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莫替丁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3
三仁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小儿急性胃炎42例临床观察急性胃炎是小儿常见的胃肠道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严重的时候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溃疡等并发症。
针对小儿急性胃炎的治疗,传统中医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三仁汤与法莫替丁联合应用已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通过对42例小儿急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观察,探讨了三仁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小儿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
一、材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42例小儿急性胃炎患者。
其中男21例,女21例,年龄范围为3岁-10岁。
诊断标准按照《小儿急性胃炎诊疗指南》(2018年版)中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中医治疗,其中采用三仁汤联合法莫替丁治疗。
三仁汤采用桂枝9克、芍药9克、生姜9克、大枣9克、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3次。
法莫替丁剂量为1mg/kg,每日3次口服。
治疗周期为2周。
1.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变化、不良反应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²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2.1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后,患者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
治疗后1周,症状缓解率达85.7%,2周症状显著缓解,缓解率达95.2%。
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胃黏膜炎症程度的变化治疗前后通过胃镜检查,发现胃黏膜炎症程度有不同程度的减轻,其中轻度炎症者占59.5%,中度炎症者占35.7%,重度炎症者占4.8%。
2.3 不良反应情况治疗期间,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
三、讨论三仁汤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由桂枝、芍药、甘草等组成,具有祛风、解表、调和营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弱等证。
法莫替丁是一种质子泵抑制剂,能有效抑制胃酸的分泌,对胃黏膜有保护作用。
西替利嗪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探讨西替利嗪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西替利嗪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西替利嗪联合法莫替丁治疗,对比两组疗效及不良反应。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9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患者治愈5例,显效3例,有效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7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嗜睡、2例头晕、1例口干;对照组出现2例嗜睡、1例头晕、2例口干;两组不良反应均较轻,停药后自行消失。
结论:西替利嗪联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荨麻疹的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西替利嗪;法莫替丁;慢性荨麻疹慢性荨麻疹是指皮肤黏膜小血管扩张以及渗透性增加,导致患者出现局限性水肿反应,该病病程较长,病情缓慢,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
慢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难度。
有研究显示,H1和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能够取得显著效果,为探讨联合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采取西替利嗪联合法莫替丁治疗,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荨麻疹患者34例,所有患者均有荨麻疹的症状和体征,符合慢性荨麻疹的诊断标准;排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患者;近期服用皮质类固醇或替他抗组胺药物患者;使用H1和H2受体阻滞剂联合治疗患者;人工荨麻疹皮肤划痕症患者或胆碱能性荨麻疹患者;妊娠或哺乳期妇女。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17例,男性患者9例,女性患者8例;年龄20~61岁,平均年龄为(38.7±3.6)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病程为(2.3±1.1)年;观察组患者17例,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为(38.2±3.4)岁;病程4个月~8年,平均病程为(2.5±1.2)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注射用的头孢曲松钠与注射用法莫替丁存在配伍禁忌发表时间:2012-02-01T10:15:18.230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12期供稿作者:钟小梅[导读]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山东罗欣药业有限公司)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钟小梅(湖北省十堰市郧县中医院湖北十堰442000)【中图分类号】R156.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12-0013-01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山东罗欣药业有限公司)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溶液为微黄的澄明的液体,属抗生素类药物。
实用于各种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感染,治疗效果较佳。
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耐受性较好,不良反应较少,与临床其他抗菌药物之间无交叉过敏性,目前临床实用广泛,注射用的法莫替丁(徐州莱恩药业有限公司)为无色或微黄的澄明液体。
在临床工作中,笔者发现在输注头孢曲松钠时静脉推注注射用法莫替丁时即呈现出乳白色浑浊液或呈现白色絮状物。
如立即回抽药物或用0.9%Nacl注射液冲洗无此现象。
为进一步分析原因,本人在体外进行模拟实验,现报道如下:(1)方法为患者配制液体,将头孢曲松钠4克加入0.9%Nacl 250ml中,从中取1ml与注射用法莫替丁20mg0.5ml加入其中混匀后,即为呈现白色浑浊液(2)将头孢曲松钠2G 加入0.9%Nacl10ml中,从中取1ml与注射用法莫替丁20m,0.5ml加入其中混合后即为呈现白色絮状物。
建议:结果显示,射用头孢曲松钠与注射用法莫替丁存在配伍禁忌。
不能交叉使用,临床上联合应用时应避开使用或用0.9%Nacl注射液将输液针头处的头孢曲松钠冲管后用法莫替丁推注,再用0.9%Nacl注射液冲管以防发生交叉反应,降低药效,严格执行医嘱,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同时在配制液体输注过程中,注意观察勤巡视,及时发现问题,妥善处理,严格杜绝药物间的配伍禁忌。
参考文献[1]成慧,注射用法莫替丁和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存在配伍禁忌。
急性胰腺炎知识科普(全文)关键词:急性胰腺炎腹膜炎高钙血症高脂血症【概述】急性胰腺炎是多种原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
临床上以急性上腹痛、呕吐、腹胀、发热和血中胰酶升高等为主要特点,病情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型急性胰腺炎。
少数重症患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多种并发症,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诊断要点】1.有引起胰腺炎的相关致病因素如胆石症等胆道疾病、大量饮酒、暴食暴饮、手术、创伤、高钙血症、高脂血症等。
约15%胰腺炎的原因不明,称为特发性胰腺炎。
2.临床表现典型的急性胰腺炎腹痛特点为突发、程度较剧烈、持续性,可有阵发性加剧,主要位于中上腹,可伴有腰背部带状放射,弯腰和蜷曲体位常可好转,进食后易加剧。
可伴有呕吐、腹胀、发热,重症患者可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休克等。
轻症患者主要体征为中上腹压痛,重症患者常可出现肠麻痹、腹膜刺激征等体征。
3.实验室检查血清和尿中的淀粉酶和脂肪酶明显升高,一般高于正常值上限的3倍以上。
4.影像学检查腹部B超和增强CT常可显示肿胀的胰腺,胰腺周围渗出以及是否存在出血坏死等。
5.区分重症胰腺炎在临床上十分重要,具有评价预后和指导治疗的价值,有以下改变时应考虑重症胰腺炎,如休克表现、腹膜刺激征表现、Cullen征、Grey-Turner征、血钙>2mmol/L、血糖>11.22mmol/L、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影像学检查提示胰腺受损严重等。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应建立在病因治疗和基本治疗基础之上,包括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输液支持等。
1.抗菌药物主要用于胆源性胰腺炎、重症胰腺炎和有感染证据的胰腺炎患者。
比如左氧氟沙星200mg一日2次;或400mg一日1次,静脉滴注,疗程不定,一般随着病情好转或感染控制而停用。
一般联合应用甲硝唑,以加强抗厌氧菌效果,一般剂量为500mg每8小时1次,静脉滴注。
奥美拉唑与法莫替丁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临床观察发表时间:2009-07-20T15:45:08.59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5期供稿作者:安利萍 (哈密市建国北路社区卫生服务站839000)[导读] 我科自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急症,以往多采用H2受体阻滞剂治疗,但疗效较差,我科自2004年8月至2007年8月应用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治疗效果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62例患者均为我院内科住院的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均经纤维胃镜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
治疗组(奥美拉唑治疗组):共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19岁~58岁,平均年龄39岁;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21例;单纯黑便8例,黑便并呕血22例。
对照组(法莫替丁治疗组):共33例,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0岁~57岁,平均年龄40岁;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22例;单纯黑便14例,黑便并呕血18例。
1.2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一旦确诊即给予口服复方铝酸鉍颗粒、静脉应用阿莫西林、甲硝唑注射液,同时补液及补充电解质,必要时输血,禁饮食。
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奥美拉唑4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12h。
对照组给予法莫替丁注射液20mg加入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1次/6 h。
1.3 观察方法入选患者均住院治疗,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呕血黑便情况并于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应用纤维胃镜分别作胃镜检查一次。
1.4 疗效标准显效:治疗12h~24h呕血停止,休克纠正;36h~48h黑便停止。
有效:36h呕血停止,血压稳定;72h黑便停止。
无效:72h之后仍呕血或黑便,血压波动。
1.5 统计学处理统计学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82例(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随机分为法莫替丁治疗的对照组与联合莫沙必利治疗的观察组,观察组临床症状及不良反应。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低,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
结论:给予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且不良反应少,值得借鉴。
【关键词】莫沙必利;法莫替丁;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效果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发生率较高,患者发病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咳嗽及鼻部症状,疾病的发生与鼻分泌物、后流或炎症刺激有着很大的联系,对患者正常生活影响较大[1]。
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在疾病治疗中,由于抗生素药物的滥用,进而提高疾病耐药性,无法使用的药物发挥较好的效果,也给疾病治疗带来了较大的困扰,因此,临床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使得患者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案[2]。
在疾病治疗中,发现单一用药效果存在限制,多主张药物联合应用,进而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引起了广泛重视。
本研究选取我院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82例,观察莫沙必利结合法莫替丁治疗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慢性咳嗽-上气道咳嗽综合征患者82例(2021年4月至2022年5月),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41例,男28例,女13例,年龄23至47(35.92±3.23)岁,病程0.4至2(1.32±0.43)年,观察组41例,男27例,女14例,年龄22至48(36.34±3.56)岁,病程0.3至2(1.28±0.50)年。
一般资料对比,P>0.05。
1.2方法对照组:法莫替丁(山东方明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3924),1天2次,1次1片,治疗3周。
注射用法莫替丁的功能主治1. 功能莫替丁(Moxifloxacin)是一种广谱抗生素,属于喹诺酮类。
它通过干扰细菌的DNA合成来抑制细菌的生长,从而具有杀菌作用。
莫替丁可以对多种细菌引起的感染起到治疗作用。
2. 主治莫替丁注射剂主要用于治疗下述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对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麻风副伯克氏杆菌等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比如鼻窦炎、扁桃体炎等,莫替丁具有显著的疗效。
•下呼吸道感染:对于由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等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比如细菌性肺炎、支气管炎等,莫替丁可以发挥治疗作用。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对于由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属、链球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引起的皮肤和软组织感染,莫替丁可以消除感染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腹部感染:莫替丁可用于治疗腹膜炎、胰腺炎、胆囊炎等引起的腹部感染。
•泌尿生殖系统感染:对于由肺炎链球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等引起的泌尿生殖系统感染,例如膀胱炎、前列腺炎等,莫替丁可以产生治疗效果。
•急性骨髓炎:莫替丁也可以用于治疗急性骨髓炎,这是一种骨髓中细菌感染引起的疾病。
3. 使用方法•按照医生的指示和剂量使用莫替丁注射液。
•莫替丁注射液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滴注给药。
具体使用方法取决于感染的严重程度和患者的情况。
•注射前请检查注射液的外观,确保不存在混浊、色泽异常等问题。
•如果需要连续输注,可以使用静脉输液泵控制输注速度。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肾功能等因素来确定莫替丁的剂量和使用频率。
•在使用莫替丁期间,如果出现任何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
4. 注意事项•对莫替丁过敏者不得使用该药物。
•对于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和老年人,使用莫替丁时需要特别谨慎,医生会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使用以及剂量。
•在使用莫替丁期间,应避免饮酒,因为酒精可能增加药物的副作用。
•使用莫替丁期间,要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以保证良好的肾功能。
•在使用莫替丁期间,应告知医生所有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
H2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
石咏梅;陈学敏
【期刊名称】《西北药学杂志》
【年(卷),期】2000(015)0z1
【摘要】@@ H2受体拮抗剂可阻断组织胺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用于治疗消化道溃疡.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有西咪替丁(CMD)、雷尼替丁(RAN)、法莫替丁(FAM)等.随着临床应用增加发现其不良反应较为复杂.为了合理使用H2受体拮抗剂治疗消化道溃疡,现将其不良反应综述如下供临床用药参考.【总页数】2页(P62-63)
【作者】石咏梅;陈学敏
【作者单位】西北地质勘查局职工医院,西安,710054;西北地质勘查局职工医院,西安,710054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9
【相关文献】
1.唐旭东教授香苏饮辅用 H2受体拮抗剂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经验 [J], 陈婷;王凤云;卞立群;康楠;王晓鸽;朱恩林
2.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预防低剂量阿司匹林引起上消化道损伤的Meta 分析 [J], 瞿兵
3.245例H2受体拮抗剂的不良反应分析 [J], 伦新强;苏兆颖
4.H2受体拮抗剂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的临床效果观察 [J], 汪爱平;胡淑凡;朱玉霞;
管丽君;贾黎红
5.高铁酸盐对水中H2受体拮抗剂的降解特性 [J], 方智煌;刘祥;余阳;钱雅洁;薛罡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法莫替丁片剂、吉福士凝胶并用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疗效观察湖南省交通医院药剂科(长沙410006) 郑宁沙目的:采用法莫替丁片剂及吉福士凝胶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并观察其疗效,同时比较单用法莫替丁片剂的疗效。
方法:将58例经内窥镜确诊的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病人随机分为2组,联合用药组:30例用法莫替丁片剂,每次20mg,每日2次,吉福士凝胶,每次16g、每日3次;单药组:28例单用法莫替丁片剂,每次20mg、每日2次。
2组疗程分别为4周。
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与单药组服药4周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愈合率分别为93.3%和92.7%,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溃疡愈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疼痛缓解率、联合用药组明显高于单药组(P<0.05)。
结论:法莫替丁与吉福士凝胶联合应用,可以明显提高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疼痛缓解率。
关键词 法莫替丁 吉福士凝胶 十二指肠溃疡分类号 R573.1 R969.4 法莫替丁是第二代组胺H2受体的阻断剂,口服后可有效地抑制基础、夜间和餐后胃酸的分泌,吉福士凝胶主要成份为活性磷酸铝,服用后能强有力地附着于胃、十二指肠粘膜表面形成药膜层,对胃、十二指肠的粘膜有特殊的保护作用。
本文对法莫替丁与吉福士凝胶联用与单用法莫替丁治疗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的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现将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年龄18~65岁,经内窥镜检查证明十二指肠有活动性溃疡存在,病人2周内未服用诱发和加强溃疡病的相关药物,肝、肾功能正常。
妊娠、哺乳期妇女均不纳入。
1.2 药品与仪器法莫替丁由上海信谊药厂生产,批号:970302,吉福士凝胶由GMP药厂,葡萄王企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
内窥镜由日本Olympus公司产的XQ20型胃镜。
1.3 治疗方法联合用药组30例,口服法莫替丁每次20mg,2次/d,吉福士凝胶每次16g,3次/d;单药组28例,口服法莫替丁每次20mg,2次/d,4周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2d内复查内窥镜,治疗前后均查血、尿、粪常规和肝、肾功能,治疗期间每日观察病人,记录用药及症状缓解的情况以及相关的药物不良反应。
常见H2受体拮抗剂的介绍摘要:H2受体拮抗剂是通过选择性的抑制H2受体,从而减少胃酸的分泌,有效的提高胃内Ph值,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
临床上常用的H2受体拮抗剂主要有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等。
并且近年来随着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超剂量、超适应症及超疗程的应用,患者存在一定的用药风险,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因此对于质子泵抑制剂在临床中的使用越来越规范,而H2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中的使用也就逐渐增加。
因此,了解清楚各种H2受体拮抗剂的特点也是我们作为药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H2受体拮抗剂;胃蛋白一、作用机制H2RA作用机理是组胺与H2R结合后,首先激活作为受体一部分的腺苷酸环化酶,催化胃壁细胞的ATP生成CAMP,最后在H+-K+-ATP酶和蛋白激酶参与下分泌胃酸,H2RA能选择性地与组胺H2受体结合,竞争性地拮抗组胺对H2受体的作用,从而抑制胃酸分泌。
二、作用决定性因素H2RA的作用强度与在受体处药物的浓度有关,浓度越高,药物的作用越强。
三、抑酸强度H2RA使胃内pH>4时间约为8h,各种H2RA对于胃酸分泌的抑制时间有一定的区别: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雷尼替丁>西咪替丁,我们可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疾病对胃内Ph值的要求选择相应的药物,保证患者的治疗效果。
四、不良反应西咪替丁具有轻度抗雄激素样作用,可能会出现男性乳房发育、阳蒌、性欲缺乏及女性乳房胀痛、溢乳等现象,其次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但是雷尼替丁和法莫替丁几乎无抗雄激素样作用。
并且法莫替丁不改变胃排空速率,不干扰胰腺功能,对心血管系统和肾脏功能也无影响[1]。
五、药物相互作用H2RA为肝脏微粒体酶的抑制剂,与氨茶碱合用时因氨茶碱主要是由肝药酶代谢,会使氨茶碱在体内的代谢受到抑制,清除率降低,从而使得半衰期延长,血药浓度升高,会增加不良反应。
因此,H2RA不宜与氨基碱联用。
H2RA与乳酶生合用时,H2RA抑制胃酸分泌使得胃肠道的酸度降低,而乳酶生在肠道产生大量乳酸提高酸度,两药合用时具有相互拮抗作用,使两药疗效均降低,故不宜同时服用。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年8月第27卷第8A期Nurs J Chin PLA,August 2010,Vo1.27,No.8A 问题进行讨论,并提出对策。同时,挑选责任心强的 护理人员组成特护小组,确保患者治疗和护理的安 全。 2.2术后护理 2.2.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心脏术后患者需要多 种药物支持治疗及一系列辅助治疗。护理人员应严 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每 30 rain记录1次,直至患者病情平稳。尤其应注意 患者心率和血压的变化。由于患者主动脉弹性差, 血压容易波动,术前合并高血压者,术后均静脉给予 硝酸甘油等药物以调控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应高 度警惕,防止心律失常的发生。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医生,给予处理。 2.2.2加强呼吸道管理 全机器人心脏手术创伤 较常规手术轻,但术中单肺通气时间长,易发生肺不 张和低氧血症,故应加强呼吸道管理。密切观察患 者肺复张及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床边行胸部 X线摄片检查;常规进行经皮血氧饱和度监测,同时 应监测血气分析,并根据结果调整呼吸机的使用方 式。如循环稳定、患者清醒、引流量不多,应尽早拔 除气管插管。拔除气管插管后,鼓励患者行有效咳 嗽,协助拍背、咳痰,排痰困难者行超声波雾化吸入。 鼓励并协助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肺功能恢复, 减少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肺不 张等呼吸道并发症。 2.2.3充分镇痛 术后急性疼痛影响患者的早期 康复。本组有1例患者术后主诉疼痛剧烈,睡眠质 量差。因此心脏术后应加强疼痛的护理,疼痛剧烈 者,可遵医嘱采用便携式电子镇痛泵镇痛。 2.2.4胸腔引流管的护理 全机器人术后常规放 置1根胸腔引流管,以便排出胸腔内积液、积气。由 于引流管放置的位置偏高,不利于引流,因此护理人 员应将引流管接三腔水封瓶后,再进行吸引 患者 清醒后取半卧位,鼓励其咳嗽及深呼吸,促进引流液 排出。本组患者无一例发生心脏压塞和胸腔积液等 并发症。 2.2.5预防并发症 术后患者易发生应激性激素 水平升高。因此,术后早期应加强对血糖的监控,将 血糖水平维持在6~10 mmol/L。术后早期经静脉 使用胰岛素可有效控制血糖[3j。同时,术后应注意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贫血、低蛋白血症等并发 症的发生。 2.2.6早期活动 全机器人术后引流管留置时间 短,切口小、创伤少、痛苦轻,故术后1~2 d拔除引 流管后应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以增进食欲,防止 发生并发症。 2.3出院前宣教 2.3.1 掌握用药原则所有患者均需长期服用硝酸 异山梨醇酯15 ̄30 mg/d,硫酸氯吡格雷75 mg/d, 卡托普利25~75 mg/d,酒石酸美托洛尔12.5~ 50 mg/d,螺内酯20~60 mg/d,间断应用地高辛 0.06~0.25 mg/d,部分患者需应用降压、降糖、降 脂药物。因此,应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药物的作用、 不良反应及用药的注意事项等。患者用药期间,需 定期复查肝、肾功能,注意血糖、血脂及电解质变化, 并根据检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用量。 2.3.2家庭自我防治知识指导 患者及家属均需 接受疾病自我防治知识的指导并进行学习,包括对疾 病的正确认识,消除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 血糖等),避免诱发因素(如便秘、失眠、饮食、情绪波 动、感染等),保持愉快心情等,以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嘱患者定期复查,如出现异常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高长青,杨明,王刚,等.全机器人不开胸心脏手术4 例口].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2007,23(1):19—21. [2]Pande R U,Patel Y,Powers C J,eta1.The telecommuni— cation revolution in the medical field:Present applica— tions and future persptive[-J].Curr Surg,2003,60(6): 636-640. E3]肖苍松,高长青,李伯君,等.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 的物理治疗I-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2,17(1):40—41. (收稿日期:2010—02—01) (本文编辑:沈园园)
法莫替丁临床应用的不良反应
【关键词】法莫替丁;不良反应
法莫替丁为第二代h2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广泛,近年来国内有文献报道其不良反应,现综述如下:
1过敏反应
例1,患男,45岁,因患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术后给予法莫替丁注射液20mg+5%gs250ml静滴,当滴注20分钟时,患者突感胸闷呼吸困难,全身不适,四肢及胸部见轻微的红色斑点,即停药,予抗过敏对症治疗,0.5小时后症状缓解[1]。
例2,患男,42岁,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给予本品
40mg+5%gs250ml静滴,qd,输注约10min时,患者出现面色潮红,随之全身皮肤出现散在荨麻疹,伴有痒感,以头面部及颈部最为明显。
即停药,予对症治疗,2小时后上述症状消失[2]。
例3,患者,66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给予本品
20mg+0.9%ns100ml静滴,给药后约10分钟,患者出现畏寒,寒战,全身抖动不止,多汗,无法测血压。
即停药,予对症治疗,1.5小时后血压平稳,症状好转[3].本品所致过敏反应,其机制与h2
受体拮抗剂的结构,以及个体差异因素有关。
提示有过敏体质者慎用本品[1]。
2过敏性休克例1,患女,77岁,因进食量少,便给予5%gs250ml+谷胱甘肽2.4g,法莫替丁40mg均加入同一输液瓶内输注,约10分钟后患者出现头晕、胸闷、气短,随之出现意识不清、呼之不应、
血压下降、口唇发绀。
即停药,予抢救1小时后患者神志清楚[4]。
例2,患男,54岁,因酒精中毒给予法莫替丁100ml静滴,用药5分钟左右,患者出现面色苍白,口唇紫绀,呼吸音消失,即停药,给予抢救,5分钟后呼吸及心跳未恢复,最终抢救无效死亡[5]。
3肌肉骨骼疼痛患女,67岁,因急性胃窦炎给予法莫替丁100ml 静滴,用药10分钟左右,患者突然出现双下肢疼痛,腰背部剧痛,并有头晕,胸闷,畏寒和呼吸困难。
即停药,对症治疗,105小时后上述症状消失[5]。
4心动过缓患男,38岁,因消化性溃疡并出血给予法莫替丁
40mg+5%gs500ml静滴,第5天患者出现疲倦及胸闷,测血压
10.7/6.9kpa,心率45次/分,律齐,心电图示窦缓(47次/分)。
停药后予对症治疗,3天后上述症状缓解,10天后二次用药,2天后再次出现心动过缓和低血压,停药后对症治疗,当日血压、心率恢复正常[6]。
5精神异常患男,75岁,因上腹痛,反酸给予法莫替丁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滴,qd,用药后患者出现胡言乱语,幻觉,给予对症治疗后症状消失。
3天后二次应用本品,约6小时左右患者再次出现上述精神症状[7]。
法莫替丁具上述不良反应,应引起广大医护人员的重视,用药前应详细询问患者过敏史,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停药,及时对症处理,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后果。
参考文献
[1]汪建龙静脉滴注法莫替丁致过敏反应.华北国防医药,2007;19(4):13
[2]谭海花法莫替丁致过敏反应1例抢救体会.齐鲁护理杂志,2007;13(23):112
[3]曹永红法莫替丁注射用灭菌粉末致变态反应4例.医药导报,2006;25(8):820
[4]葛兆霞,彭婕谷胱甘肽和法么替丁致过敏性休克1例.医药导报,2007;26(1):38
[5]李晓云法莫替丁注射液致严重过敏反应2例.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6;26(10):1323
[6]宋玉兰法莫替丁致心动过缓及低血压1例报告.青海医药杂志,2007;37(11):27
[7]何美燕,刘海燕?静滴法莫替丁氯化钠致精神异常1例.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07;16(5):316。