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线网络设备原理

无线网络设备原理

无线网络设备原理
无线网络设备原理

主要内容:

?GSM网络结构;

?GSM与TD-SCDMA的异同;

?设备间的连接关系。

一、GSM网络

1、什么是GSM网络?

GSM是(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俗称全球通,中文为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是一种源于欧洲的无线通信技术,是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当前我们用的移动和联通的网络就是GSM制式,其开发目的是让全球各地可以共同使用一个移动电话网络标准,让用户使用一部手机就能行遍全球。

2、GSM网络结构

1.移动台(MS)

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是用户端终止无线信道的设备,通过无线空中接口Um给用户提供接入网络业务的能力,由移动设备(ME)和用户识别模块(SIM)组成。ME用于完成语音、数据和控制信号在空中的接收和发送;SIM用于识别唯一的移动台使用者。SIM是一张符合GSM规范的"智能卡",内部包含了与用户有关的、被存储在用户这一方的信息。

2.基站系统(BSS)

基站系统(BSS)提供移动台与移动交换中心(MSC)之间的链路。BSS由以下3部分组成。

基站控制器(BSC):BSC传递BTS和MSC间的话务和信令,连接地面链路和空中接口信道。

基站收发信台(BTS):BTS包含有射频部件,这些射频部件为特定小区提供空中接口,可支持一个或多个小区;提供和移动台(MS)的空中接口链路,能够对移动台和基站进行功率控制。

变码器(XCDR):将来自移动交换中心MSC的语音或数据输出(64 kbps PCM)转换成GSM规程所规定的格式(16 kbps),有效通过空中接口在BSS和移动台之间进行传输。

3.网络交换系统

具有GSM网络的主要交换功能,还具有用户数据和移动管理所需的数据库。网络交换系统由移动业务交换中心(MSC)、访问位置寄存器(VLR)、归属位置寄存器(HLR)、鉴权中心(AUC)、移动设备识别

寄存器(EIR)、互通功能部件(IWF)和回声消除器(EC)等组成。

(1)移动交换中心(MSC)

MSC(Mobile Switching Center)是GSM网络系统的核心部件,负责完成呼叫处理和交换控制,实现移动用户的寻呼接入、信道分配、呼叫接续、话务量控制、计费和基站管理等功能,还可以完成BSS和MSC之间的切换和辅助性的无线资源管理等,并提供连接其他MSC和其他公用通信网络(如PSTN和ISDN等)的链路接口功能。MSC与其他网络部件协同工作,实现移动用户位置登记、越区切换、自动漫游、用户鉴权和服务类型控制等功能。

(2)归属位置寄存器(HLR)

HLR(Home Location Register)是一种用来存储本地用户信息的数据库,一个HLR能够控制若干个移动交换区域。即用户当前所处位置的有关参数,即使用户漫游到了HLR所服务的区域外,HLR也要登记由该区传送来的位置信息。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当呼叫任一不知处于哪一个地区的移动用户时,均可由该移动用户的HLR获知它当时处于哪一个地区,进而建立起通信链路。

(3)访问位置寄存器(VLR)

VLR(Visit Location Register)是一种存储来访用户信息的数据库。一个VLR通常为一个MSC控制区服务。当移动用户漫游到新的MSC控制区时,它必须向该地区的VLR申请登记。VLR要从该用户的HLR查询有关的参数,要给该用户分配一个新的漫游号码(MSRN),并通知其HLR修改该用户的位置信息,准备为其他用户呼叫此移动用

户时提供路由信息。当移动用户由一个VLR服务区移动到另一个VLR 服务区时,HLR在修改该用户的位置信息后,还要通知原来的VLR,删除此移动用户的位置信息。因此,VLR可看做一个动态的数据库。

VLR存储的信息有:移动台状态(遇忙/空闲/无应答等)、位置区域识别码(LAI)、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和移动台漫游码(MSRN)。

(4)鉴权中心(AUC)

AUC(AUthentication Center)的作用是可靠地识别用户的身份,只允许有权用户接入网络并获得服务。由于要求AUC必须连续访问和更新系统用户记录,因此,AUC一般与HLR处于同一位置。

AUC产生为确定移动用户身份及对呼叫保密所需的鉴权和加密的3参数分别是:随机码RAND(RANDom number)、符合响应SRES(Signed RESponse)和密钥Kc(Ciphering Key)。

(5)设备识别寄存器(EIR)

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是存储移动台设备参数的数据库,用于对移动台设备的鉴别和监视,并拒绝非法移动台入网。

EIR数据库由以下几个国际移动设备识别码(IMEI)表组成:白名单,保存那些已知分配给合法设备的IMEI;黑名单,保存已挂失或由于某种原因而被拒绝提供业务的移动台的IMEI;灰名单,保存出现问题(例如,软件故障)的移动台的IMEI,但这些问题还没有严重到使这些IMEI进入黑名单的程度。

(6)互通功能部件(IWF)

IWF(InterWorking Function)提供使GSM系统与当前可用的各种形式的公众和专用数据网络的连接。IWF的基本功能是:完成数据传输过程的速率匹配;协议的匹配。

(7)回声消除器(EC)

EC(Echo Canceller)用于消除移动网和固定网(PSTN)通话时移动网络的回声。对于全部语音链路,在MSC中,与PSTN互通部分使用一个EC。即使在PSTN连接距离很短时,GSM固有的系统延迟也会造成不可接收的回声,因此NSS系统需要对回声进行控制。

4.操作维护系统(OMS)

OMS(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ystem)提供在远程管理和维护GSM网络的能力。OMS由网络管理中心(Network Management Center,NMC)和操作维护中心(Operations and Maintenance Center,OMC)两部分组成。

NMC总揽整个网络,处于体系结构的最高层,它从整体上管理网络,提供全局性的网络管理,用于长期性规划。

OMC提供区域性网络管理,用于日常操作,供网络操作员使用,支持的功能有:事件/告警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配置管理和安全管理。

二、GSM与TD-SCDMA的异同

简单的说,GSM是2G网络,TD-SCDMA是3G网络。TD-SCDMA是从GSM网络发展而来的3G网络,TD支持视频通话、上网速度很快使用

TD制式的手机可以向下兼容GSM制式的网络。GSM和TD-SCDMA网络规划主要目标一致,规划均围绕满足建网最关心的内容,覆盖、容量、质量和成本进行。两者空中无线接入技术区别较大,导致两者在网络规划方面有较大差异。

1、GSM网络

GSM是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提出的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2G),GSM被看作是第二代 (2G)移动电话系统。

2、TD-SCDMA

TD-SCDMA是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

3、不同

TD-SCDMA相对GSM系统增加了CDMA和SCDMA,采用智能天线和联合检测技术;

对同步的要求,TD-SCDMA要求严格的上下行同步,否则会导致严重的系统内上下行干扰,而GSM只要求简单的下行同步;

TD-SCDMA有智能天线,联合检测和同步控制算法来消除系统干扰,但实际上由于无线移动信号的复杂性,这些干扰并不能完全消除,会残留部分干扰,这些对于TD系统的干扰和覆盖控制提出新的要求。

三、设备之间的连接

智能组网理论笔测试题A卷

智能组网理论笔测试题 A卷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智能组网理论评测试题 (A卷) 姓名:__________ 维护单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智能组网产品分为终端型产品和( D ); A.调测型产品 B. 设计型产品 C.售后型产品D. 服务型产品 2.同时支持和5G的协议是以下哪一种( B ); A. B. C. D. 3.WDS的全称是( C ); A.万能中继 B. 无线桥接 C.无线分布式系统 D. 无线中继 4.WIFI术语里里经常提到的SSID,指的是( A ); A. WIFI信号的名称 B. WIFI加密方式 C.支持的无线协议 D. 无线中继 5.用户家,75㎡面积、二室一厅,平时就用手机看看新闻、查查股票,有一 个TPLINK路由在客厅,但卧室无线信号不太稳定,以下哪种组网方式比较贴合该场景( A ); A.无线扩展器 B.有线桥接 C.电力设备D. AP面板 6.路由器包装盒上的300M代表的是( A ); A.最大无线速率 B. 最大RAM C.最大ROMD. 最大有线速率

7.能独立进行管理及配置,但无法统一管理的组网设备,一般我们称它为 ( A ); A.胖AP B. 瘦AP C. WIFI放大器 D. AC管理器 8.EOC组网是指基于( B )的组网技术; A.电力线B.同轴电缆 C.室内暗管 D. 无线协议 9.高速率、衰减大、穿墙性能弱的WIFI频段是( B ); A. . 5G 10.,单空间流,最大支持无线传输速率为( C ); A. 150M C. 433M D. 300M 11.我们一般将入户光纤所连接的ONU或天翼网关,称为家庭网络的( B ) 点; A.接入 B. 汇聚 C.分散D. 信息 12.判断无线网络质量的3个要素为:信号强度、信道干扰和( C ); A.加密方式 B. 信道频宽 C.多线程下载速率 D. 无线中继 13.无线频段下,完全互不干扰的信道有( C)个; A. 14B. 13 C. 3 D. 11 14.协议支持的最大工作频宽是( C )M A. 20 B. 40 C. 150 D. 54 15.在用户家中进行无线网络评测时,对用户需连接使用的WIFI信号测试要求 为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位置,接受信号场强值( B ),信噪比SMR 值应该大于-20db;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思考题

《软件无线电原理与应用》思考题 第1章 概述 1. 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思想 答:A/D 、D/A 尽量靠近天线 a) 用软件来完成尽可能多的功能 2. 软件无线电与软件控制的数字无线电的区别 答:软件无线电摆脱了硬件的束缚,在结构通用和稳定的情况下具有多功能,便于改进升级、互联和兼容。而软件控制的数字无线电对硬件是一种依赖关系。 3. 软件无线电的基本结构 答:书上第5页 第2章 软件无线电理论基础 1. 采样频率(fs)、信号中心频率(fo)、处理带宽(B)及信号的最低频率(f L )、最高频率(f H )之间的关系,最 低采样频率满足的条件 答:带通采样解决信号为(f L ~f H )上带限信号时,当f H 远远大于信号带宽B 时,若按奈奎斯特采样定理,其采样频率会很高,而采用带通信号则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其采样频率12n 4f 12n )f f (2f 0H L s +=++= ,n 取能满足2B f S ≥的最大正整数,B 2 12n f 0+=。 2. 频谱反折在什么情况下发生,盲采样频率的表达式 答:带通采样的结果是把位于(nB ,(n+1)B )不同频带上的信号都用位于(0,B )上相同的基带信号频谱来表示,在n 为奇数时,其频率对应关系是相对中心频率反折的,即奇数带上的高频分量对应基带上的低频分量,且低频高频对应高频分量。 盲区采样频率的表达式为: S Sm f 12n 22m f ++= m 取0,1,2,3……的盲区,当取n=m+1时,S Sm f )3 2m 11(f +-= 3. 画出抽取与内插的完整框图,所用滤波器带宽的选取,说明信号处理中为什么要采用抽取与内插, 抽取与内插有什么好处 答:抽取内插的框图见24页。其中抽取滤波器带宽D /π,内插滤波器带宽I /π。 图像

全国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历年真题试题及答案

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局域网LAN一般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A.“高速”方式B.“无线传输”方式 C.“广播”方式D.“存储-转发”方式 2.首次使用分组交换方式的网络是 A.ARPANET B.SNA网C.无线局域网D.DNA网 3.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中不包括 A.树形B.总线形C.环形D.网状形 4.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B.通常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策略 C.控制简单且方便服务D.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 5.因特网的标准都具有的一个编号是 A.ITU编号B.EIA编号C.RFC编号D.ISO编号 6.OSl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中不含有 A.实现描述B.体系结构C.服务定义D.协议规范 7.将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的是 A.应用层B.传输层C.网络层D.物理层 8.下列关于无连接通信服务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组要携带目的节点地址B.数据分组可能丢失 C.传输过程中不需建立连接D.收发数据顺序不变 9.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IP提供 A.应用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C.传输层服务D.物理层服务 10.若采用HDLC规程发送的数据为1100,则接收的实际数据应为 A.10 B.110 C 11 11.局域网IEEE802标准中采用的帧同步方法是 A.字节计数法B.比特填充的首尾标志法 C.违法编码法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

无线网络在各行业实际应用

无线网络的实际应用 人们生活在"移动"的世界中,越来越多的移动产品的出现,标志着人们对快捷数据访问的需求在不断增加。近年来计算机局域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与普及,局域网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及生产率不可缺少的工具。通过无线局域网可以实现许多新的应用,这表明无线局域网的时代已经来临。 无线局域网的优势无线局域网在人们的印象中是价格昂贵的,但实际上,在购买时不能只考虑设备的价格,因为无线局域网可以在其它方面降低成本。根据无线局域网协会的调查表明,无线局域网可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生产率48%,提高企业效率6%,改善收益与利润6%,降低成本40%。使用无线局域网不仅可以减少对布线的需求和与布线相关的一些开支,还可以为用户提供灵活性更高、移动性更强的信息获取方法。 无线局域网的结构对于不同局域网的应用环境与需求,无线局域网可采取不同的网络结构来实现互连。 网桥连接型:不同的局域网之间互连时,由于物理上的原因,若采取有线方式不方便,则可利用无线网桥的方式实现二者的点对点连接,无线网桥不仅提供二者之间的物理与数据链路层的连接,还为两个网的用户提供较高层的路由与协议转换。 基站接入型:当采用移动蜂窝通信网接入方式组建无线局域网时,各站点之间的通信是通过基站接入、数据交换方式来实现互连的。各移动站不仅可以通过交换中心自行组网,还可以通过广域网与远地站点组建自己的工作网络。 HUB接入型:利用无线Hub可以组建星型结构的无线局域网,具有与有线Hub 组网方式相类似的优点。在该结构基础上的WLAN,可采用类似于交换型以太网的工作方式,要求Hub具有简单的网内交换功能。 无中心结构:要求网中任意两个站点均可直接通信。此结构的无线局域网一般使用公用广播信道,MAC层采用CSMA类型的多址接入协议。 无线局域网可以在普通局域网基础上通过无线Hub、无线接入站(AP)、无线网桥、无线Modem及无线网卡等来实现,其中以无线网卡最为普遍,使用最多。 无线局域网的关键技术,除了红外传输技术、扩频技术、网同步技术外还有一些其它技术,如:调制技术、加解扰技术、无线分集接收技术、功率控制技术和节能技术。 无线局域网的具体实现方案一

无线网络设备调研报告

《无线网络设备》调研报告 题目:无线网络设备调研报告 作者: ***

摘要: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无线网络涉及的点多面广,影响其正常运行和通信质量的因素也很多,例如:电源问题、数据传输问题等,每一个环节之间都是环环相扣的,无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着无线网络设备的正常工作,都会给网络通畅带来阻碍。在无线网络维护中,无线设备问题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无线网络的正常使用。 关键字:无线网络,数据传输,无线设备 第一章.无线网络的设备类型 1.1 无线网卡 无线网卡是终端无线网络的设备,是无线局域网的无线覆盖下通过无线连接网络进行上网使用的无线终端设备。无线网卡的作用类似于以太网中的网卡,作为无线局域网的接口,实现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无线网卡根据接口类型的不同,主要分为三种类型,即PCMCIA无线网卡、PCI无线网卡和USB无线网卡。 PCMCIA无线网卡仅适用于笔记本电脑,支持热插拔,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移动无线接入。 PCI无线网卡适用于普通的台式计算机使用。其实PCI无线网卡只是在PCI转接卡上插入一块普通的PCMCIA卡。 USB接口无线网卡适用于笔记本和台式机,支持热插拔,如果网卡外置有无线天线,那么,USB接口就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1.2无线上网卡

无线上网卡指的是无线广域网卡,连接到无线广域网,如中国移动TD-SCDMA、中国电信的CDMA2000、CDMA 1X以及中国联通的WCDMA 网络等。无线上网卡的作用、功能相当于有线的调制解调器,也就是我们俗称的“猫”。它可以在拥有无线电话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利用USIM或SIM卡来连接到互联网上。无线上网卡的作用、功能就好比无线化了的调制解调器(MODEM)。其常见的接口类型也有PCMCIA、USB、CF/SD,E,T等。 无线网卡和无线上网卡似乎是用户最容易混淆的无线网络产品,对比价格也许是最容易区分两者的手段。无线网卡已大都降到100元甚至50元之内,而无线上网卡动辄七八百,上千元左右。实际上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网络产品: 无线网卡(无线网络适配器)指的是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局域网卡,它的作用、功能跟普通电脑网卡一样,是用来连接到局域网上的。它只是一个信号处理的设备,只有在找到上互联网的出口时,才能实现与互联网的连接。所有无线网卡只能局限在已布有无线局域网的范围内,它与Internet的接入依靠与广域网相联的代理服务器或无线路由器等设备。 而无线上网卡的作用、功能相当于有线的调制解调器,它可以在拥有无线电话信号覆盖的任何地方,利用手机的SIM卡来连接到互联网。国内它的支持网络是中国移动推出的GPRS和中国联通WCDMA和中国电信推出的CDMA 1X三种。

南开16秋学期《无线网络原理与应用》在线作业

17春南开16秋学期《无线网络原理与应用》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40 分。) 1. 以太网中采用的媒体接入控制方法是() A. CSMA/CA B. CSMA/CD C. CRC D. ALOHA 正确答案: 2. 决定接收机的灵敏度的是允许的误比特率以及() A. 接收机噪声基底 B. 接收机的理论热噪声基底 C. 噪声系数 D. 信噪比 正确答案: 3. IP地址为202.113.42.10,子网掩码为255.255.255.240则其网络地址为() A. 202.113.42.0 B. 202.113.42.11 C. 202.113.0.0 D. 255.255.255.0 正确答案: 4. 2.4G频段,中国及北美选择的非重叠信道为() A. 1 6 11 B. 2 6 11 C. 3 5 9 D. 5 7 9 正确答案: 5. ESS代表() A. 扩展服务信号 B. 扩展服务分离 C. 扩展服务集 D. 扩展信号服务器 正确答案: 6. 以下的那种调制方法中没有使用到相位调制() A. QPSK B. QAM C. BPSK D. FSK

正确答案: 7. 802.11r协议是() A. 改善接入点漫游功能的协议 B. 适应新的WLAN物理层标准的协议 C. 改善链路安全性的协议 D. 增强服务质量的协议 正确答案: 8. 802.11g使用的频段是() A. 5GHz B. 2.4GHz C. 915MHz D. 845MHz 正确答案: 9. 802.11b采用()扩频方式。 A. FHSS B. DSSS C. OFDM D. MOMI 正确答案: 10. WPA2中采用的加密算法为() A. RC4 B. CRC C. AES D. DES 正确答案: 11. 802.11g最大物理层传输速率可达到() A. 108Mb/s B. 54Mb/s C. 24Mb/s D. 11Mb/s 正确答案: 12. 以下哪个标准定义了用于构建和管理个域网的技术() A. IEEE802.3 B. IEEE802.11 C. IEEE802.15 D. IEEE802.16 正确答案: 13. 指定设备访问和共享传输媒体方式的是OSI模型中的哪一层() A. 表示层 B. 传输层 C. 数据链路层 D. 物理层 正确答案: 14. 有线等效加密WEP中采用的加密算法为()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

绝密★考试结束前 全国2014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 课程代码:04741 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既可作为点—点线路通信子网又可作为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拓扑是 A.星形拓扑 B.网状形拓扑 C.树形拓扑 D.总线形拓扑 2.下列机构中,负责因特网RFC技术文件管理的是 A.ITU B.IETF C.ANSI D.ISO 3.按照网络的交换方式划分的网络类型中不包括 ... A.电路交换网 B.报文交换网 C.分组交换网 D.虚拟交换网 4.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 A.互联参考模型 B.网络概念框架 C.网络体系结构 D.网络结构描述 5.下列关于“面向连接服务”特点的叙述中错误 ..的是 A.传输数据前建立连接 B.每个分组要带目的节点地址 C.收发数据的顺序不变 D.通信协议复杂通信效率不高 6.下列网络协议中提供不可靠的用户数据报传送服务的是 A.ARP B.TCP C.DNS D.UDP

7.TCP/IP参考模型中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端—端通信的层次是 A.应用层 B.传输层 C.互连层 D.主机—网络层 8.规定DTE与DCE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送器输出—阻抗的物理层特性属于 A.机械特性 B.电气特性 C.功能特性 D.规程特性 9.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多址接入方法不包括 ... A.波分多址接入 B.频分多址接入 C.时分多址接入 D.码分多址接入 10.设码元速率为3600Baud,调制电平数为8,则数据传输速率为 A.1200bps B.7200bps C.10800bps D.14400bps 11.TCP端口号的范围是 A.0~256 B.0~1023 C.0~65535 D.1024~65535 12.对模拟数据进行数字信号编码的最常用方法是 A.相位调制 B.频率调制 C.脉码调制 D.振幅调制 13.ADSL服务采用的多路复用技术属于 A.频分多路复用 B.同步时分多路复用 C.波分多路复用 D.异步时分多路复用 14.下列关于数据交换技术特点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报文交换不能满足实时通信要求 B.对于猝发式的通信电路交换最为合适 C.数据报方式中目的地要重组报文 D.虚电路方式数据传送前要设置虚电路 15.在广域网中得到广泛应用的网络拓扑结构是 A.环形拓扑 B.星形拓扑 C.网形拓扑 D.总线拓扑 16.HDLC的帧类型中用于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的帧是 A.命令帧 B.信息帧 C.无编号帧 D.监控帧 17.既考虑拓扑结构又兼顾网络负载的静态路由算法是 A.最短路由选择算法 B.基于流量路由算法 C.泛射路由选择算法 D.链路状态路由算法 18.在数据通信过程中发现或纠正差错,把差错限制在尽可能小的范围内的技术和方法称为 A.差错控制 B.流量控制 C.链路控制 D.拥塞控制

无线网络的应用

无线网络的应用

无线网络的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发达,我们已经能被网络包围了,甚至可以说是依赖网络了吧。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一片混乱。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了,家家户户都可以通过上网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夸张的说,不懂上网,你已经快被这个社会淘汰了,网络已经贯穿了我们的生活,无线网络更是方便的能让我们随时随地的知道我们想知道的人和事,无线的发展前景肯定是无可估量的。 关键词:无线网络应用前景 一、无线网络的发展 1.无线网络的进化 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对现实应用有了更高千兆网络技术刚刚与我们会面,无线网络技术又悄悄地逼近。不可否认,性能与便捷性始终是IT技术发展的两大方向标,而产品在便捷性的突破往往来得更加迟缓,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更多,也因此而更加弥足珍贵。历史的脚印说到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能比各位想象得还要早。无线网络的初步应用,可以追朔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采用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科技,并且采用相当高强度的加密技术,得到美军和盟军的广泛使用。这项技术让许多学者得到了一些灵感,在1971年时,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这被称作ALOHNET的网络,可以算是相当早期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它包括了7台计算机,它们采用双向星型拓扑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从这时开始,无线网络可说是正式诞生了。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 2.无线网络的新契机 目前,无线视频传输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尽管当前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其前景无疑非常广阔,并且已经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尽管3G牌照的发放还悬而未决,但这并不能阻碍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手机厂商对3G时代的渴望。中国联通、西伯尔科技、LG三方近日共同在北京推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3G业务——流媒体业务,此举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多媒体数据在传输前必须要先经过编码器有效地压缩成码流,以减少对网络资源的占用率。多媒体数据在传输前必须要先经过编码器有效地压缩成码流,以减少对网络资源的占用率。多媒体编码器所生成的码流只包含了解码该码流所必需的信息,它不包含媒体间的同步、随机访问等系统信息,因此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还要被组织成为具有特定系统格式的多媒体文件用于流媒体传输或者是存入磁盘中。目前常用的文件格式有MPEG-2系统,MP4,微软公司的ASF,Real的文件格式,QuickTime的文件格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

无线网络技术试题集 一、单选题 1. 在设计点对点(Ad Hoc) 模式的小型无线局域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 A.无线网卡B.无线接入点C.无线网桥D.无线路由器2.在设计一个要求具有NAT功能的小型无线局域网时,应选用的无线局域网设备是( )。 A.无线网卡B.无线接入点C.无线网桥D.无线路由器3.以下关于无线局域网硬件设备特征的描述中,( )是错误的。 A.无线网卡是无线局域网中最基本的硬件 B.无线接入点AP的基本功能是集合无线或者有线终端,其作用类似于有线局域网中的集线器和交换机 C.无线接入点可以增加更多功能,不需要无线网桥、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 D.无线路由器和无线网关是具有路由功能的AP,一般情况下它具有NAT功能 4.以下设备中,( )主要用于连接几个不同的网段,实现较远距离的无线数据通信。 A.无线网卡B.无线网桥C.无线路由器D.无线网关 5.无线局域网采用直序扩频接入技术,使用户可以在( )GHz的ISM频段上进行无线Internet连接。 A.2.0 B.2.4C.2.5 D.5.0 6.一个基本服务集BSS中可以有( )个接入点AP。 A.0或1 B.1C.2 D.任意多个 7.一个扩展服务集ESS中不包含( )。 A.若干个无线网卡B.若干个AP C.若干个BSS D.若干个路由器8.WLAN常用的传输介质为( )。 A.广播无线电波B.红外线C.地面微波D.激光 9.以下不属于无线网络面临的问题的是( ) 。 A.无线信号传输易受干扰B.无线网络产品标准不统一 C.无线网络的市场占有率低D.无线信号的安全性问题 10.无线局域网相对于有线网络的主要优点是( )。 A.可移动性B.传输速度快C.安全性高D.抗干扰性强11.以下哪个网络与其他不属于相同的网络分类标准?( ) A.无线Mesh网B.无线传感器网络C.无线穿戴网D.无线局域网12.当要传播的信号频率在30MHz以上时,通信必须用( )方式。 A.地波B.天波C.直线D.水波13.WLAN的通信标准主要采用( )标准。 A.IEEE802.2 B.IEEE802.3 C.IEEE802.11D.IEEE802.16 14.一个学生在自习室使用无线连接到他的试验合作者的笔记本电脑,他使用的是( )模式。 A.Ad-Hoc B.基础结构C.固定基站D.漫游15.WLAN上的两个设备之间使用的标识码叫( )。 A.BSS B.ESS C.SSID D.NID

无线网络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无线网络的应用以及发展趋势 无线网络在校园中的应用: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我国国民经济信息化的推进,在教育系统内全面实现信息电子化交换和信息资源共享成为必要。在教育系统联网建设中,使用无线局域网产品可以实现建筑群网络连接、宽带互连网络接入以及移动获取网络服务等功能。无线网络产品具有传输距离远、可以在建筑物之间或建筑物内施工困难的环境下使用、支持移动漫游等特点,因此可以使用它来替代传统的电信线缆来构建未来的教育网络。 1、分校区之间的联网。对于地理位置分布较远的多个校区之间,或布线不方便的校园建筑物之间的校园联网,采用无线局域网产品是最佳选择。它可以将学校内所有校区的局域网联网,实现资源共享,为学校师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科研和综合信息服务。 2、互连网接入。目前中国教科网的网络接入一般应用DDN专线的方法来实现,但是这种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首先,邮电的DDN线路费用比较高,每年每条市内的64K线路都有至少几万元的开销。而且在有些地方,DDN线路比较紧张,高速的线路也不容易实现。而通过卫星联网及光纤通信,具有速率高,稳定性好的特点,但是建设投资极高,非一般学校所能承受,所以对于目前大部分地区和用户并不是一个可行的接入方法。无线接入方法具有接入方式灵活、方便,性能稳定、可靠、高速的特点,利用无线局域网产品可以将多个学校的网络中心与中国教科网连接。这样可以为各学校提供价格合理的宽带互连网络接入,满足师生迫切需要上网来实时获取信息的需要,同时可以为学生提供远程学习的机会。 3、为学生和员工提供移动网络服务。学校为学生和员工提供了像互联网接入、图书馆和数据中心等服务设施,但是人们为了使用它们不得不整天在它们之间奔波。如果学生与员工使用了配有无线网卡的便携式计算机,他们就可以在学校的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来使用这些校园提供的服务设施,可以很方便地建立虚拟教室和调研项目,为学生提供方便即时的无线上网服务。 4、对于临时教学活动提供灵活方便的服务。也许某一天,一间教室可能用于软件培训,而另一天它又被用来上文学课。同时,该教室中的计算机可能需要被拿到另外的教室中用于统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复习题.docx

一、选择题 1?用光缆作为传输的通信方式是_A ____ A有限通信B明显通信C微波通信D无线通信 2.下列选项屮_A—不属于传输设备 A电话机B光缆C微波接收机D同轴电缆 3?网状网拓扑结构中如果网络节点数为6,则连接网络的链路数为_D ________ A10 B 5 C6 D15 4.目前我国的电信网络是_C_级网络结构 A7 B5 C 3 D2 5.国际电信联盟规定话音信号牌的抽样频率为_D_ A3400HZ B5000HZ C6800HZ D8000HZ 6?下列_C_号码不属于我国常用的特殊号码业务。 A110 B122 C911 D114 7.PCM30/32路系统采用的是_B _____ 多路复用技术。 A频分多路复用技术B时分多路复用技术C波分多路复用技术D码分多路复用技术8?我国7号信令网采用的是_C_级网络结构。 A7 B5 C3 D2 9.下列哪两种数字数据编码方式会积累直流分量(多选)_A,C_ A单极性不归零码B双极性不归零C单极性归零码D双极性归零码 10.下列哪种数据交流形式不属于分组交换_A_ A电路交换B ATM交换CIP交换D MPLS交换 11?传统微波频段,频率范围为_D _____ A30~300HZ B30K~300KHZ C300K~3000KHZ D300M~300GHZ 12.下列哪种传输方式不属于无线电波的多径传输方式_B _____ A地波B宁宙射线C对流层反射波D B由空间波 13.关于微波通信补偿技术屮,下列哪项不属于常用的分集接收技术_D_ A频率分集B空间分集C混合分集D时间分集 14.卫星通信的工作频段屮,C频段的工作频段为6/4GHZ,下列哪项关于C频段的表述是正 确的___ C ___ A工作频段为4~6GHZ B工作频段为1.5GHZ C上行频率为6GHZ,下行频率为4GHZ D上彳丁频率为4GHZ,下彳丁频率为6GHZ 15.为保证同步卫星的可通信区域,地球站天线的仰角应为_B ______ AO B5 C大于0 D大于5 正在建设的我国第二代北斗系统是由_A_颗卫星组成 A35 B5 C3 D30 17.ADSL技术采用的是—A_复用技术 A频分复用技术B时分复用技术C波分复用技术D码分复用技术 18.下列哪种xDSL技术是上、下行速率对称的_C— A VDSL B ADSL C SDSL D RADSL 19.ADSL信道传输速率是_C ____ A上行最高1.6Mbits/s,下彳丁最高13Mbits/s B上彳丁最高2.3Mbits/s,下彳丁最高2.3Mbits/s C上行最高IMbits/s,下行最高12Mbits/s D上行最高2Mbits/s,下行最高2Mbits/s

自考计算机网络原理试题及答案解析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计算机网络原理试卷 (课程代码04741) 本试卷共4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 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答在试卷上无效,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 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超出答题区域无效。 第一部分选择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1分,共2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 的相应代码涂黑。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局域网LAN一般采用的传输方式为 A.“高速”方式 B.“无线传输”方式 C.“广播”方式 D.“存储-转发”方式 2.首次使用分组交换方式的网络是 A.ARPANET B.SNA网 C.无线局域网 D.DNA网3.采用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中不包括 A.树形 B.总线形 C.环形D.网状形4.下列关于星形拓扑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故障诊断和隔离容易B.通常采用分布式通信控制策略

C.控制简单且方便服务 D.中央节点负担较重,形成瓶颈5.因特网的标准都具有的一个编号是 A.ITU编号 B.EIA编号C.RFC编号 D.ISO编号 6.OSl参考模型包括的三级抽象中不含有 A.实现描述 B.体系结构 C.服务定义 D.协议规范 7.将协议数据单元称为“分组”的是 A.应用层 B.传输层C.网络层 D.物理层8.下列关于无连接通信服务特点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分组要携带目的节点地址 B.数据分组可能丢失 C.传输过程中不需建立连接D.收发数据顺序不变 9.TCP/IP是一组协议的代名词,一般来说IP提供 A.应用层服务B.网络层服务 C.传输层服务 D.物理层服务 D.1011111 C.违法编码法 D.字符填充的首尾定界符法11.HDLC中常用的操作方式不包括 A.正常响应方式 B.异步响应方式 C.正常平衡方式 D.异步平衡方式 12.在物理信道传输数据时产生差错的主要原因是 A.未能实现帧的同步 B.未做差错校验

无线网络的应用

无线网络的应用 摘要: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发达,我们已经能被网络包围了,甚至可以说是依赖网络了吧。没有它,我们的生活将一片混乱。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了,家家户户都可以通过上网了解外面的世界,甚至夸张的说,不懂上网,你已经快被这个社会淘汰了,网络已经贯穿了我们的生活,无线网络更是方便的能让我们随时随地的知道我们想知道的人和事,无线的发展前景肯定是无可估量的。 关键词:无线网络应用前景 一、无线网络的发展 1.无线网络的进化 所谓无线网络,既包括允许用户建立远距离无线连接的全球语音和数据网络,也包括为近距离无线连接进行优化的红外线技术及射频技术,与有线网络的用途十分类似,最大的不同在于传输媒介的不同,利用无线电技术取代网线,可以和有线网络互为备份。 计算机技术的突飞猛进让我们对现实应用有了更高千兆网络技术刚刚与我们会面,无线网络技术又悄悄地逼近。不可否认,性能与便捷性始终是IT技术发展的两大方向标,而产品在便捷性的突破往往来得更加迟缓,需要攻克的技术难关更多,也因此而更加弥足珍贵。历史的脚印说到无线网络的历史起源,可能比各位想象得还要早。无线网络的初步应用,可以追朔到五十年前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时美国陆军采用无线电信号做资料的传输。他们研发出了一套无线电传输科技,并且采用相当高强度的加密技术,得到美军和盟军的广泛使用。这项技术让许多学者得到了一些灵感,在1971年时,夏威夷大学的研究员创造了第一个基于封包式技术的无线电通讯网络。这被称作ALOHNET的网络,可以算是相当早期的无线局域网络(WLAN)。它包括了7台计算机,它们采用双向星型拓扑横跨四座夏威夷的岛屿,中心计算机放置在瓦胡岛上。从这时开始,无线网络可说是正式诞生了。虽然目前大多数的网络都仍旧是有线的架构,但是近年来无线网络的应用却日渐增加。在学术界、医疗界、制造业、仓储业等,无线网络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特别是当无线网络技术与Internet相结合时,其迸发出的能力是所有人都无法估计的。其实,我们也不能完全认为自己从来没有接触过无线网络。从概念上理解,红外线传输也可以认为是一种无线网络技术,只不过红外线只能进行数据传输,而不能组网罢了。此外,射频无线鼠标、WAP 手机上网等都具有无线网络的特征。 2.无线网络的新契机 目前,无线视频传输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尽管当前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但是其前景无疑非常广阔,并且已经有了坚实的技术基础尽管3G牌照的发放还悬而未决,但这并不能阻碍运营商、内容提供商、手机厂商对3G时代的渴望。中国联通、西伯尔科技、LG三方近日共同在北京推出首个真正意义上的3G业务——流媒体业务,此举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多媒体数据在传输前必须要先经过编码器有效地压缩成码流,以减少对网络资源的占用率。多媒体数据在传输前必须要先经过编码器有效地压缩成码流,以减少对网络资源的占用率。多媒体编码器所生成的码流只包含了解码该码流所必需的信息,它不包含媒体间的同步、随机访问等系统信息,因此编码后的多媒体数据还要被组织成为具有特定系统格式的多媒体文件用于流媒体传输或者是存入磁盘中。目前常用的文件格式有MPEG-2系统,MP4,微软公司的ASF,Real的文件格式,QuickTime的文件格式以及用于3G无

无线漫游原理

无线(WLAN)技术漫游实现描述 一、FAT AP架构下,AP设备不做认证时: (1) AP1,AP2正常工作,发送Beacon帧,向STA通告支持的无线服务; (2) STA搜索到AP1的信号,向AP1发Probe Request,请求获取AP1所提供的无线服务;AP1回应Probe Response; (3) STA向AP1发送认证请求报文(Authentication Request)请求接入,AP1回应认证响应报文(Authentication Response); (4) STA向AP1发送关联请求报文(Association Request)进行关联,AP1回应关联响应报文(Association Response)。STA与AP间建立链路层连接;

(5) STA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通过AP1成功连入网络。 (6) 当STA从AP1往AP2方向移动,感知到AP2的信号强度渐大,AP1强度渐弱,当AP2与AP1的信号强度差达到一定门限时,STA开始向AP2发起认证和关联请求,(通过Probe Request/Response, Authentication Request/Response 以及Association Request/Response报文); (7) STA与AP2的链路层连接建立成功后,成功连入网络。 二、AC+FIT AP架构下,AC上不做认证时: (1) AP1与AP2分别与AC建立CAPWAP隧道; (2) AP1,AP2发送Beacon帧,向STA通告支持的无线服务;

(3) STA搜索到AP1的信号,向AP1发Probe Request,请求获取AP1所提供的无线服务;AP1回应Probe Response; (4) STA向AP1发送认证请求报文(Authentication Request)请求接入,AP1透传报文到AC,AC通过AP1回应认证响应报文(Authentication Response); (5) STA向AP1发送关联请求报文(Association Request)进行关联,AP1透传报文至AC,AC回应关联响应报文(Association Response)。STA与AP1间建立链路层连接; (6) STA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通过AP1成功连入网络。 (7) 当STA从AP1往AP2方向移动,感知到AP2的信号强度渐大,AP1强度渐弱,当AP2与AP1的信号强度差达到一定门限时,STA开始向AP2发起认证和关联请求,(通过Probe Request/Response, Authentication Request/Response 以及Association Request/Response报文),建立无线链路连接; (8) AC通过AP1向STA发送一个去认证报文,通知STA从AP1下线; (9) STA通过AP2成功连入网络。 三、FAT AP架构下,在AP上进行802.1X认证时:

智能组网理论笔测试题

(A卷) 姓名:__________ 维护单位:_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 一、单择题:(每空2分,共40分) 1.智能组网产品分为终端型产品和( D ); A.调测型产品 B. 设计型产品 C.售后型产品D. 服务型产品 2.同时支持和5G的协议是以下哪一种( B ); A. B. C. D. 3.WDS的全称是( C ); A.万能中继 B. 无线桥接 C.无线分布式系统 D. 无线中继 4.WIFI术语里里经常提到的SSID,指的是( A ); A. WIFI信号的名称 B. WIFI加密方式 C.支持的无线协议 D. 无线中继 5.用户家,75㎡面积、二室一厅,平时就用手机看看新闻、查查股票,有一个 TPLINK路由在客厅,但卧室无线信号不太稳定,以下哪种组网方式比较贴合该场景( A ); A.无线扩展器 B.有线桥接 C.电力设备D. AP面板 6.路由器包装盒上的300M代表的是( A ); A.最大无线速率 B. 最大RAM C.最大ROMD. 最大有线速率 7.能独立进行管理及配置,但无法统一管理的组网设备,一般我们称它为 ( A ); A.胖AP B. 瘦AP C. WIFI放大器 D. AC管理器 8.EOC组网是指基于( B )的组网技术; A.电力线B.同轴电缆 C.室内暗管 D. 无线协议 9.高速率、衰减大、穿墙性能弱的WIFI频段是( B ); A. . 5G

10.,单空间流,最大支持无线传输速率为( C ); A. 150M C. 433M D. 300M 11.我们一般将入户光纤所连接的ONU或天翼网关,称为家庭网络的( B )点; A.接入 B. 汇聚 C.分散D. 信息 12.判断无线网络质量的3个要素为:信号强度、信道干扰和( C ); A.加密方式 B. 信道频宽 C.多线程下载速率 D. 无线中继 13.无线频段下,完全互不干扰的信道有( C)个?; A. 14B. 13 C. 3 D. 11 14.协议支持的最大工作频宽是( C )M A. 20 B. 40 C. 150 D. 54 15.在用户家中进行无线网络评测时,对用户需连接使用的WIFI信号测试要求 为目标覆盖区域内95%以上的位置,接受信号场强值( B ),信噪比SMR 值应该大于-20db; A.≥-75dbm B. ≥-65dbm C.≥-45dbm D. ≥-35dbm 16.我们终端设备能搜索到的WIFI名称,在WIFI的术语里叫( A ) A. SSID B. 无线桥接 C.无线分布式系统 D. 无线中继 17.WIFI的工作原理特性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C ); A.半双工 B. 时分系统 C.频分系统 D. 具备冲突避免机制 18.测试区域内无线信号场强为-55dbm,周围WIFI信号也较少,但测试下载速 率只有实际宽带带宽的40%( B ),此时要解决什么问题? A.干扰 B. 终端性能 C.组网设备性能 D. 提高带宽

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无线网络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 试想一下,在有线网络时代,用户的活动范围受限于网线,无论到哪里必须要拖着长长的缆线,为寻找宽带接口而苦恼。为此,无线网络应运而生。和有线网络相比,虽然无线网络的带宽较小;相对目前的有限网络有较多的等待延迟;稳定性较差;无线接入设备的cpu、内存以及显示屏幕等资源有限等缺陷。但无线网络可适应复杂的搭建环境,搭建简单,经济性价比强,并且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让人们摆脱网线的束缚,更便捷,更加自由的沟通。故自开发之初,就迅速抢占着市场。目前无线网络从覆盖范围上可以大致分成以下三大类:(1)系统内部互联/无限个域网(2)无线局域网(3)无限城域网/广域网。故本文就此介绍各类无线网络的的应用现状。 (一)蓝牙技术是一种支持点对点,点对多点语音和数据业务的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其基本网络结构是微微网。其优点在于低功耗、具有很强的可移植性,集成电路简单,易于推广等。蓝牙技术工作在全球通用的 ism频段,消除了国界的限制,可在短距离中互相连接,实现即插即用,在无线电环境非常嘈杂的环境下,其优势更加明显。目前在为3个使用短距离无线连接的通用应用领域提供支持,分别是数据和语音接入点、电缆替代和自组网络。 (二)irda技术是目前几种技术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它采用红外线作为通信媒介,支持各种速率的点对点的语音和数据业务,主要应用在嵌入式系统和设备中。 (三) home rf 用于在家庭区域内,在pc和用户电子设备之间实现无线数字通信的开放式工业标准。 (四)超宽带技术是一种新技术,其概念类似于雷达,它的高性能和低功耗的优点将使它成为未来市场的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五)zigbee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短距离、低速率无线网络技术。它是一种介于无限标记技术和蓝牙之间的技术提案,主要用于近距离无线连接。 无线局域网主要采用标准。通过利用空中的电磁波代替传统的缆线进行信息传输,可以作为有线网络的延伸、补充或代替。相比较而言,无线局域网具有以下优点,(一)移动性:通信范围不在受环境条件的限制,可以为用户提供实时的无处不在的网络接入功能,使用户可以很方便地获取信息。 (二)灵活性:无线局域网的组网方式灵活多样,可方便的增减、移动、修改设备。 (三)经济型:无线局域网可用于物理布线困难或不适合进行物理布线的地方,可将网络快速投入使用节省人缘费用。 它是目前发展最热的无线网络类型,具体应用非常广泛,应用方式也很多,但目前还只能用于不移动或慢速移动的用户或业务,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开发出适合高速移动的无线局域网。按应用类型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固定基础设施的,一类是无固定基础设施。无固定基础设施无线局域网又叫自组网络(ad hoc),其中最突出的是移动ad hoc网络,它在军用和民用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它可在任意通信环境下迅速展开使用、能够对网络拓扑变化做出及时响应。是目前和未来发展前景看好的一种组网技术。 四、结束语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试题库附答案 《无线传感器网络》 一、填空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1.传感器网络的三个基本要素:传感器、感知对象、用户(观察者) 2.传感器网络的基本功能:协作式的感知、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发布感知信息3、 3.无线传感器节点的基本功能:采集数据、数据处理、控制、通信 4.无线通信物理层的主要技术包括:介质选择、频段选取、调制技术、扩频技术 5.扩频技术按照工作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直接序列扩频、跳频、跳时、宽带 线性调频扩频 6.定向扩散路由机制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兴趣扩展阶段、梯度建立阶段、路径加强阶段 7.无线传感器网络特点:大规模网络、自组织网络、可靠的网络、以数据为中心的网络、 应用相关的网络 8.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网络拓扑控制、网络协议、时间同步、定位技术、 数据融合及管理、网络安全、应用层技术

9.IEEE标准主要包括:物理层。介质访问控制层 10.简述无线传感器网络后台管理软件结构与组成:后台管理软件通常由数据库、数据处理 引擎、图形用户界面和后台组件四个部分组成。 11.数据融合的内容主要包括:多传感器的目标探测、数据关联、跟踪与识别、情况评估和 预测 12.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选择的频段有:_800MHz___915M__、、___5GHz 13.传感器网络的电源节能方法:_休眠(技术)机制、__数据融合 14.传感器网络的安全问题:(1)机密性问题。(2)点到点的消息认证问题。(3)完整 性鉴别问题。 15.规定三种帧间间隔:短帧间间隔SIFS,长度为28s a)、点协调功能帧间间隔PIFS长度是SIFS加一个时隙(slot)长度,即78s b)分布协调功能帧间间隔DIFS,DIFS长度=PIFS+1个时隙长度,DIFS的长度为128 s 16.任意相邻区域使用无频率交叉的频道是,如:1、6、11频道。 17.网络的基本元素SSID标示了一个无线服务,这个服务的内容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