个启示,她坚持自己的梦想,并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
她的坚韧和勇气给予了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让我更加坚定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通过展示简·奥斯汀的生活和作品,向观众传达了她的价值观、才华和勇气。
【读后感】《成为简奥斯汀》观后感简的一生《成为简奥斯汀》这部纪录片让我对简·奥斯汀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更深刻的触动。
这部纪录片通过揭示简·奥斯汀的一生,展示了她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她对女性地位的尖锐洞察力。
这部纪录片让我对简·奥斯汀的生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被她的坚韧和才华深深打动。
奥斯汀在那个时代的女性难以获得教育的背景下,仍然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通过精神努力和人格力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她的作品流传至今,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思索。
她的一生经历了很多挫折和艰辛,但她始终保持着乐观和坚韧的品质。
奥斯汀的一生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故事,让我深信只要我们坚持追求自己的梦想,并且保持积极的态度,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这部纪录片展示了奥斯汀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她对女性地位的尖锐洞察力。
奥斯汀的作品以细腻入微的情感描写和生动活泼的对话著称。
她将眼中的世界写进了作品里,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
她对于婚姻、爱情和社会地位等问题的洞察力也令我赞叹不已。
奥斯汀的作品中展现了女性对于婚姻的追求和对于自由的渴望,这在当时的社会是非常不寻常的。
她的作品震撼人心地揭示了女性在那个时代面临的困境和限制,并且提出了积极的反思和探讨,这让我对她的敢于突破传统和呼唤平等的勇气表示钦佩。
通过观看这部纪录片,我也认识到了奥斯汀作品的独特魅力和其对后世文学产生的重要影响。
奥斯汀的作品以其细致入微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对话著称,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她的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无数作家,并成为了后来的文学作品的重要参考。
奥斯汀的作品平凡而真实地揭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社会的种种局限,让人们深思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她以其独有的视角,为人们呈现了一个绚丽多彩的世界。
【读后感】《成为简奥斯汀》观后感简的一生《成为简奥斯汀》是一部以简·奥斯汀为主题的纪录片。
这部纪录片通过介绍奥斯汀的一生和创作,为观众们呈现出了一个才华出众、机智幽默、睿智独立的女性形象。
简·奥斯汀出生于18世纪末期的英国,出生在一个小镇上的贵族家庭。
她仅有的教育是通过自学和家庭教育获得的,但是她的阅读广泛,对文学和社会问题有着深刻的洞察力。
奥斯汀的作品不仅对当时社会及女性角色的呈现做出了贡献,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和女性地位的提高提供了启示。
纪录片中展现出的奥斯汀形象是一个十分勇敢而执着不懈的女性。
她在当时处于不利的地位,女性的社会地位和教育程度都不高。
但是奥斯汀没有被这些困境压垮,她坚持自己的创作,鼓励别人也去写作并且为自己争取与男性同等的权利。
她的思维敏捷、才华出众,并且在作品中对社会问题的描绘也十分睿智深入。
此外,纪录片也展现出了奥斯汀受到的良好的家庭和社交环境。
奥斯汀的家庭比较富裕,并且关系紧密,给了她在写作方面的支持和鼓励。
她的弟弟詹姆斯·奥斯汀同样是一位作家,他的成功也鼓舞了奥斯汀继续创作。
此外,奥斯汀的社交活动非常丰富,她认识的人群有许多文学界的名人,在这些文学活动中,她不断地向其他作家学习、交流。
总之,《成为简奥斯汀》是一部非常好的纪录片,展现了一个杰出女性作家的一生,她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才华,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荣誉,她的作品留存了下来,成为了世界文学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我们从她的人生中看到了一位女性如何在当时逆境中坚持自己的追求,她的一生不仅歌颂了人类精神的高度,也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启示和启发。
成为简奥斯汀影评《成为简奥斯汀》影评今天在网上看了这部电影,男主长得俊,女主是安妮海瑟薇,印象便更深刻了。
查了一下女主角简•奥斯汀这个人,原来故事中的爱情就是作家简•奥斯汀现实中真实的爱情,她终身未嫁也是真实的。
奥斯汀和汤姆的爱情就像罗密欧与朱丽叶。
当然,这里不是家族恩怨,而是家族地位金钱的悬殊,为了家人的生存,最终相爱的两个人没能在一起。
汤姆生活在有权有钱的舅舅家,而奥斯汀和汤姆生活的家庭差距太大,被汤姆的舅舅拒绝。
汤姆还有兄妹指望他每月寄去生活费,他离开了现在生活的家庭将一无所有。
奥斯汀为了汤姆的家人而放弃了和汤姆的私奔,终身未嫁。
多年后两人再见面时,汤姆介绍了他的长女和奥斯汀打招呼,那一刻奥斯汀明白汤姆是爱她的,因为汤姆长女的名字和奥斯汀是一样的,都叫简。
这段古老的爱情,似乎也映射着现代的真实。
是不是门当户对真的很重要?是不是爱情真的不是两个人的事情,它还联系到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奥斯汀在决定和汤姆私奔临走前,她的姐姐对她说,你真的愿意和他一起过着一无所有的生活?当你整天穿着破旧的衣服还要为柴米油盐愁苦的时候,你就会明白物质和金钱的重要。
那个时候你还有心情继续你心爱的写作事业?回到当代的爱情与婚姻,是为了家人和自己过得更舒适,更少的辛酸,更少的生活压力而选择一个经济条件好的人结婚呢?还是选择你真正爱的人,无论贫穷贵贱。
如果为了经济物资而放弃爱情,真的有些伤感。
若只有爱情,又过于缺乏经济上的安全感,那也会有点辛酸。
既想要爱情,又期望拥有面包,很简单,双方足够优秀,一直在上进,结局都不会很差。
总结一句话,光有爱情是不够的,有了爱的甜蜜,别忘了奋斗,自己也要做优秀的人,这样才更有找到财富的能力。
因为你是一个优秀有能力的人,你遇见的人也不会差到哪里,这样你们才不会在金钱面前低头,因为学识和赚钱的能力你们都兼备。
2015.8.18阿幸。
成为简奥斯汀影评成为简奥斯汀影评(一)成为简,这个简显然是女作家简,而不是村姑简。
乡村女孩简到底经历了什么,才成为女作家简?难道是一段刻骨铭心的失恋?说失恋不大恰当,因为简从来没有失去过汤姆对她的深爱,汤姆一生都在爱着简,他们只是有情人不能终成眷属。
明明相爱的人,却不能走到一块儿,原因各种各样的,归纳之,无非是门第之差异,物质之贫乏。
各种各样的原因都用它自己的方式提醒;;爱情并不活在真空里,爱情不是两个人愿意就可以圆满达成的事情。
看《成为简;奥斯汀》,一个念头反复萦绕,像简这样美貌又有极高智慧的女孩,还真的没有几个男人配得上她。
简需要一个有活力有思想的男人,可以和她的丰富精神进行对话。
简身边的男人都达不到这要求,于是,简就成为文学史上最出色的剩女。
简奥斯汀的爱情就毁灭在贵族或上层社会的傲慢和世俗偏见之中。
这样的爱情在小说《傲慢和偏见》里找到一些片段和影子。
简的爱情不幸的,但简在她的小说里所描写的爱情,经历一些磨难最后总会幸福的。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里的另个女作家说:“小说里充满了浪漫、惊险,但是生活里一样都没有。
”或许简也把自己无法圆满的爱情,通过文字去完成,在故事里圆了自己未尽的心愿。
完美的爱情在文学里,不在简的生活里,生活不会轻易地让爱情完美了。
所有完美的东西,仅活在我们的思想或想象里。
简对爱情的态度,可以归结为:可追求,但不强求;可在意,但不偏执;可伤心,但不崩溃。
不负她的心,也不负她的智慧。
电影里的简,不负她的内心深处的渴望,但也终止于她的理性。
正是这样的心路和经历,让村姑简最后成为作家简。
成为简奥斯汀影评(二)一个美丽的爱情故事,往往是忧伤的。
当“Becomi ng Jane ”的片头曲娓娓响起,我想,这次又会让我心疼,因为大提琴已经在低低的吟唱了。
我常常在想,是什么样的一个人能让Jane Aust in陷入爱河,却在一段何其壮烈的感情之后,最终只能选择终身未嫁。
而她对于那个人的思念,化成一个个智慧动人的爱情故事,让像我这样的人怨念重重。
【读后感】《成为简奥斯汀》观后感简的一生《成为简奥斯汀》是一部以简·奥斯汀成长为主线的传记电影。
简·奥斯汀是英国文学史上一位备受尊重的女作家,她以《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著作成为世人心目中的经典。
这部电影通过叙述她的一生,展示了她的才华、坚韧和追求自由的精神。
电影中展现了简·奥斯汀不俗的文学天赋。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教育受到了严重的限制,但奇特的是,简·奥斯汀却拥有深厚的文学修养,而且她的作品也受到了当时文学界的高度称赞。
她的文笔流畅,语言优美,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也栩栩如生。
她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天赋,成功地闯过了重重障碍,成为了一名杰出的女作家。
她的经历告诉我们,无论在何时何地,只要拥有足够的才华和努力,就一定能够在自己的领域取得成功。
电影中展现了简·奥斯汀坚韧不拔的性格。
在她的一生中,遭遇了许多挫折和困难,但她从未被这些困难击倒。
在那个时代,女性的生存空间极其有限,然而她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对自己独立人格的追求。
她坚持写作,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自己的天赋,最终闯出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她的坚韧性格告诉我们,无论遭遇多大的困难,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能够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电影中展现了简·奥斯汀对自由的追求。
在一个封建社会里,女性的命运往往是注定的,然而简·奥斯汀却不甘心接受这种命运。
她渴望自由、追求自由,并最终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获得了自己的自由。
她书写了自己的故事,开创了自己的人生,成为了一个独立自主的女性。
她的追求告诉我们,自由是每个人都应该去追求的东西,不管生活条件如何,我们都应该有勇气为自己的理想去奋斗。
《成为简奥斯汀》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简·奥斯汀的一生是如此的坎坷和艰辛,但她却始终保持着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由的追求。
她的经历和坚韧的性格给了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明白了只要有足够的才华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成为简·奥斯汀》解说文案_不完美的人生.英国| 美国爱情/传记/剧情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于2007年上映,由朱利安·杰拉德导演,KevinHood SarahWilliams 编剧,影片讲述了1796年,20岁的奥斯汀遇到汤姆·勒弗罗伊。
情窦初开的她对这个聪明狡黠的爱尔兰年轻律师一见钟情。
然而,奥斯汀的牧师家庭希望未来女婿拥有经济实力,而偏偏那时的勒弗罗伊还是个穷小子。
而拥有6个孩子的勒弗罗伊家也执意与富贵之家联姻,因此要求勒弗罗伊返回爱尔兰,从此两人便再没有相见。
一直很怕看人物传记电影,因为担心电影那艺术的加工会让电影中的人物变了味,为了完美而完美,这不是我愿意看到的。
所以我宁愿捧着厚厚的人物传记来看,或者,电影或书,只选择看一样,否则脑海中又会天人交战。
然而我比较喜欢《傲慢与偏见》,特别是达西的爱与纠结,让多少少女充满幻想。
所以忍不住还是想看看,把达西创造出来的简奥斯汀是怎么样的人物,她是如何写出这本书的。
不得不说,《傲慢与偏见》中,女人们几乎都拥有了美好的结局,然而简奥斯汀,无论是电影还是现实中,她的人生都不完美,也许也正是因为她人生的不完美,才有了《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等一系列作品传世。
简奥斯汀只活了四十一岁,终身未婚,她不是多产的作家,她生活的年代对女人写小说并不推崇,女人的职责更多的还是嫁人相夫教子,所以观其一生,写作并没有带给她足够的荣誉和利益,她匿名发表小说,直到她去世,人们才得知,那些小说是她创作的。
无从得知她是否因为写作而获得幸福,但是在电影中,她本来有机会成为一个富家太太,她却因为她对他无爱而放弃了,天知道我有多么希望电影中的她可以接受这份感情,哪怕她从此离写作越来越远,至少她有希望获得幸福,而且并没有确切地说法说她就一定要放。
成为简·奥斯汀看到和简奥斯丁有关的电影都会下意识地有会有幸福美满的结局的错觉,闷住了。
才真感觉到毕竟小说和现实是不一样的.。
《傲慢与偏见》的结局是简深深向往,却又永远无法得到的生活。
而生活是残缺的,在残缺的缝隙中才会散落着一些支离破碎的美好,如同破碎的镜子,如同简和汤姆的爱情,所以她成为了简奥斯汀。
“所有的故事都有美好的结局。
我的故事里的人都得到了他们应得的。
”而这个时代却欠了简一个美好的结局。
终身未嫁的简捍卫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美的爱情。
我总以为坐上那辆私奔去伦敦的火车才是壮举,抛弃名利远离纷争就在什么都不想的那一刻永远自由,而谁又能理解,只有离开,才更需要勇气。
就在她转身的那一瞬间,时间变成永恒。
这个决定很伟大,很顾全大局,也很残忍。
时隔多年再遇到那个人的时候,发现彼此还相爱着,但是时间流走得这么彻底,一切都是沧海桑田,再相见是一种多么大的残酷,当心的伤口已经在被慢慢的遗忘,时间却又重新回来提醒他们,永世的遗憾,就近在眼前。
Jane: Could I really have this?Lefroy: What, precisely?Jane: You.Lefroy: Me, how?Jane: This life with you.今生,与你共度。
再看一遍的时候我还是会想,即便一生任性一次,只一次,既然已经放弃一切了,再自私一点的离开不是更好?每次每次简转身离开的时候,我仿佛看见所有依赖lefroy的人都得救了,除了简。
简的终身未嫁在这个所谓爱情泛滥的时代是值得尊敬的。
神圣的婚姻沦为社交与工具,伟大的爱情则被英勇牺牲了。
就算是简的六部名著也给不了她幸福一生。
才华,独立的认知,果敢的决断,顾全大局的牺牲精神,对于一个陷入爱情的女性是幸运还是诅咒。
电影的结尾,简问及汤姆女儿的名字,汤姆答道:Jane。
直到这里,我才忽然觉得心口有微弱疼痛飘过。
电影有两种,一种是用来逃避现实的,一种是用来正视现实的。
2024年《成为简奥斯汀》观后感《成为简·奥斯汀》是一部讲述了一个年轻女性在现实与小说世界之间穿梭的奇妙故事的电影。
影片以简·奥斯汀的著名小说《傲慢与偏见》为背景,通过主人公的经历,为观众展现了对爱情、追求自我和实现梦想的探索。
我观看这部电影后,深受感动,不仅让我对简·奥斯汀的作品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对自己的生活和梦想有了更多的思考。
影片的主角艾丽正在为实习工作努力奋斗,但却感到自己的人生毫无意义。
在终于获得机会参与重要的展览项目后,她遇到了一个神秘的男人,他送给她一本看似普通的书。
艾丽通过这本书的魔力,竟然进入了《傲慢与偏见》的世界,成为了简·奥斯汀的角色之一。
在小说的世界中,艾丽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价值观。
她变得更加关注周围的细节,学会了探索爱情、友情和家庭关系的真谛。
通过和达西先生的相处,艾丽明白了真正的爱是可以跨越社会地位和财富差距的。
她开始反思自己对爱情的看法,不再把傲慢和偏见作为衡量一个人的标准,而是看重内在的美和真实的感情。
观影过程中,我对艾丽这个角色深感敬佩。
她不仅有勇气跳出自己的舒适区,去探索未知的领域,还对待生活充满热情和积极态度。
她的坚持和努力让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能力去追求自己的梦想,无论这个梦想是多么遥远或者不切实际。
除了对爱情的思考之外,《成为简·奥斯汀》也给观众带来了对追求真实自我的思考。
艾丽在小说世界中不再迎合他人的期望,而是勇敢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这让我想到了自己在现实生活中追求自己的梦想时所面对的挑战。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社会的期望或者他人的评价而迷失自我,放弃自己真正热爱的事物。
而通过观看这部电影,我明白了只有真正坚持并追求自己的梦想,才能过上真正属于自己的生活。
此外,《成为简·奥斯汀》也给了我对现实世界和小说世界之间的思考。
影片中的艾丽穿梭于两个不同的世界,她既可以享受小说中的浪漫和文化,又能体验现实生活中的繁忙和压力。
【读后感】《成为简奥斯汀》观后感简的一生《成为简·奥斯汀》是一部以简·奥斯汀为主角的传记电影。
这部电影通过回顾简·奥斯汀一生的经历,展现了这位伟大作家的才华与人生故事。
简·奥斯汀生于18世纪末期,是一个普通的女性。
她生活在一个时代,女性的地位相对较低,社会的期待也相对较少。
简·奥斯汀却以她出色的才华和坚定的信念,获得了赞誉和成功。
片中展现了简·奥斯汀从小就对文学的热爱,以及她对自己写作才华的自信。
尽管她经历了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坚定地追求自己的写作事业。
她的母亲对她的支持和鼓励,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影片通过简·奥斯汀的亲友们的演绎,向观众展示了她的人格魅力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尽管她一直没有结婚,但她在家庭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
她照顾着她的家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尽管她自己也有自己的梦想和志向。
影片还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性别歧视对简·奥斯汀写作事业的影响。
尽管她的作品被人们所赏识,但她以匿名的方式出版,不敢将自己的名字公之于众。
这是因为当时女性作家受到轻视和歧视,不被认为是一个合适的职业。
尽管有这些困难和障碍,简·奥斯汀依然坚定地写作下去,最终获得了成功。
她的作品流传至今,成为经典文学,影响了后世的作家和读者。
她以她自己的方式革新了小说的形式,并揭示了社会的弊端和不公。
《成为简·奥斯汀》是一部感人而励志的电影。
它向观众们展示了一个普通女性如何以才华和努力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并克服种种困难和挫折。
影片中的简·奥斯汀是一个勇敢和坚定的女性,她的故事激励着人们追求自己的梦想,不畏艰辛。
她的故事也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人只要拥有激情和毅力,就能超越社会的限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我想说的是,《成为简·奥斯汀》这部电影不仅仅是简·奥斯汀生平的故事,更是对坚持梦想、追求自由、抵抗社会不公的人们的致敬。
256真正的简——略论电影《成为简》姚若冰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国际交流学院在所有女作家中,简•奥斯汀肯定不是最才华横溢的。
论写作的手法,她不及佛吉尼亚•伍尔夫;论思想的深邃,她不及西蒙•波芙娃;甚至论作品的通俗性和脍炙人口,她不及阿加莎克里斯蒂。
在她四十一年的人生当中,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英国的小乡村里,终日接触的无非是一些乡绅、牧师和家庭妇女。
她总共出版了六部长篇小说,无一不是围绕着英国社会老生常谈的话题展开的——没有财产的年轻女子如何获得爱情和婚姻。
尽管世人公认其作品严谨而不失幽默感,轻巧而不乏洞察力,很多关于爱情、婚姻、家庭的见解放在今天依然适用,但是,奥斯汀本人却终生未婚,甚至鲜有绯闻传出。
米拉麦克斯公司投拍的电影《成为简》讲述的就是奥斯汀年轻时一段朦朦胧胧、若有若无的爱情故事。
豆蔻初开的简在暑假偶遇前来做客的表兄汤姆。
勒佛罗一,在短暂的交往中相互萌生了爱意,但双方的家长反对迫使一对相爱的恋人分开,在私奔的途中,简考虑到汤姆的家庭与名誉而放弃了,从此埋头于创作中,她把自己对爱情的理解与幻想写成文字,最终成为蜚声文坛的作家。
我读过几乎奥斯汀所有的作品以及她的传记。
与影片相比,她本人的生活平淡无奇。
从画像上看,奥斯汀长相平庸,有着一张英国乡村式的圆脸庞、一对由于长期写作而略显浮肿的眼睛,以及与五官极不相称的尖鼻子。
毋庸置疑,她与她的扮演者安妮。
海瑟薇相差甚远。
此外,在现实生活中,奥斯汀与勒佛罗一之间的关系只是一种羞涩、矜持的友谊与情愫,他们也许彼此倾心,却从未谈婚论嫁。
奥斯汀去世之后,勒佛罗一的后人曾经向他问起年轻时与大名鼎鼎的女作家之间的感情,但他对奥斯汀全无印象,他说:“那只是年轻人的恋爱”而奥斯汀本人虽然终生未嫁,但她绝不是传统道德观念的叛逆者。
在《傲慢与偏见》中,当伊丽莎白得知妹妹与人私奔的消息时,她觉得那简直是家庭的奇耻大辱。
因此,像奥斯汀这样的女人,根本不会考虑也不会接受私奔的提议。
【读后感】《成为简奥斯汀》观后感简的一生
《成为简奥斯汀》这部电影深入展示了简·奥斯汀的一生,向我们阐述了一个故事,揭示了一个人如何成为伟大作家。
影片展示了奥斯汀诞生在一个典型的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中,从小就沉浸在文学和艺术的氛围中。
尽管奥斯汀的家庭并不富裕,但她热爱书籍和写作,这成为她日后写作的一大优势。
她在成长的过程中也遭受了许多打击和挫折,但她始终没有失去信心。
影片中展示的奥斯汀是一个勇敢的女性,她在那个时代敢于挑战传统,坚信自己的才华,并将其投入到她的写作中。
尽管当时的社会不看好女性写作,但是奥斯汀不放弃,并将她自己的经历写入了她的小说之中。
她的小说充满了女性主义和人文主义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一些问题。
她的小说经常描述女性主人公的内在世界和感情生活,将女性描绘成了有思想的、独立的、追求自由和幸福的人。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也了解了奥斯汀创作小说的过程。
她是如何在她疯狂的家庭生活和其他的繁琐事物中找到灵感,并将其融入到她的小说中的。
她有时候还要面对出版商们的拒绝和诸多困难,但她从未丧失信心和耐心,她始终相信自己的才华会被看到和赏识。
最后,这部电影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奥斯汀的创作和生活,了解了她是如何成为一个伟大作家的。
她令人钦佩的精神、对软弱男性的不屑态度以及对逆境的勇气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她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从她身上学到,永远不要放弃自己的梦想,永远相信自己的才华,勇往直前地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
[观后感]成为简奥斯汀影评成为简奥斯汀影评成为简奥斯汀影评精选(一):《成为简奥斯汀》影评感情,到底是什么?是早已俗套的生命相守?还是久久凝望无法抽离的深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刹那的心跳,都能够成就一场永恒,一场即使呼吸停止,爱却依然的永恒。
一个女生想成为作家,要付出的是什么?年华,人生,还有感情。
她的成全,造就了他完满的人生,愉悦的家庭,可爱的女儿,还有令人景仰的事业和地位。
他的放手,成就了她的写作,伟大的六部长篇,无数光环下的女作家名号,还有那无人能及的文学地位。
没有感情,他还能够有事业。
没有他,她还有她的笔。
但是,但是,多年后,两鬓苍苍的他们,默默对望的眼神,早已泄漏了一切。
爱,从来没有停止过。
他,看似完满的人生,因了她的缺席而黯淡落寞。
她,伟大的女性作家,每部作品里都看得到他的影子。
他,宁可放下苦苦奋斗来的一切只为换取她嫣然一笑。
她,甘愿抛下她的笔,只为换取被他拥在怀中的片刻。
然而,一切已是奢求。
年华老去,人生也不可能重头来过,命运如此安排了他们。
真爱,会输给命运,但决不会输给时刻。
时刻,会给咱们答案。
一向都想写点关于简·奥斯汀的东东。
一个依笔而生的女作家。
一个终身未嫁的女生。
看似感情单纯的她,就应是个有故事的人。
但对于她的生平,人们都只是在猜测,尤其是她的感情生活。
在简去世后,不知出于何种思考,其姐将二人的亲密书信以及简的日记全部烧毁。
但,在伟大的历史学家们的苦苦搜寻下,最后有那么一两封未来得及被毁掉的书信付出了水面。
信中,简写道,咱们之间一切都已结束。
“咱们”指的是简和一个叫汤姆·勒弗罗伊(TomLefroy)的人。
直觉告诉咱们,感情在他们之间必须发生过。
否则简的姐姐为何要毁掉简的书信和日记。
汤姆·勒弗罗伊为何将自我的大女儿命以和简同样的名字。
又为何在简去世后,花大价钱买下了简的一份小说手稿。
尽管一切都是猜测,但无数的暗示告诉咱们,简,以前爱过,可能爱的深刻,爱的痛彻心肺,爱到为了他终身不嫁。
两部简·奥斯汀传记式电影的比较式解读作者:王颖来源:《电影评介》2016年第18期简·奥斯汀(Jane Austen,1775~1817)是英国18世纪末19世纪初最为杰出的女作家,被一些学者称为19世纪英国女性意识觉醒的第一人。
她短暂的一生留给后人的六部经典作品均被多次搬上银幕,从她的作品和翻拍的电影中,读者和观众都感受到了敢于追求自由、独立的女主人公形象,这种追求独立和尊严的女性意识,鼓舞打动了很多读者,尤其是女性读者,并且掀起了一股“奥斯汀热”。
尽管奥斯汀的作品屡次被搬上屏幕,但以她的个人生活及感情历程为题材的影视作品却屈指可数。
随着奥斯汀热的不断升温,同时为纪念简·奥斯汀逝世190周年,2007年和2008年先后拍摄了两部以简·奥斯汀个人经历为蓝本的传记式电影,这两部电影均是根据有关简·奥斯汀的传记以及她与姐姐卡珊德拉(Cassandra)之间遗留下来为数不多的书信内容改编而成的。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2007年上映),重点刻画了简·奥斯汀年轻时候的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可以被看作是《傲慢与偏见》的现实写真版,片中将简塑造成一个乐观好强的女性,对爱情充满憧憬,敢于追求自己想要的爱情。
电影《简·奥斯汀的遗憾》(2008年上映)则将镜头对准了这位女作家即将步入40岁之际的内心世界。
英国BBC以剧情片的诉述形式,通过披露简·奥斯汀的信件、日记和她的小说补现了这位女文豪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
该部电影的灵感来源于简·奥斯汀的最后一部小说《劝导》,她于1817年去世,终年42岁。
尽管这两部电影都无法完全再现真实的简·奥斯汀,不过我们还是能通过这两部电影更立体、多层次地了解这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的心路历程及其对爱情和婚姻的态度。
不可否认,她的很多思想时至今日仍旧熠熠生辉,发人深思。
首先,这两部影片都反映了主人公有别于那个时代的鲜明独立的爱情观和婚姻观。
【读后感】《成为简奥斯汀》观后感--简的一生
比起《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与达西最后的圆满,简的人生是残缺的,她的生活就是现实版的《傲慢与偏见》,但大结局却不是圆满的。
简·奥斯汀与她笔下的人物----伊丽莎白一样,对于婚姻有着和当时社会不一样的看法,认为只有爱情才能带来幸福,不肯为钱随便找个有钱人结婚,也看不惯上流社会的虚伪与做作。
当简第一次看见汤姆时,第一眼印象并不太好,她讨厌汤姆的傲慢,所以对他产生了偏见,汤姆对文学独特的见解却深深的吸引了简,他们在汉普郡的森林里讨论文学。
汤姆送了一本《汤姆·琼斯》给简。
慢慢的,两个人从曾经互相存有偏见到陷入爱河。
汤姆当时还是一个生活拮据的小伙子,而简的父母却希望简能嫁给当地富绅。
随后汤姆离开了汉普郡,在伦敦娶了一位大家闺秀,而简得知这个消息后拒绝了富绅的求婚,终身未嫁。
汤姆走后,简将这段感情写在《傲慢与偏见》之中,而伊丽莎白与达西最后的结局是简所向往的。
这段恋情也是大家所向往的,但当时人们认为,为爱结婚是很傻的行为。
我不知道在简的心中,她的一生是怎样的?但她至少爱过,也在做着自己爱做的事。
而两个相爱的人却走不到一起,这是最悲哀的事。
简的心里在20岁时被一个名叫汤姆·勒弗罗伊的小伙子占据了,从此之后,没有人再走进她的心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影片开始在宁静的小山村,美丽的英国乡村景色让我应接不暇。
亲切安静的乡村民居,远处优雅的英式古堡。
一切一切都是那么令人沉醉,美得让人心碎。
自然而然的,男女主角,毫无悬念的相遇,相知,相爱,但是,不能相守……我和其他女孩一样,也无法拒绝简奥斯汀,一个一生留下六部传世爱情巨作,但终生未嫁的女作家。
她给我不一样的感觉,让我明白,没有爱情的婚姻,是没有意义的。
她是对爱情的坚贞,一生一次的执着。
看着看着,忽然好想哭,他们无聊的跳着舞,优雅转身的同时,随着音乐的高潮,jane 和 tom 四目相望,深邃的目光交织处,我看到了波澜壮阔的深情。
这部影片,是简奥斯汀的真实的人物传记。
一开始我并没有意识到。
但随着影片的深入,我看到了《傲慢与偏见》的映射。
原来…… 电影里的简,就是真实的简。
更崇拜了~心里仿佛堵上了石头,我不明白为什么会难受。
也许是她的经历,她的执着。
就算在现在的社会,终身不嫁也是有压力的,何况是生活在维多利亚时代的简呢?我为她折服,今天看来,简奥斯汀在《傲慢与偏见》中阐述的爱情观,婚姻观前卫的仍然适用。
影片里,当简来到汤姆的舅舅家,汤姆的舅舅不同意两人的婚姻。
于是,汤姆告诉简,舅舅是他全部的依靠,全部的物质依靠……所以……简走了。
我开始恨这个薄情寡义的人……相信很多人应该有和我一样的感受,但是,这恰恰也是影片埋好的伏笔。
在后来的剧情中,简无意中得知,汤姆有很多的兄弟姐妹。
他们全都是依靠他的接济生存,因而,汤姆走上了律师的生涯,依靠舅舅。
没有了舅舅,他也就无力接济兄弟姐妹。
所以他暂时的放弃了简。
这?也是迷人的一面,爱和责任,有冲突是不可避免的。
简回到了小村庄,平静的过了一段时间后,终于,忍受不了思念的煎熬,汤姆来找简了。
他确信他的感觉,他要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他要带她走!好了,不虐就不叫电影了。
简得知汤姆有很多兄弟姐妹需要接济的时候,她放弃了。
不是因为自己,而是,她明白,带自己私奔,会毁了汤姆的名声,毁了他的前途,毁了他靠他生存的亲人。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和婚姻观解读
[摘 要]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通过对英国著名女作家简•奥斯汀生平的改编,生动地为我们展示了她的一生,并从侧面让我们了解到简•奥斯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男权思 想和以奥斯汀为代表的女性对待男权制度的挑战和女性意识的觉醒。本文从女性主义视角出发,对电影中所展现的男权社会的女性地位及婚姻观进行分析和阐述,进 而发掘电影中的简•奥斯汀这个人物及相关情节上所体现的女性主义思想以及她的婚姻观。 [关键词] 《成为简•奥斯汀》;女性主义;婚姻观 简•奥斯汀是最受英国人爱戴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傲慢与偏见》《理智与情感》《艾玛》等在中国也有广泛的读者。她从女性的视角展开她的故事,向我 们勾勒出18、19世纪形形色色的具有鲜明性格的中产阶级或贵族人物,描写中产阶级家庭的青年男女的爱恨纠葛和婚姻嫁娶。她笔锋风趣幽默,敏锐细腻,让读 者在诙谐的语言当中找到阅读的乐趣,并给读者思考和深省的空间。 电影《成为简•奥斯汀》,以一对年轻人简•奥斯汀和汤姆•勒弗罗伊的一段动 人的爱情故事为主线,描写了年轻并热爱写作的乡村女孩简•奥斯汀拒绝母亲为她安排的婚姻——嫁给有钱的卫斯理先生,她遇到了从伦敦来的桀骜不驯的年轻律师 汤姆•勒弗罗伊。简起初认为汤姆傲慢无礼,自以为是,然而在后来的交往中慢慢爱上了他,甚至为了相爱的人,差一点和他一起私奔。两人最终未能走到一起,却 成就了各自的事业。 电影的一些内容是根据真实的记录改编的,比如汤姆•勒弗罗伊这个人物确有其人,他和简曾有过一段简短的邂逅。另外,电影 的许多场景选用的都是小说《傲慢与偏见》当中的情节进行改编,主要人物的性格也和小说中如出一辙。然而,电影的结局和真实生活中的简•奥斯汀一生未嫁,而 小说《傲慢与偏见》中的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却嫁给了相爱的达西先生,这让人们不禁产生这样的疑问:一个作家在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反 映到文学作品中,而终生未嫁的简•奥斯汀所写的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为什么最终都能成就美满的婚姻呢?下面,笔者通过电影《成为简•奥斯汀》来分析和解读电影 中所折射出来的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地位和普遍认可的婚姻观以及电影通过主要人物映射出的女性主义思想和简•奥斯汀在婚姻问题上的抉择。 一、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地位和婚姻观 (一)男权社会下的女性地位 在男权制社会下,女性被认为是“第二性”,波伏娃在她的著作《第二性》中写道“男人并不是根据女人本身去解释女人,而是把女人说成是相对于男人的不能 自主的人……她是附属的人,是同主要者相对立的次要者。他是主体,是绝对,而她则是他者”。礼教文化对女性的束缚使女性在生活上失去了诸多的权利,使她们 无法像男性一样有广阔的生存发展空间,而成为男性的附属。 在电影开始不久,简的父亲——一名牧师,在讲道的时候说道:“女性的美好,在于完 成作为女儿、姐妹然后是妻子以及母亲的职责。这些职责包括有温柔关爱、真挚感情以及在大清早保持安静。如果一个女子恰巧有某一方面的天赋,比如说,她有聪 慧的头脑,那么它最好把她的聪慧掩藏起来……”可见,电影中描绘的正是这种传统的女性,她是一个附属品,一个“他者”,她在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都是通过她 和男性的关系所体现的,她无法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有某方面天赋和才能的女性并不能用这种才能来实现经济上的独立,而是要把它隐藏起来,这更加保证 男性的中心地位不被动摇。 (二)男权社会下的婚姻观 简•奥斯汀的小说《傲慢与偏见》的开篇写道:凡是有钱的单身汉,总想娶位 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这样的单身汉,每逢新搬到一个地方,四邻八舍虽然完全不了解他的性情如何,见解如何,可是,既然这样的一条真理早已 在人们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人们总是把他看做自己某一个女儿理所应得的一笔财产。这道出了男权社会下女性及其家庭普遍的婚姻观,即金钱是选择未来丈夫或女 婿的惟一标准,诸如男性的性情见解,都不被认为是考虑的因素;因爱情而结合的婚姻,让许多人嗤之以鼻,不屑一顾。而正是因为在男权社会下,女性没有独立的 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婚姻往往是女性的依靠和借以改变命运的最重要的工具。 在电影中,汤姆和简的父母都是因爱情而结合。汤姆的舅舅是一名首 席大法官,他是电影中理智、恪守社会法则的象征,电影中有两个法庭的片段,汤姆的舅舅对违反法律的人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裁决。他教育汤姆道:“看看我,我 出身富贵,但能够一直保持到现在,是因为我的高尚品行。我很克制自己,我的妹妹,也就是你的母亲却很贫穷,因为她没有……(克制自己,嫁给了你的父 亲)。”这为后来汤姆的舅舅断然反对汤姆和简这个“穷人家的女孩”在一起做了铺垫。他宁愿汤姆自甘堕落放荡成性也不愿成全这段“不般配的婚姻”。 另一方面,简的母亲希望简考虑富有的卫斯理先生的时候,说道:“卫斯理是最适合的年轻人了,简,你了解我们的处境。”我们从这里看到,简的母亲为简选 择结婚对象时的出发点是通过这段婚姻帮助改变家里的困境。而后来简拒绝了卫斯理,当简告诉母亲,要像母亲一样,为爱情而结婚的时候,母亲作为一个过来人, 罗列了因爱情结婚后的种种悲惨处境后,说道:“爱情令人神往,但金钱是无论如何不可或缺的。”就连之前认为简应该得到她最爱的人而不是叫价最高的人的简的 父亲也劝她好好考虑,认为嫁给卫斯理这个有钱人是简的最好机会。父亲认为,贫穷比什么都能摧毁人的精神。由此可见,父辈们的婚姻观经历了男权社会价值观和 婚姻观的考验,被印证或纠正着,最终都臣服于世俗的观念,并随时警戒着自己的后代去遵循,而非去违背。 二、女性主义思想和简•奥斯汀婚姻抉择 简•奥斯汀是在一个男权为中心的思想根深蒂固的社会里长大的女孩,但是她的身上具有现代女性的特质,即自信、独立、有思想、有才华,勇于摆脱禁锢思想的枷锁,追求真爱。这种特质在那个时代是难能可贵的,也同时让她经历了很多心灵的磨难。 (一)电影《成为简•奥斯汀》的女性主义思想 从电影的名字《成为简•奥斯汀》来看,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爱好写作的女孩成长为我们所熟知的 那个闻名世界的女作家简•奥斯汀的历程,电影虽然没有把重点放在简的写作事业上,但是简在成长过程中多次提到要用自己的笔来养活自己,自食其力,尽管这个 观点在当时不被人接受,常常换来的都是别人惊讶和鄙夷的眼光和嘲弄。在她的世界里,女人不需要依附于男人,她可以靠自己的才华和努力来赢得独立的地位。 不仅如此,电影在表现简和一些男性关系发展的时候,有一些情节能微妙地反映出女性主义的光辉。首先,汤姆起初对简的态度很傲慢,简读完自己的作品之 后,汤姆的评价让简非常气愤,但并没有受到他评价的影响,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作品;汤姆给简推荐了亨利•菲尔丁的《汤姆•琼斯》,希望她能够向大师的作品 看齐;简和汤姆的不完整的爱情经历也让她的生活在经历了激情和苦涩之后更加丰富了,在电影的结尾,简开始了《傲慢与偏见》的创作。这些情节似乎给了我们一 个暗示,就是简能最终能为简•奥斯汀和汤姆在她生命中的影响是有很大关系的。 另一方面,汤姆本来是个整日喝酒、赌博和皮条客厮混的青年,而 在和简慢慢产生感情之后,他选择义无返顾地为了爱情,抛弃一切,同时抛弃了原来那个玩世不恭的自己。经历了他和简的爱情洗礼,汤姆回到正常的人生轨道,最 终成为大法官。这些情节也都反映出了简对汤姆的人生影响重大。在平等的恋爱关系和婚姻关系当中,女性和男性是相互影响、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在这样的关 系当中,女性不再是逆来顺受、唯命是从的弱者,她不但可以通过男性积极的影响来完善自已,而且能通过自己的性格光辉来影响和改变男性。 其 次,电影对于卫斯理先生讲述得并不多,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从电影开始一个呆滞的什么事情都要看姨妈表情的青年变成了一个像简一样有思想有主见的人。当卫斯 理的姨妈对简私奔的行为进行批判,对她要自力更生的想法表示怀疑的时候,卫斯理反而表现出对简的理解,并当着姨妈的面,邀请简散步。这是一个女性能够潜移 默化地改变身边的男性的又一例证。 (二)理智和情感之间的抉择 伊莉莎在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对白“爱和理智永远是敌人”,这句话 点出了简发现自己爱上汤姆以后的矛盾心情,选择爱情并不是理智的做法。然而简和汤姆都认为内心所追求的婚姻应该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上的。简拒绝了卫斯理的 求婚,希望因爱情而结婚,从这一点看,简就和传统的女性划开了界限,她抛弃束缚和偏见,打破了传统女性在择偶时被动和从属的角色,不被动地接受命运的摆布 和家庭的安排。在池塘边,她主动地向汤姆表白了心迹,充当了爱情上的主动选择者。而后,两人分别都在有了婚约的情况下,选择了私奔。私奔是在《傲慢与偏 见》当中存在的一个情节,伊丽莎白的妹妹莉迪亚和伪善贪婪的韦翰私奔了,这让伊丽莎白一家人都觉得是耻辱的事情。即使简•奥斯汀本人,在创作小说的那个时 代,也认为私奔是极不可取的。电影中塑造的简抛弃一切金钱和名誉,为爱情私奔,衬托出她这个人物的勇敢坚定,更具有现代女性的有自我支配的强烈意识。 然而,故事发展并不能让人如愿。简从汤姆的一封家书中发现汤姆的舅舅是汤姆和家人惟一的经济来源,切断了这个来源,与他的舅舅为敌,汤姆人口众多的一 家人生计便无处可依。简经过激烈的思想冲突,最终理智还是战胜了情感,面包还是战胜了爱情,因为简清楚地意识到爱情虽然伟大但也脆弱,失去了面包,爱情也 会被慢慢瓦解。她说:“如果我们的爱能毁掉你的家庭,它也会毁掉它自己……在内疚、悔恨和自责中慢慢消亡。” 故事的结尾,汤姆和简在多年后 又一次邂逅了,汤姆成为一名法官,而简成为著名的女作家,终生未嫁。而当汤姆无意中叫女儿的名字时,一个“简”字,让人心潮暗涌,思绪万千。相比较简•奥 斯汀的作品当中的女主人公都能有美满幸福的婚姻,简的孤独终老未免让人黯然,而这样的反差正是简•奥斯汀爱情观的完整写照,即为爱情而结婚,没有爱情的婚 姻不如独身一人。 三、结 语 无论是成功从事写作事业的独立自强的简,还是宁愿舍弃婚姻、独身守护爱情的简,都和男权社会的女 性形象形成鲜明的反差。简在爱情和事业上所做的努力是那个时代女性对自由独立的向往和对性别不平等的无声的控诉。电影《成为简•奥斯汀》所折射出来的女性 主义光辉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婚姻观都值得让我们称颂,而故事结局传递给我们的遗憾和淡淡的忧伤又让我们感叹现实的不完美。然而,这种不完美才能让人性和爱情 被更真实地刻画出来,更能发人深省。中国影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